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

科幻片其它2019

主演:Vikrant Massey |,Shweta Tripathi,Nandu Madhav,康柯纳·森·沙尔玛

导演:阿拉蒂·卡达夫

播放地址

 剧照

逝者 剧照 NO.1逝者 剧照 NO.2逝者 剧照 NO.3逝者 剧照 NO.4逝者 剧照 NO.5逝者 剧照 NO.6逝者 剧照 NO.13逝者 剧照 NO.14逝者 剧照 NO.15逝者 剧照 NO.16逝者 剧照 NO.17逝者 剧照 NO.18逝者 剧照 NO.19逝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2:05

详细剧情

  普拉萨莎(Prahastha)是一名印度罗刹。在现代社会,他也是一名孤独的宇航员。他为一家从事死亡后过渡服务的公司工作,为死者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的重生。每天早上,他的飞船靠近地球,迎接刚刚去世的人类。 在普拉萨莎一个人工作了近75年后,现在,年轻、受欢迎的宇航员尤维什卡(Yuvishka)经过尖端技术培训,即将作为他的助手加入太空船。  软科幻+印度神话的温暖治愈系故事。

 长篇影评

 1 ) 入殓师

影片的故事情节,喜欢电影的观众,大概已经从报纸网络等相关的报道中,了解一二:一个大提琴师失业了,回到家乡做了一个入殓师。所谓入殓师,用影片中入殓社社长的话说,就是“帮助他人踏上安稳旅程“的人,说白了就是给逝者清洗、化妆的人。 入殓师这个职业,必定会涉及到生与死这样的关于人生的终极话题,看起来绝对不会那么轻松。可是等真正看了影片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用著名影评人Mark Schilling的话说:“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影片里包含了喜剧因素和各种情感,它所反映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然而《入殓师》用一种不同寻常的而且很有趣的方式来表现它。” Mark Schilling的评价很中肯,《入殓师》不象它的名字那样令人生畏,相反,尽管影片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死亡、葬礼与遗体,但是导演却在很多地方用一种轻喜剧的方式来展现入殓师的工作以及他与周围人的情感故事,使得影片温馨而感人。但是,另一方面,影片以“入殓”为主要故事情节线,给观众造成的情感基调并没有被影片中的那些喜剧成分破坏掉,这正是影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以喜剧的方式来表现葬礼与死亡,最终却没有止于笑声中,而是依然让观众感悟到死亡的悲痛,乃至于由此产生的对生存寄于的深沉冥思,在这一点上,导演泷田洋二郎对喜剧和悲剧的界线以及观众的情绪拿捏得非常的准,幽默处令人忍俊不禁,感人处却又令人动容不已。 以喜剧的方式来表现死亡,显然是为了让人们不要畏惧死亡,正如影片中对于死亡的理解:“这是很普通的事。”大提琴师小林从东京失业后和妻子回到家乡山形,“误入歧途”做了一名入殓师,在他第一天上班的时候,他的社长就让他假扮一次逝者的遗体,说是让他做一次模特儿,录制入殓的程序,其实是让他体验一下作为逝者的感觉,因为人都是惧怕死亡的,做过一次逝者之后,死亡的恐惧在他眼里尽管不能立刻消失,但至少让他明白了该如何去面对一个逝者的身体,这是作为入殓师的职业道德。 影片细致入微的向人们展现了日本人的入殓程序,让人不得不惊诧于日本文化中的仪式,仪式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从茶道到花道到香道到剑道,一切都是按照仪式的程序来要求,一丝一毫的差池都不能有,这可能源于日本独特岛国文化,不利于向广处发展,所以要向深处发展,不能做到广而博,就要做到精而深。入殓的程序也体现了这种仪式化特征,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象舞台上的走步一样严格,这不仅是对于逝者和他们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大提琴师的小林,为活着得生命制造美,作为入殓师的小林,为死去的生命制造美。 而以悲剧的方式来表现死亡,实则是给我们以最深的沉思,来反观生命,该如何的活着。影片的开头,小林开车从雾中而来,伴随着他的心里独白:“从东京回到山形的乡下快两个月了,回想起来,每天都过得平淡无奇。”后来影片中又复现了这一段,只是后面多了一句:“我真的能胜任这份工作吗?”,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个下岗工人对于再就业的迷茫,其实这已经超越了下岗再就业的一般性思索,而是关于生存意义的本质思考。此外,影片中每一个逝者都有一段故事,有长有短,有显有隐,每一个故事都会给我们以启发,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但是我想,其中最大的启式是,活着的时候,人们应该互相理解,相互宽容,否则死亡一旦降临,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对逝者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小林送走的每一个人,与他们的家人,都有一段难以言表的故事,随着死者的逝去,所有的故事与感情都化眼泪与灰烬。这一点,更体现在小林自己身上,他和父亲的关系,每每令小林感到痛苦,理解还是痛恨?一切都在转念之间,乃至于生死。 所以,我认为影片中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对于悲喜剧的界线处理,死生,悲喜之间。日本人对于受众心理有很深的研究,这一点,日剧里体现的尤其明显,很多日剧都是让我们哭着笑着的看完了,那种大喜大悲的剧情起伏会令观众的情感极端开阖,很是过瘾。但是《入殓师》的悲喜却不是这样的,无论是悲是喜,影片都隐忍有度,感人处不煽情,幽默处又不是象硬在挠你,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真正的东方式的情感流露。 此外,说到影片中最大的主题,对于生死的理解与感悟,影片更是以一种东方式的启迪来引起观众的思索,而不是布道式的说教。对自己的入殓师工作耿耿于怀的小林,有一天在桥上看到河里的鱼,拼命的向上游游,然而从上游却漂来了几条死去的鱼,小林很是感慨。这时,他的一个朋友正好经过桥上,于是停下来和他一起看鱼,小林说:“真是悲哀啊,为了死而努力,终归一死,不那么努力也可以啊。”他的朋友说:“是自然定理吧,它们天生就是这样。”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庄子与惠子的那场著名的濠梁之辩。

