徐福

动作片韩国2021

主演:孔刘,朴宝剑,赵祐镇,张荣男,朴炳垠,金在健,延济旭,金弘波,李言廷,韩智贤,车智媛,安德烈亚斯·弗龙克,罗光旭

导演:李勇周

播放地址

 剧照

徐福 剧照 NO.1徐福 剧照 NO.2徐福 剧照 NO.3徐福 剧照 NO.4徐福 剧照 NO.5徐福 剧照 NO.6徐福 剧照 NO.13徐福 剧照 NO.14徐福 剧照 NO.15徐福 剧照 NO.16徐福 剧照 NO.17徐福 剧照 NO.18徐福 剧照 NO.19徐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59

详细剧情

濒临死亡的前情报局特工闵基宪(孔刘 饰),偶然遇见拥有人类不死秘密的「永生人」徐福(朴宝剑 饰),闵基宪的最后一场任务是誓死守护徐福到安全之地,途中想占有永生人的庞大财团与各方恶势力展开大规模猎杀,让他们的逃亡过程卷入惊天动地的危险局面....

 长篇影评

 1 ) 想要探讨哲学,拍成碳烤哲学

这电影就算得到孔侑的加成也还是一无是处。朴宝剑在巍山灵堂里的哭戏真的让我震惊。算了,撇开某些尴尬的演技,这电影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一言难尽的故事。感觉编剧好像左手知道自己想写什么,右手突然有了新的想法,犹犹豫豫之间,最后用脚完成了剧本。什么生的意义啊死的意义啊,表面说的是冠冕堂皇实际呈现的则是随随便便。你能看得出编剧自以为赋予了整个电影一个高大上的主题,还洋洋得意的抖着尾巴,留下看完结局的观众满脸王宝强式的问号,这是啥?这拍的都是啥?啥?啥?脱了裤子放屁的既视感太过强烈。妈妈的死是,孔侑的突然顿悟是,朴宝剑一顿暴力aoe输出,最后还要强行要送在自己人手上更是。死在哪个节点上都比最后要合理。中间一百来个bug都不算什么,boss非得找孔侑那理由就跟刺杀小说家为什么非得是雷佳音异曲同工般强行。剧情合理化就那么难吗?您一个坐拥百亿财产的大佬,找不到几个癌症试品?他喵的公然调戏我的智商简直是不可原谅啊。别跟我说什么把柄不把柄的,你以为实验成功没有利用价值的小白鼠能苟活?从头到尾都是一场小孩子式的命题作文。写的垃圾,拍的儿戏,浪费孔侑。

 2 ) 将死之人与永生之人,看完这部电影,就像一部电影看完了

1938:2021年,科幻动作剧情电影《徐福 | 서복》

韩国欧巴孔刘又是科幻作品

不过这次可能比较坑

故事也是比较老套的科幻题材换了个新壳

老哥拍的好电影确实不少

可能就是这次的题材比较大

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两位角色的互动还是挺有意思的

韩国泡面也起到了挺大的作用(捂脸)

高潮部分的暴走也是情理之中的(要不这个电影还看啥)

这样的题材也经常被大家津津乐道

但是有没有小伙伴像我一样

想到一部动漫《妖精的旋律》(暴露年龄了)

