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金斯伯格

记录片美国2018

主演: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比尔·克林顿,奥林·G·哈奇,拉什·林博,安东宁·斯卡利亚,格洛丽亚·斯泰纳姆,妮娜·托滕贝格,乔治·W· 布什,巴拉克·奥巴马,唐纳德·特朗普,西奥多·奥尔森

导演:朱莉·科昂,贝齐·韦斯特

 剧照

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2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3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4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5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6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3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4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5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6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7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8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9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31

详细剧情

  本片已获得2018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并成为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有力竞争者。84岁高龄的美国最高法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堡是一位受到各国人士尊敬的传奇。常被简称为RBG的金斯堡大法官已经是当代文化符号。本片记述了金斯堡的人生历程。金斯堡的父亲是第一代美国移民,母亲是第二代移民。他们教给女儿独立自强的观念。金斯堡从小勤奋好学。考取哈佛法学院后,她结识了丈夫马丁。金斯堡之后成为著名的女权律师,在争取美国女性平等的工作、教育和发展权利方面有杰出贡献。她的丈夫一直非常支持她的事业。夫妻俩并肩拼事业、为公益,并抚养大孩子。金斯堡在1993年被克林顿任命为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在特朗普时代,立场中立的金斯堡被看作是秉公平权的一盏明灯。经历了丈夫患癌症以及自身两次患癌症等困难,金斯堡仍然坚守岗位,永不退缩。在当代美国金斯堡不仅是律政传奇,更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偶像。年轻人将她的头像穿在T恤上、背在包包上,甚至纹在身上。她所代表的勤奋自强和坚持正义的精神也跨越国境影响了全世界。

 长篇影评

 1 ) 纪念RBG,感谢她

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截图

1.成为淑女,意思是不要让无谓的愤怒等负面情绪占据你的心灵;保持独立,如果你能遇到白马王子并一同度过余生,那当然好,但必须学会独立生活;

2.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女性,她的工作都和男人们的同样重要,而非比寻常的优秀男人会认同并支持这一点;

3.真正自信的男人不会视女人为威胁,无论她多优秀。他会发自内心欣赏她爱她,允许她自由自在地展现所有聪慧;

4.“好女孩不会与他人争论”“好女孩不会提出要求”,这种观念是很糟糕的。任何人都可以提要求,无论男女;

5.现今的性别观念将女性在职场受到的不公美化为对女性的“保护”,它们让女性被禁锢于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中。女性需要的是公平的社会环境,而不是什么“保护”;

6.我们不求女性能获得什么额外的好处,我们所求的仅仅是,让男人把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挪开;

7.我们的社会中,真正的变化,长久的改变,都是一步一步实现的。所以我们不怕将我们的辩论重复千百次;

8.性别歧视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体现在,基于性别的歧视,伤害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9.真正的爱是会持续一生的。

纪念RBG,感谢她。

 2 ) 性别歧视、两次癌症、挚爱离世…打不垮“声名狼藉”的RBG

这是85岁的美国第一网红——独立女性的开挂人生!

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家庭幸福、受人爱戴、接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得十分完美,不是戏剧故事标配的主人公原型,却成就了一部高分纪录片——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豆瓣评分9.0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获奖情况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15强(提名)

第90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纪录片

第24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最佳歌曲(提名)

第23届金卫星奖 电影部门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17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华盛顿特区最佳写照(提名)

没错,她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美国司法部门的最高掌权人,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她是继桑德拉·戴·奥康纳之后,第二位被提名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女性。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1

独立女性的成长

1933年的美国笼罩在「经济危机」里,举国萧条,社会关系脆弱且敏感。

鲁斯同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她的家境一般,但母亲的精神教育很富足。

母亲是鲁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对她的教育造就了她日后坚韧的品质,“女孩要成为淑女,保持独立。”

“成为淑女”意思是不要让无谓的愤怒等负面情绪占据你的心灵。

“保持独立”:如果你能遇见白马王子并与其度过余生,这当然很好,但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