 2 ) 关于死亡的一切

    之前在做葬礼文化对比的资料搜集,加上久石让的强大诱惑力,我知道这套电影于我来说是必看的....而它最终所带来的共鸣也是我始料未及。
    一边观看,一边想起曾经送别重要亲人的情景,眼泪终究抑制不住。

    中式葬礼因其步骤的繁复和讲究,在西方人眼中一直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因此,《入殓师》能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也可说是理所当然。

    在东方文化中,由于死与生相对,葬礼等的话题其实还算是一个禁忌,死亡更多地带有黑暗,消极的意味。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生前就为自己买下墓地,而这一切在东方文化中都是鲜见的。小林第一次处理完尸体后,对妻子肉体的摸索也是为了表现其对死亡所带来的冰冷感觉的恐惧,他迫切地需要感受生命的热度,以帮助他逃离那些阴暗的情绪。

    入殓师主要负责的是葬礼流程中被称为"小殓"的部分,简单来说也就是为亡者进行仪容着装的最后整理,兼有进行“大殓”的职责。一般来说,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基本上没有机会看到入殓师如何帮助死者整理仪容,我们可以做的只是挑选死者生前喜爱的衣物,然后交由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处理。

    在影片中,导演多次将焦点放在入殓师把遗体的双脚交叉,用佛珠将双手缚上,从中国习俗上来说,如果不用线拴住手、脚,死者便会在回老家的途中,被其他的野鬼招引走,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如果不这样安置死者,那么死者的灵魂就会出来扰乱活着的家人,如果捆好了再埋,死者就会保佑家人平安。当然,这一举动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是否一样,有待研究。

    正如片中余贵美子所饰演的那名女职员所言,无论棺材做得有多么华丽,睡在里面的感觉其实也一样,何况死者根本一无所知。葬礼表面上是送别亡者,象征其走向下一程的仪式。但其实,这一切更多地都是为生者而做,它给了生者最后尽孝,表达爱或赎罪的机会,生者在举办葬礼时所挑选的形式用具等,其实都是跟从自己意愿。正如片中开头的第一位死者,最终选择哪一种性别的化妆,也是由他父母所决定。

