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歌声1937

爱情片中国大陆1937

主演:金山,胡萍,施超

导演:马徐维邦

播放地址

 剧照

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2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3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4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5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6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3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4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5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6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7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8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19夜半歌声193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3 13:21

详细剧情

英俊潇洒的宋丹萍(金山 饰)是一名话剧演员,他与地主的女儿李晓霞(胡萍 饰)真心相爱,却遭到晓霞的父亲和恶霸汤俊(顾梦鹤 饰)的联合阻拦,宋更遭镪水泼面的虐待。在此之后,他假托死亡,白天躲在剧院阁楼,夜晚则引吭高歌,凄厉的歌声满载着对爱人的思念及对现实的控诉,久久盘桓在剧院上空,成为漫漫长夜挥之不去的鬼魅梦魇。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转眼几度春秋。十年后的某个雨夜,一个剧团几经辗转来到宋所栖身的剧院。青年演员孙小鸥(施超 饰),他偶然结识了宋丹萍,绵亘十年的爱恨孽缘将再次延续……  本片由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该故事曾先后数次被搬上银幕。

 长篇影评

 1 ) 寻找中式恐怖之滥觞——

《夜半歌声》是由马徐维邦根据西方剧作《歌剧魅影》改编并导演的反封建电影,虽然不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但是几乎可以成为中国式恐怖片成熟发展的滥觞。
《夜半歌声》可以被称为一部地道的作者电影,阴郁、冷峻的基调秉承了马徐维邦导演的一贯风格。而且,在那样动乱的年代能够造成万人空巷的社会轰动,让观众要颤抖着欣赏、流着冷汗赞誉不绝,都归功于马徐维邦导演对于恐怖元素的巧妙运用,他渲染恐怖气氛的能力在当时的电影界是无人能及的。
美工出身的马徐维邦被誉为“东方郎却乃”(郎却乃是好莱坞著名演员,以擅长化妆各种形象而著称,有“千面人”之誉”), 非常善于运用造型和布景演员的化妆和服装都是导演亲自设计指导的,甚至连宋丹萍毁容后恐怖的妆容都是由马徐导演亲自用蜡油一点一滴塑造的。因此,片中的几个经典人物造型:面目恐怖神出鬼没的宋丹萍、驼背瞎眼的守门人、披头散发的霞妹、苍老的老嬷嬷……成为了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丹萍的黑色长袍、霞妹的一袭白衣堪比神怪故事中“黑白无常”的造型,对比强烈,两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形成了一双极具悲情意味的象征造型。同时,剧院的设计和内部构造也能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在新剧团初来乍到的一场戏中充分表现出布景带来的恐怖效果:在幽暗的灯光中,守门人缓缓打开门,引领他们一步步前进,主观视角慢慢推进,镜头摇摇晃晃,狭窄的长廊好像怎么也走不完,拐角处似乎随时会出现些什么,破败的楼阁、随处可见的蜘蛛网、遍地的老鼠、房梁上悬挂的面具和帷幔,无一不让人感觉毛骨悚然。与之相比之后几版的《夜半歌声》虽然在技术上有所提高,演员造型更逼真了、剧院也变得华丽颓美,但是在对于影片的帮助上远不及从前。
马徐维邦导演有一双“慢手”:这一方面是说马徐导演拍电影时要求严格、锱铢必较、从不挑拍、经常重拍,导致电影的进度总是很慢;另一方面则是赞誉他对于作品严谨精细的态度,每一个镜头都慢慢琢磨,绝不糊弄。为了等一片云,马徐导演可以带着全局组等18天,为了斟酌布景设计,片场的一草一木几乎都被马徐导演抚摸了一遍。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夜半歌声》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充满意味,也许粗糙、也许有些在现在的拍摄技术中略显生硬,但是在三十年代中国稀缺的恐怖片中,它们足以使影迷瞠目结舌。单是电影开头简简单单的几个镜头就已经将萧瑟、凄厉的气氛营造了出来:惨白的月光被乌云遮盖,古老的剧院看上去荒凉冷清,镜头慢推拉近剧院大门,一个破烂的招标启示看上去十分扎眼,仅仅十几秒种,一个骇人的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环境就展示给观众了。影片中还大量的运用空镜头,表现月、枯藤、浮萍、波涛、乌云、雨夜,在表现歌曲意境和人物心境上起到很大作用。与此同时,马徐导演还十分擅用光线和阴影。在表现宋丹萍的人物形象时,第一次出现就是以影子的形式,一方面制造悬念、留足神秘感,另一方面就是表现恐怖气氛,而且他之后的多次出现也多是一半在亮光中、一半在阴影里,这也暗示着他躲藏隐蔽的身世和内心。
除去画面感,《夜半歌声》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音乐。由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的三首电影插曲《热血》《黄河之恋》和主题曲《夜半歌声》也随着电影的热映风靡一时。音乐和音效在电影中起到了迎合剧情、烘托氛围的作用,尤其是几段争斗的场景中,配合着相应的音乐,不禁是观众的心随之一紧。
影片《夜半歌声》作为当时少有的恐怖片在当时应该是备受争议的,但是之所以还能够得到一致的好评,也归功于它对于反封建主题的深化。借古讽今,再加之《热血》、《黄河之恋》的歌词充满革命味道、斗志昂扬,使它走在了革命的大潮中,正好顺应了大趋势。而且,影片中充满了对于黑暗丑恶的人性进行了抨击和警醒,用恐怖片的手法深挖恶势力扭曲的内心和旧社会牺牲品的惨痛遭遇,这应该才是最恐怖的地方吧。
《夜半歌声》的成功不是意外,在它之后出现的各种版本都未能在恐怖效果上超过马徐导演。即使是最著名的是1995年由香港导演于仁泰执导,张国荣、吴倩莲主演的版本,虽然演员的表演精湛,技术也有所突破,但是侧重点放在了对两人情感的细腻表现上,逐渐脱离了恐怖片的躯壳。所以说,1937年的《夜半歌声》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一个值得把玩和研究的经典。

