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2021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1

主演:保剑锋,成泰燊,海清,王文娜,孙立石,杜子名,陈若轩,孟子义,王志飞,潘之琳,曾黎,李依晓,喻恩泰,何泓姗,何琢言,王嘉,郑奇

导演:嘉娜·沙哈提

 剧照

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2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3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4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5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6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3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4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5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6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7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8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19大浪淘沙202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2 17:02

详细剧情

讲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共产党不懈探索,走向成熟的伟大历程。故事以毛泽东为主的“一大代表”为视角,从1919年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以党的发展脉络为根基,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党面临危急关头,在民族遭受危难时刻,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长篇影评

 1 ) 大浪淘沙难得好剧,比肩觉醒!

大浪淘沙非常好看呢,跟觉醒比,格局更大,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革命历程,工运、国共合作,人物更多,叙事更广,百年党史,壮美勾勒,给后来的我们看懂看实真正渗透到伟大时代革命者恢宏坚毅的历程中,会追剧至结,给导演、演员全体演职人员点赞,还原历史,生动勾勒…九死一生,刀枪剑雨中历久弥新的山河岁月!

 2 ) 《大浪淘沙》里的最后一段真的好感动啊!

五大书记在那里总结“一大到七大”,朱老总说的那一句话,真的是全剧的精髓啊!《大浪淘沙》电视剧里朱老总说:“大浪淘沙,淘走的是沙,留下的是金!”朱老总的这句话,真的很生动的解释了什么叫做“大浪淘沙”啊!

最后一段,陈启航同学总结的那句话有非常好!听着就让人不禁热泪盈眶,陈启航同学说:“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潮头!中国共产党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载(zài)着红船的意愿,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百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结尾的那个回忆杀真的是哭死我了啊!我们党在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中真的是牺牲了太多的好同志了啊!

以及真实历史人物照片的闪现,汇聚成了一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妈呀!绝了,这也太好哭了吧!

同志们,《大浪淘沙》真的可以和《觉醒年代》连起来看啊!

《大浪淘沙》是真的好看啊!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大浪淘沙》能快点出分,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看《大浪淘沙》了!

 3 ) 特别的献礼剧,《觉醒年代》的极好补充——《大浪淘沙》

看了孔鲤的《大浪淘沙》剧评(//movie.douban.com/review/13554638/),又上网查了查看了一些这个剧的cut,觉得这部剧也非常值得看,它细致地呈现了党是如何靠自身力量找到正确路线的。它不拍大事件,而着眼于大事件前的决策细节;同时,整个剧别出心裁地用一个现代大学生的视角串联起了党在1919-1945年间曲折的寻路过程: 从五四学生运动到中共七大召开,26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 观众能看到找到马克思主义的喜悦,也能看到大革命和反围剿失败的苦楚。能看到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也能看到感人至深的伉俪情缘。这条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成熟的非凡之路,真可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movie.douban.com/review/13542310/)。对于人物,个人认为这部剧比《觉醒年代》刻画得更客观:在描述主要人物身上独具一格的魅力时,也不避讳提到他们的缺点。比如,陈独秀作为思想家、革命者,他志存高远,眼光独到,但也脾气暴躁,他的大家长作风; 同时,高君曼作为一个早已觉醒的新女性为女学生讲述《论女性底人格》,正面体现了那个年代女性革命者的魅力,但也让她在病榻上流露出了对自己婚姻的后悔之意。

有意思的是,这部剧的导演也是《恰同学少年》的导演( 嘉娜·沙哈提 )。2007年正是《恰同学少年》开启了红色偶像剧的先河,让先辈们从教科书中走了出来,鲜活地告诉大家他们的青春多么美好;现在这位导演又用了别开生面的双时空结构叙事真正展示了党的道路自信。可以看出,导演一如既往地勇于创新,同时十分明白年轻人喜欢看什么,需要看什么。

总之,这是一部入手不亏的剧,没有婆婆妈妈的感情戏,没有流量入侵造成的不适。观众需要做的,就是跟着一个对党史感兴趣的学生,一步一步探究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艰辛历程,整个过程充满了探究的乐趣,最终,我们会罗辑自洽地得到结论:毛泽东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长期过程中的实事求是的结果,是在「左」与「右」之间徘徊最后失败甚至牺牲、动辄以组织覆灭为代价的血路。这是大悲情,也是大豪情。蹚过经验主义的泥潭,跨过教条主义的陷阱,最终才能迎来革命的胜利。特别地,作为一个商学院学生,教员对时事的准确分析、不拘一格的用人策略和灵活多变的处事风格真是怎么都看不够,有太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了。

