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度空间

爱情片中国香港2005

主演:张国荣,林嘉欣,李子雄,周嘉玲,徐少强,潘美琪

导演:罗志良

播放地址

 剧照

异度空间 剧照 NO.1异度空间 剧照 NO.2异度空间 剧照 NO.3异度空间 剧照 NO.4异度空间 剧照 NO.5异度空间 剧照 NO.6异度空间 剧照 NO.13异度空间 剧照 NO.14异度空间 剧照 NO.15异度空间 剧照 NO.16异度空间 剧照 NO.17异度空间 剧照 NO.18异度空间 剧照 NO.19异度空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00:59

详细剧情

章昕(林嘉欣饰)得知房东的妻儿死于泥石流后,总会看见她们的鬼魂,令男友无法忍受折磨离她而去,无奈之下,她求助于心理医师阿占(张国荣饰)。阿占清楚知道章昕所见不过是因长久孤闭所生幻觉,开始竭尽全能帮...

 长篇影评

 1 ) 事关孤独

    第N次看《异度空间》的时候终于可以忽略掉很多东西。最好看粤语原声无字幕的版本,专注于张国荣几近疯魔的表演。如果你能从头到尾都注视着他的眼睛,你能看到他的目光从最开始的炯炯有神慢慢随剧情暗淡。他的声音,他说话的方式,亦从坚定自信转而颤抖。另一边,是章昕从一个从不笑、头发遮住半边脸的自闭女孩走出抑郁阴影。这是两个孤独人相互扶助走出黑暗的故事。我想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也许是个鼓励孤独的人们的励志片。
    前半部分可以视为一个小小的“孤独者众生相”。章昕,想当作家的女孩,现在在做剧本翻译;以前有过几次失败恋爱的经历,每次都以自杀告终。章昕的孤独不是天生的。“十二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又各自结婚,以为自己很漂亮很能干,结果被男朋友甩,于是整天闹见鬼”,这些话从她表姐夫嘴里跳出来,带着残酷的戏谑,连罗本良都要抗议:“喂,你还算不算她的家人?”后来她再次自杀,她的表姐只是说:“她就是这样……”没有人真正关心她的感受。她的自闭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而“见鬼”,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求助信号?她完全拒绝了她自己之外的世界,就连去看心理医生也是为了敷衍表姐。在“看到”房东已死去的妻子和儿子之后她甚至用报纸封住家里所有能反射影像的物体。罗本良给了她一丝希望,但罗拒绝了她,导致她又一次自杀。罗本良最后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把她的父母叫回来和她见面;又教训了搞怪的房东和楼上的男子。“鬼”没了;心结解开,章昕的问题这才解决掉。
  没有了医患关系的束缚,罗本良可以光明正大地约会章昕了。罗本良最开始是以一个事业有成的精神科医生出现的。他在讲坛上谈笑风生,用流利的粤语、中文和英文回答听众的问题。在那时看来,他自己是没什么问题的。他的孤独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孤独:独居,疯狂工作。他记忆深处的记忆只有在给章昕作治疗的时候偶尔会流露出来。上小学第一天看到学校的大门。殡仪馆里死者的遗容。后来我们知道,棺材里的女孩是他的初恋女友小鱼,她的独占欲反而使他远离她,于是她为他自杀。他自我保护的方式是将这段记忆“删除”掉了。就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他甚至不认得小鱼的父母。但是这段记忆就像一个定时炸弹,终于再度出现:带着死时的伤疤的小鱼出现在他眼前;他在梦游中翻出了当年小鱼自杀后留下的各种资料。小鱼半逼半引地把他带到自己跳下去的那个天台,两人的心结解开,她不要他死。小鱼这回是真的“走”了,真正站在他眼前的是章昕。他们拥抱着等待黎明到来,结局俗套却温暖。
    其实还有两个孤独的人常会被忽略掉,一个是章昕的房东,还有就是在章昕楼上的男子。他们又代表了另外两种孤独者的状态。房东的妻子和儿子死于山泥崩塌,他每天都在等他们回来。他完全相信章昕看到的是他的妻儿,并懊恼自己为何没能和他们见面。这番理论在罗本良那里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你曾经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你就会明白,要接受自己再也见不到某个亲人这个事实是极困难的。那个男人,只不过是太爱他的妻儿了。还有章昕楼上那个经常弄出怪声吓章昕的男子,他在这样的恶作剧中找到乐趣,似乎是这些孤独的人当中最不痛苦的一个;是否是孤独如果没有伤害到你便会驱使你去伤害别人?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孤独的,只不过有时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已。能找到心灵的伴侣的人是幸福的。找不到呢?那就自己学着找快乐吧。

