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基恐怖秀

喜剧片英国1975

主演:蒂姆·克里,理查德·奥布里恩,帕特里夏·奎因,苏珊·萨兰登,内尔·坎贝尔,巴瑞·波斯威克,乔纳森·亚当斯,彼得·欣伍德,米特·洛夫,查尔斯·格雷,佩里·贝登,克里斯托弗·比金斯,盖伊·布朗

导演:吉姆·沙曼

播放地址

 剧照

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2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3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4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5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6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3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4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5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6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7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8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19洛基恐怖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41

详细剧情

  布莱德(Barry Bostwick 饰)和珍妮(苏珊·萨兰登 Susan Sarandon 饰)是一对儿互相爱慕的年轻人,生性羞涩的两人,借着参加一场朋友的婚礼,终于互诉衷肠,约定了终身。为了表示对连接起两人缘分的授业教授的感谢,二人驱车前往拜访,不料半路遭遇暴风雨 ,湿透的两人在夜色中无处落脚,只好向路边一座荒僻古堡求助。  谁知古堡中正上演着一场异色的狂欢表演!古堡主人——福特博士(Tim Curry 饰)是一名自称来自变性星球的异装癖,他和仆人与支持者们纵情狂欢,在布莱德二人面前展示了唤醒人造人洛基的奇迹。当天夜里,被分开的布莱德和珍妮各自经历了性的体验,二人的思想起了细微变化,在后续的一系列事件中和福特博士的关系愈发复杂……

 长篇影评

 1 ) 我是弗兰克博士,不过我喜欢你叫我小甜甜

你好,我是弗兰克博士,不过我喜欢你叫我小甜甜。欢迎来到我的城堡。你的运气可真好,我正在开一个超乎你想象的狂欢派对呢。

嗯?我是男的呀,但我喜欢穿黑皮内衣和黑丝袜打扮成女的。要知道我来自那颗叫做崔斯维尼亚的异装癖星球,可你看地球上的小男孩也会涂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高跟鞋。其实不管我来自哪里,我都是可爱的小男孩,我都是甜蜜的异装癖。无论你是男是女,都将会迷上我。

而且,你必须迷上我——

不要忘了,我是城堡的主人,我是派对的发起者,你们所有人都是为我而来。

我是太阳,负责吸引你们,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围着我转圈儿。

我是巨星,负责让你们high,你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崇拜我。

我出场你们要做惊艳状,我唱歌你们要做倾听状,我飞媚眼你们要做晕倒状,我跳舞你们要跟着跳,但请注意,绝不可以比我更风骚而抢了我的风头。

当然啦,你们为我做这么多,我也会回报你们一个奇迹——瞧,我刚做了一个完美的金发肌肉男,他叫洛基。他很美吧,他很性感吧,他随便一个眼神儿就足以引发你们强烈的性高潮吧。而你们这平庸的一帮,谁都没有我这样的本事,既然你们自己创造不出奇迹,我就贡献我的奇迹供你们来仰视。行啦,不用谢我啦,作为一个偶像,一个领袖,我乐于对你们做如此奉献,你们陷于平庸的痛苦我不会坐视不理。

操!艾力怎么来了!我没有邀请他!我恨他!他是个肥胖臃肿的烂朋克,他每次出现都是一副“就我一个是主角儿”的屌样儿,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夺走了。更可恨的是,他还勾搭我的女仆哥伦比亚!我才是唯一的主角,我才是至高无上的主人!我愤怒了!哦!我一锤一锤地砸死了艾利!

好了好了,都镇静点儿,我告诉过你们,我是自我中心的小男孩,我是招摇风骚的异装癖,偶尔我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仅此而已。把血擦干净,坏事都过去了。现在,我还是那个甜蜜的异装癖,热情的派对王。

你过来,我亲爱的洛基,别害怕,我纯洁的小分身,来和我一起,你是我的作品,所以我是你的上帝,今晚让我像上帝爱亚当那样的爱你,就像我一直以来都那么的爱自己。

等等!我们的城堡里还有一对儿意外闯入的蠢货,布莱德和珍妮,他们竟然相信彼此能够忠贞不二,可我才是城堡里唯一值得你们效忠的上帝。

好吧,我也不稀罕做蠢货的上帝,现在,我是魔鬼弗兰克:

我诡计多端,演技高超,我是甜蜜的异装癖,布莱德和珍妮都对我张开了大腿;

我操纵欲望,戳破道德,我是坏儿童弗兰克,布莱德和珍妮都是我的苹果派。

嗯?我的小洛基在哪?啊?你怎么和珍妮搞到了一起?你怎么能为这个婊子背叛我!珍妮,你这个贱人,我帮你解开禁忌,让你享受到做dirty woman的乐趣,你竟一点儿都不感激我,还玷污我纯洁的洛基。

还有你,布莱德,我也干得你很爽啊,你却把我的死对头斯科特博士引到这里。斯科特这个下身瘫痪的老古板,随时念叨着道德和规范,其实是嫉妒我的放肆恣意。

哥伦比亚!你也要找我麻烦,这时候对我表白说一直爱我,你不明白,你是我的女仆,我是最高的神,没谁能用那一丁点单薄的爱束缚住神,神只需要你们的崇拜。

……

唉,要好好乐一乐还真是不容易,我不能眼看这些傻逼毁了我的派对,我把捣乱的家伙统统变成石膏像,好给他们浓妆艳抹,他们都是午夜时分的压轴大戏的演出道具——

Now,It's Show Time!

