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情片其它2019

主演:丽娃·克里马洛夫斯基,马里纳斯·霍曼,卡拉·朱里,奥利弗·马苏奇,尤斯图斯·冯·多赫纳尼,乌苏拉·温纳,安妮·贝南特,安德烈·谢曼斯基,安妮·薛弗,拉斐尔·寇索里斯,本杰明·萨德勒,安德烈亚斯·马蒂,Raban Bieling,Risch Flurin Alexander,Meisser Noah,Luisa-Céline Gaffron,Hannah Kampichler,Peter Bantli,Held Alina,Knight Emma,Rahel Hubacher

导演:卡罗莉内·林克

 剧照

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2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3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4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5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6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3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4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5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6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7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8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19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2:59

详细剧情

  九岁的安娜和家人居住在柏林,1933年到来,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她四周,一个陌生人的画像开始挂满在大街小巷,懵懂的安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久之后,她和她的家人踏上了一场逃亡之路,安娜在旅途中充满了好奇和困惑,而她也无法忘记陪伴自己童年的那只粉色玩具兔,可惜兔子早已被落在了柏林的家中,逐渐被黑暗所包围。

 长篇影评

 1 ) 谁偷了我的粉兔子

比较少有的以流亡者的视角讲述大屠杀前夕的故事 父亲在德国算是知名的评论家,可以在希特勒当选之前逃出德国,虽然日子逐渐难过,但一家人的乐观确实令人动容 可能故事的起伏就像那篇法文作文一样,真实但略显稚嫩,但可以观看亲历者如实的叙述,对于了解历史来说已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幸运看完影片,一直对影片的一个点耿耿于怀。 安娜的妈妈不想让她去上公立学校,因为她认为这是卑微的人才去上的学校。可是你又是多么高尚呢?倘若把你放到与那些你瞧不起的穷人一样的生长环境,你未必有他们做的好,就算你变的富有,有知识,可那也只不过是剥削别人得来的。 为什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不能和谐共存?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跳不出自己的阶级?为什么大家都不能超越自己?这些确实很难,对我而言也做不到,现在看来,除了社会坚硬,大家又蠢,缺少勇气是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大家都想让别人和自己一样,容不下异己。现在何尝不是如此,但看似铁板一块的社会就是好的吗?我更喜欢那些独立,有思想的人。从根本上来说,维护国家的集权统治,是不是这些不同的声音就是很难被允许?所以,我更喜欢无政府主义或者是小国寡民。

 2 ) 人工

看过剧版之后一直在想结局到底是什么,各种解析都有,但是今天看完点映出来,终于知道了结局

其实剧版和影版可以说是独立又相通,没看过剧版也可以看影版,但是看过剧版之后,影版中每一个跟剧版相关的细节都会让我有眼眶湿润的感觉... 看过剧版之后一直在想结局到底是什么,各种解析都有,但是今天看完点映出来,终于知道了结局

其实剧版和影版可以说是独立又相通,没看过剧版也可以看影版,但是看过剧版之后,影版中每一个跟剧版相关的细节都会让我有眼眶湿润的感觉...

 3 ) When we were young

感觉是一部纪录片的上半部分,有些时候不需要苦涩的脸也能传达出苦难的重量,苦难在每一个破旧的房屋角落,在时时熄灭的灯泡里,在煎糊的土豆块里,在赤脚的泥巴路上。但是这些画面里,有一个聪明生动的姑娘,怀抱火苗的热量,还有她爱斗嘴的哥哥,温柔聪慧的母亲和睿智的父亲。这些不会让苦难褪色,而是让苦难更像心上的烙印。 不过这部让我想起一些我早就忘记的回忆,在我上小学之前有一段时间,经常会有穿制服的人造访我们家,拦住我妈和我,带去办公室问话。我们需要经常搬家,不能买好玩的东西。我的儿童自行车,他们来我家的时候需要假装是隔壁邻居的。晚上如果想看电视,需要去邻居家看,但是我不喜欢和陌生人待在一起,他们虽然很热情,我还是经常看一眼就回来了。喜欢画东西但是没有书桌。上小学以后不用再搬家,但是有好几次会半夜惊醒,以为有坏人来抓我们。可能这些事情如果非要经历,还是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经历比较好,不知道自己在经历什么,反而能懵懂地挺过去。

 4 ) 永远追求快乐!永远不屈服于命运!