 2 ) “治疗中出现移情和反移情现象都是正常的,咨询师不必害怕”

1、“治疗中出现移情和反移情现象都是正常的,咨询师不必害怕”,,这片子就是教科书上这一条的戏剧演绎式说明

2、我对自己给自己做ECT的还有胰岛素休克的强人们都佩服至极(虽然更喜欢房叔那种流氓范的),
wilson(是的,这也是个wilson)那句话很好,“下次要电自己的话,,记得打电话找我”

3、前半段其实挺像治疗的优秀范本,很专业的治疗师。找医生就要找这样的

4、后半段证明,医患关系和虐恋关系一样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哈
每个人都有问题,没有问题的医生也许不是好医生。

5、“你梦游啊”。。。这片关于心理问题和治疗的部分基本没夸张。

6、“我帮你”。。。。罗杰斯附体

7、“有些东西破碎了,怎么都没法补救”——错误观念,接下来要上合理情绪疗法

8、咱自个有什么问题就先研究什么问题,别藏着别假装强悍,研究完了也别太当真。别把自己当回事,别把他人当回事,别把鬼魂和所谓阴影当回事。但当真以为什么都不当回事的时候,,想想,,是不是还有什么更严重的问题,莫名其妙着。
理性既是用来清理和建筑也是用来捣毁的。方式方法是铠甲和利刃,当你离不开这些这样的时候,证明你还脆弱。高手都讲究个忘招的。

9、家庭和感情经历很容易导致神经症,,,一些人都没有幸存,更多人没有治愈,而幸存者强悍,治愈者幸福。
大家请争取,各自珍重珍惜。

10、但作为一部恐怖片,太次了。一点品位都没有,能吓唬谁呀。

11、张国荣是个非常优秀的演员。

 3 ) 没想到是这部

之前有一阵非常喜欢恐怖片,无意中刷到这部,发现是林嘉欣和哥哥演的,就加到“想看”里了

我对哥哥不算很了解,他的事情都知道,但是本着礼貌缘故,不愿意去搜他私人生活的事情... 我知道他类似希斯莱杰这样,也是拍电影入戏太深成为了导火索,但是完全不知道是哪一部

看到一半我才突然意识到什么,先是注意到了上映年份,惊得我赶紧暂停查百科... 才意识到竟然误打误撞的在四月一日看了哥哥的“遗作”

于是我从头拉进度条,开始怀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情绪(更多是敬畏)开始重新看这部电影

我曾一度以为这是一部悲剧,我曾一度以为Jim最后会跳下去,但是没有

Jim以一位相信科学逻辑严谨的十分有个人魅力的心理学医生的身份出现在故事中,虽然故事跟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但是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救赎”或自己与自己的和解,而且还是happy ending...

我看到结局我都傻眼了,为什么... 不是疑问为什么是happy ending

我疑问的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不但没能帮助他,反而把他推了下去......

(我是一个有过三段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治疗的人,六年病史)

我想尝试了解角色与演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是我哪怕以一个消极的角度去观看,更多的捕捉到的也是有益的——Jim这个角色帮助女主摆脱了心理疾病,严格意义上来讲,他救了女主的命

虽然为此,他引出了自己的心结,自己年少时宁可遗忘的巨大痛苦,他出现幻觉,失眠,梦游,暴躁等等... 他逐渐想起来

可是他直面了自己的痛苦,他在最后一步与自己和解了,得到了小鱼(少年时的女友)的原谅

看到后面才知道,女主阿欣讲的故事反而是Jim主观对应了自己的故事,Jim救下了阿欣,也救赎了那个年少时没能救下小鱼的心结... 最后男女主在天台相拥着迎接朝阳

在我看来这怎么看都是一个有利于演员自我疗愈的剧情,无论是美好的剧情还是中间那段癫疯的剧情,我甚至觉得癫疯的剧情反而很利于发泄——看到鬼绝对不是抑郁症的症状,更不符合现实,这是可以避免自我带入的;反而演神经质反而可以借助演戏发泄自己原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发泄的情绪......