这两句警言一直伴随着鲁斯的成长。

为了让鲁斯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母亲没有将自己罹患癌症的消息告诉她,鲁斯17岁那年,母亲离世。

母亲的离开,对鲁斯的打击很大,但并没有击垮她,高中毕业后,鲁斯考取了康奈尔大学。凭借自己出色的成绩,毕业后的鲁斯考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哈佛的学习,改变了鲁斯今后的道路。

有一次,鲁斯要去哈佛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习,却被门口的保安拦住不让进,一脸疑惑的鲁斯询问原因,保安说:“因为你是女的。”

鲁斯以为自己听力出了问题,这种话怎么会从最高学府的校园里传出来。

渐渐地,鲁斯开始感受到周围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

她所在的年级200个人,只有9个女性,稍一不注意,丢的是所有女性的脸。

学校领导为鲁斯所在的年级举办晚宴,领导问:如何解释,你们占据了一个本应属于男性的法学院席位?

不仅如此,上课的时候,教授也有意不让女生回答问题,理由是觉得她们压根就听不懂内容。

学校的教授都有这种轻视女性的想法,就不难解释为何图书馆的保安会对鲁斯说出那样的话。

「因为你是女的」,这句话一直为难着鲁斯

鲁斯想要去哈佛校刊《哈佛法律评论》里当编辑,被周围的男同学嘲笑,“这怎么可能?你知道什么人才能进去吗?”,学术成绩,得在540名学生中,排到前25位。

大学时期的鲁斯

成绩考到前25名对鲁斯来说,并不是难事,第二学期的她就成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编辑,鲁斯的男同学说:仅仅这一项成就,就彰显了她的与众不同。也正是这件事,让周围的人看到了鲁斯的力量。

哈佛大学花了200年时间才成立了男女比例平等的班级。

当她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时,1959年,纽约没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愿意聘请她,只因她是女的。

女性在法律中无法获得平等的认同,无法拥有平等的权利。

社会普遍认知停留在,“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不过是攒点零用钱。”

那时,没人意识到,性别歧视是个问题。美国当时的法律,对女性充满了束缚、打压、歧视。

比如,在美国的大部分州,雇主能以怀孕为由,解雇怀孕的员工;女性在申请贷款时,银行要她们提供丈夫的共同签名;妻子不能以强奸的罪名,起诉丈夫……

打破先例,成为律师的鲁斯,受人冷眼、诽谤。

迈克·萨维奇说她是:“这个人是女巫、是恶棍是女魔头。”马克·勒文:“她完全不尊重我们的宪法传统。”唐纳德·特朗普:“她是最高法院里的耻辱。”

为了帮助女性实现真正的平等待遇,鲁斯接手的案件大多与性别歧视相关。

1973年,鲁斯开始了在最高法院的第一次辩护。

本次案件的原告是一个名叫萨朗的空军少尉,她在服役过程中发现,男性同僚能获得住房津贴,而她却得不到相同的待遇。

萨朗

于是,她跑到财务室争论,对方却说:你能获得参军的机会,已经三生有幸了。 最初,她们的案子在州法院进行,败诉。然后她们上诉到最高法院。

在最高法院,鲁斯用精炼的语言,陈述了女性的现状:二等公民,没有权益,无法受到法律保护……

她对大法官们说:试想一下,如果你们的女儿和孙女也被这样对待,你们会怎么想?我们一直努力的平等就是这么体现的吗?

