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泄

剧情片香港1997

主演:张国荣,梁朝伟,张震,格利高里·戴顿

导演:王家卫

播放地址

 剧照

春光乍泄 剧照 NO.1春光乍泄 剧照 NO.2春光乍泄 剧照 NO.3春光乍泄 剧照 NO.4春光乍泄 剧照 NO.5春光乍泄 剧照 NO.6春光乍泄 剧照 NO.13春光乍泄 剧照 NO.14春光乍泄 剧照 NO.15春光乍泄 剧照 NO.16春光乍泄 剧照 NO.17春光乍泄 剧照 NO.18春光乍泄 剧照 NO.19春光乍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1:45

详细剧情

黎耀辉(梁朝伟)与何宝荣(张国荣)是一对同性恋人,为了有新的开始,他们怀着美丽的梦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离开香港来到阿根廷,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辉想安下心来过日子,无奈何宝荣于夜夜笙歌中放纵着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寻更多的刺激,只当黎耀辉是他受伤后的港湾,两人分歧 、争吵越来越多,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黎耀辉明白过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复返时,决定离开何宝荣,而正是在他离开后,绝望的意味(对黎耀辉的爱)才在何宝荣的脑海中完整地浮现。

 长篇影评

 1 ) 我很想念他

我又一次的忍不住把电影翻出来看了。这电影在电脑里已经存了两年了,舍不得删。
真怀念这时候的Tony梁,看上去还略带水嫩,有着似乎三十岁不到年轻男人该有的愤怒和言吐,脏话挂在嘴边,酒瓶乱砸,一句句的狠话逼得Leslie缩在床脚瑟瑟发抖。我看着《色•戒》,都忍不住暗自悲伤,为什么十年时间而已,一个男人也可以老成这样?

买了《Happy Together》的OST,周末的时候经常只放最后那首欢快的歌曲一整天。想象自己也和厨房里的张震一样,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唱歌自己写字自己听音乐。
不是应该happy together的么?为什么还是会互相伤害。
这样的感请势必浓烈,也势必容易一摔就粉碎。其实喜欢Tony梁照顾Leslie的那一段,好像现实的生活,简单直接温暖。在那么远离香港的一个国度,一个杂乱美丽热烈的地方,却没有继续下去爱情。

我没有去理会到底张震有没有和Tony梁产生什么感情纠葛,那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根本就不想去想他们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是gay就不会有单纯的同性友谊了。就像人们都说异性根本不可能有纯洁的关系。

管它那么多。
可能就是那些画面和音乐吸引我。
也可能只是这两个拥有致命美好的男人。
我喜欢他们奔走在城市里,背影摇晃,画面折射的点点灯光,它们模糊的连成一片,变成了灯火辉煌生生不息的夜景。
在越是嘈杂的地方,越是会容易寂寞。
于是他们分开。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悲伤,各有各的寂寞。

于是现实中,Tony梁重申了三次他会和刘嘉玲结婚,快二十年的感情,就算纷纷扰扰,但也许也真的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结局;
Leslie五年前从文华酒店跳下,毫不犹豫。从此世间再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将虞姬演得那么美。

第一次去香港中环的时候,我走出地铁,按着路标上的指示,选择了文华酒店的那个出口。风很大,吹得我的头发不知去向,我仰着头,望着他跳下楼的那个窗户,我想,如果4月1号的傍晚风也有那么大,会不会把他吹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有柔软的草地,他轻轻落下,不会有一丝殷红。
那我们应该还能听到,《我》。

一直在看《Happy Together》。一直看了很多遍。
借以怀念哥哥Leslie。
快要五年了。我没有忘记。

 2 ) 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

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
中文名字和英文对照之下,立刻觉得中文之博大精深。
既然是Happy Together,那么,有一日黎耀辉和何宝荣在一起不再Happy Together而是甘苦与共,那么,这部电影也就失去了意义。

千百年前,诗仙李白就写出了“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
黎耀辉和何宝荣,在把酒言欢共同沉醉的时候,是和谐的,可是有一天他们迷失在不易诺斯艾利斯,他们已经不再有共同的醉意了。

