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6

主演:蔡康永,马东,高晓松,王嫣芸,马薇薇,范湉湉,肖骁,姜思达,黄执中,颜如晶

导演:牟頔

 剧照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2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3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4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5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6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3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4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5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6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7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8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9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16:59

详细剧情

  《奇葩说》是爱奇艺马东工作室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由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 “最会说话的人”。

 长篇影评

 1 ) 她非常爱笑,提着裙子奔跑

作为一个善变,啊不,是非常善变的人,奇葩说第三季,最喜欢的选手是董婧。
董小姐,这是写给你的情书。

她就像蔡康永评价的,是那种做事认真“擅长做功课的人”,像是学生时代班级里功课完成得一丝不苟的优等生。
所以她曾说自己笨拙,但是是那种可爱的笨拙,温暖的笨拙。不乏味,也不冷漠。
奇葩说里有才华、有天赋的人太多了,高强度和密度的录制周期里,没有思想沉淀的发言不过是花拳绣腿哗众取宠。但很明显,大多数选手每一次的发言都不仅是耍耍嘴皮子而已。
黄执中姜思达马薇薇邱晨……在百鸟朝凤,百花齐放中,董婧却也没失了锋芒。她明明不是最会抖机灵,最会演讲,也不是最会搞笑的人,可却最让我心生好感。也许正是她的笨拙,说出来的话就像温吞的温泉水,舒服干净,内里却自由汹涌。
其实说到底,她和陈铭,柏邦妮一样,都应该算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类型,只是风格不同。最初看《奇葩来了》的时候对她印象就很好。对于“恶劣天气点外卖我是不是有罪”的辩题,她持有罪的一方,却并不仅仅把有罪定义为“有罪恶感”,而是更深一层地抛出“承认我有罪是想激发内心深处的善意”的论点。单看论点好像很白莲花,但是从她嘴里说出来却很漂亮,甚至动人。或许是基于一份不骄不躁的真诚吧!
于是关注她,不知不觉把她的微博翻到了底:满满当当的工作采访,忙里偷闲的读书手账,早起的闹钟和晚睡的灯光,一路看下来,觉得她过得忙碌又辛苦。民生记者的采访工作也无非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清官难断,却需要她跑前跑后,调查调解。但我冷眼旁观,却爱着这份鸡飞狗跳,脚打后脑勺的热闹、这份热闹背后的不易,不易之中的辛苦,和有苦说不出。
说我叶公好龙也好,纸上谈兵也罢,懦弱自卑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就是我的本体,但是心中也常常有洪水猛兽,想要喷薄而出,一直跃跃欲试。
其实一样的生活,她能够过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自己未必驾驭得了。但是我却羡慕着,爱着这样的生活。
就像乌冬说过的:“爱”一直是比“喜欢”更严重更谨慎的事吧,好像不能轻易说出口。但我就是要说,我爱这样的生活。也许有些虚张声势,但到将来面临选择的时候,起码能攒点勇气。
现在的董婧红了,也开始在微博里打广告了,不再是当初那个丢了钱包要在微博里煲一锅心灵鸡汤自我安慰的“又蠢又穷的董小姐”了。
但是真好啊!就像她丢钱后写过的“我们都被生活虐过,也都遇到过糟糕的人。一己之力,能改变的不多,只希望自己不要虐别人。”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我总是佩服这份毫无戾气的善意。她像个提着裙子奔跑的,永远善良纯粹的小女孩。她笑,她微笑,她大笑,不是因为世界美好得像城堡,而是即使走出城堡,也能够不为踩脏了小白鞋而感到烦恼。就算烦恼,扔掉了鞋,她也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
这是我想要的人生。
但现实是,作为一个一言不合就能像充气气球爆炸的人,屁大点事也能戳中我,激怒我,让我像个气鼓鼓的蛤蟆一样愤世嫉俗。
有时候会想,人的一辈子要要发泄多少无用的坏脾气,才能快乐地走完一生。其实有时候,多走一步,就是天堂。可就是心思太沉,脾气太大,最后一步也走不动,只能压倒在来路上。
唉……
本来是想夸夸董婧,结果写着写着就变成了自我检讨。
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摊手
我有病我有病,我疯了我疯了【大张伟脸
最后,改编一首诗,强行跑题:
不管我多么抵触
人生就是一场变数
辩论场上,你开口说话
神情专注,眼神很酷
好像下一秒就能打趴老师傅
今天我爱你
可明天我爱不爱你我不清楚
就像指肚掌纹反反复复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
掰掰手指头心里有数
手起刀落
白刀子红刀子进进出出
我说我爱你灵魂最深处
说到底还是嫌贫又爱富

“我若是游子,你便是人间。”
董小姐,你的人间有光,让我想要飞蛾扑火。

 2 ) 奇葩说第三季为什么要改赛制!

