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综艺大陆2020

主演:易立竞,杜华,万茜,王丽坤,张含韵,宁静,金莎,张雨绮,伊能静,黄圣依,吴昕,张萌,黄龄,郁可唯,王霏霏,蓝盈莹

导演:内详

 剧照

定义 剧照 NO.1定义 剧照 NO.2定义 剧照 NO.3定义 剧照 NO.4定义 剧照 NO.5定义 剧照 NO.6定义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3-09-12 02:05

详细剧情

  由芒果TV自制的一档30+女性主题深度访谈节目。节目对话15位活跃在演艺圈的女性艺人,以女性的视角,从不同维度展现当代中国30+女人的“她力量”。主持人刘烨将以大众关注的公共视角为出发点,搭配易立竞细腻的女性观察视角,看到姐姐们——对情感、对事业、对自己以及他人——不同的人生选择。

 长篇影评

 1 ) 所有人都“死”于原生家庭之痛?看看张雨绮就知道了

转自:公众号白眼一番

伊能静被下架的视频带火了《定义》系列人物访谈。

网友们还关心起采访嘉宾易立竞。他们甚至从她对待采访对象的态度中,判断坐在对面的浪姐在她心中的印象。

一对一的半小时访谈,比浪姐的台前幕后传递了更大的信息量。曾担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的易立竞,明显做了充分准备,全程冷静,但问题密集而犀利,无论是追问还是抛出下一个问题,都不给对方留出多余的思考时间。

逼得对面的嘉宾甚至来不及掩饰就下意识回答,想不流露个性都难。

个人特色鲜明的这系列访谈中,只有张雨绮的视频我看了两遍。

看完后脑海中盘旋着四个字——艳光四射。艳光四射指的不只是她的颜,而是那种开朗的神态透露出的璀璨绚烂,以及背后的强大自信。

除了极快的语速和哈哈大笑,她甚至没有什么多余的手势。对比之下,你会发现张含韵、金莎以及万茜的肢体语言并没有增强她们声音的感染力。

金莎的娇怯、张含韵的沉淀,不是不美,重新在公众视野翻红的勇气与背后的努力当然值得肯定。但她们的表达里有着我们都似曾相识的那些情绪。

金莎声音柔柔地讲述她的梦想与挫折,一度红了眼眶,虽然她坦承自己绝非不幸,但仍让观者感受到不易与可怜。易立竞也放慢了速度,期间一度用了“自怜”两个字来诠释她的情绪,金莎没有否认。

张含韵的沉淀与转变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还是青春逼人的样貌,但整个访谈下来,却似乎隐隐感受到她身上有一层壳。就像她所说的“拘着”,这种来源于外界的压制,与自发选择克制是两码事。

这些暗含的不得志与小心翼翼,我们又何尝不熟悉呢?

张雨绮的灿烂却截然相反。整场访谈中,她的语速都没有慢下来过,易立竞每抛出一个问题,她几乎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没有藏着掖着,对话就像棋逢对手的接球杂技一样煞是好看。

她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我是打开的。也许你远远地觉得气场略强不敢靠近,但她释放出的信号是,没关系,你走近后我也还是这个样。 中间偶尔她有一两句反问或者宣告,是下意识的接话与延伸,除了嗓门大点,没有咄咄逼人之感。

她似乎从来也没变过。在被问到“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时,她先笑了,问易立竞“你搜集了我这么多资料,你觉得我变过吗?”

但要说她没变,好像又有哪儿不对。不止是变得更漂亮了,还有她活得明白洒脱的那个劲头。

她毫不避讳谈及自己发剪八爪鱼的视频,也直说她在罗志祥出事后立马取关了他。但同时又不因此而否认他在她眼中的优点,比如有才华,是她觉得有趣的灵魂。

有两个印象深刻的记忆点是,在提到人生对错的时候,她说人不到盖棺那一刻都无法论定,又譬如网友常说的立人设,她说自己只活了三分之一的人生,未来那么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怎么去立人设?大家只不过看到她其中一面罢了。

贴标签、下定义是非常容易的事,不这么做才更难。但凡有些阅历、深谙人性幽微后,就深知凡事非黑即白、一棍子打死才易出冤案。

当顺着前面的话题被问到她是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时,她立刻轻松地推辞了递过来的这顶帽子。结合之前的回答,让人觉得,并不是她怕陷入争议,而是很多事情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地去讨论,姿态与实质有时候是两回事。

但她真的不识人间疾苦吗?她既没有天生非富即贵,事业和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

除了星女郎的光环外,没有口碑爆棚的作品,在观众眼中总是美盖过了演技的那一个。感情生活风波不断,与汪小菲恋爱没有修成正果,和王全安、袁巴元的两段婚姻时间不长,散得轰轰烈烈。