今天,我们的国家又一次面临了严峻的内忧外患,值此之际,回顾先辈们所走过的道路,分析和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才是献礼剧存在的真正意义,也是先辈们希望看到的,献给中国共产党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4 ) 直对逻辑,风云际会

因为没有武装力量,一战后,欧美强设日本这颗棋子,扰乱中国政局,妄图瓜分我们;日本为了扩大土地,甘愿当这颗棋子。历史并没有随着时间,解除这个危险。由此开始,这部连续剧在我心中,鲜活起来。

因为没有武装力量,为了打倒军阀(欧美各个国家为了瓜分中国各支持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必然失败,共产党哪怕比国民党更有理论宗旨目标章程,但都不能解决,被国民党恩将仇报的恶果。开篇多集对一大到五大毫无掩饰的陈述,让历史中所有的大势有了必然的人性逻辑。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为了打倒军阀

国共第二次合作,是为了抗击日本

军阀为了壮大自己势力,各自依附一个欧美国家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初期,从幼年期就要求绝对独立,到长大期趋向依附俄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到慌乱为遏制野蛮成长的国民党,依附汪精卫亲日政府

蒋介石为了压制为民请命的共产党,依附欧美列强的美国

共产党从马克思俄国模式照搬的起点中,艰难走出马克思中国模式,脱离依附,彻底独立为民请愿,毛泽东思想写入中国党章

如此大时势逻辑上,无不与人性成长小逻辑契合。

中国共产党一大创始人的各个命局,从人性对为民请命还是为己私利上可以一窥究竟,也就给了我们后人学习思考的入手处,让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大浪淘沙,去脸谱化回顾历史。没有绝对的缺点,也没有绝对的优点,每个人都能多层次解读,让人可以明白可以去预感人物结局,甚至呼应,看到自己。真正做到读史鉴今。

个人觉得最妙的地方,是从始至终的,是经济力与战斗力一样重要的不回避,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窘境,也让人深思:我们要脚踏怎样的实地去达成我们的目标。

从而,让我们对伟人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模式,毛主席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天降神兵,在实践中出真理,这个艰难而坚定的历程,有了真正能理解的佩服和明白。

无论如何,都很佩服那个年代,经常扪心自问,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我会是谁,我会怎样抉择,我是否也能,坚定不移的走上中国共产党这条为民请命的大道上来。

是以搁笔,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心潮澎湃

 5 ) 《大浪淘沙》穿越时空,指引我们走上信仰之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部别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佳作《大浪淘沙》吸引了我,说它别样是因为这部剧以二十一世纪现代青年的视角来讲述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5年 “七大”召开这二十多年间,中国最优秀的一群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真理,并选择信仰共产主义思想,他们共同建立了共产党,并以党的发展脉络为根基,在中国遭受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所进行的不屈不挠、坚苦卓绝的奋斗史故事。 因此,这样一部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浪淘沙》让我加入了追剧的行列。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就让我们迈开脚步坚定地走下去。” 这是第八集中共“一大”上,参会代表通过毛泽东说过的这句话让大家群情激昂,有了的理想、有了信仰的共产主义,未来的征程之上也有了正确的航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这艘游船上诞生了,这便是“红船会议”,“一大”代表们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会议上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选举出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当我在观看这一段儿时,心一直随着剧情的发展起伏着,“一大”的胜利召开真的非常艰辛,起初会址原定在李汉俊家上海法租界一幢二层小楼里,但由于遇到警局的暗探,会议只能被迫终止,陈公博也因为害怕退出了“一大”会议,最后大家只能在了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召开会议。 这次会议,大家通过不记名投票选举张国焘为组织主任,他宣布我们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目标的第一决议案》,并选举产生了中央的领导机构,完成了原定的全部议程。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的野心,为了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可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真的救中国! 其实,选择走这条路是要鼓起很大勇气的,其中的艰辛作为现如今的我们也许还无法深刻地体会到,因为目标和理想是很难轻易的达成。可是,我们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并没有放弃,他们淬炼思想、锻炼意志、坚守信仰、迈开脚步坚定地走了下去,从此带领这我们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富民强的崛起之路。 “记住,无论问什么都说不知道,毕竟你们是客,警察不会太为难你们,我是已经准备坐牢,你们出去以后要继续干。” 在第九集陈独秀被捕入狱后他对同在狱中的杨明斋等人说了这样一番话,坦诚爽直、性格刚烈的陈独秀知道自己也许会被判七八年,但在他心中信仰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告诫杨明斋等人,出去后一定要继续开展工作。后来,在各界的施压下陈独秀被保释出狱,那一天,青年们高唱着《国际歌》迎接他出狱。 这样的一位把顽强与坚韧刻在身上的第一代共产党人,让追剧的我感慨万千,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将建党一百周年,在这重大时刻,我们要回望历史,铭记初心! 如今,当我们回首那段激情澎湃,力挽狂澜的燃情岁月时,一定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若没有革命先辈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怎会生活在物质与精神越来越丰富的祖国怀抱中。 所以,我们不能忘记由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铸换来的和平,要记住信仰的力量,吾辈当自强!

