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爱情片内地2015

主演:谭松韵,罗云熙

导演:吴娜

 剧照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2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3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4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5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6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3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4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5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6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7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8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19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01:54

详细剧情

童年时期和一个男生之间朦胧的好感,因羞涩和不解而变成了互相的伤害;少年时期被一个弹吉他的男生吸引,独自恋着喜悦着悲伤着,却没有勇气去面对一次千辛万苦等来的交集;长大成人终于有了一个追求自己且自己也喜欢的男生,热烈相恋,天时地利人和,但也终究因为不懂爱情而难以把握这份初次的恋情

 长篇影评

 1 ) 如果那次回头的时候你在,就好了

早一段时间前看过《我的少女时代》,那部电影未放映歌先火,《小幸运》好听到不为电影买单都说不过去的份上,然而我还是在家一个人看了枪版《我的少女时代》,徐太宇很帅很可爱很霸道很温柔,故事的结局言承旭说的一句好久不见更是让人心动不已,除去中间有一段莫名其妙的打架受伤出国桥段感觉太假以外,整体电影还可以,虽然和我的青春是一点关系没有,这是我第一次看的感受。昨晚又重温了一遍,观感比第一次来的更好些,可能是因为是睡前看的,少女心又泛滥了~
    回到主题,无意中看到《最美的时候遇到你》这部电影,一开始觉得名字都烂大街了诶,我看过的电视剧就有俩几乎重名了,或许是为了看介绍里说的大尺度床戏才点开来看的吧~ 电影的布局构思中规中矩,刚开头已工作的女主角接到男主角的电话后,思绪回到她们当初相识相知相爱的时光,然后便是一个乡村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一开始并没有多大的好感,满屏贵州话一下子挺不习惯,女主的颜值也未高到能一直吸引注意的地步,男主是电视剧版《何以笙箫默》的何以笙童年版,还算清秀。但故事并不难看,很容易进入角色,看着她们初吻、初次开房的生涩、男主的心理活动和表现几乎和现实中的中学生一模一样,都是很真实有欲望也有感情的年轻人啊,开了那么多次房,感情到最后男方也终于冷却下来。第一次女主说分手的时候,男主哭成了泪人,我想起了我前男友,一模一样;第二次女主说分手,男主没有追出去,回到房间低头叹气,沉默。女主在飞奔了很久后回头,多希望她爱的人在身后,可以任性可以哭闹可以委屈,然而并没有。终分手。
    爱情到最后可能真的还是有运气成分在,也许当时冲动一下,结局或许就会不一样;也许多坚持一下,身边的人就不会是同一个。故事结局是,长大了的男女主角相聚喝了一杯咖啡后分别离去,女主已经不再感到当年分手时候的伤痛,只是低头微笑了一下。画面切回到当年分手那天,女主跑了很远回头的瞬间,男主在那站着,走过来拥抱了她。
    如果那时候你在,我们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吧。这就是生活的玩笑,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回不来,然而也不是想抓住就能抓住的。宝贵的回忆,青涩的青春,不狗血的剧情,还是挺适合在一个寂寞的时光观影的~个人想法哈~

 2 ) 小镇青年也狗带的异地恋

用贵州方言对话带入的故事,多了些纪录片式的真实感,戴着眼镜头发散乱扎起的女学生,朴实单纯的样子和每个人的青春都一样,一边吃狼牙土豆,一边分享爱情里的小秘密。
杨芳芳回忆起小学时中意的郭阳,他调皮,又喜欢欺负女生,个子也不高,但偏偏足够吸引她的注意,在她去凯里读书之后,依然不能把他忘记。始终期待有一天,重新与他相遇。
她希望自己能够变成更好的人,嚷嚷着要做近视手术摘掉眼镜,做面膜,换新发型,等着一场惊天地的邂逅。就像《我的少女时代》里林真心看着时尚杂志,也期待自己和模特一样美好。
可最后,命运带来的,就是她在夜市吃着小吃,嘴角还沾着碎屑时回眸一瞥,与记忆里的人重逢。郭阳也不是过去的郭阳了,他已经变得高挑英俊。
成长的路上就是有些人,像门缝一样夹住我们长裙的裙裾,在我们以为已经离开的时候,再狠狠拽回来。
一桌子老同学凑在一起吃大排档,高考之后的方向就是大家各奔东西,他们欲言又止,却有一肚子话想说,最后一群男孩子勾肩搭背的唱着《当》,晃晃悠悠的走去。
你我的年少,大概就是随着那熟悉的电视剧和熟悉的片头曲一起走散的。

