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

战争片大陆1986

主演: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

导演:杨光远,翟俊杰

播放地址

 剧照

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3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4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5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6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7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8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19血战台儿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08:59

详细剧情

  1938年,日寇占领民国首府南京之后,计划由南北两面包抄津浦路遇陇海路的枢纽——华东重镇徐州,以实现对华东的全面占领。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邰宏来 饰)临危受命,指挥保卫徐州、抵抗日寇。日寇入侵山东,陆军上将韩复榘畏战逃跑,将济南拱手让与日军,蒋介石(赵恒多 饰)整饬军纪将韩某枪决。为了增强作战实力,李宗仁将四处受排挤的川军将士纳入麾下,又力劝蒋介石恢复张自忠指挥权,构筑了强有力的抗日统一战线。与此同时,日寇矶谷师团南下临沂,屠杀当地百姓,张自忠为一雪前耻,率部奔赴临沂,与庞炳勋部死战日军,拉开了台儿庄大捷的序幕……

 长篇影评

 1 ) 十万火急。徐州李长官,并转蒋委员长。

“报告师长,城南、城东、城北三面阵地已被日军占领。”
“赵参谋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赵卫兵参谋长和740团团长王凌死战不退,已和阵地上的官兵们一起战死殉国了!”
“我方援军现在在什么地方?”
“联系不上,没有一点消息。”
“既然如此,你马上替我发个电报。”
“是”
“十万火急。徐州李长官,并转蒋委员长,目前,日军已攻破藤县城防,我方援军至今杳无音讯,职部王铭章及全师官兵决心以死报效国家,以遂成仁之志。谨此急电。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下午三时。”

“站住,抬的什么人?”
“报告长官,这是我们营长。”
“你们营还剩多少人?”
“全营都在这儿了。”

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本日,我军官兵阵亡66人,歼灭支那军250人,观支那军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之气概,令人震惊。敌方守军顽强抵抗,直至全部阵亡,睹其壮烈,虽为敌人,亦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看来,尸山血河,绝非我日本军人所独有。此报。昭和十三年四月二日。

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
同胞被屠杀,土地被强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
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
拿我们的血和肉,去砍掉敌人的头,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战地服务团墙上:生在陕西死在山东!

”我们已经固守了7天了,昨天晚上我派一个团增援庄内,今早撤下来,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长官,眼下咱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什么?留着这点钱,等抗战胜利了,别忘了给咱们立块碑就行了。
“立正!杀敌报国!”

残损破旧的关帝庙,满面尘灰衣衫褴褛咳嗽不止的池峰城看着”忠义千秋“的牌匾,沉吟良久:“这个仗打成这样,咱们不死于阵前,也得死于军法呀!我老池豁出去了,通知工兵连,立即炸掉运河浮桥!”
“师长,炸掉浮桥,我们就无后路可退了。”
“对,我就是要破釜沉舟,决一死战!”
镜头一转,满面血污的士兵们回头看着被炸断的浮桥,面无表情。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台儿庄大战已告结束,歼灭日军一万一千九百八十四人,生俘日军七百一十九人,缴获步枪一万余支,机枪九百一十三挺,火炮一百二十七门,战车四十辆,击毙日酋福荣真平大佐,伊藤敏雄、敖谷琴部队长,金田幸宏、宫川喜一、矢村满少佐,击伤安永中川部队长。目前,日军残部已逃至峄县。至此,台儿庄会战已完成我军全胜之举。谨告。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2 ) 经典抗战电影天花板

回头看看看电影,才能明白如今的神剧是多么荒唐。强烈推荐新时代抗战导演多看看,剧情要真实,拍摄要独特,人物形象塑造完美。用心把电影拍好就是艺术。战争片就应该按这种模式拍,新时代需要好导演,投资方值得关注。经典对白,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做什么。一寸山河一寸血,悍不畏死台儿庄。张自忠,王铭章,池峰城,孙连仲,都是虎胆雄心,铁骨铮铮的将军

