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脉动第二季

欧美剧英国2016

主演:大卫·爱登堡

导演:伊丽莎白·怀特,贾斯汀·安德森,艾玛·纳珀,艾德·查尔斯,查登·亨特,弗雷迪·德瓦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2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3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4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5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6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3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4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5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6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7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8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19地球脉动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3 13:36

详细剧情

曾经惊艳世人的纪录片《地球脉动》,再次由来自BBC的制作团队倾力奉献出最新的第二季。在这一季里,观众们将继续见证地球各个角落动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间。本季总共六集,分为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和城市,树懒、巨蜥、狐猴、海鬣蜥、帽带企鹅、雪豹、金雕、蜘蛛猴、美洲豹……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创造的万千生物以其各自的习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他们顺应着严苛的自然环境,顽强追逐着明日的朝阳。然而人类肆无忌惮的活动则侵蚀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它们渺小而伟大,通过BBC的镜头,生命的光辉得以放大,闪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长篇影评

 1 ) 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终于抽出一个周末,补完这部9.9分的神片。
嗯。满足,幸福,过瘾。

从小最爱的节目就是动物世界(暴露年龄),每次开播,就准时搬好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露出迷妹的表情,听赵忠祥缓缓念出:在遥远的东非,塞伦盖蒂大草原上…

荧幕中出现一只金色的狮子王,威风凛凛的在风中凝望远方,灰蓝的象群缓缓越过广袤的大地,发出悠长的鸣叫…

到了《地球脉动》,就简直是动物世界的高配顶配,无与伦比的饕餮大餐,镜头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个角落,丛林,岛屿,雪山,沙漠,草原。。。

不止是美,美到每一帧画面都不想错过。
更是真实,惊人的真实,惨烈的真实,是那种任何以人为主角的电影中,都看不到的真实,在动物的故事里,没有编剧,没有演技,它们就是真实本身,就是世界最原原本本的样貌。
野马交欢。


动物的世界里,从无安全感可言,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了生存的资格而奋斗一天,绝不敢稍有松懈。从未见过哪只动物会莫名的颓废,即使是饿了几天,体力耗尽,奄奄一息,仍然会在遇到猎物的瞬间,积蓄起全身力量,绝地反击,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轻言放弃。

仅仅是为了一口水,一口食,就必须以死相拼,以命相搏,更不要说交配权的争夺了,那绝对是堪称惨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看过它们的境况,你就会觉得,我们为了工作和恋爱,付出的那点辛苦,承受的那点压力,真的是轻如鸿毛,简直不值一提。
追逐长颈鹿的母狮。


骨瘦如柴的母狮子,会把辛苦捕猎来的食物都留给孩子,为了守护小狮子,独自与几只强壮的大型公狮厮杀,全身血痕累累,那股不要命的狠劲,终于逼退对方。

帝企鹅,为了给刚出生的小企鹅取暖,能不吃不喝不挪地的在南极的风雪中站立四个月,直到配偶穿越数千公里的冰雪找来食物,才能稍微松一口气,瘫倒在地。

沙鸡,在60多度高温的灼热沙漠里,每天飞翔200公里为小鸡取水,一路强敌环伺,随时可能毙命,再也回不了家,却日日如此,从未退缩。

这种从本能的爱所爆发出的可怕毅力,令人类真是自叹不如。

但是这样的爱,却全然不要一点回报,全无控制孩子的企图,也全无养儿防老的依赖和期待。虽然毫不犹豫付出生命守护幼崽,但等小兽稍微长大,能够生存,父母就会决然撒手,毅然离去。

往往是突然在某一天,小兽从梦中醒来,从前时刻保护它的父母就已消失不见,没有告别,没有依依不舍,从此再也没有消息,余生不会相见。只剩半大的小兽独自面对茫茫残酷天地,生死未卜,从此只能依靠自己生存下去,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帝企鹅父母和宝宝。


《走出非洲》的男主角谈起动物,曾这么说:
“动物做什么都是全心全意的,每件事都像是第一次,猎食,工作,求偶,只有人类做的最差,只有人类会感到厌倦。”

人类整体,或许是最强大的族群,攀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是地球绝对的霸主,然而单独看来,却绝对是最废柴的动物,每一只都优柔寡断,好逸恶劳,更兼薄情寡义,自私自利。

无论体力,还是意志力,人类都已严重退化,完全失去了原始的野性和独立生存的能力,若不是先祖艰苦打下的天地,几千年知识技术累积的红利,每一只人,若单独扔到自然界里,只怕都是毫无生存能力的战五渣。

但人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为何我们如此强大,又如此软弱?
我们那独特的大脑中,到底是什么让一切产生质的改变?