20221219金逸影城观影之《谁偷了我的粉红兔》 《谁偷了我的粉红兔》是我今年到电影院看的第96部电影,也是我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看的第576部电影。 我看了一分钟预告片就认为这绝对是一部适合我的好电影。就好像我看了一眼就知道谁是我喜欢的女生。 很特别的电影,女导演+女编剧+女作家+女主演。 很特别的观影,我包场了,票价40.9元。 导演在光线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来表现一家人的家庭状况,柏林时期,明亮的大房子考究的装饰画,瑞士时期,明亮的房子古香古色的村镇,巴黎时期,灰暗的墙壁,昏暗煤油灯般的亮光,交不起房租被催债时,连昏暗的灯都关了,只剩一盏蜡烛。 细节方面简直无敌!通过无钱交租时丈夫给妻子的小蛋糕、食不果腹时父亲给儿子的烤蜗牛、病卧在床时女儿对父亲的贴心安慰、入不敷出时儿女下许愿池去捞硬币,为妻子准备的圣诞礼物,是一副布料缝制的钢琴键。点点滴滴刻画着一家人之间爱的模样,通过诸多细节释放着寒夜中的温暖、长夜中的微光。 散发着臭鞋底气味的奶酪、石头一样坚硬的法棍、父亲每晚痛苦的呻吟…向怀表吹气便能实现心愿,把日历划掉就能回到故乡。我品尝不同地方的奶酪,习得不同地方的语言。作为难民总要学会离别,为了成为名人,这也是我不幸童年的一部分。从许愿池捡来的硬币也能换来灯泡,从口袋里硬凑的零钱也能换来蛋糕,小女孩画下的都是沉船或雪崩,心里却燃烧着微小而温暖的光,从未被吹熄。 而那只遗落在故乡柏林家中的玩具粉兔子,也成为了安娜永远的牵挂。 女主的爸爸相对来说是政治积极分子,也算是上层阶级,身为音乐家的妻子,为了他放弃了梦想,颠沛流离中甚至连钢琴的琴键都摸不到。妹妹一外法语写作碾压母语者,还有片尾,妹妹和哥哥说自己一句英语都不会,但一点都不担心!这是学霸的自信!小女孩非母语作文《我的旅行》碾压全校同学获奖赚了十法郎。 好多泪点:小女孩又一次和房子石头等告别(瑞士)、在巴黎时母亲背着父亲带着他们去拜访德国演员家时四手联弹、安娜收到她教父留给她的怀表想念和教父的最后一面哭泣起来 导演用一只银怀表,引爆了积淀一个多小时的情绪。 怀表的主人原本是安娜的叔叔,他原本也和亚瑟一样是一名知识分子。叔叔讲述了一个可怜的犹太人在柏林被狗链拴着,站都站不起来,两个月后,他自杀了。 叔叔却选择留在德国,最终遭到纳粹政府的迫害,他也选择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叔叔总是用银怀表逗安娜开心,告诉安娜,只要向着银怀表吹气,就能实现愿望。借此向安娜传递积极乐观的心态。安娜最后一次见到叔叔是在瑞士,他依旧要安娜对怀表吹气,安娜却说她已经不相信了。 可最终叔叔选择了绝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托付朋友将怀表带给安娜,也将乐观留给了侄女。 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随着表盖打开,几年间的颠沛流离,种种委屈和心酸涌上鼻尖,坐在屏幕前跟随安娜一同旅行的观众,在此刻感同身受。 这其实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了——父母恩爱(在柏林时富裕)、亲子关系和谐、兄妹和睦友爱、一家人都聪明。