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

喜剧片大陆2019

主演:沈腾,黄景瑜,尹正,张本煜,尹昉,田雨,魏翔,赵文瑄,腾格尔,易小星,李庆誉,高华阳,刘帅良,李玲玉,何穗,潘晓婷,田原,李春嫒,冯绍峰

导演:韩寒

 剧照

飞驰人生 剧照 NO.1飞驰人生 剧照 NO.2飞驰人生 剧照 NO.3飞驰人生 剧照 NO.4飞驰人生 剧照 NO.5飞驰人生 剧照 NO.6飞驰人生 剧照 NO.13飞驰人生 剧照 NO.14飞驰人生 剧照 NO.15飞驰人生 剧照 NO.16飞驰人生 剧照 NO.17飞驰人生 剧照 NO.18飞驰人生 剧照 NO.19飞驰人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6 04:59

详细剧情

曾经叱咤风云的拉力赛车手张驰(沈腾 饰),五年前因私自赛车而被禁赛。从天堂跌落谷底,张驰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忍辱负重,洗心革面,终于争取到了解禁的判决。在此之后,他重新找到亲如兄弟的领航员孙宇强(尹正 饰),决心共同冲击本年度的巴音布鲁克拉力赛。然而在此之前,张驰必须重考驾照,改装赛车,拉到赞助。每一步都充满艰难,他忍受着旁人的奚落嘲讽,忍受着现实的冰冷残酷,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前进的目标。当他好不容易走到了赛场,还将面对禁赛这几年崛起的新秀林臻东(黄景瑜 饰)的挑战。  张驰的时代是否就此远去……

 长篇影评

 1 ) 所谓“锐气”,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人生中第一次公开谈论韩寒,是十四岁。

那天,铁腕班主任没收了我的《像少年啦飞驰》,并且严厉警告我:“教室禁止出现任何韩寒的书。”

我当然不服气,站起来跟他辩论,结果可想而知。

如今,十多年过去,早就没人管我看什么书,当年被视为“叛逆大毒草”的韩寒,也带着他的第三部电影《飞驰人生》,重新杀回我的视野。

不会卖炒饭的奶爸不是好车手

张弛

《飞驰人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张弛作为曾经叱咤拉力赛场的风云车手,因为犯了事儿,被禁赛五年。这五年间,他莫名其妙有了个孩子,当起了单身奶爸,还为了养家糊口,在夜市卖炒饭赚钱。

即便生活困顿如此,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重回赛场。五年的禁赛期一过,他就迫不及待开始准备,然而现实打脸非常疼:要想赛照生效,先要考驾照,被驾校教练精神折磨,科目二还没考过。当年出名时巴结他的各色人等,早就人走茶凉,翻脸不认。尤其是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他想要比赛,就先要有赛车。

张弛与冠军赛车

当年随他征战四野的冠军赛车,早已成为破车架,想要重新组装,他不得不到处跪求金主爸爸拉赞助,难怪张弛感叹:“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

好不容易搞定一切,当他重回海拔近四千米的巴音布鲁克赛场,想要拿回蝉联五连冠的荣誉时,还要面对一个更强大的对手林臻东,他更年轻、受过更专业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拉力赛车这种烧钱玩意儿,一寸铁皮一寸金,林臻东还钱多得花不完。

张弛

张弛能不能在极为凶险的巴音布鲁克赛场胜过林臻东,构成了电影最后半小时肾上腺素飙升的燃点,这样的极速对抗,足以赌上性命一争胜负,正如张弛所说,他并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

之前看到有人吐槽说,林臻东这个角色很奇怪,根本就不够坏,不怎么对主角使绊子不说,还时不时给张弛送点装备和经验,根本没有身为反派的自我修养。

林臻东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赛车电影《极速风流》,双男主尼基·劳达和詹姆斯·亨特都是顶级的F1赛车手,他们在赛场上针锋相对、斗了大半辈子,作为宿命的对手,却从来都不是对方职业之路上的反派。甚至可以说,他们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一个优秀的对手。

这样的竞技准则,对于张弛和林臻东来说,自然也不会例外。

正如韩寒在微博上说的:

《飞驰人生》中只有对手,没有反派。如果你不想索然无味的过完这一生,那反派就是那索然无味的一生。

发福后的韩寒,还有锐气吗?

