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行者

科幻片俄罗斯2017

主演:叶甫盖尼·米罗诺夫,康斯坦丁·哈宾斯基,弗拉基米尔·伊利因,亚历山德拉·乌尔苏利亚科,叶莲娜·维克托罗夫娜·帕诺娃

导演:德米特里·基谢廖夫

播放地址

 剧照

天际行者 剧照 NO.1天际行者 剧照 NO.2天际行者 剧照 NO.3天际行者 剧照 NO.4天际行者 剧照 NO.5天际行者 剧照 NO.6天际行者 剧照 NO.13天际行者 剧照 NO.14天际行者 剧照 NO.15天际行者 剧照 NO.16天际行者 剧照 NO.17天际行者 剧照 NO.18天际行者 剧照 NO.19天际行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1 21:03

详细剧情

1965年,正值美国和俄罗斯先后准备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之际,指挥官谢尔盖·科罗廖夫决定选派飞行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执行首飞任务,提前于原计划两年执行。于此过程中,无论是两名宇航员还是指挥官和无数参与者,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n万众瞩目之下,媒体同步播出了发射过程,当阿列克谢打开舱门迈出太空第一步之际,整个苏联都为之沸腾。然而在阿列克谢准备返回的时候太空服失灵,紧接着飞船舱门无法自动关闭……让他险些命丧太空…….

 长篇影评

 1 ) 无所畏惧的太空探索者

开头一端飞机迫降,就把我秀翻了,之后列昂诺夫和伙伴从飞机上跳伞下来骨折了, 伙伴说列昂诺夫无所畏惧,我和你不一样,

处于冷战军备竞赛时期,国家的博弈,政府为了争夺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定位,不惜一切也要把人送上去,那飞船那个简陋,而且试飞就已经失败了,为了面子,人命都不要,指挥官和政府之间博弈也是好看,

科罗廖夫以人安危为重,让它们不要上飞船,但是列昂诺夫不怕风险,之前就是一直冒险过来的,哪怕是死也做好了准备上空,后来才知道他自己还有妻儿,他上去之后遇到危险,就想着我一定要陪孩子第一天上学,一定要回来,无所畏惧又又牵挂

出发前,有宇航员说为什么不让头先进船,科罗廖夫说因为很有可能门关不上,你同伴牺牲了,而头先进去舱门无法关门,还有可能进退两难,在地面无法技术把困难突破,就要把所有危险的地方都要规避。

列昂诺夫说宇航服太重不灵活,拿出来自己的方案,链式的关节,可以随意旋转四驱,但是专家说,做出来要两年,时间不允许,它们说穿着这石棺也要上太空,哪怕是戴上脚铐

列昂诺夫特别太空行走太刺激了,代入感特别强,我生怕管子会断,果不其然出了故障,压力增高,宇航服充气变成米其林,人无法做任何动作,危机时刻,他一语不发,但是心跳一直砰砰加速,为了不让别人担心, 真是替他捏一把汗,他慢慢动作起来,因为无法弯腰,头先进,门也真的关不上,只能在狭小的空间,把身体转过来,实在无法转过来,他放掉了自己的氧气,氧气的含量只剩下两分钟,他关上门时,氧气已经用完,之后也他因为这个得了减压病。

也正是因为列昂诺夫摘下口罩,产生了水珠,水珠导致太空舱无法紧闭,导致有气压不稳,太空舱自主反应,为太空舱一直补充纯氧,也让我知道纯氧中毒,会产生幻觉,会死亡,在无意识下完成了感应器的关闭,等他们醒来它们没有进入正确的轨道

出舱的错误脱落导致轨道调整没有预期,它们希望进入人工调整轨道的方式,如果不人工可能会掉到美国,欧洲,最好的结果是中国,不能让密码落入别人手里,但结果是白白牺牲两名人命,科罗廖夫选择堵一把,人工方式可能成功,放手让他们做,列昂诺夫搞笑:“更坏的降落方式我们都做过了”,因为宇航员座位固定,不好校准位置,总是偏移几度,它们直接脱离座位,开始调整位置,最后氮气没有,但是角度还是差了6-7度,它们只好赌一把,不要遇上太空水漂,不然就回不去了,,列昂诺夫直接不管了,打开了零食吃了起来,这种时候只能听天由命,罗宋汤在中空幻觉飞,突然砸脸上,列昂诺夫说,有重力了,被地球引力捕获了,搞笑死了哈哈哈

