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唱 第二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7

主演:汪涵,韩红,孙燕姿,谭咏麟,

导演:王琴,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9-12 07:03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什么歌唱节目?!TA就是一本教你如何正确植入广告的“说明书”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观众对于植入广告的接受度要求越来越高,几乎是已经被经验证明过的事实。

抛开正在风口浪尖上的《欢乐颂》被形容为“广告颂”不说,早到露出过剑南春的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近到这两年集体沦陷于“板蓝根”“三九胃泰”“58同城”糖衣炮弹下的《古剑奇谭》《女医明妃传》《青云志》等古装剧,网友和媒体的集体热议就没有停止过。

在专业人士看来,如何将广告有效又不引起反感地植入到影视作品中,已经是影视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欢乐颂》的编剧袁子弹就说了大实话——植入是不可回避的大趋势,从业者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让它变得更自然”。

一边是不停歇的口诛笔伐,另一端却突然出现了神奇事件——有一档正在播出中的节目,其植入广告做得要多夸张有多夸张。但是,那些植入没有成为吐槽点,相反成为让观众和网友津津乐道沉浸其中的“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能相信吗?

口误的广告竟然更有记忆点

从成功学角度来看,《我想和你唱》两季节目足以为中国电视提供参照样本。至少,它的操作者可以写出一篇长篇论文或者“操作说明书”,嗯,说明书的Title,完全可以命名为《我们如何在一档节目里夸张但不惹人厌地植入广告的》

很夸张,但不惹人厌,这是一个需要细致把握的度。回溯去年播出的第一季《我想和你唱》,观众一定会记得那个“见缝插针的广告团”以及“锦上添花的神后期”。

在他们的精准配合下,笑容明亮的大白牙小哥被贴了满口的一叶子面膜;被鉴客团称赞“好白”的嘉宾和素人,一定是用了高姿大白水;明星见到偶像太激动怎么办?还不赶紧拿出OPPO手机,咔嚓一下还能自带美颜!

效果直接,推送方式也堪称“简单粗暴”,在《我想和你唱》第一季中,为了播报广告,鉴客团成员们可以打断台上嘉宾的对话。犹记得这种方式惊呆了一向会做效果的薛之谦,“你们现在做广告,都已经硬到这种程度了?!”

而到了今年正在播出的第二季,更多的新花样在不断涌现,观众能够明确感知到的两个鲜明变化是:《我想和你唱》第二季里反复提到的广告更多了;鉴客团玩出的花样,更令人目不暇接了。

这其中最显眼的,就是“说错了的广告竟然也能拥有意外笑点”。比如,在“想唱”中成功塑造“东北大兄弟”人设的金志文,因为播报时还稍显生疏的“口条”而屡屡登上热搜爆掉弹幕。

在某期节目中,他一开口就被“OPPO R9s”这几个字母数字的排列顺序搅晕,捋了半天才将其捋顺,结果一开口又不小心错说成了“OPPO Rs9”,但此时,后期配合的字幕和鬼畜特效放大了他作为一个“生疏广告人”的“尴尬”与“窘境”,意外让电视外的观众笑开了花。

同样的例子钱枫也经历了一次,虽然是《天天向上》的资深老杆,但第一次来到“想唱”现场的他,完全没有掌握“生搬硬套播广告”的技巧,活活把“东风日产全新蓝鸟”说成了“全新东风日……日产蓝鸟”,让全场捧腹。

捧腹的结果,竟然是对这枚广告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始于《我是歌手》古巨基念错的“洗护合一新专辑,立白天然皂液”、又被《我想和你唱》发扬光大的“错误梗”,在电视工作者的通力协作下,变成了一个新的注意力增长点。