哥伦比亚:我是个普通弗兰克迷,但他迷上了肌肉男,我应该爱一个傻瓜,让我远离麻烦和痛苦。

洛基:我是世纪美男子,我性欲控制不住,我只相信感官刺激,让我远离麻烦和痛苦

弗莱德:我没办法了,救我!妈妈!我一定会乖,快把噩梦赶走。可我觉得我好性感,我怎么了?哦,颤抖又来了……

珍妮:我解放了,不幸的日子都过去了,我变得自信,游戏结束我更聪明,全是弗兰克的功劳,他的欲望那么真实。

全体注意,该我登场:

我怎么会哭起来?让自己彻底追求极乐,在温水中嬉戏,在美食间流连,午夜春梦胜过世间一切,日间肉欲是永远的宝藏。别作梦了,动手做吧。别作梦了,动手做吧!

该死的斯科特:

我们要趁自己的思想完全被腐蚀之前赶紧离开这个陷阱,我一直在顽强抗争否则我会完全堕落,一生都活在震颤中……

斯科特,看来你也只能活在震颤中了,你瞧,你瘫痪的下身穿上我的黑丝袜,已经活动自如啦!

我我我!我我我!我既狂野又不受约束,我是一只有毒刺的蜜蜂,被我蜇到你会疯掉,你的血液开始沸腾。我们来狂欢高歌吧!我们要狂欢直到死去为止,让我远离麻烦跟痛苦。

我们既狂野又不受约束,我们是一群有毒刺的蜜蜂,被我们蜇到你会疯掉,你的血液开始沸腾。我们来狂欢高歌吧!我们要狂欢直到死去为止,让我们远离麻烦跟痛苦。

……

所有人都跟我一块high起来了,这也预示着派对已经接近尾声,酒神都无法阻止曲终人散,你们看,我最忠实的仆人里弗和他的妹妹玛姬已经来接我了,如果我流连这纸醉金迷的一切不愿离去,他俩甚至不惜杀死我,好结束这喧嚣的一切。

可你别忘了,我是城堡的主人,我是派对的发起人,我是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的主角,如果我死了,唯一的原因是我自己想死,没人可以让我死。

我一直努力去发现好玩的一切来除掉悲伤和痛苦,可最悲伤痛苦的莫过于谢幕之后我不再是主角。

事实上,里弗和玛姬才是我的分身,我派他们在谢幕之前杀死我:

当我已经看过蓝天,透过我眼中的泪水,我明白,我要回家了。

我可不怕死,我是有毒刺的小甜甜,你已经被我蜇到,你已经疯了。

 2 )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我不确定我有没有完全看懂这部包括恐怖的夜晚、诡异的城堡、科学怪人、变装秀跟外星人的歌舞剧电影。我原本只是反复又反复地听说这部电影是部一定要看的电影,诡异又有趣。但我不得不说,开始看了之后真的觉得很有意思。

故事从一个常见的开头,一对情侣在下着暴雨的夜晚,车子却爆胎,他们只能想办法在暴雨中行走至前方诡异的城堡求助…结果进了城堡却发现…

一个奇特造型的博士与他的科学怪人,

其实是从一个变性星球过来的外星人(?),然后跟这对情侣发生了很多不可言明的互动…

里头每个角色都很有趣、很有特色。

特别喜欢博士最后却被来自他们星球的人给杀了…然后他的科学怪人抱着他的那段…还特别喜欢他们的歌舞的部份。总之,这部充满浓浓恶趣味的电影,其实里面应该包括了相当多梗,可惜我没看懂,只看的很欢乐。

终于朝圣这部电影,发下短评纪念下。

 3 ) 洛基恐怖秀:一个故事,一场革命

一次心灵的认知与释放,一次自我的寻找与革命
 
首先这个电影看了时间蛮长的,印象很深:好像在演一个故事,不过每个人物都是一个投影,映射着那场革命。那场同性恋权利运动的革命。1975年距离石墙运动的兴起时间并不久,这部电影意义很深刻。
 
 
不要怪我mean,我想说的是:整部电影在一些人眼中犹如闹剧,毫不入流。。当然,因为本来就不是主流电影,不是你的菜就不要勉强了。但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破电影烂电影之流地大肆批判,要不就跟电影里那些坏人一样了。
 
美好的开始:十字架 婚礼 欢声笑语。镜头却带着 牧师僵硬肃穆,呆滞毫无感情色彩的脸,特别突出。看到后面就知道,和仆人是同样的演员(映射的是道德,法律,审判)= 人们眼中的美好。
 
车上的字映入眼帘,好奇怪:
WAIT TIL TONITE
SHE GOT HERS NOW HE'LL GET HIS
看到这里很讶异。
 
Brad和Janet,这对伴郎伴娘来参加好友的婚礼。
 
画面又继续出现牧师二人,代表一种制度对Brad的压抑,一种自我的审判和隐瞒,Brad对Janet唱着情歌,画出的心却被那两个牧师(制度)擦去,他们毫不担心地走进教堂,因为知道BJ二人已经彻底屈服在社会制度的脚下。。。他们也即将天真地走进那个世界,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看Brad的脚步虽不情愿,却无能为力,不愿在反抗,只是最终重复着那句“damnit”来宣泄心中的不满。。
 
导演还是很直接地来表达了自己想说的:当木棺被制度二人抬上来的时候,其实暗示二人的婚姻是他们还没开始的爱情的坟墓,注定了是一场悲剧收场。。。BJ在十字架面前的示爱 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直白地说:制度是可笑的,因为他们没有爱,用如此我们俗人所以为的圣洁的东西来烘托,更加显示出了爱的本质,没有爱,即使是婚姻,也是让人发指的,是让人毛骨悚然的。
 