故事情节已经忘的七七八八了

最后看没看完也记不得了

但是这个电影突然给了我那时候的感觉

跑题了,

可能主题太大了

最后也并不能给人们答案

人生的答案,

还是要自己去寻找吧

~~~~~~~~~~~~~~~~~~~~~

不少台词也是挺戳心的

毕竟我自己也无法回答

这个电影看完了

就先看完了一部电影

就像这句话一样,白说也是白看

不过有些人看看两个欧巴就知足了吧~

----------

我是永生的分界线

-----------

推荐指数:★★★(6/10分),将死之人与永生之人,看完这部电影,就像一部电影看完了

 3 ) 永生和死亡到底哪个更可怕

人类既害怕死亡又害怕永生,所以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活着究竟是为了特殊的意义还是单纯的害怕死亡?在面对正义和死亡两难选择中,你会选择哪一个?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不会改变?电影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人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因为它创造了一种极端的情景,让所有人直面问题,无法回避!

 4 ) 关于结局的一点思考

看完徐福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我的欧巴居然演了这样一部电影 忍不住吐槽一下

然后草草写了个自己想象中的结局 也是做个记录 剧情真的很重要啊!!!

下面是凑字数:1233445573872726277383837272¥2¥273¥737373737376363¥:@wushgsgsjwjwiwkk6372818)dyeuu

 5 ) 无法支撑的生死主题,难以理解的人物动机

徐福是秦始皇派去出海求仙之人,他的目的就是觅得长生不老药。影片中的男孩,被命名为徐福,但他不是出海寻丹问药的使徒,而是长生不老药本身——他是人造的不死之人。

永生之人徐福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呢?确切地说,他不被当成一个人,而是一个产品,生产者的目的是利用“它”,获得主宰人命的权利。徐福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他背后的人才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神。他或者的全部意义便是保持健康,源源不断地输出帮助人永生的血肉骨髓。

不幸的是,通过干细胞干预培养出来的徐福,却拥有自我意识。当他意识到自己将每天地活着,永远地活着,他感到了巨大的恐惧。

而这个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孔刘,他是个被大资本残害殆尽的将死之人,渴望活下去,为了活下去,他接受了护送徐福转移的任务。因此,一个经典的好拍档型的公路电影就此展开。

永生之人百毒不侵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而将死之人哪怕意识到生命的荒芜残酷还是想要苟延残喘延长生命。这样的设定本应该碰撞出关于生死、生命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但却在一个个过于类型化的情节中被消解。往往只能通过角色之口强行解释,但哪怕两位主角努力到面部扭曲,两人的立场和行为动机还是显得空洞可疑。

剧中徐福已经意识到他自己只是人类的工具,也知道他的妈妈制造他也只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丧子之痛,但他竟然没有不解没有愤怒更没有恨,只是哀伤。那他觉醒的意义是什么?出逃的意义又在哪里?徐福消极性格的形成,并没有在片中有任何铺垫,是否他克隆的母体本身就是这样?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徐福不仅永生,还拥有破坏力超强的超能力,从后面的剧情来看对人类他是有一战之力的,但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有掌握自己的命运,从剧情一开始就已经属于完全躺平的状态。他从没想过自己也可以变成神,无论是赐予人永生或是死亡。哪怕他真就是如此,至少也应该有个更合理的理由,比如基因中有什么特殊设定,必须执行产品经理的命令,不能伤害人类之类的……

这最终导致,这个拥有巨大能力的永生人,几乎每次发功使用都是情绪化或是被迫的。但他并非如其他电影中的超能力者一样,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无法自如的掌握。他明明可以做的更多,但他就是要让自己如外表一样是个脆弱的小白兔。

