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情片美国2022

主演:肯尼思·布拉纳,盖尔·加朵,露丝·莱斯利,利蒂希娅·赖特,艾玛·麦基,艾米·汉莫,珍妮弗·桑德斯,苏菲·奥康内多,安妮特·贝宁,妮基塔·查达哈,汤姆·巴特曼,亚当·加西亚,拉塞尔·布兰德,唐·弗兰奇,里克·沃登,阿里·法扎勒,尼亚姆·林奇,埃莉诺·德·罗汉,爱德华·刘易斯·弗伦奇,拉普洛斯·卡伦福佐斯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

 剧照

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2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3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4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5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6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3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4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5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6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7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8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19尼罗河上的惨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20:59

详细剧情

  故事继续聚焦在上流社会的秘事,大侦探波洛(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 饰)在埃及度假期间, 卷入到了一场危险的三角关系之中,他在察觉到这趟旅程中不寻常的味道之后,登上了那条驶往阴谋和死亡的船。

 长篇影评

 1 ) 当所有矛头都指向仇杀,那肯定不是。

看了今年的影版《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尾居然暗示要接着拍《尼罗河上的惨案》,吓得我赶紧回家翻出78版的影版出来压压惊。翻拍从来不是原罪,有些翻拍作品能翻出新意那无任欢迎。但如果还按着今年影版的套路,拍的是福尔摩斯而不是波洛的话,那岂不是到时要我大菠萝到尼罗河里游泳捞枪?
言归正传,78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真是非常典型的英国电影,开头就是英国田园与古老的庄园,一个美丽而单身的继承人,结个婚都要上头条。分分钟感觉走进了唐顿庄园。
埃及蜜月开始后,非常阿加莎地——整条船上都是继承人的仇人,无关的路人甲也觊觎她的珠宝。不过为了珠宝杀人这种事在阿婆的故事里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剩下的都是仇杀。当你信心十足地往这个方向猜的时候,你肯定错了。
整部电影的节奏虽然不快,但却非常吸引人,即使是来自1978的渣画质也不会让人昏昏欲睡。然后还能看到年轻时候的麦格教授,非常值得重温。

 2 ) 一座侦探推理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出品于1978年,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代表作,本片颇具时代气息和异域风格,作品荣膺第51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还获得第36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奖。作为一部侦探推理的经典之作,多线索多人物的叙事复杂却又很有条理,作品讲述了一个因“爱情”和“金钱”而发生的连环谋杀案,导演对作品做了“加减法”,分析了所有人物杀人的可能性,借助多角度、多侧面的拍摄形式,还原了侦探波洛每一个推理线索。

在我看来,电影的灵魂在某种程度上是编剧赋予的,他们要试图将一本几万字的小说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表现,既要忠实于原著,有害得以画面的技术加以处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以《尼罗河上的惨案》为例,相比阿加莎婆婆的小说,电影减少了出场人物及其相对应的人物关系,就比如:原著中的圭多•里凯蒂、蒂姆•阿勒顿,科妮莉娅•斯库勒等人物没有在电影中登场、原著中林内特死后丢失的珍珠项链也是一条重要线索,电影中被淡化了、原著中卡纳克号船上,讨厌林内特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而电影中,整条船上的人都讨厌林内特……同时,电影又做了加法,相比小说又加重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对感情线索的描写:在船上的全部人中,都有杀死林内特的嫌疑,杀死她的可能是某个名誉被她破坏了的人;或者某个家庭被她父亲弄得破产的人;或者某个一心想要盗窃的人;或者某个对别人继承大笔遗产不满的人;或者某个竭尽全力想要挽救她的母亲免遭破产的人;或者某个提心吊胆怕暴露他欺骗行为的受委托的人;或者某个对旅客谁是谁都弄不清的人……最后的凶手却是一对一无所有,却又愿意为相爱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情人,作品突出了这段可敬的爱情,又批判了他们的拜金主义,更讽刺的是,他们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却是她最好的朋友。作品中“加减法”的创意式使用有意造成了观众接受信息的混乱,造成悬念,使故事的叙事从慢变快,从平稳到紧张,把剧情推向了高潮。

接下来,我们看看作品的艺术化处理。电影名《尼罗河上的惨案》让人联想起古埃及神秘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进一步贴合了电影悬疑、恐怖的主题。其次,作品从色调、构图、画面感都给人美的感受,拍成了一条尼罗河沿岸风景的全景宣传片,尤其是人物的服饰着装,完全忠实于各自的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所有人物都是当时社会各个阶级各个职业的典型代表,作品还由此荣膺了第51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最后,要提一提电影中的一些经典对白,幽默风趣更为影片剧情发展埋下伏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太太与女佣鲍尔斯”的对话,一次是在出行前的对话,一次是在船上对双方性格的强调,最后一次是为作案工具“披肩”留下线索,每次寥寥数句的对话设计,使人发笑以后又还会若有所思。

