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歌

动画片爱尔兰,丹麦,比利时,卢森堡,法国2014

主演:大卫·罗尔,布莱丹·格里森,丽莎·汉尼根,菲奥纽拉·弗拉纳根,露西·奥康奈尔,乔·肯尼,帕特·绍特,科姆·ó·斯诺代格,利亚姆·霍里卡恩,凯文·斯耶斯卡斯,威尔·柯林斯,保罗·杨

导演:汤姆·摩尔

 剧照

海洋之歌 剧照 NO.1海洋之歌 剧照 NO.2海洋之歌 剧照 NO.3海洋之歌 剧照 NO.4海洋之歌 剧照 NO.5海洋之歌 剧照 NO.6海洋之歌 剧照 NO.13海洋之歌 剧照 NO.14海洋之歌 剧照 NO.15海洋之歌 剧照 NO.16海洋之歌 剧照 NO.17海洋之歌 剧照 NO.18海洋之歌 剧照 NO.19海洋之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02 01:02

详细剧情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中小岛,小男孩本(大卫·罗尔 David Rawle 配音)和怀有身孕的母亲布罗娜(丽莎·汉尼根 Lisa Hannigan 配音)渡过了最后一个快乐而难忘的夜晚。不久后,妹妹西尔莎(露西·奥康奈尔 Lucy O'Connell 配音)出生,而因母亲却撒手人寰。转眼过了六年,他们的父亲康纳(布莱丹·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配音)始终未从丧妻之痛中走出,而充满幻想的西尔莎偶然发现妈妈留下的贝笛,结果险些溺毙大海,最终导致奶奶强制性地将两个孩子带离这座小岛。兄妹俩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他们在街道游走的时候,意外遭遇了三个奇怪的小精灵。他们希望借助“海豹女”西尔莎的歌声回到故乡,神奇的冒险就此展开……  本片根据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不问为什么

      几部小清新动画看下来,我发现一个现实:欣赏这类动画,如果你想和大家保持审美一致,就必须学会不问为什么,只关注它的画面有多唯美,音乐有多动听。看《海洋之歌》的时候,我试图坚持这个信念,从头到尾看完了。可是,与此同时,脑子里还有另一个声音在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啊啊……

       别的不多说了,就想请教几个问题:
  
       1.为什么本的妈妈必须要回海里?

       有人说,根据传说:“当一个男人偷了海豹精的皮肤,她就必须成为他的妻子。一旦海豹精找到自己的皮肤,她就会马上回到她海里的家。”真像牛郎织女啊。原来中外娶不到老婆的屌丝想法都挺龌蹉,手段都挺卑鄙。不过,既然大家说人家有爱情,姑且当成爱情好了。

        但是,为什么非得离开呢?这个解释其实还是没有回答。以常理来推测,如果当初是被迫嫁给偷衣服贼的,找到衣服后,“性本爱丘山(大海)”的海豹精当然是要回去。就像女大学生被贩卖到农村后没一个乐意的一样。可是,从片中看,母海豹精是爱男人爱孩子的,她给出了一个理由:这样才能救孩子。

       2.那,为啥这样做才能救孩子呢?必须到海里生?好像不是。他儿子那会儿都好几岁了。要么就是男孩可以陆生,女孩就得海里生。汗……

      3.生完孩子,为啥她又不管,推给丈夫?
      说起来,织女的老公也是挑着俩娃,但织女是被迫的。她的孩子是普通人,没法跟她回去,再说天庭也不要。而海豹女应该知道女儿也是个海豹仙。结局时她还准备带走女儿。既然如此,当初把孩子留下是为何?如果是不想看到老公伤心,那后来又何必要上演那出带走的场景?

       4.小海豹仙为什么热衷于给哥哥找麻烦?
       小男孩算是全片最正常最可爱的人了。还很有心地画了地图坐巴士要回家,谁知道妹妹半路非要下车。我本以为她有什么神力,知道捷径,然而正如小男孩所说,比起巴士这根本就是条危险的路。之前刚发生猫头鹰事件,她却偏要吹海螺,被哥哥制止后,俩人迷路,来到一口圣井休息。

       为了背妹妹,哥哥腿上被划伤了,小女孩采来树叶,我想,这下她终于能体会哥哥的心情了。谁知下一个镜头她就跳井了。兴冲冲计划回家路线的小男孩也被狗给拖进去。好吧……这时我又想,搞不好正确的路在井里——结果,下去以后,妹妹很快就被抓了,哥哥不得不冒着危险去救她。这熊孩子你是为哪般啊!就为了推进冒险剧情么?