说到徐福的脆弱,影片中又有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点,抑制剂的设定。影片中提到他必须要打抑制剂才能活下去,这或许就是他必须依赖人类,也是他最后选择回去的某种原因。在这里且不谈他是连条船都能干翻的气压弄潮儿,把抑制剂的制造机器抢走也没啥问题。我们就当他没有过计划,但影片以开头抑制剂明明就在运送车里,而且不止一天的量,而且两位主角都看到了,但就是谁也不愿意顺便带上。但后来逃出安全屋时,徐福带钱倒是很顺手。一开始我还以为他就是一心求死,谁知道他最后还是要回实验室,哪怕回去了,也只是躺平。

我就整不明白他这一趟的意义是什么了,难道就是穿正常人的衣服,吃四盒泡面吗?

另外,这电影的标签是“科幻”。虽然不求什么再造现实,但至少行为逻辑能稍微靠谱一些。徐福这孩子,实验室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到底对现实了解多少呢?就我们所能看到的吃来说吧,剧中他似乎是靠花花绿绿的各种麦片式的药片来过活,但是他来到人类世界又能毫无排异地吃泡面,还吃那么多!他身体真的没问题吗?而且如果是第一次用叉子,他也太聪明了吧,身体本能就会用叉子接住没吃完的面条…………穿着也是,他一开始穿着无菌衣,带着口罩,结果后来揭开口罩也没事,穿街边买的衣服也没事,还会自如的拉拉链,粘鞋扣。虽然他的设定就是不会死,那一开始那么全副武装干什么呢,一开始直接给他个导航他自己走去转移不就行了,所以徐福究竟是脆弱还是强悍呢?

这种混乱之感一直充斥在电影里,导致作为观众的我,不知道该在怎样的立场,投入怎样的情感。看着角色咆哮哭泣,我会想,好像是很惨,很可怜,但是我怎么就是感动不了呢……

反派也是令人难以忍受……或许是为了国际化吧,反派之间的斗争,变成了大资本家和境外势力的菜鸡互啄。互啄就算了,为了推动剧情,还不得不让两位反派视屏通话给观众解释,还不止一通。

不过小白兔和失意大叔的cp应该还是挺好磕的,虽然我找了半天角度也没磕着。

影片最好的桥段在开头,沉船与片中被迫害的女孩溺死在车中,有呼应。其他的……还可以夸夸影调和演员的努力?算了,我就不强行断端水了。不过在类型化的电影里想要努力赋予更大更深的意义,还是值得鼓励的。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好的解法。

 6 ) 韩国科幻电影《徐福》:为什么永生比死亡更可怕?

4月15日上映的韩国科幻电影《徐福》,借鉴了中国传说典故中的“徐福”原型,讲述了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基因改造的克隆人的故事。《徐福》的剧作触及了普通人或都关注过的话题:为什么人总是想要追求永生?永生之后,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撰文丨张哲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科幻新片《徐福》上个月在韩国上映。从电影手法来说,它或许乏善可陈,两位人气男星孔刘和朴宝剑的加持也无法令它增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浅尝辄止,《徐福》的剧作仍触及了一些哲学话题的探讨。并且,那是每个普通人都或多或少关注过、思考过的话题——永生。

只要接受片中的科幻设定,理解剧情并不困难。朴宝剑饰演一个由科学家研发的实验体,外表和一般人类相同,却拥有人类所没有的基因。那些特殊基因令他能永生不死,除非遭受外力袭击(比如车祸或枪击)。也因为这样的特性,他的细胞和蛋白质不断地被提取,用以治愈人类所有疾病,令人类真正掌握永生的秘密。他被科学家命名为“徐福”——毫无疑问,是向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派去海上寻找不死药的那位方士致敬。

1

秦皇汉武痴梦不断

追求永生因欲望无尽

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人的生命有尽头。余英时在他的哈佛博士论文《东汉生死观》里论及,西周时人们通常只祈求尽量长寿,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变得更贪心。公元前522年,齐景公说“古而无死,其乐若何”,以表达对永生不死的希冀。余英时提到,战国末期“毋死”的观念已经流传甚广,比如《韩非子》中记载有人献不死药给楚王,也有人教燕王修炼不死之道。

秦始皇的贪念更进一步。他不仅希望找到不死药,更想让自己成仙。根据余英时的观点,在秦始皇之前的时代,仙的概念完全是彼世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先割断世俗关系才能成仙,而这种割舍与世俗的权力与皇位相抵牾。如果真的成了仙,真的永生不死了,却再也无法行使世俗的绝对权力,再也无法享受权力带来的富贵与尊荣,那么成仙与不死对皇帝来说究竟还剩下什么意义?

求仙与不死的观念出自何处,学界未有定论。但《东汉生死观》指出,无论认为它们是从海路引入的陈寅恪,或是认为它们源自移居海滨的羌人一族的闻一多,还是认为它们出自中国本土的日本学者们,都赞同这些观念的生发与沿海的齐地有莫大关联。徐福正是深受这些观念影响的齐人。他奉秦始皇之命,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带足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出海寻找不死药和仙人。但空耗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后,仍一无所获。其他受命的方士也一样,全都无功而返。

