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卡西·阿弗莱克,卢卡斯·赫奇斯,米歇尔·威廉姆斯,C·J·威尔逊

导演:肯尼思·洛纳根

 剧照

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2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3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4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5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6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3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4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5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6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7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8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19海边的曼彻斯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8:59

详细剧情

李(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是一名颓废压抑的修理工,在得知哥哥乔伊(凯尔·钱德勒 Kyle Chandler 饰)去世的消息后,李回到了故乡——海边的曼彻斯特处理乔伊的后事。根据乔伊的遗嘱,李将会成为乔伊的儿子帕特里克(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 es 饰)的监护人,李打算将帕特里克带回波士顿,但很显然帕特里克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和朋友们,但李亦不愿在这片伤心地久留。 原来,曼彻斯特埋藏着李的一段绝望的回忆,他的过失使得两个女儿葬身火海,妻子兰迪(米歇尔·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饰)亦因此而离开了他。此次重回故乡,李再度见到了已经再婚并且即将做妈妈的兰迪,与此同时,帕特里克那失踪已久的母亲艾丽斯(格瑞辰·摩尔 Gretchen Mol 饰)亦联系上了帕特里克,希望他能够成为她的新家庭中的一员。©豆瓣

 长篇影评

 1 ) 《海边的曼彻斯特》

《海边的曼彻斯特》所聚焦的并非是那座自以的英国工业城市,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海边小镇,于此中这部作品的镜头虽然美的明亮动人,但其所一展关乎生死离别的悲情,却成为了电影深厚的情感沉淀,导演肯尼斯·罗纳根将一种类似于日本是枝裕和的电影手法带入了此作,无可挑剔的剧本、镜头和节奏所酝酿而出的情感,使如此的克制内敛且细腻真挚,让人在一座明媚平凡的海滨之城中品尝到了当悲伤逆流成河后的生活真谛。 转自:梦里诗书

 2 ) 【死理性派】这不是一个生命创伤的无底洞

这篇长评之前的标题叫“《海边的曼彻斯特》到底好在哪里?”主要探讨编剧如何深藏功与名,在厚实的绝望外壳中塞进了一个温情内核。
后来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将“丧”作为本片的关键词,对此,我想多唠叨两句以表反骨。
无可厚非,“丧”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可是影片并没有一“丧”到底,万“丧”不复。
表面上,《海边》颠覆了好莱坞大团圆结局的叙事惯例,实际上,影片夹带了“小团圆”结局的私货——家庭关系幸存,在叔侄间延续,男主从自我放逐中觉醒,回归社会、正常工作。
曼彻斯特是回不去了,这点编剧并没有硬拗,否则就用力过猛了不是。
影片了创造一个巨大的幻觉,极力渲染Lee的创伤与绝望。影片接近尾声,Lee再次背井离乡,偏偏这不是结局,结局是叔侄一起垂钓的背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说《海边》是一部白人影片,我无比赞同,并不是因为它从演员到编剧到导演都是白人,而是它因为传递了白人文化的核心:家庭和工作。几百年前,这一价值观随着五月花号一起登陆新大陆,并奇迹般地催生了一个超级大国。
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白人正在成为美国的少数,原本凝聚社会共识的WASP价值观(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逐步被多元主义所瓦解甚至取代。许许多多像Lee这样的白人工薪阶层,其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面临严峻挑战,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和种族身份,被“政治正确”无情鞭挞。
《海边》所讲述的,是家庭摧毁了一个人,同样也是家庭拯救了他,最后的最后,这个人会好好工作、正常生活。
这个结局,非常好莱坞,非常白人精神,真爱无敌,家庭至上。
借一个悲剧的壳,招一种价值观的魂,这个过程如此迂回,以致让大多数人以为它只是一个生命创伤的无底洞。
更新于2017.03.26

--------------------------原文分割线------------------------

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有很多,最直观的大概有两个:影像技巧和叙事策略。如果说爆米花电影诉诸于视觉奇观,炫技炫到让你忽略逻辑漏洞,那么《海边的曼切斯特》显然倚重于叙事,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讲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当然不乏视觉和叙事俱佳的影片,如《美国往事》《肖申克的救赎》《黑客帝国》等等,视觉效果炸裂,还能给你讲点大道理让你记一辈子。
《海边的曼切斯特》的调性沉闷而灰暗,因为生活本是如此。影像是妥妥的现实主义风格,简单、自然、直接,大段大段展现海滨风光的空镜头,大段大段人物对话的中景镜头,能把这部片子看完,一定不是因为曼切斯特的风景有多美,而是出色的叙事引得你不断追问:“然后呢?”
剧照

Manchester by the sea

影片以男主角Lee Chandler为时空和情感的中心,根据他的所见与所感构建两条叙事链:一是Lee的回忆,二是Lee在“当下现实”的行为。三个重要段落,基本划分出影片的开端、高潮和结局:
段落1 哥哥Joe心脏病发猝然离世
段落2 由现实和闪回组合而成,“现实”是Lee得知自己要成为侄子Patrick的监护人,“闪回”是Lee过失造成火灾的事件始末
段落3 偶遇前妻Randi
两条叙事链并不复杂,都是按顺时序展开,但叙事链相互交错,毫无预警地在过去和现在、回忆和现实间跳切,令观者云里雾里,也因此铺设了巨大的悬念和戏剧张力。在影片中段交代了火灾始末后,才算完成了人物背景的拼图,现实行为线开始得到强化。
当把所有的情节线索还原为顺时序,一部成长史浮出水面,不是少年Patrick的,是Lee的成长史。
要体认其中含义,诸多细节有待索隐。做完文本细读,我不禁感叹编剧和导演的用心。几个好演员,又将这份匠心完美呈现。