       5.为什么妈妈不唱歌救精灵却要孩子唱?
       有人说,妈妈不唱歌是因为她还不想离开人间。但是,根据后面的情节,海豹女需要穿上外套唱歌才能活下去。问题就又来了,那谢尔莎之前在灯塔住时不穿外套也不唱歌,怎么就没事呢?而且母亲这么多年没唱歌,也没事。为什么捏?

      ……
      
      这些问题萦绕在我脑海里,让我觉得全片画面虽美,但在逻辑上很不流畅。
      
 ————————————————————————————
感谢各位回复。虽然没能说服我。不过偶然看了高畑勋的某访谈我释然了:
  
  南方周末:你在《动画电影之志》一书里说,动画电影创作要有客观性,不能让观众和主人公完全同化,需要给观众距离感,让观众冷静思考。
  高畑勋:只让观众从主人公的视点来观察世界,日本电影多是如此。有不少导演总能利用观众对主人公化险为夷的期待,以此种结果来取悦他们,让他们沉醉其中。宫崎骏也是如此。
  让观众彻底对人物产生代入感,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的一项大发明。一般来说,世界是应该客观描绘的。过分黏糊在主人公身上,就很难看清整个世界。日本的动画片只会让人心跳加快,却不能让人感到焦虑担忧。这种创作方式,我叫它“代入式情感投射”。
  南方周末:具体举一个“代入式”的例子?
  高畑勋:比如《千与千寻》,影片最后,千寻看了一眼被带过来的几头猪,说“我爸爸妈妈不在它们里面”。观众一听这句话就高兴了,知道千寻的爸爸妈妈已经变回人了。但千寻是如何得知的呢?没人追究,因为观众已经成了千寻的啦啦队了,自动补齐了剧情,完全没有了批判精神。
  南方周末:所以你的作品都会给人一点难以融入其中的感觉?
  高畑勋:怎么说我都更倾向于“体谅式情感投射”的创作方式,而不是“代入式”。应该拍摄给观众客观性视点、让观众保持判断力和理性的作品。留下客观性的侧面,虽然有些冷淡,但冷淡是必要的。不是说让观众与主人公同化,而是冷静地明白,自己虽然与主人公不同,但能够体谅他的情感。我也不会从画面上去压迫观众“该这么想”,我更期望他们主动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实现情感投射。
  太过贴合主人公,就会失去从外部观察的角度,失去笑声。所以,对于动画电影来讲,笑声是一种很客观的东西。

 2 ) 独特的风格

听着配乐总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查了一下原来是凯尔经的秘密的导演,再次感叹导演团队笔下、画面中的线条怎么就能那么美!那么的有创意,充满着想象力与无限的生命力,每一条线条的延伸都充满了张力与希望!真的太美了! 之前写过某个动画影评,说故事主线空洞纵使有华丽的画面也是没有灵魂的,所以如果在讲好一个故事跟只有视觉享受中选择一个你是要选哪一个? 这种退而求其次只是鼓励吧,一部影片九十多分钟,已然足够好好讲一个故事,就像这部影片一样。 这是一个既有好的视觉享受剧情又很不错的动画电影,也适合小朋友看。 色调一如导演风格,浓郁又不压抑,清新又大胆。角色的设计上可爱又有趣,妹妹的海豹精灵可太可爱了,情节层层叠进,还挺引人入胜的。 影片中爸爸对妈妈的爱,对孩子的爱,傲娇小哥哥对妹妹的爱,原始而纯粹,肉体虽会远去但爱永远在。片尾妹妹用歌唱唤醒了精灵世界,这一幕真的非常的赞!