看电影之前,我先看了韩寒接受凤凰娱乐采访的视频,在毫无美颜滤镜加持的情况下,37岁的他不可避免地发福了,多年前带着几分清秀、神似谢霆锋的面部轮廓,也变得圆润起来,甚至还有几分憨厚可亲。

就在我暗暗感叹岁月不饶人的时候,韩寒正好谈起“锐气”,他说锐气并不是怼天怼地怼人类:

“我觉得锐气是一种更深的气质,是在于我想活成我自己的样子。如果这个样子恰好和大家喜欢的一样,那就和大家喜欢一样;和大家喜欢的不一样,那就和大家喜欢的不一样,我觉得这是很重要一点。可能我现在想活成的样子在大家看来比较平和,但是没有关系,我喜欢就可以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韩寒想活成的样子?

还记得多年前,别人问起过,他将来靠什么过活。韩寒回答是“稿费”,引来一片哄堂大笑。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作为作家,从1999年开始,出版了数十本书,稿费版税赚得盆满钵满。

他作为车手,从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他也曾经跟电影中的张弛一样,拉赞助拉得心力交瘁,最困难的时候,他收到的唯一赞助,是一家小卖部赠送的一箱纯净水。然而,他还是获得了六次全国顶级职业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拿奖拿得手软。

他作为导演,从2014年开始,拍了三部电影,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再到这部《飞驰人生》,他用一张沈腾式幽默外壳,包裹着一颗从未变过的韩寒式内核。

沈腾与韩寒

从这三部电影中,可以明显看出作为导演的韩寒在逐渐成熟,不再大把大把地往外抛洒“韩式金句”,这样的手法虽然让他在写作中游刃有余,但放在电影中,有时就会让演员成为一个个导演的复读机。在《飞驰人生》中,这种情况少了很多,他已经渐渐懂得将自己“藏”在幕后,把舞台让给演员的表演,让给镜头语言,让给故事本身。这样的“让步”,非但不会影响他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核,反而因为克制,更加意味深长。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电影中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显得火候不够,毕竟他作为导演的经验,远远比不上他作为作家和车手的经验。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早就比那些质疑他的、攻击他的人都走得更远了。

韩寒说过,他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写作、赛车、拍电影,这些他都有了,难怪他有底气说,虽然没有人能百分之百达到,但他已经基本活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如今,韩寒早就不再是我的偶像,我也有很多年没看过他的书,但当我听到《飞驰人生》的开场白: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当拉力赛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我明白这将是我一生的热爱”。

我坐在观众席,心里想的却是:

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有个人以离经叛道的姿态,告诉我不要向庸碌屈服,不要放弃你的热爱。

 2 ) “写给徐浪”“西藏 你也来了” 飞驰人生

10年前,韩寒新浪博客的背景音乐是歌手刘文正的《云且留住》,我看到那篇“写给徐浪”,那也是个深夜。

一段时间后,他登陆徐浪的博客发了敬烟的照片,也正是那张图,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无比的难过,或许是上一部戏怀念故人不够力,看完以后才放佛一切都发生在2009年。

在两个博客里找来文章,相信读者们会知道他拍戏是在讲什么,其实都来自生活的点滴,只因为我们热爱!