 2 ) 古板的类型化尝试

第29届法罗岛电影节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夜半歌声》,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果树

兩,怪脸,歌声,非常有氛围。演员的台词腔调有点让人难受。

不肯蓝

「歌剧魅影」的不成功的在地化试验,革命元素加得相当生硬,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与自我陶醉的“热血”形象上(演员生硬的台词使其更单薄);歌剧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影片的声音使用却极其糟糕,令人头痛的喧闹。

松野空松

6.2 碍于时代,没有在爱情和革命发展出新潮的感觉,很古板,这个时代的华语片,受限的主要不是画面技法,而是思想

 3 ) 《夜半歌声》影评

宋人设是话剧演员,被毁容后即使话说得很慢,依然听不清台词,和小欧各种夸自己是革命战士,但实际也没啥贡献;作为战士就被被毁个容就崩溃不已,毁容脸确实吓人;自作聪明骗霞妹说自己死了,把霞也弄崩溃了;道德绑架小欧帮自己继续骗霞,自以为是撮合欧霞,发现欧有爱人后翻脸,欧本意是安慰霞,又没答应真的与霞在一起;宋低估了如果一个女性真心爱一个男性,与容貌相比更在意的是他还活着。全场人设最佳是绿蝶,真心爱小欧,不因为汤俊是地主而攀附,最后为小欧挡枪而死,无形之中真的促成了欧霞,欧在蝶死后没有给镜头,反而在安慰霞那里戏份过多,编剧把欧最后也写渣了,蝶的炮灰之死太惨不值。宋是间接害死蝶的凶手,蹲在更衣室明明看到汤在占蝶便宜,一点不帮忙,如果不是欧及时赶来,蝶就被汤掐死了,宋为了报被汤毁容的仇才和汤扭打起来。