熟悉奇葩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前两季选手的持方都是不固定的,每一期正反双方的人员都在换,两位导师手下的队员当然每一期也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第三季却做了比较大的改动,选手们分成了固定的正反两方,两位导师各带一队进行比赛。 对于这个改动,马东的评价是,导演实在太聪明了,我从没有见过他们两位这么认真地在讨论一个问题! 导演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蔡康永的肉松队和高晓松的大紧队针锋相对地进行辩论,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 不得不说,导演组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不过这样一来,奇葩说却失去了一个更加珍贵的特性,那便是他的中立性,包容性,或者说的过分些,失去了一些文化性。 在以往的奇葩说中,选手们负责偏激,爆笑的言论,两位导师则负责高屋建瓴,与其说是为本队做最后发言,倒不如说是把辩题升华一个层次,把正反两方都从更高的角度来进行总结阐述。而这正是奇葩说区别于其他娱乐性综艺节目的地方,他所具有的教化性。 从两位导师口中,我们很少听到过什么偏激言论。特别是蔡康永的发言,每次都让人如沐春风,虽然每次发言都有其立场,但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强词夺理,从不逾矩。而高晓松也经常悠哉悠哉地说一些和辩题关系不大的典故知识,在下文科生,当然很喜欢。 而对于最后的胜负,议长马东常常一笔带过,因为在奇葩说的舞台上,最不重要的就是双方的胜负了。 但是在第三季的规则之下胜负的概念则陡然加重了,这毫无疑问会引导观众更加关注胜负,而忽略奇葩说真正珍贵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个赛制很可能把两位导师拉到和选手一样的高度,发言的唯一目的变成了争胜负。 就像在刚更新的这一期“和蠢人交朋友你四不思洒”里,高晓松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问蔡康永,你朋友圈里有没有比你更聪明的人,你能说他们和你交朋友是傻吗?高晓松把题目中绝对的“蠢人”概念,换成了相对了“蠢人”。 蔡康永朋友圈里可能确实有比他更聪明的,可这难道就证明蔡康永是个“蠢人”吗?恐怕即使比蔡康永聪明再多也不能这么说吧! 而蔡康永可能因为不想表达“再聪明的人也不敢说我蠢”这个意思,所以换了一个自觉很巧妙的回答,说那是因为我们各有所长,他在某些地方比我聪明,我也有比他聪明的地方。而这句话恰恰中计了,因为这句话表达的也是相对的“蠢人”概念,于是高晓松立马说那你必须设计一套非常复杂的朋友圈系统。 这两个回合的对话如果发生在选手身上,其实也称得上精彩,只不过从两位导师口中说出则显得有失水平了。 我是不相信高晓松只是这个水平的,只能理解成胜负心太强明知没什么道理的话也要说了。 马东说过,奇葩说想要传达的并不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绝对正确答案,而是一种混沌的概念,让双方的发言能引起你的思考,这便是奇葩说的意义所在。对于这句话我实在不能更同意了,马东所说的混沌的概念其实质正是包容性,正是其给人的教化作用。 在第三季奇葩说开播前有个海选选手的节目叫奇葩来了,有一位选手头衔为“优雅老姐姐”,从生理上说她确实是个男人,可她却有着一个女人心理,衣着打扮全是女相。或许是因为周围的压力,让她无法做出金星老师一样的举动,可自以为已收敛很多的行为却仍受周围人的白眼。她来到奇葩说就是为她这个群体的人向大家证明她们也是正常人而已。 当时我突然就很感动,这说明她是多么信任奇葩说啊!果然,马东最后多次对她表示了感谢,感谢她如此地信任奇葩说这个节目。 这真的是多么大的信任啊!一个在生活中饱受白眼的人竟愿意在一个综艺节目上抛头露面,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所想,因为她知道在奇葩说这个包容的舞台上是没有歧视这回事的。 这不正是奇葩说的魔力吗!这是多么大的价值啊! 在第一季中还有一个如果炸死贾玲一人可以救百人你炸不炸的问题,最后蔡康永看支持炸死的人竟然那么多立即坐不住了,他公然放弃了自己支持炸死的立场,开始阐述真的不能打着多数人利益的名号去残害少数人,哪怕只有一个! 在第二季该不该向父母出柜这个辩题中,蔡康永更是动了真情,流了眼泪。 如果他的心中只有胜负的话,他是很难做到这个地步的。 而第三季的赛制却诱导着两位导师和观众把胜负看重些,虽然两位导师会尽力让自己的言论不那么偏激,马东也可以更加轻描淡写地带过最后的结局,但只要奇葩说仍在这个规则下运行,那导师以及观众肯定会不可避免地慢慢将胜负看成最重要的事。 当整个奇葩说充斥着偏激,充斥着胜负时,那马东所说的那种混沌感,奇葩说最珍贵的包容性,对人的教化意义还将留存多少,便有待商榷了。 PS:虽然高晓松因为胜负心太强发挥失常,不过我觉得还是比金星强,金星的话又没文化又无聊。 再PS:好心疼大王,海选的时候被蔡康永气得像吃了屎,这次又被肖骁气得像吃了屎…… 再再PS:如晶宝贝!你真的变了!!!