庞大的联动系统

成功的花式植入必须依靠沟通

哩哩是湖南卫视广告部的员工,从《我想和你唱》第一季到第二季,他几乎全程见证了这个节目“花式植入大法”的生成过程。

今日凌晨,在盯完“想唱”最新一期的节目录制之后,他跟捕娱记长谈1个多小时,在他的描述里,那本《如何在一档节目里夸张但不惹人厌地植入广告的》说明书,正徐徐翻开。

在哩哩的理解中,如果第一季“想唱”植入的难度和顾虑,是曾经棚内节目很少把花式口播当成一个正儿八经的东西去研究,一旦真的要开启大量口播模式,“观众会不会接受”的话,那到了第二季他们想的则是,如何在观众接受了这种玩法之后,能让大家玩得更high一点。

钱枫的口播曾让现场笑倒一片

除了要玩得更high的“创新”难度,还有因为广告商变多了的操作难度。在捕娱记采访前,节目组有工作人员就曾透露,目前想来洽谈合作的新客户已经排起长队,但节目组却有点发怵,“鉴客团已经说不过来了!”

哩哩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在他的统计中,《我想和你唱》第二季原先设计的广告产品位已经售罄,还有新的客户等着合作,“鉴客团现在已经面临有话却难找到口子插入的情况了。”

哩哩口中的“口子”,其实就是观众所看到的、鉴客团插播广告时打断舞台上对话的“契机”,也是鉴客团能够在一期节目里见缝插针播报的条数,“同样的节目体量,客户却增加了,怎么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分配植入内容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节目中找寻合适又不突兀的“口子”,《我想和你唱》的植入机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联动系统。

这个系统由广告客户、广告部、导演组、单人导演、鉴客团成员构成。哩哩说,做为广告部,他们更多地是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传播诉求,把握植入设计的方向不走偏,此外,他们也会跟前后期团队一起,探讨一些有意思的植入桥段和可能性。

大家往往会在一期节目录制前系统了解嘉宾、素人的基本情况,在这些人的不同特征里去寻求可能插入的契机。他举例,如果在素人中发现一个户外工作者,“这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插入面膜或者大白水的机会。”

在哩哩看来,广告部、导演组、后期团队之间一定需要“信任”,“前期导演非常有创意,后期团队往往又能脑洞大开,所以专业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做,我们把握大方向。”这个大方向的把控里,就包括“播广告时出现口误怎么办”。

鉴客团的部分“口误”,其实在广告商看来是不能接受的,“他们的顾虑在于口误会传播错误的信息。”此时,广告部需要跟后期制作团队沟通,看能不能补救,“后来我们跟后期团队一起摸索出,先通过后期放大错误信息,告诉观众这是错的,那观众自然会问,正确版本呢?我们再通过动态花字强调正确版本,大家印象就会更深刻。”他说,这也是“想唱”团队利用反向信息完成正向传播的一种尝试。

从台前到幕后,庞大的联动系统是保证“花样口播”能够顺利变成看点的先决条件。哩哩说,只有团队间极强的协作能力,才能有效降低口播广告时可能产生的操作风险。

是该融合还是该跳脱?

呈现方式一定要跟节目气质契合

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契机也许都会变成一条段子式的广告,这种搞笑又吸睛的播报效果,终于成为“想唱”的鲜明标签。

做过“想唱”的案子,也全程跟过江中猴姑米稀在《向往的生活》里的植入。哩哩和他的同事所理解的“植入”,主要有两个方向,“要么就是融合融合再融合,要不就是跳脱跳脱再跳脱,千万别走中间,走中间容易带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而“想唱”,就是他心中“跳脱跳脱再跳脱”的优质案例。

在他看来,除了把口误变成记忆点,第二季“想唱”在“跳脱式植入”上还是做了很多创新的。

比如,第五期动力火车出现时的OPPO手机植入,他们就提前设计了现场鉴客团非常浮夸的表演,再用琼瑶剧的剪辑手法进行重构,还把还珠格格的素材混剪进来,然后始终围绕“这是什么手机”“它叫什么名字”以及手机卖点展开,“结果笑点足,观众叫好,客户也非常认可。”

而鉴客团的成员也是非常给力的。哩哩说,如果说第一季的鉴客团成员还有点害羞,觉得口播广告应该“遮遮掩掩”,那这一季大家就完全放开,从做“广告”变成了“做”广告,“原来他们的感觉是,我这期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说一个广告,现在则是,我一出场就是广告,我就是那个广告!”

