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2019

剧情片大陆2019

主演:胡军,袁泉,别里克·艾特占诺夫,阿鲁赞·加佐别可娃,剧雪

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

播放地址

 剧照

音乐家2019 剧照 NO.1音乐家2019 剧照 NO.2音乐家2019 剧照 NO.3音乐家2019 剧照 NO.4音乐家2019 剧照 NO.5音乐家2019 剧照 NO.6音乐家2019 剧照 NO.13音乐家2019 剧照 NO.14音乐家2019 剧照 NO.15音乐家2019 剧照 NO.16音乐家2019 剧照 NO.17音乐家2019 剧照 NO.18音乐家2019 剧照 NO.19音乐家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2:00

详细剧情

  《音乐家》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赞颂人民音乐家在异国他乡遭受苦难却仍心系祖国的伟大精神。战时艰苦,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隐姓埋名,却不忘寻找机会回到祖国。同时他的音乐《黄河大合唱》在遥远的延安时刻鼓舞着艰苦抗战的人民,激励无数有志青年为祖国顽强斗争。而在阿拉木图,他的音乐才华使他结识了当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正是他的音乐让不同的民族凝聚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他所作的《阿曼盖尔德》便是这样文化互相影响包容后的一个成果,对当地人民产生深刻影响,为两国的友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篇影评

 1 ) 听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时至中午,在沙发的睡梦中醒来,身上又加了一床刘先生半夜起来给我加盖的被子,阳光明晃晃的洒满整个房间,厨房里有刘先生洗碗和忙碌的声音,感觉疫情尾声的春天来了,我心里默念道。

每天醒来其实都无真实感,不知你们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后来我才找到了答案,这种不真实感源于内心对现实世界的失序和失控。

坐在餐桌旁等着刘先生热菜,选中了一部《音乐家》,开始和刘先生安静的边吃边观看,我想,音乐能否带走忧伤,什么时候可以大步地的走在阳光下。

1941年,冼星海,化名黄训,受命到苏联为《延安与八路军》做后期,同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想从新疆边境回国,辗转到了阿拉木图,穷困潦倒,得到了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帮助,于1945年,40岁,最终病死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

影片通过回忆录的方式,以一个哈萨克斯坦小女孩的视角叙述,冼星海与这对帮助他的哈萨克斯坦母女(拜卡达莫夫的姐姐及其女儿)的故事。战争笼罩着每个人,冼星海直到去世的最后五年一直想回国,但是期间也见证着这个丝绸之路的古国,阿拉木图的人民,在经历着什么;

哈萨克斯坦母女,小女孩总是在暮色及一篇烟雾中寻找着自己的父亲,一直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询问每个人,为什么要有战争,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时光交错,冼星海在延安的妻女,也在岔路口等着,问着父亲会从哪条路回来,就像当年从哪里离开

那首中国的童谣,在哈萨克斯坦小女孩和冼星海女儿的口中,同时唱起,心中的期盼,这一刻没有国界,恍惚觉得似乎都没有分离战乱。

战乱中,有人拼死守护音乐,比如拜卡达莫夫,拼尽全力也要守住音乐给人民带去希望,说出,即使饿死了钢琴家,还有小提琴家,哪怕最后只剩下吹长笛的,也要坚守住,但最终还是没有守住乐团,大家飘零四方。

也有人用在酒和音乐之间,曾经的一名小提琴手,选择了酒,用小提琴也换不了酒,最终这个失去家人的可怜人,狂乱的敲响了教堂的禁钟,望着窗外远方美丽的暮色,抱着小提琴,一跳而下,钟声一直未停,这是为他自己敲响的丧钟,也是冼星海目睹这一切的希望之钟。

冼星海看着战乱中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困苦,在一个小阁楼中,坚持不懈地创作着,写出了《神圣之战》、《阿曼盖尔达》、等经典作品并修改完成了《黄河大合唱》。

与国的距离,最近的一次,马坎其,与中国只隔了一道铁丝网,却也无法跨越,他的离开,小女孩会很伤心,问着自己的母亲:“阔克”为什么要走?母亲告诉她:因为他有自己的国家。不能靠近,就每天坐在铁丝网下,看着对面的祖国边境,仍然努力创作着,直到病逝。