 3 ) 即使坍圮,无失他曾是亮星

老公和我在娘家养了一缸金鱼。一条红色的本来很活泼,突然就不对劲了。增氧泵一开,其他鱼逆流而上,只有它被漩涡带着一圈圈转,一星儿力气也无。最后几天,它肚子浮在水上,头扭在一旁,可怜极了。我和老公悲伤地坐在浴缸前看着它的腮一开一合。

“要不我把它捞走吧。”我说。它已经无望地扛了几天,只有其他鱼碰到它的时候才能动一动。在我看来这太痛苦了。
“我们没有权力决定它的生死。”老公说。

有许多次我看向鱼缸的时候,真心希望它的腮不再动了,早日结束痛苦。管它来世变成什么,野马也,尘埃也,随便吧,只要现在不再疼。

那几天我们俩之所以一直住在娘家,是因为老爸病了。一开始只是感冒,后来咳嗽不止,口服药和吊针都打过了,不缓解。老头儿因为咳嗽一宿一宿躺不下睡不着,血压和血糖都不正常了。到了这个程度,父母也没有告诉我。有一天我打电话回家,老妈才跟我说:你爸已经好几天睡不着了,实在困了只能在沙发上坐着眯一会儿,一宿睡俩仨小时都是多的……有一天早上我先醒了,叫他,他没反应。再叫他,还是没反应。吓死我了。

于是,为了更方便照顾老爸,老公陪我回了娘家。老公淘来止咳偏方,熬了两大碗雪梨+生姜+蜂蜜放在冰箱里,早晚挖一点儿给老爸吃……一切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咳嗽依然故我。

终于在医院住下,CT显示肺部有阴影,医嘱是按照炎症治疗。打了七天抗生素,每天两次雾化治疗。住院前几天,症状明显缓解,至少可以躺下,一晚上睡三五个小时,嘴唇、脸颊都有了血色。入院第一天下午,老妈说明天还要做几个检查,我说我陪老爸去吧,他一再推辞:你上班吧,没事,我自己行。我争取了几次,他都不答应,最后到底是老妈又陪他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挂了我的电话之后,老爸问老妈:你再陪我一天吧?
老妈说:这就是老来为伴。

有几个下午,我请了假去医院陪他。其实可做的并不多,无非清洗雾化器具,递递纸巾热水,看吊瓶快打完了就赶紧去叫护士来换药或拔针。老爸照样总是推辞,然而我知道那只是老辈人怕给别人添麻烦的本能,我在,他是开心的。

病房是二人间,有几天对床没有人,我坐在那儿,捧一本书或iPad,听着老爸的鼾声,时不时瞄一下吊瓶的进度。有一个下午他没有睡觉,谈性很浓。我就坐在他旁边儿,跟他说话。