据说,因为鉴客团心态的改变,“想唱”的后期也相应有了小小的变化——鉴客团成员在播报广告时,TA的旁边可能会出现一个进度条,“说一半,进度条显示广告完成度50%,完全说完,才变100%。”

要么融合,要么跳脱,那具体到一个节目,该选择融合还是跳脱?湖南卫视广告部的经验是,“植入广告的呈现气质,最终还是要跟节目契合”。比如《歌手》中植入的百岁山,“这个水现场是拿玻璃杯倒着喝的,而不是’吹瓶’,再者只是在宣布结果的重要时刻饮用,一是强调了水的尊贵和高端,二是将这种形式感和节目视听盛宴的定位结合到一起。”

在广告圈如雷贯耳的“洪老师身边一瓶水”

至于江中猴姑米稀和《向往的生活》,他则说这个品牌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情景里的植入方式,是因为节目的定位是“远离喧嚣,归田园居”,“那自然是不会出现硬广告效果,品牌要说的话,是融入节目嘉宾看似无意的闲聊里的。”

到了《我想和你唱》,它则是一个热闹的Party氛围,“所以,植入可以很闹腾,很抓马,可以无厘头,也可以‘硬’来。”他笑,“如果这时候我们要找不露痕迹的植入方式,相反会显得做作,小气,感觉在端着。”

而在他的观念里,“品牌和节目的契合度”也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以前大家可能会想,洗衣液和唱歌有什么关系?面膜和Party有什么关系?又不能在节目里洗衣服,也不能在现场敷面膜!但其实,这些最后都成了成功案例,洗衣液追求品质感,面膜追求新鲜的表达,这种契合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属性的契合,而是一种理念、观念、品牌态度的契合。只要你能展开想象,契合点总是能够不断被挖掘出来的。”

编辑|厂长

 2 ) 唱老歌很无聊了

请来一群明星来唱老歌,毫无新歌难道想回到翻唱日本歌曲年代,而且毫无笑点,真是最无聊无意义的音乐节目。 请来一群明星来唱老歌,毫无新歌难道想回到翻唱日本歌曲年代,而且毫无笑点,真是最无聊无意义的音乐节目。。 请来一群明星来唱老歌,毫无新歌难道想回到翻唱日本歌曲年代,而且毫无笑点,真是最无聊无意义的音乐节目。。 请来一群明星来唱老歌,毫无新歌难道想回到翻唱日本歌曲年代,而且毫无笑点,真是最无聊无意义的音乐节目。。 超级难看。

 3 ) 从《我想和你唱》,看芒果系音乐嘉年华的进化史

文|七号(珞思影视研究组)

对音乐综艺“总有情怀”的湖南卫视,正在以“我想和你唱”的名义引领全民嗨唱、互动狂欢的热潮。

自4月底开播以来,第二季《我想和你唱》以同时段“五连冠”的收视佳绩称霸江湖。在音乐节目白热化竞争的当下,“想唱”为何能脱颖而出?究其原因,这是芒果系“音乐嘉年华”进化的必然。

去年,《我想和你唱》第一季以新奇特的“星素同框”吸引观众眼球成为收视“黑马”。第二季节目全面升级,星素互动规模扩大——少了竞技与比拼,多了温情与欢乐,第二季《我想和你唱》成为一档更为盛大的“嘉年华音乐派对”。

如果说第二季第一期的嘉宾谭咏麟、蔡国庆、孙燕姿打出的“青春组合拳”至今都让人难忘。那么,5月27日晚第五期“想唱”的嘉宾梁咏琪、动力火车,则更是携手上演满满“回忆杀”。

当歌迷在追星过程中发生的正能量故事与现场满满的温情互动,这种感受是不是似曾相识?如果你是资深电视观众,那一定会记得曾经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做《音乐不断歌友会》,那时,它带给大家的感动就是如此。