这样的折腾终于令“天下怨恨”,秦始皇最后也不得不接受自己身而为人的命运:必须死。据《史记》记载,直到病重期间,秦始皇仍然非常厌恶谈论死亡,群臣中没有人敢当他的面提死亡这件事。

秦二世而亡,汉取而代之。在汉代,对永生不死表现出最狂热兴趣的君王是汉武帝。通过余英时的梳理,读者不难发现,无论是规模、范围和程度,汉武帝在追求永生方面的努力都不亚于秦始皇。众所周知,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举措,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越大的权力会导致越大的欲望,假如皇帝一旦实现永生,生命没了尽头,欲望的黑洞也将因此需要源源不断地填充。从这方面来看,后世经常将秦皇与汉武并称,的确十分得宜。

2

不死药带来大麻烦

文艺作品想象的永生,往往都不美好

追求永生并非只是古代中国人的幻梦。在古希腊宗教、苏美尔神话、凯尔特神话、爱尔兰民间传说、北欧神话、基督教经典及民间吸血鬼传说中,都有永生的元素。到了现代,永生更是常常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和流行文化里,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波伏瓦的代表作《人都是要死的》,书名几乎可以看成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家子产的四字箴言“人谁不死”的隔空回应。这部小说讲述1930年代法国女演员雷吉娜邂逅了意大利人福斯卡,后者爱上雷吉娜后说出了自己的秘密:他是一个永生人。

《人都是要死的》,[法]波伏瓦著,马振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1月。

福斯卡出生于13世纪,吃了埃及的不死药后,永生成了他的绝对优势,对手们因此在城邦征战中逐个落败。后来福斯卡先是当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顾问,又进犯美洲,并在大草原探险。他历经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成了赌徒、决斗高手和著名化学家,但他并没有为这些看似丰富而精彩的经历而自豪,反倒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对永生产生了恐惧,对生活越来越漠然。法国七月革命后,绝望的福斯卡独自走入森林,沉睡了六十年后被人发现,并送往精神病院。

以小说而论,这个角色不够丰满,有点立意先行,大概是为了论证存在主义而刻意塑造的形象。事实上,波伏瓦在写这部小说的同时,正忙于整理萨特的演讲稿《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然而不可否认,她笔下福斯卡的心路历程仍有相当的说服力。尽管没有读者达成过永生,但谁都能感受福斯卡的变化,从对永生的狂喜,到备感厌倦,最后几乎是绝望:“时光摧残时光,我双手永远是空的。一个陌生人,一个死人。他们是人,他们活着。我不属于他们同一类。我没有一丝希望。”《徐福》的编剧让永生人主角最终茫然地说出“我也想成为有意义的存在”,未必没有受到福斯卡这类角色的影响。

倪匡在卫斯理系列中也不乏对永生的探讨。《不死药》是该系列较早的作品,讲述某个小岛产出不死药,引发人们因贪而生的阴谋、争夺和厮杀。这部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不死药的设定。倪匡笔下的不死药并不像福斯卡所服用的埃及不死药那般神奇,它无法达到绝对的永生,且存在不少副作用。首先,必须长期持续饮用,否则人就会变傻;其次,它虽能让人不死,却也夺走人的生殖能力。

这样设定大概是作者不自觉的妥协:一个小岛上三百个土人,喝了不死药岁月静好,永远都只是三百个。否则世代繁衍,子子孙孙,岛上早就站不下了。再说万一神药流向全世界,世界要变成什么样子?外力若能致死,必然导致永生人互相残杀,血流不断,那么永生的意义又何在?假如外力也无法打破不死魔咒,于是人人不死,但人人都没有立锥之地,只好去征服火星征服宇宙……故事这样编下去,格局未免大得太无边际。关键是,这样的不死药真的给人带来幸福了吗?

另一类永生更为科幻。以2017年的美国电影《无尽》为例,人们陷在时间循环里再也无法脱身。与其说达成了永生,倒不如说是求死不能——他们像福斯卡一样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因而一遍遍用各种方法自杀,却都失败了。唯一想主动进入时间循环的是男主,编剧借他之口吐槽:“难道我是第一个想要获得永生的人?历史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你想想,被困在这样的循环中,和回到家后无止境地循环一天又一天,直到死亡,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这当然是针对当代生活而发的愤懑之辞,却也证明了即使在男主这样最乐观的人看来,永生也不比会死好到哪里去。