那一年夏天,从成都开始向西,我也踏上过征程,与电影里【巴音布鲁克】一样dianfeng的国道318南线,以至于我找出来图片去对比那赛道的怒江72拐,真是像极了!一样在海波5008米的东达山垭口目睹车祸的发生,最后大家一起救下来自临汾的夫妇。在征途听闻的故事比这惊险让人无助,最终还是有一部分人闯到了目的地,这感受让人无法言喻。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这部电影,就支持些身边有梦想的朋友们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3 ) 这次,韩寒拍了自己的一半人生。

《飞驰人生》是韩寒第三部作品,昨天提前看了,具体的感觉要“从头说起”:

韩寒导演/编剧的电影一共有三部。第一部《后会无期》“The Continent”(大陆),第二部《乘风破浪》“Duckweed”(浮萍),第三部《飞驰人生》“Pegasus”(飞马),三部作品可以串联成一个整体,更可以看成是一个成长的递进:大陆、海洋、天空,年轻的朋友从大陆出走,像浮萍一样在大海追寻自由,人生如白驹过隙瞬间即逝,但求最后能像飞马般真正飞翔一次。

三部电影的过程,从小成本到大制作,从暑期档走到春节档,韩寒也从年轻气盛变成年近四十。

年少成名的韩寒,享受过我们这个时代最多的关注及争议。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这些年他必须不断去证明自己,去突破自己。

还记得处女作《后会无期》拍出来的感觉非常稚嫩,口碑两极,喜欢的都是韩寒的书迷,因为这部电影就是韩寒小说的电影版;到了第二部《乘风破浪》已经定档春节,拍摄手法以及表达开始顾及大众,慢慢有了商业电影的模样;第三部《飞驰人生》结合前面两者,故事非常韩寒,但节奏、选角、拍摄技巧、时长等都很商业、熟练了。

从三部电影的选角也看得出变化:《后会无期》的演员表(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王珞丹、袁泉、陈乔恩、贾樟柯、白客)还是很文艺调性,看得出是文艺青年韩寒的电影;第二部《乘风破浪》主演邓超、彭于晏、赵丽颖、董子健,虽然还有文艺属性、考量演技,但更多还是流量担当;第三部《飞驰人生》主演已经不是文艺圈了,而是喜剧票房担当的沈腾。

这是不是韩寒向市场妥协?我觉得不是,更多的应该是成长了,不想再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与发展空间。

韩寒从高中开始,写书大卖,写博客热度全网最高,去赛车拿冠军,拍电影票房大卖,这种步步高升的人生看似一路顺利。但“保持光环”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轻松,韩寒最近接受高晓松访问说到:投资压力很大,自我表达之余,要让观众喜欢看,还不能让信任你的人投资人失望。

这次《飞驰人生》剧组在装备上花了不少钱,主要用在赛车戏。为了让观众在大银幕上更真实地感受赛车的激烈,电影特意去到新疆最美赛道巴音布鲁克草原取景拍摄拉力赛的戏份,进行了大量的实拍和航拍:“赛车题材确实比较得心应手,但拍摄需要面对非常多的难题,之前在新疆拍了一个半月,4000多米的海拔,赛车维修和保障等都很难。

韩寒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本次的制作成本,“拿赛车来说,二十几台车一起比赛,每台改装费用两三百万,另外主角的车必须备三到四台,配角的车备三台,单单改装成本和搭景的成本就非常高。”

《飞驰人生》拍摄的难度还在于“危险”,赛车戏份需要职业车手上阵,部分戏份还是韩寒亲身演出,每场车戏还必须有救援直升机在旁边才可以拍摄。因为救援直升机到医院二十多分钟,而开车需要二十多个小时,可想而知之危险程度。

看了《飞驰人生》之后,甚至觉得这部电影是韩寒前半生的一个缩影。因为韩寒高中就成名,之后没有再升学,也没有正经工作过。所以除了校园时光,他没有太大社会经验,这导致了他创作题材有点捉襟见肘;但《飞驰人生》讲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领域——赛车,电影里有大量关于赛车的细节描写,写得像写得好,故事很充实。当然少不了韩寒擅长的谐音梗,以及各种表达小技巧,爽,有意思,而且将电影的节奏控制得很好,没有拖沓。

《飞驰人生》歌曲选取方面也有很有意思,电影里植入了《后会无期》主题曲《平凡之路》里的“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这句歌词也是韩寒写的,想必也是他的心里话吧,电影里还插入了韩寒自己唱的《奉献》。

而《飞驰人生》的主题曲——阿信《一半人生》也是韩寒写词,更明确表达了他年到四十的感慨:

