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衫男子

海外剧英国2017

主演:朱利安·莫里斯,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奥利弗·杰森-科恩,大卫·吉亚西,埃迪·阿诺德,本·巴克,托米·巴斯托,亚瑟·贝特曼,劳拉·卡尔迈克尔,弗拉米妮亚·辛克,保罗·克莱顿,安琪儿·库碧,乔安娜·大卫,弗朗西斯·德·拉·图瓦,菲尔·邓斯特,詹姆斯·麦卡德尔

导演:迈克尔·塞缪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橘衫男子 剧照 NO.1橘衫男子 剧照 NO.2橘衫男子 剧照 NO.3橘衫男子 剧照 NO.4橘衫男子 剧照 NO.5橘衫男子 剧照 NO.6橘衫男子 剧照 NO.13橘衫男子 剧照 NO.14橘衫男子 剧照 NO.15橘衫男子 剧照 NO.16橘衫男子 剧照 NO.17橘衫男子 剧照 NO.18橘衫男子 剧照 NO.19橘衫男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3 13:12

详细剧情

该剧讲述了一个家庭里发生在二战刚结束和当今时代的同志爱情故事,以一幅名为橘衫男子的油画作为引线展现了上世纪同志爱恋的艰难和现今同爱的坎坷。

 长篇影评

 1 ) 莫要同心离居,忧伤终老

看过电影,估计每一个人都向往着汤姆斯画的那个世外桃源般的田园小屋,然而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那幅画后面还藏着另一幅。许多年前,阳光洒满草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穿着橘色衬衫迈克站在这个小屋门口,那是他们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的清晨。就像看到断背山里最后挂在一起的两件衬衫一样,我们感到甜蜜,也感到心如刀绞。人生自古悲寂寥,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伤感,让生活在悲情故事下的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也许那副画就是最好的答案,且行且珍惜,勇敢去追寻,莫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橘色,大学时候特别喜欢的颜色。红色、黄色的重叠就有了不是那么热烈夺目却依然热情温暖的新的颜色。橘色的衬衫与其说穿在他的身上,不如说早已进入汤姆斯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是秋天的颜色,是成熟的颜色,是他认为最美的吧。

两段不同时空的爱恋,却由一个美丽的女子连结起来,她叫Flora。就像第一眼看到暮年的她时,你会觉得她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是的,年轻时的她,金色的波浪卷发,穿着花草图案的复古连衣裙,皎皎如月,她在等待着从战场上归来的爱人。当战争结束时,她以为她终于等到了那个和她一样父母在战争中去世,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惺惺相惜的灵魂伴侣。可是,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吧,她像那个时代的其他女子一样,放弃了工作,放弃了自己和社会的联系,放弃了自己重回独立筹码。她依赖着迈克,也深深爱着他。然而就像所有故事都是不圆满的一样,迈克却先爱上了另一个人,一个男人。

那是在二战时,迈克救了汤姆斯,之后离别之时,汤姆斯忍不住亲吻了迈克。而当汤姆斯走后,迈克摸了摸刚才被亲吻的嘴唇,脸上充满了甜蜜。战后他第一时间去找汤姆斯了。他怯怯地问起汤姆斯的住址,好像一个羞涩的孩子。他的心里是凌乱的,他不知道汤姆斯是否还记得当初的邀请,不知道自己的造访会不会很唐突。不过当他们看到彼此的那一刻,彼此就有了答案。汤姆斯等待着他,他慌乱地拿起酒杯,最后相拥在一起。随后,他们在那个小屋里度过了所有人梦寐的生活,一起吃早饭,洗碗和深情的亲吻。再简陋的地方,有了彼此也就够了。当汤姆斯拿出那些没有寄出的情书,厚厚一叠,迈克是那么的惊讶和兴奋。那时没有寄出,就是为了等待此刻吧。之后迈克迫于当时的压力,要和Flora结婚。虽然汤姆斯不愿意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和别人结婚,可是他还是来了。那时迈克在焦急等待中说了“You came”,就像当初他去找汤姆斯,汤姆斯说的“you came”一样。 最美好的事不过就是你等待的人出现了,出现的就是你等待的人吗?然而他们结婚时,Flora的女友说,很奇怪这样场面竟然没有人哭。也许那种像是兄妹之间的亲情,不会在此刻引起他们内心触动吧。