果然是女性导演视角,好的故事都是从细节打动人。结尾一家人虽然不知道未来怎样但充满乐观地在船上望着英国海岸时,安娜和他哥哥说虽然我们现在对这里一无所知,但我们总有一天会什么都知道。真的是这样,孩子/年轻人的适应和学习能力是很强的! 她的父母,确实属于生活中少数能看透事物本质的智者。希特勒的狰狞面目尚未显露,欧洲各国老牌政客尚对希特勒怀揣一丝梦想,她父母却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先逃到瑞士,再去巴黎,最后去伦敦,基本算是二战中的最佳逃亡路线,也要赞一下。 有趣的是片中作家父亲还在另一部电影中扮演过希特勒!片中迷人的瑞士风光令人沉醉。 元首偷走了我的粉兔子,但偷不走我的家 精彩台词数不胜数!我都记不过来了!以下都是我边看电影边用手机记录的难忘台词: 我扮小乞丐, 贫穷时讨来的甜甜圈会更美味。 人生病的时候,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爱是世界上最佳的良药。 如果希特勒赢了大选,我们就去布拉格找爸爸。 如果希特勒输了,爸爸就回家。 再见圆桌子,再见大钢琴,再见保姆海姆比喜爱的厨房,再见我的老房子。 看来每个名人都有一个坎坷的童年 希特勒没有赢得大选,但获得了多数票,我们一家还得去瑞士乡下。 你病得不轻,我们一家在那家昂贵的酒店住了三个星期,请医生也很贵。 他们烧了你的书。 被那些肮脏的家伙烧了,我认为是我的赞赏。 瑞士不敢出版你的书,怕有损中立立场。 在草地上翻跟斗后。 很确定,大家看到你的内裤了。 为什么朝安娜扔石子? 因为我们喜欢她。 这是这里的习俗。 保姆从德国打来的电话,瑞士都能收到。 20芬尼快讲完了。 瑞士文学协会组织活动,游览苏黎世湖。 1923.06.14出生,你十岁了。 我从来没想过你的十岁生日会在瑞士一艘船上度过。 瑞士赚不到钱,我们可能要去巴黎。 那我得学法语了。 你的小脑袋可聪明了。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犹太人是好人。 才标价1000马克?我都想给希特勒写封投诉信了。 你不难过吗? 难过,但是身为难民,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是我不顺童年的一部分。 念不来他的名字,他来自埃菲尔地区,所以叫埃菲尔铁塔。 这房子(有电梯)以前谁住的? 仆人。 土豆烤糊了,这里的炉子不好控制火候。 没关系,有奶酪,法棍,葡萄酒就很幸福了。 这奶酪发霉了。 这是灰里滚过的山羊奶酪。 我们去过的地方都有古老的奶酪。 一周一篇评论,15法郎。 一个月60法郎。 哪够我们生活? 我都不会这种白痴法语。 这种学校只有身份低微的人才会去。 我们身份低微。 我们虽然穷,教育要摆第一位。那里拉丁课都没有。 别忘了交房租,一周一次,每周五交。 丈夫在甜品店买了一份黑森林,给妻子吃。妻子开心地吃,边吃边接吻。 我的德国国籍已被剥夺,只剩下一个身份,犹太人。 又是土豆汤?一点肉都没有。 你每天都问一样的问题。 犹太人就是犹太人,怪怪的,跟小偷一样偷偷摸摸。 我们不需要施舍,尤其是那个小丑。 我们的孩子需要吃和穿,我不在乎这些是从哪里来的。 关灯,假装不在家。 别装了,开门!这就是让你们这种人入境的后果!别想过我这一关! 你们犹太人事事都要争第一是吧? 亲爱的气球🎈,往柏林飞吧。 (又搬去伦敦)再见了灰房子。再见了胜利街 豆瓣评分7.6,我给8.8分。