    或者,很多人会说,这样的片子很肤浅,不过就是用一种职业来重复死亡的意义的话题,一切都是老生常谈。但我佩服导演的是,能够将这么沉重的题材,拍得更富于人文关怀。拍摄手法是否高明,桥段是否创新,有时并不是衡量导演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如何用平淡的情节来反复突显相对深刻的主题,并能在当中扣入细腻的情感,有时更考功力。
    
    我个人认为,《入殓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打破东方文化“不知生,焉知死”,绝口不提死亡对人带来的影响的惯例。关于生死的题材与表现方法是很多,但《入殓师》在主题处理的手法上,切入点主要在生者面对亲人离别时的情绪反映,通过此来引申出人们的生死观。以它的中心来看,它强调的是一个对“死亡”的接受过程,因此如果依照部分影迷的意愿,太强调深刻的生死意义,感觉上会有点偏离了原定的主题。最起码,从题材上来讲,这是一个突破,每个人都会想到却没有落实去拍的主题,滝田洋二郎选择了将其用这种方式搬上银幕,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对它嗤之以鼻呢?

    《入殓师》再一次印证了久石让不愧为音乐大师,用大提琴的演奏来代替安魂曲的旋律,处理得当,让人印象深刻。而主角在空旷的野地上演奏大提琴,突显了他的内心对入殓师所面对的压力的释怀,与对死亡恐惧的克服,内心情绪的平静表现。这是他灵魂深处的安魂曲,也让观者在经历电影前半段的压抑后找到一个释放的平衡点。

     对于普罗大众中一员的我来说,《入殓师》的感染力,与对主题的诠释,是大放异彩的。
    正视死亡,尊重死亡,这就是我的观感。


=================================================
3.25

    在这里有部分豆友指出我对"未知生,焉知死"以及对中国文化绝口不提死亡观点的错误,这点我承认,也谢谢他们的指正。但在原文中我就不作字眼的更改了,毕竟这是我的错误,没必要掩饰。


以下这位豆友的观点是比较正确和中肯的,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作参考:
goto9:誠實可靠小郎君
  
  看來理解上的確是有偏差
    樓主在解釋“未知生,焉知死”的時候也說不知道生,如何能知道死
    怎么到了後面卻說成只關心生,沒時間關心死了呢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國傳統的主流思想是儒家,儒家最大的主張是慎終追遠
    終就是死亡,遠就是故去的人
    儒家對待死亡的態度不是輕鬆不是解脫而是慎重悼念
    這是和基督教本質的不同
    
    新生這個概念基督教里恰恰是沒有的,因為基督教不講輪回,沒有來生
    而講救贖,等待末日審判
    在基督教看來人死是投歸上帝的懷抱,并非新生
    懺悔是為了消除自己的罪孽以得到上帝的寬恕
    塵歸塵土歸土的意思就是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生與死是無關聯的
    所以在基督教的葬禮上你甚至可以聽到親屬們輕鬆地回憶死者的過往,或者幽默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但是在儒家的葬禮上,這就是不敬,因為在儒家的觀念里,死是生的歸宿,是生的延續
    所以敬重死者就是要供奉他儘量地象徵著他還活著的樣子
    
