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把瘾

大陆剧大陆1994

主演:王志文  江珊  刘蓓  赵亮  史可  李诚儒  张会忠  徐扬  庞燕  周国治  常蓝天  

导演:赵宝刚

 剧照

过把瘾 剧照 NO.1过把瘾 剧照 NO.2过把瘾 剧照 NO.3过把瘾 剧照 NO.4过把瘾 剧照 NO.5过把瘾 剧照 NO.6过把瘾 剧照 NO.13过把瘾 剧照 NO.14过把瘾 剧照 NO.15过把瘾 剧照 NO.16过把瘾 剧照 NO.17过把瘾 剧照 NO.18过把瘾 剧照 NO.19过把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3 00:59

详细剧情

  方言(王志文 饰)和杜梅(江珊 饰)就像所有的恋人一样,在吵闹然后又复合的分分离离中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起初,两人的相处并不顺利,先是杜梅误会方言身边已有女友,而后杜梅借意透露将赴舞会,婉转邀请方言前往当其舞伴,然而误会又接踵而至,两人的关系陷入僵局。  方言说“我什么也做不了时”,杜梅说“你可以做我的丈夫”,就如这般跌跌撞撞,方言和杜梅最终也走进了婚姻殿堂。方言外冷内热,对杜梅又爱又拙于表达;而杜梅敏感,与方言的矛盾因此频频升级,两人的身边似乎也出现了各自的“情敌”。然而,当彼此发现自己是对放心中无法替代的爱人时,一切却又已经无法挽回……

 长篇影评

 1 ) 爱情是一种缠绕

对爱情的描述,保持着残酷与理想之间一种充满希望的平衡。

爱情伊始,癞蛤蟆看绿豆,电光火石地一对眼,开始了方言和杜梅的缠绕,私以为虽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可爱情应该是千丝万缕而非深思熟虑,这段爱情从头到尾没有任何阶级,金钱的掺杂,本质上来说是质朴而真实的。

杜梅的爱热切而疯狂,容不得一丁点怠慢,方言的爱含蓄而稳定,“我珍惜她如同我珍惜我的尊严和健康”,这算爱情,这是爱情,不管结果如何。 杜梅这个角色发自内心地矫情,但也是这份矫情能够说明她爱得奋不顾身,她爱得全心全意,不留余地,这是她的天赋,很多人没有这样锋利而热烈的能力,透露出一种娇憨的可爱。我后来觉得方言离不开她很大程度上是读懂了这份来自一个女人真实略带蛮横的爱。反过来,杜梅的冲动,暴躁和偏执也让人窒息,让倾向于保持自我的方言喘不过气想要追求自由。

方言“像一条在阳光下流动的冰河”:他有一种讨人喜欢的品格,不卑不亢,和身份高低的人都能平等交流,既能嘻嘻哈哈开玩笑,也能撸起袖子掀桌子,内里雅痞并存,有自己一套不可侵犯的价值和道德观念,还带有几分内敛的稚气,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大男孩”。

方言用撞风铃来表达内心的甜蜜

配角塑造也很出彩,充满包容和智慧的闺蜜贾玲和钱经理。

 2 ) 能过把瘾就死也是种幸福(献给我最爱的偏执狂杜梅小姐)

“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王朔《过把瘾就死》

王朔的作品绝非白话文里的丰碑,王朔本人值得尊敬但是无需膜拜。在长时间的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文坛艺坛歌坛舞坛纷繁的信息轰炸之后,我更愿意把一切归结为一种“现象”,一种脱离了人和事在特定环境下特定时代里必然发生的现象。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不会因此将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衬托得伟大。因为只有现象本身是伟大的,就好比少了哥白尼和伽利略,地球人也早晚都会知道地球是圆的,没有牛顿总会有羊顿,没有爱因斯坦还会有二因斯坦一样。伟大的现象独一无二,而所谓伟人则一定有为数众多的替补。

