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阿雅,徐熙娣,春夏,窦骁,毛不易,朴树,宋佳,范晓萱,李诞,白举纲,赵立新,陈学冬

导演:赵琦

 剧照

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7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8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9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2:04

详细剧情

  俯仰天地,纵察人生。十位行者,十段旅程,从非洲到极地,用世界丈量心灵维度。9月25日起每周二晚8点,腾讯视频 《奇遇人生》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长篇影评

 1 ) 生如夏花到平凡之路 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朴树说,36岁那年,一切从零开始,他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曾经那个从白桦林中出走的少年,吟唱着泰戈尔诗句中的生如夏花,像一团炽烈而激情的火焰,不顾怀疑也不屑羡慕,旁若无人地冲向他心中的2000;后来的他在木星转了一圈后归来,万般感慨地吼出了一句狗屁青春,不理惊讶也无惧嘲讽,终于还是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平凡之路。

哈瓦那的海边 你仍然是一个白衣少年的模样

有人冷笑着说:看,那个桀骜不驯的疯子,最终还不是向现实低头,和世界妥协。

我说不,如果跟着走过他的心路历程,就会知道他为之妥协的,只有自己的内心。而这期节目,似乎正是将朴树这么多年的经历,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中完整复盘。看完之后,你会觉得面对人生,我们不必急着去定义,更不要匆忙去否定,而是要用心去感受,真诚去面对,每一天都能够与最真实的自己邂逅。

正如片子开始讲到的:“朴树让人感觉亲近又疏远,他真诚而敏感,但似乎又和一切保持距离。”这个开篇也注定这次古巴之行将是一次不平凡之路。果不其然 ,节目的前半段就因为朴树的“任性”,而先后遭遇了三次危机,让节目几乎无法进行下去,而这一切与我们印象中那个不谙世事、倔强而疏离的朴树完全吻合。

危机1:节目一开始就表示有些后悔了。

危机2:拒绝了坐摩托车的邀请,说无聊不如回去睡觉,试想一下天下会拒绝达成切格瓦拉之子摩托车的人,大概也只有朴树了吧。

危机3:再一次要去坐摩托车,这次危机爆发更为猛烈,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节目组,这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发了脾气的朴树,说实话当时真的很担心他拍拍屁股走人。

其实看到这里,明显看到朴树还是有一些轻微自闭和抑郁的,外界的事物很难让他产生兴趣,无聊和厌倦会成为一种常态。正如他前边所说,觉得去哪里都不重要,再好的风景也不重要,只有自己的内心最重要。可往往这又是最难的,人心就像无底洞,如果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取悦你,反过来又要如何去填满内心的真空?

而最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朴树不但爱上了坐摩托车,还嫌开得不够快,还说这是目前最棒的一天。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笑了,说朴树生动演绎了一次“实力打脸”。而与其说前后的反差是一次打脸,不如说之间他那些甚至有些过激的反应,是出于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愿意去打破内心精心呵护的宁静与秩序。

可实际上,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打脸”的过程,只不过有的是在外界施压之下,有的是自己主动去寻求,有的是雷霆万钧般迅猛,有的是水到渠成般温润,面对自己内心的变化甚至是“打脸”,有些人急着与过去做切割,有的人则是真实而坦然地迎接。

最终在这次摩托车之行后,朴树完成了他在节目中的蜕变,于是我们看到了后面的主动献唱,看到了和当地乐队的合唱。不想说这是一种升华,但至少比起开始时的担心、迟疑与犹豫,此刻的朴树已经乐在其中,no fear in my heart。

主动献唱
加入乐队演唱
拿起了当地的乐器
这首歌仿佛是这一路真实的写照

所以,一个曾经高唱着生如夏花的人,最后却走向了平凡之路,这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的是,我们总喜欢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正如人心,悲伤,喜悦,高歌,低吟,也都是一时,而不是一世。所以,那个在节目中自称是“没有故事性”的朴树,却用他的真实经历讲诉了一个最生动的故事,一个关于人心和人性的故事。