每个人都有想要坚守的东西,是一把小提琴,是一盘影像,是家人,是国家,是思念。

看看窗外,也已近暮色,小区里传来小孩喧闹的声音,但仿佛世界又是轻而美好。打开手机,听着悠远的声音:

有一个地方很远很远,

那里有一生最重的思念;

你远在天边却近在我眼前,

听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2 ) #电光幻影# 《音乐家》,澎湃的唱响,激情的欢呼,而背后离别的苦涩和艰难的独行,才是力量的基石。

#电光幻影# 《音乐家》,澎湃的唱响,激情的欢呼,而背后离别的苦涩和艰难的独行,才是力量的基石。

作为2019年北影节的开幕电影,《音乐家》一片,讲述了冼星海先生深入异国他乡,独自艰苦而行,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于哈萨克斯坦隐姓埋名,一边生活一边创作,等待重返祖国怀抱的那一天。这段经历的谱写异常平实,没有太多的渲染和唱念,更像是把生活里的本来样子翻出来给不知真相的人去看。影片中的冼星海先生,在异国结识好友,遇见善良的哈萨克斯坦人民,温柔待人,亦得到真挚的回报,给予的牵挂,让两国人民之间的故事,成为了一段值得纪念的回忆。

不得不说,《音乐家》的宣传片剪辑得那是相当的有氛围,色调和画面切换都令人动容。真正坐到电影院去看成片的时候,感觉色调气质上突变。同是一个色调,宣传片的充满了孤寂的大片感,电影则更贴近写实的生活气息,更有生活化的感觉,甚至有点低气压,跟宣传片的文艺工作者那种一回眸,百感交集的味道完全不一样。看得我也是有点想笑。

其实影片拍的无功无过,真是挑不出什么我心里的大毛病,但是怎么形容好呢,就是整体感觉不香。影片平述了冼星海先生的这段人生经历,整体表达都可以,但是从剪辑上来说,以及主线故事的切换来看,我觉得,第一是有一点卡,就是一个节点的内容讲一下,衔接特别快速的就进入了下一个节点,没有润色和弯转,略生硬,第二是剧情有些碎,可能是影片想用更多的描述来完成细节的完整,把人物立体化,但是整个主人公的故事就成了支离破碎的片段,有很多旁枝在拉扯主线,极大的分散了注意力,第三,演员胡军先生的整体演技来说应该是不会有大问题的,是靠得住的那一种,但是冼星海特别闷,就是相比艺术家、音乐家来说,人物更糙了一点,这种刻画上的闷估计是人设问题,胡军如何绷着演下来,还要收敛自己,那这个人物不香也就很正常了。就觉得没什么滋味,但是又不能说不好看。但是确实比我的预期还是要有点距离的。

这部电影,因为是开幕电影,所以有些辉煌感。但是坦白说,胡军先生本人跟冼星海的角色真的是太难靠在一起了。这样的选角,全靠演员强行用演技支持,是不是也有点太难为人了。就胡军的身材比例和脸型,跟冼星海本人没有什么相似度也就算了,根本是气质上都很难改变的。用优秀的演员诠释作品是美好的事情,但是让演员承担颠覆这个责任有点大。冼星海先生的孤寂和独行的温柔,其实更赢弱一点比较好,胡军的强悍是发自骨子里的养成,实在不是坚韧二字可以表达的,实在是差太远了。但是胡军先生的演技和努力,还是值得相信的。

作为主旋律电影,《音乐家》还是成功的。剧情的基础给的比较好,选择的阶段也有感染力。胡军本人对冼星海的尽力是肉眼可见的,其他演员的配合和表达也能够感受到尽心。当然,有些演员总觉得业余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主旋律电影拍成这个样子还是应该觉得欣慰的,至少没让人觉得太难过,中规中矩,但是该感人的地方还是一点没少。不,是因为冼星海先生自身的伟大吧。

岁月让历史凝刻了许多人的心血和付出,这些应该被雕刻成永恒的回忆的故事,才是最好的黄河大合唱,仿佛一曲未尽,人已热血沸腾。我是确实觉得好听,虽然《黄河大合唱》那么官方感,可是却一直能在我们的心里,唱出激情。

