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大陆剧中国大陆1998

主演:牛力威  刘薇  王海涛  

导演:李文岐

 剧照

李叔同 剧照 NO.1李叔同 剧照 NO.2李叔同 剧照 NO.3李叔同 剧照 NO.4李叔同 剧照 NO.5李叔同 剧照 NO.6李叔同 剧照 NO.13李叔同 剧照 NO.14李叔同 剧照 NO.15李叔同 剧照 NO.16李叔同 剧照 NO.17李叔同 剧照 NO.18李叔同 剧照 NO.19李叔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6:51

详细剧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曲送别,掀起多少逆旅之人的愁绪。也不觉令人想起那个书写了一生传奇的人:李叔同。 李叔同出生在光绪年间的天津官宦世家,自幼养尊处优,饱读诗书,风流倜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柳亚子、夏丏尊、吴昌硕、丰子恺等名流交游,亦曾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

 长篇影评

 1 ) 陀螺与渡船

    上周到厦门办事时顺道去了趟南普陀——弘一法师创办闽南佛学院的地方。发现宣传栏中《一轮明月》的海报。濮存昕的扮相着实吸引了我的目光。回到家中便四处寻找光碟。但是,正如许多网友说的那样,市面上没有人听说过这部获得华表奖的影片。
    我很是失望。其实,去年福建佛教学会就在驻地免费放映了,但那时候我不在福州,错失了机缘。于是,我只能下载了一个不是很清晰的版本。
    它终究没让我失望。虽然,整体叙事仅有简单的单线条,但其中对于佛教教义与象征的理解却是庄严的,没有流于坊间的浅薄观感;濮存昕的表演也是令人感动的。
    然而,最让我感怀的还是影片中出现的两个象征物——陀螺与渡船。影片以少年李叔同玩耍陀螺开始,又以弘一大师观看一个少年玩耍陀螺终止,完成了一个人生的轮回。而片中的渡船不仅上演了李叔同与妻子恩爱也在后来上演了弘一与俗事情缘的挥别。“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慈悲就是爱。”两艘渡船在西湖上的摇荡象征着苦难的人生等待着悲悯的救赎。
    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记得那句台词,但我还记住了陀螺与渡船。

 2 ) 天心月圆,悲欣交集

佛家看待万事,均讲因缘。如是,我和这部电影,也算有缘。

06年去厦门的时候,在南普陀寺待了半天,寮房很干净,僧侣按时作息课读,一切井井有条,不同于其他寺院。意外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海报,方知弘一法师曾在南普陀寺弘法。

中学的时候,唱弘一法师的《送别》,曲韵婉转感伤,诗词苍凉,余味悠长。杭州虎跑寺曾看到他断食出家的整个记录,他的一些手书,和他对自己“一事无成人渐老,一文不值何消说”的评语。

他除了母亲替他娶的原配,后来还有一个日本的妻子。他出家后,日本的妻子来质问:什么是爱?法师说:爱是慈悲。

却不知道原来他在出家前,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日本的妻子。她也通音律书画,又温婉美丽,是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俗时候的名字)理想的爱侣。妻子问他,既然放不下,为何还要放下?李叔同说:我仿佛已经看了你几万年,可是我紧紧抱着你,心还是觉得渴。妻子说,那我和你一起修行吧,在日本出家,也可以有家眷。叔同说,中国的和尚不允许娶妻,我是中国人,我要做中国的和尚。好友夏丏尊问,你一出家,置妻儿的责任何地?叔同说,如果我病死了,一样无可挽回。(竟与佛祖的回答如出一辙。)

他修的是持戒最严的律宗。律宗已几近失传,他又重新搜理教义并严格遵行,成为律宗的一代传人。

却不知道他修行律宗的前后情由。传他衣钵的师父问他,修律宗极难,不知你的愿力如何。他对师父说,弟子入佛门晚,非严格持戒不足以破障。师父看他诚心所至,才收他为徒。此后弘一法师闭关四年,终于整理并完成了弘扬律宗的著作典籍。

他修行后粗茶淡饭,过午不食,海青都是补丁,毛巾棉被净是破絮,但他不以为意,继续使用。

却不知道他的这种修行方式,深受普陀寺净土宗高僧印光法师的影响。他曾同这位高僧共住7日,同行同止。镜头中他和高僧一起补衣袜,高僧说,你在僧俗两界都极有声望,我们不要师徒相称,你我同修吧。他学高僧一样,吃完木钵中的饭粒,倒点水匀一匀,再把水一饮而尽。高僧微笑地看着他说:要惜福啊。

他在俗时家境富裕,风流倜傥,艺术上的戏曲诗词篆刻文墨音律无一不通。

却不知道他读书时,几十门课程,他最喜欢法学,并深谙国际公法是强国对弱国的约束。他深怀救国救民之心,出家后还求教高僧:人心不古,佛法如何救国?高僧答:要让国民都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国人都信佛,则国为佛国。抗战后,弘一法师目睹侵华日军的暴行,深悲吾民信佛求善,可日本人不信佛求善。