一切的美好都毁于汤姆斯写给迈克的情书。不过没有这情书,他们关系的断裂也是迟早的,命中注定的悲剧。可是,迈克为什么把别人写的情书好好地放在自己的桌子里呢。谁会这么笨呢?也许他就是这么个笨小孩吧,小时候也受到迈克很多欺负(Was I a beast to you at shcool?)。Flora烧掉了所有的信,当时的她对迈克是鄙夷的恶心的。可是当她想要告诉自己的姐妹时,她退却了。因为她心里还是不愿让他进监狱的。她在气愤中早产,生下了孩子。最后她想通了,她要变为控制者,她要掌控自己的爱情。因为有了孩子,他觉得她赢了。

当爱情的火苗在平静如水的生活中慢慢消逝,迈克得知汤姆斯入狱的消息。他担心,但也懦弱地不敢去看望。但是当听到汤姆斯真心爱着他的时候,他动容了。可是满脸胡茬的汤姆斯出现在他面前时,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骄傲,他不想失去自己在他内心的最后一点美好和自尊。他只是告诉迈克不要把他的小孩培养成像他一样压抑自己的银行职员。后来迈克去看望了汤姆斯的妈妈。(一听到汤姆斯妈妈的声音,我简直爱死了这个在 极品基老伴里想要再多喝几口酒再走的神经质女人。)作为妈妈,她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她保存了那么一个私密的小空间存放所有孩子的画作。此时他看到那个没有脸庞,只有橙色衬衫的男子,他们都知道是谁。作为母亲她又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幸福啊,在那个时代她又是多么伟大,可以包容给予孩子社会所不允许的自由生活。 最后迈克没有拿走那副画,他拿走了那个有着两人共同回忆的战场上的笔记本,唯有此不会被人扔掉不会被人指责吧。然而当迈克的妈妈问起“Is she happy?”的时候, 也许是整个剧里最直击人心扉的话了。 他回到家,看到在炉火旁打盹儿的妻子。也许他看到了即使熟睡也并不是很快乐的妻子。他想要逃离,像一个意气用事、不负责任的孩子一样,对妻子不告而别,想要和汤姆斯远走高飞。可是,最终他还是退却了,他没有勇气上前去迎接他所爱的人。可是到底为什么呢?是因为汤姆斯一群朋友前来让他尴尬,还是一刹那的犹豫让他没有再多向前走一步。最后他回到家,倒在楼梯上大哭。他想要给Flora自由,可是Flora却想继续,她想用后半生去赌赢自己的决定。

我想Flora对汤姆斯是有歉疚和同情的,她是善良的,同时他也是受害者。当迈克决绝地拒绝了去汤姆斯画展的提议,她看着汤姆斯向车内的飞吻,她的眼神里是胜利的光芒。她一直以为自己赢了这个赌注时,可看到那藏在油画背后的画像时,那一刻满头银发、皱纹满面的Flora惊诧地说不出一句话来,她所有的信念都崩塌了,她似乎此刻也才明白自己守护一生的并不是爱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爱情战斗中,她一开始就输了,又如何会赢呢?也许此时她才真正明白爱情的意义,以及她曾经回答小朋友关于帕特洛克罗斯和阿喀琉斯的问题时说的“Love between the heroes was regarded as surpassing the love within marriage.”吧。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Flor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是个错误,也偏要一试。最终我们每个人都会为我们昨天的决定付出代价。

电影有两部,可能第一部更让人触动一些吧。不过有着血脉相连的祖孙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恋,面对着不同的问题。无论是那个同性恋会被送进监狱,人们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和感情的时代,还是更为开放包容有着各种软件支持的今天,其实都让我们思考到底该如何面对一段感情,该如何去爱。以前的你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而让自己像别人一样正常,而失掉最宝贵的自己。而如今,人们可以自由追寻所爱,但是要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依然不是件易事。 也许人一辈子上下求索的就是年老时的不后悔,不厚会曾经某一刻的勇敢和坚持,成就了两颗同样的心跳。