选择记忆,是最好的尊重,而尊重中的懂得,是我们对历史先行者中那些伟大的人,应该做出的承诺。感谢有你。

作者:小佛搞特

 3 ) “一带一路”十周年,回到首倡地,重看《音乐家》

一、音乐遭遇战争的命运交响

《音乐家》一经上映,就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有人说看完这个电影后好几天单独循环了音乐《黄河大合唱》,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影片中,《黄河大合唱》在遥远的祖国鼓舞着艰苦抗战的人民,激励无数有志青年为祖国奋不顾身、顽强斗争。异国创作的《阿曼盖尔德》对当地人民产生了深刻影响,激励人们抗击法西斯,慰藉乱世中的心灵。

音乐,自然是电影《音乐家》最重要的表现元素。影片中,音乐,遭遇了战争无情的打击。拉小提琴的手拿起了向敌人开火的枪,牺牲在战场。音乐家坚持排练演出,却食不果腹。街头流浪的小提琴手,从教堂顶楼凄凉坠亡。

反过来,音乐也是战争的救赎。一代艺术家,因为战争,被迫颠沛流离在异国他乡;幸有音乐,带给他坚韧与信念。战火纷飞的年代,枪炮声让人惶恐不安,唯有音乐,让人振奋精神、心生希望。

作为一部音乐家传记片,配乐要配得上音乐家的创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音乐家》的配乐,不仅细腻地烘托了音乐家内心的情绪,也生动表现了乱世中音乐家之间的情谊。韩国配乐大师李东俊操刀创作影片配乐,获得第三届“金色银幕奖”最佳音乐奖。即使不是音乐发烧友,也能感受到影片中音乐穿越时空的强大魅力。

二、音乐唱响中哈的深厚友谊

音乐最神奇而伟大的地方,在于音乐是一种任何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它跨越国界引发全世界人们的共情共鸣。作为中外合拍片,音乐片是最适合摄制的类型和题材之一。

《音乐家》最令人破防的桥段,莫过于交叉剪辑哈萨克斯坦小女孩卡丽娅和中国小女孩冼妮娜同时唱起“敲起小锣鼓,嘚儿隆嘚隆咚”。稚嫩的童声遥遥呼应,寄托了冼星海对妻女深切的思念,对祖国无法割舍的情怀。

战火阻隔,冼星海滞留异国,遭受苦难。他无数次尝试回国,都无法成行。冼星海冲向中哈边境,隔着国界铁丝栏,手指着祖国的方向,喃喃自语:“那里就是中国,我的家就在那边。”这份浓情,怎不令人动容?

正是这份不用翻译的音乐语言和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跨越千山万水,跨越半个世纪,将一对异国姐妹的心联系在一起,也将两个国家人民的情融为一体。影片最后的高潮是,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音乐会的最后一曲中指挥《黄河大合唱》,交叉剪辑延安演唱《黄河大合唱》的场景,歌声响遏行云,激荡人心。观众无不感受到了音乐穿越国界和语言的伟大力量。

这正是文化交融、互相影响、互相包容的成果,不仅为中哈两国的友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也传达了两国人民对和平生活的美好祈愿。

撰稿:杨柳 李仙灿

战乱中一曲中哈友谊交响

 4 ) 一个人最感人肺腑的始终是他的家国情怀

我一直以为,看剧场表演也好,看电影也好,看书也好,如果看罢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甚至难以释怀,那么这就算得上是好作品。《音乐家》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一部在伤心痛苦中给人无限希望和力量的作品,也是一部让我观影后花了足足一天多的时间才慢慢缓过来的电影。

我不是电影院的常客,也总不看好他人的推荐。朋友们说,像我这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简直好比“太阳从西边出来”。那天下班前,我草草查了查手机,发现晚上六点多有一场《音乐家》,便楼上楼下跑了几次,鼓动着几个要好的同事下班后和我一起去看。“你这个人竟然要去电影院?还主动邀请别人跟你一起去?”同事们投来了诧异的目光。“什么电影?”同事们陆陆续续的问我。“《音乐家》,讲冼星海的。”我连忙开始“推销”。“哦,就是黄河大合唱的那个冼星海?”“是啊,是啊,走,我们去看!”我继续怂恿。“那就不要了,要去你自己去。”人有的时候真是离奇的默契,在面对我提出的这个“奇葩”提议时,大家虽没有见面,更没有事先商量,但回答却如此一致。

有人说我一定是太喜欢音乐了,所以想了解一个音乐家的生平。有的人说我是多此一举,冼星海大家早已不陌生,为什么要没事跑去电影院看一部人物传记?可为什么呢?一个不爱去电影院的人非要赶在下班后马上跑去一个距离远而且完全陌生的电影院,并且是牺牲自己的晚餐去看一部文艺片???