那个下午,他跟我说:我的人生有两大遗憾。

一个是本来可以调到更高去处的节骨眼上被一个好朋友坑了。老妈跟我说过这事,当时两人已经谈婚论嫁,老爸跟她说,要不你别跟我说了,我不能拖累你。老妈说既然已经决定嫁给你了,风风雨雨我都跟你一起担着。还有一个遗憾,是我小时候,父母曾被选中调到杭州一家新单位,条件发展都好,但因为当时他们俩穷得底儿掉,没法运作,也成了泡影。

老爸说:我跟你妈总说,当时要是去成了,你不就是杭州人了?
我说:爸,我现在挺好的。

住院几天后,老爸的症状出现反复。一天晚饭后,老爸老妈肃穆地坐在客厅沙发上,老爸说,主治医生到病房来,说想找家属谈谈。老爸说:你跟我说就行,我也是医生,你告诉我吧。

其实主治医生还给老妈打过一个电话,当时已经快夜里十二点,医生说,我确定你跟病人不在一块儿,才给你打这个电话,我们跟病人本人说的话有很多保留,希望家属有心理准备,及时复查。

我去了厕所,坐在马桶上发呆。老公跟过来了,开门问我:你没事吧?

我抱住他,左蹭蹭,右蹭蹭,把眼泪蹭了他满身。

接下来的日子全家总动员,求助所有可能帮忙的人,帮看老爸的CT,做各种推荐的检查,抽血送北京,排队做PET-CT……有很多人帮助我们,我却不敢正视那些热忱的目光,怕一言深了,我就要哭出来。老妈白天风风火火地奔走,夜里老公送老爸去医院打针,只有我和她在家,耳朵里都是她一声接一声地叹息。唉。唉。

老爸去拍PET-CT那天,我被痛经击倒,躺在床上一整天起不来,腰部以下又麻又疼,盯着天花板无所适从,愤恨自己的百无一用。我想起谁谁谁跟我说他家的老人换了两次肝,生活并质量很差,最终还是去世了;也想起谁谁谁的老爸发现肠道肿瘤,复查是一期,做了手术,现在恢复得很好……老公劝解我,我说:我怕失去爸,也怕他得遭罪的病。

PET-CT结果是我去取的。空荡荡的医院走廊里阴冷阴冷,一旁的座位上两个女人正在抱头痛哭。我长吁了一口气走进去,报了老爸的名字,年轻的女医生递过来一个袋子。走到外面的等候室,坐稳了,打开诊断看:
……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

还没等拍照给老妈发过去,她的电话就到了。她说她马上联系医生给看诊断结果,让我原地等一等。挂了电话,我才开始后怕,冲墙哇哇大哭三声:是炎症,不是肿瘤。操他妈的,不是肿瘤。

回家路上,送到北京验血的结果出来了:肺结核阳性。

在PET-CT出来前的一个晚上,我跟老妈在小区里散步。老妈说,要是你爸检查结果不好,我就不工作了,我们俩一起去玩玩儿,要不太遗憾了,人生就这么结束了,什么也没享受呢。我说嗯,你们冬天也去海南,平时就出国玩儿。她说行,去马尔代夫,去日本。老妈还说,你爸跟我说,要是他不在了,让我再找一个。我说我可不找,伺候你一个就够糟心的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让我伺候别人吗?你爸笑,说,这回找个体格硬朗儿的。

老妈笑,我也笑。恰好走到楼与楼之间的缝隙,风突然急了,吹得眼泪一串串在风里飘。

昨晚《奇葩说》讨论了绝症病人与死亡。我和我的家人恰好走到一个相关的时刻,好在我们暂时逃过一劫。本有很多话想说,可话到嘴边,更多的只在沉默中暗涌。这个世界从来不曾美好到令我爱上她,但活着本身即是修行。

最后,把高晓松现场作的诀别诗写在这里。真有这样一天时,愿我们都不留太多遗憾:
你是那颗星星
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
我的整个轨迹被你影响
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
它变成了暗物质
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
它依然影响着
我的轨迹
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
我的星轨
无论你在
哪里
<图片3>

>>>>>>>>>>>>>>>>>>>>>>>>>>>>>>>>>>>>>>>>>>>>>>>>>>>>>>>>>>>>>>>>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幸福是刀口舔蜜】
<图片4>

 4 ) 姜思达,2016年的花红柳绿

《奇葩说》结束了,最后的巅峰对决果然在黄执中和姜思达之间进行。这也是第三季我最喜欢的两个选手。

      黄执中从出场就是大神的姿态,他也用实力反复明证自己的大神之风,像大树般威仪。而我却同万千少女一样更宠爱傲娇的冰美人、小懒懒——姜思达。除了体内颜狗的天性,更多的是我羡慕他五光十色的青春。