电影《无尽》(2017)剧照。

3

科技不应凌驾于伦理之上

死亡令生命有意义,永生会让人类灭绝

在《徐福》中,朴宝剑饰演的活体不死药是有情感的。他一边说出“一想到死就会很害怕,但也很害怕永生,我们到底要相信什么才能不害怕呢?”,一边痛苦地泪流不止。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害怕死亡是极容易感同身受的事。因为死亡便意味着永久结束,永久分离。无论是面对亲友的死亡,还是自身走向死亡,都是无法逆转的悲剧。既然永生是死亡的反面,为什么还要害怕它呢?

根据前文的分析,如果一个人真的达成了永生,此后就必须不断征服,不断填补欲望的黑洞;或者像福斯卡那样,不能创造也要毁灭,总之要拒绝一切存在的东西。否则,就会陷入日复一日的虚无,彻底迷失存在的意义。

《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李新萍/郭于华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此外,一个存在不死药的世界必然是所有可能的世界里最糟糕的。如果不死药是少数人的绝对特权,将会导致他们对普通人的严重奴役,普通人的有限生命会失去价值。如果不死药是稀缺商品,其暴利将引发空前疯狂的追逐。那要是秉持平等原则,将足量的不死药分发给所有人呢?很可惜,这会导致人口呈指数级暴涨,人类在填满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后,将设法不断殖民其他星球,直到填满全宇宙。除非吃了这不死药的人是像《徐福》里设定的那样,存在仍能被外力杀死的罩门。不过那样的话,人与人的厮杀恐怕将比史上任何一场战争都更惨烈。

这样看来,永生之所以难以实现,不但是个难解的科技问题,更是个无解的伦理问题。时至今日,少数科学家仍未停止研究永生的努力,希望通过各种新技术,例如3D生物打印、改造人、人体冷冻、暂停生命、基因改造、基因修复、克隆人、分子工程、纳米医疗、人工器官移植、抗老化药物等,来接近乃至实现真正的永生。其实在《徐福》中,西方科学家已经对生命革命发出严重警告:“人类是唯一知道自己不可避免死亡、并且害怕死亡的物种。因为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死,所以才会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如果没有死亡,人类的生命就没有终结,那么他们所追求的就只剩下满足贪念和欲望。也就是说,永生会导致无法满足的欲望和无尽的争端。”

电影《徐福》剧照。

死亡令生命存在意义,而永生让人类走向灭绝——看似矛盾,实则振聋发聩。正因如此,在目睹了人们为了争夺自己而陷入疯狂后,为人类带来永生秘方的徐福感叹“只要我还活着就永远不会结束,只有我消失的那一天才会结束”,选择走上自毁之路。这出悲剧仿似一记警钟,提醒人们有限生命的可贵,也提醒人们在科技腾飞的时代,面对生命伦理仍应谨持谦卑。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张哲;编辑:李永博;青青子;校对:危卓。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短评

很惊喜。分明就是一个披着科幻和动作外壳的文艺片,且很中二。徐福的设定基本上就是少年泰坦第二代神奇小子。全片的精妙都在各种对话中,基本都很戳。那些思考和探讨,关于活着的意义,关于生死。孔刘和朴宝剑这俩演员选的太到位了,都特别恰到好处,俩人的感情和短暂旅途的经历也都很美好。硬炒CP倒是也大可不必,换成现实意义来看也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不仅需要母爱且更需要父爱,并非基情。所以说一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每一个一期一会,每一种偶然的羁绊,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真实的当下。能由衷的说出一句:活着,真美好啊。足矣。

6分钟前
  • 年逝
  • 推荐

朴寶劍小鹿一樣的眼神真是夢迴1988讓人憐愛 孔劉為什麼現在大小眼那麼明顯 雖然劇情虎頭蛇尾 但卻有魔力讓人沉浸(第一次被朋友拉去jp看電影 裏面場有夠大欸

10分钟前
  • 杳流
  • 推荐

死亡是维持生活的根本要素。我是想要活着,还是怕死,现在我也不知道了。我也想成为某种存在,对某些人有意义的某种存在,仅此而已。你现在应该知道,再怎么害怕也无法逃脱,不是吗?哥。

13分钟前
  • Callvados
  • 还行