一个人最大的精彩和最深刻的伟大无疑在于他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和人道主义,这部电影再次向我展示了这一点。而这,值得我“冒险”、挨饿和痛哭,这也许是对一个伟大灵魂起码的报偿。

我从刚会讲话就开始听《黄河大合唱》,中国的大型交响乐作品中,《梁祝》和《黄河》无疑是国人最为熟悉的。关于冼星海先生,我们也许在书上看过他的故事,看过他的传记连续剧,看过电视上对他的报道。然而对于冼星海生命中最后的岁月,我们很多人却知之甚少。也许我们会为这位伟大天才的英年早逝、客死他乡而惋惜,但我们却不知道,在生命中艰辛惨淡的最后时光,他是怎样用生命去谱写平凡而伟大的生命乐章的。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几乎是一刻不停地从头哭到尾。电影一开始,一场空袭在火车站的上空无情地开始,短短十几秒的时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炸弹的爆炸声中失去了稚嫩幼小的生命,悲伤的母亲无助地哭泣着。人们是那样的迷茫而恐惧,生命是那样卑微而脆弱,战争中,人如蝼蚁,流离失所和生离死别成为了家常便饭。在生命和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梦想显得那么的空洞而遥远。使命无法完成,来到异国他乡几经辗转的大音乐家成为了街头的流浪汉,他饥饿、身无分文,看着其他抱有才情的人或成为用酒精麻痹自己的行尸走肉,或拥挤在剧院的角落里等待职位的施舍或死神的光顾,或弃乐从武在战场上以战士的身份了结此生······在暗无天日的苦难岁月里,音乐成为了激发人们斗志和生活勇气的精神武器,然而,音乐家却成为了社会上无足轻重的多余分子,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讽刺。

伟大的人不是因一生创就伟大的事业,获得巨大的成功而称之为伟大的人。而是在于生命面临抉择的时候,生存或毁灭,平凡或庸俗,坚持或放弃,他总能在挣扎中选择光辉积极的一面并为之奋斗。而这样的人,也才配得上我们平常所说的那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回国无望的艰难岁月里,无法投入祖国抗击敌人的战斗,无法完成此番远行的使命,无法再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内心强烈的愤慨、压抑和痛苦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插进音乐家的心中,血流不止却难以拔除。直到生命终结,魂归离恨,遗憾依旧无法消弥。然而,他把苦难化作前进的动力。在最后的岁月里,他以音乐为武器,完成着生命中最后一次升华。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音乐家冼星海跑到边境线上的那几幕。烽火狼烟下的祖国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可是一道边境线挡住了归路。边境的哨兵被他深深感动,破例让他每天在边境线上多呆一会。可是没有人敢放他回国。毕竟那时局势动荡,就算过了这条边境线,他也会死在刚刚踏上国门的那一刻,甚至死于自己同胞的枪口之下。无助的他伸手抓握祖国的土地,他多么希望自己能深深融进这土地里面。自己的祖国在打仗,可他却只能呆呆地坐在边境线之外没有希望地盼望着。这是一种怎样痛苦到无以名状的折磨和残忍。

终于在异国他乡,他孱弱的病躯被消磨殆尽,没有等到祖国的胜利,也没有一点妻儿的音讯。然而,历史让这位深爱着自己祖国的音乐家成为了不朽,在他的音乐里,他伟大的生命得以重生!