“芒果系音乐综艺”最初的模样

《音乐不断歌友会》埋下一颗互动的种子

芒果系音乐综艺,细说起来大概始于《音乐不断》的衍生节目《音乐不断歌友会》。这是国内第一档音乐歌友会,也是湖南卫视第一档音乐综艺,更是导演洪涛从电台转到电视台做的第一档电视节目。因此在很多人看来,《音乐不断歌友会》之于湖南卫视,不啻于一颗音乐的种子。

“音乐不断,好歌不断。”《音乐不断歌友会》诞生于1998年,至今仍有很多人记得这句节目口号。那一年,《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正当红,没人知道一档音乐综艺应该做成什么样子。

而洪涛改变了其他综艺出酬金邀请一线明星参与节目的模式——所有上《音乐不断歌友会》的明星只有通告费没有出场费。因此,当时来的大多是刚出道的新生代歌手,他们带着音乐而来,以歌会友。

长期在电台做音乐节目的经历,让洪涛深知观众喜欢哪一种类型的歌手和音乐,他也擅长挖掘明星身上的闪光点和故事。

当年,《音乐不断歌友会》的形式很简单,它就像一场小型LIVE秀。而节目的可贵之处在于真诚,就像它的口号一样“好歌不断”,这里不谈绯闻、不聊八卦,只展现歌手和音乐的魅力,并把游戏、访谈融入其中,第一次让粉丝与明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此外,两任主持人舒高、汪涵的风格都很自然舒服,为节目加分不少。

舒高与蔡依林在《音乐不断歌友会》

被《音乐不断歌友会》圈粉的观众很多。犹记得2002年某一期节目邀请了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周杰伦。不过,那时候的他还没有周董的气魄,只是一个戴着鸭舌帽把头压得低低的腼腆男生。这期节目播出后,周杰伦在内地的知名度有了显著提高。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音乐不断歌友会》成为歌手宣传唱片的首发阵地,更是港台歌手打开内地市场的窗口。而对于观众来说,是这档节目带他们认识两岸三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手,让他们有了“饭”上明星的初体验。正如豆瓣网友“灰姑娘”的回忆:“12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明星,就是去《音乐不断》萧亚轩歌友会,那个时候萧亚轩才出道,2002年,我暴露年纪了。”

萧亚轩2004年再上音乐不断歌友会打歌

2005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引发全民热潮,这档音乐选秀节目确立了湖南卫视的江湖地位,也改变了电视综艺的基本形态——平民选秀在荧屏全面开花。此时,播出近十年的《音乐不断歌友会》已显疲态,收视也不如从前,2007年,节目终于按下停止键。

《挑战麦克风》引领全民K歌热潮

把低门槛的麦霸争夺赛打造成平民娱乐

时间来到2008年。火爆了三年的选秀节目纷纷为奥运让道,各大卫视不得不谋求新的节目形式。一种“卡拉OK与游戏相结合”的新型音乐综艺顺势而出,其中的佼佼者就有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这档节目同样也是洪涛操刀,从2008年到2011年一共做了四季。

《挑战麦克风》由李好、马可、孙骁骁主持

在今天看来,《挑战麦克风》是一档完全的素人节目,只不过那时还没有素人的说法而只有“草根”。当时,现场容纳108名观众一起来K歌,曲目都是耳熟能详的KTV大热门,通过唱歌机器对声音波段的分析来打分,不走调就有机会胜出。

彼时因为选秀节目的火爆,“草根”成为荧屏关键词。《挑战麦克风》将参与者锁定为普通观众,让他们成为节目的主角。虽说节目也有一定的竞技性,但有别于选秀比赛的激烈,这种娱乐性的竞争让整个节目有了大众娱乐式的呈现。“大家一起唱”的节目主旨脱离了选秀式路线,成为彻底的平民娱乐。