年轻的人们,你的身边可曾出现一个穿着橙色衬衫的男子,抑或是穿着花草图案连衣裙的女孩儿?希望前人的悲剧不会在你身上再次出现,也希望你的故事会是个美好的结局。

 2 ) 爱需要勇气,也需要理解

我只看了第一部分,觉得有些地方和《浴火鸟》还蛮类似的。

相比于《浴火鸟》中的 Luisa,我会更同情 Flora 一些,虽然Michael 最后还是留在 Flora 身边,而 Thomas 却是在看着自己的爱人离去的巴士,无奈又深情地给予了一个飞吻。讽刺的是回头看到这一幕的是 Flora 而不是 Michael。甚至在 Michael决定和 Thomas 一刀两断的时候,是 Flora 提醒他说:你要不要陪一下他,他可能会喝个烂醉。Flora 付出的隐忍,心里承受的压力,是我真的无法想象的。回到他们的爱情故事开始的地方,Michael 如愿的在战争结束后去找了 Thomas,两人在乡间的小屋度过了美好的二人时光。但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Michael 终究还是要回去和 Flora 结婚,他对 Thomas 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我:你认为我们之间有可能么?我们会成为丈夫和妻子么?其实也不能怪他,毕竟是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男人与男人发生关系被形容为鸡奸,是要被逮捕入狱的。这也为 Flora 后来的隐忍埋下了伏笔,即使 Flora 发现了 Michael 的秘密,她还是选择原谅,因为不想自己爱的人受牢狱之灾,只要 Michael 守住这个秘密,不被人发现,他们就能体面地过一辈子。

中间两段 Michael 去找别的男人的片段。第一段是 Michael 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偷偷地去到一个公共厕所,但是发现看见的男人那种谄媚的色诱后,他决然地离开了。这一段我愿意理解为,Michael 希望自己能承担对 Flora 的丈夫的责任,他可能认为自己与 Thomas 的关系只是情欲和对肉体的贪婪。但是在公厕事件之后,他明白了他与 Thomas 之间是爱情,并不是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替代的。之后他也写了告白的信件,却始终没有寄出去;准备好了和 Thomas 私奔法国,却懦弱地选择了逃避。最后,看到绝望地妻子和孩子,他还是选择了体面地过活。第二段是在多年看似平常的夫妻生活之后,Michael 在妻子陪小孩试校服的间隙,去了厕所和一个店员发生了关系。当然具体发生了什么电影里没有展现,但是当看到 Flora 和孩子等到姗姗来迟的 Michael 的时候,一切也就都解释清楚了。从 Flora 细微的表情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她有怀疑丈夫为什么突然要去厕所,也有不安为什么丈夫一直还没回来,但是她选择了沉默。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我更同情Flora,同样是出轨,Flora 的这一份隐忍中却多了份无奈,她需要和丈夫维持这样一个体面的家庭生活,保证丈夫的安全,为了孩子而体现出他们恩爱和谐的一面。这一刻也让我明白 Michael 也妥协了,他忘记了 Thomas,现在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替代他的位置。这一段结束之后,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结局。Michael 和 Flora 的离开成了两个男人之间最后的决绝,而 Flora 的回眸也似乎是在说这个女人理解了丈夫和这样一个男人的感情。

 3 ) Ashes of Time

Adam最终把那幅内附“橘衫男子”的vintage的油画从尘封多年的柜子中取出,揭开完好无损的包装,那幅别墅的油画显现出来,上面落满了灰尘。

俨然一个世纪了,两代人,一幢房子,一幅画。

十分英伦典雅,就像一部浪漫的诗篇,隐忍且恻隐。处处散发着一种厚重感,这是整部剧给我的直观感受。像一瓶酒,时间愈长,却愈发的vintage.

代际之间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好多少。旧时代你可能遇到你所珍重的人,却囿于时代背景,甚至一别就很难相见了。当代,人们渴望通过社交软件,表面热络,实际更是缺乏安全感与依靠。投入心思地去爱一个人变得困难,“上床”文化快餐文化的流行,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有时候在夜里惊醒,望着黑洞洞的四下。站在马路中央,不知去往何处。

之前看到有人写的短评“爱要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才好看,爱要从对立中产生才好看,爱要爱上不能爱的人才好看,爱要在世俗的压力下爱着才好看........爱是世上最美的事物,却要面目全非才好看”