 4 ) 《夜半歌声》:我是黑夜里为你歌唱的幽灵

《夜半歌声》:我是黑夜里为你歌唱的幽灵

“九一八事变”,以及紧接着发生的“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也使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黄金期戛然而止,电影史学家们把这一时期(1932-1937)成为变革时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凡有一丝进步思想的人,都会义不容辞地为救国存亡贡献力量。然而,由于国民党当局的严查,抗日题材的电影不会轻易被审查通过,进步人士也遭到或大或小的迫害,但是,这仍不能抹杀掉进步电影人士的创作热情,他们通过描写个人革命者的坚定意志,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

这部1937年,马徐维邦的编导作品《夜半歌声》就属于这一类。这部影片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的稀奇,真正做到了商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试想一下,37年的人们,看过的电影要不是展现小人物生活的社会题材的剧情片,要不就是纯娱乐片,也就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之类,这部电影竟然包含了惊悚和悬疑成分,虽然历史记载这并不是我国第一部恐怖片,但绝对是带来巨大影响的最早的恐怖片。

影片迎来了当时国产影片的最高票房记录,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公司的宣传,据说新华公司策划了一个广告宣传这部影片,然后传出消息,这则宣传广告就把一个小孩吓死,以及影片上映之后,在影院门口放了两个幽灵像,眼里还能发光,手臂可以摆动,总而言之,宣传做的很是到位。

还有一个原因,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开始,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厌倦了与战争有关的沉重的话题,这样的一部电影,可以缓解人们的焦虑与不安,放松之余,还可以振奋人心,一举两得,不卖座都难。

讲完了这部电影的前期的种种噱头,来说一说这部电影的内容。影片的故事是根据经典影片《歌剧魅影》改编的,讲述了一个被迫害毁容的演员,不敢面对他的爱人,躲在剧院地下室十年,每晚都为发疯的爱人歌唱,终于碰到一个来这里演出的剧团,他嘱咐其中的一位进步演员小欧来继承他的事业,而他在看到之前迫害他的地主强暴女演员的时候,挺身而出杀死地主,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面对众人的追赶,无力再辩解,纵身跳入大海,他指点过的小欧和他清醒过来的爱人一起,继续他的事业的故事。

剧情有意思的一点在于,有了悬疑的成分,而不像之前的故事片,是直线叙事的方式,靠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冲突来制造跌宕起伏。观众需要跟着剧情,去猜测,甚至带着纳闷,这样就使观众有了代入感,也就有了更好的观影体验。导演厉害的地方在于,影片中还应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思想,通过线条、色彩、音乐等来表现特定的情绪和气氛。影片还运用了一些诸如镜头拉近来表现内心愤怒的手法。

反正这是我一路看过来,第一次看到强暴的情节,是不是银幕第一次就不知道了。

影片以爱情悲剧来展现黑暗,然后通过个人的不屈来表现对封建的对抗。由于要对进步思想进行宣扬,影片弱化了爱情的成分,但这一爱情模型,仍然让无数后人动容:我是黑夜里为你歌唱的幽灵。

不足之处,也是老电影的一个通病(当然也是受时代所限),那就是台词。台词大部分都很露骨,很直接,不饱满。诸如这样的一些台词:“让我来告诉你我的一切!”、“霞妹,让我们勇敢爱!”、“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我再也不想和你见面了!”等等。所以有人会开玩笑说,看老电影的时候,男主角不开口说话的时候,还觉得他们挺帅的。

厉害的是,影片的三首歌曲《夜半歌声》、《热血》、《黄河之恋》是由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的。特别要说明的一点,田汉不是只创作了个国歌歌词,冼星海也不是只有一首《黄河大合唱》,他们都是很高产的爱国音乐家、作家。在影片的主题曲《夜半歌声》中,田汉的歌词“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被广泛传播,被无数少年用做情书的开头语。

电影之外,《歌剧魅影》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这部作品在中国相继在1937、1962、1985、1995年经过改编,四次搬上银幕。