但是我是真的没想到,反而是这部

他比人们想象中的痛苦得多,这样的故事不但没能帮助他,反而打开了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魔盒

 4 ) 爱是一首安魂曲

     电影《异度空间》之所以出名,绝大多数原因是它作为张国荣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留下了他让人难以忘怀的音容笑貌和出神入化的演技。出于对张国荣的喜爱,在浩如烟海的光影世界里我选择了这部电影作为五一假日的观影对象。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被眼前的幽灵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是林嘉欣扮演的阿茵,父母的婚变和对她的遗弃是她心中永远的痛,阿茵变得神经质,这也直接导致了她爱情的不顺利,生活的种种挫折让她疑神疑鬼。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她开始出现幻觉,并多次企图自杀。她的心理医生Jim(张国荣饰)适时地介入了她的生活,解开她的心结,并用爱情温暖了阿茵冰冷的心。
     可是在Jim的心中也有不可对人言的凄厉往事:他在中学时代曾经辜负过一个女孩子,结果那个女孩为情所困,最终跳楼自杀。她恐怖的遗容长久的留在他的脑海中,仿佛一个魂灵萦绕不散。深深的愧疚感让Jim从来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他孤独的沉溺在工作当中,谢绝一切社交活动。在对阿茵的治疗过程中,Jim心中的亡灵被唤醒了,开始频繁的干扰他的生活。他开始变得纠结,甚至在游泳的时候也能看到身穿校服的女鬼跟随在身后,恐怖如影随形,他几近崩溃,最终站到了高高的天台顶……
    这部电影与其他恐怖电影的不同就在于它始终强调一点,那就是鬼是不存在的。张国荣扮演的心理医生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鬼其实是外界关于鬼怪的资讯在人脑中的自然反映,而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整个故事的发展当中,鬼魂一直都是作为心理疾病的象征物出现的。缺乏依赖的阿茵眼前出现的女人和小孩是房东凄惨故事在她头脑中的反映,正是因为孤苦伶仃的她心中没有值得依靠的人,才会轻易地被外界的资讯侵入,以至于产生了幻觉。而对于Jim来说,心中深深的后悔和难以言说的痛苦压抑了许多年,在突然爆发的瞬间,幻觉来得犹为强烈,直到将他逼到死亡的边缘。
Jim在劝解阿茵时说过一番话:“其实每个人都是脆弱的,都会有感伤和痛苦,压抑得太久,就会形成心结,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调节和安慰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秘密保守的太久,就会成为一块石头压在心上,让人喘不过气来。记得在电影《2046》当中,周慕云曾经说,从前的人,如果心里有一个秘密,就会到山上去找一个树洞,对着那棵树说出来,然后将树洞堵上,这样就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而自己也能够从秘密中解脱出来。阿茵在对父母倾吐之后恢复了正常,而Jim正是因为不愿对人倾诉,才不得不痛苦面对诞生于他心里的冤魂。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夜风中的天台上,Jim对一路尾随的亡灵说出了心里的忏悔,以及这些年自己经历的内心折磨,他说自己情愿跃下高楼,用生命来谢罪。就在这一刻,亡灵的怨意被化解了,她升上了天国,Jim也得到了解脱,和前来寻找他的阿茵紧紧相拥。
在这部惊悚电影当中,不乏让人心惊胆战的元素,镜中的幽灵,阴暗的房间,诡异的满脸含笑的房东,迷蒙中带着压抑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心理状态的刻画,林嘉欣较好的完成了她的使命,生动表现出了阿茵的苦恼和纠结,身上更有一种让人怜爱的柔弱气质,让人浮想联翩。而张国荣的演技则毫无疑问地达到了其他演员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境界,心中那种难以言说的恐怖和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时的木然和创痛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看来,他已经到达了神的高度,从今往后很难再有演员可以与他比肩。
一直很喜欢张国荣身上那种优雅和迷茫的气质,最初的惊动是他在《英雄本色》中扮演的那个年青英武的警察弟弟,后来又有了在《阿飞正传》中颓废和堕落的阿飞,《倩女幽魂》中外表柔弱却情比金坚的宁采臣,《胭脂扣》中令人神伤的衰老沧桑的十二少,《霸王别姬》里面千古绝唱的程蝶衣,《枪王》里被杀戮欲望所操纵的神枪手……一个又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角色,造就了完美的张国荣。
作为一代巨星张国荣的遗作,《异度空间》承受了太多的非议,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在这部惊悚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张国荣太过投入,以致于电影拍完以后还无法自拔,各种心理问题纷至沓来,最终就像电影中的女鬼一样,将他逼到了顶楼,很可惜的是,他没有Jim那么幸运。张国荣用纵身一跃这种惨烈的方式逃离了心魔的压迫,也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直至今日,他的歌迷和影迷们还在用各种方式将他缅怀。
这部影片美好的结尾让人不自觉的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爱是一首安魂曲,将人间无法缓和的矛盾和仇恨化解,给人以宽容和博大。我深深的相信,困扰Jim许多年的死魂灵不会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了,因为他的心结已经打开,生活的阳光将从此普照他内心深处。
    