多年后再看王家卫,在《花样年华》之前,忽然看出了另一层意味。

他明白了,原来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归来,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旅行本身,流浪是为了珍惜回归的平稳安定。
1997年2月20日,DXP同志逝世。
新闻广播,这个时刻,张宛在不易诺斯艾利斯,黎耀辉在台北偷走了一张他的照片。
他开始明白他属于北半球,东半球,就像是香港。

他们说王家卫这部片子写的不是爱,而是回归,是人性的渴盼。

我终于看懂了

台北的街市,国语,嗲嗲的声音,捷运,1997,热闹喧闹。
原来此处是归处。
黎耀辉终于从新开始了,原来想要从新开始不是和谁,只是和自己。
何宝荣的从新开始,只是表面,他以为黎耀辉会回来,重复那昨天的故事。

原来未来,不过是历史的不断重演。


多少男男女女,分手又和好,每次有一方说出,我们从头来过吧。
都会重复过去,周而复始。

不是因为还有多少爱,而是因为,我们谁不想从头开始。

换一部新日记本,换一台新电脑,开始一个新学期,换一个blog
每一次都会给自己一个憧憬,然而那个憧憬如同千禧年,不过是个寻常年份
太阳照常升起,不会有任何改变。




不如我们从新开始
从哪呢?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是么?

回归后的香港,又有什么不同,英护照,经济仍然发展

过去,过去,杨晓芸说的,再见过去,管他过去的过不去的。

黎耀辉过去了,重新开始,因为他醒了。
醒后我们各分散。

十一年后,香港仍然太平盛世,黎耀辉娶了刘嘉玲
Leslie在那边找到和他共醉生梦死的人了么?