它们抛下了所有多余设备,坠入大气的过程真是好看,一路火花带闪电,像是流星一般,大气层摩擦可以产生1000度高温,人在里面安然无恙,最后掉落在了库里页,差点就是中国了,库里页原来就是中国的,落地队友装死哈哈哈,刚从生还的场景出来,又来到冰天雪地

因为信号无法发射出去,列昂诺夫采取了摩斯电码,这样更简单,被一个无线电爱好者捕获到,但是她的妻子不让他上报,因为私人无线电在苏联犯法,这样等于送丈夫进去,做妻子不回让他这么干,一边是国家宇航员的生命,一边是丈夫的牢狱之灾,丈夫还是勇敢的选择了前者

最后还是获救了,宇航员死的稿子都播了出来,科罗廖夫都准备给家人打电话,捕获到了信号,结尾有点拖沓了,但是真实是同样困难,但是拍的墨迹,最后 9分,致敬这种无所畏惧太空探索者

看的时候冒出很多问题

去了太空不能生孩子?刘洋用行动打破谣言

太空打水漂原理: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和密度,就像从空气中抛入水中的石头一样,发生了一次弹跳,角度倾斜问题,会导致竖直方向减速,还有可能弹指上升,它们进入的角度有6-7度,如果它们当时被弹起来上升,因为它们没有氮气,就永远回不来,等到被地球引力再次捕获,可能都是3年以后了

太空是否可以呼吸,无法呼吸,因为没有气压,你只能呼气,这种窒息感,只能活10多秒

宇航服不需要抗冻,因为太空没有导热的空气,但是有体温和太阳辐射让人体升温,一般是液冷服降温

高浓度的氧进入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极为活跃,在体内到处流窜,攻击和杀死各种细胞,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种种危害统称为氧中毒。具体表现有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等。如果把人放在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会迅速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

绝对零度有多可怕? 一般是-100多度,暴露直接直接冻伤

摩斯码我就会一个 🆘

 2 ) 第一次的太空裸奔,不平凡的伟大

尽管很多平凡也能铸就伟大,但第一次人类的太空行走,靠的很大一部分不是技术,是靠不平凡的人!

人类历史踏进太空的第一步,这个必须得给五个星,很被影片的纪实风格吸引,不失跌宕起宏紧张刺激,在当时的科技环境之下,故障总是在所难免,完完全全就是靠裸奔,能活着回来,必须有必死的信念,精湛的技术,强健的体魄,艰苦的训练,还有坚强的意志,铸就了一场不平凡的伟大!

 3 ) 热爱勇敢牺牲体现的淋漓尽致

酷无意间给推的,很棒,看的时候很紧张,看完很感动,第一批走进太空的宇航员,真的太太太勇敢了,虽然不太懂,但是是真的由衷的佩服,对于完全陌生的世界,没有任何资料和记载,也没有生命迹象或者其他,就完全有可能一旦去了,就消失了或者回不来,或者另外一个世界,或者其他,反正就是想象力有多丰富,事实就有多可怕,还有设备技术等等不确定性,那滴水,哎反正就是一切都不确定,都是未知的,一直记得,就算再勇敢,再具有牺牲精神,当男主第一次绑着绳索,扶着收缩仓准备踏出去的时候,本能反应还是伸手再次扶助了,他们也会害怕吧,只是他们足够勇敢和热爱罢了吧,伴随着恐惧的应该还有孤独吧,弹幕一直在讨论我们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候只有一个宇航员杨利伟,一个人啊,他是怎么度过那个过程的啊,想想就让人肃然起敬。还有很喜欢这个计划的那个领导,很好,每一个决定都救了两名宇航员,这样的领导真的很好,还有那个复杂的政治背景,用尽一切办法和努力,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太感慨了,还有之前摔断腿的那个人(第一次看俄国电影,文字听不懂,人物也记不住哈哈),一直努力的恢复,可能他在复健的时候都没有想到他真的会有机会去到太空吧,仍然拼了命的努力着。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拍一部类试的记录片,关于热爱,关于努力,关于勇气,关于牺牲。

 4 ) 别不服,前苏联才是太空领域的始祖!