    


 5 ) 敷衍了事看《异度》

   让nn(就是我)来看的话,《异度空间》非常难看!!这绝对是除却了nn对鬼怪类电影的偏见而说的实话,可是吧,当时是作为心理片来看的,这样就实在无话可说——毕竟上课看电影本来就是赚到了,再加上当作心理影片来分析……还要写观后感d-_-||||所以,算是很认真看的电影之一呐。

    一、心理医师Jim的精神病之路——关于罗的心理防御:

    从罗的身上找转折其实方法粉多的说,但nn看到的是心理防御的掩饰。

    罗发病的原因至电影后半才开始交待,个人看来,后半段影片完全无前半段精彩,前一半的气场、节奏、故事发展、心理刻画(甚至是心理学角度的刻画)都很有意思,但之后半部要我说就是为了恐怖而恐怖,那些意象甚至都没什么意义。所以,其实单从前半段就能了解罗的心理压力和潜意识的泄漏,打哪里看起?心理防御呗。从“优秀医生”过渡到“心理病患,”并不觉矛盾正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罗的心理弱点,因为他一直以各种防御来掩示心理的脆弱。

    心理防御是一种自我保护,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当潜意识中充斥能量却见不得人的本我、为了让快乐与社会协调而存在的自我、遵循良心而非快乐的超我产生矛盾冲突时,人们会因不知所措而感到痛苦和焦虑(要本我的快乐还是要超我的道德),这时,协调者“自我”会调整这种冲突以缓和焦虑,也就是开启心理防御。那么,Jim又作了什么呢?

    首先的,就是“合理化作用”。 罗医生在影片开始不久接收了他人转介的章昕,他以阅读其日记的方式企图深入了解到这个患者时,他说认为不应用催眠的去唤醒病人的记忆,那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对治疗并没有意义。这个说法就是向我们暗示他的心理,因为这并不是他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提出,因为在心理学的学习初期,都要阅读有关精神分析角度的著述,而精神分析的方法之一就是让来访者发掘其被压抑甚至忘记的记忆,因为那才是症结所在,不能解开这个结就不能解决心理问题,那么他又为什么会理所当然地说出这个自以为是的理论,其实是他为了逃避前女友死亡的痛苦记忆而找的借口,用他自己认为合理的说法来掩饰自己不愿回忆过去的这种心理,自圆其说,即合理化的心理防御。

    第二是“压抑”作用。这一点电影中用了反向表现,因为压抑这种东西力量非常大,压入潜意识后连自己也不会意识到,然而潜意识就像一个酒瓶子,瓶口虽细却仍有通道,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流出,而这种不知觉,往往是意识松懈时,比如梦,比如口误。如罗反复出现不明所以的梦正是以梦的形式出现正是告诉我们他在压抑它们;比如起初为章昕治疗时,他随口便提及“小学门口的样子”,“殡仪馆”,其实这原本都是他记忆中的场景,被压入潜意识而让自己没能意识到;更在阅读章昕的日记并为她作分析时,这些潜意识一点点地被拉出,直到最后出现幻觉,这就是之前他自己所不愿意面对的经历在不知觉间压抑到无意识之中证明,更是“压抑”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即“压抑的东西没有消失,只是潜伏起来,在给予适当的刺激就被激活”。另外谈到反向表现,觉得用这种方法带给观众的错综悬念和因此带来的最后一刻告知真相的惊喜惊讶,实在让人很爽得想起这方面的高手:奈特·沙马兰(扯远了……)。