最终,她们赢得了这次诉讼。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鲁斯是个激进的女权者,其实不然,鲁斯在法院上的辩护非但不激进,反而很平和。平和中带有力量是她的标签。

1975年,鲁斯接了一起歧视男性的案件。

原告史蒂芬,是个鳏夫,因为要独自抚养襁褓中的儿子,他想去申请单亲家长保障金,结果被告知:“这是给单亲母亲提供的,没有资格领取它。

史蒂芬

鲁斯主动接手了史蒂芬的案子,在她的辩护下,史蒂芬胜诉了。

在最高法院为性别歧视等不公平案例努力的鲁斯,闪着光。

1993年,最高法院的一位大法官退休,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急需任命一位大法官,鲁斯是最佳人选,克林顿只跟她聊了15分钟,就确定她来接替大法官的职位。

从此,鲁斯的平权之路开始了……

2

有目标的坚持

鲁斯是幸运的,幸运出生在一个被父母疼爱、尊重的家庭。

跟她相比,另一位女性华莉丝·迪里就没有那么幸福了。

华莉丝·迪里

模特,当选福布斯30位全球女性典范之一

被誉为“非洲女权斗士”

华莉丝·迪里4岁被性侵、5岁被迫割礼、13岁差点被迫嫁给60岁的老头……

她的存在被父亲认为是不详的象征。

华莉丝出生在非洲索马里的沙漠,那里依旧流行着「女性割礼」,女性割礼就是把女性的生殖器官用铁丝或尖锐的植物缝合,只在阴道外留一个小口。在女子成婚后子再由丈夫如同拆礼物的剪开。以示女性的纯洁。

实行割礼的原因是,非洲部落认为女性生殖器是不洁的存在,会诱惑男性犯错,因此需要被处理掉。

被迫进行割礼的非洲女性没有任何卫生保障,伤口也不会被清理,许多体弱的女性惨死在割礼中。

华莉丝也没有幸免,庆幸的是她在割礼中活下来了,而两个姐姐却因割礼失去了生命。

母亲看着女儿遭受这样的罪很心疼但无能为力,直到父亲要把年仅13岁的华莉丝嫁给丧偶的60岁邻居,她哀求母亲放走她。

母亲实在心疼华莉丝,在一个夜晚悄悄放走了她,正好华莉丝的姨夫需要一个仆人,她才脱离了这个让她心碎的国家。

25岁的华莉丝被美国星探发现,开始了全新人生,登上T台,成为超模。

摆脱惨痛生活的华莉丝并没有忘记那些还在遭受割礼的非洲女孩,她开始为非洲女性维权,在她的努力下,非洲有26个国家废除了割礼这项陋习。

鲁斯与华莉丝虽没有相同的成长背景,但都在为同一件事情而努力,那就是「消除歧视,维护人权」,歧视不止发生在性别中,也可能在人种、性取向…… 为平权而努力,是值得被高歌的事情。

3

大法官的爱情故事

这部纪录片对鲁斯的记录多在工作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鲜少讲述生活里的她,这一点让观众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好在,片中记述了一些她的浪漫爱情。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定有一段令人艳羡的爱情。

鲁斯17岁的时候,在康奈尔大学邂逅了她的白马王子马丁。马丁的幽默深深吸引着鲁斯,马丁性格外向、为人谦和、爱笑爱闹;鲁斯沉默寡言、严肃认真,两人刚好互补。

不同于一般高学历晚婚的夫妇,鲁斯与马丁很快走入了婚姻殿堂。

婚后,两人同时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读书期间,马丁查出患有癌症。

鲁斯开启了超人模式,每日只睡2个小时,既要照顾生病的马丁,还要帮他温习课业,又要照顾2岁的女儿。

高强度的生活没有压垮鲁斯,反而让她找到了平衡高压的方法。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马丁恢复了健康,一家人又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

马丁与鲁斯就这样相互扶持过了半辈子,马丁对鲁斯的支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1993年,鲁斯任职大法官前很没有底气,马丁联系了政界、法律界、学术界的人,为鲁斯拉票。

后来,鲁斯顺利当选。

为了支持鲁斯,马丁辞掉了纽约的工作,搬到华盛顿,当起了“家庭煮夫”。要知道,此时的马丁是全纽约公认的最好的税务律师。

但,为了爱的人付出一切都值得。

回归家庭的马丁成了鲁斯的后援,他在结婚50周年的派对上悄悄塞给鲁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女王陛下。”还把之前写给鲁斯的情书做成了一本相册,鲁斯在后面的采访说,她当时都没有时间读完这些。

后来,马丁再次罹患疾病,离世了。走前,他又给鲁斯写了封信:最亲爱的鲁斯,从我们相识的那天起,我从未停止过对你的欣赏和爱慕,但现在,该是我告别的时候了...