仔细研究也会发现王朔的作品不仅不伟大,而且也一样会落入各种窠臼和俗套,“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不论是改编为电视剧《过把瘾》所取材的《过把瘾就死》、《无人喝彩》和《永失我爱》,还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空中小姐》以及《浮出海面》,男主人公清一色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玩世不恭嘴高手低,放在一起活脱儿就是一流氓团伙,而女人必然纯情的一塌糊涂不是空姐就是护士不是吹长笛就是跳芭蕾,最次也是大学里的学生会干部,没头没脑视死如归的爱上一个宿命中安排好的坏男人,明知男人坏偏投坏人怀,最后爱到伤痕累累非死即伤即使劫后余生顶多苟延残喘。不过,俗套也是讲究个套法的,王朔就是那个常常把我们装在套子里的人。因为他赶上了他那个时代文学话语权中最可爱的“现象”,在他之前,爱情是高大全的是干干净净的组织安排的,在他之后,爱情是廉价而泛滥的,不管插几只足偷几夜情都是见怪不怪的。唯独他,第一次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嬉笑怒骂当成主要内容来写,第一次把青春的残酷和爱情的偏执放在一起写,第一次完完整整的叙述鲜花是如何插在牛粪上并最后和牛粪同归于尽的。这根本与伟大无关,真实而已。那些锅碗瓢盆油嘴滑舌的男男女女,那些深爱着对方却一定要拧吧着争吵着表达自己的爱意的男男女女,那些不励志光扯淡只谈请不说爱貌似没心没肺实则刻骨铭心的男男女女,不就是我们自己么?本该反映真实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偶尔尽职尽责了一次,读者便捧着作者一起飞上天了~

《过把瘾就死》、《无人喝彩》和《永失我爱》三部作品都是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中间的情节展开也无非就是两人之间的吵吵闹闹与分分合合,但是王朔毕竟是个搞文学的,懂得文章的开头结尾不能凑合,于是三部作品在结尾的处理上风格迥异各显神通:《过把瘾就死》选择了疯狂,对杜梅这个人物的偏爱挚爱以及热爱让我觉得这个结尾差强人意,也不够公平,整篇小说都在暗示着的弥足珍贵和难以割舍在最后却被掩人耳目的逃避了,书中最后杜梅在黑暗的公路上骑车狂奔的画面让我直到现在都无法平静的不问一个为什么的接受下来——这样一个简单纯粹的女人,再怎么样也我也不忍心抛下她不管;而《无人喝彩》的结尾就好象它的题目一样,落寞而安静,似乎最接近人们真实的生活。刚才也说过,王老师不傻,他知道开头结尾马虎不得,之所以敢这样悄无声息的草草收口,是因为《无人喝彩》的在立意和情节展开上已经赚足了彩头:一对离了婚的夫妇如何藕断丝连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并且还若无其事的结交新欢透过别的眼睛观察自己内心真实的爱情,这种不怎么严肃不怎么靠谱的玩笑般的感情关系,恰恰符合了人们对甜蜜爱情与身心自由的渴望和对婚姻枷锁双方责任的恐惧同时并存,鱼和熊掌通通想要的心理状态;《永失我爱》的结尾是最戏剧化的,爱到深处还不行,还要在爱到深处失去爱,失去爱情还不行,还要失去生命,悲壮到不管你是否认为这是一个合理必要或者应该的结局,你都得承认这是一个一步到位的、比任何结局更像结局的结局,人都死了你还想怎么样,谁也不会傻了吧唧的追究男主人公患上的肌无力症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都忙着热泪盈眶的看着一个男人一边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一边忍辱负重的用抛弃和成全来拯救自己的爱人。虽然通篇都在为这一次悲壮的“死了都要爱”铺垫,但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尤其是为了避免死亡给爱人带来的大伤害便要通过预支一个小伤害来保全对方的做法,实在弱智,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死亡依旧不可逆转,伤害白白又多一次。