《挑战麦克风》现场资料图

娱乐性、参与性与群众性,使得《挑战麦克风》脱颖而出,更成功引领了全民K歌热潮。如今看来,以上“三性”也适用于今天的《我想和你唱》。或者说,《我想和你唱》系列就是在玩法上承接了《挑战麦克风》,这是“芒果系音乐综艺”发展的必然,也是创新。

事实证明,卡拉OK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从未降温。网络时代的K歌方式变化多端,《我想和你唱》以敏感的触觉锁定了全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K歌软件,并以此为沟通媒介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壁垒。这种新型的电视综艺玩法,相对《挑战麦克风》时代的低门槛而言,可以说是“零门槛”。

《天声一队》第一次让星素碰撞

试水社交元素为《我想和你唱》打下基础

“与其仰望,不如对唱。”《我想和你唱》的最大亮点就是“星素结合”。而在“芒果系音乐综艺”里,第一次的“星素结合”出现在2012年的《天声一队》里。这一年选秀停办,王琴团队打造的《天声一队》填补空缺,两大“台柱”汪涵、何炅联袂主持,每周五晚以直播形式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我想和你唱》也是王琴团队的节目。

当年,《天声一队》采用明星草根一对一搭档组队进行音乐挑战的形式,用歌声筹集善款来为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购置校车。每期节目中,每一对搭档都面对“改编经典,寻找新声”的音乐挑战任务,这无论是对草根还是明星,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

还记得,参加《天声一队》的明星有程琳、游鸿明、周笔畅、杨宗纬、陈翔,节目也捧红了一些草根选手,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不仅有农民、进城务工者,也有大学生、北漂,比如“玉米妹”张倩云、“楼道哥”李建辉等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仅歌唱得好,还有与爱心、公益有关的故事。

其实不难看出,《我想和你唱》也有着《天声一队》的影子。事实上,“社交综艺”也曾首度在《天声一队》里试水。

当时微博正火,王琴给《天声一队》打造了“微房间”:简单来说,就是网友可以通过“微房间”收看前台的表演,也能观看后台嘉宾候场的“私密”画面,嘉宾们能在“微房间”内把在节目中体会到的感受,通过微博与观众第一时间分享。

在当时,王琴就提出一个概念:“我们正努力从互动形式上打造中国首个‘社交’电视节目,实现电视端、网络视频、网络社交平台、手机终端的四方互动,在这种模式下,新媒体对电视不再是分流,而是四方互相引流,新老媒体多方共赢。” 也许当时因为技术、操作、概念上的不成熟,“微房间”模式没能走红。不过,这为后来《我想和你唱》的多屏互动试水打下了基础。

“想唱”里,多屏互动是特色

通过梳理湖南卫视音乐综艺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我想和你唱》是芒果系音乐综艺在新生环境下的“承接重生”。它的内核是《音乐不断歌友会》时期传承下来的“嘉年华”概念,形式上则延续了《天声一队》的星素结合,玩法上承接《挑战麦克风》的全民K歌。

一颗橡果,可以生长成一棵橡树。一粒音乐的种子,也可以生成优美的乐章。《音乐不断歌友会》埋下的那颗音乐种子在10年后已生成不同形态,长成“芒果系音乐综艺”特有的样子。

编辑|厂长

 4 ) 综艺真人秀半真半假,究竟有没有剧本?

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随着真人秀大火,各大卫视都争相举办各种形式的综艺真人秀,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综艺节目都是真人秀,明星在其中炒热度、争镜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看多了你会觉得,每个节目都办得挺好,没有出什么大差错,并且都离不开正能量的主旋律,这恐怕就离不开剧本了,基本上一半真实、一半靠演。

比如最近播出的新一季《我们来了》第一期。原本在选队时,沈梦辰选择了吴秀波,而关之琳选择了汪涵,一开始沈梦辰出场时也是坐在吴秀波这一侧的,下一个镜头就坐到另一侧去了,之后也在汪涵队进行游戏,没有任何的说明。