    第三应该说说“否定”和“投射”。这两种心理防御在片基本是同时出现在罗医生身上。当他开始梦游,朋友与此时已是罗的女友的章昕告诉他这个事实甚至想他向他证明这个事实时,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和怀疑“其实是章昕又犯病了”,很明显是否定与投射反应,片里很容易看出,没什么可讲的。而且nn实在是不愿意谈这两个防御,但却又是最容易出现的防御,即对不愿承认的事实的“否定”和将自己的特征当作他人的特征的“投射”。让人心寒。想起一个动漫编辑好像是圈叉大人的名言,虽然跟这篇文章无关,却很值得深思呐,她说:其实A 片并不邪恶,只是看A 片的人邪恶而已。这个说法,就是“投射”的精辟概括……

    第四是我一开始不知该怎样定义的一点,就是罗一开始醉心于工作,每天都在医院和个人咨询室之间往反,既不参加社交活动又不与人接触,我想这是“反向”还是“抵消”,后来在网上找时偶然发现有人也注意到这一点,定义为“假性利他”,觉得有一定道理,他不停的治病救人,以“帮助他人”来摆脱自己的消极情绪。也就是说,这家伙不停的为他人服务而其实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心理负担,真是一种很现实的防御呢……

    二、能上得了电影的角色并不一定是英雄,说说关于罗在心理咨询技术中不太成功的部分:

    由于不久前刚结束心理咨询学,所以当看到那些能用术语念出的技术时颇感亲切呀。比如,当罗采用共情技术,章昕问他“你相信鬼吗”,罗的说法很微妙,既不违背自己的观点又不直接反驳对方,但说实话,他这种回答在敏感的人听来完全就是一种回避,更会让人生厌,也就因此,罗的这一手法根本没成功达成共情。不过给影片外的我们看来就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有点搞笑了。

    另外,则罗在处理章昕的移情时,在发现对方有移情状况后,没有考虑到对方敏感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特征而直接立刻向其分析,提醒对方“我们只是工作关系”,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甚至使章出现自杀行为。啊啊,荣格大师曾经说,移情包涵了心理咨询的一切,要知道,这不是说说就能做的到啊。罗没能有效解决章的移情本来也就有够可怕,甚至在咨询关系结束后还与之发生咨询之外的关系——情侣,这除了电影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弄不好还要吊销执照,所以,如果你认为当咨询师的理想可以是咨询帅哥然后等其移情然后ooxx,这,是在是不太可能的,弄不好会出人命的。

    总之,我要说的是,虽然电影不算太好,但除了作为张哥哥的遗作外,其实只要你愿意,什么东西都能看出乐趣来。

 6 ) 每个人都可能有心魔 说出来做出来 面对它正视它 不要逃避

刚刚看完《异度空间》,一部早就听说、早就想看却一直没机会看的片子。作为国荣的遗作,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氛。

从一开始YAN住进公寓,全片出场人物并不算多,但是就是这些不多的出场人物串成了连贯紧凑的故事情节。公寓房主,男住客,YAN,JIM,YAN的表姐表姐夫,YAN的父母。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是却在环环相扣的叙事中传递出了一丝主旨,姑且让我这么叫吧,我只是这么理解的,或许影片本身并不想表达什么。心魔,在每个人心头挥之不去,长久影响刺激着每一个人,或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在我们未曾注意、未曾察觉的某个时刻,心里面被刻意回避的记忆却在悄悄地啃噬着我们的灵魂。