 6 ) 有意思的电视剧

以前看过一些革命题材的电视作品,感觉这些作品表述的内容是在不断地改变。第一是逐渐开始直面问题。

比如我看过一个片子,名字记不准了,似乎叫《王佐和袁文才》,讲的是毛委员带领红军上井冈山的故事。最后用话外音加字幕,说某年月日,王佐(袁文才)同志在某次战斗中牺牲,还让我好一阵唏嘘。后来看叶永烈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我才明白该电视剧回避了王袁的真实结局。

后来应该是拍《长征》的金导吧,又拍了《井冈山》,片中袁文才在风雪之夜说:没用的,别告诉毛委员了,毛委员上面有省委,省委上面有中央,中央上面还有共产国际。基本上暗示了他的结局。

第二是由一正一反的明显设置,改为让观众做评价。

比如《延安颂》,党内朱、毛是正派,王、张是反派。到了《觉醒年代》,则展示了各种思潮下,知识分子的探索。

第三是作品风格从朴实到娱乐,再到二者兼顾。

早期作品大多倾向于还原历史印象,严格地叙述党内发生的事件。近期有些娱乐化因素,比如《远大前程》里的杰克苏故事,突然展现出汪寿华的遇害。比如大业三部曲,尤其是《建军大业》被网民戏称“黑帮复仇片”,可谓此类作品之顶点。

而《觉醒年代》则做到了二者兼顾,说他娱乐,毛教员出场的画面就是某个会轻功的大侠,或者美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但是鲁迅的登场和二陈的就义又非常的凛冽。目前播放的《光荣与梦想》,导演延续了《黎明之前》的快节奏尝试,活埋汪寿华的场景拍的人义愤填膺,多名未来将领在白色恐怖时期的入党仪式似乎宣告了诸位英雄聚集,要为最终埋葬反动派的大决战开始倒计时了。

本片的切入点与以往作品不太一样。结合多位网友的观点,有三点:1、它刻画了党组织的孕育、发展、胜利与挫折;2、它刻画了党为什么是一个现代化的先进组织;3、它肯从女人的视角出发,观察并参与时代的前进。

基本预订五星。

写的颠三倒四,诸君海涵。

 短评

比光荣与梦想好,比觉醒年代差一点,这版陈独秀更有感觉,暴躁大家长应该更像是这个样子。保剑锋竟然还不错不出戏,海清拿腔拿调不知道演的啥,不如周显欣的高君曼温婉坚韧,陈若轩尚能接受,孟子义又被塞进来了。

8分钟前
  • 那那
  • 推荐

确实蛮新颖,对一大的12个代表和陈独秀的一生有了一个完整的交代,不回避也不隐藏。但现代直播上课的插入简直是个扣分项。

11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党史群像可排第一

14分钟前
  • 东方白
  • 力荐

评论里对比觉醒年代的,拜托大家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先入为主!明明这也是一部难得优秀的片子,不要因为先入为主而忽视了这个片子的闪光点呀。剧本真的看得出来太用心了,台词中许多在党史中都是有原文的,而且镜头的运用,画面的美感,还有所有演员的原声台词功底,包括别具一格的叙事手法,还有女性的视角,都是这部片子值得期待的地方啊

18分钟前
  • 努力努力再努力X
  • 力荐

陈独秀的大家长作风表现得很明显,虽然有暴躁向的脸谱化。正是一次次的选择党组织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毛主席虽经历挫折却始终不放弃。难能可贵的是基本没deng什么事情,没有刻意凸显。