文 | 骄阳下的小木马

非常坦诚的说,之前从未看过俄罗斯拍摄的太空题材的影片,最近竟然接连看了两部,前段时间大荧幕刚刚引进的《太空救援》,以及今天要说的这一部《天际行者》,同样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

相比《太空救援》运用技术、特效等方面突出历史时期的紧迫感,《天际行者》则用完整的剧情、细节的把控来打动观众。

《天际行者》所讲述的这段前苏联太空计划,1965年前后苏联委派两名航空员在条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太空(因为美国已经准备发射载人飞船去了),他们就是阿列克赛·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

影片严格按照顺时时间线叙述,偶尔穿插列昂诺夫的童年回忆,真正完全展现了这次太空之旅的全部真实过程——一波三折。

一波临危受命

提前了两年的载人航天计划,实验所用的无人飞船并没有安全返航的前提下开始的外太空冒险。影片用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渲染,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了实验室中的技术追踪、时间的紧迫、两位宇航员个人的状态等,明确了几个关键的时间线:1963年、无人测试模块当天、发射前一天。

这不但起到了快速交代事情的作用,而且对于本次航天计划的危险性、航天员自身的坚定程度都一一作了说明,为之后太空中所遇到的危险以及宇航员采取措施时的决断都做了细节上的铺垫,给了观众足够的心理建设时间。

第一折

特制航天服加压束缚了列昂诺夫的行动,这涉及的航天知识有点复杂,简言之就是地面无法模拟太空实际环境所导致的技术硬伤。

影片中也通过对比把这部分的情绪渲染的恰到好处,从一开始进入外太空时的激动兴奋,从太空俯瞰地球所感受到的壮美,镜头画面如同列昂诺夫本人回忆时说道的“太安静了,以至于我都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地球就像铺开的天鹅绒地毯,多么美的画面啊”!

整个画面直播展示,世界第一位在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列昂诺夫向镜头招手,无数观众在电视机前、收音机前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如今透过银屏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激动心情。

再到地面指挥不得不切断直播这一历史性的画面,紧迫程度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欢欣喜悦的庆祝才刚刚开始,危险就已经降临。焦灼的地面指挥、茫然的电视机前的家属、以及奋力保持冷静的列昂诺夫本人,危险暂时解除时完全松了一口气的观影状态都可以证明这种紧张感营造的有多成功。

而危及的快速堆叠更是把影片的节奏带到了第一个高潮部分。

第二折

呼应影片前半部分提出的另一个问题,规定宇航员以先进脚后进头的姿势进入飞船,可是航空服的约束以及为了确保手中摄像机的完好(这是后来回忆录中所提及的),列昂诺夫选择了头先进,身后的舱门并没有完成自动关闭,狭小的桶装气闸舱使得列昂诺夫难以转身关门。

历史对于这件事的回忆,用以轻松的笑谈方式,却彰显出宇航员当时所承受的难以形容的压力,从发现航天服膨胀到关闭舱门实际所用时间不过210秒,宇航员体重减轻5.4公斤,每只靴子里积了3升汗水。

时间线的提示并没有因此停止反而更加紧迫:飞行第20小时,2小时后着陆;飞行第22小时,25分钟后自动着陆;着陆后3小时;着陆后6小时;着陆后9小时等等这样的字眼牵动着观众的心,这是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第三折

氧气压是正常值的2倍,意味着爆炸的可能性,氧气中毒则会导致宇航员的昏迷、幻觉,影片中与现实可能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这次危机的解决,影片中呼应列昂诺夫总是闪回的童年回忆,完成了地面指挥并操作正确。

影片这样的设定很难不让人联想命运的眷顾,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源于坚定的信念,加上成功所需要的那一点幸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严格来说影片还涉及了第四折。