    中國俗話說,人死為大,死對於中國人是最重要的東西
    喪祭禮占據了儒家禮儀的大量內容,而禮儀基本上就是儒家的外在
    
    可能和古典文化隔絕得太久,所以現代的中國看到日本人保留著的儒家的內涵,反倒覺得很新奇可敬
    日本人大概比中國人更像中國人吧,這叫禮失而求諸野

 3 ) 《入殓师》:我曾经也是入殓师

她走的时候,我在屋里只守了11天。

刚过完春节,我喂她吃了年夜饭:一小口米饭,一块香肠,一口水。香肠在我们那里是一个很神奇的食物,代表的含义很神奇。或许我不应该用神奇来形容的。我记得她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养一头猪,所以过年的时候就没有自家的猪肉,于是到了过年前邻居或者亲人就会送一点猪肉以及一两节香肠。我春节期间在家待一两天而已,她会把那个香肠蒸好,留给我吃。有一次,香肠蒸好的,我临时有事情走了,没在家吃饭,第二天回来的时候,香肠一点也没动,还是全部留给我。菜盘里面少了的,只是她做的臭豆腐和豆瓣酱。一小口米饭,一块香肠,一口水。就这么喂了11天后,她走了。 她走的时候,我们没有请入殓师。按照算命先生计算的良臣吉日,我们48小时不能哭泣,不能喧哗,让她安静的离开,不带走任何一滴眼泪。说,那是因为她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去,她走的前一天,她一小口米饭,一块香肠,一口水都没吃。我始终认为她是被饿死的。 48小时之后我开始给她洗澡,腐烂的背,她走的时候,连一个完整的皮囊都没有。骨瘦如柴,你可以完整的理解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甚至都不如柴,她走的时候,天特别凉,亲戚朋友来送别,冷的哆嗦,我爬到门口的一颗树上,用了半个小时把树枝锯断,然后再分成小块,一把火烧了,供他们取暖,没有人帮我,我看见他们呆呆的眼神,比我还绝望,是冷的麻木,还是解脱? 换衣服,没任何新衣服,都是她以前的旧衣服,有两三件衣服专门整理了放在一边,像是她早为自己准备的。她不肯多花一分钱,走的前两天还告诉我,抽屉里有80多快钱,我知道那是她捡废品后卖的钱攒起来的,我每年回家两次,她就给我两次,我离开她去异地读书的时候,她时刻担心我没钱花,因为“在外面没钱花很丢人的”。 没有化妆,她一辈子都不曾化妆,只是简单的梳了一下头发。我抱起她,放在简单的棺材里面,那一夜我们都没睡觉,5个男人,像群孩子,时而吃饭,时而抽烟,时而大哭,时而聊天,就这样,待了一通宵,天亮的时候,有人杀了一只鸡,鸡血淋在棺材前,装满纸钱灰的脸盆被狠狠的摔出门,抬起她来,出殡。 我坐在汽车驾驶室里面,看着车前行,后面是4个男人,看着棺材,一路鞭炮,没有人说话。到火葬场,到处都是人,排队。轮到她的时候,我抱起了她,轻的很,轻的就像鸿毛。我抱起了她,重的很,比泰山还重,这,是一辈子的重量。我没有被允许进入火葬间,重重的跪在那里,不敢抬头,我,无法看到她最后的尊荣。 骨灰盒放在早已挖好的坑里面,我用手捧起一把土,慢慢的把她掩埋。众人拉起了我,大家开始吆喝着用巨大的铁锹铲着泥土开始埋葬。 你害怕吗?你一定害怕,那又不是你的亲人。但是你你很善良,你不知道怎么拒绝。于是,小林君,你成了入殓师。我看见你艺术的温柔。影片开始就撼动了我,他那么艺术,那么虔诚,那么温柔。 这张碟买了这么久了才放进碟机,一口起看完,连厕所都不记得去。我一滴眼泪都没流,看完电影的时候,安静的关掉电视,关灯睡觉。有很多东西,你真的无法忘却,也已经经常被提起。妈的,我怎么会在清明节的晚上,莫名其妙的看这张碟? 我想起,她的骨灰盒是用红色的布包起来的,很烫很烫,放在我的双腿上,走,我们,回家。 ===== 我回乡去了奶奶的坟。奶奶的坟已经和爷爷的合在一起了,立了一个巨大的碑,新挖的泥土里面夹杂着正在成长的杂草,即使被连根挖起,还被前段时间的暴雪洗礼,他们还是那么青青的,换到坟上了,这些草还会继续生长的。坟的尖上一束枯草,虽然是死的,但却看着欣欣向荣。风吹来的时候,这把枯草摇来摇去,像是在和亲人招手。我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坟头上立一把枯草。 奶奶的碑上写满了子子孙孙,好多我不知道的名字,我才发现我几年没回乡看望亲人,好多亲人家里又添新丁了,那些表哥表姐们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我却不曾知道,这个家族所有的子子孙孙每年都是正月初一在奶奶住的地方相聚,现在奶奶去世了,我们只能也只会在奶奶的碑上相聚。奶奶也终于和爷爷团聚了。2008年2月20日。