 3 ) 莫负春光——也谈《春光乍泄》

看《春光乍泄》,我的想法跟你不同。 《春光》讲的不是一部反复相聚的故事,它讲的是告别,是真正的分离。真正的。 我不知那句久负盛名的台词是怎样给人误导,甚至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多次看过这个片子,却始终不懂。 不懂何宝荣为何要闹,不懂黎耀辉为何要走。不懂两个人为何不能在一起,更不懂为何一定要分离。我不懂为何要讲小张与黎耀辉在夏日里踢球,不懂那录在录音机里的哭声。我不懂黎耀辉为何要藏起来passport,不懂何宝荣为何不稍微珍惜这个明明相爱的人。我不懂黎耀辉为何去了小张的家乡却不留下联络方式,不懂何宝荣为何不回香港去找黎耀辉,不懂黎耀辉为何要把何宝荣一个人留在那样的异国他乡。我甚至不懂两个人为何不痛痛快快地去大瀑布,不懂最后为何天各一方,又都不快乐。 我不懂这部片子里的分离,所以,我像很多人一样,认为这是一部讲“分不开”的故事。 直到很多很多很多年之后。 我看到了《一代宗师》。 我像很多人一样,经历过对王家卫评价的变化,“简直太文艺——就是装逼——决不能再提到自己曾经喜欢过他——王郎才尽“,以及最后坐在影院里被《一代宗师》深深折服。 一代宗师里的台词我倒背如流,一如当年的《重庆森林》与《东邪西毒》。我又开始喜欢王家卫,开始坦然承认自己对他的尊重,以及他在我的人生中不能忽视的影响力。这个时候《春光乍泄》我也渐渐懂了。 王家卫从《阿飞正传》开始,就不停讨论的一个关键词,是”告别“。 《重庆森林》如是,《东邪西毒》亦如是。《花样年华》如是,《2046》亦如是。 告别,要怎样才能忍住心中痛,告别。要怎么才能在肉身告别之后,在漫长的岁月之中,精神也可以真正的告别。 我不知道,王家卫的人生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值得他如此不舍。又逼迫他不得不告别。 《一代宗师》让我找到了这个关键词,”告别“。在这部片子里,王家卫终于完成了他的“告别”。 如果说以前的电影里,还只是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向一段过往告别,到了《一代宗师》那简直是告别的最高级别,向一个时代告别。 告别,该如何告别。告别究竟是一个动作,还是一个场面?告别, 是潇洒转身,还是泪流满面?告别,是心怀不舍,还是不再遗憾? 在以往的种种片子里,尽管讨论了种种可能性,尽管动用了种种意象(各式各样的世界尽头与秘密藏身处),尽管采取了各式各样的结局方式,可王家卫的告别仪式似乎始终没有完成。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在作品里讨论,该怎样告别,告别之后又会怎样,或者说,人,真的可以告别吗? 我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告别的答案。 所以,他在影像里反复的实验,反复地找,反复验证又一一推翻。 所以才有了王家卫式的后现代,什么是可信的,什么又不可信?是不是当记忆也变得不可靠时,一个人就完成了告别? 我想,得出这个结论的王家卫,还不是真的懂了。 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开放式的结局,那么多的可能性。 他不停地寻找,我们不停地等待。 后来,在2013年头那个寒冷的冬天,也是新年附近,《一代宗师》横空出世了。 说实在,起初我对《一代宗师》没有那么多期待,对电影的关注还多不过谈论张震得八极拳冠军这样的花边新闻。我不信已经开始炒冷饭的王家卫还能做回王家卫,我不信香港电影还能找回情怀。 可《一代宗师》到底是震撼了我,打动了我,让我说不清也说不尽。我不停跟人讨论,想知道到底是影片中的什么让我如此动容,是章子怡的美貌惊为天人,还是徐浩峰的语言所向披靡,是那可入教科书的经典摄影与布光,还是文艺又奇谲的天才剪辑? 到底是什么,让我坐在影院里如痴如迷? 直到很偶然的情况下,我又看了《春光乍泄》,惊奇于它与记忆里的那部影片竟然如此不同。我一下子读懂了王家卫,就像生平第一次认清了自己的一位老友——原来你讲了这么久,是在讲这个啊! 那个答案终于有了,终于那么鲜明。 告别,人只有脚下路没有身后身。 一个人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过一生。 这么说来,到了最后,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一代宗师。 告别了自我的悲喜,不去问得失,到了成就毕生所愿。 最后,人会如同影片最后的佛像一样,脸上看不出悲喜。喜与悲,欢乐与痛苦,生与死,得到与得不到,爱与憎,求得与求不得其实并无差别。 聚也罢,散也罢,也终究并无差别。记住记不住,谁还会纠结。 那一刻,终究是完成了告别。 然而,《春光》距《一代宗师》还太遥远。那是一个不敢说告别,只说是重聚的王家卫时代。这个时代里王家卫关于告别的答案,相当无奈。 《春光》的英文名是Happy together,A Story About Reunion。 Reunion,重聚,团圆之意。 这样的故事,也好叫重聚,也敢叫团圆? 抱着这样想法去看电影的人,能不失望,能不困惑吗? 我以为你讲的重聚之欢,到了你原来是在讲别离之苦。 终于明白了离别意,也终于知道了为何一个讲告别的片子会起名happy together。 黎耀辉与何宝荣在一起时,真的happy吗?真的这花花世界携手畅游过吗? 也许真的有,但可惜影片惜字如金,不让我们看到这样的happy。这是才明了,原来happy together描述的不是过去的状态,而是时光境迁之后对往事的总结。 在一起时,就莫负春光,不再一起时,要各自好活。 这样才完成了离别的决心。 只可惜拍《春光》时的王家卫,自己也一样迷茫。所以我们只看到了情感上被留在世界尽头的眼泪,看不到精神上真正不计得失乃至成长与度过万千劫的宗师之心。 那个时候的黎耀辉也不过是个失去爱的普通人。所以他得到的是眼泪。黎耀辉不自由,走到哪里都欠何宝荣一个passport。 而最后,叶问失去整个人生也得到了全部的自我。叶问是自由的,他终归谁也不欠,更不会对不起自己。 也许人生的最后,我们都不再是独自上路的黎耀辉了,也不是徘徊不去犹豫的周慕云。我们就是叶问。可以淡淡说出,“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你与我之间没有什么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 如此,也便成为了宗师。

--------------------------------------------------------------------------------------------------------------

此文写于2014年,4年后(2018年)有了新的认识,地址如下:

//www.douban.com/note/690442341/

再谈谈《春光乍泄》与《一代宗师》

 4 ) 后来我们不哭了。

1

多年以后,我还是不够清楚小张到底是不是。
假如没有小张,是否黎耀辉就能戒得了何宝荣?
还是,在他们倾城倾国的传奇里,小张由此至终,只是一个增加片长的超级配角而已。
是手握录音机周游世界的流浪少年,却被剧情强硬安排,闯入他和他支离破碎的地图,然后抽身离开,却要背负他和他分离的理由。

