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海外剧美国2020

主演:詹妮特·莫克,赵牡丹,艾莎·凯特·狄龙,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丽娜·维特,比利·波特,MJ·罗德里格斯,乔纳森·格罗夫,艾伦·德杰尼勒斯,简·亚历山大,罗伯·莱纳,比利·克里斯托,蒂姆·古恩,迪克·卡维特,达斯汀·兰斯·布莱克,迈克尔·道格拉斯,旺达·塞克丝,伊拉纳·格雷泽,艾比·雅各布森,诺曼·利尔,莉娜·邓纳姆,武井乔治,威廉姆·卡特,鲁丝·韦斯瑟梅尔,威尔逊·克鲁兹,阿米斯特德·莫潘,安迪·科恩,卡森·克雷斯利,哈尔·霍尔布鲁克,拉蒙特·约翰逊,麦克斯·目赤尼克,泰格·诺塔洛,杰西·泰勒·弗格森,

导演:瑞恩·怀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2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3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4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5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6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3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4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5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6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7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8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19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3 13:35

详细剧情

该系列由电影制作人Ryan White和Jessica Hargrave创作,收录了五集,内容是“电视作为一种影响美国人良知的重要媒介的重要性,以及LGBTQ运动如何塑造了电视”。   长达一小时的剧集将探讨主题,包括对同性恋者的厌恶和恐惧,LGBTQ角色的演变以及在电视行业中的流行。   据说将档案影片与“运动的主要参与者”结合在一起,由Janet Mock、 Margaret Cho、Asia Kate Dillon、 Neil Patrick Harris、 Lena Waithe等人讲述。此外还将包括对Ellen DeGeneres、Oprah Winfrey、Anderson Cooper等人的采访。   《Visible: Out on Television》定于2020年2月14日在Apple TV +上首播。

 长篇影评

 1 ) 这是我们都缺课的历史

这是我们都缺课的历史,这里的我们是所有人,无论是否属于 LGBTQ 群体,都应该了解这段历史,这段正在发生的历史。 Tips:不要一口气看完,最快一天看一集,保持共情,保持专注,珍惜眼泪,认真流淌。

E01 The Dark Ages 讲述从零开始的暗黑时代,著名的“石墙运动”没有任何电视报道。 这一集提及的电视节目或电视剧多以嘲笑彩虹群体为主,均为负面形象不得善终或提供笑料的小丑,不补也罢。 观感:看这集时一直在哭,或大或小,共情地心痛,又不自觉地一直对比当今更加难受,这里的Dark Ages还会持续多久?

E02 Television as a Tool 观感:这集前半觉得还行,没有第一集好哭,但到最后为了《米尔克》(Milk) 的“White Night Riots” 让人止不住流泪,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搭便车”地享用先辈用真实的【血】与【泪】争取来的现有成果。 可补作品: 1、第一部正面讲述同志群体的美剧

2、西恩•潘和腐兰兰主演的电影

E03 The Epidemic 讲述了AIDS带来的反同高潮,也因此Act Up的行动也让彩虹群体“出柜”呈现在电视观众的面前,提升了药物研究资金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推动药物加速研发,恰逢当下新冠疫情爆发,Silence = Death 沉默等于死亡令人感悟更加深刻。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一小步倒退,彩虹群体反而更少在电视出现,借由女性的嘴在电视上喊话。

接下来讲述黑人、青少年彩虹角色的登场意义。 黑人高光的剧集《Noah's Arc》( //www.imdb.com/title/tt0478079/?ref_=fn_tt_tt_6 )

说起,AIA 2017年NT Live制作的舞台剧版也非常优秀,加菲(安德鲁·加菲尔德)、小狼(拉塞尔·托维)主演,超长的时长在北京中间剧场坐的屁股疼记忆犹新。 17岁的 Ryan Phillippe在1992-1993年间One Life to Live中饰演青少年男同性恋角色Billy Douglas。

后半主要讲述脱口秀的影响,仇恨犯罪让人心痛,对奥普拉成就的认知再次刷新,当政府不发声,人们选择跟随公知(于当下言论舆论环节,也感慨更深)。 每个人上节目、做节目的人都带着教育的意义和责任,这也是我经常打出五星的理由,除了drama吸睛,更重要的,普世的教育教导社会责任感,值得赞颂。 · 22岁的佩德罗,首次通过真人秀让一个HIV携带者同性恋男孩通过电视网让每个观众都认识,还喜爱。 · 首次把彩虹群体当作主角的《城市传说》 对于美剧圈来说也是很神奇的剧了, 第一季:都市故事 Tales of the City (1993) 第二季:更多都市传说 More Tales of the City (1998) 第三季:Further Tales of the City (Mini) (2001) 第四季:

主要三位演员一直在,其他角色换了一代又一代,可以直接看最贴近的第四季,不用补课前三季。 · 第一位公开同性恋在联播电视长期扮演同性恋角色的演员—— 威尔逊·克鲁兹 Wilson Cruz

将现实映照进剧集,本来把自己感触家门的父亲,看到剧情后主动联系了Wilson,真是太让人动容了!这剧编剧也是绝,每一集到结尾都是大杀器!TAT 致敬电视的力量!

可补作品: 1、首部关于AIDS的电影

2、著名的 Ryan Murphy 打造的黑人主角剧集, 自以为对彩虹史有较多了解,也首次认识这个变装组house比赛的群体。主演 Billy Porter 出镜的金球、艾美等红毯造型都十分惊艳。

E04 Breakthroughs 一直都知道 The Ellen Show,“不就是那个短发T(此处刻板印象)女主持人的脱口秀嘛”,有无数名人明星上过她的节目,即便是国内的网路上也流传着很多“艾伦秀”上的精彩搞笑片段剪辑,看到她和妻子出席很多主持颁奖红毯,却从未了解过Ellen的过往,原来那依然是沉重的黑暗(go through HELL)。 也再次领略到奥普拉的伟大,因为支持Ellen遭遇hater,Ellen复出又是很迅速地响应支持。

这集讲到电视彩虹史“近代”,不免让我这个美剧迷猛刷情怀,“这不是刷剧史么?!”

HBO的神剧之一 Six Feet Under, Gay角色David的扮演者 Michael C. Hall 也因此名声大噪主演了《嗜血法医》 著名的 QAF,也cue到了我们的“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听着 Peter Paig 哽咽,我也忍不住了…领略到Peter 承受的压力和责任打造了《寄养家庭》 著名的 Will & Grace、《拉字至上》 18年火爆的粉雄救兵,其实最早是03年的电视史的“一步”

本集也再次开始铺所谓 LGBTQ 性少数群体在电视史上出现的顺序其实先是 White gay 然后才有Colored gay 、Lesbian 、Bisexual,再次重申《Noah's Arc》对于黑人群体的意义以及《拉字至上》对于Les的群体的意义 Bi的部分甚至拓展到了性少数群体内的歧视现象,当女性说是Bi时是kinda sexy,当男性说是Bi时却是不敢出柜,真正的突破是公开的Bi Sandra Bernhard 在 Roseanne 1991年开始剧中饰演一名Bi Nancy Bartlett。该剧在18年被ABC复活了一季,Sandra也回归了,然而只复活了一季就被取消了…

随后《实习医生格蕾》中的卡莉医生11年成为迄今电视史最长寿的Bi角色。

E05 The New Guard 这一集先是简短提了一下电视史中的性少数群体记者,然后美剧迷继续猛刷情怀 有黑人代表的《嘻哈帝国》、《火线》 有亚裔代表的《逍遥法外》 (中间插了一段“美偶”出身的Adam Lambert,我很喜欢的歌手,一直关注,当年和大胸宝宝俩人,因为最终决赛前被爆出是gay,迫于压力给了亚军,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当当都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也讲了09年AMA大胆“出格”表演的负面影响,太真实了,女歌手亲吻会被特写,男的,呵,打码!当当现在一直和Queen一起表演,依然有不少非议说他不配Freddie的位置,哎……) 《欢乐合唱团》涵盖性少数群体青少年校园霸凌、涵盖未成年孩童糟非议的《寄养家庭》 有 Transgender 代表的鲁保罗! 有非二元性 nonbinary 代表的《亿万》 著名的SNL、《摩登家庭》、《无耻之徒》《ST:发现号》 继续讲Trans,《与卡戴珊一家同行》、 I Am Cait (//movie.douban.com/subject/26580301/ ) 都讲到变性父亲了,我开始纳闷怎么《透明家庭》不提?果然接下来就来了。 继而继续重申的 Pose的意义。很惊讶地意识到,彩虹电视史的这一步,发生在2018,好近! 还讲了2016年的奥兰多枪击案,这么近!Hate crime 这么近,到现在依然存在!