 5 ) 友谊片里的真情

又是一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记录化名黄训的冼星海二战时期在哈萨克斯坦的生活。

影片拍摄风格写实认真,黄训接受了阿拉木图的音乐家及收留他小姑娘家人的很多善意,大家多体谅这位中国音乐家,相互感情十分真挚!那年代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需要音乐的慰籍和鼓舞!战争年代的友谊超越国界!很为冼星海的命运惋惜!如果能回国和回到延安,可以想象会留下多少作品。好电影真情动人,虽然是悲剧,确实让观影的很多人在别人的故事里留下了自己的眼泪。

想象中里冼星海是个文弱书生式的人物,惊讶于导演选胡军演音乐家。不知道惯于演硬汉、演军人角色的胡军是北京人艺话剧演员。话剧演员当然功底深厚,什么角色都能演。

 6 ) 短评已不可见,那就做篇长评

这部影片实际是哈、中、俄三国合拍的俄语片,俄语对白占全部对白的95%左右。

影片基本架构中规中矩,但细节处理到位,战争场景等特效很出色,特别是融入了不少近年来新出现的无人机航拍等增强现实技术,因而在技术层面达到了这个时代所应具有的高度。

这部片子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文献意义,把以往鲜为人知的冼星海生命中最后几年的经历展现给了世人。此外,本片能在这个时代问世,也同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挖掘民族文化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片中特别提到了冼星海在困难的条件下为发掘整理哈萨克民族音乐做出的积极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传记类影片并不如完全虚构的剧情片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而是需要依托于史实,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而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几组重要关系的刻画做到了既表现充分又合理平衡,包括冼星海对音乐的热爱,苏联各族音乐人以及冼星海对卫国战争的付出,冼星海对祖国的热爱,冼星海对于哈萨克民族文化的贡献,以及冼星海和哈萨克家庭的亲情爱情等。

 短评

北影节媒体场,真的非常感人,大部分观众默默等到放完字幕才离开。不是那种传统的主旋律,而是基于细节刻画和演员表演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影片以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为主线,穿插延安时期的回忆与现实,许多场面十分打动人心。看了不禁感叹人在历史和命运面前是多么渺小和无能为力,冼星海在离开延安时绝没有想到这一次出行会成为与家人和祖国的诀别。胡军成功地演绎了冼星海对音乐的挚爱、对家人和祖国的思念以及在艰苦条件下不屈的精神。吹爆所有演员的演技,袁泉和剧雪戏份不多,但仅有的几场戏赚足眼泪,哈方的主演也超级厉害,包括小女孩。

6分钟前
  • Kinmosllent
  • 力荐

新闻联播滚动着与哈萨克斯坦的会谈,电影频道播放了这个电影。音乐,电影,那些展现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东西,终究还是要服务于情感之外的东西。

8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还行

北影节开幕电影,称得上颜面之作。亲情爱情、小提琴、情情落泪。哈萨克斯坦的小嫂子实在太美了,纵有风情万种,偏偏含而不漏,只在眉眼间微微徘徊流转,就能摄人心魄、凄切动人,最后胡军连碰都没碰一下。

11分钟前
  • hong月
  • 推荐

金逸 历史氛围还原还可以,风光、音乐都不错,就是剧情差点,胡军难有发挥。

13分钟前
  • Crazy Ivan
  • 还行

去斯坦前看的,为啥忘了标注

15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虽然是英模主旋律片,不过好在没有假大空,落实在写“人”上,情节丰富,情感细腻动人,个体家庭与家国情怀都兼具了。。。

19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还行

真的超级震撼,我向来不喜欢这一类题材,但是朋友推荐了,看完之后回味无穷。演员都非常朴实,用真心在演戏,在讲故事。总之推荐大家看,真的很让人思考。

22分钟前
  • 菠萝
  • 力荐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大多都是悲剧”,独特的选题和视角,让我们看到家喻户晓的冼星海 那段鲜为人知的岁月和触不可及的家国情怀。

25分钟前
  • 慕溪
  • 推荐

【北京电影节】3nd 作为开幕影片应景也具足够的政治分量,冼星海流离半生的经历悲惨,而音乐振奋,《黄河大合唱》很催泪。达娜什和卡丽娅母女很出彩,胡军袁泉倒因为太熟的脸和太经常演这类角色而显得有些寡淡。电影画面很致力于恢宏,但是达到的确是ppt效果。