在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前,黎耀辉要小张闭上两眼,说他像盲侠。他曾在那一角患过眼疾,听觉异常敏锐。
盲侠。那是「东邪西毒」里梁朝伟扮演的角色,也是黎耀辉的前生。
他在小张身上看到的,也许是更年轻的何宝荣。
而后来王家卫在「摄氏零度·春光再现」里却只是语焉不详地说,天涯海角可以是小张的故事,他的完结点,但那又是另一段景致。

2

我一直无法释怀,一直怀抱私心,一直近乎偏执而病态地认为,黎耀辉最后给小张的那个拥抱也是包含有爱的。
拥抱的时候,黎耀辉内心独白说,跟他接近得多了,我什么也听不到,只听见自己的心在跳,不知他可有听到?
如果小张不是,黎耀辉与何宝荣会不会接着跳两个人的探戈,看两个人的瀑布?
如果他是,当他如愿来到世界尽头最后那座气吞云梦的灯塔,把黎耀辉的不开心留在那里之后,又怎么埋葬掉自己的不开心?
我不知道。只是后来,拥抱开始对我具有最致命的杀伤力。

在异国居所的天台上,黎耀辉埋头修整房顶,何宝荣抬头仰望蓝天。
就像在阿根廷与台北与香港,他与他都是无脚的飞鸟。
自我放逐,漂泊无着,靠近取暖,相互刺伤,艰难地寻找一张双人床,轻易离弃,又再怀念。

小张之于黎耀辉,或许就是,警察之于苏丽珍,在某段时期出现并包裹后者的伤口,然后戏份殆尽功成身退识趣退隐下落不明。
小张取代不了他心里的何宝荣,就像警察取代不了她心里的那个流氓阿飞。即使黎耀辉说,这个夏天过得很快。

在美洲大陆最南端,小张终于听到了海的蓝色。还好,他没有被刻入他和他——那两个落魄人的感情脉络。
既然足够清醒,明白黎耀辉和何宝荣最爱的终究还是彼此,那么,不如在拥抱过后干净明朗地转身,至少还可以留下最后那一格,孤傲却潇洒的背影。

那年第一次看,不能原谅黎耀辉结局时绝情的离开。
他回到台湾,回到香港,那何宝荣呢,他被丢在阿根廷怎么办?
后来才听说这是政治的寓义,是九七的隐喻,说小张是王家卫安排用来点醒黎耀辉,让他清醒、决定给父亲写信、然后回到香港的一剂清醒药,假以揭示回归的主题。

3

只是我还在执念的,只是风月。我还在纠结的,只是小张的心事。
Happy Together。最后快乐的,不是他与他或他,在一起的,也不是他与他或他与他。

黎耀辉最抵抗不了的是何宝荣说,不如我们重新开始。
后来有一个人纠正我说,粤语不是不如我们重新开始,是不如我哋由头来过。
再后来我看「半生缘」,很多年后的小酒馆里,顾蔓桢对沈世钧说,我们回不去了。
像是遥遥呼应,道破人世间这样那般,终将殊途同归于一地斑驳灰烬的爱情。

不如我哋由头来过。这样的句式实在太美,美得逃不开它的诱惑,美得太无望。
方文山写在纸上的句子,我剖开横切面的青春,开始寻找与你相遇的年份,在最最最外圈的年轮,看到紧紧相依的你们,原来在这一生,我只能是你其中一圈的认真。

梁朝伟。张国荣。张震。
再后来,我们都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一个娶妻,一个飞天,一个还在演文艺片。后来,他们再也无故事无交集。
影片又回到黑白色。在更多年以后,或许我,或许你,终能不再执着于领悟小张到底是不是。

4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拥有一出「春光乍泄」,自己会是黎耀辉或者何宝荣,在署名自己的那段感情章段里沉湎膨胀,假想它多么铭心刻骨回肠荡气天下无双,好留给后来人去歌颂去膜拜去敬仰。直到最后才发现我们穷其一生,原来只是小张。

后来,我们再也不哭了,不痛了,不恨了,不爱了,终于统统都忘了。


 5 ) 张震才是落脚点

张震的出场我觉得好惊艳。在厨房里眯着眼睛洗碗,分辨着周围的声音,好性感啊。


那时候他脸型很消瘦,轮廓特别好,而且站在梁朝伟旁边显得好高挑啊(计算张震178、梁朝伟174,我也觉得张震好像高出一个头的样子)。

总的来说,在黑白的色调、王家卫式的浓墨重彩的光影里,张震显得特别清新(白衬衫踢球那几段,把音乐关掉,完全就是小清新嘛!)