       思达恰如自己所说,是一位冰美人。看各位选手在微博上的互动,他极少参与。social频繁的是辩论圈的马薇薇、胡渐彪、黄执中等人,马薇薇甚至还根据星座给她这几位圈中好友写了文章,有人骂这是辩论圈捧臭脚,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还有一种集体红了四处晒友谊的感觉。这不值得批判,但我保持不喜欢。

        思达被称作名媛,除了偶尔帮忙录个节目,微博上却不怎么应酬,甚至去给这些队友非队友点个赞都没有。当然不知道如果真有匿名踩,我们的冰美人会不会踩两脚。思达也经营了一个公众号,很少发关于《奇葩说》的东西。就写过他排练话剧的那会儿有选手去探过班。

        他大部分写的是小说,即便是广告也能蹦出些走心的句子。有人说文风像东野圭吾,我觉得比较起来思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人说这阅读量要成下一个咪蒙了,人思达可没有七拧八扭地憋笑话好吗?

        思达说他在文学上有追求,他会感叹他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小说,为自“续了一个月的命”,粉丝却只是叫他早点睡觉。这让他非常明白这些粉丝只是《奇葩说》带给他的短期福利,他更期待有人欣赏他在文学上的进步,他想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并相信自己有那样的天份。

        在《奇葩说》那众多的选手中,有一位“亲妈粉”,那就是史航。就像史航喜欢的周迅,是“有才,有情,有灵性的人”,思达也是。所以思达排练话剧,史航也早早地去探班。思达已经那么红了,史航还是一副迷妹脸的四处推销。关于思达,马薇薇曾道“平静中自见内心汹涌”。我其实不太同意,一是思达不平静,看他每次奇崛诡异的造型哪里平静?二是内心汹涌,冰美人要是汹涌了那该化了。

        我更喜欢史航对思达的评价“信笔不缚”,思达让人看到的更多的可能性。他是个辩手,却没有马薇薇、黄执中那一整套长期训练后的逻辑格式。他是个文青,却没有四下吊卖忧伤的俗烂。他是一匹马,驰骋疆野。

        史航是个见多识广的人,而且近处难有风景。但他仍喜欢思达,带有一些青春寄愿的味道,也就是他说的“遥远的相似性”。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青春也是那样的少年,长得漂亮,活得潇洒。

        思达在《奇葩说》里的服装常常受到诟病,我倒是觉得很有趣。他有点把节目当话剧舞台了,每一次的行头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并从服装上来塑造他的性格。所以有一期马东也说思达这边穿得有趣,对面很无聊。看思达微博里照片,除了和他的狗录“直直男孩”穿的是简单T,每一次出街都是盛装,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个流动的舞台,所以他更体恤服装的脾气秉性,因此能驾驭好。至于马薇薇出道后那些穿戴大牌、模仿巨星的街拍,我就不聊了。

        无论是穿衣,排话剧,还是写小说追求纯文学,我都觉得用文艺青年这个已经泛滥的词儿都已经无法来形容思达。他追求的更多的是活出艺术感,或者活成艺术品。所以他在公众号里追求纯文学,这种写作中最富艺术属性的形式。所以他的每一次造型都当成一个角色来演,所以穿啥啥灵。

        其实《奇葩说》发展的后来,选手的事业发展也开始南辕北辙了。马薇薇出道了,想要成为老艺人肖骁和范湉湉这样的综合体;黄执中的微博快成情感专家了,俨然下一个“我爱问连岳”;如晶已经是米未的员工,用她海棉宝宝的性格来适应北京、职场这片新领地;艾力已经出了本畅销书,并言传身教如何成为英语学习成功者……

        高晓松说,很高兴在第三季看到思达的成长,那语气仿佛一位父亲。我却觉得思达越发清醒的孩子气。第一季他还是个学生,有很浓重的迷茫感。到第三季,他的目标渐渐清晰,在艺术的道路上的追寻也更加坚定。这当然是成长,成长的更加孩子气。
 
        他们节目下的人生远比节目上一板一眼的论证精彩,每一种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都值得尊重,用不着我来BB。只要《奇葩说》不能产生创意,我很快就会烦腻。