这样看来,《过把瘾就死》说死其实没死,但故事一开始的纠缠争吵和死去活来却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永失我爱》通篇弘扬着爱的伟大,结尾歌颂着死的光荣,是名副其实的“过把瘾就死”(准确地说是还没过瘾就死了),这下子凤头和豹尾都有了,就差找一个合适的“弗洛伊德”过度,一张天衣无缝空前绝后的文学拼图就能诞生了,偏巧这时《无人喝彩》带着它那嬉笑着暧昧着离婚并同居着的精美桥段翩翩走来——猪肚,就是它了——一部三合一的王朔牌电视剧《过把瘾》就这样奢侈的问世了。

优化重组后的情节概括起来棱角分明异常过瘾:相识、恋爱、结婚、争吵、离婚、再恋爱、再结婚、死去。其实,不管是原著也好,电视剧也好,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最后那个“死”字。死亡是一个重重的砝码,因为死亡就意味着永远的失去,让一切不美好的连同美好的瞬间化为乌有。我一直替杜梅鸣不平,我甚至觉得如果非要死一个人才OK的话,应该选择杜梅。原著和电视剧中都提到杜梅的父亲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以此为背景和缘由来解释杜梅在爱情里的偏执和顽固。在王朔的作品里,给女主角一个名正言顺的吵闹的理由的情况少之又少,或许王朔也觉得杜梅的过分和偏激需要一点点支撑,但我觉得,其实大可不必,即使没有那些生命里的阴影,女人在爱情憧憬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所爆发出的能量也会远远超过各种国仇家恨的总和。只不过杜梅在爱上方言爱上爱情之外,更多了在爱情里疗伤和寻求庇护的奢望。杜梅很傻,她不懂爱是鲜花美酒也是穿肠毒药,爱可能让心智完整的人陷入艰难繁琐,但一定不会让心有戚戚的人豁然开朗;她忘了爱情本身和她自己一样,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兵器,不伤及自身已经万幸,还指望它疗伤救命。简直饮鸩止渴。

不管看了多少遍这部电视剧的大结局,看到狂吻之后全身无力的瘫倒在杜梅怀里的方言,我依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嚎啕大哭,不为死去的方言,只为活着的杜梅。死的是方言,可生不如死的是杜梅,杜梅这次的失去才是彻彻底底完完全全,不仅奢望再也没有可能满足,甚至连一个活口儿也没落下。请允许我失态的说一句:这实在太他妈的残忍了!

我大胆的假设,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存在方和杜的话,即使他们复婚,争吵依然还会继续,杜梅依旧得不到她想要的爱情,一方面由于杜梅的苛求与时俱进根本没人能够满足,另一方面因为方言骨子里是一个不愿放弃自我的人,而杜梅又是那样天真的需索无度。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杜梅在和自己最爱的人接了两次婚,过了两把瘾之后轰轰烈烈的死去。

对她来说,那才是幸福。

本文blog链接:http://caotieou.com/?p=241
from 蚌病生珠

 3 ) 为什么我说《过把瘾》是国产爱情第一剧

把这部二十多年前的老剧找出来看了。这剧特别短,才八集,两天就撸完了。而大概撸到第四集的时候,我心里就情不自禁地冒出一堆惊叹号:台词绝了!人物可爱!节奏利落!审美高级!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牛X的国产爱情剧!!!怎么早点没看呢?

这剧首播的时候我才上小学,没赶上趟,只听过主题歌《糊涂的爱》,是叔叔阿姨们在唱K时打情骂俏的必选曲之一。王志文和江珊因此剧爆红后相继出了个人单曲——《想说爱你不容易》和《梦里水乡》,我那时候都挺喜欢的,《梦里水乡》更是我儿童时期心目中的首本神曲。可是这部剧后来我却一直没想到要补,大概是被太有年代感的片名给误导了,想当然觉得肯定过时,而且王志文那张脸也实在欠缺吸引力。我的爱情剧启蒙是世纪末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更偶像化,更有青春感。