郭阳羞涩的表白,杨芳芳怯怯的接受,心里的喜悦表现在紧紧握住的拳头里。总有说不完的话,足以依偎在一起聊到天亮,然后到河里划船,笑的欢快。
开学之后,面临着异地恋的撕磨。电话连接着的思念,都在手里一只几乎占据我们所有人青春的诺基亚经典款里。一个人坐长长的火车去与心上人相见,却也不觉得孤寂。为一个人,甘愿独自欣赏过程里的万水千山。
忽然想起自己大学时,也曾有寒冬腊月,坐在仍旧烧煤的绿皮硬座火车里冻得浑身冰凉,瑟缩着身体,等着和他一起过一次圣诞节。那时的付出和忍耐,都觉得甘愿和值得。那时我们无牵无挂,似乎没有什么比相见更重要的事了。
后来青春故事里的人都长大了,那时的爱也不见了,男孩们的耐心也消耗光了,他们的身边又多了其他的女孩,我们该退场了,走在自己最想走的路上。
只是偶尔回眸,仍会记得那时的人,是他教会我们如何去爱与成长。

这个故事很平静,没有命运的大起大落,没有剧情的悲欢离合,只是平凡的小人物都带着我们过去的影子,把我们所希望遗忘又不舍遗忘的情节再一次温习回顾。

然而那些人和故事,最后和青春一样被时光所掩埋。

 3 ) 如果只是想看男女主的颜,还是别看这部电影了。

最近由于被润玉迷到不行,于是考古翻出了这部电影,讲真对于国产青春片笔者的内心完全是拒绝的,距离上一次看国产青春都已经是四年前了,毕竟“国产青春片”这五个字在笔者的心中就等于秀下限...什么致青春啊,同桌的你啊,匆匆那年啊,这根本不是一般人经历的青春好嘛,你的青春里天天身边围绕的不是校花就是校草么?你的青春里喜欢过的都是天之骄子、国家栋梁么?你的青春里没事就打架、退学、堕胎么?承认吧,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其实都是不那么美好的,就像这部电影里的剧情一样,不够精致美丽满足玛丽苏的幻想,但是却质朴而真实。

抱着看一般走流程的套路国产青春片的心态,我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观影之路。当谭松韵造型土气还说着一口方言时,我以为会是初恋这件小事,女主遇见白马王子然后变美的套路,然而我错了(这个海报真的很误导人啊...),这部电影最大的套路应该就是让你以为它会是一部青春偶像小清新电影吧...

随着电影缓慢的展开,我看到的是一部真实的青春纪录片。青涩的我们每天担着学业的重负,没有时间打扮自己,穿着同样的校服、戴着厚重的眼镜、梳着普通的马尾,我们的身边也只有和自己相似的同学朋友,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还有个人愿意喜欢这样丑丑的自己,但那个人也并不是白马王子,他可能只是自己普普通通的同学。那会的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说走就走去见那个只是想见一面的人,然后只能等待着高考结束。好不容易熬完了高考,我们笨拙的想要把自己变得好看一点,幻想着各种在故地重逢心上人的情景,但他不一定会在湖边或是桥上与你再次邂逅,也可能是在你毫无吃相时发现他也在街边撸串,这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玛丽苏们快醒醒吧。

整部电影最清新的桥段应该就是罗云熙抱着吉他唱喜欢你了吧,这是爱情刚开始时最美好的阶段。然而这种美好也并没有延续多久,确定关系没几天男主就带女主去开房了...关于这方面就不做评价了,这段情节里男主形象实在是不忍直视,我都是用手挡着男主的脸的...还我小鱼仙倌啊!!!