1. 性格埋下伏笔,过失不是偶然

在哥哥Joe去世之前,Lee一直是个大龄男孩。即便是儿女绕膝之时,他也没有扮演好父亲的角色。那时Lee的生活就像曼切斯特的海一样平静,他热衷于出海钓鱼,在船上喝够一整天再醉醺醺地回家。妻子Randi重感冒也不能动摇他的行程,幸好有岳父母来照看。当出海归来的Lee得知岳父母刚好离开时,他的反应就像家里的保姆突然辞职了。
对于孩子,他的的确确是发自心底的爱,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挨个拥抱亲吻他们,甚至还不顾妻子Randi的阻挠把婴儿高高举起。从Randi的反应可以看出,一旦婴儿哭闹,将会由她来收拾。
Lee的回忆片段,回到家中抱起儿子

哥哥Joe心脏病住院,医生解释病情时他一言不发,直到Joe为了缓解气氛,抓住医生的口误问了一个题外话:“那什么是好疾病呢?”医生回答:“Poison Ivy”(一语双关,DC漫画的反派“毒藤女”,同时也有“皮疹”的意思)。
Lee这时候接腔了:“这个段子不错。”激怒嫂子Elise愤然离开,父亲和哥哥都要去挽留,避免在这个非常时刻再添家庭矛盾,Lee却不嫌事儿大地撂狠话:“去她的!” Lee表达不满时根本不考虑父兄的感受。
父亲和哥哥让Lee消停点

妻子、儿女、父兄给予Lee的爱太多,这份爱将他的鲁莽和自私包裹起来,以至于他的小打小闹甚至恣意妄为总是被原谅,而孩子的死亡、父兄相继离世彻底终结了所有包容。
凛冬之夜,酒肉朋友聚会、酒精、可卡因、妻子重感冒、壁炉……如此叠加,将Lee的粗心和自私放大成一个万劫不复的错误,三个年幼的孩子葬身火海,消防员只救出了已昏厥的Randi,火灾那晚她从天黑哭到天明,被推入救护车时仍在呜咽。
全世界都背对你,还有哥哥在


2. 自毁之路通向堕落,爱与被爱才是救赎

Lee认定自己是罪人,于是选择远走他乡,自我放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他同样拒人于千里之外,避免任何社交。
工作之余Lee在酒吧独自喝酒,恍惚之间陷入被害妄想,对无意中与他视线相接的陌生人升腾起敌意,大打出手。这便是火灾后到哥哥去世前Lee生活的全部,影片匆匆带过,仿佛他不在曼切斯特的日子里,所有生活都失去了意义。
哥哥猝然离世令他返回故乡曼切斯特,驱车路上一组街景镜头,用Lee的视点呈现出曼切斯特绵延的海岸线、拖网渔船、熟悉的道路、社区、教堂和法院,他最美好的和最惨烈的记忆散布在这座小城的各个角落,冷不防地出现在眼前,清晰地刺痛他的心绪。
在医院里,Lee提起要通知家人,是哥哥的生前好友George告诉他,他的叔叔婶婶已搬离原住址一段时间。Lee提起前妻,脱口而出的却是“my wife”,经他人纠正改口为“ex-wife”。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停留在过去的记忆里,连语言系统都未曾更新,在医院也许是他第一次说出“ex-wife”这个词。
哥哥Joe去世,侄子Patrick成为Lee这世上唯一的至亲。以前Joe住院,都由Lee来接管Patrick的生活。但用Lee的话来说,他只是个“backup”(后备方案),从来不用真正为这个孩子的生活负责。但这一次,Joe把儿子的监护权完全托付给Lee。在律师所念遗嘱的段落,不断切入Lee回忆中火灾的镜头,与现实类比、交叠。
Joe在遗嘱里有极为周全的安排,包含了Lee搬回曼切斯特的搬家费、Lee找到新工作前的生活费等等,用意明显——让Lee回到曼切斯特。这既是为更好地照顾Patrick而安排,也是为了用Patrick去拴住Lee,让他勇敢的直面过去,不要再一味逃离。但Lee却执意在处理完后事立刻带着Patrick搬离曼切斯特,他毋庸置疑的态度,遭到了Patrick的激烈反叛。
Patrick不愿搬离曼切斯特

Patrick在父亲过世后似乎云淡风轻,他还是那个精力过剩的人气少年,继续呼朋引伴、参加乐队排练、经营两段恋情,如果教练同意,他还要保持冰球训练。但也是与教练的对话中,Patrick道出了他“反常”的缘由:“说实话我需要找点事情分散注意力。”
Lee对此全然不觉,在与Randi的电话中他说:“我觉得他还好,他有很多朋友……”葬礼结束后,Patrick询问Lee能否让其中一个女朋友来家里过夜,Lee断然拒绝,理由是Lee不喜欢那个女孩。那个夜晚,无所事事的Patrick打开冰箱找吃的,却对着掉落的冷冻鸡肉崩溃大哭。
之后穿插了两段闪回,是Lee的回忆,火灾之后,陪着他、守着他的除了Joe,还有Patrick,他们一起给了他家人的温暖。
哥哥Joe和Patrick帮Lee安置新居