除了这个“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一集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那就是朴树关于“极端”的理论。他说自己也想过,是不是可以像那个古巴乐队的人一样,轻松地做音乐,因为现在自己做音乐的方式太苦了。可紧接着他又说道,可发现将自己逼到一个极端的情绪之中时,反而是比较享受的。

这个感觉非常真实,甚至听了之后让人醍醐灌顶。其实生活中大多数时间都平淡无奇,我们几乎都在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可这样的时间其实是无法激发出创造力的,你会发现只有突破了痛苦的极限,才能迎来酣畅淋漓的爽快,小到健身中的最后一击,大到创作时的最后一搏,为的都是迎来最后的厚积薄发。

所以啊,“生如夏花”和“平凡之路”并非并行不悖,而是彼此交织,每一个都是人生,但只有合起来才是真实的自己。

而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奇遇人生」也确实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试想看过之后,谁不想去非洲大草原看动物,谁不想去科罗拉多追逐龙卷风,谁不想去查亚峰挑战极限,谁不想去台北逛夜市,谁又不想去哈瓦那听一场街头演出?

这么多年全世界四处旅行下来,我似乎也遇到了朴树所说的那样的窘境,就是各处的风景最后看上去都差不多,而每到一处的旅行无非是拍照打卡,逛逛博物馆吃吃当地美食,千篇一律下来也不免让人心生厌倦。于是,相比烂大街的“几国几日游”,这种带有强烈而单一的目的性旅行,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备受推崇的选择。

一路看下来,我和身边的朋友说,「奇遇人生」不像是普通的综艺和真人秀,而是有着纪录片一样的质感。节目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将目光投向了遥远与陌生,那些我们普通人很难有的见识和经历,更重要的是在于嘉宾的选择,每一集能否出来节目的预期效果,最终还是要看嘉宾和任务的匹配程度,至少从目前来看,现在播出的五集都是成功的。

朴树这集之前,我最喜欢的大概是春夏追龙卷风那一集。看到有人批评说春夏“太想从中悟出道理”,我只想说有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批评,全是因为不了解而去妄加揣测别人,你就没有想过,或许春夏本来就是一个爱思考的女孩?听她公司熟悉她的人讲她平时的一些趣事,讲她爱读书爱写东西,你就会明白春夏在节目中的话并非刻意为之,而且据说确实是她自己的想法,而那些想法后来也影响到了主持人阿雅,这从后面窦骁的一集里也能看得出。

而这正是「奇遇人生」的难得之处:经历一场奇遇,找到真实的自己。

 2 ) 她在闹,你在笑,阿雅、小s把闺蜜情过得像爱情

看了第一期,被阿雅和小s的相处方式给吸引了。小s在一旁咋咋唬唬、耍宝、开玩笑,阿雅就笑着看着她,眼神里都是包容和宠溺,有时候也被带动着一起互动,很甜。

其实阿雅和小s在国中就相识,那时候在以大小s为代表的“七仙女”组合里,阿雅排名最尾。后来工作了,阿雅依旧担任丑角,小s也总是开她玩笑,变性梗、整容之类的,脱口就来,很多时候阿雅只是选择尴尬地笑过,并没有彻底翻脸。

一般来说,女生之间的友情都是平等的,你不高兴,凭啥本小姐要让着你?你屡次开我玩笑,让我丢人,那我为啥还要倒贴和你玩儿?女孩子们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瞬间拉远距离。这么一比,阿雅和小s的相处模式有点像恋人,一个闹天闹地,而另一个就岁月静好地陪着。

能够做到这样,一部分是阿雅性格好、能包容,还有一点就是她知道小s开这些玩笑只是为了节目效果,并不是出于真心的想要伤害她。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小s理解到阿雅不喜欢被开玩笑后,选择当众道歉。实里看,她们还是平等的,只不过两人选择的角色不一样罢了。

最好的闺蜜情大致也就如此了,希望不管奇遇多少次人生,每个小s都能遇到阿雅。

 3 ) 《奇遇人生》摄影师手记——堪景查亚峰(待续)

奇遇人生

一部叫做“奇遇人生”的综艺纪录片,最近在豆瓣评分里以9.2分的高分炸开了以往以往综艺片的排分榜。我心里按耐不住的欣喜井喷了,即使去菜市场买菜也对抠门儿的鱼老板咧嘴笑,鱼老板被吓坏了,因为以往我都是对他的货挑三拣四......

