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目标

恐怖片中国大陆2014

主演:蒋勤勤,刘小锋,孙茜,张瑶,穆雷克,张晨光,果靖霖,林栋甫,刘欣,黄薇,翟万臣,薛山,孙维民

导演:翟俊杰,翟小兴

播放地址

 剧照

一号目标 剧照 NO.1一号目标 剧照 NO.2一号目标 剧照 NO.3一号目标 剧照 NO.4一号目标 剧照 NO.5一号目标 剧照 NO.6一号目标 剧照 NO.13一号目标 剧照 NO.14一号目标 剧照 NO.15一号目标 剧照 NO.16一号目标 剧照 NO.17一号目标 剧照 NO.18一号目标 剧照 NO.19一号目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3:02

详细剧情

1946年,国内局势变幻动荡,内战一触即发。一拨38 人的顶尖军事精英正启航赴美,然而一本意外遗失的笔记,揭露了这份名单中存在卧底。在特工遍布的南京,美蒋特务暗中勾结,计划除掉名单中的卧底 “一号目标”。两军围绕“谁是卧底”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潜伏暗处的“一号目标”何时现身?能否扭转内战乾坤?生死攸关的暗战较量,令人窒息……

 长篇影评

 1 ) 目标,特务,士兵,暗桩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标题是调侃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倒不是我喜欢生搬硬套或耍滑头,而是真心觉得,这两部片之间确实存在多处相似。上世纪东西方的冷战,尤其是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柏林墙高高耸立的那一段时期,是美苏间谍较量的高峰时段,是世界谍报活动的黄金年代。我一直认为,我国从抗日战争结束,到国共撕破脸皮兵戎相见之间那短暂的和平时期,是堪比冷战、书写谍战故事的绝佳背景。近十年来,我认真看完的国产剧只有一部《潜伏》,其主要情节就大致集中在这个时期。可惜这段日子太短,否则以国人对政治智谋的钟爱程度,华语文学界肯定能出几个勒卡雷,陆德伦,克兰西这样的间谍小说巨匠。

言归正传,看《一号目标》时,我脑海里不断闪过《锅匠》的画面。那部电影我看了两部,又参照了原著才大致搞懂来龙去脉。两部电影在很多方面,大有“同父异母”之嫌。情节均是围绕一个内鬼展开,那边圆场管人叫“鼹鼠”,咱们叫他“暗桩”;两个故事的立场正好颠倒,《锅匠》是要找内鬼,本片则是保护内鬼不暴露;周恩来就是圆场的乔治•史迈利,吕一然就是苏俄特务头子卡拉;故事起因也大致相同,都是某个大人物犯了错,人家是老总判断失误,导致布达佩斯传递情报失利,特工人员被害,本片是周恩来在美军飞机遗失一本笔记,导致暗桩身份的蛛丝马迹泄露给美方和国民党,而且两片的内鬼都是一桩旧案的主要嫌疑犯之一;史迈利设圈套,逮住鼹鼠,吕一然也布陷阱,但被周恩来和手下智破,无功折返,两片结尾都以从容不迫、和风细雨的姿态宣告胜利。

这两部电影,都是把迷你剧的容量浓缩到一部电影,副作用就是理解障碍。《锅匠》的晦涩相信看过的朋友都有体会,《一号目标》也很考验理解力,半年多的时间跨度,超过10个主要角色,全在100多分钟里说清,整体而言算得上有条不紊,聚精会神的话,不难跟上,但也只能说清,做不到说透。角色出场时,也没法遵循常规的戏剧套路,用对白、文件等手法自然而然带出姓名背景,要像老版《三国演义》一样不断出字幕。笔者这互联网泡出来的一代,要不是对民国史略有了解,根本来不及阅读那些竖排的字,也许年长一些的观众会有亲切感。影片转场很多,极少有超过一分钟的场景,还有多处将两三个阵营交叉剪辑的片段,都给人仓促之感,不够时间深入地体验情绪。戏剧冲突来不及深入时,常常借助配乐来助推一把,影院里不时轰然作响,比昨天看《X战警》还爆发。

当然,归根到底,本片和西方谍战片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开头烫金的立体大字一出来,配上那常伴红色经典的音乐,就知道这不是《听风者》那种浪漫主义戏说,而是我国特色——主旋律。如今的主旋律比样板戏年代时髦了不少,除了拍摄手法更商业,还加入许多含蓄但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标志意识形态上的悄然转变。可以举片中的仪式为例子,有两场婚礼,共产党的中式和国民党的西式,婚礼是礼仪和文化的展示,象征意味非常强烈,影片是国共双方在美国调停之下的博弈,表面上,国民党的风俗更接近美国的西方文化,赢得胜利的盘面更大,但细看,马歇尔将军对京剧赞不绝口,并据此改变战略,而周恩来娴熟的交谊舞、对自助餐的热爱,则在说明,共产党骨子里比国民党更能认清局面,也更有资格赢得未来,在这里,只能替蒋公道一声惋惜了。(文/方聿南)

 2 ) 谍战就是这样

终于看到了一部真正的谍战片,绝大部分人物都有原形,基本符合当时的情况和人物性格。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这部片子假,真正的谍战就是卧底搞情报,分析情报。哪里会有什么飞车、枪战,美国英雄以一敌百,007香车美女,这种电影真是可笑,把谍战当儿戏,真实情况就如电影所演,而且情报工作生活很危险,也很枯燥,国人被美帝电影洗脑太深,还是豆瓣上的人文盲太多。

 3 ) 梅园新村30号

梅园新村30号,当年曾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这部电影就是围绕梅园新村30号讲述的谍战故事。主要讲的是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进驻梅园新村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期间发生的精彩历史故事。整个故事由熊向晖贯穿,一本周恩来无意间遗失的笔记本展开了整个故事。故事情节没有很大的跌宕起伏,但都透着周恩来的运筹帷幄,风度洒然。无论何时何地周恩来都是聚光灯下的一号目标!