这个“清新”就引来了好多遐想:

1.小张是gay么?

2.黎耀辉有没有一点喜欢他?

3.他有没有一点喜欢黎耀辉?

有情节在说小张说自己喜欢“声音低沉的女生”……这个也不代表他就是直男吧,我反正这么觉得。

踢球第二段中,小张故意抱了黎耀辉好几次,黎耀辉站在原地微笑,这难道不是暗示么?!

小张离开阿根廷往南,在卫生间和黎耀辉单手相拥,镜头从头顶斜拍下去,有一种强调的意味,强调什么?就好比背景音乐一样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而故事最后,小张回到阿根廷找黎耀辉,黎耀辉到台北找小张,而双方都没有看到彼此,这个是很好的默契!所以我觉得至少是有好感的,异国他乡,没有朋友,没有能用熟悉语言沟通的人,长期相处,两个人又俊俏得要死,导演肯定只想让你觉得两人是普通朋友那么简单的。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这句话更含糊不清,甚至是双方不想打破原有情况而保持暧昧的最好托辞。

但是最最伟大的最最撩人的,就是故事没有给这两个人下结论!这是最美的地方。比黎耀辉和何宝荣的故事还要有张力,黎耀辉说了,他在厕所碰到过何宝荣,而他以后再也不想回去!

人生是向前迈进的。管你是何种感情。

王家卫其实并没有在叙述一个特别的同志案例,到头来镜头还是指向了芸芸众生,伤心在那里,快乐在那里,然后感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新的路需要走,剩下的人生还在继续。


 6 ) 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

看了《春光乍泄》之后,我在网上把剧情讲给网友听,我在屏幕上一行一行不停地打着字,等打完了,过了一会儿,她才慢慢的回过来一句话:“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你的悲伤……” 张国荣死后,有一个女荣迷,在网上发了一片贴子,说到自己看到梁朝伟的情形,有一次梁朝伟到内地来演出,等演出完毕后她守在他出门的必经之路,等看到他和一群人走来,她便大声的哭喊道:“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梁朝伟听到她的喊叫,停下来,朝她这个方向看来,然后点了点头,急匆匆地走了。那个女荣迷在网上发的贴子,同样让我隔着屏幕就感觉到了悲伤,她这样声嘶力竭的喊叫,不是为了追星,不是把梁朝伟当成了演员,她只想知道,她亲眼见证的何宝荣和黎耀辉之间的爱情,在何宝荣死后,是否得到了延续? 答案我们当然无法知晓,因为那毕竟是电影,是虚构的生活,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张国荣已经死了,梁朝伟也未必能想到何宝荣,在戏中,他可以离开何宝荣,生活里,刘嘉玲更不会吃何宝荣的醋。所以何宝荣注定是孤独的,不论是在戏里还是戏外……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 夜晚的旋转门 几个男人的烟头,在夜里点燃暧昧 黑色的车子走了,拉长了眼神,拉紧了思念。 梦想在生活里,就是等待 生活在梦想里,就是坠落 爱情从来不着边际,以为阿根廷很远 往前还有灯塔 其实,再远也远不过起点 你的欲望才刚刚升起,他的瀑布已缓缓落下。