翌日,Lee跟Patrick商量重新规划未来,虽然以Patrick逆反告终,但Lee终于学会为他人着想。Lee载Patrick去他生母Elise家吃饭、设法找钱维修Joe的船、帮Patrick打掩护制造他和女朋友独处的机会……对于Lee而言,所有人情世故已随着多年的自我隔离变得生疏,照顾Patrick成了他的“演练场”,他笨拙而生硬地练习着,一颗冰封已久的心有了人情味的复苏。沿着这个趋势,电影可以向一个美好的结局发展。直到Lee偶遇前妻,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3. 峰回路转之时,悲伤回到原点

在相遇的那一刻,Lee还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讲一点场面话,夸Randi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帅气。但是Randi话锋一转,哽咽聊起过往,Lee开始回温的状态瞬间跌回冰点,他再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偶遇前妻Randi

下一个场景Lee坐在酒吧前独自喝酒,起身时撞到一个正好路过的陌生人,接受了对方的道歉,Lee却又出其不意地打了对方一拳,瞬间被一群人围殴。在谁都认识谁的的曼切斯特小城里,“谁动我兄弟就等于动我”是人情网络的基本法则。
幸好George在场,替Lee解了围。在George家,Lee醒来第一句话是问Patrick在哪里。可是在酒吧买醉时,他只沉溺在悲痛的回忆里,现实如此可憎,他恨不得自己被乱拳打死,全然忘记了自己作为监护人的承诺。
最后,Lee在家做饭时打瞌睡,差点引发火灾,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意识到过去是无法战胜的梦魇,认清自己没有能力照顾Patrick的事实。如他所言:“I can't beat it.”
结局是趋于圆满的,编剧安排了一个巧合,George家的孩子正好到了独立生活的年龄,空出房间可以接纳Patrick。George对Patrick视如己出,Lee终究还是搬离了曼切斯特。
之所以说“结局趋于圆满”,是因为Lee走出了进退维谷的困境,既能妥善安顿Patrick,也暂时获得喘息,不必强求自己搬回曼切斯特。更重要的是,Lee没有回到苟活、颓废的状态,他找了一份待遇稍好的新工作,也在找一个更像“家”的住所,随时等待Patrick来访。而从前,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
影片结尾停留在Lee和Patrick出海钓鱼的背影上,一切仿若如故,却已沧海桑田。

Lee的过失固然难以宽恕,回忆已是对他最严厉的惩罚。自毁的人生不能令他获得半分救赎,反而被悔恨与负罪吞噬得更深。Patrick既是Lee照顾的对象,也是无形中拯救了Lee的人,让他惨淡混沌的人生有了一星光亮和焦点,帮他把未尽的责任、未酬的夙愿完成。
影片主题沉重,却有暖意弥漫。快意和痛苦交织,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一部好电影,就是把众人皆知却难以名状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些深埋在繁芜细节中的共鸣,也许不会在你观影过程中触发,但会使你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回想起某个片段,喃喃自语道:“是啊,是这样的……”至此,这部电影完成了它的讲述。

公众号:乐多
ID:duofunny

===========附上我回答的几个问题,与上文内容略有重复=========
1.觉得这电影很一般的人有没有?
回答:你觉得电影一般很正常,有的人喜欢看热闹,有的人喜欢看门道。
电影拍得比较含蓄晦涩,如果不沉浸在它的细节里,随时去思考导演拍这个镜头的用意,很容易忽略掉精彩的细节,逻辑线也断掉,从而觉得它是一部平淡无味的片子。但是如果你认真的品读,会发现它匠心独运。
话说回来,谁也没有资格要求你认真而平静地看一部电影,这样会很累。
我不同意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但我理解你。我偶尔也爱看爆米花电影。

2. 能不能从专业角度给我讲讲这片好在哪?
回答:正好写了长评,如果懒得看,这里总结一下。你觉得这部电影一般,主要是因为现实主义style 的摄影风格,大段海滨风光空镜头和人物对话的中景镜头,这是最普遍的拍摄手法,甚至新闻联播都爱用。电影是视觉的艺术,如果没有直观的冲击,容易让人觉得这部电影一般。
题材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故事,正如警察宣布Lee无罪时说的:“世上保准有其他成千上万个人也都在这一晚犯了错”。
能把这部片子看完,一定不是因为曼切斯特的风景有多美,而是出色的叙事引得你不断追问:“然后呢?”
除了主人公Lee,侄子Patrick的感情戏处理得也很到位。父亲死后他似乎云淡风轻,继续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却在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对着冻鸡肉崩溃大哭。我的一个朋友,他的父亲在他十几岁时离世,刚开始一段时间他是懵的,只知道要继续上学、参加活动,把自己安排得满满的。后来父亲生日到了,他一个人喝酒哭得稀里哗啦,他说:我特想有个爸来揍我。
一部好电影,就是把众人皆知却难以名状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些深埋在繁芜细节中的共鸣,也许不会在你观影过程中触发,但会使你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回想起某个片段,喃喃自语道:“是啊,是这样的……”至此,这部电影完成了它的讲述。