可是现在我必须要说,有些开创者真是会让后来者绝望的,就像《西游记》之于名著改编剧,《我爱我家》之于中式情景喜剧,《过把瘾》之于国产爱情剧也是一样,开始即是巅峰,后人只能高山仰止。

经典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经典过了这么多年再看,不但不过时,还依然明显好过现在的绝大多数作品。

而《过把瘾》的好,就在于不落俗套,方方面面都和一般剧不一样,甚至背道而驰。

首先光是戏剧节奏上,《过把瘾》就能吊打现在那些兑水剧了。短短八集,比现在好多八十集的剧容量都大,几乎没有废戏,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让我有按快进的冲动,恰恰相反,无数次我都倒回去重看某一个片段,生怕漏掉一句台词。

这剧的剧情紧凑到什么地步呢?第一集,方言和杜梅认识并开始恋爱。第二集,俩人就结婚了。然后到第四集,俩人火速离婚。后来一半都是他们离婚后继续纠缠的故事。

快,但并不突兀,起承转合都有交待,人物行为都有充分的理由。

简而言之,这部剧想表达的就是,相爱容易相处难。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后却发现他们存在无法调和的性格冲突,于是爱就在日常生活中被不停消磨,可是又并不消失,一直缠绕着两人,让他们相爱相杀,吵吵闹闹过一生。

对于爱情故事来说,这太反其道而行之了。我们听过的古往今来的绝大部分爱情故事,都是以“在一起”为结局,为了在一起,两个人共同克服外界的种种阻碍,最后终成眷属。至于在一起之后怎样,故事总是疏于交代。

《过把瘾》没有落入这个俗套,“在一起”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而已,真正的考验,是在一起之后。

更绝的是,男女主角之间,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外界的阻碍。

没有家长反对。俩人的父母甚至压根就没出面,从恋爱到结婚,一气呵成。

没有第三者,也没有出轨。杜梅的闺蜜贾玲(这名字真有喜感),也是个大美女,比杜梅更性感艳丽,而且对男主角方言明显有好感,可他们偏偏自始至终都没有越轨半步,保持着纯洁的友谊。

没有贫富和阶级问题。男女主角都是城市平民,杜梅是医院护士,方言是文化馆职员,按照后来的标准,这样的职业根本没资格成为偶像剧主角吧。他们结婚的时候只能住进一间由教室改造的破房子里,可杜梅一点也不嫌弃方言无钱无势,死心塌地爱他。刚搬新房的时候方言感叹教室太空旷,说:“这得多少家具才能填满啊!”杜梅的回答是:“只要你爱我,有张床就够了。”

爱情故事的种种套路,全都被破掉了,最后就是特别纯粹的状态: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与他人无关,与世界无关,仅仅只是这两个人内部的反应。所谓“纯爱”,还有比这更极致的吗?

所有的矛盾,就来自于两人的性格。方言冷静,杜梅炽热。方言嘴上油腔滑调,但内心羞赧,不好意思直接表达爱意。而杜梅呢,就喜欢直来直去的表达,要把“我爱你”天天挂嘴边,听不到就不依不饶。剧中最经典的一幕,就是杜梅把方言整个包粽子一样捆床上,然后拿把刀抵在他脖子上,逼问方言到底爱不爱自己。

杜梅一直都是主动方,事端几乎都由她挑起,她敏感、多疑、爱走极端,差不多就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方言不理她,要吵;方言对她说了不中听的话,也要吵;有时候仅仅只是怀疑方言不够爱自己,而方言又没能及时证明自己的爱,就要大吵特吵。杜梅就是个对爱极度渴求又没有安全感的女人,这种“作女”人设非常容易招来反感,而爱情故事主角不讨喜可是大忌。