但是这些在她身上似乎都没有留下痕迹,除了偶尔反思以外,她依然无畏、对生活充满热情,拿着我最美、不差钱的豪横剧本,一如既往地热衷于C位。

浪姐中的妈妈不少,但她丝毫没喊过为人母的辛苦,要不是网友提起,多少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原来这样的张雨绮已经是一对双胞胎的妈妈了。

她也不会将长大后的挫折怪罪于原生家庭。3岁父母离异,7岁时妈妈再婚,在她读中学时再度离异,这种家庭的不安定感可想而知。访谈中她提到现在有很多做心理疗愈的机构,也许她也需要被治愈某些部分,但她浑然不自知。

陈松伶因为原生家庭吃过太多苦头,伊能静到现在都认为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影响与伤痛依然深植内心。

所以就是这份浑然不自知,可太让人羡慕了。夸我的我都信,没人夸我也能自夸,永远自信心赛高。在别人爱她之前,她已经先给了自己足够的爱。

她说,舍不得生气变丑,浪费时间不值得。大概正是因为活在当下,所以她只关心现在、关心自己舒不舒服,对过去毫不执着,似乎总有什么更好的在前面等着她。

你甚至会讶异于她对时间的那种紧迫感。早早结婚生子,出了问题立刻解决问题,结束了赶紧翻篇,永远知道时间最宝贵。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将人的心智模式划分为僵固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前者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聚焦于证明自己行还是不行;后者则认为人的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成长起来的,聚焦于能力的成长性。

从更广阔的层面上来看,对人生的看法也是如此。如果太过执著于某一阶段,认为那一状态是固定不变的,就很容易刻舟求剑,也很难注意到其他的可能性。

一段开场舞顺拐四次,羊肉串味rap上热搜,最值得期待的总是下一次。观众看她也是带着那么点等开心的宠溺,毕竟这样的人生通透十级学者也不是常有,又憨又虎怕什么呢?

 2 ) 女强人访谈节目来了!主持人曾让杨幂慌忙摆手、让周杰露出真性情

访谈节目很多,但好的访谈节目很少。

访谈不是单纯的聊天,主持人提问需要切中要害,输出观众想要的信息,同时又要顾全礼数,不致于让艺人感觉到被冒犯。

不同的访谈节目还具备不同的调性,走娱乐向的,需要问得出八卦、抖得出猛料,吸引得了观众又对得起粉丝。

走深度向的,需要有大量的知识见闻储备,做大量访前功课,与嘉宾形成灵魂共振。

从这些方面来说,国内能做好深度访谈的主持人实在寥寥无几,许多资深主持人都有过翻车经历,比如鲁豫的“我不信”就常遭网友调侃。

那如果非要选一档深度访谈节目看,国内到底有没有做得好的主持人呢?

有,易立竞。

易立竞的节目我们推荐过很多次了,不同于一般主持人,易立竞是一名记者,现任《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

出过《打开》、《打量》、《中国导演访谈录》、《中国演员访谈录》等著作,被粉丝称为"故事大王"。

易立竞的文字平和中透着犀利,用通透的思想写俗世的人事。从易立竞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透彻且敢的人,这大概也是其能做好一名采访者的原因吧。

她做过的访谈节目主要有三档:《易见+》《易时间》和《立场》,均在豆瓣获得了8.0以上的高分。

这些节目贡献了很多出圈的采访片段,比如她曾经问郭敬明有关抄袭的事情,还问他:“有被作家圈接纳过吗?”

郭敬明一向对抄袭事件讳莫如深,他又以怼人见长,所以一般主持人都不敢和他硬碰硬。

但易立竞却像一把温柔的刀子,割得郭敬明不得不面对伤口。

还有易立竞问李小璐:“为什么大家都爱批评你矫情、假、不真诚、爱秀之类的?”

李小璐的表情逐渐凝固……

问黄晓明如何面对邪魅狂狷、杰克苏、自恋、演技不好、油腻这些负面评论,每一个词甩出来都足以让黄晓明睡不着觉了。

就连怼人狂魔+自黑鼻祖杨幂,都曾经被易立竞问到紧张:

“有人说,你以前的演技比现在好,你听过这种说法吧?”、“你拼命接戏的时候,对钱有需求吗?”、“拍了那么戏,为什么还赔钱?”……

步步紧逼,问得幂姐慌乱摆手。

其中采访周杰的那一期,应当是易立竞最妙的访谈之一,推荐大家去看。

周杰鲜少露面,又性格乖张,真正有机会且能够跟他进行深度交流的人是少之又少。

但如果真想深刻了解一下周杰的性情,看易立竞这一期就足够了。

谈话过程中,她多次点出周杰的逻辑漏洞,试图为他完全自洽的价值观开出一个口子,但同时又对周杰的纯真与自我给予充分的包容。

那句“你是不是个开得起玩笑的人”,真是问到了网友的灵魂深处。

周杰在面对易立竞时是被打破过的,但同时他又是坚固的。期间他展露出真性情,愉快地剖析了自己,还带易立竞看了自己的农田稻谷,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生活哲学。