 5 ) 谁偷了我的粉兔子

二战中九岁安娜颠沛流离的生活,德国-捷克-瑞士-法国-英国,辗转5个国家。

电影院中看电影时,觉得电影中的场景是治愈人心的,安娜应该会很开心。瑞士湖泊上游轮过生日,倚在栏杆上望向远方白皑皑的雪山;在阁楼里全家一起温暖的过圣诞….. 直到安娜全家在埃菲尔铁塔上,因为要搬往London,爸爸妈妈要先去寻找住所而离开孩子们一段时间时,安娜大声吼出:一家人要永远在一起。分分离离,不安的生活已经让安娜对分离产生了恐惧,不论是永远还是短暂。

粉兔子,带走了安娜关于柏林的一切,但粉色般的童真好似化作血液流淌在安娜的身体里,让她成为了儿童绘本作家。

 6 ) 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剧情所处的世代很凄惨,但亚瑟一家很乐观,从德国-瑞士-法国-伦敦,从小资家庭-难民,他们选择接受,面对现实积极乐观,虽有争吵,但依旧乐观的生活在一起。

剧情跌宕起伏,印象很深的是朱利斯叔叔的死,使整部剧一层灰色;贫穷引起的争吵,看着令人心疼。

安娜是个非常懂事的女孩,懂事到令人心疼,年纪虽小,却笔哥哥成熟很多,从买铅笔、捡硬币……她很单纯,很可爱。

结局还是很不错,亚瑟的剧本卖出去了,一家人搬到了伦敦,打趣要吃伦敦的老芝士。

最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最后出来:安娜(名字忘记了)的成功,她真的成了名人,果然名人都拥有坎坷的童年。(ps:谁的童年不坎坷呢?人生正由坎坷组成)

 短评

3.5,选择这样一个角度,用这样的笔触拍摄二战的故事已经是很温柔的方式了。在主流院线的排片率仅次于星战。上座率也惊人的高。旁边的阿姨看完之后感情非常强烈地说了“sher gut”。(小女孩的每一次告白,是受到《房间》的影响吧?)

4分钟前
  • yu人buyu558
  • 推荐

不造不作,比Jojo Rabbit好太多。

6分钟前
  • 你的端倪兒
  • 还行

向怀表吹气便能实现心愿,把日历划掉就能回到故乡。我品尝不同地方的奶酪,习得不同地方的语言。作为难民总要学会离别,为了成为名人,这也是我不幸童年的一部分。从许愿池捡来的硬币也能换来灯泡,从口袋里硬凑的零钱也能换来蛋糕,我画下的都是沉船或雪崩,心里却燃烧着微小而温暖的光,从未被吹熄。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片中扮演父亲的演员,也扮演了《元首归来》里的Hitler。

16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推荐

童年或許沒有惡意和黑暗,卻也難免充斥著成年人世界裡才有的告別。

21分钟前
  • 郝小勺
  • 还行

与1933年纳粹焚书事件有关的一部电影,小女孩跟着作家父亲流亡瑞士、巴黎到伦敦。当父亲陷入一种社会性死亡,她必须努力去学习成长这件事。来自布克奖最新得主的一段话,与电影主旨相似:“我认为,当你还是孩子并且一直遭受创伤的时候,你绝对无法控制它,那个时候,你能做的最伟大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它变成艺术,并仔细认真地对它进行研究”。

2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这一家子搬家的真及时。

27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4.5星。流亡和成长。平淡的叙述,无声的抗争。

31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力荐

我可能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小时候能多个国家都住一段时间顺便把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学个一二这样的难民生活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36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还行

少见的把二战犹太人题材拍得这么轻亮的故事,挺可爱的,也非常犹太人命运隐喻了。

4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再见,办公室;再见,圆形餐桌;再见,三角钢琴;再见,亲爱的海皮厨房;再见,可爱的老房子!再见,狭窄的小巷;再见,大石头;再见了,老水坑;再见,假人!再见,安娜!再见,灰色的房子;再见,维多利亚大街!在那儿,她找到了自己渴望的住所……