奇异的旅程:注意说戏人的用词,young,ordinary,healthy。。健康的孩子,多么讽刺。他们去看共同的良师(其实映射的就是一个不敢自我承认的bi,或者根本就是homo) ,意指引导他们成为现在这样,益友(说明他们已经加入这个大队,不想出格成为社会所鄙视的那些异类。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目的地:乌云密布,狂风暴雨,厚重漆黑,摇摇欲坠(妖魔化了)
 
Brad代表一类人:这类人不但不愿认知自我,甚至恐同,它代表美国社会同性恋里的一部分人,他们是同,却装作恐同,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不同。这代表一种思想认识,意识流。。
 
而Janet代表这样一类人:异性恋,他们本质很善良,也不会主动去伤害,没有主见,随大流,因此Brad这类人的强势必然带着她走向那条逐渐失去自我的路。。
 
进入城堡的雨夜,雷电交加,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在天鹅绒般漆黑的夜里,Janet吟唱着,她看见的那颗启明星,闪耀,不管你是谁,总有一道光,闪耀在你人生最黑暗的地方。。。那道光带领着他们走进城堡,走入真正的自我。
 
注意:制度又出现了,这次他成了仆人,他形象丑陋之极,他说:不用多久,自己就能掌握大权,。。。70年代应该是同性恋运动兴起之后的那段时间,这段是在暗示着主流制度对同性恋的打压,并很快就将成功。揶揄奉承,潜伏在Frank周围,却只不过是想要最终取而代之,打压而已。
 
 
在一群看客的烘托下,主角登场:一个双性恋,异装癖dragqueen,一个大胆展示自我,看到这里,我一点不觉得那浓重的妆容有丝毫的恐怖,他的模特般的走步,有力的歌声,还有不羁的笑容,透露着自信自傲,还有些不屑一顾,他说不要被我的外表吓坏,我只是来自另一个星球:异装癖星球 我太喜欢这个角色了。。。他霸道直接自我,可是很天真,可以看出来 他没什么坏心。。
 
 
他制造了rocky,其实是对爱人eddie的祭奠和不舍,应该说 他爱的是eddie。

华丽的布景,烘托出Rocky的登场。对这句台词印象最为深刻:I hold the secret to life itself. 他没说错,他确实掌控着人生和自己。慷慨激昂,坚定的眼神,Janet不住鼓起掌来。这个太明显的意味,就不说了。而一旁Brad着急了,赶忙制止。

这一段有一个情节不得不提:两个仆人(制度坏人)把rocky升高,试图摧毁rocky。而之后Frank并没有因此杀死仆人,而是一再信任他,这也写出了当时的现状,同性恋们的玻璃心,他们即使被伤害被背叛,仍一再选择相信,他们不愿承认这个世界真的不值得信任,因为这里毕竟是他们的家。。
 
 
 
 Rocky:机器人(重生之爱) 同性运动兴起,在一片LGBT的喝彩声中,当Rocky光着身子展现在镜头前,唱着歌,诉说着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悲哀,一场悲剧 LGBT却告诉他:你不是,那些都不是你的错。 他一再逃跑,不敢面对Frank,不敢面对现实,与Frank的爱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对于态度的选择。
Frank说七天,可以让他成为一个男人,我的理解是导演也是想要说态度的转变。
 
唱着Rock&Roll的恐同异性恋小混混来了,骑着机车,强势闯入这场华丽的party。手上刻着的HATE暴露了 他的身份,肆无忌惮,横冲直撞,就这样,他影响了很多人的态度,他让人们感到害怕,不安。其实前面Janet在路上看到的很多摩托车就说明了这部分人的力量很是强大。深深动摇了LGBT同性权利运动的根基。
一番喧闹,这场闹剧以Frank沾满鲜血的双手收场,我们不禁开始觉得他很残忍,他就这样扼杀了生命,其实如果只是单纯地想象成杀人那的确有点恐怖了,其实是意指那场同性LGBT运动的交战而已,所以真正来说,Frank是个英雄,他代表着那些一直在战斗在奋斗在抗争着的人们。他们是美好的。
 
说Brad和Janet的变化,Frank对他俩的所作所为,其实并不是什么勾引,只是对自我的探知,这一部分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人性中对物欲的追求着手,诉说着人类对物欲的屈服,当然性欲,物欲本来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没什么好隐藏的,但我更愿意理解成对自我的释放。
 
那两个制度(坏人)从中捣鬼,放走rocky,引起Frank的愤怒,他受不了rocky背叛他的事实。
 
坐轮椅的Dr Scott姗姗而来,义正词严,带着批判和不屑,诉说着来寻找外甥eddie。不看到最后,我们可能以为他代表的是好人,可是最后有关的对外甥eddie的描述却让人毛骨悚然,他是这样描述的:他就是个麻烦,他从小就是麻烦,他是妈妈眼中釘肉中刺。他就是错误(由此可知eddie是个同)。 此时 说书人却翻着之前恐同小混混的照片,实在讽刺!真正的坏人是那些恐同小混混。 由此可见他的恐同思想。甚至于,他编造了eddie的信件。 从后面应该可以知道,eddie和Frank是相爱着的,只是遭制度人挑拨,反目成仇,最终不得善终。
 
Frank依然是悲剧收场,最终还是不能被主流所认同.
Frank跳进泳池,唱着 Don't Dream It, Be It. 的时候,我真的太感动了,既然无法改变世界,那就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 it's beyond me. help me mommy. Brad这个理性派的同性恋也无法欺骗真正的自己。
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发生了,Dr. Scott似乎是全场唯一清醒的人,他清醒过来后决定要拯救众人. 然而他却一反常态,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恐惧唱到. I got to be strong and try to hang on. Or my mind may well snap.
And my life will be lived for the thrill. 这听起来真的像是一个藏身已久的异类的自白. Trill尚未落音,Dr Scott轮椅下的丝袜彻底表明了他的身份:一个伪装的同性恋,异装癖。。。他受社会毒害已深,却还是那个自己,那个不敢承认的自己。 多么可悲!
  
