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部曲

动漫英国1983

主演:格雷厄姆·查普曼,约翰·克里斯,特瑞·吉列姆,艾瑞克·爱都,特瑞·琼斯,迈克尔·帕林,卡萝尔·克力夫兰,西蒙·琼斯,帕特里夏·奎因,朱蒂·罗,Andrew MacLachlan,Mark Holmes,Valerie Whittington,Jennifer Franks,Imogen Bickford-Smith,George Silver,Sydney Arnold,安德鲁·比克内尔,Ross Davidson,Myrtle Devenish,Eric Francis,马特·弗里沃,Len Marte

导演:特瑞·琼斯,特瑞·吉列姆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2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3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4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5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6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3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4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5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6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7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8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19人生七部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4:16

详细剧情

  关于宗教的故事——失业的天主教徒唱着“每颗精子都是神圣的”,把一屋四五十个孩子送去做医学实验,因为再也负担不起他们,而对门的新教夫妇一面幸灾乐祸,一面感叹自己“只性交两次,有两个孩子”;关于性的故事——教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性”是什么,但是学生总不得要领,无奈之下,教授把自己太太拉过来当堂向学生示范;关于死亡的故事——死神来到一个农舍,声言要带走所有人,但这里聚集了许多美国朋友,不但毫不在意,还热情地邀请他喝酒聊天,让死神忍无可忍……人生七部曲,七个沉重的话题却放入足够荒诞的故事,嬉笑怒骂讽刺世间百态。

 长篇影评

 1 ) 差距

把民族地域这些通通抛开,就拿一个人的肉身与人家比,文娱界的差距就如猴子与人一样.我可爱的十几亿中国人们,人家83年的作品有几个国人会看明白在讲什么?更别说自已也拍这样的电影了.
本片有部分地方是戏仿,熟悉相应的原作会会心点.还有些想法在今天虽式微了,但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意义很大,这也是我对其好评之处

 2 ) 都是瞎扯淡

很符合我id的一个电影,无论如何都要力荐一下.
彻头彻尾的无厘头,彻头彻尾的解构,人生原来可以有如此的娱乐精神,虽然很多关于西方文化和宗教的内涵性的东西我不懂,但是能把淡扯到如此程度,真是叹为观止!
很难赋予影片什么深刻的意义,或许是因为我实在很肤浅,但我觉得导演的目的其实就是在拿那些严肃的东西打岔,所以我们需要再去发掘什么内涵么?不需要,只要我们乐出来了就行了,仅仅是玩世不恭的嘲讽而已.
不过还是有一点应该让我们思考一下,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是不是过于严肃了?难道整日的悲悲戚戚才能体会生命的真实?拜托,都拿出自己的娱乐精神吧,人活一世,不外如是,该扯的淡要扯,不该扯的淡,创造条件,也一定要把它扯上!
去你妈的严肃生活,看我id~

 3 ) 《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

荒诞派电影们,速来朝拜此片,此乃教科书也~
 
极度荒诞,非常讽刺,也因而不想简单称之为喜剧。
 
找不到其它的词来形容,嗯...想了一下,还是归结为一部很“特别”的电影好了。
是真的很特别哦~~反正之前没看过同类的。
当然,不排除我看片少的缘故,尤其是如此“标准”的荒诞剧。
 
PS,我很喜欢末处“‘电影的结尾’演播事”那段,忒讽刺了。

 4 ) The Meaning of Life

这是一部喜剧片,共分七章来笑论人生的百态。内容包含了人性、性欲、宗教等应有尽有的人生问题。剧中大量运用了讽刺的手法,疯狂幽默之处令人捧腹喷饭。“蒙蒂皮东剧团”是英国最为出名的喜剧团,在英国无论是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有着很多影迷,这部片子就是他们的巅峰之作,曾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员特别奖。

 5 ) 《人生七部曲》——生之意义,唯快乐与作死不可辜负

不要正经要恶搞!这才是生命的真谛。动画依然担任了恶搞神灵的主角,整部喜剧从宗教、工作、生育、饕餮、战争、教育、死亡等角度探(chao)讨(feng)了社会体系的运转方式、人道主义的实际应用、基本人权的界限等等,虽然荒诞不经却也据理力争,在冷笑话中融入深深的思考,几个故事在时空交错的情况下彼此关联,最后统统在天堂中欢乐相聚,也展现了巨蟒组面对死亡时的勇敢精神,对另一个世界的思考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进取。像天堂里试图讨论哲学的老夫妻最后还是默默无语,疑问如此多,可以笑着思考就不哭丧着脸烦恼。