《王牌对王牌》第二季毛阿敏出场的一期,主持人说双方获胜的一方可以得到特殊嘉宾的助阵,最后贾乃亮、毛阿敏和王源表演了经常的怀旧节目,毛阿敏之后说“贾乃亮为了这个节目准备了半个多月”,直接明了地反映出整个节目的走向都是靠剧本把控的。

《我想和你唱》的节目模式是从参与唱吧合唱的人中选取三位一同与歌手合唱,再由歌手选择一名单独合唱,但近乎完美的和音效果不是临时搭配可以做到的,私下一定已经进行了沟通和排练,且被歌手选择的观众还要表现出惊喜的样子,难免有些虚假。

又比如《蒙面歌王》之“蒙面唱将猜猜猜”环节,猜评团要根据蒙面唱将的表现猜测具体是哪位歌手,可提词器却暴露了节目组几乎在cue整个流程,连每位猜评团嘉宾说什么话都策划好了,有剧本是毋庸置疑的了。

成功拍摄了五季的跑男曝出的节目有剧本和穿帮镜头可不少,比如第五季中节目组为了显示大黑牛李晨“能力者”的身份,在他挑战30.2米时黑球并没有滚下来,采取了假跑,其他成员也配合剧本的走向,这样节目才有看点。

赵丽颖曾经在采访的时候透露真人秀始终会安排剧本,觉得拍戏更适合自己,让一旁的郑恺十分尴尬,强颜欢笑。

孙艺洲也曾表示真人秀应该拆分为“真人”和“秀”,所谓的“秀”就是具有剧情点和看点,从侧面肯定了真人秀有剧本一说。敢说敢做的孙杨也坦言自己被《真正男子汉》忽悠,大感心累,即使是艺人参军真人秀节目也逃不开“演”和剧本。

更有微博大V分享《十二道锋味2》的部分“剧本照”,剧本中赫然写有“家族成员每人一张纸条,除了陈伟霆以外,其他人都推选陈伟霆”等内容,引发观众舆论哗然。

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完全没有剧本,那么期间天气、环境、艺人情绪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到节目的录制,节目的效果,浪费财力物力不说,关键是观众们真的喜欢看平淡如水的纪录片式节目吗?没有剧本能给予观众想看的东西吗?

只能说是希望节目有剧本大纲的引领,而在细节方面能多一些艺人的自由发挥,如若一字一句都受到牵制,那当真是无趣了。文/Swan

 5 ) 请给我一个理由不爱她。

拉着麻麻和大叔早早的准备守在沙发前等节目,有了网络后很少这样专心等live了。但是她值得。

妈妈说以前以为你追星傻,原来有这么多人跟你一样。

喜欢和崇拜歌手的那种精神寄托的力量真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魔力。

喜欢燕姿16年,真正是每张专辑,每个节目,每个广告,每个代言,每场live,每个MV,每次颁奖典礼,微博脸书的每次留言我都follow。

为她在学校跟同学翻过脸,在微博上跟别人吵过架,为她学习爱上英文,为她制作手帐剪贴本,一遍一遍在家对着vcd练歌模仿她声音,好多好多回忆都有她的影子,她也是难得爸爸同意和支持我追的歌手。

她钻石般的微笑一直都在那低调的闪耀,节目里蹲下来认真听孩子唱歌,听到歌迷回应合不拢的嘴脚,感受到来自大家的爱会忍不住飙泪,她出道以来不会刻意不会炒作,自然和钻石般的笑是除了歌声外她的代表词。

天呐,请给我一个理由让我不爱她😂

So,我会永远永远默默喜欢和支持你,十三姐[机智]

 6 ) 第二季收官,让我们用数字解读《我想和你唱》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嗨唱3个月,这档以营造“音乐爬梯”为目标的节目终于收官。

15日晚,第二季《我想和你唱》在湖南卫视完美落幕,捕娱记得到的消息是,“想唱”第二季最后一期以全国网收视率1.24,份额9.43%创下本季播出以来收视新高。

而在这个完美Ending之外,一系列数字表明,在几乎所有综艺开始举起“星素结合”旗帜的当下,《我想和你唱》已经成为2017年上半年收视、口碑、热度表现最好的星素结合综艺节目。