写着写着突然就成了流水账,但作为美剧迷真心情怀刷满,激动不已,罗列一下这节目还出现的美剧画面: Special 主角 残疾gay 《吸血鬼日记》S7的女同猎人 《神烦警探》里的 Bi Rosa 《疯狂前女友》里的 Bi Darryl Sense 8 里的 Trans 《寻》里的魂断狼乔 《超级少女》S4 里的 Trans PS.好奇为什么没有提 OZ里的那对,太颠覆震撼了!还有真爱如血、初代吸血鬼里的也都记忆深刻,原来美国电视的彩虹史,我竟然几乎全看过!(有点小得意,我还看了很多英剧小语种剧啊


碎碎念一些个人观后感: 1、Open your eyes 我们正在处于彩虹史当中,不止是电视的彩虹史,有很多领域才刚刚迈出了进步的一小步,而且现实也如节目所说【向前两步、倒退一步】,迫于社会环境、性别及三观等种种因素,我们会【偏见】,我们会忽视很多,看了《无声好友》和 Special 才意识到,少数人群的边缘属性可能会不止一个的叠加到一个人的身上:

评 Special

看了 Pose 才首次认识这个变装组house比赛的群体。 2、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没有一步是轻松容易的,看到神采奕奕的 Ellen 根本没有想过去了解她经历过什么,看到电视剧中出现性少数群体人物(尤其是近年搞zzzq,几乎强行硬塞叠加身份),看到米国、TW骄傲游行,看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全球进展,这些都是【前辈】抗争来的成果,不加思索,理所应当, 《都市传说》S4里老少组合一桌吃饭的争吵也是于此 。就拿同性结婚来说,看了

才知道原来刚被人提出时有很多人感受到背叛然后抗议,根本不是现在宣传的什么临终签字之类的简单脑回路。 3、TV is a WEAPON 节目不断强调电视的力量,后来也有人提出很耐人寻味的电视是武器要妥当使用。电视彩虹史让我们看到,无数人都在电视上寻找自己的影子,一开始全部看不到,后来有了反派gay,人们先是理解这是一种进步后然后抗争,继而 G - L - B - T - Q 陆续在电视上 Visible . 无数人,无数彩虹群体为了教育,为了社会责任,也或者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去努力,而结果是你不知道你所做的其实对于某些人来说是life changing! 也是因为电视在美国的地位,人们遇到大事第一时间是打开电视,看新闻,找公知的评论,电视是tell the TRUTH。 我们呢???

 2 ) 平权路漫漫

#LGBT#

推荐这部纪录片的理由很简单——目光应该被聚焦到LGBTQIA+群体。

首先,它带给我很大的信息量。

曾经的我只知道LGBTQ群体不应受到歧视,只知皮毛。从纪录片中我才了解到这个群体为自己的身份做出了多少努力,他们获得了不少成就,只是走到今天说起这个依然会造成歧义。

其二,对那些仍对自己身份感到胆怯的生命,它也许是一种鼓励。

片中记录了不少勇敢面对自己的性取向、身份的人们,看到他们的勇敢何曾不是一种激励呢。曾经的他们没有前车之鉴,现在的他们多了自信与敞亮。

其三,它的视角相对较新颖。

信息时代,社交平台传播的能量远超曾经,一个时代的特征往往能从电视中探知一二,也是这部纪录片的独到之处。从不同时代的电视与LGBTQ群体平权的节奏入手,遵循时间的推进表现他们的挣扎、无奈与成功。

最后,不是强迫大家接受他们,一部纪录片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理念。

只是大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多一些宽容和接纳,也许别人就少承受一些痛苦。

送给所有少数群体,不仅是LGBTQIA+群体,还是种族群体,更是那些思想前卫的群体,不要害怕表达,真实的自己才是最灿烂的你们。

#微信公众号#

#Lumos光影瞬间#

 3 ) 美国电视LGBT历史

一下午看完五集,即使不是亲身经历,但是也绝对的感同身受。太多有意思的内容了。

1.在40,50年代的时候,电视技术刚刚出现,美国对军中同性行为进行了一次审判,并且全国直播,搞笑的是当时说同性恋都是GC主义的阴谋,要侵占美国。对比多年以后,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曾经说过,某国没有同性恋。这其中的荒谬真是无法形容。

2. 电视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不像现在都是录播,以前的电视节目只能直播。因为当时的节目偏见很严重,当时的LGBT积极分子为了传达自己的想法,在当时最火的新闻节目直播中,跑到镜头前面说话。这其中的勇气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后来打断节目的人和新闻主持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更有意思的是,那位勇者现在依然活着,而现在电视上有很多出色的LGBT新闻人,例如Anderson Cooper和Rachel Madow,这其中的时空感真的有点令人感慨。