想要唱首歌/去唱哭别人/最后却是我满脸泪痕
早告别青春/活成了别人

很有意思的一个“彩蛋”是饰演过气车神的沈腾和他的好帮手尹正,都是来自于《夏洛特烦恼》;而另外一个车队的黄景瑜和尹昉则是来自于去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很有CP感。不过不得不提,尹正在沈腾旁边完全没有被比下去,演技在线,而且喜剧幽默感很强,让人眼前一亮;而黄景瑜尹昉在《红海行动》后的确成长不少,青涩感已经被自信取代,感受到有着气场,看好这两位年轻演员的发展。

最后,想用《飞驰人生》里的一段台词概括这部电影的感情:

你呢,是这辈子没故事,想拥有一段故事;
我呢,是故事太多,想给故事一个结局。

 4 ) 搞不成笑和赛事直播

一直觉得,韩寒的电影目的性很强,手法却很业余。他擅长使用高饱和铺满的配乐来填补影片自身的低完成度,习惯在在金句上面做足文章、耍尽小聪明。(当然,韩寒骨子里的忧伤与悲观,使他写的台词比一般网络段子手品味都要高级些。)所以,电影里的画外音絮絮叨叨,说的比唱的都好听,演的人则是牙咬切齿、情深义重、十分卖力,结果总算是把电影凑出来了,没有过犹不及,只见平淡若水。水。

《飞驰人生》作为韩寒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依旧没有出现意外。依旧是充满自我、自恋与自嗨的作者性格表演。全片洋溢着他为爱好划分了流品阶级的骄傲,用喋喋不休的低语评述着生怕你们在座观众不能理解的鸡汤。

慢动作➕抒情音乐的搭配用作情节拖沓,将自以为恰到好处、戛然而止的高潮部分——那场意淫出来的酣胜拖到最后一刻,无缝连接本片的贴片预告。

“完整而又完美”,我估计韩寒心里一定这样认为。

叛逆、热血、乖张,一股劲儿的冲……韩寒拥有特别的,足以吸引一批青春少年的强硬性格,也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追求的东西,只不过,这样东西绝对不是电影罢了。韩寒制作电影仿佛就是为了服务于他那些真正热爱的事业、人物和精神。是给他自己的情感一个交代,给他自己的经历一个关照式的归属和总结。

当然,这样激情澎湃的表达,是富有感染力的。所以由他点燃的情感火苗,多少燎到了观众心头。即便如此,也不能说他创造的好,只能说,他把那份共鸣释放到了最大。

短暂的共鸣过后、以及短暂的共鸣来临之前,则是漫长的,无交代也无交流的影像内容贫瘠区。那么,是不是可以将韩寒的电影导演行为,只看作是一种不为观众负责的自我宣泄与释放呢?

我相信他的真诚和热爱,却也在其一部部电影作品里不断印证着他对于电影创作与情绪积涌方面的混淆与混乱。

那些音乐、赛道、挫折和朋友,那些曾经,那些逝去的他都觉得好感人,好值得回味。一定要分享给你们。

但是他十分的混乱,他不知道从何说起。毕竟拍电影不似他以往的写文章、造故事,可以东一撇、西一捺的想到哪就写到哪。很明显,他脑海里的东西全部掺杂在一起,捋顺困难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异情形:

影片被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是我们熟悉的低俗过气段子集合,说出上句台词你在心里就能接出下句那种,又low又无聊。后半部分则是自卖聪明才智的MV大片,高清晰全色彩画面,大漠孤烟豪迈无比,单独截出来还以为是发动机或者汽油广告。

这番分裂和混乱,搞不成笑和赛事直播,导致观众连着看了两部烂片,附加产品,买一赠一。

这是以往贺岁片都没能做到的。

就好像,拍了半部传统烂梗喜剧电影,实在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只忙匆匆把重点放回在赛车上。