 3 ) 手绘天堂里的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时代的乡愁

五年前,汤姆·摩尔的长片处女作《凯尔经的秘密》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最终败在可能是本世纪至今最好的动画片《飞屋环游记》手中。五年后,他的第二部长片作品《海洋之歌》在审美、价值、叙事和材料来源方面都是前作的继续:手绘、凯尔特神话、爱尔兰民间传统,还有就是都拿到了奥斯卡提名。而以今年较弱的阵容,小selkie很有可能拿到小金人。 优质的动画片永远都不可能倒退到前电脑时代的手绘中去,比如片中的一些人物动态为了节省成本,毫无疑问是电脑技术制作的。而美轮美奂的手绘风格是在动画片描摹真实世界的技术登峰造极之后的另一种探索:Pixar的栩栩如生穷尽了动画技术向逼真努力的道路,于是艺术家们不得不在非真实的方向上寻找推陈出新的进路。就好像自然主义之后的超现实主义,印象派之后的毕加索。 手绘之“形”无疑是切合该片之“实”的。“成人—孩童”的二分法贯穿全片,裹挟着“理性—情感”、“现实—想象”、“人造—自然”、“城市—海洋”一系列的二元配对;孩童的胜利,成人的妥协,无疑是一种价值的隐喻。从更广的视角来看,其实还有一组对立,即作为殖民主义遗产的现代工业社会和后殖民主义意欲挖掘的、属于“当地”的爱尔兰/苏格兰传统文化。主角一家对于城市生活的拒绝和对大海的依恋除了作为一种情感取向外,还是一个政治立场;再加上温情脉脉的家庭观,便是片中无所不在的乡愁。 这种乡愁源于被压抑的民族文化认同,在后殖民和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觉醒,于是也有着双重任务:不但要挖掘身份认同的文化根基,还要让世人知晓。人人都知道凯尔特神话的存在,但是要让它进入流行文化的正典,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类口号下,让它参与到现代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中来。 影片讲述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无聊的故事,问题就在于把传说与现实融合时,其说教意图过于明显。女性人物的形象更是不堪入目,要么就是被丑化的老太婆,要么就是无辜的、纯洁的、完美的、自然的精灵,男性幻想中一切美好事物的投影。然而她们强大却又脆弱,需要缺点很多但坚强忠实的男性来充当护花使者。与《沉睡魔咒》正好处于两极。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艺术戏仿的颠覆性意义全部来自于被颠覆对象的权力地位,所以对于一个人尽皆知的迪斯尼童话可以尽情解构,而不为人知的弱势文化中的故事则还需要以正向的方式述说。《海洋之歌》的全部颠覆性都来自于故事之外的社会性,在于毫无保留地拥抱本地文化并大胆地把它带上国际银幕。大多数神话都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而他们都在等着一代代新的艺术家们一遍遍将他们重写,谁的文化没有这样的重写,谁就输了。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反复循环地使用既有的社会道德成见,把神话多维的、模棱两可的价值嫁接在我们想要的当代价值上。好莱坞的所有家庭、亲情等桥段,爱尔兰导演一个都没落下。这样对原住民文化肤浅、粗暴的再表达,是不是真的没有问题?当我们“寻根”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一个自己预先定义好的“根”,那些现代人自己构建出来的对于前现代的美好想象。半人半兽的生物和具有魔力的歌声对于每个时代都有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只作出浪漫的解读,努力忘记粗砺的另一面。 我们想“回去”的,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我们的乡愁没有一个确切的“乡”作为依托。我们手中只有一张孩童手绘的地图,没有魔法的帮助,无论如何不能找到回“家”的路,城市地下埋葬的精灵是我们唯一的救赎。后殖民时代复苏的乡愁带来一种憋闷的痛苦,唯有以想象力聊以慰籍,或者还有以想象力建构起来的身份和文化认同。

个人微信公号PostCoitum

 4 ) 于是,从此以后

也许好的作品本该拥有多面的解读。
《海洋之歌》或许是一个寻找与回归的故事,而我想,这也是一个关于逃避与面对的寓言。

失去妻子的父亲一蹶不振,忽视孩子,隐藏情感。
失去母亲的儿子,将怨恨发泄在无辜的妹妹身上,即使他曾经承诺要做最好的哥哥。
从出生就离开母亲的女儿,无法发出声音。

传说中的巨人因失去而日日痛哭,泪水汇聚成海洋,巫婆母亲为缓解儿子的伤痛,将其感情放人瓶中封印,失去感情的儿子化为岩石,得到永恒的平静。
此后,这成为巫婆的使命,将别人的感情取走,放入瓶中。

【I take away the pain, 我替别人化解他们的痛苦
It doesn’t hurt, it will never hurt again. 这不会伤害你,而且一劳永逸】