 5 ) 夜半传奇

1937年马徐维邦拍摄的《夜半歌声》改编自美国1925年的《歌剧魅影》,原作作为一部好莱坞类型片,着重塑造阴森恐怖的气氛,虽然年代久远,造型与音乐在今天来看仍然堪称经典,甚至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电影史上25部最佳恐怖片之一。
由于起步晚,客观限制条件多,中国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得不师从于好莱坞电影,颇有些鹦鹉学舌的无奈。但是马徐维邦的这部改编作品,除了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梗概,还加入了中国电影一贯的浓厚教化色彩和导演个人化的审美观念。虽然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夜半歌声》都显得粗糙和幼稚,在电影史上也没有原作的地位,但作为中国中国恐怖电影的成熟之作,它还是具有相当的关注度和研究价值。
 影片叙述了某个雨夜一个剧团几经辗转来到一所神秘的剧院,话剧演员孙晓鸥在独自排练中受到神秘歌声的指导,进而发现了了剧院闹鬼的秘密——十年前,话剧演员宋丹萍和富家女李晓霞相恋却遭到女方父亲和恶霸的迫害,遭到镪水泼面后因为面容极其恐怖假装死亡,但是因为关心疯了的恋人,每当夜晚宋丹萍都会在剧院唱起悲愤的歌。孙晓鸥受到宋丹萍的委托安慰李晓霞,后来恶霸汤俊因为再此作恶被宋丹萍推下楼梯摔死,宋丹萍最终烧死在大火中。
其实单说故事本身,算不上非常恐怖,但马徐维邦运用视觉影像和音乐成功的营造了阴郁诡异的气氛。尤其是视觉造型元素的运用,显示出导演对这一题材的娴熟。剧中人物造型对比效果强烈,有恐怖如开场一袭白衣面无表情的李晓霞,忠心老仆极度夸张到翘起的尖下巴,更不用说男主角为了恐怖而恐怖的“烧伤妆”,又有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沈丹萍,狂妄嚣张的西装革履的恶势力。影片的布景造型也可谓精心设计,戏班初到时破败的梨园再加上雷雨交加的夜晚令人毛骨悚然。在青年演员孙小鸥与李晓霞林中相见的一场戏中,光影的运用相当有中国特色——雾气迷蒙的森林中移来白裙女子,打在她身上的光若隐若现,老树暗色的轮廓映在微微波动的湖面上,虽然恐怖却又饱含诗意的感伤情怀,暗合了中国的传统美学。
《夜半歌声》与一般恐怖片的区别之处还体现在音乐的使用上。影片主要有三首歌《夜半歌声》、《热血》和《黄河之恋》,它们不但配合了影片不同的气氛,更是引领故事发展的主线。田汉作的词极富中国古典意境,冼星海做的曲忧郁绵长又充满抗争的激情,这些歌曲使影片在塑造恐怖气氛时,相当奇特的保持了一份中国古典的文人气质,使得电影即使被认为是恐怖片也依然具有美学价值,这也是这部电影不同于其他同时期神魔鬼怪的恐怖片之处吧。
激进的批评者往往认为马徐维邦在国家危亡之时脱离于社会现实之外,创作的《夜半歌声》就是其淡漠态度的代表,因此电影与导演本人引起了很大争议。其实在影片的观看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潜隐在恐怖外壳中的,是一段痛楚的关于年代的记忆:恶霸实力隐喻着当时的侵略者,而小霞的父亲则被置于国内封建势力的位置上,真挚的爱情和宋丹萍的面孔被联合摧毁,似乎预示着国内悲惨的境况,最后玉石俱焚的结局成为了创作者压抑情感的发泄,也是对新的秩序的期望。
由于时代条件所限,严格说来1937年拍摄的《夜半歌声》在今天看来简直颇具喜剧色彩:演员还没有走出舞台戏剧的表演方式,说起台词来字正腔圆十分滑稽,动作僵硬死板,尤其是女主角不是呆滞就是激动过了头,让人无限缅怀同时代阮玲玉的精湛演技:个别演员造型如老仆夸张到了离谱的地步,难逃制造噱头之嫌;拍摄技术和设备的缺陷,使当年动听的歌曲现在听来变了调,画面也过分偏暗,再加上电影的缓慢节奏,视觉与听觉享受成了奢谈…不过考虑到年代因素,这些缺陷就不必苛责了。