更进一步则是,韩寒这一部电影,灵魂根本就只在车上。因为赛车被禁赛,因为赛车梦想才坚定不弃,因为没有赛车而苦难重重,因为赛车,他的人生和热爱得以充满意义……连沈腾这样一个承担热血任务的主人公都只在为最后那场拉力比赛造势。其余人呢?他意外捡来的孩子,他会跳钢管舞的搞笑队友,他的帅气富豪比赛对手,别说人物塑造了,他们连出场的“硬核”作用都被怀旧金曲的光芒冲淡、抹掉了。他们纷纷汇成一杯苦酒和一条饱载生命力的长河,融进最后那场汽车广告……哦不,赛车演绎里。

此际,韩寒等了一个多小时的梦幻时刻终才到来。

专业术语快速解说,亲自上阵表演车技,狂飙与飞沙。韩寒热血澎湃,他绝对不相信有人看着这么惊险刺激的段落也能睡着,也会感到无聊。

所以说,他懂赛车的激情,却不懂电影的激情。他懂赛车拉力,却不懂电影拍摄。他根本不考虑整体呈现和观众视角与情绪的调动,他觉得他的赛车戏真实而勇敢。

他觉得酷,他觉得专业,他觉得热血就行了。

反正他是专业(玩赛车)的。

不能否认的是,韩寒的想法是很浪漫的。并不是说,他人到中年了,我们就不允许他拥有十几岁时候、男孩子时候的澎拜激情和热血梦想。正如他自己一再模仿的日本动漫式的幻想场面和失意调侃,那些都是值得歌颂的。或者说,那些都是能与不断成长的我们,内心里单纯、热烈、不愿为世俗改变的赤子之心所对应得上的。很遗憾的是,他的想法可以被少年时代的他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得以共鸣,也或许可以被拍成像样的电影作品。但不适合被他自己用这样一个大杂烩的业余手段呈现出来,这样的囫囵吞枣、乱七八糟,在我看来,是将洁白纯粹付诸污杂混染,实在是有愧于他自己的那份热爱。

最后,韩寒这一次似乎被赛车的激猛冲昏了头脑,连标志性的金句都懒的想了。除去自己电影里用过的、没用过的老歌金曲凑一凑时长和编不下去的台词空档,也就只有干巴巴的呐喊:“英雄不死、献给XXX……”了。

好吧,献给我们前排屏摄观众。现场截图发票圈,还要搭配文字:燃!

如此直接、简短、突如其来的煽动,又何须在前面尬演那些无聊笑话呢?

想一想这些烂梗俗段还要被千改万改,出现在每一部急功近利,想要在大好节庆、阖家欢乐的日子里猛赚一把的各档喜剧片里,你们还激动的起来吗?


 5 ) 多年后他从谢霆锋活成高晓松,《飞驰人生》是属于韩寒自己的电影

从韩寒出书开始,大聪就觉得韩寒非常能抓住时代需要的情绪,这应该是一种天赋,韩寒年少成名,用最不需要成本的方式打开自己一片天空,当文字的力量到了把控范围的天花板时,当人们的时间变成碎片化时,韩寒用他的成名在望,做起了电影导演。

我不喜欢韩寒的处女作《后会无期》,因为太PPT和段子手,而且对白金句用力过猛,导致缺失电影感,但是也从《后会无期》能看得出来,韩寒野心很大,想要努力阐述各种深度思考,最终却流于表面。

但韩寒却印证了一句话,那就是“要做熟练的导演,就是要多拍多练,这样才能把自己要表达的很好的转换成影像语言。”

所以在韩寒第二部作品《乘风破浪》中,我们看到了更成熟的镜头语言,还有更流畅的叙事,更丰满的人物关系。

到了今年这部《飞驰人生》,韩寒的第三部作品,影片相比较于前两部更流畅,剧情一气呵成,100分钟的剧情里,可以感受得到韩寒的放松,韩寒不再搞太多大道理,而是用人物的遭遇和结局,去让观众悟到影片的主题。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韩寒的作品的松弛和自信,大聪也从《飞驰人生》中去体会到,韩寒这次就是想把故事说顺,笑梗铺好就够了。