瓶中封印的情感,有雷电,有云朵,有雨雪,有彩虹,有太阳。它们是那些我们避之不及的软肋,那些潸然泪下的温情。失去这一切,于是就变成了石头。

为了儿子不再痛苦而将儿子化为石头的母亲,同时也被无法承受的失子之痛折磨。
巫婆有一半身体已经成为了石头,因为每一次感到情感的流动,巫婆也需要用魔瓶来吸走那些痛苦的感情。

【Now see what I’ve become of those terrible feelings. 我之所以变成这样就是因为这些该死的感觉
I’m sick of feelings that come bubbling up. 我讨厌那汩汩涌现的种种感觉】

如同饮鸩止渴一般。

故事中的每一个,都是被痛苦击碎的人。
每一个被击中软肋的人,都挣扎在逃避和面对之间。

没有了感情,麻木,才会得到永远的平静。
然而,失去感情的麻木,不过也就变成了石头而已。
就像被巫婆取走感情的精灵,化为石头。

小海豹女的海螺声使瓶子破碎,于是每一丝清风,每一朵白云,每一次雨雪或雷电,每一个太阳及彩虹,通通融入身体里。
于是有了情绪,有了痛苦,也有了感知美好的能力。

有人说,爱就是突然有了软肋,同时又有了盔甲。

于是我们才成为了完整的人。


精灵得以回归,这也意味着,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必须离开。
小海豹女选择留下,母亲要带走她的外套,从此两边的世界切断联系。
童话和现实世界的联系。

伤心的儿子祈求母亲不要离开。
母亲对他说:

【My son, 我的儿子
Remember me, in your stories, and in your songs. 我在你的故事里和你的歌声里长存
Know that I will always love you. 要记得我一直非常爱你
Always. 我会永远爱你】

母亲离开了。
父亲从失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哥哥从失去中释怀,妹妹从失去中解脱。

要跨过去,才能继续走。

如果有一天,我能平静的回忆起你的死亡,不是因为我不再爱你,而是因为我们已经融为一体,我的呼吸就是你的呼吸。
从此,我永远与你相伴,不再分离。

 5 ) 心灵之歌

    Tom Moore的动画电影像一场梦。一帧帧画面就像在清水里漏进一滴墨水,充盈着灵动感又不失静态的优雅与端庄。曼妙的笔触,绵长的故事,让观影者的心就这么随着音乐与剧情荡漾开去。
    电影”Song of The Sea"的故事与"The Secret of Kells"同样,将爱尔兰神话与世俗故事糅杂在一起作为脚本。电影的主线围绕着Ben一家展开:母亲Bronach是Selkie,即海豹女,Selkie在水中是海之精灵,上岸则可以褪去海豹的外衣,她的宿命就是歌唱,唯在其低吟浅唱间,众精灵方可归去属于他们的彼岸,Bronach在产下女儿Saoirse后离开了Ben和丈夫,拉开故事的序幕(电影中没有交代原因,据wikipedia,Selkie出现在很多不同版本的神话中,有的认为她们因为属于大海,即使来到陆地上也不能停留太久;也有认为是丈夫藏起了Selkie的外衣,一旦外衣被找到,她们就要复还于大海);父亲是一座小岛上普通的渔夫 ,因失去Bronach而深深沉浸悲痛之中,又担心女儿Saoirse重蹈妻子的覆辙,便扔了Saoirse的外衣,让孩子们跟随他们的奶奶去到了城市里;Ben是长子,虽为Selkie所生但是普通的小男孩,他一直思念着母亲、惦记着母亲告诉他的故事,虽然心里爱着妹妹,但因为母亲的缘故,一直对Saoirse抱有抵触的情绪,在知道妹妹也是Selkie后便逐渐释怀了;Saoirse是幼女,迟迟不能开口说话,或许是有着Selkie的血统,天生就亲近海洋,也会吹奏母亲留下的海螺,她的歌声可以冲破魔咒,将喜怒哀乐重新注入精灵的体内。
    另一条线索则是神话故事:Mac Lir(苏格兰神话中海之子)有一颗玻璃心,他一直悲伤地哭泣,泪水化作汪洋大海,几乎堙没大地,the Owl Witch Macha(形似猫头鹰的女巫,会点精灵成石像的巫术)不忍心看儿子如此痛苦,便把他化作巨石。这本可以是一个叙述伟大母爱的故事,但因为Macha不仅封印了儿子的身心,还把其它精灵也点成了石尊,把自己的所有负面情绪关进了玻璃瓶里,并以此为净化了一切。始于此,这个故事便从传说的神坛上走向我们世俗者的内心。
    电影中的情感羁绊固然让人心动,但最直击心底的还是那一个个玻璃瓶。其实被关进去的并不是所谓的灵魂,只不过是一些不断叨扰我们的“愤怒”、“哀伤”、“嫉妒”、“自卑”云云之物,我们痛恨着所谓的负面情绪,百般地想要用一碗碗、一锅锅鸡汤淹死他们,但真的离开这样的情绪时,我们却又发现自己不完整了,甚至只能是像石头一样木讷、笨重的躯体。电影里的两位母亲呵护孩子,认为只有驱散他们头顶的乌云才是爱,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爱着自己?
    没有悲伤也不会有快乐,接纳自己不是什么扬长避短,还是包容自己的坏,自己的好。王小波说痛苦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有谁是万能的呢?
    不要忙碌得来不及疲惫,不要像中段的Saoirse一样年少却爬满皱纹,不要停止歌唱。