Frank最后深情的吟唱感动众人,肃然起敬,然而制度作祟,最终杀害Frank。
最后Frank唱到:I'm going home. 死亡,失败,悲剧收场。 I've seen blue skies through the tears of my eyes. 也许只有蓝天之上,才有我们真正栖息的家园。 无论是如何地坚持自己,却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做真实的自己,骄傲自由地活着,如此艰难。
不过rocky和Frank的爱却是怎样都打压不了的,他们一起,在那片泳池之中,长存。
 
Frad最后的歌声也证实了猜想:i've done a lot, god knows i've tried to find the truth, i even lied, but all i know is down inside I'm bleeding. 我做了很多了,上帝知道,我一直很努力去找出真相,但是我只知道内心却在挣扎在流血。
 
愚钝的人类啊,你迷失在时间和空间,迷失了自己,生命又有何意义!
 
这就是对这部电影我的理解。

 4 ) 沉迷的孩子,不要睡去或永不醒来

看了电影之后刻意沉淀了两天才打起精神写影评,生怕在刚刚看完的疯魔状态下会写出自己以后看了恨不得自扇耳光的胡言乱语来。片尾曲结束的一刻迷恋和厌恶的感情都太过强烈,两重冲击让人有点头晕目眩仿佛晕车。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片子可以说是相见恨晚了,总体来讲,我认为这是一部不能下定义的电影。甚至于我想写一篇完整清楚地表达感受的影评都感到无从下手。
        先从体验说起吧。完全是因为这片子cult经典的名号太响,再加上海报上那张黑夜背景的烈焰红唇张力太强,才在几乎不了解的情况下去查的。而且我几乎一眼看见海报上那个浓妆艳抹的艳丽形象就觉得这是扮女装——也可以说正是觉得这个形象做得太完美才去看的。开始看的时候还很紧张,电影的名声大噪或者恶名远扬让我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并不知道仗着自己是个哥特唯美主义者能不能撑得住。事实证明我想多了。从紧张兮兮到全身心融化到这部电影里只需要一秒,就是片头那个纯黑背景下超有质感的红唇白牙开口唱的一秒。看过无数影评说被开场那张血盆大口吓得不清,也有人说这片子唯一恐怖的地方就是开头那张嘴,然而说实话,我一开始就被这个镜头勾住了。一个非男非女(其实是男歌手)的声音,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又认真的语气和歌词,却来自于一张匀称地涂了口红,牙齿洁白,带着梦幻光泽的嘴巴,唇齿精致的特写。我原来差点以为这就是以主角的口吻唱的,后来发现居然是观众视角。果然,哥特唯美主义作祟,这一段不论美感还是旋律都唱到心里去了,许久没有发现过如此符合贴合审美的电影,感动得要命。比较神经的是片头曲唱到Late mid-night double feature picture show. I wanna go.这两句的时候我就开始觉得特别伤感,电影甚至还没正经开始。就这样完全放下了心理戒备抱着“这个电影深得我心”的心态往下看。虽然后来事实证明一点心理准备没有其实也是不安全的。
        非常成功的一点在于,这部电影把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几乎人人都有同感的东西,用戏剧化的方式总结表现出来了。就像开头的Brad和Janet互相表白的一场,就像台词说的,他们只是两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不思不想,按生活最平庸的轨迹运行,人们对于爱情的梦想,一概没发生。我们以为相爱的人应该心有灵犀,应该如有神助地默契,可他们却一再出错,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没发现对方想接吻,求婚的时候手忙脚乱弄掉戒指,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人们通常认为最幸福的婚礼又如何,伴着脸的教堂已经对这类仪式司空见惯麻木不仁,又办婚礼又办葬礼,这个过了换上下一个,相比之下在婚礼上高兴到犯傻的家人朋友们显得举止荒唐,如小丑一般可笑。Brad和Janet也是经典的stereotype,如果不是后来出了岔子的话,一个老老实实读书的眼镜男生,一个看到不正派的东西势必晕倒的妹子,同样stereotype的还有他们两个容易被塑造的特性。如此所谓的“纯洁”和“正派”,根本禁不起诱惑和冲击。被冻在冰柜里的Eddie,也是我们印象里有的那种叛逆少年,爱好摩托车飙车,纹身,摇滚,结识奇奇怪怪的,宛若外星人一样的朋友。这是现实的一面。还有奇幻的一面,夜幕下的城堡,神秘的驼背仆人口口声声称城堡主人为“master”,和布拉姆•斯托克《德古拉》中吸血鬼的仆人一模一样,误入城堡的无知年轻人也有吸血鬼猎物的气质,异装博士的惊艳出场曲歌词也包含相关暗示(比如for a bite)。就在以为这是个另类吸血鬼故事的时候,情节又因为实验室和人造人引向了《弗兰肯斯坦》的方向(Frank N. Furtor名字的前两部分连读和Frankenstein有点相像)。后面的刀砍斧劈,人肉宴,反物质激光枪,都是B级片感官刺激桥段,十分荒谬地综合在了一起。个人看来把这个电影当作这类电影的parady看也未尝不可。Furtor瞒着众人在Eddie残缺不全的尸体上用Eddie的肉办晚宴的镜头也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希区柯克1948年的电影《夺魂索》。另外,说点别的,当女主看见开门的Riff Raff(音乐剧作者O'Brien自己演的)吓呆了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第一反应是:天啊好美……当一身经典吸血鬼黑衣的Furtor博士从电梯里露面女主一声惨叫吓晕了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啊好美!!!