 4 ) 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星期天的晚上犯了糊涂,把星期天当成了星期六过,半夜十一点翻出《入殓师》来看,结果看到一点多,两只眼睛肿得像桃一样的去睡觉。两年前的春节,我的父亲去世,早上醒来的时候,母亲从医院打电话过来,说父亲不行了,让我赶紧过去,把平素里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帽都带去,我迷迷糊糊的按照母亲交代的跑到柜子里翻找,这样的事情,在父亲生命里的最后三年不知发生过一次,于是这让我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也许——还不是这一次。 但是,就是这一次了,该结束的终究要结束,我跑到医院,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明晃晃的屋子里面,他们在走来走去,我有点发懵,记不住他们的面孔,但是我知道,悲伤的只有我母亲一个人。我长这么大来,从没办过丧事,母亲也并没有经验,于是我莫名其妙的被什么人领到楼下的寿装店里去买给死者身上盖的单子,还有嘴里含的铜钱,脚上垫着的脚垫,寿装店里的灯光昏暗,几根人在打麻将,一个人叼着烟,找出个绣得非常粗糙俗气的缎子被单来,还有其他的东西,说,八百块。我很吃惊,但是想到在楼上等着的母亲,我说,四百块,那个人很不高兴,说这种事还能讲价啊?我说那就不要了,我本来就觉得我爸爸不该盖这种东西。他一听,赶紧把那些东西一股脑的都塞给了我,抢过我手里的四百块钱。 我回到楼上,医院的医生跟母亲说,你们要尽快把人拉走,你们不能把他放在这里。母亲说,我儿子马上就赶来,我想让他在这里看到他父亲。后来哥哥来了,母亲抱着他哭,哥哥没哭,我们忙着联系殡仪馆之类的事,我只是看着哥哥在没人的时候,偷偷的躲在窗户边抹了眼泪。把父亲抬下去的时候,和殡仪馆跟着过来的某个人叫我和哥哥对着灵车磕头,我和哥哥都磕了,站起来,他们管我们要两百块钱,说是因为他指点了我们,要收开口费。给完了钱,我才开始稍微恢复了一点思考能力,突然意识到,在父亲病房里绕来绕去的陌生人,都是干这个的。他们像秃鹫一样,围在尸体旁,等着分食死者的尸体。趁失去亲人的家属悲伤之际,能多捞一点钱就多捞点,这种感觉,在送父亲去殡仪馆的路上更明显。殡仪馆的路旁,不断的有人跟着我们车一路走,一路说着各种套话,后来在殡仪馆,我们把父亲的遗体从一个地方送到另外的地方去入殓,灵车前也围了很多这样的人,嘴里念念有词,不给钱,他们就一直跟着不肯走,司机跟哥哥说,你要每人给他们个十块二十的就行了,哥哥终究没给。母亲说,那一刻,感觉就像那些人好像地狱里的恶鬼一样围上来。 但这只是殡仪馆外面的人,其实殡仪馆里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父亲遗体告别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进来一个穿着制服的军乐队,上来就要演奏,哥哥想起来,就突然问他,你这个是另收费的吗?领头的那个女人,含含糊糊的回答,诸如哪家遗体告别不需要爱乐之类的话。哥哥又问,我们是要放磁带,你们是另收费的吗?问了三四遍,才知道,另加2千块钱。哥哥强忍着怒气把他们轰走了,走的时候,那女的用故意的谁都可以听得见的声音说,付不起就说付不起…… 说了这么多和电影不相关的话,但是我想,曾经失去过至亲的人,知道我在说什么,看懂了《入殓师》这部电影的人,知道我在说什么。 性格懦弱,总是怯生生的小林君,在走进死者的家中的时候,也是被人指责为“赚死人钱的。”但当他的手温柔的握着死者的双手,抚摸过他们的脸颊,额头,为他们擦拭身体,为老奶奶穿上丝袜,为儿子梳好头发,为妻子点上口红的时候,失去亲人的人们,知道他们把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了值得信任的人。我的父亲卧病十七年,最后三年,他浑身插满管子躺在那里,被人们搬来搬去,翻来翻去,我一直很希望,人们可以对待他温柔一点,但你知道你无能为力,你不是医生不是护士,不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家,你不能挑人家的不是,这个世界上,粗暴是大多数普通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我们被粗暴的对待,然后又粗暴的对待别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循环,大多数人内心已经麻木,浑然无觉。所以,在一个连活人都不能被温柔对待的世界里,就更别说对死者的尊重了。 是因为这样,佐佐木先生才一眼看到了小林君内心里的温柔的吧。他像一个孩子一样的软弱,没有竞争能力,却善良,温柔的可以平等对待每一个死者,不管他们是怎样的死法。内心里还有这样温柔的人,在这个冷酷的世界里,是多么难得的珍宝啊。看电影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想,如果是我的父亲,要是也能让小林君来帮助,温柔的握着他的手,走完最后的路,那该有多好。《入殓师》的英文海报上,有一句话写到——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而我关于我父亲的最后的记忆,是充斥了那许多粗暴贪婪的嘴脸的记忆,太不美好了,所以很少回忆。能遇到小林君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幸运啊。它照亮了生者的回忆,的确是上天的礼物。作为一个内心深处的自毁者,我活在一个人人互相粗暴相待的世界中,我从来不曾奢求我自己可以死得其所,我可以对自己很无情,可是在我不曾被温柔对待过的此生里,仍然有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长在我爱的人的身体里。我深爱过的人,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的对待,哪怕是在你们离去的时候,能够有一双手,温柔相握。 小林君,谢谢你曾经这样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可以用自己的温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我知道这个世界,是那些粗暴,强壮而冷酷的人们的,他们崇尚无情,以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少受痛苦。但是,当我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在深深深深的地方,温柔还在,我还可以,用我自己温柔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那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好得就像,在尘埃里静静绽放的一朵花一样。