能让周杰做到这一步的人,实属不多。

业内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易立竞把所有同行想采访的人都采遍了,而且采访得很透,别人已经无从下手。易立竞一出手,就是教别的主持人做人。

就像《立场》的节目理念一样,易立竞的采访一直秉承着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的“冒犯式”态度,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所以每一年易立竞的访谈节目结束之后,网友都急着催更下一档,17年是《易时间》,19年是《立场》,而20年的这档终于来了——《定义》

不过《定义》算不上易立竞独立制作的节目,以往的节目,易立竞都参与到了邀请嘉宾、选择拍摄团队、制作、机房审片……等每一个环节。

而《定义》是芒台和易立竞联手合作的节目,在这档节目里她只做采访者,不参与其余任何工作。

《定义》聚焦30+女性群体,以女性的视角,从不同维度展现30+女性“她”的力量,说粗浅一点就是采访圈内女强人,比如第一期采访的是乐华娱乐CEO杜华女士。

从首期内容来看,《定义》比易立竞以往的访谈节目精简了许多,时长只有半小时,远远达不到深度访谈的级别。

但节目还是在首播当日就冲上了热搜:

乐华娱乐是目前国内的顶级娱乐公司之一,旗下艺人包括韩庚、周笔畅、阿杜、黄征、安又琪、张瑶、艾菲、 UNIQ、宇宙少女、王嘉宁、YHBOYS、乐华七子NEXT……等人。

也就是说,这两年最热的国产男女团,几乎都来自乐华娱乐,所以乐华娱乐也被称为国内唯一能和韩娱SM对标的娱乐公司。

随着国产偶像元年的到来、团选节目的大热,杜华自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此前李汶翰还在节目上称其为“杜华妈妈”:

经纪人比艺人红的代表,杨天真第一,杜华大概就是国内第二了,所以《定义》把杜华放在首期,也不无道理。

谈话的细节就不多说了,比如像杜华说“王一博不属于一夜爆红”这种话,大家在热搜上都能看到。

那我们仅说说这期节目给人带来的另一感受,那就是:杜华的笨拙感。

这种笨拙感当然不是指真的笨,杜华可以培养出这么多偶像团体、可以笑看一切网络暴力,她当然不笨。

但她的表达很笨拙,易立竞问她如何顾好事业和家庭的时候,杜华说她也不知道什么才算贤妻良母,但她收拾家务确实收拾得不好。

一个深度问题,被她用浅显的方式回答了。

易立竞又问她王一博为何会成功、如何鉴别一个艺人有发展潜力等等,杜华回答时用的也都是“努力、练习、执着”这些惯常的词。

整个采访听下来,感觉女强人杜华也没什么特别的成功窍门,就是单纯地肯干肯拼而已。

所谓成功人士都是想得少做得多,大概说的就是这种类型吧。

当然也不排除聪明人假装糊涂的可能……她不想分享窍门

但不管是哪一种,这一期都很有代表性。

杜华,这样一位白手起家把公司做到国娱顶级级别的人,说话时口音显得那么笨拙吃力,但行事的风格却那么专注果敢。

她把外界的误会都总结为信息不对称,对网友的鼓励和谩骂照单全收。

她讲不出多深刻的东西,但却做着最果敢的事,且把这种果敢当成一种理所当然。

《定义》要聚焦30+女性群体,那女强人该有些什么特质,杜华确也还是有些代表性的。

说回到节目本身的话,这几年采访大龄女性群体的节目有很多,《定义》的定位实在谈不上新颖。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定义》的第一吸引力是在易立竞身上,但30分钟的时长无法充分展现易立竞的优势。

观众喜欢看的,是她犀利提问、温柔递刀、深刻解析,让嘉宾不断打破和重塑自我的过程。

所以以首期节目来看,《定义》暂时没有达到易立竞访谈节目惯有的高度。

不过以《定义》的上线时间来看,芒果台这波操作也是意图明显的。一边采访着30+的女性,一边搞起《乘风破浪的姐姐》,芒台这一年,实在有点要带圈内30+女星重整旗鼓的意思。

毕竟中年女星何去何留的问题已经被讲了好几年,掌握社会主流话语权的90后也正在向30岁逼近。

大龄女性如何重拾和升级自身价值,成了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时候邀请到易立竞来采访30+女性,也算是请对人了。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3 ) 记录