        好吧,正常点我们继续。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电影的细节处理。Furtor博士第一次唱到“my faithful handyman”的时候,Riff Raff和Magenta对视了一眼,只这一眼就透露了他们对这个所谓忠诚的不屑,日后必反,最后果不其然。还有那个经典pose,Furtor风情万种地躺在宝座上,几个手下人围在旁边,他说到“blond hair”的时候撩了一下Riff Raff的金发,后者细微地变了脸色并且看向一旁,泄露了冷面仆人内心掩盖着的厌恶和阴谋。Furtor挪腿从椅子上下来的时候,给了一个Columbia目不转睛盯着看的特写,那是一种和其他为Furtor的狂热所感染的人不同的迷恋,后来的情节也证明了她爱过(也许也还爱着)博士的事实。即便是观众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已经被火爆的Furtor博士全盘吸引,无法分给配角们,但这不到一分钟的pose还是几乎暗示了整个电影的伏笔,看似无比整齐的一群怪胎,Riff Raff和Magenta虚情假意,Columbia为了爱情加入狂欢,只有Furtor真情实感地沉浸在自己的放纵里,看不见这一切。还有驾驶摩托车冲出冰柜的Eddie,从一出场额头上就有一道流血的伤痕,而后来Furtor因为看见他吸引Rocky一气之下用斧子劈死了他,并且他当晚餐端上桌的情节都暗示了一件事:Furtor用斧子劈昏Eddie,和肉一样冷冻起来,本来就是把他当成食材用的,只不过Furtor没想到他生命力强到听见外面的狂欢还能活过来冲出来。Columbia看见Eddie突然出现的惊讶之情说明她,也许大部分人,不知道Eddie去哪里了,Furtor是悄悄把他处理掉的。Furtor在石膏像一场里说Rocky和当初的Eddie一样对待他,也许就是在说Eddie是因为和Columbia产生了感情才被他冷冻起来的。至于Eddie的身份,片头字幕已经说明:Delivery Boy,也就是快递小哥。顺便说一句,看见不少人说这电影叫《洛基恐怖秀》但一点都不恐怖,这其实是个误会,片头字幕里交代了Rocky的全名叫Rocky Horror,洛基•恐怖,这部电影的名字意思就是“洛基秀”,模仿成一档电视节目的样子。
        Tim Curry饰演的Frank N. Furtor不用我说了,但也不得不说。个人最喜欢的是实验室里那一场戏,遮盖中带着暴露,放纵时又有收敛,从表演上说是登峰造极。蓬头发浓眼影亮口红高跟黑丝袜橡胶手套罩一身实验室工作服,表面优雅骨子里癫狂的博士,让在场所有女人们黯然失色。尤其是看不出身材有异的时候,Furtor的邪恶女性魅力让人无话可说。语气,神态,动作,有点哑有点厚但是妩媚十足的声音,像母亲一样教训Rocky的口气,真是难为演员了。当时就让我笑喷的一个镜头是Furtor把几个人变成石膏像之后悲愤交加地说“连微笑都让我的脸感到痛”,然后咬着自己的食指关节忍眼泪,一副搔首弄姿的小女人情态(不好意思我知道这个地方本来应该是有泪点的)。Furtor也是这部电影的悲剧人物,他不是总揽全局的大boss,他沉浸在围绕自己运转的世界里,甚至发现不了眼皮底下酝酿的反叛,像小孩一样依赖着周围人的同情和喜爱,又像一个暴君一样妄想指挥周围人的感情,成功过,也失败过,并以失败告终。Frank N. Furtor看似是能摧毁一切人的魔鬼,Frank N. Furtor是整个电影里最易于摧毁的人。Columbia说,我爱过你,可我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你就像块海绵,你索取,索取,索取,你吸干别人的爱和感情。可是Furtor自己说,每个人都背叛我,我的孩子们背叛我。总是需要新鲜的刺激又总是厌倦,疯狂地抓住一个又一个又把他们丢开,甚至于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人,贪婪地把他抓在手里,像母亲一样溺爱,像母亲一样囚禁。马男波杰克里曾经有句台词,大概意思是:永远都在找新的东西去填充你的生活,可到头来你自己总是空的。
        啰嗦了这么多,现在我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说这是一部无法下定义的电影。大家需要记得,这部电影依旧是讲Brad和Janet的。他们是最普通的人,也就是最有可能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个的角色。