下面,我们将用一系列数字解读这一点。

王俊凯李宇春林忆莲串起4代人记忆

完结篇收视率1.24创下新高

在第二季最后一期挑选林忆莲、李宇春和王俊凯,很难说这不是《我想和你唱》的独具匠心——如果说在大众惯常认知中林忆莲承载的是70后、80后的音乐记忆,那李宇春和王俊凯,则分别是90后、00后心中优质歌手的代表人物。

因此,当这三个人齐聚“想唱”舞台,“想唱”的音乐party顿时有了跨越4代人的魔力,但其实,音乐的穿透力量超乎你我想象,比如王俊凯的《宠爱》吸引了26万人的合唱,其中67岁的“50后”摩登爷爷,都有幸走到台前表示自己是小凯青春舞曲的铁杆粉丝。而林忆莲的歌声征服了40岁的歌迷、30岁的歌迷,还有六岁半的歌迷,当6岁的童童一板一眼解释“忆莲”就是“用心做音乐的、人见人爱的大美人”时,歌迷深切的爱带来的感动,让所有人能够感受:当歌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50后”摩登爷爷

被林忆莲歌声征服的六岁半歌迷

欢乐的合唱气氛自然引爆了节目的热度。当晚,除“王俊凯选林可欣”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之外,酷云大数据给出的15日19:00-24:00卫视综艺排行榜中,“想唱”仅次于同台的“快本”,市占比则占据了第一位。

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因为在全国网拿下收视率1.24,份额9.43%的成绩,“想唱”也跻身15日晚全国网的同时段第一。与上周对比,“想唱”份额增长41%,忠实度增长15.7%,包括王俊凯与粉丝合唱《宠爱》、林忆莲到场让“想唱”收纳《歌手》所有歌王在列、李宇春我想和你唱等热点,依然活跃在社交平台热搜榜之中。

2875649人次,2.24亿,4亿,15.5亿

4大数据力证“想唱”全民热度

如果说最后一期的收视新高是一个完美的句点,那此前的11期《我想和你唱》,也拥有着值得节目组骄傲的优质数据。

捕娱记在多方统计之后发现,《我想和你唱2》前11期有十期收获全国网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佳绩,其全国网平均收视率达0.93,平均收视份额为6.49%,累积观众规模2.24亿。此外,“想唱2”对学龄观众也充满吸引力,收视细分数据表明,34-44岁的家长群体与学龄群体成为“想唱”完结篇份额最高的两大收视群体,分别达到10.7%19%

收视表现亮眼,网络点击量更不容小觑。根据珞思影视研究组联合数太奇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珞思热榜”显示,截至7月13日,《我想和你唱2》前11期网络总播放量超过15.5亿一周内日播量则几乎都在2000万上下,因此,“想唱2”一直处于电视综艺TOP10的榜眼位置。而对比去年播出的节目第一季的8亿网播量,这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收视表现亮眼,网络热度居高不下,《我想和你唱》的“爬梯”口碑也是相当不俗——12期节目共邀请到36组歌手与素人嗨唱,嗨唱作品在网易云音乐的收听量超过4亿。此外,据唱吧统计,第二季“想唱”在网络端口与明星合唱的素人总量为2875649人,相比去年155万人合唱的数字,其总量增长85%以上。

以上数据中反映出来的素人的积极参与、全年龄段观众的收视支撑、热度一直在线的网络反响,无疑证明,《我想和你唱2》具备了全民热度。

“与其仰望不如合唱”背后的偶像力量

19个关键词概括出最美素人画面

《我想和你唱2》全民热度形成的原因,其实此前捕娱记就做过多篇文章分析,总体来说,用合唱代替仰望,让仰慕偶像的素人得到与偶像同台演唱机会的“真•星素互动”,是想唱得以吸引观众的亮点;而那些隐藏在素人身后坚持、热忱、感动的细小点滴,则是真正打动征服观众的利器——原因无他,那些来自平常人身上细小却真实的闪光点,能让观众看到真实的自己。