18年年初我的好朋友孙斌一个电话过来,问题有没有兴趣拍摄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的攀登,知我者也啊!不久一个人陌生的电话打进来,自我介绍是奇遇节目组的导演姓欧,电话里简单的聊了几句便约定某日某时在十一郎“郎哥”的咖啡馆见面。

到了约定时间,一个身材中等大眼睛的哥们如约而至。太像了太像了,我心里嘀咕着,太像《陆上行舟》的男主演克劳斯·金斯基了,大眼睛里透着忧郁,在之后的接触里我慢慢发觉这哥们跟《陆上行舟》里的男主角一样,怀着理性主义的情怀披荆斩尽奋力前行。我喜欢这样的人,因为有那种看别人的故事发现自己影子的代入感,何尝不是我也是那种认定一条路就走到黑的人。没有客套直奔主题,两人迅速沟通了关于拍摄的基本想法。会面结束后我继续挖了下聊天中提到的信息,《奇遇人生》总导演赵奇,摄影指导孙少光,项目发起人阿雅,拍摄对象窦骁。天了噜,都是我喜欢的人!赵奇导演在纪录片行业里无人不晓啊,出手的每一次纪录片必斩获大奖。孙少光更少摄影界的大神,经手的大片无数,阿雅也是我特别喜欢的艺人。

窦骁就当是自家兄弟了,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拍他了,15年的美国行,16年的乞力马扎罗......其实我真的把豆豆当成弟弟还是在乞力马扎罗。那一次是攀登海拔接近6千米的非洲最高峰,这个山峰屹立在赤道线,几乎是拔地而起的突兀出非洲平原5千多米,我们一行人需要从海拔几百米的地方一直徒步到山顶。豆豆几乎是刚刚结束一部片子的拍摄就来到了非洲,与上次的美国之行不同,这次我们要在山里同吃同住同行接近一周的时间。人是感性的动物,遇到跟自己一样的人会自然而然的亲近起来,随着海拔的升高一行人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近。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立志从事户外纪录片拍摄的人来说,我心里很纠结,一方面想跟拍摄对象走的更近,另一方面想从独立的没有情感影响的角度客观的拍摄。海拔3600米的时候,豆豆面无血色,血氧只有不到40(正常应该是百分80左右),那时候我担心的是他登不了顶拍不到完整的故事。

最后一天从海拔4900的地方开始冲顶,豆豆越来越疲劳,远远的看着他都是在向导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我到顶峰等着安静的等着,这个时候我知道了无论如何他都会登顶。出发8小时后豆豆到了顶峰,疲劳缺氧高反的状况都映在了脸上。见到我时,他是说:哥,我们是不是要拍些登顶的镜头?我说是。他稍微深呼吸了几次,然后换了一个人一样,满满的阳光和活力站在我的镜头前说了很多关于登山的感悟,好像在平原一样的活力。说完后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表情痛苦。摄像机后面我的眼泪很不争气的夺目而出,他跟我弟弟一样的年纪,为了理想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完全可以靠颜值靠炒作,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这么努力,我心疼......

6月我跟欧大明导演如期来到印尼进行前期堪景,我长的丑人品又不好,所以在海关被索要小费,因为穷我没给,结果被标示了不良份子,导致我第二次再去的时候差点被关小黑屋。从海滩上都是肉肉的巴厘岛海滩我们转机到蒂米伽,下了飞机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从机场到住宿的酒店,车窗外的房子几乎没有新的,低矮的铁皮屋顶的房子比比皆是,向导提醒我们这里治安很乱不能随便上街。入住的第一个酒店叫做”大铜酒店“因为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房间里床上潮湿的都能拧出水,枕头下面是各种小虫虫的家,不管白天晚上只能依靠空天活下来,据说这已经是当地条件不错的酒店了,而且后来我也看到运送我们到达这里的机组就住在这里,如果不是没有好看的空姐我估计后面几天还会住这里。到达的头天晚上我就被清脆的啪生惊醒,好像是从空调传来的,看了下没有异常。过了半小时,眼睛余光看到有动物在墙上动,走进一看是一条肥肥的壁虎叼着半截蟑螂储备享用,在看桌子上还有一半小强的尸体,原来是小强爬空调自杀了,然后肥壁虎过来加餐。