很不舍,但鲁斯尊重生命的更迭。

悲痛的鲁斯选择振作,因为她知道这是马丁希望她做到的。

酷爱艺术的鲁斯,开始鉴赏艺术作品,听歌剧,忙工作,与孙子孙女吃饭。

演话剧的鲁斯

回忆起当年的生活,鲁斯的女儿笑着说:“她做得饭根本不能吃。我们对她做的饭有阴影。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这部纪录片以一个温柔的视角,讲述着鲁斯幸福的一生,她的幸福不止家庭的和乐,还有对平权的坚持与努力,这份幸福溢出屏幕传递给视频前的每个观众。

有网友说:“我们曾期许的未来在鲁斯的一生里体现,所谓独立与成长就是可以正视身边发生的所有不平等。

鲁斯全家福

除了这部纪录片,以鲁斯为原型的传记片《性别为本》也要上映了,这部影片讲述了她职业生涯里为平权作斗争的事迹。影片由咪咪·莱德(参与制作过《守望尘世》、《无耻之徒》)执导,丹尼尔·斯蒂普尔曼编剧。

《性别为本》海报

许多美国年轻人,把鲁斯当做偶像,把她的照片纹在身上,《周六夜现场》模仿她的动作……

与鲁斯相关的周边

鲁斯看到这些特别俏皮地说了句:“她们把我纹在身上,不会后悔吗?”

看到大家模仿自己,鲁斯也会被逗乐。

《生活大爆炸》里对鲁斯的模仿

得过两次癌症的她,选择健身来维持自己的健康。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在健身房游刃有余地练习着器械,简直是美国的「流量明星」,在美国,cos她的样子也会成为一种潮流。

这部纪录片拍完后,导演邀请鲁斯前来观看,片子刚开始,鲁斯对身边的朋友说:“我喜欢《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个音乐”。

纪录片最后,鲁斯对前来请教的学生说:“再小的个体也应该被倾听和尊重。

*文中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截图、豆瓣、网络

 3 ) 丈夫的临终手信

My dearest Ruth,

You are the only person i have loved in my life, setting aside a bit parents and kids and their kids.

What a treat it has been to watch you progress to the very top of the legal world.

I have admired and loved you almost since the day we first met at Cornell, some 56 years ago.

The time has come for me to take leave of life because the loss of quality now simply overwhelms.

I hope you will support where i come out, and i understand you may not.

I will not love you a jot less.

 4 ) RBG观影记录

“我不是要帮女性争取权利,我是要让男人把踩在女人脖子上的脚拿开”

RBG父母都没能上大学 但是教RBG爱上学习 关心他人 “为了我想要的和相信的东西而战”

母亲叫她做一个淑女(不要被愤怒和负面情绪打倒)保持独立(照顾好自己)

赢得一场辩论的方式不是大叫,这样会让人厌恶

去图书馆时门卫不让她进 说因为你是女人

案例2温伯格诉维森菲尔德案

男性老婆死了却不能得社会保障金,该保障金只保障女性。男性被歧视,无法当家庭主夫。

法官们不认为性别歧视存在

RBG:想想你愿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孙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卡特总统:大法官都是男性,不是伟大美国应该有的样子

RBG对堕胎的看法:男女平等的本质是,女性要成为自己人生的决策者,当政府控制她堕胎的决定权时,她没有被当作一位有能力为人生完全负起责任的成年人而对待

从保守派大法官身上找到共识

RBG:我认为宪法是为实现一个更完美的国家而努力。

1787年的“我们人民”是谁,女性和非裔都不在其中。

多数决定允许雇主因宗教原因拒绝向雇员提供避孕保险

RBG:女性能平等地参与本国经济及社会生活,正是得益于她们对生育的掌控

 5 ) 精准措辞,精心布局

这部纪录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金斯伯格可以用最精准的语言指出自己的道义和法律背书,陈述时抓重点且不拖泥带水。