 3 ) 正面打垮日本鬼子

小时候至少看过两次,不过那时候只会看战斗场面,讨厌说话说半天的,前边七十五分钟都在为台儿庄会战铺垫,明确表现出中国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日本鬼子当年能占领大半个中国,除了武器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内部派系众多,都想着借机消灭对方,甚至不惜借助日本鬼子的屠刀,也有坚决抗日死战到底的,比如张自忠和王铭章,四川没有被日本鬼子踏足过,但是四川在抗战时期出钱出人反而是最多的省份之一,驻守藤县的川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让人肃然起敬,陈宝国的英雄无敌系列里就有一个原型是王铭章,片子中提到了张云逸,恰好记得他跟邓小平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创立红七军,百度一下才知道这是个牛人,资历比朱总还老,军衔大将,领元帅工资,以前在国军里打工的时候他已经是师参谋长,跟他在同一个部队里的林还是团长,粟还是小排长。不得不说化妆太认真了,不像现在的抗日神剧一场激烈的战斗下来我方英雄发型不乱衣衫整洁脸上白白净净的,片子结尾比较匆忙,没有讲明台儿庄一战胜利的意义,这不光是一场对日作战的胜利,它还有着巨大的政治意义,让中国人看到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希望,我们现在都知道日本鬼子最终输掉了战争,可是当时的中国人还在为会不会亡国而惶恐不安,甚至会有预测什么时候亡国的念头,正面战场击溃日本鬼子的军队,鼓舞中国人的士气,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才是血战台儿庄最大的胜利。

 4 ) 补充一点历史信息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宣布“解严”。从此,台湾“军宣片”退出历史舞台。

同年,对岸推出了一部主旋律影片《血战台儿庄》。此片的问世充满波折且意义非凡。

1965年,李宗仁从海外归来,周公亲自到机场迎接,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宴会上,有一桌嘉宾是电影界人士。敬酒时,周公对著名导演、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成荫说:“成荫同志,你拍过《西安事变》,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遗憾的是,成荫1984年辞世。

李宗仁也早于1969年逝世。

PS:1966年,李宗仁原配过世后,他续弦娶了护士胡友松。胡友松是胡蝶的私生女(有传闻说生父是戴笠),命运颠沛。真是造化弄人呀。

1985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陈敦德开始打磨剧本《血战台儿庄》,前后修改17次才定稿开拍。

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在美国获悉后,马上赶回探视。刚一落地,他就对接机的陈敦德说:“先不去宾馆,你现在就带我去看《血战台儿庄》。”

征得国家电影局领导的同意后,李幼邻在陈敦德的陪同下观看了《血战台儿庄》的“台词双片”(即没有音乐剪辑合成的样片)。

看了不到10分钟,李幼邻眼泪直流。

19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首映。台湾“中央社”驻港负责人谢忠侯当晚给蒋经国打电话说:香港上映了一部抗战影片,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名叫《血战台儿庄》,里面出现了令尊的形象,这次是正面的。

蒋经国很是震惊。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谢忠侯拿到了一盘录影带,飞回台北。宋美龄、蒋经国及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一起观看。

看完后,小蒋流泪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1987年,台湾开放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随即,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台商在大陆设厂的政策,遥相呼应。

台商纷纷来大陆投资建厂,其中有一个人叫郭台铭。31年后,已成台湾首富的他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历史呀,真是难料。

 5 ) 铭记历史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 :因为回顾战争,所以我们珍惜和平 。 今天的安定和谐、繁荣富强的中国,谁能说不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民族之魂。 《血战台儿庄》就是他们的一枚勋章,它将永远伴随着革命先烈的英灵,伴随着永不逝去的历史,伴随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一部好影片总能让人受益匪浅,这部真实而感人的巨片不仅让我了解了祖国辉煌的历史长卷中这璀灿的一页,还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6 ) 汤恩伯功过是非