好在江珊拿捏住了分寸感,或者说这个演员挑得正合适,换一个人演可能演成泼妇神经病,可是让江珊一演,就觉得万事于她皆可原谅。她每次嚣张跋扈的胡闹,行为再怎么过分,眼神和声音表露出来的,却要么是倔强可爱,要么是楚楚可怜。再加上后来剧情交待,杜梅的性格来源是某个童年阴影,观众对她的怜爱简直就能泛滥了。

完全可以理解为啥这剧播出后,江珊立刻成为全中国男青年的梦中情人。清纯面孔+护士制服+刁蛮可爱,这对直男全是绝杀啊。

《过把瘾》从片长集数到角色造型,都有些日剧的影子。我怀疑江珊被选中,很有可能因为她长得有几分像山口百惠。

王志文虽然不算帅,气质和造型也是日范儿十足,日本明星里面最接近他的大概要算后来的加濑亮。

王朔的小说情节好多都挺杰克苏的,总是大美女痴恋混小子,甚至是一堆美女独爱那一个混小子。《过把瘾》是把王朔的三篇小说揉在一起改编而成,剧中几乎所有女性角色都喜欢方言,可谓杰克苏巅峰。但因为是王志文来演,我竟然很容易就被带进去了,觉得这个设定是可信的。他身上那种慵懒散淡的感觉,在别的演员身上很少见。同样一个角色,别人演是不思进取的窝囊废,而换他来演呢,你就会觉得这是潇洒超脱。

除了主角可爱,这剧更神奇的是,连配角都很可爱,而且各有各的可爱。这么说吧,全剧就没有一个讨厌的人。李成儒演一个从小暗恋杜梅的男同学,后来成为大老板依然痴心不改,过来追求杜梅。我以为他一定会逐渐暴露出猥琐的臭奸商面目,结果并没有,哪怕杜梅对他爱理不理,呼来喝去,他也不介意,还说就喜欢杜梅这种脾气,平时因为有钱所有人都捧着他,偶尔被伤害一下也挺爽。

还有方言的哥们儿潘佑军,时不时就会蹦出些金句。第一集一开始,他这么形容爱情:“爱就是这小火锅,你就等着挨涮吧。”又这么形容婚姻:“我比在监狱还惨哪。监狱刑满释放,还有个盼头,我这倒好,白头到老,终身死囚。”还把她老婆形容为一件旧夹克,穿了洗洗了穿,都快洗得发白了,忽然有天发现,这夹克里面还藏着几个兜。——典型的王朔语言风格。

第一集开头,潘佑军的那些台词,其实奠定了整部剧的基调,就是对婚姻的悲观。潘佑军和方言喝完酒后回家,到了家楼下,对方言吹牛,说老婆不敢管他,如果惹毛我就把她扔下楼。话音未落,旁边就“砰”的一声,是他老婆跳楼了。

多么黑色幽默。

其后的情节,基本上也都是这个调子,让你一边笑一边背脊发凉。剧中主角加配角讲了好几段婚姻,没有一段是有好结果的。方言和杜梅明明可以在第七集有个大团圆结局,可偏偏第八集又悲剧了(而这一集的设计是整部剧我觉得唯一一个俗套的地方。)

难以想象,中国爱情偶像剧的开山之作,竟会把爱情描述得如此令人绝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没有一个坏人,也没有什么破坏性力量,可两个相爱的人就是会慢慢陷入死结。这样的丧气之作,那之后就没人敢拍了,拍了也不可能火到那个地步吧。

更难得的是,明明都拍得这么丧气了,却并没有让我怀疑爱情存在的必要。看方言和杜梅没完没了的吵架和好然后又吵,我依然觉得他们是天造地设、命中注定的一对。甜和苦、乐与痛,也许本来就是相伴相生的,少了这一半,那一半也就没了。两个人打打闹闹过一生,也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过一生要好吧。生命本就是个注定的悲剧,有了爱情之后,至少会让这个悲剧,看起来要美一些、丰富一些。