Michael和Thomas让人惋惜,当那幅cottage油画下的“橘衫男子”被缓缓取出,眼泪几乎夺眶而出。Thomas至始至终,都是勇敢的那一个,敢于表达自己,也不在意世俗的眼光。Michael如果再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哪怕迈出那一步,拿着前往法国的票,拽着Thomas的手就跑,或者把那封信投出去。那么会不会都会不一样呢。

有缺憾总是美好的,所有有普世价值的都是悲剧。

人处在每一种社会关系里都会被绑上标签,所以有时候干脆不扯上那么多关系,那么多身份,也不会那么容易被道德绑架。少一份责任,多一份坦然,就像《断背山》中那样,都是缺憾。一方都在努力想要维持这段关系,另一方则拿不出勇气,或是随世俗。

就觉得,be abnormal,be yourself.未尝不是一件光明磊落的事吧。

两集各自有不同想传达的内容,且都有普世价值。何止同性,饮食男女,人世间的很多问题。不都是需要一丝丝勇敢和一点点敢忤逆世俗的力气。

我知道这很童话,却很肺腑。

当Michael的love.letter伴随深情的语音在画面上呈现。那些过往与想象。那些发生的与没发生的。甜蜜与痛苦的。

do the chores together

“making toast,raking leaves,sitting in silence”

时代的灰尘降落到每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那一字一句,落在信笺上,不长不短,便是一生。

 4 ) 如果这封信寄出去会怎样

My darling Thomas
 
我在工作,没人知道我在这里给你写信。

你不想见我,也许你同样会撕碎我的来信。但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我已无力挽回一切,你明白吗?

几个月以前,当我没有什么可失去之时,我在脑海中给你写信,但我过于怯懦,除了谎言无从下笔。如今我已不再在意这些,我对你的爱意活在我身上的每一个角落。我爱你,托马斯。你的面容,你的声音,你的爱抚。在不经意的时候你刚好走进我的心中,而我无力反抗你的一切,我也无意反抗。我期盼着我们在一起,回到曾经乡间小屋的亲密时光。不只是一个周末,而是永远。我想一直如此直到那成为我们的常态。每分每秒我都在想着你,你的脸庞,夜里你在我颈边的呼吸。我们可以做些缠绵以外的平常事,那些我们未曾有机会去做的事。一起做面包,一起扫落叶,或者就静静地坐着。

我爱你,托马斯。我一直都是爱你的,而我现在才知道,请告诉我一切都还来得及。

 5 ) “I ruined both of their lives.” “They hurt you too.”

看影视作品总有种习惯,会去想,如果我是xxx,我会怎么样?

后来发现其实如果永远都是伪命题,不站在那个时代里,永远无法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内心的所知所想。

如果我是迈克尔,一个二战中正义方的军官,生在一个思想传统的年代,有一个漂亮女孩儿在等我回家结婚,有世俗的眼光在我周围,我甚至有可能因为同性恋行为被抓进监狱,我真的会有勇气选择我的爱人而在这个社会中藏匿于世吗?

讲实话哪怕是在现在这个宽容了很多的社会,我都不一定有勇气。迈克尔是懦弱,但他充其量不过是大多数懦弱者里的一个。时代永远是懦弱者的苟存与勇敢者的牺牲所推动的,他的懦弱没法指责,他的懦弱只是因为他是普通人。他甚至曾经勇敢过,已经准备好和托马斯一起远赴法国。但他的懦弱和犹豫让他以为托马斯真的已经不需要他了,一切都太晚了,他们再回不到过去了。而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他的猜测,他甚至不敢面对面地去问托马斯,再度重逢后不敢同他提及往事。这使得他最终也只能在苟且、痛苦、怀念中度此一生。

迈克尔是可怜的,是可悲的,但他的可怜也是时代的可怜,他的可悲也是时代的可悲。

如果我是芙罗拉,一个被青梅竹马求了婚的女人,一个一心期待着战争结束后竹马变丈夫的女人,一个被小男生烦透了的只想快点成为幸福的家庭主妇的小学老师,一个深爱自己丈夫的妻子,我会在发现丈夫与友人的同性恋情之后理解成全吗?