影片开场同样不按常理出牌,莫名其妙的插进来一个永葆公司血泪史,公司里的老员工们像中世纪被奴役的船员一般深受年轻的领导层压榨,于是他们揭竿而起纷纷用找得到的各种器具做成武器攻城略池:风扇叶可以做成砍刀、档案柜可以是大炮。玩心大起的导演干脆丧心病狂到让一群老头驾驶着整座大楼航行在地面上,众“船员”杀的金融业片甲不留,刚刚追到ONEPIECE的影子就因走到了地球边缘掉出去了。GAMEOVER,导演默默表示,怪我咯,地球就这个原理我也没办法。

这个故事放在开头简直就是抛玉引砖,因为后面的故事都不如这个颠覆地面与海洋、反转现实与幻想的剧情精彩。一整座大楼精彩起锚升帆远航的壮观程度不亚于诺兰的《盗梦空间》卷起地面楼顶向下的疯癫,一群老头化身海盗在“加勒比”国际公海融资企业中大战吸血银行居然还能有暴力镜头,未成年人请用两个手指捂好眼睛。老头和年轻人的作战可以看做是新旧时代更迭之际思想与习俗的碰撞,导演让老年人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一方面有着对历史保守的同情,另一方面也源于新世界科技发展过于迅速、人情越来越淡薄道德伦理滑坡现状的思考。看到倒地之后的年轻人对侥幸尚存的同事说出的遗言竟然是报表记得存档时真的又好气又好笑,世界如此荒谬,老头也要美图秀秀。

对于天主教禁止使用避孕套这个教义(现在在网上查有关信息时天主教对此已经有了更多宽容),导演让一群小孩子唱着“每个精子都是神圣的”将讽刺感推向高潮,但是歌舞形式放在现在来看还是过多。禁欲主义从18世纪人文主义文学盛行后就开始遭到反对,教会的虚伪和压迫更多的是让现世的人饱受痛苦。影片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不同宗教里的普通教民深受僵硬的教义以及自身的愚钝所束缚,可以看做是现代自讨苦吃的寓言。

暴饮暴食乃至不停呕吐又不断进食的绅士被服务员玩弄的故事绝对是全片重口味之首(片尾承诺要贡献海量色色图片却没有实现的谎话不算,导演你这个大骗子,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诚信都去了哪),看着一个不停呕吐的胖子暴饮暴食以致整个餐厅来不及走的食客都大吐特吐,最后服务员“好言相劝”骗胖子吃下薄荷糖,于是胖子就像加了薄荷糖的可乐汽水一样爆炸了,我猜服务员一定被自己的机智打动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衣服被顾客吐脏啦。从吃看人的贪欲,表面上光鲜亮丽的绅士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以致自取灭亡,而周遭充当看客的食客也未能在大爆炸中幸免,同样意在嘲讽试图置身事外实则冷漠麻木的无知群众。

最后一个死神故事好可怜,被几个唠嗨了的美国人磨叽的差点发疯,好在他没有像姬无命一样“我杀了我”,而是干脆利落的随便找了个理由带着几个倒霉蛋归西,可见干活一定要麻利,不然吃翔都赶不上热乎的。

对医院忘本和政客愚蠢的讽刺,仪器比人命贵,放到现在这个命题也很热乎

为了讲好性教育课在课堂上和妻子亲身示范,教师里的良心导师

乱入的是个什么鬼

 6 ) Monty Python的人生意义

Monty Python,英国的一个6人喜剧团队,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这个取名“巨蟒”的喜剧组,由John Cleese、Michael Palin、Terry Gilliam、Eric Idle、Graham Chapman、Terry Jones组成。其余5人的名字我都不熟悉,但其中一位,Terry Gilliam,太天才了,太喜欢了。

我很喜欢这个家伙,所以,我在DOUBAN上甚至专门建立了一个关于他的组(http://www.douban.com/group/TerryGilliam/)。虽然迄今只有8个成员参加Terry Gilliam的组。

OK,我喜欢他的电影,我给他的电影取名叫“整蛊门”。印象最深是的那部《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亚瑟王和他的侍从一直都“骑着马”,假装骑着马。然后我今天又看了Monty Python系列的另一部电影,《人生的意义》(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

七个片段,从人生初始一直演绎到生命终结。“人生的意义”这类命题很容易让人头脑发胀,要不太深奥,食古不化;要不太反叛,颠覆伦常。Terry Gilliam和他的巨蟒没有,只是很无厘头,将构成“人生意义”的若干概念统统用英国人那种夸张而收敛的幽默调侃了一通:诞生、宗教、哲学、性、人性、战争、宇宙、经济、死亡、艺术、美食,……,甚至包括像器官移植这样的“小”命题。当然,被调侃和嘲讽的,都是英国文化的呆板和痼疾,顺便也把美国人调侃和嘲讽一番。