第四折

自动定位无法工作,政治利益和宇航员生命的权利产生矛盾,科学技术被窃取无疑是国家的巨大损失,但是权衡之下还是人性的光辉面占了上风。

最终地面同意宇航员采取人工瞄准降落的方式,而仅仅几度的偏差也可能会导致地球上产生极大范围的搜索,对救援产生无可忽视的阻碍困难,救援的延迟使得宇航员们不得不再冰雪地里度过了几个小时,这对体力不支并且没有入料补充的他们可以说是致命的,甚至已经被报道了“机组死亡”的噩耗。

这一系列的铺垫在救援飞机成功发现宇航员的踪迹时,爆发出了最大程度的喜悦、感动,不仅仅是对于宇航员来说,那种得到救援、可以再见到家人、成为了航天英雄的心情,还包括了地面控制、参与救援的飞机、提供电台线索等等人无比的骄傲。

如果问《天际行者》最大的优点在哪里,我想那无疑是它没有单方面渲染任何一个独立个体的英雄事迹,人们总是记得许多个第一,比如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人类是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等,却总是会遗忘在这些第一人背后,还有无数为之奉献牺牲、努力奋斗的幕后工作者。

这看似太空中的一小步,不仅仅是宇航员的功绩,更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弥足珍贵的回忆,足以令人动容。

(原创非首发)

 5 ) 战斗的民族真的勇

故事发生在冷战时期,所以战斗的民族很多勇且猛的举动是可以被解释的。但是但是,不亏是俄罗斯人,故事全程都扣人心弦,尤其是故事的后半部分,任何一点小偏差可能人就没有了。我看的是很揪心。总的来说我很喜欢。

1 对于电影 我要求最高的就是故事情节,本片是有人物传记改变而成,传奇的故事无需技巧,本身就很吸引人,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前期为两位宇航员的友情所感动,感觉他们的精神力量很强大,所以可以顺利完成前期艰苦的训练且无狗血的无意义的事情分散精力。这种精神也为后期各个意外突发(本身上天条件就不好,加上经验不足),但是最后安全返回奠定了基础。

2 作为电影,作为艺术作品,美感是必须要有的,无论是主角小时候迷失的那片草原还是后来的天空,都美丽的让人震撼,视觉盛宴的感觉。景色美丽,人也帅气,所以很棒。

3 对他们的leader还是有很深的印象,因为关键时刻,是宇航员自己的努力和祖国的不放弃才能成就奇迹。对于人物行为的分析须得结合当时的环境,人权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这个leader做到了执着但是偏执,坚毅但是不冷血。我还是很赞赏他的。

4 本片也算是科普了一些我的知识盲区吧,以前别人说宇航员要随身配枪,就是为了对付各种极端的降落环境,听说也是从此次飞行才开始的。看来确实有必要哈哈哈哈,毕竟地球很大,啥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 ) 行者无疆

无论多大或多小的事情,勇于第一个去做的人,都不是我们用“勇敢”两个字就足以评论的。这部电影就给我们重现了这样的人,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人类:阿列克谢。我相信,在这次太空之行之后,也就是1965年之后,苏联应该有很多很多个叫阿列克谢的新生男孩👦

在那个年代,在红色苏联卯足劲与美帝竞争和斗智斗勇的大背景下,行走太空的计划被提前两年实施。尽管那时的苏联在航天航空上领先世界,紧迫的时间还是让任务在执行过程中险象环生。 尽管我知道他们存活了下来,观影中还是时刻为他们提心吊胆。

借着电影的镜头从太空俯瞰大地感觉太好了,就让我借着电影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吧。反正我这一生是绝不可能到太空去的。马斯克的载人太空行商业化了,可我连这个梦想都不敢有🤣

 短评

有气势,说真的看着比美国的太空电影亲切

7分钟前
  • 小狐腻
  • 推荐

这个技术更简陋,更惊悚。1965年又是冷战又是太空竞赛又是中苏交恶的,里面居然出现了中国梗儿,好有趣。勃列日涅夫打电话到太空,宇航员说,你谁啊,好有趣!