3. 在电视上看到LGBT角色真的太重要了,能够在大众心中将性取向正常化,能够让不知所措的人找到归属感。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LGBT,但是如果他们在电视上喜欢一些这样的角色,他们就会认识到LGBT的生活。这就是电视的力量。

 4 ) (一点碎碎念……) 非二元,LGBTQ+中Plus的含义

一边看的时候一边回想反思自己为什么在跟一些人/小伙伴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会产生异常愤怒的情绪……

我想,或许是由于感受到当下那刻对方对于某个理论的执着(基因的正当性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啦、传播的有效性啦balabala)远超出了对于人、对于自然的简单关心。

而我想,真正值得被倡导的初衷仍然是对人的关怀——这部片子非常具体且温柔地展现了这一点——让我十分感动。

如果从这个点出发,一些矛盾就变得容易理解了——比如我就认为其实可以划分为,我们熟悉的人和我们不熟悉的人。

从已经被驯化教育过的二元性别视角下,似乎认知顺序比较像这部作品的主线一样由标签化的群体认知逐渐落实到"人"身上:由嘲笑"queer"这一整体——到认识到gay——les出现——群体性标签被瓦解——个体差异&分歧出现/日常喜怒哀乐呈现——trans出现——trans去妖魔化——queer被重新定义——……

但是其实也埋了一条暗线,是作为个体对于自身的认知是如何变化的。我可能一开始就是我所熟悉的人——很清楚自己的取向和认同,我也可能是我所不熟悉的人——受到社会环境成长阶段的干扰处于探索中。而这一切都该被充分理解、被包容、被保护、被自由的讨论,我想这才是LGBTQ+所倡导的——对于多态性、同理心的倡导——而非纠结于是否是这5个字母。

我很喜欢跟不同人去聊这个话题,也感受到了二元性别带来的观察架构的无趣🌚🌚🌚和"罡风阵阵"——喜欢把二元性别与非二元性别对立起来理解——大概眼里只放得下二元性别吧🌚🌚🌚🌚,而我想非二元性别并非是一个群体,他们很难概括(如果非要找到统一性的话就是都承受着不必要的、二元性别正确深入骨髓的人的打压甚至杀戮),是与男性、女性并列的n个主体,而非与之平行的1个主体——这大概也是我愤怒的原因🌚

所以也有一点遗憾plus"+"所代表的比如Asexual等其他一些性别个体还没在这部片子记录的彩虹史中崭露头角以及其涉及的衍生议题——为什么一定要爱上某人?为什么一定要基于性吸引爱上某人?——这都是对人的关怀啊,都是值得讨论值得被知晓的故事——唯有激发出大家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同理心才有容身之处,也才可避免杀戮与歧视。

其实不是很想打五星的,但是这部片子让我进一步了解了being visible的重要性。也许我关注这个议题也是源于它的可见度增加了,于是我作为一个无知的个体才能产生想要理解这个议题、了解自己并做点什么的冲动,而这个visibility背后就是千万从业者的努力——关怀他人,传播真相。

其中里面三位新闻从业者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自己很欣赏赵普了。当听到播报人员哽咽地念着某枪击事件丧生者名单中一位母亲的故事,哪怕短短几行字,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实的生命,而我们是在缅怀她。

关注人本身,这是最简单最重要的事情。

 5 ) 性少数群体与电视媒体不可不说的二三事

一开始我认为看这部纪录片,我会了解性少数群体如何在电视媒体上去妖魔化的曲折历程,事实证明我猜对了这一点。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受到了巨大的情感冲击这一点才最令我印象深刻。这片子最厉害的一点是将那些为权益抗争的人鲜明的展现在你面前,你会了解他/她/它们,你会对他/她/它产生关怀,你会与他/她/它的经历产生共情。结果就导致我从第一集哭到第三集,没有哭到尾是因为连续看五个多小时已经哭不出来了,这部纪录片的感情渲染力太强了。电视媒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平台,它可以成为仇恨者的武器,却也能让大众更加了解性少数群体。大众可能接收的是错误的信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那么多人为之奋斗,让大家真正了解性少数群体。每次看到先人为权益而奋斗的惨烈历程,都让我明白这一切有多么来之不易。就像是明明自己喜欢看HE结局的LGBTQ题材的电影,但仍然希望BE结局的LGBTQ题材的电影为大家所熟知,这样就能让所有人知道身为LGBTQ群体是有多么不容易,而痛苦往往是性少数群体生活的底色。不要认为LGBTQ群体已经取得了成功,在最后一集的结尾放映的枪击事件,让我们知道在现在这个时代仍然有人被迫害,性少数群体仍需要继续为自己的权益斗争,在各种媒体上为自己发声。