大学的恋爱情节也是很写实了,笔者没有经历过这种恋爱,但是身边的朋友有呀,朋友的朋友有呀,笔者也是都看在眼里的,光看着都觉得异地恋真累...每天有事没事就要打电话,平常有空没空就要两地跑,还要防火防盗防插足。然后随着时间久了,两个人渐行渐远,无法磨合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你越来越疏离,他越来越冷漠,就这样有一天突然谁也不联系谁了,甚至连句分手都没有说。现实就是这样残忍,即使心痛却也无法告诉他/她,只能任自己随波追流、岁月蹉跎。最后多年以后再见,我没有过得多么精彩,他也依旧只是为生活奔波的芸芸众生。

这部电影描绘的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初恋故事,可能就上演在你家楼下转角的那个大排档里,虽然很土气很俗气,但比那些“国产青春片”更有说服力。这个青春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他,虽然普普通通却能感觉到其中的温度。

这个片子作为电影来说剧情太过薄弱(基本没啥剧情可言),制作不够精良(接地气不代表可以制作粗糙),剪辑打光这些就不细说了,制作上能出挑的毛病太多。虽然电影确实不够好,但是给它打一星绝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部电影不比那天天随便拍的玛丽苏青春片有诚意么?谭松韵、罗云熙的表现不比那些天天只会凹造型的流量们有诚意么?不能因为玛丽苏杰克苏言情偶像剧看多了就变得连真实都不能接受了好嘛!

客观来说最多只能打到三颗星,两颗星给两位主演,一颗星给让人不忍直视的现实感。最后多加一颗星就是纯粹不满于那些说男女主造型太丑然后打一颗星的行为!

 4 ) 荷尔蒙青春恋情的白描刻画

由于堵车,错过了《最美的时候遇见你》首映式的前三十分钟,因此笔者在此只谈谈后半段的电影。

虽然这部电影记录的是青春时代的爱情故事,但与院线其它那些乱七八糟的青春片不一样,《最美的时候遇见你》中没有堕胎、没有死人也没有各种狗血的剧情,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段青春时光。可见编导确实只想叙述一段真情实感的小情绪,记录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因此点到即止就已经足够,也不需要过多的杂质。这与那些唯恐元素不够多不够吸引人的大部分院线电影相比,这部电影有自己的追求及原则,这点坚持值得称赞。

电影后半段故事十分简单,就是讲述一对热恋中恋人的异地恋情。异地恋向来煎熬,时间的距离以及各种诱惑,能拖垮任何感情。更何况电影中的男女主角都是高中毕业刚读大学的年轻人,双方都缺乏熟理智的心智,男方不够重视,女方过于在乎,而彼此都不懂得彼此体谅与宽容,这意味着两人的情感必然在矛盾重重走向终结。

电影是女性视角出发,因为镜头叙述视角也是女方角度,并详细白描了女方的小情绪。当然很多观众认为女主太作,但初尝恋爱的人早已深陷其中,又岂能保证理智的思考?因此男女主角的种种举动虽然看来幼稚,但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正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阶段。导演将这些小冲突和小情绪展现出来,正好记录了成长过程中的轨迹。

如果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在不理解不成熟的误会中分手,那是对青春不错的诠释,也表现出初恋的甜美与苦涩。但很可惜电影并没有选择这一种结果,而是选择让男主劈腿,这就让电影的重点从青春的不成熟走向了渣男变心。而这种选择各种电影类型都常见,唯独缺少青春独有的味道,这让电影着重于一段感情,而不是一段青春感情。由于电影一直在力求记录一段青春时光,但却在临门一脚射偏,这一点笔者以之为憾。

再次,有观众将重点放在开房与床戏方面,并在观影中数次笑场,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毕竟青春承载了太多人的美好,过多地刻画床戏,反而有破坏美感的嫌疑,也不符合正常青春片的套路。但细细想来其实不对,真实的青春时光其实就是荷尔蒙旺盛的时期,那么有情欲才是真实的青春。因此导演算是打破了青春片的套路,以现实主义的风格记录真实生活,导演有自己的追求,只是观众的观影习惯需要培养,因此笑场无可避免。

结尾方面,有收尾仓促的感觉。按照《秒速五厘米》的做法,会选择一首ost配上蒙太奇剪辑,集中表现女主现生活的劳累、孤独,这样才能衬托出青春初恋的美好及怀恋,这样才能为男女女主的再次见面制造更多的唏嘘感。但电影没有做,只是稍微刻画了一下女主在见面前的些许不安,这对于收尾来说,力度不够,手法也显得不够丰富。观众看完纷纷表示出“哈?这就结束”的惊叹感,结构不够工整。

以上文字都建立在“忽略前三十分钟”的观感上,但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希望导演更进一步。