这就是“悲欣交集”的悲字吧。法师本人已经得道,他的一生,经历了生活、艺术、宗教(物质、精神、灵魂)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臻于圆满,然而他所爱的中华吾民,仍然苦难深重,苦海无边。法师圆寂时候的心情,也满含着佛的慈悲。

见过这几个字。在不通书法的粗鄙的我看来,这些没有铁钩银划的字,没有刚劲没有机锋,朴拙天然,一如赤子之心。

 3 ) 轮回

真不知道怎么说这种感觉。
最后的一段“三郎,回家吃饭了”,那种恍惚,那种人生的悲凉,那种钟磬音般的提醒,让我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想流泪。
人生如梦,对于俗人来说,只是一种比喻,对于佛教人来说,却是一种现实。而李叔同,正是从这里走向了弘一法师。
这样的电影的内容本来是不大容易做好坏评价的,或者推荐什么的。谁看了,就是一种缘,不看也就和你不搭界。
当然,从所谓的电影艺术来讲,不坏而已。尤其是后半段,濮存昕的演出还不错。

“三郎,回家吃饭了”,这样的话,即使我们成年以后,不管我们多少岁,不管我们多大,再次听到,那种感慨,无法言说。或许,这就是佛法。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另,有个细节让我喜欢:弘一见印光,和他一起吃饭,印光吃完饭,用水淘了淘剩饭,吃下去,弘一也模仿着做了,印光高兴地说了一句“要惜福啊”。)

 4 ) 一轮明月耀天心

一代大师,非同常人。随性,前瞻,悟性高,心志坚,才华横溢,却因现实而灰心,遁入空门。也许只有在寺庙,才得保一颗清白纯净的心。

看尽人间浮华,就厌倦了尘世喧嚣,经过生离死别,就看淡了七情六欲,也许正是经历太多,才容易厌世。也许正是境界太高,才会向往真正的解脱。从此人世似隔世。

我本是这样以为的,但,原来李叔同心志弥坚,在其心中救助一两个百姓,那不是救,普渡众生,那才是救,在普陀寺,弘一如同回到了年少时,问印光法师说:佛法如何救国救民,李叔同果然还是李叔同,从未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心中有大爱,并一步一个脚印付诸实践。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叫爱?
爱,就是慈悲。”

要惜福。。。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
一轮明月耀天心

 5 ) 缘起在我心

关于弘一法师,最先接触是在南怀瑾的著作上,刚开始我是无法把这个法号与李叔同这个大名联系在一起的, 记住的也是他的讲义大意,更多关注他的优美诗句。 我常常在想,是怎么样的人,可以修养这么多门高超的艺术造诣,如果有转世一说,他肯定在轮回长河中保留了完美的记忆。
    但是他只是一个孤独的人。无论是年幼严明的家教,还是在上海躲避战乱,还是最后和他认为是天生注定的姻缘的雪子相拥时,依然孤独。这种精神上的无所依使他决定抛弃俗世繁华,探究佛理真相。
    有幸在灵隐看过大师的真迹,字型很飘逸寂寥。还很幸运有这样一群文艺工作者,把大师的一生讲述出来,虽然电影时间有限,很多的情节要查阅资料才能理解,但是在心情低落,觉得人生苦闷时,看这个电影,让人心中充满平静。
     只缘尘世爱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
     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
发慈悲心,做自在人。虽然大师生于乱时,在世时并未得自在。

 6 ) 爱,就是慈悲

印光法师对弘一法师说:“要惜福呀!”
泪珠滚滚而下。闻之。
《一轮明月》票房惨败,败就败在太想好。犯了高、大、全的通病。怎么再现弘一法师?其实多年前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先生就指明了一条再清晰不过的脉络。物质——精神——灵魂。
丰子恺说,人生的活法可以分为三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指衣食,精神生活指文学艺术,灵魂生活指宗教。李叔同就是沿着这个楼梯一步一步成为弘一法师的。
可这片子却像流水帐似的罗列堆砌法师的求法过程,如同跑马圈地般狂奔不止。法师苦修律宗,以求普渡众生,一生所求就是持戒修律,这些在片中简直有点刻意淡化,是陈家林太根红苗正?或是另有隐衷?嘿,剪刀手爱德华?
如果把此片当做弘一法师求法的纪录片,入世出世前因后果表述坦白,却又加入了红尘世事。从时空感来说,造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如从高处一扫而过,空泛而层次单薄。导演大方向的把握准确,细节处理却粗糙随意,心理层面刻画太少,这种大而化之的表现方式对史政经或许正合适,对弘一法师这样的题材未免有些简单粗暴了。看片过程中多次感觉到导演如迷途羔羊几番挣扎,有心无力无的放矢。
李叔同了却尘缘,事实上的确有避世之意。那样的时局那样的世事,悲天悯人跟无能为力的冲突苦恼煎熬,惟以佛经解心魔。这是他的法子。他的处世哲学跟叔本华有些类似,因为昏沉中清醒,苦事中顿悟更觉悲剧。所以他要修律宗,非苦行不得减孽。他选了明义渡人的道路,所以他能解脱。否则恐怕他只会跟梵高一样,最后一句话:痛苦永无休止。呃了。所以他是勇者。勇者才敢于直面自己。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事实上只消那一句:“要惜福呀”,就足以让人顿悟。可惜啊,静止的力量从来都让人小觑。点题的便是弘一法师回答妻子的那句:爱,就是慈悲。
于身边人是绝情的,也是不负责的。可是她唯有放弃。对弃世者而言这也是一生必须背负的罪孽。这也是自私么?可是无可设法,爱了就要承受。只有被迫的婚姻没有被迫的爱,从爱中索取甜蜜就必将付出痛苦。双生子买一送二啊,笑笑。
 