3. 前妻为什么而愧疚?
回答:因为前妻还爱他,心里没有放下他。她在火灾后对Lee说的所有刻薄的话,都是人之常情,设想一个母亲,一夜之间失去三个孩子,都是惨死火海中,她如何能够不愤怒、不悲痛。
Lee的过失是不可原谅的,但是时过境迁,前妻的伤口已经渐渐愈合,丧子之痛淡出,她渴望重新得到Lee的爱,所以她会感到愧疚。

4. 继父家怎么了?
回答:他们吃饭过程中三个人都很紧张,都处于防御状态,无法正常对话交流。
Patrick的妈妈Elise曾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是继父通过宗教力量引导她变成一个正常人。
Patrick的出现肯定会扰动Elise的情绪,刺激她的回忆,严重的话会把她打回到从前的状态,酗酒、失常、堕落。
从后来继父给Patrick发邮件可以看出,Elise还没准备好,可能在Patrick走后她又崩溃了。所以继父在邮件里说如果Patrick来访要提前告诉他,委婉表达了Elise不会成为Patrick的监护人。

5. 毒藤女为什么是good disease?
回答:医生口误,她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Joe的病情严峻,不是那种可以治愈的病。相反,poison ivy(皮疹)是可以治愈的病,所以是“good disease”。poison ivy在DC漫画里还有“毒藤女”的意思,医生编了个不错的段子来缓解凝重的气氛。

 3 ) 我开始看到光明

本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缩减版收录《环球银幕》。 前言 2016年的圣丹斯秀场,编剧出身的导演肯尼斯·罗纳根献上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抒情诗。独立影片《海边的曼切斯特》讲述了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Lee,中年男人,水管工,独居于波士顿一间简陋的公寓。由于长兄突然离世,他不得不回到家乡料理其后事,那些封锁在往事里的伤口不得不面对第二次撕裂。素描画般的海边小镇景色,现实与回忆的撞击游戏不停上演,渔船上的嬉闹声伴随着令人心碎的哭泣。罗纳根选择用自然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愉悦的忧郁,回荡着的是挥之不去的无可奈何:我们有权利选择逃避,有权利不与过去和解,有权利缩在坚硬的保护壳里,有权利选择如何继续早就遍体鳞伤的人生。 11月18日在北美院线上映后,该片更是收获了美国媒体的好评如潮,无疑加大了该片的冲奥筹码。目前已经拿下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并获影评人选择奖最佳影片提名的《海边的曼切斯特》在MetaCritic 综评高达 95 分,给出了满分的《综艺》杂志评论道:“持续的悲伤和救赎的希望是和戏剧艺术自身一样永恒的主题,但是它们极少能勾起《海边的曼切斯特》里所有的这种揉杂了非凡的爱、愤怒、痛感和脆弱的幽默的复杂情绪。”《纽约客》则评论说:“《海边的曼切斯特》里流线般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不禁想起《费城故事》。”男主角的扮演和卡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的光环则更为耀眼,已荣获哥谭独立电影奖、美国国家评论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沙漠棕榈成就奖、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演员,含《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在内的不少媒体更是直接在影评里盛赞卡西的表演,在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角逐中被广泛看好。 正文 从一众独立影片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有很多,对《海边的曼切斯特》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把平常不过的故事讲得婉转动人、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本事。 影片伊始几个精美构图的镜框里充盈着平静美好的小镇风光,一如片名,海边的曼切斯特。林立着的小屋色调明亮而温暖,蔚蓝海面上波光粼粼,好似跃动着一排排轻快的音符,不论景深如何变化,始终聚焦在一艘小船上:远处是正在掌舵的 Joe,近处正值壮年的 Lee 和时年尚幼的 Patrick 握着鱼竿在甲板上打趣。一阵猝不及防,镜头切到了步入中年、胡子拉碴的 Lee,面无表情继续着无趣的常规:倒垃圾、铲雪,独居的他做着一连串更显孤独的繁琐杂事,紧接着的是与顾客争吵、酒吧滋事,像一只脾气火爆的刺猬,时刻用具有攻击性的外壳掩饰内心深处不忍触碰的伤口。影片里有太多闪回,不同时空的交叉剪辑变成常态,观众恍若置身于一辆在荒无人烟的大道上疾驰的车上,然而时不时跳到路中央的野生动物迫使司机一次次踩急刹车,后座的你我惊魂未定,却依旧期待继续这揪心的旅程。这般讲故事的方法算不上新颖,却能够源源不断输送扣人心弦的感染力,记忆总是突然冒出来干扰当下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日常?只不过在电影里,它更强烈、更痛切、更一针见血。 影片对人物心理发展轨迹的描绘无比真实,使深陷在生活藩篱里的观众感同身受。故事的现实时间线,从 Joe 的心脏病突发过世到葬礼再到遗体下葬,本该是完全沉浸在泪水与伤痛中,拒绝任何一丝亮色。然而,罗纳根却选择另辟蹊径,呈现一幅完整的生活画卷,其中不可或缺的,除了眼泪,还有笑意。Patrick 早已成长为帅气的少年,喜爱乘船出海,应付两个女朋友游刃有余,还是冰上曲棍球校队和乐队的主力。全景用得恰到好处,Patrick 在校队训练时得知父亲过世噩耗,距离使得他的面部表情不可见。随后,他到太平间看了父亲最后一眼、即刻转身离去,当晚叫来了一群朋友高声聊天,在事务所等候室里漫不经心、手指不曾离开手机屏幕,葬礼上手机响个不停手忙脚乱到处翻找,然而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举动,都在看到冰箱里的冷冻鸡肉时化为乌有,联想到过世多日的父亲还在冷柜躺着,Patrick 精神崩溃了,无忧无虑的假面或许只是为了不让撕心裂肺任意肆虐。作为叔叔的 Lee 彻夜坐在他床边的椅子上,看着他安稳入眠才得以安心,这一幕像极了回忆中那温馨与悲痛交织的画面:当年在警局,Joe 彻夜未眠,等着接受警察问询的 Lee,是亲人间的关怀支撑彼此度过最难捱的时光。即使经历再大的不幸,都不会时刻将悲伤挂在脸上,但悲伤从不停驻在身体的表层,而是不断向深处渗透,成为永远无法分割的分子融入灵魂。影片里的幽默来源于生活中不经意的过失,搬不上救护车的担架、夜晚被冰箱打得头疼、流血不止时响起的电话,这些经历者欲哭无泪、旁观者心疼万分却忍不住笑出声的瞬间,使得这曲悲歌妙趣横生。 贴近生活的无常将影片中真实的力量带上新的高度。接近片尾时,《我开始看到光明》(I’m Beginning to See the Light)的音乐响起, Lee 漫步在曼切斯特的小巷上,轻快的脚步透出愉悦的气息,人生中最黑暗的篇章似乎已画上句点,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Randi 出现了,和她第二次婚姻的孩子,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一场情绪失控的戏撕裂了一切伪装,膏药只能覆盖伤口,却不能保证其愈合,一旦重逢创伤的源头,泛起无休止的涟漪。那是一段抓不到重点的谈话,说尽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滔滔不绝不过被用来掩饰手足无措,转身离去写尽了又一个无疾而终。曾经彼此伤害过,和解不一定会让未来的自己好过一些,凝结的伤疤铸成了冷若冰霜的躯体,生活里不需要更多的牵强附会。片中用冷漠来掩饰悲伤的情节并不罕见,不分场合的情绪发作,狼狈不堪,就像那场火灾,Lee 站在屋外、目光呆滞地注视着无情的烈焰,火光吞噬了一切,散落一地灰烬,留给他一辈子抚不平的伤口、解不开的心结,但活着是一种本能,一项充满了遗憾和悔恨的志业。影片震撼人心的力量注定离不开这番变化莫测,正如生活,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依旧需要去迎接新一天的阳光。 《海边的曼切斯特》里没有超级英雄,每个人既是反派也是英雄,在波澜不惊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故事收归于平静,一种混合了妥协与精疲力竭的云淡风轻,镜头里有生活中最痛苦却也最真实的一面,这或许就是它最持久最不可阻挡的魔力。