其实话题很深,从生与死的命题聊到人生的意义。但这样的话题,实在是太艺术片了,本片又在一定程度想要通过动作与类型元素吸引观众,最终就是两头不靠。话题的深度基本是靠台词讲出来的,剧情与人设并没有真正帮助影片拓展深度。同时,动作场面也普普通通。这不就是个超能力人嘛,没有永生设定对剧情推进也没什么影响啊。最后虽然挺刺激,但基本就是不知怎么推进,开始乱来了。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朴宝剑的眼神有戏

22分钟前
  • 答应了
  • 推荐

剧情注水严重,内容索然无味。这个片子说实话孔刘不接也可以,类型跟他之前拍过的嫌疑人差不多,但是剧本比嫌疑人差远了。期待了那么久的片子,结果片子拍出来竟然这么烂,太失望了。另外朴宝剑完全撑不起电影主角的戏份,不管是阿泽还是演克隆人都是一个样子,这孩子建议演技去回炉重造一下。

24分钟前
  • 抱抱
  • 还行

又一部感觉像是AI生成剧本的片子,韩国人虽然工业水平强,但是拍科幻片也没比咱们好多少,基本还停留在大场面挺唬人但是剧本一泡污的阶段。这个所谓的什么生死探讨,说白了不就是克隆人自我意识的苏醒吗,什么永生啦意义啦什么的,也就基本靠嘴嗨,非常陈词滥调,这种主题的讨论好莱坞一年能拍八十部。然后类型化的处理上也很怪,节奏完全不够吸引人,深度嘛也找不到。孔刘演的也太过火了,朴宝剑又完全演成了个二傻子,反正就挺无聊的。

28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电影拍的费力不讨好,商业文艺都想要,却两边也都没拍好。动作戏普普通通,徐福的超能力也显得很一般。关于生死与人生的意义,仅靠几句台词也体现不出什么深度

30分钟前
  • 影愈者
  • 还行

喜欢,主要是那句人既害怕死亡,又恐惧永生真是太戳我了。怎么讲呢,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谁也别想活着离开。朴宝剑用狗狗眼看着你,想要一双带魔术贴的鞋,谁能拒绝呢。

32分钟前
  • 鸟鸟弗斯
  • 还行

孔刘,你辜负了多少为了你来看这部片的女人

33分钟前
  • 愛德華張
  • 较差

【BIFFF 2021】孔刘继《釜山行》之后再演科幻片,不过还是孤胆特工保护超能少年的老套路。孤单特工身患脑瘤,超能少年长生不老,本来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却没想到在逃亡中互相救赎。吃了泡面就算人了吗?看了海就算人了吗?学会了悲伤就算人了吗?经历了死亡就算人了吗?通过少年视角,再次发问什么是人?如何成人?只是包装在这样一个老套的科幻冒险片壳子里,这些哲思也只能浅尝辄止了。

37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有些韩国的《X战警》之感。——「孔侑」的常用名咋又改为「孔刘」了?→ 百度一下:……1979年7月10日出生与成长于釜山市的孔刘,韩文本名'공지철'(Gong Ji-Chul),朝鲜汉字'孔地哲',毕业于庆熙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表演艺术系硕士生)。孔刘艺名来自父母姓氏,父亲姓'孔',母亲姓'刘',母亲原姓柳,取'兪'字音为 '刘'。……

3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是我期待太高了,导演,剧本的锅比较大,另外我对朴宝剑算是彻底放下了…

41分钟前
  • Alohahejahe
  • 还行

没有展开脑洞,停滞在浅薄的人伦情感了。编剧弱点,基因改造克隆人 和 异能、代谢快、高智商可以挂钩,但扯不到immortal,有点缺乏技术说服力。

42分钟前
  • boks
  • 还行

台词直击灵魂,针对生与死的探讨。反正人都会死,为什么要救你,你是有那价值的人吗?我肯定也会无言以对吧

45分钟前
  • 雨雪不会停
  • 推荐

十三不靠,又想科幻又想动作又想文艺,讨论的东西那么浅显还在那儿装腔作势,朴宝剑演弱智让我回想起了1988被支配的恐怖,后槽牙咬得嘎嘣嘣响,西奈!

46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较差

1、看片名的时候,真担心韩国人会说徐福也是他们的。2、韩国公务员竟然敢对着财阀大喊大叫,果然是科幻片。3、感觉韩国目前最赚钱的俩男星都在这里了,然鹅这电影剧情又闷又长,白瞎俩大长腿。朴宝剑继续演面瘫。亏我一直期待剧情有反转,然鹅我竟然真想多了,最后看睡着了。4、貌似要讨论一个深刻问题的影片,最后好像只有超能力了。。。。。

47分钟前
  • piggy
  • 较差

大韩宇宙国首创克隆人啦!徐福也是韩国人!

52分钟前
  • 孔雀
  • 还行

不知道为什么韩国本土15号上映,新加坡却13号就上了。不过seobok是出乎意料的好看!记得上一个能让我哭到全场的人都走了的电影还是《少年的你》。可能是seobok带给我的无助感,他注定睡过去,怎么也改变不了。他不知道人为什么想要活着,可是看到大片田野的时候也会感叹生活真好。

55分钟前
  • 啦啦啦黑猫警长
  • 力荐

我为孔刘付出了太多,孔刘到底什么时候能再演部不伦爱情片来回报我!

60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