我想放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会的。我记得我曾给德国电影《自由坠落》写过一篇影评,说的就是“如果我的老公是gay,我当然也很难过,但我还是会选择成全他”。我觉得这是一个于人于己都好的事。他应该去追求真正的自己,我也应该走出他编造的谎言。同妻其实是一个可怜的群体,归根结底她们可悲的宿命还是社会的偏见和人性的懦弱的结合产物。但作为一个女人,倘若真的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真的要去追求个人价值与幸福,是不该像芙罗拉那样说出“I am just a sister, who just happened to bear your child. I can live with it”这样害人害己的话的。更不应该去烧毁迈克尔最珍贵的托马斯的信件。这是对自己的禁锢,也是对他人的禁锢,这是对他人的不敬,也是对自己的不敬。

可是毕竟这一切发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从战争的恐惧下刚走出来的年轻女孩都会在想什么?一个体贴的爱人,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安稳的生活。芙罗拉也不例外。我相信当迈克尔在前线打仗的时候,芙罗拉不止一次幻想过他们在战争结束后生活在一起的场景:一起做饭、散步和孩子玩耍,去野营、去逛街、去参加朋友聚会。多么平凡而简单的生活,却是战争年代里最美的幻想了。连和迈克尔结婚那天,她都和女伴说,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可是当她沉浸在美梦一样的生活里,以为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幸运的女人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了丈夫的“秘密”。而那时她甚至还怀有身孕。这对她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她明白丈夫不爱她,又害怕丈夫会因为有同性行为被定罪入狱。她拼命想要赶走有关托马斯的一切,她吵、她烧、她歇斯底里,她想要赢得迈尔克的爱,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把丈夫留在身边。

她错了吗?放在现在的价值观里,她的行为真的非常没有自尊,甚至可憎。但四十年代,女性地位才刚刚得到改善的时候,那仍然是一个男权的社会。剧集中可以看到,迈克尔工作的银行全部都是男性员工,女性只能做一些类似于收取信件这一类基础工作。大多数妇女的意识对于男性有极大的依附,就好比芙罗拉。她不想当小学教师,只想做迈克尔的家庭主妇,有了迈克尔她就有了山,有了依靠。女性之间的话题也永远围绕着男人和家长里短转。时代的变迁让如今的我们觉得这样的想法相当可笑,可回到当初的岁月,时代已经将思想的封印深深烙在女性的意识里,那是根深蒂固的,她们无法摆脱。甚至哪怕是现在,这种封印还是依然存在的。女性运动不应该只追求女权,应该先看清楚自己究竟有没有将自己的思想解放完全。

并不是号召脱掉bra就是女权的,也并不是呼吁废弃“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就是女权的。在我看来,女权运动追求“男女平等”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一定的漏洞,它依然在强调男女的性别区别,它的根本思想还是“男人有什么女人就应该有什么”,仍是建立在男性已有权利基础上的狭隘斗争。但我所认为的平等,更应该是“人人平等”,不将男女区分开来,只强调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可互相抗衡的、应该享有平等权利的个体。

我记得曾与朋友讨论过当代女权一个矛盾之处,就是很多女性其思想上甚至生活上仍然依附男性,却又高举男女平权的大旗。这就好像脑子还飘在海里,腿已经想朝岸上迈了。这种思想和行为上的步调不一,更像是一种长期处于男权社会压抑下的过度反击,以及部分贪婪的成分在作祟,并不是真的权利运动,而更像是一种出于个人利益的索求,一种自私行为。当然,这个仅仅是我的拙见。

扯得有些远。总结来说在四五十年代那样的传统思想之下,芙罗拉的行为是有她的偏激和愚昧之处,但却也不能完全怪她。因为就好像迈克尔的懦弱只是因为他是普通人,芙罗拉的愚昧也只是因为她是普通人。

如果我是托马斯,一个艺术家,一个战地画师,一个敢于在世俗的压力下追求自我的年轻同志,一个渴望和自己童年学校的伙伴像任何其他情侣那样过着居家的、温存的、琐碎的生活的男人,我会……

我问不出我会怎么样,因为托马斯真的做了他所有能做的事。他甚至去做迈克尔的伴郎,夸赞并祝福迈克尔的妻子,送彩笔和画本给迈克尔的儿子。他从来不去否定和质疑自己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思想与选择,他认可他自己,也在努力地活着。他所唯一希望的就是迈克尔也能有勇气认可自己,认可他们之间的情感。只可惜托马斯是那个时代里勇敢的人,而迈克尔不是。