最后,我谈谈个人印象里的电影中的不足。个人认为可能是小说太过于强大,以致于没有给导演留下多少创作空间,整个作品稍显平淡,神秘感不够多,只是纯粹的叙事,没有留下导演的个人风格。此外,影片重视细节的处理,却似乎忽视了对总体基调的把握,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重量等级相差不多,层次感不够明显。

《尼罗河上的惨案》我看过不止三遍,纵然有瑕疵,但作为一部上世纪70年代问世的作品,可以算是一座侦探推理电影史上的“里程碑”,逻辑推理性、条理性很强,案情环环相扣,通过对凶杀案现场的情景再现,一点一点的揭露出真相,始终吸引着观众区寻找真正的凶手,从中还原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的真实状况,揭露出了人性贪婪冷漠自私的弱点和各种社会矛盾,表达了追求自由、平等的心愿,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具有启蒙意义。

 3 ) 看《尼罗河惨案》,受到惊吓



大约在1978年或79年,那时我还刚刚上小学二年级,拿到了家里给的内部票,去一座内部礼堂看《尼罗河惨案》。现在回忆,在没有互联网,没有DVD的年代里,能够经常拿到内部电影票,实在是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啊!那时却没有这种感觉。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1980还是1981年看电影〈少林寺〉时围在影院门口高价购买电影票的人们,中国人在那个年代精神生活是多么匮乏啊?

电影惊心动魄地上演,我屏住呼吸,看得目瞪口呆。不仅完全看得懂,而且深深为之沉迷。

晚上回家,整夜做梦都是在一个类似酒吧那样的房间里,我不停地爬起来,不停地被枪杀。在从来没有接触过暴力的幼小心灵里,那些射击和冷酷的阴谋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也许是那时就埋下了种子?后来特别喜欢侦探小说和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从福尔摩斯、波罗到CSI了。

不过,那一晚在精神上受到的强烈刺激永远难忘。

2006年6月27日伦敦雾

 4 ) 尼罗河上的惨案之疑惑

  首先,这部电影我幼儿园时就看过了,可以说是智力开发的最早启蒙,小时候家里有台14寸的小彩电,是我妈的嫁妆,暑假时候,上海台都会不定期的在下午放一下这部电影,小时候还算能理清案情。我爸爸第一次看的时候在电影院,他回忆跟我说没看懂,他第一次看以为胖子波罗是凶手,因为他喜欢胡乱猜疑。我老爸看的时间, 如果年代没记错的话应该是83年左右,民智未开,也不会因为听过波罗或者看过太多侦探剧而先入为主。还有一个原因是本片中大侦探,是个喜欢偷听,喜欢怀疑任何人的说话不负责的比利时男人,怀疑他其实也很正常。
  案情不在叙述,相信大家已经烂熟于心,我只是有几个疑问,就是从童年遗留下来的。第一,为什么凶手两个要殉情呢,当时他们手里有枪,可以毙了波罗和上校,然后劫持这艘船靠岸,那个年代逃到美国是个不错的想法,就算不能去美国,去墨西哥或者其他国家,越狱里的老大哥都知道的事,难道策划这场谋杀案的人不知道吗,我觉得殉情是最下下策,在中国的普世价值里,能活下来才是上上策,所以我无法理解。第二,最后色情小说家奥特勃恩太太在西蒙房间里要宣布凶手的时候,如果我是JACKY小姐,我会选择毙了波罗,很明显,他的威胁比较大,或许可以连开两枪,毙了波罗和奥特勃恩太太,时间上也来得及,那么,为何要开枪只打死色情女小说家呢!最大的危险不是那个波罗吗,剩下那个上校根本没有破案的能力。
  这个疑问给我童年带来了极大的阴影,搞的我睡不好觉,也吃不好饭。我试图用人性和道德来说服自己,难道就是西方人所说的,风度?或者说是中国人说的宿命?那么想出杀人的方法就应该已经放弃了这些,何必再计较波罗那条命呢,要说不能杀害无辜的人,那奥特勃恩太太呢,和简铂金扮演的那个女佣人呢,都是无辜的。我觉得策划整件案子的人事应该是厚黑学有一定程度的人。 最后只能解释老太太给波罗套了无敌盾了。


后记- - -最近我读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面的关中三魔每个人性格不一,最后的下场也各不相同,联想到本电影,每个人物的结局确实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5 ) 你一定是疯了,不,我没疯!

无聊时又回顾了一遍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之作,个人最喜欢的她的一部作品—《尼罗河上的惨案》。 两任波洛,个人比较喜欢由彼德·乌斯蒂诺夫扮演的这部电影中的这位,诙谐中透着小狡猾,胖胖的爱偷听的大侦探!里面的人物都很有特点,演员朔造的很成功! 如画的埃及风光,缜密紧凑的叙事手法,作为一部侦探片很引人入胜!每个人都有嫌疑,每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过程都可以被我们的大侦探演绎(脑洞)的很精彩,到最后他又推翻这一切,告诉你原来还有个你最意想不到的,不愿相信的结论 。(之前你在干嘛?逗我们玩么?!) 还记得的经典台词一是最后对决中波洛和嫌疑人的对峙 :你一定是疯了?(波洛很镇定又幽默地告知:)不,我没疯…… 加上我喜欢的上译配音,记忆深刻!还有一句是在美丽的尼罗河岸波洛意味深长的一句:“女人最大的心愿是有人爱她”。很值得收藏的一部老电影!