 6 ) 爱与分离最美的寓言

一早就知道海洋之歌是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入围者之一,但相关信息不多。
没想到今天看完,发现太有爱了,太喜欢了。

首先,它是一个关于“爱,成长,分离”的寓言,奇幻色彩浓郁,但其本质上是一个很治愈的故事。
到结尾的时候,我才蓦然发现,原来爸爸和奶奶的角色对应的是猫头鹰和她儿子,儿子都是心碎,一个只能用喝酒来疗伤,一个眼泪变为汪洋大海。母亲们,都是超理性的,把感性深埋,表情僵硬。

其次,石头的象征,非常有意义。
所有主动被动被压抑的情感者最后都变为沉默的石头,坚硬,顽固,看似可以应对世间所有的悲伤痛苦,但往往自身也是消耗和受害者。
石头要复活需要的是听到海豹女的歌声,因为歌声里有情感,可以疏导曾被压抑的情绪情感。
电影里,妈妈教儿子唱歌,几个精灵用歌声表达内心,哥哥教妹妹唱歌,里面都有情感的表达与传递。

再次,这还是一部关于家庭的电影,兄妹情为最主要的吧。
哥哥的冒险与成长治愈了儿时妈妈突然离开的伤痛,并且对妹妹的情感变化是治愈的关键因素。这也反应了多子女家庭成员间彼此复杂的感情,是独生子女成长中所不能得到的。

最后,妹妹6岁了,不能说话,表面看好像是家庭问题的外在表现:妈妈的突然离去,嫉妒心十分强烈的哥哥,沉溺在失去妻子痛苦里的爸爸,所有这些最后通过拯救妹妹的性命每个人都得到了自我救赎。

故事,绘画,音乐,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东西,都暗含治愈因素。

瞎掰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画风漂亮,色彩蓝到心底,歌声飘渺空灵,故事短小精悍,太美了。
所以,必须五星推荐。

 短评

画面美到屁股都炸了!音乐也是悠悠然悦耳!剧情则太幼稚了,看不进去…或许,画面也是它的剧情吧?!

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十年磨一剑,精雕细琢的手绘作品完全不是那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能比的,每一帧都能截下来当壁纸。犹如天籁的爱尔兰民谣串起了全片的节奏,现实与传说的两条线一路分分合合又完美对应,表达了“面对痛苦,不要逃避”的主题。神话、亲情、宗教等等完美融合,天衣无缝,简直太棒了!

7分钟前
  • 洛风城
  • 力荐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11分钟前
  • 雾港
  • 推荐

一曲精灵挽歌为万物有灵时代画上句点,多么悲伤多么治愈的童话啊!精灵西去的sequence美成幻梦!伤成离歌!现在的童话就这么伤害小朋友的感情吗!我天我得出去哭一会!结尾竟还与「辉夜姬物语」异曲同工!必须说,我的深海恐惧症要在这种动画里才能好!