这世上有“鬼”吗?没有,如果有的话我叫它心魔。是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敢面对的,甚至不愿承认的事实。也许自己觉得很悲伤、很丑陋、很羞愧,我们把自己伪装起来,强迫的告诉自己我把什么都忘记了,甚至自欺欺人的说这一切都没发生过。因为什么?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牵绊了,家庭、爱情、友情、名誉、地位等等让我们无所适从,甚至有时不得不把自己伪装起来。但我们知道我们是在善良的伪装,不想把自己的不快乐带给别人。总是想把开心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但是这种善良太累了、压力也太大了。只会导致心中的压力与苦闷重重累积,它会通过另一种方式即是我们所说的心魔表现出来。别人看不出来,包括自己的亲人、朋友,因为谁也不可能时时和你在一起,时时和你在一起的只有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在一定的时候,心魔会扭曲变形,人也随之失控一反常态,但是这种折磨只有自己能体会,甚至不能体会发觉,任其泛滥,自己反以为自己很正常,只是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最难看清的也是自己,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即是如此。承认是需要勇气的,承认自己心魔的存在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房东一直不能面对自己的心魔,在妻儿去世后仍在客厅摆放着他们的鞋子,写信烧给他们。其实房东自己知道妻儿去世的事实,但是这个打击太沉重了,他不是不敢承认而是不想承认。家庭的幸福给他的每一寸温馨他都想留在每天的等待里,他怕因失去妻儿而受到伤害,他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完美家庭。说实话,这样的男子很难得,可以想见在妻儿去世前他有多么爱他们多么爱自己的家庭。但是生活总是充满变数的,当灾难到来,极大的悲痛之后需要我们极强的控制力,痛就痛了,伤就伤了,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承认现实,接受现实,把自己的苦楚诉说出来,让心魔随着自己的勇敢接受而烟消云散。在天堂的妻儿在一直期待他能够一个人时过得幸福开心,不要因此封闭自己,命运之门还在敞开,生命之泉还在流淌,房东需要找一个能够倾诉的知己,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天堂的妻儿在看着他幸福的将他们的温馨延续。

YAN失恋后就想到自杀,就会看到幻觉,之所以她不认为那是幻觉是因为她不肯承认自己的精神有问题,让心魔久久的折磨她,压迫她。但她这么做不会换来她以前恋人的感动,爱情应该是轻松、有自由空间的,而不是给对方负担,让对方感到有压力。虽然解脱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只要大胆的承认现实、接受现实,心魔注定会被摧毁。没有谁值得让你为他折磨自己一辈子,他也会难受的,既然如此何不让双方都在生活上轻松都轻松一些。没有过分的要求的,也没有乞求的各自开始新的生活。去面对他吧,打个招呼告诉她自己现在很好,以前给你添麻烦了,很抱歉。就像YAN那样,大胆的走过去告诉他,即使他被吓走了但是我做过了,我心里踏实了一切都如释重负。YAN的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伤害是她永远觉得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才导致了父母的离异,当十几年后一家人站在一起时,YAN终于能够说出自己继续很久的话,我不想见到你们、我恨你们,说出去了也许心就不那么痛了,感觉其实许多年过去也没有恨了,以前一直是自己在骗自己,现在勇敢的面对了自己的童年,面对了那个脆弱的自己。新的生活开始了,心魔此刻早已被排斥在体外,那藏子心底的秘密,那折磨自己的压力都随着风飘散了。

JIM可以是一个好医生,却不是一个好病人,他一直不能承认少年的那段恋情,那段伤心往事。在精神状态出问题后也不肯承认自己的病情。梦游、做重复的事情、回忆、寻找、思索、痛苦、折磨,他每晚在重复着自己的噩梦,每晚在重演着少年的悲伤。运动真的可以让人冷静下来吗?JIM曾一度这么以为,但是不是的这同样是在逃避心魔、逃避现实,只不过是另一种方式而已。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过往,也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不要让自己活的太累吧,那不是充实,那是人生的自虐,应该以一种闲适、轻松的态度来生活的,生活应该让我们感觉到兴奋和充满期待,体会生活的美妙之处。切莫因为不能战胜心魔而折磨自己,这样既不能博得同情也不能拯救生命,只会陷入无限的噩梦循环。该承认、该接受的就去面对吧,我们奇迹般的来到这个世界上难道只为了一个目的吗?不会的,生命赋予我们的意义远不仅如此,不是没人在乎你,也不是没人欣赏你,或许你没遇到,或许你没发觉。但是这已足够我们期待的了,不是吗?想象着某天出现的某一个人让你心灵安宁,让你快乐生活。想象着某天遇到的某件事让我们感动不已,让我们感激生活。心魔此刻也不会再折磨我们,我们可以平凡、可以单纯、可以不成熟但是不能不快乐。快乐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权利当然更是义务,你是在为什么而活着,你是在为什么而生存,且不去想深奥晦涩的问题,起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正视生活。我们对生活充满期待,我们对人们坦诚相见,在自由的空间里即使异度又何妨,那只是我们的精神小世界,但它是健康的充满希望的、没有心魔的小世界,即使它不完美,但是它存在于真实的自我当中,足矣。