非常有意义的一档节目,好喜欢易立竞,带观众“认识”真实的被访谈者[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比如杨幂,虽然她有很多一言难尽的负面新闻,但看她的访谈却会忘掉她做的这些事情而有点喜欢她)、思想(当然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很多时候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割裂的)是在交谈中体现的],带给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7.19金莎:时间过得真快,我记得我从前还在天涯上看过金莎的黑料,转眼金莎已经是“过气艺人”了。在这期访谈,金莎的真诚无数次地打动我(而且她的表达能力太好了),我对温柔又坚定的人真的完全没有抵抗力

7.20张雨绮:看这期节目之前我真的没想到跟张雨绮交谈是这么令人快乐的一件事。她说:“我希望每个人在饭局结束、走的时候都是开心快乐的。” 我发现了,输出观点也是一种能力,好像在公共平台上比较有态度的人,会比较有自己的一套思维体系。 “为什么大家会想看这种热闹呢,就是因为女人很丰富啊。”(“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另一种思考角度) 对于有些人来说,自信是一种天赋,这种自信在琦琦子身上更是浑然天成。(话说我跟张雨绮对原生家庭的看法还挺像的哎,我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健忘然后特别想得开,不过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张雨绮关于“人设”的说法我特别认同,人是复杂而多面的。比如在《乘风破浪的姐姐》有人说张雨绮憨、又有人说张雨绮会来事,这只能说是看到了一个人身上不同的两面,甚至是不同时刻拥有变化的思想的一个人。仅仅用几个词汇就定义一个人,那是小说是偶像剧,又或者是刻板印象,总之不是现实。所以我觉得营销号真的是毒瘤。

7.21万茜:茜言茜语,她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真的有被这个访谈绕得云里雾里(有一说一我还挺吃万茜的颜和气质的。。

7.22宁静: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我真的从头笑到尾╯∀╰,静姐太可爱了!!! “可能我的工作给我很多的,我不能说是给我压力,是我想要那个压力,我觉得这样我才踏实,我才觉得我在工作。”从静姐身上可以看到,人红,就是有原因的。

7.27张含韵: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好感动😭😭(易立竞真的太会了,你说!你说你这个女人哪一次没有把嘉宾弄哭!)以及,演员生涯真的好有趣呀 “青春当然很美,但是自己创造的自己当然更美。”

7.28伊能静:笑死我了我感觉她们两个的思维完全不在一条线上😂她真的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体系,不被外界动摇的那种,其实还挺佩服她这种自由表达的能力的😂😂还有,她和秦昊真的是神奇的化学反应👍👍

7.29王丽坤:丽坤儿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捂脸] 我觉得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哎,因为人的成长之路不就是一直在完善自己的性格的一个过程吗。就我自己来说,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更外向一些,那我的行动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当然如果这种改变是令你不舒适不喜欢的,就没必要。 “你帮我在梳理我自己”哇其实我也搞不懂我自己😂我好想要一个易立竞做朋友哦 “但是,直面人生是我们躲不过的功课,这需要时间。多数时候,时间会让人变得更有力量。”太喜欢这个结语了~

8.2张萌:萌姐你是可爱的萌!! 其实萌姐也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但是她就不会让人反感,反而觉得像是日常聊天一样的口嗨,可能是因为她在访谈中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吧,当然也是因为逻辑在线,“不是我伤害别人,是赛制伤害别人”这个回答太妙了。 -“你觉得你幸运吗?” -“其实大方向还可以吧。但是我没有觉得我特别幸运,我觉得我还是靠自己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努力出来的。”♥

8.3黄圣依:其实她人挺好的感觉

8.5黄龄:易老师对黄龄会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哈哈哈 好好哦!听龄龄子的描述会喜欢上蓝盈莹 看到一条弹幕:“黄龄:休想定义我😂”还有:“易老师采访都快结束了你都问了些啥”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人类就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怪各有不同呢!

8.6蓝盈莹:意外地真诚、思维敏捷哎,但是表达方式好像有点过于书面化。 永远羡慕能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屏蔽外界影响)的人我已经说腻了。 哦这点我倒是和bww的看法相同,讨厌儒家文化╰_╯ 话说蓝和易是不是有点像?

8.13王霏霏:霏霏这场的妆太好看了!但是我以为霏霏是很能说的哎(因为她的vlog 其实一直奇怪一个点,访谈要怎么谈得深入呢?这几期好像都没有前面的好看

8.16郁可唯:不看不知道,快女这么多年来真的孕育了不少喜欢的歌手 “把我们刚刚开始的那些问题再重聊一遍吧,我觉得我刚刚聊得不是特别好。我刚刚有点走神了。”哈哈哈哈哈哈解除封印笑死我了!太真实太可爱了吧! 遇到事的时候通过自己跟自己说话来保持理智,学到了! 其实人的成长是不是一个从自我走向社会再到追求自我的过程?真心觉得霞霞子(其实霞霞的内心依然是当年那个“鲁莽”的少年呀)和静姐这种状态太好了,如果说小雨身上的那种自信是一般人(我)所不能及的,那郁可唯的这种自我就是我所追求的。 天哪我也慢热然后怕离别,太惨了😂 “我不觉得过去我有多快乐,那是属于过去的我;我也不觉得未来我会很快乐,那是属于未来的自己。我现在很快乐,因为我享受它。”霞霞子真是清醒又浪漫、尊于自我的人♥