13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力荐

神作啊!画面美到极致,想象力无与伦比,配乐好到难以置信。居然把《凯尔经》这样一个黑暗的爱尔兰民间故事以这种自然的亲情和炫目的色彩方式展现出来。而且非常隐喻地透过孩子的视角述说了悲伤的情绪对人之为人(或者神之为神)的意义 #想起了第一次看《千与千寻》的感受#

14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其实还是更喜欢皮克斯式故事,饱满而有情怀,《海洋之歌》好几处可以更好的情绪表达都嘎然而止,故事整体略平淡了些。还有贯穿始终的那首歌,居然真的就只有那么一首,哈哈哈。结尾10分钟的重逢与告别,把整个故事的档次提升到了神话境界,加分!

1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太美了!比较黑暗的《凯尔经》之后,这部新作基调明亮不少,不变的是仍然是对传统故事的重新演绎,用最可爱的色彩和人物塑造,讲述哪怕来自最黑的深海的故事,还把最普通的亲情关系写在了一起,真是太美好了。爱尔兰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国度:数不尽的民间故事,动听的音乐。Lisa的歌<3

1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昨天看预告的时候想到自己遭迪斯尼洗脑二十来年,几乎接受不了其他画风,实在可悲。今天是真真切切地被海洋之歌美到了!!大概开场30秒之后就掉了次眼泪因为实在太美了...半途也感受到了对女性角色的着重塑造,但是看完已经不想评论其他方面了,就是真的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

20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如果把悲伤偷走,快乐也将不复存在。但是又该如何背负着回忆活下去呢?这个故事关于隐藏的感情,被遗忘的音符,让怨恨与嫉妒遮蔽的纯洁心。孩子之间的感情细致的被描绘在美丽的画布上。为了对母亲的爱而差点失去的兄妹情,最终会因为爱而战胜恐惧。

2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线条动画,哥哥和妹妹还有大狗的线,老精灵的千万万发丝,连接古老现代的传说童话。

29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相较于凯尔经,本作无疑更上一层楼,故事更加完整,情节更具吸引力,情感的刻画也更细腻深入!导演的风格简直是让人爱不够!画面美得让人窒息,每一帧都能当桌面!他片子里的配乐也不得不提,听的我灵魂都要出窍了!从看完凯尔经开始算,这部片子足足等了5年,万幸从各个方面都没有让人失望,值了!

33分钟前
  • 20个小明≯
  • 力荐

TTTATTT,线条和音符编制的凯尔特之梦,精灵的国度,美得鸡皮疙瘩满身起,萌萌哒爱尔兰口音,妈妈要离开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她讲标准英语的关系吧。。。

38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力荐

海洋文明之歌,生命起源于水往陆地上去,最后仍然回归于海。继《凯尔经》的信仰演进后转而探讨亲情和感情,虽然没有前作的宏大感,最后的回归时刻一片极光和诸神黄昏一样的合奏(凯尔特神话在海洋部分与斯堪迪纳维亚相似点真多)还是戳到泪点。

4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安利看完的人都去看凯尔经吧!!萝莉的声音听着听着就泪目了,圆碌碌的海豹萌成狗,神奇的爱尔兰风情真是分分秒让人醉在里面,每一帧都想截图,一口气看了两次!太可惜了没有最佳动画啊啊啊!!凯尔经asiling的客串好亮。哥哥还是moorn boy的配音,萌!

43分钟前
  • 力荐

爱尔兰民谣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音乐,感觉用在哪里都没完美到天衣无缝,最后彻底被小精灵的歌声秒杀了。画风上依旧很像导演的前作凯尔经,这次基调更加的明亮,故事也更加的忧伤,有着浓浓的欧洲文艺气息,不那么商业,却也很合家欢很流畅动人,片子精致到几近完美,它的每一帧都是艺术品!★★★★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爱尔兰音乐真好听。剧情专供二胎家庭教育哥哥用。

45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是我童心泯灭了么,竟觉得如此幼稚。

46分钟前
  • 冯凝
  • 还行

画风独特精简柔亮,华丽中见简约。故事天马行空温暖而有趣,很值得推荐!

47分钟前
  • 微風
  • 推荐

画片好美... 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非要那个小selkie唱歌呢... 她妈唱歌不行吗?

50分钟前
  • lowai
  • 力荐

这是我今生目前为止看过的最美的动画,历时十年的项目,逐帧手绘,视觉风格上完美的融入了浮世绘、工笔、水墨的元素,空灵优美的配乐,一场如梦如幻的童话仙境之旅,唤起人心中所有的美好。不仅故事完成的好,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真是极致般的视听享受。明年奥斯卡动画长片最有力争夺者。

51分钟前
  • Dud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