本文收录于

 5 ) 谜一样的民族,独特的死亡观

这个世界上最擅长表现死亡之美的民族也许是大和民族。

日本江户时代,一个名叫田代阵基的武士用7年的时间写成了一本叫 《叶隐闻书》的论语集,这本册子的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切腹、复仇和独特的死亡观念,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死亡之美的强烈崇拜。而后世证明,《叶隐闻书》所表现出的这种独特的死亡观恰恰就是所谓“武士道”的精髓所在。

日本人这种对死亡审美的态度在中国人看来始终是难以理解的。

旧时的中国人对死亡充满极度的恐惧,认为死亡是绝望的,充满无尽的苦痛,于是世俗生活中往往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一部分人安分守己,寄希望于尘世“积德”,以免死后去阴曹地府受苦。另一部分人则骄奢淫逸,极力填补自己无尽的欲望,甚至动用一切手段来延长自己的“阳寿”,最突出的范例就是那些寻求仙丹的古代帝王。而这种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们往往有着明显的阶层划分。但对死亡的终极恐惧则是两者共通的源头。

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很难做出一个孰优孰劣的选择,因为我们知道,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并不来源于我们文化本身中的独特之处,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只是我们文化中很难真正找出一种成分,它是能够帮助凡人克服这种恐惧之心的。但大和民族却找出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就是“武士道”中独特的死亡观。

一般来说,人类习惯逃避死亡,而武士道则是要直面死亡,要思考怎样去死,并且致力于实现死亡瞬间散发出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他们赞誉为所谓的“落花之美”。在美学上看待死亡,那些残忍血腥的死亡场面所带给人们的那种恐惧感会被最大限度地冲淡,并且升华成为一种极致之美。

听起来似乎有些变态,但这确实是他们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核心部位。而日本人对于自己民族文化核心部位的守护和传承,其坚决程度是身为邻邦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这个时代,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来源于那个岛国的文化产品,能够非常充分的说明这一点。而电影作品则更是一种直观的表现。

获得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入殓师》是近期的热门话题,这部电影如今引起较大范围的关注,很大原因上是来源于它获得的奖项。不过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影片的死亡主题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个主题原本在日本电影中所沿袭的悠久传统。而在这个传统中,《入殓师》实际上还算不上其中一个尤其突出的代表。

基于文章所探讨的主题,仅以“审美态度下的独特死亡观”这点来进行影片的分析和探讨,(篇幅有限,其他涵盖的意蕴暂不赘述)你会发现,《入殓师》没有更深入或更独特地展现出原本能够展现出的价值。(在技法运用的层面上也很平淡)而《入殓师》的胜利也不应归功于电影本身的胜利,也许更大程度是大和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胜利。而西方世界对这种谜一样的民族文化特质难以掩饰的痴迷使得这部原本略显平庸的作品被装点上炫目的光环。