《夜半歌声》之于中国恐怖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向西洋恐怖片、怪兽片学到了一种商业模式.还在于它捕捉到了某种关于人的、深沉而忧郁的气质,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阴郁恐怖氛围营造和“恐怖美学特色”,用影像的方式呈现了独具中国世俗性和民间性悲剧精神和符合中国传统凄婉含蓄审美习惯的恐怖经典。 ——王斌
                             
  相比之下,1995年于仁泰重拍的《夜半歌声》就是彻底的爱情电影了,它弱化了老版本的恐惧元素,社会批判更是基本不存在了,生死不渝的爱情成为绝对主角,被偶像兼具实力的演员诠释的精到感人,布景更为华美,演员造型也更加到位自然。其中张国荣的表演非常精彩,由他演绎的毁容后的宋丹萍与其说是残缺的容貌让人害怕,还不如说是他复杂阴霾的眼神令人感到震撼。
由于侧重点的改变,故事也作出了相应调整,1937年版的黑暗结局被换成了一个可称为美好的结尾——宋丹萍和云嫣坐着马车离去,与老版的天人永隔相比,此时死在对方怀里已经算是幸福的了。大量的歌曲仍然贯穿全篇,张国荣等人演唱的《深情相拥》《一辈子失去了你》等歌曲比老版好听得多,演唱者也更富有感情。不过歌曲虽然因为缠绵悱恻感人肺腑而脍炙人口,电影本身却只能称得上是中规中矩的爱情片,不及老版的历史意义厚重了。

  自从马徐维邦创作了这部《夜半歌声》,至今重拍此题材的电视电影已有4部,除了于仁泰还有杨延晋1985年的电影版本和黄磊的2005年电视剧版本,美国的《歌剧魅影》也前前后后拍摄了五版。这个最初的恐怖片在不断的翻新中成为了爱情片,娱乐性也不断增强。不说电影,仅仅是这么一个故事被搬上这么多次大银幕,本身也算得上一段传奇。
 

 6 ) 听!夜半歌声

观赏上世纪20-30年代的电影,总绕不开片首那段冗长的演职员名单。
我习惯性的跟念。
“田汉、冼星海。”
“怎么?”朋友问道“他俩是gay?”
晕!如今这个时代,两个男人的名字并排码着都是段暧昧!
------------------------------------------------------------------------------
田汉与冼星海,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前者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后者是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的曲作家。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而言,他们的作品,听过,但仅仅是听了冰山一角。古早的旋律,随着时代的推移早盖上了厚厚的灰,鲜有人知。
事实上,在1937年,冼星海为电影《夜半歌声》创作的“热血”“夜半歌声”“黄河之恋”三首插曲都曾传唱一时。由田汉所填的一段“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更是成为了当时小青年写情诗必引之句。旋律之悠扬、词句之琅琅上口可见一斑。可以说,配乐与插曲,是此次观影经历最大的收获。
电影开场,在钢琴伴奏下,云开月现,一盏孤灯从门缝隙中缓缓伸出,引出一位貌丑陋的老者。而后,风声大振,黑影攀上高墙。歌声渐起“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风凄凄 ,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在配乐与画面的共同作用下荒凉、阴森的气场渐渐铺展开来。韵律美与造型美的结合创造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放到今天来看依然震撼。
较之配乐的给力,本片的配音多少有些“怪”。是那种典型的解放前风格,侯宝林在相声中挖苦过这种配音,不分平、上、去、入,从头到尾全是一个语速。再加上台词过于舞台化,动不动就“啊!霞妹”很有几分喜剧效果。男主角那句“你以为我这些年来只想着女人”更是引爆全场。看来大家的笑点都长到一处去了。散场时,还听见有人说“要是不张嘴,两位男主演还算是蛮帅的”。
据传在1937年《夜半歌声》上映之时,曾遭受过非议,原因是这并不是一个原创故事,其创作灵感来自与好莱坞著名恐怖片《歌剧魅影》。事实上,这两部电影在故事构架上差别很大,即便是有所借鉴,也绝构不成抄袭。《歌剧魅影》讲述的是先天畸形的音乐天才爱上女歌者,并不息一切代价使其成名的故事。而在《夜半歌声》中男主角丑陋的相貌不再是天生,而变成了遭人迫害,这使得他藏匿剧院的目的更加复杂。革命、复仇等元素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构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体系。
与前作相比,《夜半歌声》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它是一部有声电影。而拍摄于1925《歌剧魅影》则是一部默片。(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于1927年)在有声电影尚未普及的年月,即便是善于歌唱的剧院幽灵也只能沉没。还是感谢一下有声电影技术吧!使我们能够隔着久远的岁月,听到《夜半歌声》。