比如,一开始是一个与人生意义看似不相干的《永保公司血泪史》,一家伦敦的老公司,永保公司被一家非常大的美国公司(Very Big Company of American)收购了,美国的那些管理人员像奴隶船上的监工一样奴役着白发苍苍的忠诚英国员工。忍无可忍的英国老绅士员工们终于“哗变”,将美国管理人员统统打倒,然后用办公室的“武器”——电扇页片(砍刀)、票据签(短剑)、衣帽勾(抓勾)、抽屉(大炮),驾驭着写字楼(海盗船),穿过金融的大海,直抵像纽约那样的大都市,将非常大美国公司总部占领了。

这个不相干故事片段其实就隐喻了《人生意义》的背景,1983年英国遭遇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冲击下的经济危机。因此,在大英帝国对于世界已经不再重要的时候,英国人引为骄傲的偏见和傲慢也就变得可笑和微不足道。所以,人生的意义也就在无厘头的喜剧元素下被解构,被一本正经地演绎成荒诞不经。

例如,这些人生的重要命题。

宗教。一个失业的天主教徒回到家里,一屋子的孩子,差不多4、50个孩子之多。失业的父亲再也没有钱养活孩子们了,只有把孩子每送去做医学实验。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因为天主教义认为“每个精子都是伟大的”,所以不能采取避孕措施,于是天主教的夫妇每一次性交都会怀孕。当天主教家庭的孩子们成群走出家门,对面的一对新教夫妇却倍感荣幸。妻子问,邻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丈夫说:“因为天主教义不允许用安全套,所以每次性交他们都会怀孕生下孩子。而我们新教就尊重个人的选择,可以使用安全套来避孕。”妻子很诧异,“我们也是每次性交都怀孕生子呀。我们有两个孩子,性交了两次。”呵呵,新教的英国夫妇原来如彼。

死亡。死神来到一个聚集着美国朋友的英国农舍,要把那座房子的人全都带走,结果所有人都对这个“恐怖的收割者”毫不在意,殷勤地邀请他喝酒和交谈,并且向他提着各种问题,让死神也无法忍受。当死神把这些“肤浅天真”的人带到天堂,却发现天堂天天都是圣诞节。十分HAPPY,VERY HAPPY。

性。教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性爱的过程,从爱抚一直讲到intercourse的每个细节。结果那些没有性讲演的学生们对教授的内容丝毫也不感兴趣。当教授问一个学生,“‘爱抚’要怎么做”。学生回答,“先脱掉衣服”。“然后呢?”“把衣服晾在楼下的竹竿上”。最后,教授把太太叫过来,干脆脱成光猪给学生们亲自示范演绎性爱的过程。

战争。在第一次祖鲁战争中,帐篷外面英国士兵们在与非洲部落民浴血奋战,但帐篷里的英国军官们却衣服笔挺地在讨论昨晚睡觉被蚊子叮咬的问题,其中一个军官被叮咬得少了一条腿。军官们一本正经地讨论,到底是什么东西把这个军官叮咬得少了一条腿。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少了一条腿的军团一直在安静地看书,他只是说:“早上起来就发现多了一只袜子”,才发现自己少了一条腿。最后一致认为,是非洲老虎把他的腿咬掉。军官们召集幸存的士兵们一起去丛林寻找老虎找回军官被咬掉的腿。

……

整部《人生的意义》跟Monty Python系列的其他影片一样,都是由这些英国式的无厘头整蛊情节充斥着,用一本正经的嘲讽和调侃来把“人生意义”这样的宏大命题演绎出荒诞。不过,我觉得他们可没有颠覆,只是用解构的,漫不经心的方式来重新诠释了在1983年经济危机背景下英国人的失落和无意义感。

毫无疑问,Monty Python的人生意义值得隆重推荐,并且收入NFM豆列中。

 短评

副标题是“the meaning of life”,借着人生的各个部分讨论人生的意义。当然大前提是在这是一部喜剧的情况下,插科打诨一番之后还是没有找出人生的意义。管它呢,好玩就行。

6分钟前
  • lcsun
  • 推荐

every sperm is sacred, every sperm is great, if a sperm is wasted, god gets quite irate...