 6 ) 尼罗河惨案

整体电影节奏感觉有点偏慢 ,造型服装和环境设计的很美 ,尤其是服装 ,好喜欢 。(●✿∀✿●)

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每个人的特写 ,表现出了每个人的心有鬼胎 。看到最后以为还会有个大反转 ,其实看到后面就有点猜出来啦 。没看过原著, 总体来说高潮太靠后了 ,不过还是蛮喜欢!

 短评

在尼罗河的游轮上看《尼罗河上的惨案》,被流水账一般的叙事勾起无限睡意。白富美一死就猜到结尾,没有悬疑也没有惊喜。

8分钟前
  • 马什么梅?
  • 较差

上译配的绝美!

12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看老版配音才够班!~

16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女人要的只是别人爱她。

20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可以说这是我第一部接触推理小说改编电影的经典名著了——那个时候不知道阿加莎,不知道什么叫推理小说,不喜欢看外国电影——感觉他们长得好奇怪——但是这部片子我却深深记住了最后的凶手手法,最后的破案过程,以及看过之后我的震惊!想不到若干年后我成了阿婆的终极粉丝,与侦探小说结下不解之缘…

24分钟前
  • M好きだ
  • 力荐

——你这个臭不可闻的法国小人!——比利时小人,太太。

28分钟前
  • 老探戈
  • 力荐

不知道是不是侦探小说看多了,还是发现了一些Bug。当年去埃及的时候有在船上看到他们住过的酒店,石块从神庙顶上落下的位置也踩过。

29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为什么推理小说拍成电影感觉就会衰很多,各种线索好像很刻意似的。波洛这个大衰神哈哈。你们这些脑残的凶手,看到波洛跟着也不改天杀!哼!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准确的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一并都是“听”来的,是我通过听广播里每天连播的电影原音“看”的,很悬疑,很刺激,上译的配音也真是不错~~

33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最打动我的竟然是埃及风光和女演员服装?(误)整体来看比较大的败笔是节奏感,中段一度疲软,侦探在对每个人进行重复问话,看得人想快进。结尾收回来了,但是又略显突兀。很好奇阿婆原著是如何处理的。

37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穷男主和富婆见面的那一段真的是天才:自从富婆闺蜜把男友介绍给富婆以后,闺蜜就被摄影机抛弃了,然后给了好几个富婆穷男主的脸部特写,那个眼波流转哦,大家都懂啦,接着导演一点不费口舌,直接切到富婆的叔叔从报纸上得知了富婆和穷男主的婚讯,太聪明了。还有埃及石柱那,无声胜有声——“要来了”

39分钟前
  • yours truly 比
  • 力荐

勉强及格,故事好,另有埃及古建可看,全片的光都给的太透了,好像生怕别人看不出来在布景里拍的,而且就电影里的这艘船来看,犯罪过程的时间条件似乎难以具备。上译的配音有加分,不然很可能看睡过去。米亚法罗演这种角色意外

4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慕名久矣,无奈小小失望。几场群戏很精彩,场面调度颇有章法,配乐虽少,却总能在剧情起承转折处,并结合人物表演,加深戏剧感,但几处过渡略显生硬,线索过于刻意,珍珠项链的问题也一掠而过,即使最后精彩的解密过程依然无法掩饰其不足。ps:女人要的只是别人爱她。

42分钟前
  • 纪月航
  • 还行

"The Greatest wish of women, is to inspire love."

45分钟前
  • 西莫洛托
  • 力荐

这段埃及景色 真是美极了,童年记忆啊满满的

46分钟前
  • water
  • 还行

this mark is graded for the film only,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original fiction. the cinematic version has changed lovely Linnet into a mean girl who seems deserving her destiny. Moreover, some deleted foils are protrayed vividly in Christie's pa

50分钟前
  • 豆友2165295
  • 较差

彼得·乌斯蒂诺夫第一次出演波洛,之后还有五次,一共三部电影三部电视。剧情是毋庸置疑的经典,不过加入那条蛇的情节有点画蛇添足,而且导致在凶手萌生杀机的时间问题上存在矛盾。

51分钟前
  • Columbo
  • 力荐

“她曾和拳王过招十五回合,拳王从此一蹶不振。”

54分钟前
  • 张熊熊
  • 力荐

根据阿婆同名经典推理小说改编,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有巨大影响。

58分钟前
  • 豆友2790706
  • 力荐

片中有个女人穿了一件大露背的裙子,对于当年还是初中生的我冲击力太大了

59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