雨季的蒂米伽不好玩,糟糕的天气让我们在山下呆了足足四天,这个小地方没什么好玩的,当地地接就带我们每天换一家饭店吃饭,结果吃了不到两天就吃完了。想不出来干啥,地接就开车带我们去一个码头看海,一路行驶过去40分钟,不到5分钟就离开了城区进去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地貌。路边稀稀落落的人家,几乎没有一家是完成的墙壁完整的屋顶,路上的行人也大都赤着脚。到了码头,稀稀落落的几艘船,岸边几乎人家都是把房子用木头搭在水面上。这里的海没有蓝色,深褐色是接近黑色的那种,淤泥里是各种各样的垃圾,一群孩子就在这样的水里游泳嬉戏。我看到了大明脸上的忧郁......这个世界我们看不透,我们只想好好的活着。

天空不总是阴沉车,趁着一个少云的空档我们一行人飞到了查亚峰的大本营,当地的向导已经搭好帐篷等我们了。这里海拔4000米多一点,对于我来说适应的很快,但是同行的其他队员略痛苦。王小宁,一位看起来仟弱的女孩子,其实她已经完成了好几座山峰,不过这次来身体状况不佳高反严重。王辉,北大山鹰社的前辈,体能不必多说。孙斌,当地向导嘛,不说了。大明,状态还好,据说是第一次到这个高的海拔,以前爬的最高的是香山,我怀疑他是强忍痛苦。由于天气的不稳定,当晚讨论第二天就冲顶。大明以开始表示不上去,堪景到这里就差不多了,话落还不到一分钟就后悔了。于是我们纷纷鼓励他,暗地里把台阶搭好,于是一致决定全体人员冲顶。第二天因为大家人品都很好(除了我),老天给了一个好天,不管速度如何我们都登了顶。我一直冲在前面测试着自己前进的速度,到了合适的地方就停下来观察拍摄角度,登顶后我对正式拍摄有了一些把握,除了几项要提高的,我觉得能完成拍摄的任务。

傍晚下山,大本营帐篷我们几个人热烈庆祝了一番,盘算着明天下山飞到巴厘岛嗨皮......然后第二天第三天都是大雨,我们几个的计划完全落空了。冷雨中,孙斌交给我们打德州扑克,然后他居然拿到了皇家同花顺,可惜不是在赌场上。

风雨总会过去,我们也在耽误两天后来到巴厘岛大鱼大肉的嗨皮,小明同学也放下了些许担心,胸有竹笋了。

回来后,我总结了堪景的情况,觉得正式拍摄时我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体能上,要求我上升的更快。二是高海拔操作适应能力。于是每周三次训练,每次200个俯卧撑200个引体向上,这是户外运动拍摄的基本要求,一个户外摄影师必须比拍摄对象在体能上有优势,这样才能在扛着器材的情况下跟的上拍摄对象。在丽江玉龙雪山我去给穷景体育拍摄越野跑,在海拔4500玉龙雪山尝试了无睡袋无帐篷露天睡了一整晚,然后第二天凌晨精神饱满的拍摄一天的越野跑比赛,我觉得我可以完全应付7月的正式拍摄了。

待续

 4 ) 实力派纪录团队为我们打开一扇奇遇之门

我最开始知道赵琦、欧大明是因为一本叫《奇遇》的书,里面描述了几个故事,包括西班牙老人修建教堂、希腊圣托里尼开办的最美书店、荷兰鹿特丹的集市设计等等,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些令人可以深思的地方。