这是一个天才,她有从事这一事业的条件。

她就像“织毛衣”一样,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一年又一年,用一个又一个特殊案例……把女性的权益推向和男性平等的高度。

期间她甚至考虑到了“男性无法领取单亲父亲补助”这一漏洞,通过向法官和陪审团展示单亲父亲、单亲家庭的困难,以及他们未能被法律所保护到的现状,来维护单亲父亲、单亲家庭的合法权益。这样通过提升单亲人群的人权,来间接地推动包括单亲女性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安全和社会地位。

她真的好聪明。

我曾经听说过,有一个老师送给她的学生一段话,里面说:“请使用你一流的头脑,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金斯伯格拥有一流的头脑,她也做到了让世界更加美好。持反对意见的人可以看看过去是什么样子。

但同时这句话也让人感到悲伤,那么,没有一流头脑的人呢?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社会遵循丛林法则的话,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能够安置不同的人,维护好他们的安全和权利的社会,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共勉。

 6 ) 硬骨头的弱女子

“女巫”,“恶人”,“女魔头”,“她是最高法院的耻辱”,“她是世界上最卑鄙的人”,“那个女人就是一具僵尸”。以上是一个又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点评,语气充斥着深恶痛绝和不屑一顾。看到这里时,我突然觉得很好笑,这些话和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疯婆子”,“荡妇”,没有什么两样。在男权社会,若想对女性进行打击,再简单不过,屎盆子先扣为敬。

紧接着,她娓娓道来:“我不是要为女性争取优待,我只要男性同胞们把踩在我们脖子上的脚挪开”,慢条斯理中渗着坚定不移。

她是“臭名昭著的RBG”,是美国最高法院的首位女大法官,于耄耋之年成为美国Ikon。她毕生都在为“女权”努力,正如她所言,并非为女性争取特权,而是平权。

她代理的每一个诉讼案件,都足以说明她的立场、格局和慈悲心。她的诉状文辞严谨,掷地有声。

Mr. Chief Justice and may it please the Court:Women today fac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as pervasive and more subtle than discrimination encountered by minority groups.

尊敬的首席大法官,请允许我在庭上做出如下表述:今日的女性,正在遭受来自职场的歧视,跟少数族裔遭受的歧视一样普遍,且更难察觉。

Sex classifications imply a judgement of inferiority. The sex criterion stigmatizes, when it is used to protect women from competing for higher paying jobs, promotions.Itassumes that all women are preoccupied with home and children.

对性别的区别对待,暗示着一种对优劣的判断。现今的性别标准污名化女性,它被用来确保女性不得竞争高收入的工作,无法晋升。它认定女性生来要服务于家庭和育儿。

These distinctions have a common effect: they help keep woman in her place, a place inferior to that occupied by men in our society.

这些区别对待造成了同一种后果,它们让女性被禁锢于低男性一等的社会地位之中,

此时画面中只是一个空无一人的讲台,但你却能通过她的声音感受到她的力量。

她为一位男子打官司,谋取原本属于女性的“特权”——“母亲保障金”,本质是单亲家庭的社会抚养金。

这位男子的妻子因羊水栓塞离世,他决定全职抚养孩子,去当地社保局沟通,却发现该“社会抚养金”只针对女性发放,而当时的美国社会,市面上基本都是男性劳动力,所有这些福利金基本都来源于男性的纳税,最后他们却无法从中为自己谋福利。

而当时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全为男性,且为特权阶级男性,他们无法了解一位普通的男性承担“家庭煮夫”角色时要面临的问题。RBG接下了这个案子:

For the eight months immediately following his wife's death, Stephen Wiesenfelddid not engage in substantial gainful employment. Instead, he devoted himself tothe care of Jason Paul.