 6 ) 当我们勇敢做自己

为纪念哥哥张国荣逝世17周年,韩国将在4月1日重映《霸王别姬》,一部豆瓣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一部大陆公映无望的同志电影。

据不官方统计,中国LGBT群体人数占总人口的5%,大约有7000万性少数人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然而如此庞大数量的人群却无法存在于主流媒体中,电视上不会报道,电影、电视剧不会涉及,我们是invisible。2019年最火的电视剧《陈情令》掀起了一场热潮,说实话我也很喜欢,但更多的是对这种打擦边球的社会主义兄弟情感到无力的心酸,到之前的《镇魂》,再到下架的《上瘾》等等,众多涉同影视作品要么在夹缝中生存,要么在种种制约下死亡。

豆瓣有个叫“LGBT权益”的话题,最热门的几篇内容都是关于婚姻平权的,说实话婚姻平权确实是我们想要的,但是不得不考虑到现状,还作为隐形人的我们,离平权还有一条去西天的路要走。之前看过两部作品,一部是《平常心》,一部是《当我们崛起时》,美国的LGBT群体从石墙起义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奋斗抗争,经历几十年, 才做到如今visible out on tv,我们呢,大多数的我们根本没有勇气做自己,纪录片里面说,如果不活出自己,情况只能越来越糟,当我们能勇敢的活出自己,不再因为世俗和外人的眼光而苦恼的选择结婚,不再沉默、不再逃避,或许有一天我们的电视上也会出现 Ellen、Anderson Cooper,也会出现LGBT扮演主要角色的电视剧、电影 ,人们会在网络上对LGBT问题畅所欲言,不会被屏蔽、拉黑、举报,让更多的人、让社会大众知道我们的存在、了解我们,尊重我们的取向与价值观,只有这样我觉得平权才会不远。

 短评

相比其他媒介,电视一直是最平易近人的:读书需要智慧,观影需要时间,而电视,只要打开开关,它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像自来水这样。也许正因为这种平易近人,它一直被看作是平庸、媚俗和低智的代名词。但也正因为这种亲近和陪伴,它成为无数人生命中最垂手可得的信息来源,进而成为侧面记录社会变迁的标尺。这部剧讲性少数群体在电视媒体上的50年历程,也同时讲述了五十年来社会对待性少数议题的步伐和历史。作为纪录片,它的精神内核和apple在某种程度上遥相呼应:前所未有、挑战传统。当然,屏幕仅仅是时代的小小缩影,这50年的巨大变革肯定少不了报纸、书刊、电影、音乐、艺术等等其他媒介形态的助力;半个世纪的宏大尺度,也绝非短短5集时长能够囊括的。但能够以这样的方式重温历史、见证进步,我作为电视观众,非常骄傲。

8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力荐

哭了5集

11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真希望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未来的未来……,我们中国大陆也能有像《赛璐路壁橱》的电影纪录片,像《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的电视纪录片。另推荐下关锦鹏导演的《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 EP4→彼得·派格 Peter Paige(《同志亦凡人》演员):我坚信,电视是一种武器,需要小心地使用。你知道,现在中国的···主要的同性恋政治网站(?)···叫做同志亦凡人中文站。有人把全部的碟片加上中文字幕免费放上网。它变成了一种现象,它成为了一个人们聚集的地方,它是他们故事中的燃点,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公开的性少数运动。关于《同志亦凡人》,我最喜欢我说过的一句话,“他们为同志而来,为常人留下。” 我认为这深刻地反映了电视、在此时此刻、在我们的文化叙事中的作用。

1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和看赛璐路壁橱一样,我都恨不得拿个小本本记笔记了 @QAF中文站 so proud of you!

17分钟前
  • 力荐

光是从纪录片本身看都觉得LGBTQ除了G以外的visibility有多弱。。。。(记一下,美国从将同志视为犯罪到同性婚姻合法用了40年时间。乐观如我,觉得有生之年还是能看到国内同婚的那天。

21分钟前
  • zy_
  • 推荐

lesbian的占比还是一如既往的少…真是遗憾,感觉80%都是gay gay gay,even for trans,从男变女的比重也比女变男多大概90%,still a man-dominated world…

24分钟前
  • JC
  • 推荐

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这便是LGBT题材在小荧屏上的发展历程。好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反观大洋此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何乡而求索?