 4 ) 人生如戏

尽管只有短短的八集,却浓缩了九十年代初的人的爱情观和家庭观,可以说是那一年最火的电视剧了,剧中的主题歌《糊涂的爱》也是唱翘了大街小巷,正如剧中的人物一样,糊里糊涂地、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
记得那时候,自己只是个小孩子,对于爱情没有一点概念,多年后,重温此片,顿觉人生百态尽在其中。正如《围城》里所说的的那样“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剧中的男女,身处改革开放的思想潮流中,对爱有着各自理想的界定和期许,他们更多了份对真爱的苛求和冲动,为了爱,他们义无返顾地走到一起,为了爱,他们又一次分道扬镳,然而,命运的捉弄,把两人重新牵引到了一起,真可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5 ) 那就过把瘾吧

偶然在邦尼的微博看到《过把瘾》这部剧,恰好最近闲,点开来看。看剧不喜欢开弹幕,但这剧太老,弹幕也少,偶尔点开来看两句,发现多是说杜梅这女人怎样作、怎样麻烦。怪的是没一句说说方言这人。很好奇看这剧的男女比例,我猜男人看了又要跟着抱怨一句婚姻如围城,就跟煞有其事似的,而女人看了也只能怪罪杜梅,就像在怪潜意识里的那个自己。

两性相处,我不知道是国人的性格,还是世界的准则。女性更容易有自责、愧疚、反思,男人则少之,不逼到一个份上,很难有男人会承认自己在关系中的问题。

说到底,是男人奇怪的自尊心。我的视角当然有狭隘和偏颇,但据我有限的经验来看,男人竟然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在一个独处的情境里也有让人觉得夸张的自尊心。方言不肯说爱,在爱面前不肯低头服软,也不是什么冷漠,更多是自尊心作祟。

而杜梅的高度敏感,却恰恰需要方言放低自尊来缓和。她要的是方言的理解、退让、耐心。可方言呢,他确实看起来又臭又硬,婚后很快将恋爱换了种谈法,之前的小心机小情趣全都消失了。杜梅要的又单单就是这个。她要的不是钱财、不是房子、不是风光体面的生活,她要的偏偏就是方言的在意,要的是永远的恋爱。

后来出现的韩丽婷这个角色其实我倒不讨厌的。她很直率,一来就说白了“你有房子吗?”“合着你就一间啊?”“有总比没有强”。她很能干,也很敢干,情商还高,在关系中很能忍让。不过也是和方言相处时间不长,结了婚,日子长了,一定会有强势的一面出来。方言懒散,弹幕说适合,其实并不适合。依韩丽婷的性格,一定会膈应方言这人不上进,做事也不麻利。

但杜梅不,杜梅说“我们相爱就行”,在方言连铁饭碗都砸了没有任何后路的时候,她却说“这才像个男人呢!”

杜梅多天真浪漫啊,看剧的时候一直在感慨这人怎么这么可爱呢。她会胡搅蛮缠,会撒泼,连刀都拿出来了,但方言一哄,她就缩人怀里去,和猫儿一样。

方言在前半段儿总烦杜梅“我没这么多精力跟你这儿闹”,好像她要得太多了,但经历过凡此种种以后,我想他一定想明白了,杜梅这样的女人,要的是最少的。

男人碰上这种女人,多是不知道怎么对付的。一凑上,就觉得累哈哈的。久之,杜梅们越来越委屈,心里的怨气越来越深,猜忌越来越重。方言们越来越莫名其妙,越来越烦透,越来越想要所谓的自由。“又是一些爱情里迷途的羔羊。”

其实杜梅这样的性儿,是爱情里女人的缩影。有人这面大一些,有人会克制,小一些。但只有别有二心,图了爱情之外别的东西,或者图的不是光一个男人的爱,才能完全没了这些偏执,这些强烈的需求。

爱情里的双方是冤家,这话还是没错的。贾玲看来最完美,也是因为她没真和方言待在一块。还是张爱玲最通透,红玫瑰白玫瑰一语,道破了所有男人的心思。

看完全剧以后,唏嘘,也怔愣。方言开着老板的车来接杜梅,献上那束花,说几句俏皮话,让我又想起开头那会儿,他急匆匆坐出租来,杜梅准备了一桌好菜。“你怎么知道我要来?”“除了你还有谁会来?”