 5 ) 真实和真心是两条船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在中国,拍青春片确实不稀罕了。但像《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有人形容为超任性也太真实的一部青春片,真的挺少见。 事实上,我在两年前就已经看过电影的初剪版。当时也留了评语意见:这是一出甜蜜又酸涩的青春爱恋悲剧。好与不好,问题都出在它的故事显得太真,没有经过太多的精粹加工。 重看即将上映的院线版本,感受没有太大变化。但有个触动则是,最美显然不是杨芳芳自己所描述的激光手术,皮肤美白。最美的,只能是那个年纪。就像当初高考后大学前,也总是满心希冀着,人生会变得不一样。 之前看《我的少女时代》,直言不喜欢那种中年不堪再回首的老调子,就好像现实更丑陋一些,过去都会变得美好。但一个垂死的人,一个乐天的人,只要初恋是真挚的(甚至哪怕是暗恋),我都觉得,回忆的含金量并不会有纯度差别或轻重之分。 《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始于一个都市女白领突然接到了初恋来电,记忆把她拉回了青山绿水的贵州凯里,还有更加青葱翠绿的镇远古镇。这个场景,实在太过于熟悉,应着钢琴配乐,令我穿越到了都市夜话情感类广播节目。 从日记体的私人故事,到抛硬币的不确定性,到异地恋的患得患失,《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如实反映了85后这代人的成长故事。包括选择郭阳和杨芳芳这样的主角名字,它们不仅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重名率高(我有个大学同学就叫杨芳芳),更代表了这类无可奈何的人生聚散,发生于太多人身上。 几乎所有青春片都少不了流行歌曲。像我自己,中学听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刚上大学是《那些花儿》,到了毕业就是《旅行的意义》。《最美的时候遇见你》也不例外,稍有不同在于,电影有意模糊了具体确切的年代感。我看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海报,听到了《还珠格格》的《当》和Beyond的《喜欢你》。并不意外的是,《当》也出现在了《匆匆那年》里头,但你真的相信,胸肌发达的彭于晏和愈发熟女的倪妮是高中生? 请别骗自己了。 除了百摔不烂的诺基亚经典款,《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时代符号,这似乎意味着,它不愿意扑向多数观众的怀抱。观众希望有代入感,需要时代的呼唤,煽情的记忆。哪怕是谎言,也要求着青春片骗他们,原来自己曾经哭过爱过。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高考是从2003年改到六月份,此外出现导演吴娜的母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致可以推测,主人公年纪与导演本人相仿(1987年)。 真实的青春,往往意味着客观存在,是不会打扮穿衣,不懂揣摩对方心理——换到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就连不断开房的尴尬,也是特定的真实。当年很多人如此,偶有例外或不为所动的,那是早熟早慧。电影对初恋女生的情感状态,进行了高度还原,她们总为自己构筑一个全然无物而只有爱人存在的精神世界。所以,有人不免觉得,到了广州的杨芳芳就是跟自己较劲,问题就出在了空想上。在日记旁白里,与自己对话的,只有自己。 那真心又是什么鬼。 真心是纯爱片最擅长的。每个人在记忆里美化自己,所以,164cm的九把刀变成了183cm的柯震东。是明明可以水到渠成的Kiss和First Time,非要搞得冰晶玉洁,你紧张我更紧张,你们大家不要多想。与真心对应的是留白,是每个人能在故事以外,带入自己的想象。 朋友就评价说,《最美的时候遇见你》的谭松韵,是他在中国青春片里见到的,“最像女高中生的高中生”。藉此可以说明,电影在追求真实上的勇气。可是,当真实占满了整部电影,不安全感和荷尔蒙一起发作,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又被压缩了(透露下电影其实有另一个结局版本)。譬如在开房的尺度上,《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比台湾的《一一》和《五月一号》都要来得要大。予人感觉就是高中本该完成的事情,被错误地拖到了大学里头。但高中为何就无法自由恋爱,这代人恐怕都心知肚明,为教育买单。

这部电影没有狗血的戏剧冲突。最激烈的,除了中学生的几次耳光,也不过是一次水上漂流的覆舟场面。影评人大抵要分析说,这预示了他们的爱情命运。然而,这不过是相爱的一个缘由。就像杨芳芳没有想到在路边摊吃得满嘴油,撞见了心爱的人。初恋没有什么大文章,只有小心思,小故事。写个信,拉个手,骑趟车,一次漂流,足矣。 得承认,无论是选择走向商业或者忠于自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都还留有可以做得更好的空间。它在镜头语言上太平,导致旁白和配乐成了情绪的主导。如果对比《行歌坐月》在美学上的形式统一,《最美的时候遇见你》似乎有些左右为难,在电影情绪上激扬不够,又囿于自我。 好在,爱的人,留的伤,一切终究会过去。男女情爱那些事,不是这时对,那时错。更何况,最美的是青春本身。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6 ) 不是狗血剧,而是纪录片