有关托马斯我哭得最惨的就是E01结尾处托马斯和迈克尔一家在裁缝店重逢。他们好几年没再见了,或许有五六年了吧,因为他们彻底分开时迈克尔的儿子才一岁,而再见时迈克尔的儿子已经要上小学了。迈克尔寒暄般的邀请托马斯去家里坐坐,托马斯说他已经搬走了,搬去了法国,这次回来只是为了作品展出。迈克尔立刻意识到托马斯口中的那个法国小镇,是当初他替狱中的托马斯探望母亲时,托马斯的母亲鼓励他和自己的儿子一同去生活的地方,也是他曾只差一步就要和托马斯一起私奔去的地方。那时我想他一定是觉得托马斯已经和别人一起去那里生活了,他几乎要流泪了。他的妻子告诉他,他可以和托马斯叙叙旧,自己带着孩子先走了。可他没有留在托马斯身边,再多看一秒多说一句话都是折磨,都只是在告诉他错过了的往事永远不会再重来。他转身追回了妻儿身边,与他们一起上了回程的公车。托马斯也跟着他走了过去,站在公车的后面遥遥地望着公车上迈克尔的背影。迈克尔眼里全是泪,但他无法回头。托马斯就站在那里望着,看着公车慢慢启动慢慢远走,然后他笑起来,朝公车里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迈克尔一家致了一个飞吻。那是一份温柔而破碎的祝福,那是一声与往日和深爱的诀别。

看那个画面时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那是需要怎样的魄力和勇气才能做出那样一个与往事和解的举动?无奈吗,心酸吗,又或者是饱含热泪的葬送。托马斯是三个人中承受了最多也最让人心疼的一个,但他的勇敢和善良让他并不可怜。

全片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是芙罗拉与外孙的交流,当外孙知晓了祖父迈克尔与同窗好友托马斯的故事以后。

芙罗拉:I ruined both of their lives.

外孙:They hurt you too.

只可惜这一份告解来得太晚了。芙罗拉从未成为过她梦想中幸福的妻子,迈克尔和托马斯也一生都与挚爱相隔天涯。每个人都在苦痛中挣扎并度此余生,剩下的只有幻想和回忆。

可却又谁都不能怪的。时代造就也圈固了人太多。

我们在尝试改变时代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却依然在日复一日地重蹈悲剧与辛酸的覆辙。

人皆蝼蚁吧,最终都成了被历史的车碾拖着走的辙痕。

 6 ) 一步之遥

E01

祖孙两条感情线分别展开,第一集主要是说爷爷的爱情。迈克尔(爷爷)和托马斯是在寄宿学校就认识的竹马,后来在战场上相遇,天雷勾地火,战争平定之后俩人相约迈克尔的乡间小屋一起生活。

镜头,滤镜,色调,光影,演员的动作细节,面部表情勾勒了一幅非常温暖美好的夫夫日常生活。

太过幸福总是短暂且不真实的。迈克尔要和洛芙拉结婚了。迈克尔作死请求托马斯来参加他的婚礼,俩人一拍两散。结果托马斯还是去了婚礼,并带上一幅画作为迈克尔的结果礼物。相爱的两个人当然藕断丝连,牵扯不清。怀孕的洛芙拉一次去迈克尔抽屉拿墨水的偶然发现了老公和他朋友基情,气到流泪并烧了他们来往的书信。

英国在二战后还是对同性恋抱有极大的恶意,在厕所亲吻欢爱的男子会被以猥亵罪抓进监狱。托马斯因爱憔悴,自暴自弃,进了监狱。迈克尔在窗帘(?)老板的劝说下见了托马斯,托马斯表示,别烦老子,看你这张脸我就想哭,但是还请你抽空去看一下我妈。迈克尔乖巧听话地去拜访了托马斯的母亲。母亲拿出了一幅叫橘衫男子的画(点题),说这是迈克尔吧。

中间省略一堆情节。

迈克尔良心(?)发现,他已经深爱托马斯,他可以抛弃不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抛弃妻儿,可以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下,给托马斯写了信(没有镜头明确表示迈克尔把信寄出去),拿了身份证买了两张车票,乘坐火车到监狱门口等托马斯出来。