8.17吴昕:吴昕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的很值得借鉴!而且她意外地是个行动派哎,这种想做什么马上就去做的行动力是我这个死拖延症羡慕的😭我就是要别人一直推着走的人(今年目标:改掉这个坏毛病) 生活确实不易。对大多数人来说,个人价值的实现是比金钱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吧 不得不感叹一个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太重要了,你若自信、甚至更进一步自满(肢体上表现为挺拔、神采飞扬)就会被高看,若颓靡、自谦就会被低估,说白了你内心对自己的评估,一般就是他人对你的直接印象。以自身的气场影响他人(使他人相信),还需修炼呀

8.20杜华:流水线艺人,有时候觉得爱豆这个职业挺惨的,比起传统的演员歌手,他们相当于是磨灭了一部分自我在做这份工作 杜华好厉害,做到今天确实是值得佩服的,从她身上学到了努力和自我约束、主动和自我舒适(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知道我还要多少年才会有舒适区😂)

全部看完了[叉腰.jpg],最后用每期节目开头的一句话结尾吧!

——“我们是否可以定义他人,我们能否清晰地定义自己?”

 4 ) 感觉再不谈谈易立竞,就会被时代淘汰!

易立竞一系列访谈节目 在追浪姐,去看了易立竞采访姐姐们的节目,完全着迷,就去腾讯和爱奇艺看了她的访谈节目。

我看了好多期,是非常喜欢的,但打开弹幕总看到有人在骂主持人,我非常气不过,于是想写点什么,表达我的看法,不重要,但必须得说。

很多评论都诟病她不近人情,抓着被访者不愿提及的点一直追问,认为这是一种揭伤疤的行为。我看到这些评论觉得太可笑了。

易立竞采访的对象全是明星,那些能被她提问的点也都是人尽皆知的新闻,富有争议,是作为公众人物的被访者,被大众所知的根本绕不过的标签。

就算易立竞不提,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明星本人,难道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矛盾和尴尬,没有一点认知、思考和反省吗?比起要揭开谁的伤疤,难道这不是给处于争议之中的明星一个在恰当场合、深入思考和理性表达的绝佳机会吗?

而易立竞要做的并不是要挖坑给任何人跳,她抛出问题,在对方的做答中找到不合常理、不符合逻辑、对方情绪有反应的破局点进行追问。

那些所谓的坑,是受访者给出回答的不自洽让那些问题变成了坑。但这种不自洽到底来自何处?

是受访者没意识到的内心盲区,还是有意回避的心结所在,是为了掩饰而顾左右而言他的套话,是防御机制全面开启的抵抗,还是与自我和解后的坦然承认。

这些所有的反应与之后的做答,才是让一直被影视形象、商业人设和大众想象裹挟的包裹在明星两个字背后的“人”的显形、还原和祛魅的过程啊。

我近期看到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她采访张含韵。她们从年少成年饱受争议聊起,张含韵说自己是谨小慎微的个性,说起家庭中父爱的缺失,母亲的和善温柔让她养成坚强不示弱的个性,接着谈到她现在对演戏的热爱,因为在剧里不是张含韵,是别人。

易立竞就问,可以不可以这么说,这是你出了家门以外唯可以全然交付自己的地方,你在这些虚构的人物的人生里,释放了自己,不用再那么拘着自己了。

张含韵听到这个话先是愣住,接着眼睛慢慢红了,说不出话的瞬间眼泪就掉下来了。(如果这个都是她演出来的,那我只能说不出五年她绝对能靠演技大火)

我当时想的是人怎么会没有压抑和苦痛呢,但到底如何释放并不是说你多有名气,到了多大年纪就自然而然习得了这个东西。

很明显,她是始终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的,找到了演戏这个渠道,却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是何种缺失让她热爱上了这种表达形式。

说实话,看访谈的过程中我会有一些不满足的地方,我一直认为这么优秀的采访者应该去做更有价值的访问,比起探寻明星的内心(总觉得他们这个群体的人没什么灵魂,我内心深处的偏见就这么被照出来了)。

但看完张含韵这期,好像理解了易立竞访谈节目的普世价值了。是受访者打开内心之后的坦诚让看的人拥有了可以共鸣的契机,所谓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仿佛也被关照和探寻了一次。