这也让我能体会到,韩寒当初拍《后会无期》时,恨不得把自己所有想法都表达出来,但到了《飞驰人生》,韩寒活成了片中少年热血的样子,用最能表达自己赛车生涯心态的方式,去诠释了这部电影。

喜剧电影不是让人笑就能成功的,不然段子手电影早就成功了,韩寒的作品最招我喜欢的地方,是他把他讽刺幽默的文字,放到了影片里。

比如《飞驰人生》的张弛,好面子,爱吹牛,仗义,善良,有属于自己的一番热爱,这样的人设,就像我们小时候院子玩在一起的小老大哥,亲切且充满年代感。

所以张弛所闹出的笑话,自然而不做作,当我们都长大的时候,我们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曾经那位小老大哥的举动,就显的小老大哥非常充满喜感,但又让人颇有感触。

张弛这样的人设,其实和《乘风破浪》的徐正太很像,也和《后会无期》的冯绍峰有几分相似,这应该可以说就是韩寒的御用人设了吧。

而且深深打上韩寒作品标签的,还有拉力赛车,韩寒因为是国内拉力车赛届实力选手,赛车也是韩寒钟爱的事业之一,所以对于拉力车元素在作品上的运用,对于韩寒来说, 简直就是信手拈来,而对于观众来说十分新鲜。

这也是韩寒非常聪明的地方,这次《飞驰人生》主要故事就是从赛车出发,看影片的时候,更让我们体会到了韩寒作为赛车手时,那些有趣和惊险的经历,我相信片中的赛道和遭遇,是韩寒切身体会过的。

《飞驰人生》这标题,让我想到了韩寒早期的文字作品《像少年啦飞驰》,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一塌糊涂的校园生活,成天混日子,后来沉迷于研究改装汽车,在经历各种人情世故周遭的事情后,最后主人公用文字来赚钱,发表了小说,拿着小说的稿费,开了一间改装车车铺。

虽然《飞驰人生》和《像少年啦飞驰》不是同一个故事,但同样喜欢赛车的主角,一样拥有少年飞驰热爱的心,让这两部作品多少有了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么多年来,韩寒一直在向这个世界挑战,反精英反雅致,粗鄙化与幽默化携手而至,所有梦想被凝缩成“飞驰”,主角在韩寒的视角里,一起绝尘,远离熟悉的地方和人群,超越终生和现实,作为赛车手的韩寒,他让他电影里的张弛,也去讨伐和对抗世界。

这么多年后,韩寒也从谢霆锋活成了高晓松。曾经那位放荡不羁的辍学少年,如今奔四迈向准中年,很多人和事不再重重砸下去批判,而是轻轻拿起端详。

《飞驰人生》或许已经拍出了韩寒的一半人生,就如阿信唱《一半人生》的主题曲:

“在某个清晨,回望我一生,活得虽认真,却微小如尘。

想要唱首歌,去唱哭别人,最后却是我,满脸泪痕。

早告别青春,活成了别人,经历的时代,已如此陌生。

年少时的话,又不敢承认,低头在人海,浮浮沉沉。”

是的,作为80后代表的韩寒,他代表了我们80后,一样有着梦想,一样对社会有着复杂感情;但韩寒又不能代表80后,因为那是他的经历他的人生,80后最不愿意群体认同,而是需要独立空间。

以上这些,都是大聪定位于韩寒的人生经历,以及和《飞驰人生》结合得到的观影情绪,但这不能完全说《飞驰人生》就是一部完美无缺的电影,如果把影片拉到电影大市场遛一遛,还是能看到很多硬伤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张弛人物的塑造上,人物动机构成十分薄弱,他被禁赛是因为违规开快车,目的居然是为了小孩户口读书问题,这样的设定太假了,张弛在没被禁赛时,不是说了拥有一切吗,小孩读书问题怎么会是个问题?国际学校恐怕都是随便选的吧。

而且张弛和小孩的关系,也只是蜻蜓点水,小孩的作用其实并不大,并不能理解张弛身边有个小孩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表示张弛善良?有爱?喜欢小孩?对以前滥情负责?