 7 ) 他以为,这个世界总有个人等他回来

影片的最后。 黎耀辉说,在返香港之前我在台北住了一个晚上,我到了辽宁街,夜市很热闹,我没见着小张,只看见他家人,我终于明白他可以开开心心在外边走来走去的原因,他知道自己有处地方让他回去。 我突然明白,为何何宝荣可以一次又一次毫不顾忌地离开黎耀辉,去外面的世界花天酒地、任性胡来。 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总有个地方可以回去,总有个人等他回来。 只要他说: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然后…… 就有人拥抱满脸血迹的他,就有人带他去看病,给他做饭洗衣擦洗身体,把床让给他,自己跑去睡沙发。 就有人深夜跑去给他买烟,就有人拖着生病的身体给他做饭,拼命工作去赚钱,只想回到家就能见到他。 所有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都会毫不犹豫地倒向黎耀辉,因为何宝荣这个角色实在太不可爱了。 他像个孩子一样,一直向黎耀辉任性索取,从来没有给予过什么。 每当他落难时,他就会回到黎耀辉身边。 寂寞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失落的时候。 黎耀辉之于他是一个如同避难所的存在。 可是也是一个如同家一般的存在。 所以,他才可以那么无所顾忌的一次次伤害他。 他以为他不会离开。 直到有一天,他玩累了,想回家了。 他回到黎耀辉的住处,摆放好黎耀辉买来的香烟,修好那盏瀑布台灯,擦洗好地板,收拾好房间,等待着他回来。 然而,黎耀辉已经离开。 我想起童话故事里的彼得·潘:我原来一直以为妈妈会一直开着窗子等我,于是我就在外面玩了两个月,又玩了两个月,再玩了两个月,然后我飞回家。可是窗户已经栓住了,妈妈已经把我全忘记了,我的床上睡着一个小不点。 他坐在床上,抱着黎耀辉常盖的那条毛毯,痛哭得如一个孩子。 那一刻,我彻底原谅了他。 其实他只是个被黎耀辉宠坏的孩子,因为有恃无恐,而不断犯错。 只因他以为,这个世界总有个人等他回来。 PS:伟仔凭着黎耀辉这个角色拿到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无可厚非。 然而,同片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哥哥,得票居然是 零。 其实,我只是为他觉得,太委屈。

 短评

总是觉得,站在瀑布下的应该是两个人。

6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中间两个人在屋内调情、嬉笑怒骂那段居然那么有趣。“我终于来到伊瓜苏,觉得好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1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试问谁不想从头来过,但世间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 时光如同白马过隙,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既然回不去,我们又如何从头来过?

11分钟前
  • 幸运遇见你
  • 推荐

没有张国荣就没了魂,绝非夸夸其谈

16分钟前
  • 力荐

何宝荣。黎耀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特别的感情,你会更喜欢叫他的全名。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爱到极至,就是两个人的互相折磨。

22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感情说穿了 一人挣脱的 一人去捡

25分钟前
  • .
  • 推荐

张国荣抱着毯子哭的那段太揪心了。

30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张国荣转过身抽烟的样子看的我酥掉了=。=

35分钟前
  • 刘大顺!
  • 还行

最记得厨房中那一支探戈。

40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我敲诈你,人质是我自己

45分钟前
  • 小红帽
  • 力荐

王家卫跟星海诚有个最大的共同点:作品都要靠观众自己意淫。

49分钟前
  • 饱肚师叔
  • 还行

张国荣死后,有一个女荣迷,在网上发了一片贴子,说到自己看到梁朝伟的情形,有一次梁朝伟到内地来演出,等演出完毕后她守在他出门的必经之路,等看到他和一群人走来,她便大声的哭喊道:“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梁朝伟听到她的喊叫,停下来,朝她这个方向看来,然后点了点头,急匆匆地走了

52分钟前
  • LisaLeung
  • 力荐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开心的在外面走来走去,因为起码有个地方可以回来。

56分钟前
  • 自在
  • 推荐

Love is the best ,the world is the rest .

57分钟前
  • shu
  • 力荐

梁朝伟加张国荣,简直是挡不住的诱惑.

60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爱一个男的还是爱一个女的尤其的不重要,只是爱一个爱上了的人……这个世界就完了

1小时前
  • 隆咚锵
  • 力荐

影片两个男主人公的名字竟然就是两个摄影助手的名字,感叹于王家卫随性而行的个性。

1小时前
  • Se7en丶小七
  • 推荐

光棍节给自己准备的电影《春光乍泄》,根本就是找虐。。。。黎耀辉简直是八心八箭4个9的纯GAY,极品中的极品,GAY中的爱马仕,GAY中的劳力士,GAY中的劳斯莱斯,上下5000年不可多得的尤物!!!我想变男人要这样的男朋友啊啊啊啊

1小时前
  • 色狼猫
  • 推荐

第一次看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还是十年前,那会儿以为这就是一个同志爱情故事。北影节最后那天,在电影资料馆又看了一遍,到了这个年纪,有了一定的阅片量之后,总算是有点看懂了这部电影的好。才发现它讲的根本不是爱情,而是寂寞,讲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内心失去了归属感的香港人。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