而不能共鸣的部分,因为展现了具有力量感的真实,让人在被冒犯的情况下,迎头赶上了理解力被挑战的这个实验。

进而拥有了这样的机会——接触超越认知范围和喜好习惯之外的世界,从而完善自己对更广阔、复杂和多面向的人的存在这个现实的接受力。

而所有的这一切绝对不是采访者在采访之前预设了立场,在过程中带有私心偏见能完成的。虽然她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尖锐,其实仔细观察,哪有一个问题不是客观并且符合常识的呢?那些延伸出来的追问,也全都是围绕着被访者的回答展开的。

就因为没有带有刻板印象进入采访,所以易立竞在面对很多嘉宾的情绪反弹时没有太多波动。

是因为她的采访不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而进行这些所谓扎心尖锐问题的提出,恰恰是因为她没有太多一定要得到什么回答的心态。

才能在访谈中提出具有各种可能性的问题,让对方进行反应,以此在这种类似于启发引导一样的“心理咨询”采访中,让被访者自然流露出他们的看法和心声。

为什么扎心?是因为她敏感捕捉到了对方不自洽的矛盾点,那个拧巴别扭的地方让谈话的逻辑出现漏洞,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刻就是真实人性和个性溢出的缺口。

而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这些漏洞和缺口呢?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判断里,并不需要真实的东西,这会冒犯到他们对世界与人的认知,如果你首先认定真实不对,接受不了,那么易立竞的采访确实让人不适。

从这样的评判标准来说,不喜欢实在太正常了。

但我始终认为,也是一直都坚持的东西就是真实是极具力量的,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是需要勇气和心智的,人也因如此,才拥有了区别他人而存在的意义。

你要面对自己的真实需求、真实欲望、真实挫败、真实界限、真实成就、真实得让人觉得丧气、悲哀、心酸和无奈。

但依旧相信自己能够与这一切真实和平共处。或是找到突围的发力点,或者只是真正内心和谐的平衡点。这一切都不是敷衍潦草的访谈和麻木迟钝的访谈双方能完成的。

你觉得访谈的真实让你害怕,那你怎么不怕自己这个没有明星光环的人生呢?它也挺艰难的呢。我们要做的不是闭上眼睛催眠自己逃避,而是认定真实,去选择坚持还是放弃,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面对的时刻,我们需要需要勇气和心智。该如何获得才是我们的课题,除此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多余的。

 5 ) 既然节目叫定义,主持人采访就更应该保持中立态度,而不是更早比观众对人物下定义

我不太喜欢易的采访风格,甚至觉得早期的鲁豫有约都要比她好得多。咄咄逼人是无法打开被采访人的话匣子的,如何让被采访人主动打开自己的话匣子我认为才是采访者真正的本事。更好的采访参照柴静,能够让观众听到更多平常被采访人没分享过的话语和故事。几个采访片段下来无非就是让被采访者感到难堪、局促,让观众看到明星的窘态,博取话题度。尤其是万茜的采访,虽然浪姐里的几个油腻表现和芒果的恶臭营销挺让人好感度下降,但是万茜不错的路人缘靠的更是长久的积累而非所立的人设,而易抓着人家许久以前发过的知乎,被采访时话语的漏洞目的明确的想给人家难堪,这样子的采访我感觉我欣赏不了。

 6 ) 【转载】|易立竞:从黑转粉只用1天

作者:nochinova

易立竞,记者,期刊主笔,主持人。

《乘风破浪的姐姐》衍生访谈节目《定义》

第一次知道她的时候,我几乎立刻讨厌她。《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她面无表情,提问犀利,好像对采访对象持有偏见,恶意揣度。尤其你不能说她不礼貌,她只是引导大家往灰暗面联想,感觉很坏。

一个陌生人,为什么让我这么讨厌?疑问太过强烈和蹊跷,我觉得我很可能想错了。确实,搜索后的结论让我意外:网上对她的评价出奇一致,清流,温和,思路清晰,提问深刻

几乎是怀着十分的好奇,我看了她主持的访谈节目《立场》。

《立场》第一期,与海清

易:【求证观察】“你上次采访的时候说,你有好几年的时间,热衷于买彩票?”

海:“我前两天在台湾看到彩票,我都好想买,我总是能在一个地方发现有卖彩票的。”

易:【体会她的愿望】“那是你当时的希望,对吗?”

海:“真的,就是。万一我中了呢?”

易:【表达领会,求证对方的感受】“你现在这种状态不是中彩票吗?”