如果真要加入这样的父子这样人物关系,需要更细腻的交代好。

如果再深究,张弛的心路历程(人物弧光)转变其实不大,不管是在亲情上,事业上,张弛从开头到结束,内心都没有太大的波澜,只是说各种事件阻碍了他前进的道路,这样在人物设定稍显单薄。

此外为了营造整部影片满满的笑点,影片在一些剧情的衔接上,跳脱性还挺严重的,而且笑点因人而异,如果有一长段笑点都不能引人笑的时候,剧情的节奏就会产生停滞感,比如张弛和对手初次见面那段,小孩想象的天马流星拳,还有他们半夜偷车架那段,都有些冗长和跳脱。

但好在张弛由沈腾主演,营造的效果非常好,这和观众对沈腾的了解关系很大,要是一个不认识沈腾的人去看这部电影,喜剧效果一定大打折扣。

但总体而已,影片非常符合档期和国人的观影认知,因为大家都知道韩寒,大家也都了解沈腾,这样的代入感,可以消除影片很多的瑕疵,让观众更能进入韩寒的语境,去体会张弛的飞驰人生。

《飞驰人生》的结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却让我很感动,张弛的赛车飞驰的那一霎那,其实致敬了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的结尾。

在《末路狂花》里,两位女主从家庭主妇形象,转变成为自由为选择而斗争的崛起女性。

在《飞驰人生》中,张弛用最冒险的油门,让赛车和自己真正飞驰,为了心中的热爱,为了自由。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6 ) 你怎么看《飞驰人生》的结局设置?

张弛有度。

 短评

很搞笑,拉力赛超级燃,后面有点感动,居然还看哭了,结局出乎意料,沈腾黄景瑜尹正演的都很好

4分钟前
  • 小葱
  • 力荐

很简单的故事,比普通的运动题材还少几个转,笑点都是严肃+消解严肃的同一模式,反正还是韩寒那套小聪明电影:话题演员+翻唱老歌+俏皮话,说不上有多好但又强过大部分国产喜剧。比较伤感的是尹正,2015-2019,短短四年就从低配吴彦祖变成了中配高晓松(都不是高配了!)……

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比想象中稍微好一点,相比之前韩寒的电影有了一些相对正常并且工整的电影意识,不过,整部电影依然非常非常的普通。说是一部励志片,但是每一秒钟都可以感受到导演兼编剧的韩寒那种由内而外的自恋,既不花时间展现人物的境遇,也没有为人物设置太多障碍,一切的情节设计都来无影去无踪,故事线可谓是一平到底,情感表达肤浅得可以。到最后,你可以发现这个不过就是韩寒对于自己人生的致敬,毕竟,他真的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绝望,也绝对不可能拍出真正有力量的电影。

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会感动是因为我耶有热爱并且想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韩寒也不再是一个段子手,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演员选的真好。

12分钟前
  • IL
  • 推荐

1、还是熟悉的韩寒风格,没有浮夸的表演和台词,没有刻意地营造笑点和燃点,就是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娓娓道来,让观众不知不觉中收获欢笑、热血和感动。2、配乐超喜欢,跟电影的基调特别搭,再次在电影院听到《平凡之路》很感慨。3、最后半小时在巴音布鲁克的赛车戏精彩,韩寒拍起自己热爱的领域果然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4、韩寒三部电影看下来,真的是一位很稳的导演,也许出不了经典,但底限绝对是有保证的,真的很棒

13分钟前
  • 画船听雨眠
  • 推荐

有幸参加了上海的全国看片会。沈腾始终是我的笑点,他就算站着不动我也会哈哈哈的笑起来。这一部不是典型的韩寒风格,融合了一部分开心麻花在里面,整体出来的效果和笑果还不错,尹正真的是惊喜中的惊喜,发挥得太好了。

16分钟前
  • 凝叶苔簌
  • 推荐

尹正钢管舞跳得真好,人生如歌…梗如果多用几次就不好玩了,但是就是很喜欢沈腾!!