我看一部电影前喜欢先翻豆瓣影评,倒也不是为了依据别人的看法先入为主,而是想对影片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知道自己大概要抱有多大期待。

想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喜欢谭松韵。翻了影评看到评分也不高,很多人说“狗血”,“作死”,“无异”,“崩坏”,心底便隐隐有了定位的基调,没有怀抱很大期待,去看。

电影的质感,让我不敢相信是5年内出的青春片,没有技巧,没有布景,没有打光和滤镜,甚至演员的妆都不给画,像个三流的小视频。但是越看下去我越觉得,像是个纪录片,或者说,记录的仿佛是我的青春。这就是一件很私人的,无法奢望和很多人共鸣的一件事了。

剧情大致分两段,上大学前和上大学后。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是很写实的。大学前我们生活在小地方,没怎么见过世面,和家人住在一起每天学习,也没有很大的生活自主权。所以我们的恋爱,很大程度是初恋,确实是像电影里所表现的那样,土土的,怯懦的,羞耻的,期待着,试探着,欲拒还迎。爱到动情处就有了性,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我的生活里,我的确有朋友像电影中谭松韵的闺蜜一样,高中阶段就初尝性的滋味,但我不是,我反而和谭松韵所扮演的芳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想起高中时我的小男朋友,想起当时他含蓄地说“我们可以试试”,想起他短信表白后第二天上学见面时我害羞得抬不起脸,想起他第一次拉我的手时便有了生理反应。那都是最纯洁不掺一点杂质的青涩的情感,直到现在我仍珍惜,无论这个人如何,以后如何,这段感情都是独立在那里,永远不会被污染。

上大学后,我们眼界渐渐开阔了,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金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了,我就是上了大学后慢慢“露出了本性”。这种释放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不能接受原来这才是自己真正的内心。上了大学的芳芳终于和男朋友吃了禁果,然后她放肆地想念,果断地见面,并且在受到冷落时赌气,耍小性子说分手。不狗血啊,很真实啊,我就是这样的啊!在郭阳和朋友看球赛而丢下芳芳后,芳芳赌气穿衣服拎起包要走,但是最终还是不甘心地停下了。我完全理解这种心情。要走是因为想维持自尊,留下是因为既然走了没人追,那么走的意义是什么,自尊排排后吧。而当你爱得不要不要的,男生却不再把你放在生活里的第一位,没有让你感受到对等的爱了,也是足够令人生气想要分手的。这理由对我来说足够了,一点都不狗血。

所以哪里狗血呢?哪里崩坏呢?没有啊。异地恋不狗血,现实生活中的异地恋不够多吗?我异地恋的时候每天打电话也打到飞起啊。开房不狗血,大学里几个人没开过房,没吃过果?毕竟没有怀孕打胎吧?就是说,想怀孕哪那么容易。某笙箫默里失恋了随便找个人破处然后立马怀孕打胎说想尝尝痛的滋味才是青春片狗血的极致!分手狗血吗?异地恋因为一句话一点情绪就分手,然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找到个新朋友,然后两个人好久不联系,不要太正常啊!最后两个人见面叙旧又在一起狗血吗?我要不是现在有了个新男朋友,我特么都和高中毕业后就分手然后四五年基本没怎么联系过的那个小初恋谈论结婚的事了好吗!

还是我的生活经历太狗血?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因为我在这部片中看到了自己,所以我更觉得它是一部纪录片,情感很真实,剧情也很真实。因为我就是这样的。

 短评

妈的太真实了

5分钟前
  • 庭上雨
  • 还行

真实得我汗毛都立起来了。这电影最神的地方,不知道道具组从哪里找来那么多超级土但是当年觉得超级好看的衣服!