注:文章摘自互联网,窃以为有参考价值。

发生于1938年3月至4月的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至今已经过去76年。漫长的76年过去,人们才渐渐明晰了当年发生的真实事情。这其中,汤恩伯居功卓著,却一直以来饱受诬责。这应当是很多误读中最不可原谅的也是最让人瞠目的误读。 事实上,误读不成其为误读,而是撒谎。 汤恩伯这个人一向是国民党中央军的嫡系主力将领,至始至终受桂系李宗仁排斥和诟病。在李宗仁的回忆录中,这种斥责有很多处,且大都出自国共决战的关键时刻。直至最后防守京沪杭的汤恩伯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包司令、忘恩负义之辈!而且从来就没有人为此质疑过! 汤恩伯被丑化被污蔑,背后自然显现的是蒋介石用人不善。这样的指责自然大有市场,历来为党史军史的编撰者所重视。 李宗仁晚年口述回忆录称:台儿庄战役,在孙连仲部损失惨重,急需救援时,他“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 夹击敌军, 三令五申之后, 汤军团仍在姑婆山区逡巡不进。”以至李宗仁“训诫汤军团长说, 如再不听军令, 致误戎机, 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汤军团才全师南下。然此时台儿庄的守军已伤亡殆尽。” 李宗仁回忆录里的这段话,被很多著作特别是影视作品所引用,被视为正统和真实。在李宗仁的“指导”下,不仅仅中央军溃不成军,汤恩伯等众多血性将领被“胆小怕事”、“保存实力”、“见死不救”,等等。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军功何以显著?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任第20军团军团长,辖三个军,总兵力7.2万余人,装备精良。1938年3月中旬,蒋介石将第20军团划归第五战区,参战台儿庄。 李宗仁给汤恩伯部下的第一道命令是:“第4师先头之一部,应即开滕县附近增援。”第4师随即前往滕县救援,在路上与日军第63联队遭遇,激战于龙山、虎山一带。 3月21日,李宗仁再次命令第20军团“应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西北方焦山头附近一带山地,于3月24日拂晓全线开始进攻,务先击破峄、枣之敌,向临城、沙沟两地附近侧击……”第20军团也遵令,参与峄县、枣庄等地反攻。 显然,汤恩伯部对李宗仁的命令并无抗拒。 汤恩伯之所以未能立即开往台儿庄支援孙连仲,乃是事出有因——汤若径直南下,势必将使所部陷入日军夹击,非独不能支援孙连仲,反将牵累整个战局。故汤恩伯采取迂回战术,消除临沂方向的危险后,才南下台儿庄。此即行政院所说,“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军队,迂回枣峄等处,侧击敌军,获取胜利之基础。” 以上可知,李宗仁对汤恩伯的指责,属于无中生有。 同属桂系领袖之白崇禧,晚年在台湾接受中研院访谈,曾明确言及:“汤恩伯司令用兵适宜,当敌攻击台儿庄之际,迅速抽调进攻峄县而逞胶着状态之兵力,反包围台儿庄之敌人与孙连仲部相呼应,同时,并调关麟征、周碞二部击破敌人由临沂派来解围台儿庄之沂州支队,于任务完成后,仍回师台儿庄,此为其用兵灵活、合适之处。” 台儿庄战役被贴上桂系标签,李宗仁的作用其实有限。 台儿庄战役开始阶段的滕县保卫战,参战国军为第2集团军第122、124师,此为王铭章指挥的川军。到了临沂保卫战,国军方面为第40、59军,这是庞炳勋、张自忠率领的西北军。 在关键的台儿庄保卫战中,与日军血战的孙连仲所部第2集团军,也属西北军。孙连仲4月5日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连日激战, 结果第27 师仅余战斗员千余人, 第31师千余人, 第30师2千余人,独立第4旅2千余人。负伤官兵之未退出者, 誓与阵地偕亡, 杀声振天, 足寒敌胆……”战后统计,第2集团军伤亡2万余人,功勋卓著。 汤恩伯非但没有瞧不起这些“杂牌军”,反而主动与他们合作。如在滕县失守后,汤恩伯即命参谋官找到张自忠、庞炳勋,“双方确定了相互通信联络的具体办法,并决定由第二十军团兵站支援庞、张两军步机枪子弹40万发,以补充他们弹药的不足。” 汤恩伯与孙连仲的“里应外合”,更是制胜关键。正如历史学者韩信夫所言,“没有孙集团军在台儿庄坚持阵地战,便没有台儿庄的胜利;同样,没有汤军团在台儿庄侧背的运动战,也不可能有台儿庄的胜利。它们在台儿庄战役中一守一攻,相辅相成。” 李宗仁所属的桂军,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廖磊的第21集团军,奉命在津浦线南段一带坚守,防备、监视日军救援部队。在淮河北岸小胜日军的,是于学忠的51军,属东北军系统。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桂军固有其功劳,但远非主力。 战后论功行赏,孙连仲、汤恩伯、冯安邦等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其他参战将领,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等,被授勋者无一人出自桂军。

 短评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勿忘烈士鲜血满地。

8分钟前
  • 粪海狂蛆
  • 推荐

一寸山河一寸血,青天白日满地红

1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就想知道王铭章将军率部殉国,在得知援兵不济时,心中作何感想?孙连仲在面临部队拼光,孤立无援时,心里作何感想?这些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马革裹尸,可后方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丑却忙着钻营,到底值不值