海:(想了一下)“是。我非常认可你的话。我觉得我的努力远远没有上天给我的多。”

对最后一个问题,对方明显地停顿思考,似乎受到启发,意识到一个从未想过的事情。这种意外收获,来源于问者敏锐的体察。在她的访谈里,这样的时刻也并不少见。

我渐渐意识到对她的误解,以及问题所在。

访谈时,语言的服务对象不是语言的主人,而是真相。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反映的不是她个人的个性,而是作为记者的立场诉求。但正因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是用语言来判断人,她的采访风格也给自己引来了许多误解。

我认为我的人生一直在修行,我希望能够走进对方的灵魂中,因为那样会看到更多的真相。

易立竞

易立竞的采访模式,是她达到真相的方法:不迎合、不轻薄、不盲从、不回避。这四个不,也是她的节目理念。不仅仅停留在谈笑风生的层面,提真问题,深度访谈,用让被采访者有些不舒适的提问激化思想的深度。同时,她刻意训练自己让情绪更平稳,做一个平静的人。这场自我修行的初衷,同样是为了看到真相。

手术刀式剖析与心理诊疗式引导,也许招来了误解,但更多地收获了来自被访者的好评、惊叹与赞赏。她的会提问,也让对方感叹:“要把真实的东西都爆料出来了”。看过她的节目,我了解到,其实她获得真实的途径,并非犀利提问,而是对问题和思考的引导,对充分表达的鼓励。当然,也需要在访谈前做足功课,抓住也许本人也没有意识到的关键点。

在与京剧演员王珮瑜讨论张国荣的离去的2003年时,王说知道张国荣走了,她莫名其妙地哭了3天,害怕自己一个人待着,有至少两个月的时间不能听他的歌、看他的照片,不然就会止不住地流眼泪。

与王珮瑜

随后,王自己解释说,这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但还是无法具体地说清其中的联系,只是觉得很多事情无法用除了眼泪的方式表达。易问道:“比如说张国荣,你说在他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什么样的故事?”

王:(想了一会儿)“有很多人不理解他。”

易:“不理解他哪一方面?”

王:(有些犹豫)“我不知道。他的离去打动我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王珮瑜以外,没有第二个人像我一样地懂他。我的知己没了,所以我很难过。”

易:“你觉得你在哪方面和他是知己?”

王:“人戏不分。这个部分我非常懂。”

经过引导,被访者的回答慢慢变得坚定,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这个过程,似乎更像一个思维训练,一个人与自我模拟对话、自问自答的训练,从无从说起到理清头绪,不加以评价,只沿着感受的脉络找到答案的中心。

她说这样的深度采访,需要借助共情才能实现。共情的要求,不仅仅是投入到对话中去,更需要细腻的情感,敏锐地体会和深切地理解被访者的感受,让对方感觉到懂得、接纳和善意,拥有更多的安全感,从而真正成为访谈的同行者。

我们可以看到,她经常用情绪词提问,兴奋、满意、遗憾、落差、困扰、打击、无所谓等等。从关心、理清对方的感受开始,了解对方感受背后的价值观。同时,她几乎不下评论和判断,更多的是用疑问给予反馈,用领会与理解来求证,从而引导问题走向真正的核心。当然,她的反馈也意外地帮助了很多人:更深入了解自己、意识自我,打开思考的新局面。

最后,再说面无表情的访谈状态。区别于心理学上传统的分离疗法(clinical detachment),即医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作为一面镜子,让对方投射情感从而作出诊断,易立竞并没有刻意地与被访者保持距离,因为距离会远离坦诚。

她或许一直表现地很平静,有时微微一笑,但克制的目的不在于避免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对方,而在于让自己不陷入情绪的困境,更清醒地做访谈的引导者。

易说,多年记者生涯,遇到过被带进对方的情绪当中走不出来的情况。如果情绪无法发泄,有时会变成生理上的疾病,内化进去伤害健康。我想,这样努力练习保护自己的人,其实才是真正准备要深入战场的人吧。

 短评

看了万茜和金莎那期,面对同样尖锐直戳痛点的问题,万茜不知道是不是戒备心太高了,一直在绕圈子绕到最后逻辑都自洽不了,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过。金莎愿意直迎刀刃,真诚得都让人心疼,大姐加油啊!

8分钟前
  • 甲壳虫按兵不动
  • 推荐

完全无法深入,因为主持人在用自己的想法定义别人

10分钟前
  • 咖啡豆豆
  • 很差

看了宁静那期,僵硬刻板的制造矛盾,在受访者懒得假装惊讶的淡定回应中被戳穿。如果一定要“定义”自己是深度访谈,就请真诚发问,而不是去迎合臆想中观众的恶趣味。

13分钟前
  • Opicca
  • 较差

看易立竞的采访会上瘾。她的所有反应和提问都由受访者决定,受访者防备时她进攻(万茜),受访者青涩时她包容(张含韵),受访者健谈时她倾听(宁静),受访者温柔时她更温柔(金莎)…看似冷漠犀利,实则冷静客观专业,值得信赖。非常舒服的几场对谈,姐姐们出乎意料地坦诚、真诚,每个人背后都是一段长长的人生故事。