         或许只有在翻看老文章才会想起2016年,那个花红柳绿的追梦少年。

 5 ) 20160513彩蛋:爱情是什么

20160513彩蛋,爱情是什么?
所有人听到这个问题的反应都惊人地一致,先是惊讶,没想到会被问到这种问题,然后又都稍微有些腼腆地,低眉垂首地笑了。

范湉湉:就是看着车窗外面,有很多商店,商店上面有很多字,当中有个字是我爱人的名字,我就噗嗤,笑了,打内心深处笑了,然后那个时候就是,爱情来临了。
我坚信爱情的存在,坚信那个人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到我的身边,我到现在还相信。

艾力:就是当你遇到一个人,总有谈不完的话题,能把世界上最无聊的事,跟她说的时候你觉得那么有聊,那这不是爱情什么是爱情啊。
这就是爱情最美的地方,没有办法定义,谁都可以定义爱情。

花希:他坐在你隔壁桌帮你多夹一筷子菜,而他没有夹给别人,我都会觉得那是一个值得让我纪念的东西。
他像是我过去时间的一个缩影,我现在也许可以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他身上永远承载着我最幼稚的样子。

陈铭学长:我确认我看到她是爱情,应该是我看到她的第一瞬间。
然后到民政局的距离又比较远,五点下班,然后到楼下的时候四点五十,她死活不上去,她说反正都快下班了,我说就是啊,都快下班了,照相也来不及了,问一问,看要什么程序试试嘛,她就上去了。人家照相的大灯都关了,然后我说最后一对儿,您就开一会儿呗,就稀里糊涂的拉上去。

罗振宇:我跟我太太其实是闪婚,见了面之后一个月就结婚了,领证。
其实,有的时候感觉就是这么奇妙,就是,你找啊找啊找,突然看到,诶?这不是失散多年的媳妇吗?就领回家了,就那个感觉。

大王:我觉得我人生大部分的爱情经历都是我在追求别人,然后....(笑什么呀老师)
我自己灌了自己几瓶酒,然后跑到街上狂奔,然后一边跑一边还要回头,看这个男生有没有就是出来追我呀什么的哈哈哈哈....

史航老师:爱就是让你觉得你以前受的苦,都值了。

肖骁:那个选择离开你的那个人,会让你一直心心念念地想着她。这才是她最可恶的地方。

执中学长:(为什么执中学长没有讲话,他可是在节目中号称打电玩地时间比陪女朋友的时间要多的人==、很想听他怎么讲诶)

没有人知道到底什么是爱情,没有人可以列出一个“爱情法则”,指着它一条一条地说,喏,符合这几条的就是爱情,如果这条那条还有那条不符合,那就不是爱情。没有人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定义爱情。
而我们知道的是,在某一个瞬间,心底泛起涟漪,那一刻知道,呐,我遇到爱情了呢。
原本我以为这个选题在讲人工智能,可是没想到最后变成了讲述爱情。这段时间我一直下意识地避免接触和爱情、婚姻有关的东西,所以看到这个彩蛋的时候还惊了一下,犹豫要不要看,但是没想到,可以讲得这么温馨真诚不会触碰伤疤,它让你相信爱,相信温暖的爱,相信自己。

 6 ) 关于马薇薇

从奇葩说第一季追到第三季,起初是当作一个综艺看的,结果被马薇薇思考问题时严密的逻辑性,新颖的思维角度,直击心灵的人生哲理同时无懈可击的女王气场折服,duangduangduang简直闪瞎我的眼!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南审举办的华语辩论锦标赛,有一场是马薇薇和陈铭做评审,天津大学对卡迪夫大学,马薇薇上台点评的时候,扎了两个马尾,我去!难道女王的气场下她还有颗少女心吗??当时真是雷到我了,觉得跟节目里的强势气场差的很远。这也是我心里一直一个小小的疑惑。后来有关注她的微博,慢慢通过网络了解到她,微博上离不开宣传节目,对时事热点的看法,生活搞笑点,偶尔晒晒自拍秀秀恩爱,又一次,从网上看到有关一段她的采访,大概意思是,通常节目把她设定为一个怎样的形象那么她在荧幕上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有点理解了其实每个人性格形象都有好几面,但是展现给别人看的很多时候不是真正的自己,辩论场上的马薇薇可以说巧舌如簧,习惯给人温柔一刀,现实中也许只是个低调三观正喜欢搞怪偶尔带点少女心的女人。