那时候很羡慕他们的职业,拍摄纪录片、记录世界各地的故事,也慢慢知道赵琦其实是特别厉害的纪录片电影制作人、导演,获得过艾美奖、伊文思奖、金马奖、圣丹斯奖和亚太电影奖在内的世界多个纪录影片重要奖项,代表作有《归途列车》、《殇城》、《千锤百炼》。

欧大明也是个资深媒体记者,纪录片导演,他拍摄的《棒球少年》入围过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和四川国际电视节,导演的《广州1949》获得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委会特别奖。

所以,在看到他们一起合作了一档纪录片+真人秀的综艺节目《奇遇人生》时,还特别惊喜,这种堪比黄金组合的团队,出品有保障。赵琦是总导演,欧大明是分集导演,资深纪实影像摄影师、野生动物和水下摄影师孙少光是摄影指导,这实力简直开挂!

第一期内容是阿雅和小S一起去非洲赞比亚看小象。小S有个梦想是养一只永远长不大小象,不仅英文名叫“Elephant Dee”,还把大象纹在了手腕上。她觉得大象是非常重视家庭和友谊的动物,特别温和柔顺。

我觉得他们的拍摄视角和质感非常不同,没有脚本,没有设计,所有反应和情感都是嘉宾的自然流露。

整个旅程其实很曲折颠簸,阿雅和小S需要生活在简陋的营地,亲自参与喂奶、砍树,后面还加入到了寻找小象的队伍中。但也就是这种真实的拍摄,能让人感受到节目的价值。那种纪录片粗粝和真实,可以一下子击中人心,我们看着拿枪的武装人员在荒郊野外寻找小象,也看着小S全程几乎素颜,因被猎杀的大象尸体哭泣。

而且,不愧是跟各类国际机构合作从事纪录影像创作的人,拍摄出来的镜头质感太像电影了,每个清晨和日暮的镜头,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做桌面,日落在水面的粼粼波光,缓缓行动的大象,在草地上嬉戏又飞走的鸟类,那种自然灵动之美,如同一颗颗珍珠,被摄影师用机器串了起来,组合成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

赵琦说过:“我之前拍一个片子往往需要两、三年,(《奇遇人生》)跟我以往拍摄相比,这次时间比较短,我们每一次出去都要面对很多未知,这成了它最大的乐趣所在。我也希望每期都从世界的某个角落、某群人、某件事情的不确定性来阐述对文化、社会的观点。”

我觉得这档节目的出发点跟目前看到的很多综艺不同,它是外放的,打开的,是一个寻找的姿态。那种从外界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也好,或者从自己开始向外探索也罢,都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而且纪录片和真人秀的跨界合作,也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节目形式的创新。

大概从很早之前,赵琦、欧大明、孙少光他们就开始了探索世界探索自己的旅程,这一次《奇遇人生》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看到纪录片世界的美妙,自然、动物、风光、情感、文化交流和碰撞,这些都是带有最原始、最充沛力量的事物,我们生活在都市里太久了,或许已经失去了某种跟完全自然的环境连接的能力。

而《奇遇人生》的拍摄团队将为我们重新打开一扇门,去看看都市之外,还有怎样广阔的天地。我们和世界有着千万种可能性。

 5 ) 朴树,永远如少年

我想我明白为什么这档综艺能高达9.2分了。

朴树在我印象里一直就是个远离烟火,不问人间事的人,看完「奇遇人生」第五集之后,我更加确定他是如此知行合一的一个人。说起话来有些结巴,面对镜头没有「综艺感」可能就是他最大的综艺感。

他在节目里,是一个不加雕琢的璞玉,浑身散发出隐隐约约的光泽,初看不起眼,细看让人过目难忘。他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百般的不情愿,展示自己对于刻意尬聊的反抗,对陌生古巴的冷漠和怀疑,所有这一切的不近人情,都在他遇到了古巴自由音乐人的时候仿佛抓到了颗救命稻草般,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处。