他们跳舞,方言用脑袋撞风铃,叮叮当当的。他一吻,她嗔:“我同意了吗?”

方言终于明白杜梅要什么,这一来,双方真轻松了。爱情的锁链落下,泡泡又重新氤氲起来。真正的爱情还是需要技巧的。不管结婚与否,时间久了,男女很容易陷入此道。看剧的时候,我常感觉哪儿被扎中了,觉得怪怪的,然后反思一会自己。

正如完美的人不存在,完美的关系也并不存在。最后撕下黑板上的报纸,露出那满屏幕的爱,说不出是荒谬还是感动。我私心倒觉得第八集不该存在。也许导演是个强烈的悲观主义者,如所有经典的悲剧,将爱定格在生死之间,才能永恒。

如果停留在第七集,两人复婚后,也许又是争吵、琐碎。这些东西不必再拍,观众心中也自有考量。但经历过失去,或许方言和杜梅更能感受到,争吵未必一定是负担。它是彼此更深入的理解。是两个人格的相互撕扯,然后达到部分的融合。

换做是我,不会拍第八集,何必非要有生离死别,永失我爱的悲怆。留点白,倒更生活。

也许是因为我仍旧相信爱情。仍旧有一腔热血。过把瘾还是要过把瘾的,但不想死。

 6 ) 中国电视剧的一个巅峰

《过把瘾》,很老的片子了。然而,很经典。你说它糙,你说它原始,你说它怎么看怎么土不垃圾的,然而,它绝对算是个经典之作。想当年,那片子出来时,多少电视人为之兴奋?就像当年的《河殇》新鲜出炉时的反响。

如果仔细看,不难发现,《过把瘾》已然很有HBO《兄弟连》的样貌——全剧是一个整体,完整的故事;而每一集又自成一家,有一个明确的小中心、小主题。远不似后来电视剧的拖沓冗长和注水掺假。当年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而编剧和整个制作班底对电视剧的整体艺术理解也早就超越了当今的很多烂玩意儿。

很多搞电影电视的人都有一种癖好,就是边看节目边分析。所以,如果你拿《过把瘾》细细品读的话,那看似不经意的转场、切换、镜头调度、场面调度,都可谓精心之作,有着经典电影的风范和影踪。

只是,中国的电视剧并没有沿着《过把瘾》之路狂奔下去,它作为一个孤立的灯塔,静悄悄的矗立在中国电视剧的海洋中,日渐被人遗忘、荒废

 短评

绝对过把瘾了,当时觉得江珊和王志文的CP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很不错。

6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很喜欢这部片子中的江珊。

11分钟前
  • 十月天
  • 力荐

江珊可爱极了

13分钟前
  • blb
  • 推荐

现在中国谁还敢拍一部八集的电视剧?!都tmd得抻到八十集!刹!:)。。

15分钟前
  • virgin
  • 力荐

赵宝刚拍了这么多年也别想超过过把瘾

19分钟前
  • 闲人
  • 力荐

2021.4.24,b站。好想被美少女拿刀架着我脖子让我说爱她

22分钟前
  • 湖活宝
  • 力荐

王志文的瘦靶子脸和江珊的喋喋不休——记得有一段 是在厨房,女人正在做饭,男的从后面抱住她,然后两个人就连揉带搓到了床上,真是看得人 血脉汹涌。。。

27分钟前
  • 悍客.罗
  • 还行

江珊真好看!非常紧凑的节奏和叙事。

2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力荐

中国大陆电视剧的经典之作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国产言情剧的巅峰之作。剧情紧凑,短小精悍,文艺范十足。杜梅看的是梁实秋,方言看的是英文节目,连绝症也是不太常见的“渐冻症。” 这是一个讲述“粘附型“人格亲密关系障碍的故事,而今国产剧只会用男渣女贱小三婆媳梗来凑剧情。