 4 ) 经典台词

1.我的心都已经破碎了,它会一直破碎,相信你也是。”

2.你不明白,我心里什么都没有了。

3.“其实我们无处可去,身上背负着伤痛,没有救赎、没有解脱,可这才是人生啊。”

4.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5.我选择不与过去和解

6.生活便是这样,痛苦和悲伤永远无法被真正忘却,它们就像轻拍岸礁的浪,时刻侵蚀着人脆弱的内心
被生活杀死的人,终究还会被囚禁在生活里,海边的曼彻斯特,便是Lee一生的囚牢

7痛苦必将永存,但生活还要继续,就如那个冰封严寒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也会有短暂的春天

 5 ) 不是所有人都能与过去和解

男主从头丧到尾,所有的悲喜也都置身事外。整个小镇也都是冗长的街道,走不出的回忆。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余生也就带着故事沉入海底 苟延残喘的活着才能觉得是救赎吧。 并且觉得如果男主最后留在小镇可能会活不下去,但是最后他在波士顿准备找一间两室的房子想着侄子有可能会去看他 是全片透露的一丝阳光。看完这部片子我十分麻木,没有被“丧”到不颓废,没有被治愈到觉得温暖,只是悲伤。生命与死亡,本来就不能救赎不是么,本来经历过类似于致命的痛苦之后,寥寥几人真的可以恢复乐观呢?人生很多真相剥开来,不忍卒视,既然如此,让它静默存在,与丧共处。旁观的人呀,不要拆穿。

 6 ) 走不出悲伤的人

这是一部非常“丧”的电影。时隔四五个月终于下定决心重看,还是被悲哀击溃。

故事是很典型的美国独立电影感觉的:Lee(卡西·阿弗莱克)独居在波士顿做公寓大楼勤杂工,得知哥哥Joe(凯尔·钱德勒)因心脏疾病去世的消息,他驱车赶回家乡曼彻斯特。Joe的16岁儿子Patrick(卢卡斯·赫奇斯)的监护职责同时也落在了Lee的头上,需要他一并解决。其实最早在圣丹斯首映后看到这个剧情介绍的我,内心是拒绝的。这种中产疗伤电影,主角无非就是以下几种情况,1和前任重修旧好,2遇见新的爱情,3和侄子冰释前嫌,甚至4得到上帝的救赎。有太多太多这样的电影了,多到觉得没有再看的必要。而看毕才知道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是完全相反的:走出过去、遇见新感情、冰释前嫌这里一个都没有,它说的是一个被悲伤击垮再也回不去的人,它说的是一个活着仿佛死了的人,它说的是死亡的力量——死亡不仅带走生命,更给生还的人留下痛苦,而这痛苦可以有多大呢?