我想到了刚来北京的那段时间,我和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无法插入他们的话题,去一趟饭局,我如坐针毡。那时候我学会了一个保护伞词汇叫做「社交恐惧症」,谁喊我吃饭我都拿这条去搪塞。节目里的朴树,简直就是社交恐惧癌啊~有些生气地对着编导和摄像机埋怨的哭腔,像极了我接到邀请时在家里的纠结的碎碎念。我只想窝在自己那二十多平方的卧室里,抱着电脑和手机卧倒,与世隔绝。

所有的倾诉和交流都在文字里得到释放。后来写字变成了工作,社交变成了任务,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我要认真去完成它。所以我很刻意地学习和观摩,躲在暗处,看那些左右逢源的人如何出口成章。渐渐的,圈子由拼盘打散慢慢汇聚处志同道合的小团体,大家有着同样的三观和话题,我突然找到了我自己。就像朴树小心翼翼地献上自己的CD一样,我拿出我的宝物和他们交换,付出一筐故事,收获了一屋子的理解和认同。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了融合的快乐。

而这种快乐,在最后朴树大声和着歌的时候,我也看到了。

那种状态,充满了稚气,魅力十足。

这档节目豆瓣评分这么高,主要就是惊讶于她的清新脱俗。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和自己的另一种人生不期而遇。真是符合极了豆瓣er的口味。我们多么羡慕这样自如的生活啊。这些嘉宾大多不是流量担当,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深刻和独特。他们身上没有故事性,但是他们身上有人格。再多的包装,再多的台本,也遮掩不住他是朴树,这样一个在娱乐圈冷眼旁观的深山中的高僧形象。

看「奇遇人生」的时候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综艺节目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未来可能会去向哪里。过于油腻的胭脂俗粉,舞台上的光芒万丈,真的是现代人追求的娱乐体验吗?我们的生活本身不就是一场盛大的作秀,自己还不够累吗?当我们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换了身干净的贴身棉质睡衣,打开视频设备,想要的难道不就是一场彻底的放松吗?在遥远的陌生国度和陌生文化下,漫无目的地游走,交谈一些毫无卵用的寒暄,做一些有些莫名其妙的琐事,就这么打发一部分人生吧,好像也没什么关系。我们走的太快了,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那么就在这一刻放慢一点,让我们的灵魂追上来。

朴树一个人迎着海风走在无人的堤坝上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平凡之路」,想起了那个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凌晨首映的深夜,听到浑身颤栗,听到泪流满面。

朴树,谢谢你。

 6 ) 如果国产旅行慢综都能像《奇遇人生》

听说朴树、毛不易、小S等几位明星,会与阿雅结伴,分十期去十个地方进行旅行。

我一边笑着“朴树老师是不是又没有钱了。”一边点开了第一期《奇遇人生》。

我以为是个什锦版的《花儿与青中年》,我以为几个嘉宾一起去十个地方,我以为第一期就能见到朴老师和毛老师。

结果只有S老师和雅老师,算了,一分钟的广告都看完了,退出太不划算了,将就着看看吧。

看着看着,不自觉地觉得,这个综艺有点不一样啊……

首当其冲的就是徐老师和雅老师松弛自然的状态

这种状态其实在我国这些旅行慢综艺里是很难看到的,每个人都总是一副妆容整齐、精神饱满的模样,哪怕坐了十几小时的飞机也要戴上墨镜对着镜头做出兴奋的样子挥手微笑。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在怀疑坐四个小时飞机就迷糊得眼睛聚不上焦的我是不是个废人。

而我们的徐老师,下了飞机,面对阿雅浪漫的问题:“你有没有闻到草原的气息。”风轻云淡地回:“我只能闻到汽油的味道。🙄️”;晚上在屋里铺下的功能难以言说的垫子;两个人宛如纪录频道“在非洲”主持人的朴素(索然无味)打扮;自在随意(语法不够严谨、发音也不完美、词汇也不高级,但你就是觉得她们与外国人交流的状态非常自如舒适)的英文交流。

只有不过度用力的MC,才能让观众跟着她一起放松下来。

我原以为,她们只是看看喂喂大象,举两个大象危机的数据,说两句保护大象的话,就可以结束这一期旅行了。

可是两头小象失踪的突发情况发生时,她们积极地参与到小象的寻找工作中。

屏幕前的我,跟着她们一起为走失小象担心;