17分钟前
  • jousennn
  • 力荐

《飞驰人生》讲述昔日西虹市首富王多鱼因非法赛车被捕入狱、倾家荡产的故事,后来他经过不懈努力,再加上高中同学袁华、班主任王老师的帮助,终于把属于他的荣誉赢了回来。 但是故事还没完,后来他还和马冬梅、大春、孟特娇演了小品《占位子》,还和一个叫做耿浩的人一起经营了游乐园,结果被外星人绑架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表面上是小鲜肉,其实是杀人不眨眼的狙击手;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表面上在游乐园做兼职,其实真实身份是海王; 有些人啊,你别看他卖炒饭、偷汽车、求赞助,其实家产有三百亿。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坐拥资本和声望,不明白为什么第三部了还在拍MV电影。

20分钟前
  • 昼夜售蓝
  • 较差

你人生顺遂无波无澜,没有故事却想要故事;他生活起伏波谷波峰,太多故事只想要结局。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少年的童贞是从失去梦想终结的。原来捱过多少炒饭的日子和幻想赛车的夜晚,还是要在财富面前善舞长袖绕梁钢管。自尊绣在胸口文在心头,用一千天记住一千个弯道,从没有谁的人生能飞驰。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沈腾不适合这个角色,前一半开心麻花式的小品段子集锦也很灾难,把影片节奏拖垮,也消减了运动励志电影应有的感染力。后一半的赛车场面完成得还不错,但整体风格割裂,显得不伦不类。

22分钟前
  • 麻绳
  • 还行

不是,沈腾和黄景瑜第一次见面那段cg和灌篮高手bgm也太尬了吧

26分钟前
  • Gnomeek
  • 还行

最近在重读韩寒的书,在他的赛车场上跑车,走访了他和他的赛车圈朋友们,这么多年他真是一点都没变。飞驰人生比前两部更甚,是韩寒个人性格、爱好、审美趣味的集中展现。前半段依旧充满直男土味冷笑话、抖机灵的段子,后半段在电影质感上有了飞跃式提升,专业度与娱乐观赏性结合满分,看得我寒毛直竖,改装特效、板凳练车好燃,末路狂花直接看哭,每个大男孩都好帅。我不敢说韩寒的电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在私人情感上它击中了我,很久没有电影看完兴奋和感慨到失眠了。很多人觉得韩寒去赛车是耍酷和玩票,多次拿下全国总冠军、成为国内双栖车手第一人之后,大家又说是中国赛车太水。从来人们只看得到风光,苦衷却无法为外人道,但这些对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了。我想谢谢韩寒,最好的偶像就是,每当你感到挫败的时候,想起他,就好像有了力量。

2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nothing special...

30分钟前
  • YAW
  • 较差

比起其它商业片,它有一种不适的真诚,一种粗糙的感动。喜欢电影里的比赛结尾,中年人(中产阶级)是否该拿出张弛的精神,去解决你们该解决的历史问题,哪怕失控?否则,我们的人生都像那辆破车,一直在矜持,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看似没有修好的可能,我们的审美就一直这么不适下去了。

34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从第一部的重感觉轻故事到上一部的煽情故事片,再到如今这个标准的贺岁喜剧,韩寒已经确定且自我认可了自己作为行活工匠的身份。曾经的意见表达者如今以拜年逗乐谋生,这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谁也没有义务必须一直悲壮或者背负什么,只是,从一个人的改变能见微知著地感到唏嘘。

39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笑点打的太精准了,都被观众猜到了

4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比《乘风破浪》好,韩寒终于没有从头到尾填塞年代符号了,但本质还是在推销私货。只见驰不见飞,为了快上那零点几秒连儿子都不管不要了吗?大过年就像看了一部拉力赛的科普电影......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国内少有的公路赛车片 又燃又煽情,被黄景瑜大大的圈粉了,颜值演技都在线啊。少女心啊啊啊 怎么能这么帅 沈腾黄景瑜配置绝了

48分钟前
  • 尚尚尚尚仔
  • 力荐

普通老百姓看完谁不想点开QQ飞车呢?

51分钟前
  • 鱼虾入梦e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