20分钟前
  • 笙歌绝笙箫默
  • 推荐

NO

24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很差

本来做好了看不下去的准备,结果看了觉得还行,尤其是第三集之后渐入佳境。全剧有两条线,一条是青年做视频纪念先辈,一条是党史发展脉络,可以说本意是好的,帮助串起剧情,且用青年的口吻直接点明了许多历史事件/人物的走向,是一个比较讨巧省力的方法,但问题也就出在这个青年的视角上,这条线本身缺乏内在逻辑性。//本剧的另一个问题是布景太“干净”了,很不符合历史的场景,从渔阳里2号到窑洞,演员和场景都太“干净”,不真实。//本剧塑造地比较成功的人物是张国焘和李达、王会悟夫妇,剧里给张国焘设计了不少小细节,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度,而不是一张扁平的纸;李王夫妇的戏份几乎贯穿了始终。//保剑锋的mzd好像看着也不违和,周恩来的演员和周总理的浓眉配不起来。//一大的十三位代表,走到最后的竟然只有那么几位,令人唏嘘。

28分钟前
  • 墨先生
  • 推荐

以往的「重大革命历史剧」,多执果索因,多少存在一些「幸存者偏差」,对历史呈现不够全面。而《大浪淘沙》锚定「一大代表」,以十三人的人生道路分野为主线,串联出中国革命艰难前行的历史画卷,对党史在电视剧中有更为多元化、完整性的表达。

29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

现代线时常显得突兀,影响观感

34分钟前
  • 伍零一
  • 推荐

有生之年从未想过保剑锋可以演毛主席,关键还毫无违和感,这样的历史正剧应该鼓励多拍,多普及年轻人看看。

37分钟前
  • GAKI
  • 推荐

从剧情的设计来看,大浪淘沙已经不再是仅突出毛朱等个人主线的拍摄手法,更多地将有血有肉的革命人物出现在荧屏之中,这是国产革命剧的进步。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剧中对于坚定地走向革命、在革命中踌躇、以及反对革命的各种人物的刻画。对于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来说,一些人虽然只是其中的过客,却又难以绕过,值得书写。

40分钟前
  • sweet song。
  • 推荐

这部剧真的不错,不该被埋没

45分钟前
  • 🐯
  • 推荐

因为《觉醒年代》轻易弃剧的实在太可惜!此剧刚好衔接觉醒,且质量很高!但是有些人有偏见了!导演拍过《恰同学少年》《走向共和》《1566》。或为导演,或为副导演。是绝对的大才女!剧中女角色也非常出彩!

47分钟前
  • 枪与玫瑰
  • 力荐

好有野心的一部剧,品质也是难得一见!全景式展现了我党是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只有看懂了我党走过的路,才能真正理解我党组织的先进性,制度的优越性。

52分钟前
  • 凌晨4点20分
  • 力荐

十多个代表,每一个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一点也不混乱,让人很容易记住。整体而言都很不错,只是刘仁静的戏份少了些,尤其是其政治观点的转折上以及托派方面,阐述较少,可能是对于托派问题,有些不好定义。包惠僧最后那场过寿,以及内心的自我解剖,拍的尤其好。

56分钟前
  • 铸剑师
  • 推荐

支持所有的女性视角革命剧,请不要忽略她们。

57分钟前
  • 阳光彩虹小白马
  • 力荐

我喜欢这部剧甚于觉醒年代。原因有以下几点:1.通过这部剧学到了很多党史。2.这部剧不是个人传记,而是一部群像戏。主体是党,什么时期该什么人出现就什么人出现,不以最后的结果论英雄。每个人都是党的一部分,初期,中期和后期,是不同的人在发挥着作用,领导着党。因此每个参与的人都是有描写的。反观其他一些剧,大多数都是结果论英雄,毛主席占很大篇幅,事实上,在初期和中期他的地位是不靠前的。3.敢于直面历史,从建党初期到抗日战争胜利,中间走过很多弯路,出现了很多叛徒,这是不光辉的一面。但是这部剧,该是啥就是啥,对于周佛海李公博张国焘,都是有很详细的描写的,觉醒年代中,张国焘出现的画面就很少,按理说,他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学生领袖,应该有很多画面的。直面史实,是一种自信。

1小时前
  • 记忆存储
  • 力荐

想想和他们站的是同一片土地,是同样的国籍,看的是同样的太阳和月亮,我就感觉离他们很近很近。

1小时前
  • •᷄ࡇ•
  • 力荐

保剑锋演的好不亏是二次演绎这个导演也真的很厉害这么多人物,这么多形象,这么多故事,居然还拍的这么细腻。

1小时前
  • 尾指一勾
  • 推荐

第一次真正对近现代史有了感受,那些枯燥的背诵和难记的名字之后,都是无畏、热血的先行者们,他们最早醒来,用生命铺就了我们的现在。

1小时前
  • 🍔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