肯尼斯·罗纳根一共三部自编自导的长片(他写了更多话剧),无一例外都跟死亡有关。第一部《你可以依靠我》上来就是一对姐弟的父母出了意外,导致他们成了孤儿;第二部《玛格丽特》故事起因是主角间接制造了一起车祸导致路人重伤去世;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又是以死亡开始,全程用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其他的人物,以及——更多的死亡。

很难不注意到本片最大的特点是毫无征兆地不断插入多断闪回,没有任何字幕或效果提示时间跳到了哪里,有些甚至很短只有一个镜头。起初我对这种做法不甚适应,直到影片的情节慢慢开始才发现是这样:Lee驾车回曼彻斯特,看见海对面隐约的房屋和树木,闪回一个他坐在船尾吹着海风的镜头;Lee感到医院,无奈还是晚了一步,到达时被告知哥哥已离世,和医生乘电梯去底楼太平间,这时候突然切回哥哥被确诊的时候,一家人在病房里五味杂陈演变为争吵。我想这些闪回就真的像是人很自然的思维体现:或许Lee已经有一阵没有和哥哥联系,或许他们联系了但哥哥身体听上去还稳定。但看见好久没见过的熟悉的海面,会想起几年前的夏天自己享受的片刻宁静;看见医院冷冰冰的天花板和白炽灯的时候,才会突然一下想起医生告诉他们坏消息的那一天。其实从确诊那天起,这悲哀的一天就已是注定,只是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Lee早就预知到了这天,所以似乎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曼彻斯特是一座位于波士顿东北约40公里、人口五千、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小镇,也曾出现在其他的电影里,比如《情声深诉》(1970)和《假结婚》(2009)。它是一个普通的风景秀丽的麻省海滨小镇,有度假旅游闻名的海滩。这里的居民生活安稳富足,许多人家还有小船以供夏天出海。曼彻斯特作为影片的标题,不仅是一个地名,同时也像是一个角色,而导演镜头下的曼彻斯特是灰蒙蒙的。电影里,天空和海的界限模糊不清,不知道那一大片灰哪里是空气哪里是冰冷的海水。连街道建筑都显得普通冷清,没有特点。这个镇子也小得不可思议,似乎所有的居民都互相认识——Lee所到之处,人们窃窃私语:这就是那个Lee吗?是他,就是他。人们投来复杂的神色,而Lee也习以为常似的全部接下。或许Lee已经很久没有回曼彻斯特了。他记忆里的曼彻斯特,有轻风徐徐的夏天。兄弟二人带着Patrick一起出海,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

但现实似乎永远是冬天。东海岸的冬天,寒风刺骨,阴冷无尽。曾听过无数的年轻人半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努力工作存的钱,都是为了退休搬去加州晒太阳。东岸的冬天一来就是半年,在这样的天气里,似乎连悲伤都会被无限放大。

回忆的片段慢慢拼凑成整体,Lee和Randi(米歇尔·威廉姆斯)是如胶似漆的年轻小夫妻,三个孩子个个可爱,房子看上去舒适温暖,很有家的感觉。Lee也有一群狐朋狗友,大家没事就聚在一起喝啤酒打乒乓球,一大屋子人吵吵闹闹。很简单但是幸福的普通人家生活。电影进行到这个时候,Lee的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观众们的好奇心达到了峰值。所以随着谜底揭开,我们和Lee一起陷入大型崩溃。这样的一个连正面镜头都没忍心给的悲剧,普通人要怎么才走得出来?

罗纳根是一个纽约上西区犹太家庭中长大的的剧作家,父母都是心理咨询行业人士,条件优渥。这让他非常擅长描写人物心理的同时,也有着不可避免的中产知识分子视角——“人的生存状态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他的几部前作故事和人物在这方面的设定都比较明显,其实这种完全围绕单个人物思考和纠结的故事很容易陷入影响叙事的怪圈(比如《玛格丽特》),因为纯粹依靠角色的内心活动和道德判断,能说的还是有限的。就算《玛格丽特》设定在导演最熟悉的上西区,也不觉得纽约这座城给故事的重量增添了筹码;主角虽然出于道德纠结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我感觉最终的刻画还是归于单薄——不仅仅是因为我对主角的行为没有认同。

环境和社会是人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很聪明地,电影的创作者们(不仅是导演,故事最初的想法是来自麻省本地人马特达蒙和约翰卡拉辛斯基)把角色的身份置于了普通的海边小镇的家庭,让他自带一种工薪阶级的接地气气质。虽然最终因为罗纳根的视角问题,电影仍旧没有把矛盾集中在外界条件上,比如Lee的老板虽有台词但只是拌嘴,不制造麻烦;Lee的哥哥虽然不希望他走,却什么也不多说随他去;Lee似乎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没有误工的压力,就算要抚养侄子也没有钱方面的压力,等等,这些琐事电影选择不去提及,所有的矛盾完全是来自Lee的内心的,是他自己的选择。其实我想Randi经历的痛苦不会比Lee少,甚至更多,但是电影没有给她更多的描写,而是让她直接选择了改嫁、释怀,重新建立家庭。而Lee选择去做一个公寓维修管理员,因为这份工作要求他投入许多体力劳动,每天打扫前门、去不同的人家检查漏水,跟不同的脾气各异的住户接触,在这种条件下,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连坐下的时间都没有,自然被回忆缠身的时间会相对少些吧,他是在用辛苦而消耗体力的工作麻醉自己。选择离开自己以前的工作、选择离开曼彻斯特去波士顿,都是同样的原因:他可以过得更好,但他一心只想离开自己过去所有经历过的人和事,用余生惩罚自己。