14分钟前
  • 走丢的stitch
  • 力荐

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

17分钟前
  • 多多
  • 推荐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造就了此片能够客观正面描写国军将士浴血抗日的史诗!它用血与泪猛扇现代抗日神剧一耳光:战争不是儿戏!本片音乐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

20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推荐

这部电影可以看成是几年后大决战模式的一种试验,但是更多的,这部电影还架起了两岸思想上沟通的桥梁。

21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力荐

现在看有多处情节是用很刻意的方式展现,好在感情是真挚的。当时国家是那样的困顿,还有不放一枪就弃城的让人失望的军队,大多国人还是在努力,现在有些青年碰见一点难,就以对国家失望的借口或出国或谩骂,还好意思以进步青年自居?

26分钟前
  • 轻风羽
  • 推荐

诚意,所以能在几毛钱一张门票的时代斩获2.7亿票房

28分钟前
  • 马田宝
  • 力荐

这部电影和《大决战》一样是好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影厂拍摄的一系列的战争片中的经典。排第一的那个短评说:“上个世纪国内唯一拿得出手的战争片”,这是典型的带着立场看问题。

30分钟前
  • hsihsia
  • 推荐

数度流泪,抗战真的不容易,虽然通过史料知道国军当年的英勇和壮烈,但观影过程中还是被震撼了。八十年代的片子放到现在依旧是抗战影视剧作品中的巅峰之作。现在有了技术,有了资金,为什么拍不出当年那么优秀的电影呢?老兵示范炸坦克的片段,儿时有些印象。

35分钟前
  • mingming1988
  • 力荐

台儿庄战役是整个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被国内历史教材宣传的最多的抗战战斗。战役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桂系李宗仁指挥,中央军,桂系,川军,西北军都参加了战斗,可以说是“杂牌军”的胜利。电影罕见的正面描写了国民党将领,也相对客观的评价了国民党军队的功绩。虽然人物还是有一些脸谱化,对人物性格刻画较少,但是也算是为了宣传需要。战斗场景比较逼真,士兵和将军的精神状态的确像是那个时代的人。现在的电影就差远了,一个个的都干干净净,体格强壮,表情坚毅。川军王铭章师长殉国,地方派系部队不计损失,出工出力,才有了这次战役的成功。只是这种情景在后来的几年里变得比较少了,国民政府内部也没能真正团结起来抵御外侮。我们真正要记住的是那些死去的士兵与百姓,他们很多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最后,向曾经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他们致敬!

40分钟前
  • 追风少年
  • 推荐

蒋委员长不惧日机仍然坚持讲话和最后的血肉长城都是经典镜头,尤其是前者,更是大陆电影首次让蒋以较正面形象出现。

42分钟前
  • 说的对啊
  • 力荐

《八佰》受阻的时候,重温意义不一般的《血战台儿庄》

45分钟前
  • 何殊我
  • 力荐

这是我看得第一部描写正面战场的电影,彻底改变了我的近代史观。

47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这么好的片还有人给打一星的,我看你被什么敦刻尔克之类的垃圾东西喂屎喂太多了

50分钟前
  • 月满丶轩尼诗
  • 力荐

日军作战记录:"敌人为第27师第80旅,检讨从昨日以来之战斗,不愧为蒋委员长所信任之部队,决死奋战,据壕死守,士兵全部均抵抗至最后。视其七十九个战壕,尸体垒垒,令人感叹。透过传译劝告投降,无一人接受。由此可见所谓尸山血海坚守至最后一兵一卒,并非日军所独有之事……“

55分钟前
  • Zoo
  • 力荐

四星半;主力部队包夹的场面再多拍十分钟最好,不然略显头重脚轻;影片完成度非常高;没矮化蒋介石,没贬低日军,非常客观,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抗日电影

59分钟前
  • 花景
  • 力荐

很好看啊,大量战争细节,非常克制的煽情,没有主旋律逼逼。觉得特别好。

1小时前
  • 支离疏
  • 推荐

这部电影拍的还意外的中立,委员长空袭时面不改色打嘴炮的正面形象也是蛮神奇的。国军浴血奋战打残了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这俩都是战斗力不亚于英苏的精锐师团,另外日本指挥官矶谷廉介的演员不是王司徒嘛………以前都没发现

1小时前
  • AS9462
  • 力荐

中国牛逼战争片之一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