12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力荐

真实事件改编,所以译作《太空第一步》更准确,现在的译名感觉像是硬科幻的东西。

17分钟前
  • ==
  • 推荐

这段历史真的是太酷了!真的很难想象六十年代人类为了探索太空付出了多少努力。苏联宇航员的勇气、幽默,还有【强壮】,当局中重视个体的上级,很传奇,也很令人感动。电影本身节奏很好,再加上Евгений Миронов一票优秀演员,满分推荐

20分钟前
  • 力荐

相比《太空救援》,同为真实事件改编,且都为同类的太空题材,此部显得真实得多,也合情理得多。虽然也有一些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息,但将着眼点放在了人性之上,对于那种体制也有一定的批判。影片有一些有趣的细节,但不像美国同类影片那样,让人学到许多的知识。

25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3D视角直击太空 要把让它在院线发行变成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

29分钟前
  • M酱
  • 推荐

竟然连出两部太空片,还都是历史记录那种,上一部是《太空救援》,不知道我国啥时候能出来一部自己的太空片。

32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比《太空救援》更甚一筹,不走特效大片路线而是用历史正剧的方式还原了苏联的首次载人太空飞行,叙事冷静,视角真实,基本上不打鸡血却也能在关键的情节燃得起来,可以说是很高级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了。

3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根据1965年前苏联太空行走的壮举改编,像“地心引力”但拍得更好,有种纪录片的详实感。看似简单的每一小步,背后都是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尤其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来看简直是在搏命...(查了下维基,里面的情节竟然全都是真的!Amazing!)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苏联在太空竞赛上没有输,但太空电影上应该是输得比较厉害了。

3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7分,加1分给首次太空行走。最近俄罗斯电影还蛮偏爱太空题材,特别是历史事件改编的,不过都看起来很好莱坞。首次太空行走成功的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而作为第一人的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也真是险象环生,勇气可嘉。

4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历史书上简单一句“人类首次太空行走”的背后,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看似光鲜的背后是一场与“石棉棺材”的生死搏斗,不需要过多的戏剧化改编,只需要如实记录即可。电影厚重、朴实,一点都不花哨,但完全不会让观众感到无聊,这是现实本身的魅力,比电影更加神秘莫测、变化无常。

42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史实作底的俗版《地心引力》,俗出的却是兼容套路的真实。一部某种程度上回魂了主流好莱坞失传中的最传统叙事魅力(甚至“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苏联航天史诗。不为三幕铺排牺牲细节与曲折性、不规避牵动事件走向的丑陋政治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和最纯粹的生存本能与理想主义驱动。

43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老大哥太空电影,质感杠杠的

45分钟前
  • 烧炭小五郎
  • 推荐

有些道具处理的有些粗糙,但是反而感觉更真实。重温人类历史性的一刻,竟看得身临其境般的激动。

49分钟前
  • 倔尘
  • 推荐

在俄航上找到的,顺便学习了一下苏联航天史,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脐带的意向特别鲜明,差点被脐带缠住勒死的出生过程(出舱),开篇米格机的迫降很精彩!

52分钟前
  • 方尖牙
  • 推荐

当216发现信号弹时 ,眼泪都滑出来了,老毛子在军事上一直让我尊敬,从潜艇到航空 真是太多真实故事值得我们学习。

57分钟前
  • 楼顶吹风
  • 推荐

两位飞行员主角都非常可爱了,太空事业的壮丽与艰险之外还有相互扶持、永不言弃的同志情谊,相比这些闪光的东西,其他都浮云了。看到最后才发现,哈宾斯基的主角是米罗诺夫的主角hero-worship的对象,所以死活也要拖着人家并肩上太空,哎,英雄崇拜的正面效应太大了……

1小时前
  • Favillae
  • 力荐

真实事件改编本身还是很要命的。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音乐8 画面8 导演10 故事10 表演10 印象8 平均9.2/10 心存希望直面死亡,真正的勇士。各方竭尽全力通力配合,真正的事在人为。

1小时前
  • 终结者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