7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推荐

太神气了!!!!我爱这片儿的气质~

12分钟前
  • 狸空
  • 力荐

牛逼啊,讽刺得这么厉害,周星驰的鼻祖,笑得喷饭,这才是喜欢的英国电影。

1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以日常具象表现抽象理论,以一本正经的恶搞颠覆常识认知,以恶心丑陋揭示生之荒谬,以堂而皇之讽刺伪善虚荣,以沉沦面目还原生命奥义;人生七部曲,爱恨贪嗔痴欲怒,七宗罪之天马行空版;第一段就惊艳到了,典型Terry Gilliam风格,无人可复制。

1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Every sperm is sacred; every sperm is great; every sperm is needed, in the neighborhood,吉列姆快把我笑蠢了,就是第六个故事太恶趣味了点,Bing的机器,现在是不是穿越了一把?

22分钟前
  • 叉叉小箭猪
  • 推荐

就算放在巨蟒所有片里面也绝对排得上前几搞笑的,太好笑了,不能呼吸了😂怎么办,就快把巨蟒全看完了。大概只能回过头去全部重看了

2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乍见标题,仿佛严肃到底;一看正片,居然荒诞不羁。尖酸刻薄如此,抓个人便尽情嘲讽;天马行空至极,找件事就随意诠释。这般无厘头,不笑也难;那点重口味,没吐就好。骈不下去了,让我们携手走向美好光明的未来!

31分钟前
  • 珊瑚小乱
  • 力荐

影评 http://www.douban.com/review/2234365/

32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很明显a bit of fry and laurie, little britain等剧都深受monty python的影响, 荒诞, 血腥, 疯狂的一部探讨人生的喜剧.

37分钟前
  • 亂室佳人
  • 力荐

1.以无厘头荒诞喜剧和黑色幽默颠覆宏大叙事,用轻盈讽刺的笔触解构沉重严肃的哲学思考,由各种后现代技巧(拼贴、游戏、戏仿、套层、打破第四堵墙、叙事者粗暴修改情节)破坏传统电影的结构与惯例。2.片外的吊诡之事:本片在戛纳击败了布列松与老塔的严肃厚重之作,摘得评审团大奖,成为后现代戏谑战胜古典大师杰作之一例。3.贴片:老年雇员掌舵“大楼海盗船”,侵入高楼巨厦征服年轻金融大佬;正片:形式主义分娩秀,不顾生命;真人演示性教育,学生依旧无聊;战场上送钟与吃蛋糕仪式,终致全员阵亡;一味尊重士兵意愿,仅余长官参加演习(夸张的吹胡子瞪眼睛,想及[全金属外壳]);一条腿不翼而飞仍安坐读书;人面鱼与活体器官切除;餐厅呕吐与撑炸,实在恶心;裸女追逐式死刑;对死神开枪“试验”;天堂=消费社会,天天都是圣诞节。(8.3/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monty python每部里包含的动画做的都如此之好啊。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the meaning of life,荒诞讽刺,直指现实。第六部 the autumn years 确实有点儿恶心人啊,苦了terry Jones当初拍的时候得多“可怕”啊。还有那些俏皮喜感的小歌曲。

46分钟前
  • Fan
  • 力荐

牛比到泥麻痹哑口无言

47分钟前
  • gris-gris
  • 力荐

很有气质的恶搞cult戏。七个篇章完全没有体现生命的意义。但是看起来处处都在讲生活的现实以及人存在的意义。既是生命的意义。

51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荒诞诞的黑色、赤裸裸的揶揄,不失风趣,又恶心至极。而影片中的idea更是一绝,夸张、另类又独特的表现手法。

5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比《万事魔星》结构的更彻底,需要观众的文化积淀更丰厚,但结构太松散,东一锤西一棒,虽然处处有叫绝之处,组合起来的寓意却不如前两部大电影深刻,拿恶心和情色做颠覆并不值得赞扬

57分钟前
  • 方聿南
  • 推荐

人生如戏!啊,这片子真是够了。。看完一晚上都睡不着了。。5.0

1小时前
  • 二月鸟语
  • 力荐

與其大費周章在影像中塞進勉強空泛的人生大道理,不如把責任丟給標題,就可以一身輕鬆玩到癲嗮~~然而諷刺世人終究太毒辣了些,反而落入小乘的智慧,遠非最好的Terry Gilliam....

1小时前
  • Connie
  • 推荐

喜剧团体Monty Python主导的第三部影片,继历史和宗教之后,这次恶搞对象成了人生。影片的笑点虽不及前两部那么密集,但是却是最为荒诞的一部,也许更为深刻一些(探讨生命的真谛嘛)。搞怪手法也是集前两部之大成,更为丰富。吃饭和捐肝那两段实在太狠了,开场短片的创意不知是不是《飞屋》的源头。

1小时前
  • stknight
  • 推荐

其中吃饭那段的恶心程度足够和《千与千寻》媲美。(3.5)

1小时前
  • 小易甫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