32分钟前
  • .
  • 推荐

1. 方言一路撒娇,除了杜梅,甚至还有贾玲的护佑。杜梅真是在带儿子。唯一不那么男版琼瑶的地方,是杜梅和方言确实有势均力敌的角斗和折磨,让这个局面好看些。2. 回答酒药女佛的疑问,我觉得可能是因为90年代城市里存在剧烈的阶级流动,人和家庭的纽带没那么牢固,所以父母在人们感情生活里的位置不那么重要。因为人还是人,所以才有那样的角斗和折磨。3. 潘右军在酒店餐厅“抓奸”,然后把方言叫出门,给了他一拳。这一拳最动人的不是道德,而是非道德的人气儿。这个局面在今天会演变成一场网络事件,不是用拳头,潘右军会发帖为杜梅声讨渣男方言。我并不是说今天的维权必然沦为网暴,而是说有“人”时代才配得上拳头,“人”被异化为东西的时代只配得上网暴。

37分钟前
  • TUO
  • 推荐

不论哪个年代,爱的故事都是类似~女人耍小性子,男人要自由,只是现在人没了执念,有的是转身即更新的迅速了~

40分钟前
  • 鱼多多
  • 力荐

杜梅和方言的爱情中,不包括门第,收入,阶层,工作,一切狗屁价值观都不存在,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看对眼了,所以大陆其实很早就在拍纯爱剧了。九十年代是这国家短暂的少年期,人们纵容瞎胡闹而不去想未来会怎样,因为未来理所应当是好的,毕竟我们才从黑暗里醒来这么会儿。九十年代也是不需要问为什么,不需要问最后怎么了的时代,没人会问杜梅喜欢方言什么,这瘦猴般的在文化馆喝茶看报的男人一月挣多少,有没有上进心,到底有什么值得爱的;没人问方言最后死没死,过把瘾就像我爱我家里那么多矛盾激烈却最终不了了之的剧集一样,大家都知道在“玩儿”,一个热烈而幽默的玩笑,带点童话色彩;也没人会问杜梅这么作方言为什么还爱她,爱在这里也成为一种符号,代表一个人还能并愿意折腾自己,一个人也乐于发动周边人来参与这种折腾。

44分钟前
  • 十三点兮兮
  • 推荐

在那个缺乏偶像剧的时代,江珊和王志文是如此闪亮。直到今天,他们也从未超越那时候的自己。

48分钟前
  • 江林
  • 推荐

看一次哭一次 看了不下几十遍了 现在再也不可能找到这么经典的剧了 王志文是神

52分钟前
  • 休休芸
  • 力荐

真是好看!!!既有让我想起童年生活的怀旧感,又有毫不过时的犀利探讨!话说,中国影视除了技术外咋啥都在退步呢?

54分钟前
  • 花样年华
  • 力荐

中国爱情剧极品,短短几集演尽了两人关系的各种滋味,剧情紧凑凌厉台词金句四溅,主角配角各种可爱。能像杜梅这么作天作地神经质都不招人烦,不容易。以王志文的颜值都能让每个女的都爱他还有说服力,不容易。唯一遗憾就是最后一集太多余,七集就够了。编导大概是太想来个悲剧结尾吧,说到底对感情还是悲观。话说现在的电视剧都太拖沓了,希望多点这种十集左右的,向日剧学习。

56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那时候的王志文和江珊实在是太完美的演员了

59分钟前
  • 追忆
  • 力荐

中学看。在我心目中,这是中国电视史上,最最最最最最经典的爱情片。有如东爱之于日剧,蓝色生死恋之于韩剧。

1小时前
  • 梅文女王殿下
  • 力荐

这就是爱呀~它说也说不清楚~~~

1小时前
  • Ca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