 短评

讨论的问题,越来越low。节目组能不能用心点

2分钟前
  • 独秀
  • 推荐

第一季的振聋发聩反思我们每个向左向右的选择背后有多黑多厚多少学问。第二季涉及更多社会议题,问题不是善意能解决的,前进也不止为了进步。到了第三季,少了深度厚度,节目从“辩论”走向“说话”,离题万里只为了说一句让你让我都能流眼泪的话。人生不要大智慧,过把瘾就死。

3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今年的奇葩比去年的好,回归第一季的水准了

6分钟前
  • 如果云知道
  • 力荐

除了决赛,要给五星!大美玲棒棒的!

9分钟前
  • fish
  • 力荐

第三季冲着史航去 被大美玲惊艳 最后执中偶吧把我收服

14分钟前
  • 海底火山
  • 力荐

屡屡被阉割之后,选题没那么犀利了,不过高晓松回来之后,比第二季金星要强很多,可惜了啊,姜思达!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那个模特和校草是什么鬼,赶快走好么

21分钟前
  • Wasted.
  • 力荐

依旧不喜欢马薇薇。

24分钟前
  • 郁郁
  • 推荐

看过这么久其实具体的已经忘了。第一季很好看,后面两季有些审美疲劳了。有些话题还是不敢讨论。而有的时候辩手还真不如观众思路广阔(比如我,哈哈哈)。但我真心想推荐身边的朋友看,因为能开眼界!

25分钟前
  • 三日又木
  • 力荐

大家普遍都觉得,第三季前几期特难看,我也觉得。但是到后来,淘汰了新奇葩中只有奇葩的特质选手后,还别说,真的越来越好看了,有甚至有强于前几季之嫌。为此我还真把第一季重新看了一遍,意外发现姜思达与第一季有着天壤之别,不仅仅是辩论技巧,更是他的气质。想看思达的辩论几乎成为每一期的执念。

28分钟前
  • 坍塌
  • 力荐

无关是非,都是话术,有个性的来个性,没个性的磕逻辑。偷换概念、设置陷阱,有些精巧的地方是说了半天,被四两一拨,成了对手嫁衣。大美玲一战成名,董婧李林惊艳一时后续未知。有些辩题饶舌了点,导致不好展开,譬如临终病患那集,都沉溺悲情鸡汤里了。都说黄渤会说话,下一季该请他了吧

29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将蔡康永从湾湾夹带过来的逻辑混乱、说话没point的私货淘汰掉,节目的素质还能上好几个档次。不需要康熙的余孽将奇葩说搞得乌烟瘴气,节目中频频出现对康熙这个哗众取宠的过气综艺的悼念显得多余和矫情。本来不反感马薇薇 现很怀疑她让广州傻痹男主持晋级是为了锁死加拿大河南性学家的名额 用心险恶。

34分钟前
  • 20thCenturyFox
  • 推荐

暗搓搓给我本命姜思达打五星

39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最后几期渐入佳境,可惜没了。黄执中真是强力鸡汤解毒剂,也是我最喜欢的辩手。姜思达真是好。老辩手有生活,一旦论述时有切实的生活体悟。颜如晶,还有另外几位年轻辩手,辩论术当然好,但只能就辩题说辩题,无法更深入,还是浅白了些。

41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看了阮经天当嘉宾的两期,他好可爱啊,又诚恳,又认真,又会烧鸡汤,又言之有理。蔡康永的说话魅力简直抵不住。高晓松输在人胖丑。马东控场相当不错。

42分钟前
  • 咋个嘛
  • 力荐

五星给姜思达和黄执中。

47分钟前
  • 长耳朵走来走去
  • 力荐

觉得姜思达花希和陈铭这一季都成长得好好的~大紧我爱你……

49分钟前
  • 杳圻
  • 力荐

这季真的看到了好多人的成长!【执中欧巴实至名归,心疼大美玲

54分钟前
  • 力荐

有几期确实很赞

55分钟前
  • for Lawrence
  • 推荐

始终觉得这一季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坐在那里静静鼓掌的少年在发光,姜思达,你永远就是你,不必被定义评判,我是一个热心的观众而已。

59分钟前
  • 月芽AM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