 短评

麻麻小时候在电影院看过,说看完不敢一个人回家,所以选择了白天观看,尽管有心理准备,毁容后的形象还是给吓的差点把小电推到地上。。。。ANYWAY除了吓人剧情内涵神马的就乏善足陈了。。。。

6分钟前
  • DuoDuo🐿️
  • 还行

德国表现主义

7分钟前
  • 一灯
  • 推荐

纵使粗糙,马徐维邦仍为中国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类型,而本片的化妆、布景等在同时期作品中都有着里程碑式突破,即使它的恐怖程度被这个个人复仇故事削弱不少,以及受意识形态和当局政策制约只得戴着镣铐跳舞,但给我的震撼依然比肩《诺斯费拉图》。现在言不恐怖,穿越到80年前坐在电影院看这部片试试。

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非常西方古典悲剧味道 不管是小霞衣服的褶皱还是背后柱式庭院都很古代希腊风格 中间还插了一段极其美妙的古典吉他 还有一开场雷斯庇基的古典风格舞曲 看得出马徐维邦审美很西方 部分窗户镜头以及详略像支线但表达像主线的青年运动倒是很本土 不过结合起来真的裂隙蛮大 不是太成熟的作品 冼星海作曲的是那个《热血》?不咋出彩 片子音乐铺的也太满 生搬中西 不少桥段蛮生硬的 最后桥段宋丹萍的bgm是G弦上的咏叹调(?) 也感觉不咋搭...表现主义的风格不大纯粹 构图自成一派还是蛮令我惊讶

10分钟前
  • 番茄杀手
  • 推荐

全片夜戏占八九成,偏偏画面对比度极差,几乎就是一片黑里间或出现一张白脸,细节完全看不清,恐怖就更谈不上了,表现主义如今看来很搞笑,尤其是让一帮咬舌子还有口音的演员诗朗诵一样的革命念白,太喜感了,我忍不住录了几段

15分钟前
  • 走马
  • 推荐

“马徐维邦运用诡异乖张的视觉影像,效法西方恐怖片手法,拍出了极尽恐怖妖异的气氛。影片有明显的德国表现主义痕迹,擅以音乐配合电影节奏,烘托气氛,用光尤其高明。尤其是影片中的高潮戏,女主角得知男主角已死后,运用颠倒错乱的运镜、变焦和剪辑,拼合成一部黑暗的华彩乐意,在当时极具革命性。”

16分钟前
  • 枫林挽秋
  • 推荐

革命文艺爱情恐怖片。作为中国版歌剧魅影式故事的滥觞具有一定的影史资料价值。就作品本身而言,节奏较为混乱,表演太过戏剧化,宣教痕迹太重,难为今日观众所喜。喜欢的台词:难道我的革命事业被发现了?不,是我们的事被发现了;我来请你已经是看得起你的人格了;我靠,我靠我的……

19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还行

看完1995年张国荣主演版,再来看看1937年马徐维邦导演版。虽然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拍摄挺粗糙、也没那么“恐怖”(毁容后的宋丹萍露真相时,颇有些《象人》的感觉),但偶尔看下这样的黑白老片也别有一番滋味。—— 孙小鸥对李晓霞说:“(宋丹萍)他现在被汤俊打死了……”应该是演员说错台词了,原话应该是:“(宋丹萍)他现在把汤俊打死了……” —— 孙小欧:李小姐,过去已经过去了,同时,丹萍的牺牲给了我们极大的教训,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去奋斗,打破这黑暗的势力,为大众来争取自由,完成丹萍一生未了的志愿。