42分钟前
  • 穿过记忆的河流
  • 力荐

要吹爆这部片子!不爱被戏剧电影打动哭笑的我,看这部片子流了3次泪——小女孩又一次和房子石头等告别(瑞士)、在巴黎时母亲背着父亲带着他们去拜访德国演员家时四手联弹、安娜收到她教父留给她的怀表想念和教父的最后一面哭泣起来。这其实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了——父母恩爱(在柏林时富裕)、亲子关系和谐、兄妹和睦友爱、一家人都聪明。果然是女性导演视角,好的故事都是从细节打动人。结尾一家人虽然不知道未来怎样但充满乐观地在船上望着英国海岸时,安娜和他哥哥说虽然我们现在对这里一无所知,但我们总有一天会什么都知道。真的是这样,孩子/年轻人的适应和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其实人都是这样。首艺联x欢喜首映 国际视野·德国电影 展映 开幕场(中奖得票)沙丹(替李讯映后交流叭叭叭叭极快语速讲了二战题材影史)百老汇电影中心1号厅

43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力荐

看完之后,如释重负…真的是被爱感化了,童年的艰辛,生活的不幸,这都将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垫脚石,放宽心态,迎接美好的生活呀

45分钟前
  • 阿憨
  • 力荐

音乐5 画面5 导演5 故事3 表演5 印象4 平均4.3/10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流行拍这种孩(避)童(重)视(就)角(轻)的纳粹德国题材电影,大概是《偷书贼》?那一部我已经完全记不清拍的是什么了。《乔乔兔》根本没看完。不血腥、不震撼、有的只是身处历史却似旁人般的凝视,以及不知从哪里莫名冒出来的希望温暖与信仰。并不是说非要拍得多惨才好看,而是说故事不管怎么讲都该有高潮。

46分钟前
  • 终结者
  • 较差

尽管再也没有和自己的粉兔子相聚,比起自己的同胞,安娜(亦或说是原小说作者朱迪斯一家)的际遇已相当幸运。带着孩童纯真的视角,影片将政治的腥风血雨放置在极远处,每次令人心碎的告别,也都转换成一句轻轻的“再见”。如此处理当然是对待历史的一种态度,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但叙事、表演、调度都勉强及格,并无令人印象深刻之处。

48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苦难与沉重中,又带着那么一丝丝暖意,是努力要更好地活下去。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元首偷走了我的粉兔子,但偷不走我的家

56分钟前
  • 懒羊羊
  • 推荐

再次补充二战的不同视角,小女孩被偷走粉兔子这么充满童趣又温暖的故事,实际上是凛冽的战争,对其他的犹太人是死亡、是逃跑和悲伤,对于小女孩来说是需要不停的道别,需要应付窘迫的生活,但还是温暖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57分钟前
  • 木兮
  • 推荐

犹太儿童视角,可能因为女主的爸爸相对来说是政治积极分子,也算是上层阶级,所以,没有太多黑暗的部分。妹妹一外法语写作碾压母语者,还有片尾,妹妹和哥哥说自己一句英语都不会,但一点都不担心的时候,我学渣的玻璃心受到了学神的误伤。PS搞文艺工作还是没有保障啊,形势好的时候一切大好,但形势一变,工作立刻就不稳定了。

60分钟前
  • 宋夕
  • 推荐

『33rd金鸡影展』第六部:被片名误导,原以为会和《乔乔的异想世界》是同类型,后才发现本质是一部传记电影。视角倒是同JOJO一样,都从孩子身上出发,因而可爱明媚得多,削弱了时代背景的残酷性。但剧本相比而言,略显冗长,过于四平八稳,缺少惊喜。

1小时前
  • 闪电杰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