“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扇门,象征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入殓师》中的这段台词我们似曾相识,村上的小说中有很多段类似的独白,譬如:“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入》片中对“死”“生”相互转化,万物生生不息的朴素唯物主义生死观也在《红胡子》《楢山节考》等片中一脉相承。

但这些并不是大和民族独特死亡观中最富有魅力的成分。

    

 6 ) 从死亡中感悟生命

《入殓师》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我不得不这样说。   之前是有点害怕的,怕什么呢?怕死亡,怕尸体。“死亡”这个话题总是被人很少提及,所以因未知因概念模糊而恐惧。心里那个模糊的感觉提醒我——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入殓是一件可怕的事。   但《入殓师》的第一个镜头,就让我的心很神奇地平静下来。车中的人紧锁的眉头中有淡淡的忧郁,车外白色的基调的景,肃穆寂静。当小林大悟仔细地为死者擦拭身体时,当社长耐心地征求家属化男妆还是女妆的意见时,我才发现,入殓师这个职业竟如此神圣庄严。通过入殓师的双手,我们看到了怎样将尊严还给死者的过程,看到了生者与死者优雅告别的仪式。死亡,在这里已不再令人恐惧,生与死,在这里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死亡,是生命的延续。入殓师,以他那无比尊重死者的心态,使死者以干净优雅的姿态踏上另一个崭新的旅程。   从误打误撞当了入殓师时的脆弱与抗拒到最后对这个职业忘我投入,小林大悟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忘不了那个趴在棺木上看着妻子遗体泣不成声的丈夫,忘不了那个为去世的男人留下满脸红唇印的一家人,她们一边大笑一边痛哭着说:“谢谢了,爸爸”。那亲属们对死者的不舍、怨悔、留恋、误解都随着一场场庄重的入殓仪式归于平静。原来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也可以被如此温柔对待,原来人在死后也可以这样安详,这样宁静,这样美!——我彻底对入殓师这个职业改变了看法。   那个在大悟老家一直开澡堂的艳子,为了给邻居一点方便和家的温暖把澡堂开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送她火化时平田对她说:“后会有期!”是啊,后会有期。不会永垂不朽的我们终将奔往那个地方的,对吧?那一直以来我们怕什么呢?怕死亡,因为觉得那是一种永恒的失去。但《入殓师》却一直再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念,那就是死亡只不过是一扇门,让我们通向更远的地方。村上春树说:“死亡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当“往生者”安息,当活着的人坚强,当释怀后的爱在每一个人心中流淌传递,片刻即成永恒,万物也许就这样生生不息。   作为一部以殡葬业工作者为主角的电影,“死亡”是《入殓师》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然而“死亡”却绝非影片真正的主题,“死亡”在这里单纯的只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所能看到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影片的最后,大悟在经历一番挣扎后终于原谅了父亲。悠扬的大提琴声再次响起,虽然泪水已模糊双眼,但心中却豁然开朗。我想,对待生死,我也许不会再惘然。

 短评

12年后大银幕重温,依旧感人,但这次看到了些瑕疵,比如广末凉子这个角色太工具人了,完全看不出男主对她有什么爱,她好像也只是为了孩子才回来原谅男主,好卑微。但是关于死亡教育,关于告别,没有电影比这部更完美了。那些入殓的仪式,都好美,好温柔。殡葬馆的老爷爷说的好有哲理:殡葬行业的人都是守门人,帮助每一个人度过这扇门去往另一个世界,并且告诉他们:路上小心,后会有期。

3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草野中木本拉奏提琴的容色有忧郁的神采.每一道程序日本人一贯的谨慎严肃和精微.对于逝去的人没有比这更好的尊重了.死亡并非代表一切终止了好的人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于是才有谅解释怀充满了怜恤与爱的感情.感动由是草野上徜徉的音乐,飞起了生命的律动.