28分钟前
  • ♢Triticum†L.
  • 还行

冼星海这个名字应该是除了聂耳之外我知道得最早的音乐家。因为家里的钢琴是聂耳牌,其他小朋友家都是星海牌。即使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却从没想过了解背后的故事。所以,能把故事讲明白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好啊!一星给故事,一星给小卡里娅,一星给配乐。

31分钟前
  • karine
  • 还行

cctv6看完 还可以

34分钟前
  • FerraZun
  • 还行

纪实风格的电影,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拍。对称式构图、全画幅空镜头、富有舞台效果的布光……真的漂亮。摄影给人以空灵感,厚重的配乐低沉悲怆,整部电影用颇具美感的视听语言缓缓讲述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个人牵动两个家,一串音符谱写一整个时代。触动最深的两个镜头,第一个是小女孩茫然地在广场上走着,喃喃自语着一个得不到回答的提问“大人们为什么要打仗?”接着镜头逐渐拉高,一个高大、坚硬、冰冷的列宁雕像赫然出现在画面中央,与两侧的石柱组成了对称构图,列宁的手伸向远方,好像在说:奋斗吧!祖国的儿女们;第二个则是冼星海被如临大敌的苏联边防士兵用大大小小的枪指着,他无助地跪倒在友邻的土地上,像是嘶吼又像是哀嚎地无力说道“那边,就是我的祖国……”镜头一转,血红色的夕阳隔着铁丝网在广袤的地平线缓缓落下,最后消失不见。

37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底色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描画的方式。《音乐家》试图通过各种侧面去还原一个完整的冼星海,唯独少了最重要的、正面的刻画,战争中的异国景象与人民生活登上了台面,冼星海的音乐创作却退居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始终没有一条贯穿而清晰的脉络,只是在一百分钟内不停地转换视角和重心。另外,导演似乎对冼星海在漂泊年代的经历并没有太多信心,用了大量无意义的方式来渲染情绪(慢镜头和过量的配乐)。于我而言,最令人触动的是片尾出现的冼星海的两位女儿,她们回忆中冼星海的样子才是真正能够触动你我的吧。

40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作为北影节的开幕影片,看见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字幕出了很久后才慢慢离场。听到走在前面的观众这样说:没想到是这样的冼星海……确实,除了黄河大合唱之外,我们似乎对这样一位音乐家知之甚少,更别提他音乐家般细腻的情感过往,以及不为人知的家国深情。游子的离愁别绪,回家之路的种种艰难,直至片尾时空交错的《黄河大合唱》响起,每个人应该在心里默默的响起掌声。一个男人最好的年华,最浪漫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或许出于某些原因,故事线的表达有些碎,但我遵从内心,能让观众共情的主旋律影片真的不多,《音乐家》算一个。

45分钟前
  • 明净是只猫
  • 力荐

百老汇东方广场店打卡。北影节开幕影片,胡军主演《音乐家》,以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为原型创作,非常主旋律,正能量的一部片子,作为开幕影片再适合不过。俄语和国语对白,胡军的表演够扎实。片子不光有战争的残酷更有艺术的震撼,黄河大合唱一响,顿时肃然起敬。喜欢片中的哈萨克斯坦小姑娘,有一幕像极了辛德勒的名单。片尾煽情,戳中泪点。期待公映,高分预定。

47分钟前
  • zuoren
  • 推荐

//2019 9thBJIFF2019北影节的开幕影片 美嘉三里屯首映打卡3.5 虽然知道冼星海这个人却不知道背后的这么多东西 故事讲的还不错 但有点过于工整 有些地方的渲染很刻意 少了些音乐家的灵气 不过几位主演的表演功底很深厚 虽然略显平庸却也很适合作为开幕影片

52分钟前
  • Éphémère
  • 推荐

真的流泪了,小时候学过的冼星海故事没有白学!

56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推荐

看完特别震撼,情节感人,剧情不拖沓,主创人员的演技无可挑剔,小演员的演技更是堪称完美,电影的情怀所在,让我回想起自己在校学生大合唱比赛中所选的曲目就是《黄河大合唱》。

60分钟前
  • 哆啦A蓝
  • 力荐

为了袁泉。导演什么人啊,搞得戏份那么少。

1小时前
  • 深夜声噎
  • 还行

意义很大,感情真挚,但是没拍好,有点流水账。

1小时前
  • 发条J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