 4 ) 编剧也太扯了

应该承认,此片的历史背景和部分细节是真实可查的,
比如说,熊向晖确实是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卧底,
马歇尔确实来了中国,与周恩来、张群协调停战,
问题是,马歇尔大使在拿到周恩来的笔记本后派人调查谁是那个神秘的“熊”,这一段纯属虚构,而且会误导无知观众,

马歇尔不可能对笔记本的某个细节发生特殊兴趣,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美国军人,而且刚来到中国,人生地不熟,假如他对南京的夫子庙有兴趣,或许还说得过去,

他手下那个军官竟然自告奋勇多管闲事更是匪夷所思,如此“热情”甘当“自干五”的美军真是太罕见了,

编剧不了解美军的文化,意淫了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故事。

 5 ) 一块上好的牛排给蒸了包子。

林栋甫的蒋介石真叫人眼前一亮,戏不多,却十分精彩,鼓掌。蒋勤勤的表演到位,基本完成了任务。其他乏善可陈。两位翟导演的父子档,很难不叫人有些联想。熊向晖的故事耳熟能详,翻出新意确实难能可贵。问题是导演太贪,什么都想要---高智商的智斗,时代风云,追车,监听,跟踪--。要保证周恩来的高大上,还要保证熊向晖的忠诚机警。主线在两人之间跳来跳去,导致情节松散。另外打酱油的人物众多,又没有加入到情节主线中来。风格不统一。场景松散,许多可以挖掘戏剧性的场景,没有深入进去。另外美工和摄影音乐太差了,使得本应该大片气质的一个好故事生生地拍成了春晚小品。

 6 ) 差劲

演的太差劲了 表演的太浮夸了吧?真实情况下会像电影里边那样讲话?做事?一看就是演戏 毫无真实感

这样的题材不要让这么烂的团队来拍 好的题材太少了 要拍就认真的拍 不要拍烂片

.....................................................................

 短评

被豆瓣某一群人坑低的电影。

4分钟前
  • hsihsia
  • 推荐

中国的主旋律影片还停留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品,对比美国现在的主旋律影片《白宫管家》就可以看出,中国主旋律还在歌颂领导人,顺带描写小人物;而美国主旋律已经变成歌颂小人物,侧面烘托领导人。这片子其实还不错,只是对主旋律这种形式的电影不太喜欢,3.5分吧。

6分钟前
  • Nidhogg
  • 还行

一般吧,化妆好假,没能看完。

9分钟前
  • 大頭皮鞋
  • 很差

铁树,哪一个是你的豆瓣号?!!

10分钟前
  • shoon
  • 力荐

哇,好高的分。

14分钟前
  • 当当当当
  • 还行

绝对精彩,丝毫不怠慢情节,简直能拍案叫绝了。

16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推荐

中国的文化基底深厚, 一部简单的电影我就可以看见中国人做事的方法。

20分钟前
  • 王谦谨
  • 推荐

这里面的周副主席一直用画着粗眼线带着假睫毛的眼睛含情脉脉的看着所有人ˊ_>ˋ刘小峰枕着他的大腿留下一滴热泪最后蒋勤勤演的女特务也被他电倒-_-#

24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较差

就知道有些SB会乱喷。

28分钟前
  • 荒野之树
  • 推荐

海报抄得挺好的

30分钟前
  • 伏羲伏羲
  • 很差

蒋干盗书这招真棒!蒋勤勤还是很美的。

35分钟前
  • 潘瑞云
  • 推荐

央6烂片

39分钟前
  • 东哥
  • 很差

陈国富竟然是本片的监制。

4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很差

无论是历史背景 还是紧张的故事情节 都算是一部近几年少有的谍战题材电影中的精品 尽管其题材内容与《风声》极为相似——关键的卧底由“老鬼”变成了“熊” 然而 跟早前出现的谍战电影着力于场面调度和情节设计等相比 本片更加侧重对情报获取的深度描述 从而突出角色在剧中的关键作用 翟小兴将门虎子啊

45分钟前
  • 李小庫
  • 还行

蒋勤勤 / 刘小锋 / 孙茜 / 张瑶 / 穆雷克 / 张晨光 / 果静林 / 林栋甫 / 刘欣 / 黄薇 / 翟万臣 / 薛山 谁会为这12人浪费108分钟?就认识蒋勤勤……

50分钟前
  • 清舞翩翩
  • 很差

伍豪魅力无穷啊

51分钟前
  • daangel
  • 还行

其实我觉得真不错啊,不过演周总理的那个演员不行

55分钟前
  • 生姜
  • 推荐

还挺好看的是怎么回事。。。

56分钟前
  • yoshiwei
  • 推荐

看完熊向晖自己的回忆来看……emmm,仿佛所有人物都被强行降智了。周做着周不会做的事,熊叫着当时不叫的名字,胡宗南戴着胡不会戴的勋章略表,盯梢只离一个车身那么远,知道被盯梢了下饭馆还特意找个靠窗的位子方便特务监视,平行剪辑强行高潮尴尬,“吃饱撑的”233 自助餐那段把周演得太婆妈了……英文字幕:“蒋介石”Jiangjieshi、“多加一块钱”one kuai extra。推荐熊向晖自己写的书,历史比电影有趣多了。2017-05-01想看

59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较差

导演父子俩合伙来骗钱了

1小时前
  • 米格米格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