在他妻子去世后的八个月里,斯蒂芬·维森菲尔德没有参加任何可获得实质性报酬的工作。他选择了全身心地照顾儿子杰森·保罗。

这个案子是性别歧视反噬歧视者的案例,性别歧视会伤害每一个人,包括被歧视者和歧视者。这个案子最终以男性获得“社会抚养金”获胜。

她抓住每一个机会,为争取男女平权而努力,有人称她为“硬骨头的弱女子”。她的所作所为,在“歧视女性派”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女性多为家庭主妇,而她的老公却选择站到她的背后,照顾她的生活,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她内敛寡言,他外向活泼,当同样为哈佛法学院毕业的他被问及有没有给过妻子什么意见时,他巧妙而又幽默地回答:正如她不会在厨艺这块给我建议一样,我也不会在法律方面给她建议。

看完这部电影《大法官金斯伯格》,很容易让每一位支持男女平权的觉醒分子相信爱情,只不过这样的伉俪深情,可遇而不可求。

这部纪录片除了一个女人对事业和社会的热爱,还有理想中的爱情,琴瑟和鸣。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一段时间的美国历史,大法官绝佳的衣品,甚至作为语言,你都可以闭着眼听纪录片的声音,感受大法官诉讼状的语言魅力,如果恰好你对翻译感兴趣,还可以对比看一下字幕翻译。

这部纪录片和这个女人,值得你坐在屏幕前,花90分钟。无论你是男还是女。

 短评

"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 VMI那段看到热泪盈眶,女性主义的实质就是平权主义,用男性受性别歧视的案子在一帮老顽固面前argue平权太高了!美好的婚姻对双方事业的作用不可低估。从Cornell开始一生的征程,至今仍在谱写传奇,RBG安静温柔又饱含力量的模样令人动容。 "I dissent."

6分钟前
  • Alaric
  • 力荐

我想这片子,能鼓励1个中国人愿意为性别平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都是功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一定要相信有些东西是值得付出的。

10分钟前
  • 奶奶徐
  • 力荐

真的是极富个人魅力的一个人,难怪在美国这么受欢迎。本来确实不理解她为什么还不退,看完这片只盼notorious RBG还能再战几年,争取撑到Trump下台吧。另外她的丈夫也很有趣,可以说是人夫典范了。

12分钟前
  • 鼠斩车田万齐
  • 力荐

“女权主义者都是丑到嫁不出去的蕾丝边,要么就是婚姻不幸的老巫婆“?”RBG很响亮地抽了那些人一个嘴巴子。不要让年龄、性别、容貌、出身这些东西定义你,用自己【做的事情】来定义自己,花几十年将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形成的合集,那就是你。说真的,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的确取决于她的能量和精力。而找到自己认同的意义感,是源源不绝滋生能量的关键。至少,它让你愿意活着,并做个【有用】的人。RBG伉俪的佳话,或许会让许多女孩子对婚姻和伴侣这件事更期待也更执着。但我觉得它恰恰说明,好的婚姻,价值观同步有多多多重要,遇不到这样的伴侣(99.9999%遇不到也求不来),最好抱定独立独身。Gloria Steinem 站了好几次台,作为女权科普片,总之看得一本满足。

1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RBG和她丈夫都无比无比优秀,可是不要忘了,若是没有70年代上街的那些妇女,她绝对不可能当上大法官。所以,我们必须相信,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虽然只是一点点。

19分钟前
  • phoebe
  • 力荐

原来一个人可以如此安静优雅地对抗世界啊

24分钟前
  • 晴晏
  • 力荐

她本人就像甘地一样,安宁稳定富有智慧,有时候觉得这种外柔内刚的气场反倒比激进派更具有影响力。想感叹一句,人家的法律体系太TM先进了,男女工资不均、学校录取性别比例不均都能打到最高法,直接影响法律的修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加之她自己是个法律天才,幽默温暖富有的老公是人生的神助攻,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notorious RBG