但因为故事悲剧的特殊性,观众会本能地产生更多情感上的认同。除了各位配角同样也写得很好以外,最重要的是卡西阿弗莱克把Lee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棒。在警局试图自杀那段令人动容,我想Lee本来是做好自己这辈子都要在监狱里度过赎罪的打算,没想到警长直接对他说“这是意外,你回去吧”,他才一下子觉得天塌下来,自己连最后赎罪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不如一死了之。而除了警局那场戏稍微动作大些,其他时候几乎都算是收着演的。不是有个说法是现在的人表面看上去平静但内心其实已经崩溃了吗?Lee应该说是他的心早就碎成渣了,碎成灰了,没有了,什么都找不回来了——“哀莫大于心死”。我想他无法跟任何人诉说的原因是,他自己仍旧处在矛盾的漩涡里:内心深处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对火灾负责,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他不知该向谁道歉,Randi吗?还是说谁应该向自己道歉?这是一个痛苦的不上不下的状态,而Lee选择了全盘由自己接受。

Lee回到曼彻斯特以后,工作也暂时做不了了,每天带着侄子在熟悉的镇上处理各种事务,见到过去每天见到的景色和人,回忆就像开闸泄水一样自己再抗拒也阻止不了它们扑面而来。在闪回中,Lee是一个朋友很多,性格外向甚至大大咧咧的人。而现在的他,变得脾气喜怒无常,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喜欢双手插兜眼睛盯着自己脚趾。生活的悲剧能多么彻底地改变一个人,卡西的表演让我有了最深切的认识。

侄子Patrick是戏份第二多的角色,小帅哥Lucas演活了一个正处叛逆期想保持自己酷酷形象但父亲意外离世不得不藏起内心波澜的高中生形象。“我在冰球队,有两个女朋友,还有个乐队,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们”,他这么说道。罗纳根笔下的青少年似乎都是这样,脾气臭,脸更臭,说话冲,不知道他们到底想怎样。但这次的青少年形象比《玛格丽特》里那个女高中生要来得层次丰富很多了。Patrick和父亲平时的关系是怎么样我们并不知道,想必和普通高中生一样矛盾不少;他肯定也很久没有见到叔叔,两人相见甚至都不太聊起父亲的过世。他的行为举止早就褪去了同龄人的稚气,像个小大人一样强忍着悲伤也要照做每天安排好的事。只有在看见冰箱里速冻鸡的那场戏他崩溃大哭,才会想起他毕竟只是个16岁的孩子。罗纳根说过,自己喜欢刻画青少年的形象,因为生活中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和大人的反应自然会很不一样。Patrick这个角色,和Lee一样,既有本身故事背景的悲剧笼罩,又维持了人物自己的性格,电影里他们会和身边的人开开玩笑,有一些很有趣的台词。观众们不会陷入巨大的悲悯,也不会把故事完全变成喜剧看待:缜密而丰富的对话下,是苦涩也要坚持的生活本身,它不能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情绪来解释。电影的在悲和喜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

总的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罗纳根三部长片中最完整也最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一部。虽然还是留着莫名其妙的配乐和令人出戏的导演自己客串(那个穿蓝颜色加拿大鹅羽绒服的就是他,那场戏真的太奇怪了),以及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配角戏份,还有略显奇怪的女性角色刻画,但故事整体真诚动人的光芒是无法被掩盖的。卡西这个角色太好了——我想不到任何近些年的电影有比这部更丰富的人物肖像。罗纳根的故事都有个激发一切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你可以依靠我》、《玛格丽特》中的车祸,和《海边》中的火灾。这种大型变故,甚至都不能让观众产生“感同身受”的想法,谁会真的制造一起车祸导致路人在自己面前断气,或者不当心一把火把自己家房子烧了一屋几命全没了呢?或许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甚至假如真正认识Lee这样一个人也完全不知如何宽慰他,因为任何人都做不到。《海边的曼彻斯特》传达的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我们只能任由卡西这样用悲伤惩罚自己的余生,任由曼彻斯特冰冷的海风深入骨髓。

罗纳根的前作因为和制片人、发行公司的意见不一致,被雪藏在剪辑室五六年之久,并在上映后两周就销声匿迹,还差点因此被告上法庭。他本来顺风顺水的职业生涯一度被此事打击至谷底。这次由一个讲述死亡的故事来宣告自己回归,此时竟像是一种命运的轮回。

奥系最佳提名9部电影如果只选一部观看,我会推荐《海边的曼彻斯特》,虽然它没有华丽的镜头,抓马的表演,也完全没有疗愈作用,甚至致郁。小时候我住一楼,一个小姐姐住六楼,我们时常一起玩。突然在有一天她爸爸患急病去世后,这段友谊也随之结束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她,想起那些被悲伤和变故击垮后消失在我生活里的人。现实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人和事让人走出来,很多人或许永远都走不出来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描绘了这样一个永远走不出悲伤的人,并且拍拍他的肩膀说:"It's OK"。