YAN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JIM;JIM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YAN。两个同样曾经不敢面对自己心魔的人,两颗同样受过伤的心。也许没有激情的碰撞,也没有多少浪漫的瞬间,但是他们能够彼此抚慰,彼此呼应,远非关心这个词所能概括的。那或许是注定的吧,二人的相遇也是生活的惊喜,但他们都不言明,心里知道,眼神中能够看出一线希望。YAN战胜心魔了,可JIM又被心魔缠绕了,心魔可能一刻未远离我们,但是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它就永远无法接近我们。幸运的是JIM旁边有YAN在,一个走进他生活接近他灵魂最深处的人。是她让JIM从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也是她让JIM勇敢的对过去说再见。过去的就过去了,有过幸福、有过快乐、有过感动也有过悲伤,他们都是记忆中的了,为什么要刻意回避呢?大胆的面对过往,也许是一声叹息、也许是泪流忧郁,但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时间从不曾为谁而停留,呻吟并非伟大的歌唱,它也不会铸就永恒。从一个绝望的世界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只因为有你在,YAN,JIM当然会幸福,但他们也会面临很多困难,他们会一起战胜磨难,将幸福延续。但这不是我们该想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不同的遭遇,但是心魔从不曾在懂得生活与感恩的人面前显得可怕,或许某一天,我们会感激的说道,幸好还有你在,手会颤抖吗?泪会横流吗?由它去吧,我们在生活,这才是生活。

 

 短评

小时候跟着家人在电影院里欣赏此片,由此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几十年后再度鼓起勇气回顾此片,却只觉得各种哑然失笑。作为21世纪初的心理恐怖片,本片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话题度,女主角被内心恐惧所具象化为的厉鬼所纠缠,最终在心理医生男友的陪护下得以恢复,然而男友的恐惧又再度浮现,整个过程阐释的是现代人与自我和解的情感纠葛。片中的惊吓元素现在看来已经不足为惧,整个故事结构也无新意,前半段花了太多篇幅描绘女主角的经历而最终的解法就是和父母相认,这种对心理疾病的理解难免有些敷衍了,而后关于男主角的故事又有种突然加快节奏的仓促感,如果不是有张国荣的演技撑着,这后半段其实是比较平庸的。片子本身属于是那种相对高级的国产鬼片,这得归咎于相当不俗的配乐。同时主演的去世也为本片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单看内容还是显得过时已久

8分钟前
  • 裸奔的芒果
  • 还行

最后我们都原谅了曾经的爱人,救赎了现在的自己。

10分钟前
  • 病気君
  • 推荐

很早前就在电视上断断续续地看过,我始终是看不得惊悚恐怖片的,至今还记得一些吓到自己的场景,然后就是最后,张国荣在屋顶的样子。

11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鬼是自己的心魔。

13分钟前
  • 武志红
  • 推荐

实在是。。。结构上太简化了,以致于心理深度上,完全没有说服力,结尾小鱼莫名其妙就说不爱张国荣了,杀了我吧,看在哥哥面子上,给三颗星吧

16分钟前
  • 🌞娘卷卷🌙
  • 还行

「我已經不再愛你了。我不要你了。」最後 他說 你要我跳下去 你要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 一直以來 我都沒有眞正開心過、我都不可以接受別的女孩 因為你。