        从这两个角色的视角来看,整部电影相当于信念崩溃,束缚接触,放纵,信念重组,最后重又崩溃的历程。他们是两个干干净净的小羊羔,误入了纵情声色的世界,迅速从一开始的抗拒和厌恶到陷落其中。Janet和Furtor发生关系之后,她有一段十分搞笑的戏,痛心疾首地抱怨要是没出来旅行多好,要是车没抛锚多好,要是周围都是正常人多好,那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了。可是观众知道,这都是没有用的理由。这些事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Janet,你心里就有这些。Furtor大概享受的也是这个过程,揭穿小羊羔们脆弱的伪善外衣,让黑暗的一面重见天日,看他们懊悔莫及,口不择言地找理由责怪。然后他们两个都被感染了,在最后的歌舞表演里,他们每个人都重塑了“Furtor中心”的信念,放弃了之前看见Furtor会吓晕的那种正派,彻底放纵欲望。连坚决保持清醒头脑的Scott都突然发现自己穿着黑丝袜——黑丝的含义很明显,就是欲望,人人都有的,隐藏不代表没有的欲望,况且你是不可能永远隐藏的。那句“Don’t dream it. Be it.”的感染力之大,我听的时候都激动得想流泪。如果按照political correctness这个思路,故事到此就应该结束了。压轴的舞都跳过了。Frank N. Furtor胜利了。一切都解放了。是不是这样呢?不是。没有那么简单。Brad和Janet眼看着自己刚刚崩溃重组的信念一瞬间灰飞烟灭。Frank N. Furtor死了。不像他自己苦心经营的神一般的存在,也不像他平时大权在握的样子,他很轻易地就死了。和你们之前轻松被Furtor瓦解的另一种信念一样,你们以为坚不可摧,你们以为终于找到了自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可是它同样脆弱,同样虚妄,同样给你们留不下任何东西。就像Brad最后说的,上帝知道我一直在努力寻找真相,我甚至为此说过谎,可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内心深处在流血。多么讽刺的事情,我们为了寻找真相在说谎,每次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相,最后都被证明分崩离析。一个时代的激进是另一个时代的落后,一个时代的反叛是另一个时代的政治正确,我们究竟该相信什么?究竟什么不会抛弃我们,不会背叛我们,不会成为过眼烟云?也许真正看透的只有作为旁白的犯罪专家。在这个星球的表面上爬着一些叫做人类的昆虫,迷失在时间里,迷失在空间,和意义里。我们都被时间,空间所绑架,自以为找到了意义,我们所谓的真理也许就是束缚,自由也许就是枷锁,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参透这个谜题。
这个结局让我联想到音乐剧《吸血鬼之舞》,女主角投奔吸血鬼,希望得到超越世俗的自由,得到真理,可吸血鬼接纳她的理由只是为腐朽的永生临时增添点新鲜的乐趣。人们不知道的是超脱了死亡的吸血鬼们会在夜里齐声唱着圣歌,哀叹上帝死了,把他们遗忘在永恒的黑暗里不得安息。人们只能在夜里唱着祈祷文,而触摸不到其中真正的意义:能解脱我的,必然比我更强大。村民们认为是上帝,女主角认为是吸血鬼,究竟谁找到了真相,我们不知道,音乐剧没有给出答案。这是题外话。那部剧在我心目中也是神圣级别的存在。
        最后还有一个泪点。片尾曲歌词里对角色结局的概括,没有说Furtor is dead,而是说:Furtor lost his creature。Frank N. Furtor,失去了他的造物。
        电影结束的一刻,我突然懂得为什么Science Fiction这个主题曲如此让人动容。那个观众视角的叙述者,在我们迷失在结局中怅然若失的时候突然跳出来,提醒我们这只是一部电影。那是一个小孩一样天真的形象。沉迷于B级片热闹又廉价的剧情不能自拔,计划相信他们是真的,但又没有和角色感同身受,在我们遭受信念冲击的时候无动于衷,只是认真又冷静地唱着,Science fiction, double feature, I wanna go. 一个沉浸在电影世界里消愁的角色,一个不愿意离开电影院黑暗的后排的角色,一个和我自己一样的角色。
        所以说,看这部电影的真谛大概也就在于,不要被任何东西所绑架。定义很好下,当然很好下,性解放,LGBT群体,异装癖,cult,都没错,也都包括,但是只是这样吗?一个时代的反叛是另一个时代的政治正确,这些定义是不是又是某种意义上的政治正确,有谁知道?《洛基恐怖秀》这部电影,又能不能被某个思潮或者定义——或者意义——所界定?我认为没有。这是一部不能定义的电影。它直击的不只是某个特定的社会现象,而是探求真理的历程。如果你看了这个电影之后觉得它什么也不是,你是好样的,也许你没有这些烦恼和多愁善感,也许不陷落在电影里的人有更扎实的现实生活。如果你看了之后觉得震撼和触动,你是好样的,也许这里的哪个情节提醒你想起了真实的经历,也许你对某一个角色感同身受。如果你看了之后觉得它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你是好样的,因为这个电影,不管是不是没看懂,它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在这部电影里,不要睡去,或者永不醒来。至于我自己,我很感激没有错过这部电影。
        Late mid-night double feature picture show. I wanna go. I wanna go.