托马斯出来了。迈克尔高兴地踏出一步,然后托马斯被一群亲友围住,东张西望看着周围有没有迈克尔的身影。迈克尔仅踏出一步,再也没有勇气踏出下一步。托马斯上了车。迈克尔失魂落魄回到家中,瘫在楼梯上用白色手帕(还是啥的)捂住嘴巴痛哭。

第一集结尾。迈克尔一家和托马斯又重逢。托马斯送了迈克尔儿子一盒彩铅。迈克尔一家上了公交,洛芙拉问迈克尔不用下车去陪托马斯吗?他一定会喝的烂醉。迈克尔拒绝了。托马斯看着公交车远去,洛芙拉回头,托马斯向他们给了一个飞吻。(这个镜头真是虐哭)

迈克尔活在世人的眼光中,他想正常的结婚生子,托马斯是艺术家,比较不羁和洒脱。那个时代的同性爱人是被人鄙视和不耻的。迈克尔一直没能跨出那一步,估计要后悔终生了吧。也许有很多人会说迈克尔渣,有爱人还娶了老婆生了孩子。断背山里两位男主也是照样娶妻生子了,没有办法,他们都是凡人。生活不单只有爱情。迈克尔也曾经被炙热的爱情驱使着放弃一切想和托马斯一起去法国生活。但是想想,有很多责任已经在他的肩头。只能说,一段时光,可以让他回味一生了。一步之遥,也让他悔恨。

然而还是选择原谅他。

因为帅啊!

ps:一开头洛芙拉还是教师的时候解说斯巴达两位英雄超越世俗的情谊真是一个好大的flag

E02

生活在信息时代,约炮app盛行,可惜了布鲁诺小哥的颜值,瞅着一水灵零。对于亚当这种每晚换上床对象并害怕和人有长期关系,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和他爷爷迈克尔一模一样,只能感叹一句,祖孙二爷都一副德行。

我不是很喜欢第二集亚当的感情线,大概我没能get欧美这种一见钟情再见深情的套路。我还是比较喜欢有年代色彩的爱情,因为更加纯粹,更加动人,像一块玉石,起初没有什么光芒,经过岁月的雕琢,变得美丽。

迈克尔果然没有把信寄出去,深知他的尿性,而且如果他把信寄出去了,托马斯会等他一辈子吧。橘衫男子的画被他藏在了托马斯送他和洛芙拉的画中。最后亚当是读了迈克尔给托马斯的信才鼓起勇气和斯蒂夫在一起。亚当这条感情线是表明,爱情不分种族?斯蒂夫是建筑设计师,这个身份,我认为是托马斯画家的衍生。爷爷没能实现的爱情,由孙子实现。有一点假如爱有天意的感觉。

小木屋的存在,算是一个逃避世人目光的“桃花源”。风景太漂亮了!我是一个有“桃花源”情节的人,崇尚陶渊明和庄子那种飘然自得的心境。

喜欢迈克尔和托马斯。

傍晚的夕阳透过木板,一个穿橘色衬衫的男子轻轻依靠在门上,他望着在洗碗槽洗碗的爱人,眼里是化不开的温柔,他自己都不曾察觉,他的嘴角微微扬起。

时光正好。

我一直是怀揣泥土的人。

遇见你。

它就有了瓷的模样。

——余秀华

脆弱的人心难免要有些合法的娱乐

要不是听说爱情,多少人会知道爱情

——木心

每个人都有选择爱与被爱的权利,如果迈克尔能维持在大树后,与托马斯亲吻完,托马斯说,来找我,他便找到托马斯的勇气,或许故事又不一样了。

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短评

「A+」可以作为典型反同教育片了 PS.男主神似中国网红高佑思_(:D)∠)_

3分钟前
  • 波吃曼
  • 力荐

我任性,这剧我就要给五星。真好看。精致,演员演技又很好。两个时代的两段爱情,既见证了爱情的恒古不变,又见证了时代和大环境的变迁。………那个男主真的是。。嘴长的太好看了……想啃……