20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我不爱你了,我不要你了。

23分钟前
  • Q。
  • 推荐

一代巨星张国荣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传闻这部作品之后哥哥就得了相当严重的忧郁症。现在再看这部作品,除了肯定张国荣精湛的演技,其它是不值得多说的。

25分钟前
  • Queenside
  • 力荐

始终不敢看,胆小,看下来更怕电影与现实的对应,越是雷同越是可怕,越是不同却越是痛心。人生终章定格在这部电影,似乎,又莫名地合宜,多少年后畅想那时心态或相互的影响,无解,想起前几天采访林嘉欣,谈到要把每部电影都当最后一部来演,蓦然惊心。这场疑神疑鬼的惊魂记,勒伤了每一个人,多想天台变色之前,云过风也清。哥哥的演技与颜值太抗打了,而林嘉欣初闯影坛,继与学友相配后再次惊艳。

28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其实我是当个平常片看到,觉得张哥的演技还是蛮不错的因为看张哥精神错乱分裂兮兮的样子觉得是在本色出演,给了两颗星ps结尾恐怖了,因为后来张哥也是那么死的

2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较差

6/10。其实是部启发了[催眠大师]之类‘‘心理师也有心病’’的套路片,行为诡异的房东、阴暗的租房、镜中幽灵以及若隐若现的说话声,这些恐怖元素恰当推进了情节发展而不单纯是故弄玄乎。剪接策略上最有意思的是将男女主角的生活、初恋记忆产生交集,即使观众没有察觉出男主的焦虑来源,也在反转中揭示了情感命运的相似性:女主的抑郁来自被父母抛弃的童年,所以在初恋中过分索取和依赖,女友这种强烈的不安和过激行为也是青春期男主与之分手的原因。惊恐症和梦元素的运用也十分贴合剧情,女主潜在的孤独感将生活中听到的事加上想象呈现给自己,当听房东述说妻儿去公园玩耍被泥石流砸死,晚上就在储物柜看见浑身污泥的鬼怪向她咆哮,男主则是选择性遗忘的往事在梦游状态中重现,这两种念头引起的焦虑都表现出对周围人的不信任,需要陪伴和帮助才能逃避。

3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8分,这个评分和电影关系不大,哥哥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中主人公的痛苦是否就是哥哥自身的痛苦不得而知。而哥哥人生的最终归宿是否在这部之中已经悄悄预言。这部只看过一遍不想再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个人远去了,意味一个时代终结了。

38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推荐

为哥哥看的,不过没敢看第二回。

42分钟前
  • yocofcjx28
  • 推荐

一年后的愚人节,哥哥还是跳了。他尽力去演绎一个愧疚的人,赢得了原谅,获得了救赎;但电影是另一片空间,当中情绪与现实有丝连,也不能保证现实与剧本一样尽善尽美。人脑中的异度,纠结着现世的人,羁绊着来往的逝者。看到里面最后达成宽容的天台,就不甘心哥哥最后站上的天台那么无情。

43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推荐

2008-6-7 19:15:31 7/6.3(673) 终究还是没解开心里的结,说句不厚道的,刘德华都未必能这么让人扼腕

46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推荐

很多人都说张国荣的死和这部片子有关,对此我不置可否~~

48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不觉得恐怖。真恐怖。

49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不论是故事情节、叙事手段、气氛营造、演员表演上都堪称一流,可谓国产恐怖片中的顶峰之作。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结尾太过于俗套而滥情,没有给人什么惊喜。而这部电影是张国荣的遗作这点,恐怕比情节本身更令人关注。

50分钟前
  • 人气甜辣炸鸡
  • 还行

心理有问题的人给心理有问题的医治心理问题,真的好可怕,这片子比鬼片还要惊悚恐怖,看了一直有阴影,大半夜的都不敢照镜子。

55分钟前
  • 顾俏乜
  • 还行

是为了破那句“张国荣的轻生是受《异度空间》的影响而无法走出角色”而看的,关联度有点儿低,真不至于因此才轻生。剧情很无聊啊,不就是心魔难除吗。电影主题一句话基本可以概括,硬是要造那么大个局来说,有点氛围大于情节。靠音效吓人真是太没技术了。我只想说仿佛哥哥也有点逆生长趋势。

57分钟前
  • Mushroom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