 5 ) 《洛基恐怖秀》--你是如此轻易的让人迷上瘾

一部会让人爱上七十年代的美国的电影!

科幻、恐怖、歌舞、喜剧、性解放、无厘头、肌肉男、血腥、叛逆、摇滚、外星人、个人主义、机车、同性恋、异装癖、反转、扭曲时空、迷幻......该让人抓狂的元素都有了!这是一锅魔法粥,勾引着观众去疯、去做不敢做的事、去梦不敢想的梦、去爱不敢爱的人、去做那个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自己!

苏珊萨兰登彻底颠覆了我对她的认知,一首《TOUCH-A TOUCH-A TOUCH-A TOUCH ME》将一个保守却在内心燃烧着小宇宙的性感火辣女性风情发挥的淋漓尽致!不收藏原声专辑都不好意思说看过这部电影!为了能听到最好的原声还特意去下了老版的千千静听!难怪它能几十年和观众同步互动,好想和一群好朋友一起看,一边看一边花上花里胡哨的彩妆穿上稀奇古怪的服装狂欢一夜!今年的叛卡门电影节“歌舞旖旎奖”已经毫无悬念了~~

全片充满了向各种经典恐怖片的致敬,从内容到形式都注定了它只能是小众的狂欢,正如弗特博士在被外星兄妹带走前唱歌时台下的空座突然坐满了衣冠楚楚的观众一样,大众会得到他们喜爱的一切:弗特博士彬彬有礼的演唱和奉献、在激情中热泪盈眶诉说心头的心愿、悲而不哀且充斥着希望的歌词轻易打动了在场多数人(当然除了外星兄妹)的心灵...但这怎么会是我们的弗特博士?他会盛装出席自己的人生!他会尽最大的力量争取灿烂辉煌自由的人生而不是凄凄惨惨戚戚的坐在地上回首!他的爱人会拼死抱住他的尸首以死明志!他的浓妆艳抹足以让瘸子发狂乱舞!他可以用一晚上的时间破了一对刚刚订婚的热恋中男女的处!他可以为了一点点的嫉妒和不满大开杀戒又丧心病狂到拿棺材当餐桌!这才是弗特博士!是大众不敢接受不敢置信是小众热血狂欢顶礼膜拜的真风流本色性情!

 6 ) 麻烦的Cult Film

       Cult Film(邪典电影)正慢慢进入主流领域,甚至被作为宣传的重点,但是当人们谈论Cult定义的时候,却经常收到一些模糊不清,得过且过的言论,仿佛这类影片购买血浆的费用将占据其制作预算的一半还多似的。简而言之,Cult Film经常被定义为夸张俗烂的、血腥暴力的、低级色情的或三者兼并的那些不入流的电影。如果以上定义是成立的话,那么Cult片似乎又和B级片混为一谈了。乍看起来,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很麻烦的样子,似乎他们二者是一种并集或者交集的关系,实则不然。

       B-Movie(B级片)的出现一般被认为与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播放的“双片公演”息息相关:一部高成本的影片,一部低成本的影片,那么B级片就是那类低成本的影片。因为B级片拍摄时间短,并且制作预算低,所以布景简陋、道具粗糙,影片流程化、公式化,而难有良好的品质。B级片的类型因为预算不足而缺乏大明星的参演,所以刻意挑选大众喜爱的类型,比如牛仔、情欲、黑帮、恐怖、科幻等题材,或抄袭复制当时所流行的剧情模式,才形成了如上所述特点。所以说,B级片是相对于同一时期的A级片来说才得以成立,并且它的拍摄目是吸金,于是我们便不能把低成本的艺术片也称为B级片。

       那么说回Cult Film,我们可以追溯一下Cult的原始典故,便要提到一本1981年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皮瑞(Danny Peary),是一位电影评论者和体育记者,写过一些电影书籍和体育书籍,但并不理想,经常把电影剧情和人物名字搞错,却借此闻名。不过他出版的《Cult Movies: The Classic, the Sleepers, the Weird, and the Wonderful》却成为日后研究Cult Film的重要文献(并且又分别在1983年和1989年出版了《Cult Movies 2》和《Cult Movies 3》),并为Cult Film下了比较明确的定义。

       简而言之,Cult Film是指那些在小圈子里被支持以及推崇的电影,对于血腥暴力或恐怖色情完全不在定义范围之内,所以称一部电影是否为Cult片,决策权不在片商或主创的手里(那些上映时就打着Cult为卖点的影片,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而一定是窝在电影观众的手里。而且Cult片经常会使那些拥趸者们反复观看,集体高潮,他们会背诵电影台词,并积极为电影里的人物捧哏,更过分的是他们对电影情节的研究和解读已达到丧心病狂的田地并依然乐此不疲的持续着,其中《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作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Cult Film极具代表性。影片结合了科幻电影、恐怖电影一贯的拍摄手法,并囊括了同性恋、异装癖、摇滚乐和反社会常态等元素,以音乐剧的形式加以表现,虽然本片在1975年上映之初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在一两年之后,通过一些影院的午夜场放映,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该片的影迷们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实时参与影片的放映——打扮成电影主角们的样子模仿影片中的对话,跟随音乐又唱又跳,整个影院充斥着歌声、叫喊、脏话和漫天飞舞的纸屑。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在一些关于Cult Film的书籍中,关于《洛基恐怖秀》的评述,基本是一带而过,甚至有些书都不会提及本片,也许是因为作者在面对Cult Film影迷时,自然会对《恐怖洛基秀》缺乏一种自信心,恐怕连作者们的该片观影次数都难及本片影迷们,还谈何其他?如今,《恐怖洛基秀》仍然是很多众多电影院周六午夜场的必放影片,而同名舞台剧也早已成为百老汇的常规演出节目之一。本片的粉丝们会在每年都自发的举行一次关于《恐怖洛基秀》的庞大聚会,这种观众和影片同步互动的影片,在世界电影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现象。

       Cult Film正是这样,这些可视为次文化教义的电影,经常带有一种特殊的影像魅力而被相当多的、不特定的族群追随膜拜。这些影片中所隐藏的涵义也往往比一般的商业电影产生更大的影响,甚至可改变该时代主流文化的思考,尤其对于艺术工作者或研究光影艺术的学生、影像工作族群产生更深一层的意义或信仰。而且这类影片通常在影院上映中的商业表现不佳,但在随后的影碟租借及售卖中却一扫颓气,创造与影院上映收入相比更显丰腴的进帐。在大多数的例子当中(但绝非全部),Cult Film很难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主流媒体也疏于介绍。然而,推崇热爱某部Cult片的那一小部分观影者,往往对该片表示一种激赏或产生某种信仰。所以说,尽管Cult Film具有反文化、血腥暴力、政治性爱的隐喻等诸多特征,但最终还是要看观众们愿不愿意与它长相厮守、海枯石烂。