6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既然死是每个人终须面对的,何苦还挣扎于那些无谓的事情上?喝过的酒、爱过的人、浪费过的力气、余留下的残念、望不见的未来……凡此种种,终有一天烟消云散。我仿佛看见玫瑰落在眼睑上,作无人之眠。那里是我们曾眷恋和执着过的生命,还有无法逃离的死亡。

10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东亚三兄弟这个儒家体系(包括日本那个变种儒家文化)都有这个臭毛病,活着的时候一忍又忍,死了却“人都死了”就各种迁就了。想成为女性的儿子被父亲接受了、想穿长筒袜的老奶奶葬礼上穿上了,一辈子糟糠妻的女人死后让丈夫知道自己的美貌。想到从小的唯物论教育下死亡就一切的湮灭,以上的事情让人更加难过了。

14分钟前
  • hellstay
  • 力荐

本来想说毫无共鸣,但是看到石头从手心落出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哭了。我突然想明白,以前一直认为怨恨到死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如果看到你死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原谅你的一切。

15分钟前
  • 红豆♥
  • 推荐

很温柔很温柔。。眼泪有很多种,这是非常有劲道,非常耐人寻味的一颗

20分钟前
  • 徐小花
  • 力荐

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死者的洒脱上路。生死之间,皆是肃穆。

2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觉得这个电影不是讲死亡 甚至什么追忆怀念云云 而是讲一个人在逆境中如何面对世俗的目光生活 从在意别人的眼光 到最后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高度认同它 与世界沟通 还有宽恕他人 从而达到自我的新生 从这个角度来讲 这部电影是更像是一部励志片 而不是简单的感情片

25分钟前
  • 塞腮
  • 力荐

澡堂奶奶让我想到了我的外婆,一个同样与辛勤劳作过上大半辈子的女人,她满头的银发只是为了缕清身边人的烦恼而生长。看着入殓者认真的擦拭她的身体,我想到小时候外婆也认真的擦拭过光溜溜的我。外婆应该不会介意来世由陌生人为她添上厚厚的新衣,就像她今生也不会介意岁月如何为她添上厚厚的皱纹。

27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

31分钟前
  • Miss Lucky
  • 还行

死是活人的事情

36分钟前
  • 賴床不起。
  • 推荐

这电影槽点太多了吧……男主的老婆(女主),顺从,奉献,包揽家务且引以为傲……符号化地代表世俗的眼光,自己离家出走自己又回来,就像一个没脑子乱发脾气的人,而男主一心事业,感觉根本没在意这事。女主回来之后说:家里没我不行吧,我晕…哪里不行…是男主吃面包奶油配刺身不行?还是一个月打扫一次卫生不行?这个形象就是个单薄符号化的妻子形象,令人不适。男主的爹…不明白最后的情节要表达什么…为啥抛弃了小孩不敢回去看他,还整得自己很有苦衷的样子?自己抛家弃子但也没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得到同情了吗…(另一个女角色也是)。而且中间女主说男主的妈妈还爱着男主的爹…这得多想不开…我就当她仅仅是认同他爹的音乐品味。最后的疑问:怎么得到这么高分的…08年大家不吐槽这些点吗?也不是没有优点…但我不会看第二次

38分钟前
  • 一只小橘猪
  • 还行

日本人的表演还是太做作

3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好吃得让人为难

42分钟前
  • A 涂
  • 力荐

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棺材)是由他人决定的。”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入殓师就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

4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迷恋死亡仪式的日本人

48分钟前
  • boks
  • 推荐

我可能看这个片子太晚了,现在看不太有深的触动,反而会觉得情节制式化。澡堂奶奶的离世,太太的理解,父亲逝世时握紧的石子和亲缘关系的和解都可以猜到。临近结尾同场观众有很多啜泣和翻纸巾的声音,而我只觉得广末凉子扮演的女性角色太传统太刻板化了,“完美”的日本家庭主妇,永远微笑体贴理解的女性伴侣。

50分钟前
  • 红酒波浪梨
  • 推荐

是好看的,但太工整了,所有人物的动机与选择都指向了唯一的结果,反而情绪没能进入到营造的整个氛围里,就是完全属于豆瓣top250 stereotype的那类电影。

52分钟前
  • O莙
  • 推荐

对待死的敬意,犹如对待生的真诚。举重若轻。

54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入殓师老板在自家店铺楼顶的玻璃花房里烤河豚鱼白吃,四周都是绿葱葱的植物。

58分钟前
  • 时以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