拓展阅读:

1 New Yorker关于罗纳根的一篇人物小传:THE CINEMATIC TRAUMAS OF KENNETH LONERGAN

这篇提到了一些他的前作《玛格丽特》和制片人、发行方的纠葛

2 The New York Times的影评,关于电影深处体现的阶级、种族隔离问题有不少提及,对这方面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十分推荐阅读。

Review: ‘Manchester by the Sea’ and the Tides of Grief

3 关于麻省小镇曼彻斯特的简单介绍来自wiki 页面:Manchester-by-the-Sea, Massachusetts


wx/blog: 米粒电影院

http://emilyliangfilms.com/blog/

 短评

人与人之间最艰难的永远是交流,所以才亿万年来一直在谈话、争吵、道歉和喋喋不休。

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我最怕的就是这种电影,看完以后什么都讲不出,就想静静地待着,静静地沉溺在挥之不去的抑郁中。结局仿佛看到了光,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10分钟前
  • 是心
  • 力荐

我和我不想要的后半生,我和我不愿意和解的自己。你们都朝春天去,就留我在破碎里又丧又美丽。

11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四星半。如果被生活判了死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一场死亡揭开了旧伤,也把最暖的亲情带到面前。细碎的拥抱和拍抚,像零星的火种,终于点燃了男主的心中余烬。即便他心里藏着全世界的冰雪,那也会慢慢溶解,丧门星也会有春天。凯西表演冷静震撼直让人心痛心怜,用幽默外壳下的重度悲伤直指人心。

1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Lee说话是不是美国周杰伦

18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破碎的我怎么拯救破碎的你,阴冷肃杀的冬日海边,冷意钻入骨子无可避退,人生中的低谷寒潮已无可能褪去,不如全力拥抱破碎的自己;多处人物台词重重叠叠,我们从未打算走入他人生活,只愿守住自己的孤岛,沉沦在自己的泥淖。

1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典型的“中产阶级伤痛故事”通过穿插的剪辑打碎了压抑的情绪,喜忧参半的剧本看得出非常花心思,不是暖心的鸡汤,也没有让人沉浸在心碎中,度把握得很好,两个多小时不显漫长。而且算是卡西的独角戏了!他真是个气质独特的演员,没有所谓的“夺金时刻”,却把情绪慢慢渗透到了每一个镜头里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又名《回忆杀》。有遗憾和失望,二刷后感觉对角色的好感甚于电影,卡西的角色写得演得太饱满了,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依恋感。

2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消耗着耐心看完了满心期待的《海》。朋友说好片,我说没感觉。她说我就是日子过得太顺了,我想可能真实是相反面。丧上加霜的PTSD患者和他最后的倔强。有没有同给一星的?想聊聊

29分钟前
  • ALittleSerina
  • 很差

那些劝我们向前看的朋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

31分钟前
  • 11km
  • 推荐

生活流,如何绕过苦难,丧到骨子里的卡西,绕不过去的苦难。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葬礼进行的时候,他听着宝宝的哭声,与那个试图安抚婴儿的男人共享着眼底羞为人察觉的一丝焦虑。他想伸手接过孩子,用他或许尚未消散的那种魔力让宝宝平静下来,又旋即意识到自己不能,也没有理由去为旁人阻止这种连锁的消耗。他累了也尽力了,相信所有人都是一样。

4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最好的生活流电影,难得的是叙事手法又带着变化。叔侄俩各自面对各自的失去,亲情恬淡而走心。没有刻意追求正能量,但曼彻斯特阴冷的海,就这样被琐碎和小幽默一点点填满。——就像全世界的雪,最终会带来全世界的春之苏醒。毫无疑问我的年度最佳。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2016TIFF

47分钟前
  • 布鲁斯老师
  • 力荐

人生的伤口,二十五岁之前怪父母,二十五岁之后怪社会,最惨就是巨大伤口摊开在那里,腐臭流脓永不愈合,然而,无人可怪

5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最后乔在帮老人修锅炉时,老人说自己的父亲在95年出海突然消失。看似突兀的这场戏其实也是电影的主题:世事无常的生活不过只是一成不变的插曲,日子始终在继续,渔民依然每天出海,候鸟迁徙南飞,乔还是乔。

57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音乐略满,阿弗莱克妥妥的影帝提名;作者应该受过女性伤害,女性角色都有点怪。

1小时前
  • Meng
  • 推荐

我冷漠的躯壳里,是抚不平的伤口和解不开的死结。

1小时前
  • toska
  • 力荐

有時關不上冰箱的門 腳趾撞到了桌腿 臨出門找不到手機 嚎啕大哭 你覺得小題大作 只有我自己知道為什麼

1小时前
  • momo
  • 力荐

这几年奥斯卡颁奖季不错的电影,剧本都不能用麦基的《故事》来判断好坏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从那套“好”剧本的标准看李这个人物,它的塑造方式犯大忌,但作为生活流的故事,正是这些所谓的“坏”让这个故事变得不一样,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李这个人物的丧和悲伤反而变得不狗血,更生活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