看到盘旋的秃鹰心里紧了又紧;

听到Lisa说象会记得它身上发生过的可怕的事情时跟着掉眼泪;

听说小象找回来,跟着一起雀跃不已;

看到秃鹰的食物是一头刚刚被残忍猎杀的大象,又难以置信地跟着哭起来……

内容真诚催泪只是一个方面;

可怕的是另一个方面:拍摄。

整期下来,很少见到慢综艺常见的满屏花字,花字克制而恰到好处。

而最令人叫绝的,是审美巅峰的风景拍摄,绝对的纪录片水准!

大河落日,枯草荒原,遥远的夕阳下动物静静的身影和粼粼的波光。

赞比亚动物保护的工作人员,面对镜头,没有开怀大笑,没有羞涩扭捏,他们神情坦荡平静,慈悲如菩萨;他们聚集在草原上的坚定背影,像静默的山河。

跟这一幕幕让人感到自身无比渺小的壮美景色相比,我们之前常见的航拍美景美则美矣,却稍显小家子气。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之前我国那些慢综艺饱受诟病。

“抄到外壳抄不到精髓”

“买到版权买不到精髓”

打个比方,韩国爱豆的常见表达:“会展现更好的面貌给大家的。”

人家用韩语说的,我们翻译过来就这么写。

但实际上,这不是中国人说话用语的习惯。

所以当我们听到中国人用汉语说出“会把更好的面貌展现给大家的!”这样的话时,能清楚地感觉到,这个人就算不是从韩国回来,也是对韩语或者韩娱很熟悉的。

同理

韩国拍风景,拍慢综艺的心态,可能跟中国从本质上就不一样。

我是罗PD的饭,他的风景拍得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但我在看他拍摄的综艺、风景时,我想的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看似微小的幸福,我们的人生,应该要好好地感受才行。”(你看,韩语翻译腔出来了)

看多了罗PD的景色,在看国产慢综的景色,难免就有挥之不去的熟悉感,接着,衍生出抵触。

《奇遇人生》让我豁然开朗。

古代人登高望远时说的是什么?

他们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们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们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发现了吗?

当亲身面对浩瀚的世界,壮阔的美景,中国人想的不是什么“生活里有这么多美!”

中国人想的是“世界真大我真小,小得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到底有多小!”中国人满心都是宇宙洪荒、万物有灵,根本不太想自己那点儿小破事儿!

我们两国人在对待风景的心态上可能就不一样。

所以当我们国人拍出韩式风情的风景画时,我们能迅速冷静地冷笑一声:“我知道你拍的时候心里根本不是这么想的!”

我想《奇遇人生》的导演和摄像,一定是怀着一颗对世界、对生灵的敬畏而悲悯的心,加上高超的审美和技巧,才完成了这一次国产综艺风景巅峰级拍摄。

真的,就算你不信,也求你去看看《奇遇人生》,不带对谁的偏袒,像你小时候一样,跑到电视机前,像一张白纸一样新奇地接受一个节目,试试看,然后你会发现,我夸《奇遇人生》,

那都是夸少了!!

光从风景都能感受到导演和摄像大破天的格局和厚到可怕的底蕴!!

本来应该用更加高级的,更有文化的夸法,奈何文采实在是捉襟见肘,调动不出太多有文化的词了。

但是真的很棒!!真的很棒!!!

 短评

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准,高规格,良心制作的综艺节目!不愧是赵琦亲自挂帅的节目内容,没有脚本纯靠外界环境挤压艺人释放真实情感!不愧是孙少光担当摄影指导,每一帧画面构图都美到炸裂!整整50几分钟,每一秒都在说着两个字“牛逼”!

6分钟前
  • 万万先生
  • 力荐

偶尔看到了好的节目……报了仇似的痛快。

7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真的不要太棒了!尤其是第一集让小s来开篇,用大象做立意!