佛经有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此为三无漏学。 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律宗修戒,禅宗修定,最终目的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弘一法师辛苦整理的律宗经卷现在也广有流传,想必西天也是欢喜的。
 
*** *** ***
禅宗始祖摩诃迦叶于灵山参破世尊拈花微笑,世尊遂以此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之。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大梵王问佛决疑经》
“正法眼藏”亦名“涅槃妙心”。释尊入禅宗最高三昧加持会众,并拈所献金花示众,看谁能领会其旨。迦叶尊者,独契涅槃妙心,开出清净莲花,是真具正法眼者。拈花幻像如如不动于袤广无极,色即是空,无不是空,空空如也,意会无言。
 
日本禅宗有个故事。
两个日本和尚走在路上。他们来到一条涨水的河旁。一个年轻漂亮的日本女郎穿着和服站在河边要过河,但是看着湍急的河水一筹莫展。
一个和尚说:“我可以帮你吗?”
女人说:“我想过河。”
和尚抱起她,把她扛在肩上,过了湍急的河流,把她放在对岸。他和同伴就继续往庙里走。
那天晚上,他的同伴对他说:“有个事我得跟你说道说道。作为和尚,我们已经发过誓的,对于妇人连看都不可,更不要说碰她的身体了。今天过河的时候,你看了而且碰了。”
另一个和尚说:“老兄,我已经把她放在河对岸了,可是你还在头脑里抱着她啊。”
有佛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其实放下,对红尘纷扰中的纭纭众生而言,何其难啊?
无天,无地,无我,无心。无不是真纯,无不是真我,无不是真天地。
唯有性空,即心即佛。
 
《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主旨为心性转变。
《六祖坛经》敦煌本慧能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本方。”
王朔怕是很得了此经的要义,所以才解了他自己的〈六祖坛经〉。西西。

 短评

是含着眼泪看的,那个音乐做的真好,法师晚年在福建度过,是福建之幸

7分钟前
  • 牧天子
  • 力荐

由厦门下岗女工自筹800万拍摄,获夏衍文学剧本奖,华表奖。

9分钟前
  • Reed
  • 还行

终究是党国治下的电影呀,末尾只说“念佛不忘救国”,却忽略了大师还说过“救国必须念佛”。

13分钟前
  • 骑桶人
  • 推荐

关于善与坚持。。。。

16分钟前
  • 幸福的泡泡@
  • 力荐

不能对这种片子要求太高

19分钟前
  • Vince♫
  • 还行

师父,如何才能救国?

23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推荐

电影的整体水平很高 很是难得 由猛烈的太阳变成柔和的明月 弘一大师前半辈子观念自由开放 洋溢着青春的激情 后半辈子四大皆空 心空祥静 是追求也好 是坚持也好 是脱俗也好 是逃避也好 都不重要 因为这一切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阔的胸怀 还记得 面对这样的转变 弘一大师自己只用了四个字来解释 人世难料

24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一部四平八稳的传记片 与主人公为人倒也契合 濮存昕表演+1

29分钟前
  • 影子
  • 推荐

一事无成人将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32分钟前
  • 大米荣荣
  • 力荐

一轮明月耀天心。明月指的是白色的性光,天心是眉心部位。修到这个级层的,定力可见一斑,不过最高等级的据说是看到金色太阳。

37分钟前
  • Mosuli
  • 力荐

泪点很奇怪,最后一幕听见母亲叫唤“三郎,回家吃饭了”,眼泪就掉下来。

40分钟前
  • lu酱
  • 推荐

濮存昕跟佛教好有缘啊,已经两部了

45分钟前
  • 刘一涵
  • 推荐

让我数次流泪了。。。。。如此好片~

46分钟前
  • 本さん
  • 推荐

受益受益。

51分钟前
  • BlackBird
  • 力荐

人物传记电影,比文字的记录更加形象

56分钟前
  • 小彭子
  • 力荐

深悲早现茶花女 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 一轮明月耀天心

58分钟前
  • 盖君
  • 力荐

当年在CCTV6看的。我的确对那个时代有迷恋,觉得但凡是讲述那个时代的,就是好的。

59分钟前
  • AUDREY
  • 力荐

很多年前对这部影片的印象停在了湖中

60分钟前
  • 六兔
  • 推荐

不是部好电影,星给科普价值。「不说,让空气里的风,草丛里的虫,和树上的蝉,说给你们听吧」

1小时前
  • 山人阿苍苍
  • 推荐

出仕或是隐于市

1小时前
  • 俊聪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