25分钟前
  • 平平无奇小天菜
  • 力荐

中文标题里面的“女大法官”有点画蛇添足,尤其那个“女”字

28分钟前
  • п,已限流
  • 力荐

简要介绍梳理了RBG的人生,爸爸是第一代移民,妈妈是第二代移民,妈妈从小就告诉她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让她受益终生啊!父母对她的呵护与培养。她与老公的琴瑟和鸣,老公对她事业的支持,对她才华的由衷赞美,为她游说,病重前给她写信让她原谅她不得不离开了(令人潸然泪下),这是最美好的婚姻啊,俩个人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老公会拉着她早点下班,好好休息,做好饭。RBG能成为大法官,是她和她老公还有女儿儿子共同的努力。介绍了几个由RBG参与的美国男女平权重要案件,同薪同酬、男女平权、住房补助。就像RBG最常引用的那句话,我不是想女人权利高于男人,我只想让男人把放在女人脖子上的脚拿开。每天坚持运动,衣服领子好漂亮啊!她是美国自由派的保护人,美国宪法的捍卫者!不是她不退休,她是为了美国保守派自由派实力均衡,她才坚持

31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鲁斯与马丁的婚姻美好到足以哭出五个鼻涕泡,真正的琴瑟和鸣世间难遇。

3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RBG讲起来她小的时候,母亲对她的教导,“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听RBG讲当年她老公是跟她约会的人中唯一一个真正觉得她是个有脑子的人的人。想起我法学院时的一个教授,Jeanne Charn,她也跟我讲说她当年(五十多年前)在哈佛法学院成绩优异,男生们却仍将她当作没有脑子的花瓶一般,只有她丈夫appreciate that she's smart,我当时听了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现在想想,她比RBG年轻一些但也差不太多,应该当年的环境真如此吧。为什么我们要愤怒,为什么我们要抗争,为什么我们不能平平和和地接受、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办公室小白领生活,因为我们的今天都是曾经的女权斗士们奋斗而来的,而如果我们不战斗,世界也许会倒退呢。

34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最大的震撼是:女主真的很会穿衣服选首饰啊!

39分钟前
  • 玑衡
  • 力荐

才知道这部纪录片的中文名是【女】大法官金斯伯格…简直像男总统特朗普一样讽刺

44分钟前
  • hanavi
  • 力荐

“Be a lady. Be independent.” A living legend, an inspiring woman to all humans.

47分钟前
  • 阿蕭
  • 力荐

她说母亲有两点很坚持。一be a lady:不要被愤怒这种无用情绪所控,要用理性思考问题;二be independent:你可以嫁给王子从此幸福生活但仍要保持自己。另一细节是所有熟识她的人对她的评价中有一点共同的是no small talk,其中一人还仔细回想了下:嗯,从来没有!

52分钟前
  • simonfaye
  • 还行

无数次眼眶湿润,no small talk,偶尔睡2个小时,几乎不记得吃饭,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铁人般的精力和意志力,真正的大美女学霸,不负淑女而独立的一生。

57分钟前
  • 看狐狸的猫
  • 力荐

两个take away:作为女人今天能够去大学里读书,在大公司里上班,要求升职加薪,要求离婚,要求抚养权,起诉家暴婚内强奸,这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权利,除了更加努力地推动男女平等和更加珍惜这些机会做到真正的女性独立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回报为之努力的前辈们;一个内向又寡言少语的人,一样可以在职场上走到高位,一样可以有很大的建树,即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看重social的社会,最重要的永远是业务能力,并学会如何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

58分钟前
  • 僧人悟净
  • 力荐

学法律的会觉得太浅,但对大众来说娱乐性刚刚好。“臭名昭著”的RBG,性别为本的RBG,很难想象她枯瘦的身体下有着如此坚定的平权信仰,在美国最高法院越来越右倾的年代,用一份份少数派报告发出“我反对”的声音。是女权更是平权,充满人格魅力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把RBG的判例找来看了看 文字好精妙 Language is power

1小时前
  • 点金
  • 力荐

为女权奋斗了一生的学霸。这才是真正的实打实的为性别平等做出了毕生牺牲的女权捍卫者。notorious RBG!

1小时前
  • 包子岛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