12分钟前
  • DUNKEERKE
  • 力荐

安静地呈现,有万钧之力。

13分钟前
  • sex_robot
  • 力荐

首播集关于保护大象。看到大象🐘被猎杀,鼻子被抛在一边,冲击力真的很大。希望综艺少点娱乐化,多点人文关怀。

17分钟前
  • 濮渔
  • 力荐

春夏太可爱啦why not? you're young, you could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太会鼓励人了吧 非常好看 我找回了看旅游卫视的感觉

22分钟前
  • .
  • 推荐

赵琦导演是真的厉害,我才知道前四期的正确解读是要连在一起看,从开始的幼象代表新生,第二期春夏代表懵懂的青春,这一期窦骁代表向上奋斗的青壮年、阿雅代表面临抉择、稍感疲惫的中年,再到下一期毛不易体验临终关怀所代表的迟暮之期,这妥妥就是一个时间轴啊!

25分钟前
  • 长安一夜雨
  • 力荐

因为春夏所以看了第二期 像是流水一样 很平淡也很流畅自然 虽然这期很难找到素材 但也能感受到制作团队的用心 一定会有人说不喜欢春夏,但她就是这样,脆弱而坚强着。她是粉色的花岗岩石,她是没有那么柔软的春夏。

26分钟前
  • Cyril
  • 推荐

吹捧过高,形式大于内容,“设计感”过于强烈,为了“遇见”而“遇见”,毫无人文之美。你们真不觉得整个过程都很无聊吗?

30分钟前
  • 魔都狮子头
  • 还行

讶异每期嘉宾的选角导演太对我口味了。如果说小S、范晓萱、宋佳这些我喜欢的女明星是让我看到她们深入的另一面,那春夏、朴树、毛不易这些对人生怀有阴翳和厌离之心的艺人的出现,更是让我觉得遇见同类与找到同温层。

35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喜欢镜头,美又有温度。

37分钟前
  • 鹅大仙
  • 推荐

10年前徐熙娣说 她绝对不出台湾 就想在家呆着 看到大怂逼变得这么勇敢 鼓起勇气去改变世界 真好啊

42分钟前
  • icy在游水
  • 推荐

吃饭时随便看的,完全没想到这么好,像只是个人剪辑的非洲纪录片,阿雅和小s在里面的状态相当放松又舒服,看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想认识瑞秋也想去大象孤儿院。

45分钟前
  • cassarino
  • 力荐

非常感动。想起多年来对阿雅和S的印象都是S常常在康熙嘲笑阿雅是男的,印象中这对好友只要同台出现,从来就不缺什么笑料。不料多年后的今天她们一起出现在一个综艺节目却完全没有在搞笑,收起了年少时的活泼和直爽,却多了一份沉稳和真情流露。很难得的一档综艺,能沉得住气,去探寻生命,情感。最后,愿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46分钟前
  • 高达君
  • 力荐

5星只给小S和她的姐妹淘。我爱小S,她是我的永远的人生灯塔。摆脱内地综艺不要再让小S和那些恶心做作鬼一起拍节目了,就让她永远和姐妹淘在一起不行吗!!!

50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的国产综艺节目了。以及小S才是保存了少女感的女明星好不好?!?!我S真美,私心打5星。

54分钟前
  • konnok
  • 力荐

如纪录片一般的综艺,追问的是人与自然到底该如何相处这种终极哲学话题…立意很高,在喧嚣的世界里敢做这么不讨好的综艺,为腾讯点赞👍

58分钟前
  • Yan
  • 力荐

太寡淡了,拍摄的内容和谈话的感悟其实有点脱节,有点强行深度的感觉

1小时前
  • Vincent
  • 还行

难得看到这么安安静静说事的综艺,没有花字特效和尴尬的鬼畜

1小时前
  • Particle
  • 推荐

有点想吹爆窦骁这期,迄今四期以来最爱,满足了我的一切需求,看得过瘾!未知、冒险、刺激、超出负荷、遗憾、本以为登顶即胜利没想到下山也是危险重重。且完全被窦骁圈粉!这一期的过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有语言沟通的顺畅,以及窦骁不同于之前两位嘉宾的是,他是真的平时在做这件事情的人而非一个初次体验者的身份。

1小时前
  • 任小妞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