6分钟前
  • 豆瓣逼我改名
  • 力荐

我能说这是浪费演员和摄影的典型么?不知道这锅是该导演、编剧还是制片人背。只有短短两个小时,又想讲两代人的故事,还要包含时代的悲剧、滥交、自我认同、出柜、追求真爱这么多主题,结果就是一个都没讲好。爷孙俩都有难言之隐,但编剧就硬生生地把他们塑造成俩怂逼。以及本片生硬的转折多到让人尴尬

10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无论什么样的剧情,其他部分都挺保质保量,英剧就这点特别好,就好像一种固执:人不能把全部事情置于控制之下,但我们可是有审美的人

12分钟前
  • 人之初性本性
  • 还行

哭着看完…thomas真的虐到我了…呜呜

15分钟前
  • 小本
  • 力荐

十分钟两个人就已经在一起如胶似漆了,果然后面都是虐。没有讲社会外在压力,就显得男主非常懦弱了。场景服饰满分。第一集比第二集好看

16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推荐

3.5 在难以厮守的年代有人勇于爱得迅疾,在能够大胆去拥抱的年代有人畏于深情长吻,所以与其说是时代作怪,不如说是自身的犹豫与抉择造成最后的结局。E01其实更为动情,那些爱太深的、得不到的、舍不得的心声,悄然藏在画框背后。“我以为我赢了”,其实说到感情大家都是输家。

21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爱是写好却未曾寄出的信,爱是偷欢,爱是做你的伴郎,爱是与你吻别,爱是把你画出来,爱是偷偷将你的画像藏在画框夹层送给你,爱是不可说,爱是知道无所得……爱是忍耐,爱是原谅。爱是一次次受伤依旧试图接近的你我。

23分钟前
  • 惘然
  • 推荐

好美。男主勇敢了一次半,一次战后去找托马斯,半次监狱外想拉托马斯私奔。然后就是在一个错误中回不了头的反复沉沦挣扎。性格使然,大环境又添了几分助力,害苦了身在其中的每个人。托马斯妈妈那段虐。求托马斯快彻底踹了迈克尔,咱不能因为他帅就原谅他。刷完第二集,画中画出来就飙泪了。托马斯啊。

28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第一集那种古雅忧伤,残酷却又虐着地迷人,但到第二集就阵脚大乱,拖垮了那种优美和感伤的基调。绕是理解想要衬托两个时代的自我认同、爱与性的不同,但小篇章密集的唐突大抓马未必讨喜,然而演员真是好看嗷。其实希望看第一集的故事多点,那个乡间小屋,太摄魂。三星半。

3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第一集6星第二集3星综合4星。论英伦同志剧,最美的还是回不去的旧时风雨,得不到,最隐忍的爱情才最感人。

3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这个家族遗传着高颜值和怂病……

40分钟前
  • tinkertailor
  • 还行

驻地,长街,郊野,房间,都被温暖而哀愁的橘色渲染成一幅悲伤的油画。当画中画被揭开的时候,当奶奶说“我以为我赢了”的时候,当最后两个人的手紧握的时候。

41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怎么会有Thomas这样一个人,笑靥间,他的眼里都是你

44分钟前
  • 力荐

很久没看过那么棒的BBC剧了,演员演得太好了,尤其是银行职员和女教师,泪目。

45分钟前
  • bohegao
  • 力荐

故事讲的很细腻,只要迈克尔或托马斯出现我心里就会起波澜。那个保守的社会环境害了一对有情人,也害了可怜的芙洛拉。真的很庆幸能生活在一个逐渐开放的时代。

48分钟前
  • 非凡小河
  • 力荐

愛雖無聲,但一直都在。觀影時請備好紙巾。

49分钟前
  • 力荐

爷孙两代的基因好强大,颜值高不说还都是给。上集关于时代下集关于性瘾,画像和信串起两代人,搞基还看逼逼西。PS滚娘说自己把男主掰弯的时候我不厚道的笑了,当然是你~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时代和性格共同造成的悲剧,是天灾也是人祸。Michael只勇敢了两次,一次是战后去找Thomas,另一次是拿上护照准备和Thomas私奔。可惜时代造成的怯懦让Michael的勇气仅限于此。倒是Thomas爱的坦荡荡,大方送上了祝福。还有两位男主真的太帅太美。

55分钟前
  • VincentP
  • 推荐

BBC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都是能收膝盖的。

56分钟前
  • 只有一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