2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左翼表现主义。尤以构图、角度、场景而言,非常明显的“德国表现主义”手法。结构太戏剧舞台化,文本简单而炽热,是那个时代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剧本归功于田汉的改编,在音乐方面,马徐维邦找来冼星海担纲作曲,使得本片的三首插曲《夜半歌声》、《热血》和《黄河之恋》都传唱一时。在1937年,自然难免粗糙,但影史留名,在上海创下连映34天场场爆满的记录。《夜半歌声》标志着恐怖片作为一种类型电影正式登上了中国电影之林。应当说,从《夜半歌声》开始,恐怖片才真正作为一个类型在中国影坛被确立了。7.6

2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表现主义风格左翼男男版歌剧魅影+基督山伯爵[呵呵你就鬼扯吧= = 结尾有联想到大都会

31分钟前
  • Steamed Punk
  • 还行

还可以么,少了浪漫主义,多了geming色彩:)

36分钟前
  • 冰点之1234
  • 还行

其实就是中国版的卡西莫多 但竟然还能听到萨蒂 巴赫他们的曲子 很意外 不过霞妹这个人物还是很有震撼力的 3.5

37分钟前
  • 南方♪
  • 还行

糙得很,节奏缓慢,表演生硬,滥用音乐。确实不甚恐怖而是一个左翼电影“革命加爱情”式的故事,也并没有特别使用表现主义式的布光。某些主观镜的使用还是有些电影化意味的。重要之处在于1)类型片尝试,2)那些社会文化含义。

42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化妆和灯光有点表现主义,台词有点好笑,腔调有点让人看不下去,但总体是OK的

47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还行

剧本是真的牛掰,难怪后面翻拍了两次。宋丹萍与李晓霞这一堆苦命鸳鸯被恶霸汤俊活活拆散,人鬼两隔,谁知道多年后孙小欧的出现,让宋丹萍找到了替身,却不知又是一个痛苦轮回。最终剧情的导向并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恶霸猖狂致人间如鬼域来反应出这世间的险恶,唯有革命,彻底改变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扫清魑魅魍魉,还浊世清净,否则宋丹萍的悲剧轮回将会不断发生。马徐维邦只此一部电影为人称道,其他片子大多追求形式恐怖,没有扎实剧本,多为失败之作。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找了田汉来,田汉作了一次彻底的修改,才有这般效果。马徐维邦潦倒一生,可若没田汉相助,恐怕很容易淹没在民国导演之中。因此,一个导演若没有深厚的编剧功底,技术再强,也是枉然。剧本永远是电影核心,其他不过相辅相成。

49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表现主义电影中国化的杰作,国产CULT片之始,甩开于仁泰版本好几条街

52分钟前
  • 大灰狼
  • 力荐

被汤俊迫害的戏子宋丹萍,硝酸水毁了容,躲入破园一躲便是十年,十年后,晓霞还在盼着丹萍,丹萍还在夜夜高歌,是思念,是苦楚让他人鬼不分,而汤俊还在强拆鸳鸯,本片之吓人,一是映在墙上的巨大黑影,一是金山糊着烂泥的面庞。

54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镜头剪辑叙事的技巧略显初级,也较拖沓,到后半段明显要好一些,其实剪到90分钟左右会更合适。男主革命党的设定加的不够自然,显得是硬添上去,拿掉后根本不影响剧情,限于当时年代需要要有口号宣传。

5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主要设计是加了革命线进去,但是整体还是不行的,分都加在对于中国电影的历史意义上。

6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號稱中國影史第一部恐怖片,看得出來受德國表現主義影響很深。表面用愛情來包裝,裡子卻是政宣電影,坑爹啊!還有那鐘樓怪人,該不會就是他嚇死了人吧...

1小时前
  • 雨果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