16分钟前
  • 回忆玛丽安
  • 推荐

本来是奔着张雨绮和易立竞的化学反应去的,结果一路看下来,宁静、张含韵、王丽坤,随便选了几场都采访得很精彩。虽然有些网友喷易立竞,但我认为她的访谈风格,非常适合明星。明星个顶个被采访经验丰富,有一套掩藏自己的法宝,要挖出深层次的东西,不破不立。

17分钟前
  • 陈愉枝
  • 推荐

我觉得主持人是想往深层次去挖掘的 有些提问很尖锐也很直接 但我觉得主持人会把一些事情或者说定义分的很绝对 对事情评价起来会因为想精准定义而显得略为极端 但被采访者的思考模式往往不是那么绝对或者说一分为二 所以会导致有些回答看起来不真诚或者说并没有直面问题的感觉

21分钟前
  • Wind
  • 推荐

静态下的姐姐们,另一面的女明星,卡带B面的时刻。

25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但是易立竞太像秘密警察审讯官了

26分钟前
  • nbpr
  • 还行

我太喜歡易立競了冷靜、審視、有深度、有溫度、鋒利又柔軟是想象中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30分钟前
  • 相當暴躁
  • 推荐

这里面万茜观感太差了前后矛盾的逻辑,想维持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文青演员人设,结果被主持人几个现实问题击溃得七零八落,有好几处我看她就差上去拽主持人头发了。。

34分钟前
  • 一棵花生
  • 推荐

张含韵在这里讲得太好了。坦诚、从容而自洽,真的非常叫我感动。她因为主持人对她的准确剖析泪目,笑着说出“我还是朋友交得太少了”时,眼里的光让我动容。她是真的喜欢演员的身份,也真的由衷感谢和体谅她遇到过的所有善良,包括主持人为她理清内心的瞬间。我后来甚至从主持人克制的面容下看到了随访谈进行而自然流露的温情。这是因为坦诚而清晰的自我剖析与表达而交换到的尊重和欣赏。喜欢这种访谈方式,没有既定的问题,只是跟着受访人的表达走,但又能感觉到是基于对受访者大量背景的了解过后的访谈,也是采访者同样彻底投入自己阅历与共情的访谈,因此每个问题都打在重点。像心理沙龙一样,也像老友对谈。这也是我向往的对谈,不论是以任何一方的身份。触动的瞬间我也会泪目。我泪点太高也许是因为眼泪都在攒着留给这些时刻。

35分钟前
  • 三种特别的语言
  • 力荐

这种预设立场的主持配说半点好?半点深刻?

36分钟前
  • 莫明其喵
  • 很差

把明星采访做成魔鬼面试的易立竞。没有回应、赞同甚至反驳,只有不断地发问,问到你怀疑自己、怀疑世界。

3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看了几期 万茜在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提问下逻辑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了,虽然一直笑貌似风轻云淡其实感觉很假。还有万茜说话怎么吞音如此厉害,看过新世界、脱身对她演技产生质疑

40分钟前
  • gfjdwsg
  • 还行

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很锐利,说话没什么温度,问题笔直地怼到被访者脸上,不了解她的人会有点不适,我一开始也很多问号。但看久了才发现,她所有问题都有论点支持、也确实能挖到很多深层本质。

41分钟前
  • 小烨
  • 推荐

呃,万茜不太真诚一直在打太极 自圆其说喔,感觉没有以前那么觉得她通透了。张含韵过往经历很令人心疼,宁静气场全开slay全场,令主持人也黯然失色,丽坤很温柔,至于杜华就,我只对王一博感兴趣呵呵。

46分钟前
  • 同落花一样飘逸
  • 还行

看了好几期,目前最喜欢金莎那期,主要是有点出乎意料。金莎刚一出道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那张空气的专辑真的不错,也是很有辨识度的清新的声音。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给人还是那种不谙世事的天真小姑娘的感觉,但是看了那期访谈,才发现她是历练后仍葆有天真,同时还多了一份坦然和清醒,非常有主见的人。宁静张雨绮张含韵那几期也很好看。

48分钟前
  • tinky
  • 推荐

其实只(有兴趣)看了万茜的那集,水准太超出对于综艺节目配套访谈的预期,主持人很棒,万茜聊得也很好,真的很欣赏她,也许是年纪相仿,更能对她表达的一些观点有共鸣吧。

49分钟前
  • Jerry
  • 推荐

蓝莹莹>万茜

51分钟前
  • 笃悠悠TD
  • 推荐

我被打脸了 开始习惯访谈方式 就像一面照妖镜 但凡嘉宾有一点自省和真诚 都能接得住问题 让大众看到更真实立体的自己

52分钟前
  • 以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