6分钟前
  • 之之_你好
  • 力荐

因为暗恋你所以想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因为在一起了所以一刻也不想分开;因为太紧密了所以开始想逃离了;因为分开了所以我们都长大了。影片就是这样平淡的叙述曾经的匆匆数年。

11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这俩主演真省钱,多大年龄都能演

13分钟前
  • 后厨李师傅
  • 还行

因为太过真实而让我害怕,曾经带给我伤痛的人愿我们此生都不要再相见。但是罗云熙的妆总让我以为他得了什么绝症……

14分钟前
  • 空哥唱歌了吗
  • 还行

润玉下凡时还是爱火凤凰……

19分钟前
  • 抽烟的老鹿
  • 还行

谁没有那些欲言又止的岁月呢

24分钟前
  • 马拉马拉尼罗鳄
  • 还行

本来是想着跟闺蜜花痴一下的,竟然一不留神就全看完了。这电影太真实了,真实到吓人,因为看大屏幕的时候就像在看自己的私人回忆,无数次一脸尴尬。我俩笑说,这明明是部纪录片啊!因为太真实,这电影不会讨喜的。女主的各种小心思,少女悸动式的,虚荣的,带着点封建残存意思的(什么初吻没了的台词),一点也不小清新,一点也不白月光,满屏流出low low的味道。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才值得五星。ps谭松韵真灵,罗玉也是很拼了,贡献了好几次船戏。哈哈哈。

29分钟前
  • 夜猫小丘
  • 力荐

幻想了无数个与暗恋对象邂逅的美丽桥段,一回头发现他坐在街边撸串,——这才是现实主义的青春爱情片!男女主角的爱情,寒酸,窘迫,难堪,充满了自我感动并且毫无浪漫可言,非常之难看却也非常之真实,完全是现实中大家都在谈的那种恋爱啊!

3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85后女导演以家乡贵州为背景的青春日记,懵懂高考异地分手,应有自传成分,恋爱中小女生拧巴的小心思表达得相当细腻,很多时刻都有似曾相识恍若隔世的感觉。服化道也在同类青春片中最贴近真实,女主角从初中生演到OL毫无刻意的造型感,男生状态逊色一些。希望下次能见到舍弃大量画外音的影像叙事能力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一部很冷门的片子了,但意外的很有代入感,小镇特点拍的也蛮真实的,女孩子青春期那种自卑又敏感的点也很有共鸣,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矫情,但我给了十星,男主是罗云熙哎!

3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像一部大龄学生作业,好在一点儿也不狗血也不雷,还有一点笨拙的清新气味。PS:片中的校服完全就是我的少年时代啊。

40分钟前
  • 不良生
  • 较差

客观说剧本问题太大,呈现也略幼稚,确实不是一部好电影,但在剧组的时光真是段大体美好的回忆。从剧本到拍摄再到每一版剪辑,我已经无法正常观影,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回忆。

44分钟前
  • mOco
  • 还行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贴近现实最朴实的青春片了吧 可是看完后我才发现原来太真实未必是优点 电影很无聊很寡淡 平庸比烂还可怕 比起这个我宁可看堕胎看撕逼 我想可能导演还是适合去拍纪录片吧

47分钟前
  • Fairy🍒
  • 较差

至少他们俩真的像学生,不像彭于晏和倪妮!

52分钟前
  • 时光是袭隐身衫
  • 推荐

虽然跟大多数的青春片故事无异,但在表现两口子的甜蜜和暧昧细节方面,还是很让人有代入感,就好像真的看着他们在身边谈恋爱。除此之外,电影还是太腻了,饱满的音乐、作死的青春、重逢的轮回,85后导演拍这么不新鲜的院线片,不是特别赞赏和鼓励。

55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哈哈哈哈,直白到范尴尬症。星星都给我韵

60分钟前
  • 汤米
  • 力荐

不算烂片,看得出水平不差,只是情节太简单太肤浅太小儿科。导演说剧本早写完,迟迟不拍就是怕自己的因素影响到片子。不过,这终究还是像你的自传,逃不掉被影响的命运。

1小时前
  • 科林
  • 还行

确实不好评价。故事太平淡,女主角太作。虽然可能很多人都是这么作过来的,但这一款我真的表示很无力。男主演的也不行。故事确实可能很真实,来自千千万万真实中国学生的故事,但电影终究还是应该高于生活的,提炼不够,节点转折也都比较弱。两星。

1小时前
  • 青麦
  • 较差

一切终究会过去。初恋时,年轻的女性总为自己构筑一个全然无物而只有爱人存在的精神世界(空想),所以,这是甜蜜又酸涩的青春悲剧。好与不好,问题都出在它的故事显得太真,没有经过太多的精粹加工。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