       影史上有很多的著名的Cult Film,但一部电影要有预谋的成一部Cult Film,却不是很容易。影迷们对一部影片的痴迷,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有趣的。据说林青霞在《笑傲江湖II东方不败》里扮演的“东方不败”,深受台湾男同志们的爱戴,他们会将“东方不败”在黑木崖决战的情节背诵并演绎(林青霞的台词“小小苍蝇,虚张声势”,和那一颦一笑迷人的劲儿,无言形容也无法遗忘)。正是这些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成为的Cult Film所具有的随机性,所以我们也很难去区分一部电影是否为Cult Film。这么看来,Cult Film还真是麻烦,尤其对于那些“处女座”的影迷们而言就更加麻烦了。

 短评

太恐怖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捶桌

3分钟前
  • 🌊🌈♐
  • 推荐

大爱啊大爱,那起源于英国七十年代,以异装癖与双性恋为代表的华丽摇滚啊!那是一整个华丽摇滚的时代,你们抹着口红大喊放纵欲望与面对真我!守身如玉干什么?压抑性取向有什么用?Don't dream it, be it!虽然在喧闹背后还是有隐藏不住的悲哀与孤独,可人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又算什么?

7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异装、男男,丝袜四处飘。歌舞和服装实在是潮爆了。舞台剧即视感对于我太受用,男女主的前后转变让人目瞪口呆……75年,实在太超前太有实验精神了,荒诞怪诞一起玩儿,非常过瘾。——地球表面有些爬行的昆虫迷失在时空和意义里,他们被称作为人类。

11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果然英国人比较喜欢冷幽默和荒诞不过这电影很先锋

1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这是个啥东西。主角他们穿上一样的丝袜什么的好恶心好难看。荒诞无厘头,到底故事情节和意义在哪里?莫名其妙。前面的大嘴巴歌也挺怪异挺恶心的。女主唱歌尖细的嗓音也太让人觉得irksome了。为何评分这么高。第二遍万圣节电影院看的,观众奇装异服十分互动,几乎记住每个镜头每句台词,很不错的经历。

17分钟前
  • 阿依达
  • 还行

同样是歌舞剧,好过什么雨中曲太多太多,也前卫太多太多了。异装癖主角有魅力~

20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Rocky Show的经典是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嘛!在没有看正片之前已经在很多文艺或者歌舞的电影电视里看到过它,关于它的传说都是耳闻已久,所以看正片有了一种“朝拜”的味道。唯一出乎意料的是,它还真的是一个science fiction哈哈~至今NY每周五,六在Chelsea仍然有午夜场,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一个光景

21分钟前
  • 推荐

擦!这是什么破烂玩意

22分钟前
  • NXM
  • 很差

邪典片至尊之一,无厘头拼贴歌舞片。3家大制片厂被恶搞:环球(科学怪人,木乃伊)、雷电华(死光反弹折射,成为巨型LOGO一部分)与迪斯尼(结尾彩虹城堡飞升)。左手Hate右手Love的摩托车手致敬[猎人之夜]。重复3遍的惊呼镜头序列。[创世纪]游泳池。美杜莎石化与轮椅博士自行舞动的美腿。(7.0/10)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一部满是影子的电影:既是前人的映射,又是后人的灵感。看完此片感觉语言无限匮乏;荒唐而怪诞,无愧于cult典范。

2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简单的剧透就是:彭坦和春晓唱着《我们的小世界》闯进了sex pistols 的朋克趴。嘉宾有猫王,梁龙……

31分钟前
  • 穆先生.troj
  • 推荐

有些电影是无法用理性与符合逻辑的语言评论的,好像嗑药制作出来的作品,观众一定也要嗑着药才能欣赏。洛基恐怖秀仿佛摇滚乐一样,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与美学,属于人类反叛心理范畴的暗示,又好像波德莱尔的《恶之华》,一切都被消解,一切都百无禁忌。

35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怪诞歌剧电影的始祖。雨夜车抛锚,路遇一古堡,主人易装癖,来自变性星。

3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75年就如此之潮,有机会一定要办一个洛基恐怖秀的化装舞会。Tim Curry即使是化成女装都让人不得不爱他,狂野妖冶又性感。对glee的导演准备拍新版还是期待满满的

39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传说中的美国B级片至尊!现在看起来有点乱,有点吵,但据说当时上映时银幕上下能“打成一片,唱作一团”,这可能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吧。赞一下开头那首歌,真的很有感觉啊~~

4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谁能想到这是世界上公映时间最长的一部电影呢?——因为自1975年后它从来就没下映过!每年去电影院看“洛基恐怖秀”午夜场已经成为欧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太适合观众狂欢了,你演你的我闹我的欢乐才是最重要的。(我终于也上道了哈哈)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荒诞不经的坎普美学,受小众拥趸的邪典佳作,一部由同性恋、易装癖、摇滚、古希腊戏剧元素填充的奇装异秀。天马行空,镜头不拘束,时间压缩和场景转换颠覆常规。银幕上下互动,打破第四堵墙,怪鸡口味重。鼓励张扬的性欲,表现真实与虚幻,夜晚春梦了无痕。

4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咋咋咋真不知道要看這部電影的都是些什麽傢伙。音樂歌舞荒誕科幻。異裝癖那位實在不堪入目詭異啊。帶一群妖怪們也不知來地球做什麽。Sarandan和未婚夫就這麽闖禁區結果又嘗禁果又被滅。大概舞臺劇效果會好些。

49分钟前
  • vivien
  • 还行

所有的神话都只能远远观望,越是喜欢就越要保持距离,一旦我们插入其中,都只剩下脏内裤了。

5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There's a light, over at the Frankenstein place.” 傻得可爱的实验片,全民异装high,网袜高跟潮爆了!

53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