26分钟前
  • 滿神的異教徒
  • 推荐

美国电视节目中的LGBT平权史。第3集(以上世纪80年代HIV为主题)可能是最打动人心的一集。这一集留存的那些珍贵的电视画面或者已逝的基友。几度落泪。“我认为从那时起,一个电视节目(尤其是面向年轻观众的)电视,如果没有LGBT的角色,我们还能称之为真实的吗。《真实世界》告诉我们,没有的话就不真实”(by:达斯丁·兰斯·布莱克)

29分钟前
  • 冉笛
  • 推荐

通宵刷完,第2000个看过的人( ͡° ͜ʖ ͡°)

30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看完忍不住想找一找中国电视电影里,有没有贴近我的生活的LGBTQ作品。仔细想一想,我国的作品好像都特别脱离生活,即使主流电视电影也是如此

33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A】强烈建议我国改拍一部《从明到暗:电视与彩虹史》。

35分钟前
  • Cardinal
  • 力荐

Apple TV+实在太炸,Wanda和Wilson刷爆人缘卡,几乎线上有点名气的LGBTQ演员、电视人还有在历史上留名过的节目/剧集/事件都差不多以各种形式出镜了。但很多内容很容易轻松想起早前IMDb配合骄傲月写过的一个专题,所以像在用梳理知识点的方法罗列那篇文章,而缺乏了更进一步的分享(如有机会单独撇开很重要的作品独立成章,会更有意义与深度)。从一句台词的挣扎,新闻节目的正视,直人诠释的影像,剧集出柜,真人秀涉及,配角再到主角。每一步都凝聚了整个社群所作出的伟大努力和不顾一切的勇敢,而这个节目就是最好的致敬。珍视电视的力量,尊敬这个“武器”。【Ep3 “你不能抹去我们”/Dr.Ruth/Ryan哥哥 Ep4 QAF中文站 哭】

38分钟前
  • 基瑞尔
  • 力荐

不要一口气看完,一天看一集,保持共情,保持专注,珍惜眼泪,第一集dark age 就是哭着看完的 哭的或大或小 感慨万千TAT E02 本来前面觉得这集不好哭,到最后为了Milk的White night riots让人止不住流泪,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是如此“无耻”地享用先辈用血泪和实际行动争取来的现有成果。以史为鉴,我们得到了什么?感觉LGBT史我缺课太多了 除了S4 每一集最后都忍不住哭泣 同时也思考了很多 写了长评

41分钟前
  • 我也不在乎
  • 力荐

四星半。感谢同志亦凡人小组。看到了许多我喜欢的节目《幸存者》《老大哥》《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等。在为他们的奋斗和改变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在想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到?四十年后可以吗?

46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2020年的赛璐璐壁橱。这个纪录片简直像是个豆列,记录了我十年来看过的所有有性少数群体角色的影视剧和娱乐节目。全程激动不已。

47分钟前
  • gansen
  • 力荐

小荧幕上最好的我们。每一部剧、每一个吻、每一次出柜、每一段爱情与性都在创造历史。为同志而来,为凡人而留,感谢QAF改变我的人生。想不到十六年过去了,这部剧的主创还记得中国有个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当然也侧面证明了我们有多顽强,绝不轻易狗带~~~~~~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美国同志电视史,标志性事件都涉及到了,qaf中文站出圈。

52分钟前
  • 鹿鸣之什
  • 力荐

有趣的题材,失败的叙述,很流水账,前面两集时间线又是乱的。掐掉一部分并无必要乏泛可陈的人物访谈而多放一些影视中的经典片段会更好。感受到主创团队在对社会和文化冲击上的毫无野心,使得全片比起说lgbt运动,更像是gay们的自怜自悯。我不知道在全片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却突然cue到中国,且一个资源分享为主的论坛被形容成political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天真的中国基佬们。

57分钟前
  • 浮白
  • 还行

谈起美国的LGBTQ电视史,总有层隔阂以至于难以共情,但看到从《同志亦凡人》到QAF中文站的那一刻,才有了自己的参与感,真实泪目。

58分钟前
  • 大洋洲
  • 推荐

看一遍吧,朋友们

60分钟前
  • 心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