站在这档节目完结的句点去回顾舞台上曾经出现的素人,我们会发现他们也是一个庞大的阵营,287万线上合唱的素人里,最终有1200人进入《我想和你唱2》的演播厅,更有108位得以走上舞台跟偶像同台。这108名素人更像是108个鲜活的故事。

15日当天,有一个名为“偶像力量,陪我高歌猛进”的H5曾在朋友圈刷屏,用回忆、坚持、实力、动力、善心、公益、陪伴、情怀、精通、才华、欢乐、传承、孝道、励志、心态、梦想、改变、青春、鼓励等19个关键词概括出本季最动人素人画面的这个小程序,在1分钟之内带你我穿越完“想唱”本季的完整12期。

这其中,拿着孙燕姿克卜勒卡带走过偶像MV之路的少女、从少年到白头爱了谭咏麟33年的大叔、嗓音媲美迪玛希的平凡擦窗工、偶像301首歌他都会唱的张信哲歌迷、年过古稀却依然美丽的陶晶莹粉丝……都是曾经感动所有人的最美素人和最真情感。

而当节目彻底完结,这些画面跟明星们的脸重合在一起成为这档节目最鲜明的样子时,我们才可以说,这样的星素结合,才是成功的。

编辑|厂长

 短评

汪涵韩红换点就更好了

5分钟前
  • 郁郁
  • 还行

只为孙燕姿看的,要不才不会等这么晚呢。

6分钟前
  • H
  • 还行

被强行煽情了,不过为了姿妈哭也是爽的。

11分钟前
  • 柏桃
  • 还行

居然感受到了一种看春晚的喜庆和温馨。。

12分钟前
  • 神经熊炒栗子
  • 推荐

碰到喜欢的歌手就看一看,有几个还蛮感人的。口播广告真的神烦,有的互动还挺尴尬的。

16分钟前
  • 盲盒游戏戒断中
  • 还行

燕姿为什么要来这个low爆到村屯儿土包的节目。真是自降身价。不过如果是为了新专宣传前期的活动安排,也就算了,博个出镜率。

18分钟前
  • Jonathan
  • 很差

为孙燕姿综艺首秀而看,节目本身很无聊。

22分钟前
  • 水浅葱
  • 较差

如果有轮回,一个人上辈子要做多少好事,这辈子才能成为陪伴一代人青春的歌手啊,孙燕姿。

26分钟前
  • 莱克尔博德
  • 还行

让素人唱那么多嘉宾就唱一点点了还写嘉宾feat素人……尴尬

29分钟前
  • 🧸
  • 较差

我记得韩国不是有这个节目吗

30分钟前
  • 穆青
  • 推荐

改版的还不如原版有意思

33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只看了我姿的四十来分钟。下次这种土爆节目组还是别来了。。。

35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一如既往的讨厌韩红!

36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还行

节目组的审美和洗剪吹差不多,心疼我姿

40分钟前
  • 十四哟
  • 很差

在网易云发现「我想和你唱——孙燕姿《神奇》 宣传片」,就冲着孙燕姿看了20170429那期孙燕姿的部分,然后因此发现他之前看的孙燕姿的节目原来是这个,最后手动再见!

4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感觉没有第一季好看

47分钟前
  • 推荐

素人ktv水平先不說,版權就是不買,不抄不是馬桶臺:)

49分钟前
  • 二番煎じ
  • 较差

孙燕姿的粉丝真是没素质 高傲得很

53分钟前
  • FreshWoody
  • 力荐

弃。芒果台要完。尴尬的主持,无聊的互动,糟透的后期。

57分钟前
  • 朱熠
  • 较差

还可以吧,和第一季没什么差别,歌手不愧是专业的,唱的比素人好听多了。

60分钟前
  • 庄小龙也有尾巴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