是幻想。
人类是唯一能够幻想的动物。
我们在幻想中,派生出种种概念,诸如宗教、国家、民族、公司,诸如共产主义、存在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些概念让一群人聚集一起,又让另一群人彼此为敌,我们今天相信这个,明天觉得那个也有道理,今天奉行这套主义,明天又怀有那个梦想,我们的思想里经常天人交战,我们的欲望,通通自相矛盾。
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当下做什么才是最好的抉择。

而动物,不懂幻想,不懂概念,它们只活在当下,只关注眼前。它们的欲望,单纯,猛烈,直接,没有自相矛盾的成份,也就不存在纠结和犹豫,它们听任本能而行动。

人类的软弱,是因为幻想。
但人类的强大,也一样因为幻想。

人类在这些强大幻想的力量之下集结起来,能够形成全球合作与分工,千百万人在同一个概念之下劳作,这种可怕的力量,以比蝗灾更迅猛的速度席卷而来,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把蛮荒的原始世界,变成了一个个叫做城市的精致的牢笼,我们因此变的更舒适,更富足,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野性,生命力,与自由。
在生产线上处理食物的人类。


不仅如此,这牢笼不仅夺走了人类的原始本能,也一样残害了动物的本性。

比如,少有人知道,猪其实是一种勇猛,聪慧,而且非常爱干净的动物。野猪对于自己的领地,非常有治理的才能,会严格把进食与排泄的场所分开,并且对侵略者的进攻,会非常勇敢的发起战斗。可是,当猪被人类捕获、阉割、圈养之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又懒,又脏,又蠢,又臭,饱食终日,不知死之将至。

再比如海豹,是非常善良的动物。它若看到冰上有人受冻,就会爬过来,用体温来救活人类。捕猎者就利用海豹的善良,等它爬近,就一棍子打死,食其肉,寝其皮,每一次都可以成功的得手。

还有,大象在远古,是有着类似猛犸象那样卷曲和美丽的长牙的,但现在,却很少能看到有长牙的大象了,是因为人类太热爱象牙,而必须杀死大象才能取得象牙,大象一度几乎被屠戮殆尽。
于是,为了逃避人类的杀戮,很多大象就在牙齿稍长之时,就忍痛自己撞断,以保全生命。同样,很多美丽的驯鹿也会自毁其角,以躲避人类对于鹿茸的偏执爱好。

面对人类的残忍虐杀,明末文人李渔曾写下这样的话:“以生物多时之痛楚,易我片刻之甘甜,地狱之设,正为此人,其死后炮烙之刑,必有过于此者。”

可悲的是,人类,在如此丧心病狂的占领改造世界之后,这个世界,也并未因此变的更温情美好,在费尽心思的精致的包装之后,世界的本质也从来没有改变。

想起村上春树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的一段对话:
“这里好比沙漠,我们大家只能适应沙漠。对了,念小学的时候看过沃尔特•迪斯尼《沙漠活着》那部电影吧?”

    “看过。”我说。

    “一码事,这个世界和那个是一码事。下雨花开,不下枯死。虫被蜥蜴吃,蜥蜴被鸟吃,但都要死去。死后变成干巴巴的空壳。这一代死了,下一代取而代之,铁的定律。
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群山之巅的雪豹。


看着那拖曳着修长的尾羽,轻盈掠过蓝天,比彩虹还惊艳的飞鸟。。。
那健壮,修长,登临群山之巅,比天神还要俊美威严的雪豹。。。
那庞大,沉默,漂游于最深的海底,比远古巨兽还要神秘的蓝鲸。。。
当然,还有自认是万物灵长的智慧人类。

无论是兢兢业业的,还是得过且过的,
无论是循规蹈矩的,还是胡作非为的,
数以亿万计的血肉之躯,它们的美,它们的力量,它们的意志,它们的欲望,最后,都常埋尘土,混为一体,化为大地的肥料,而生生不息的,唯有大地本身。

但生命一定是太过美好之物。我想。
所以,虽然注定失去,但凡拥有生命的当下,生灵们都不顾一切的去想让它延长一点,再延长一点。哪怕只多活一秒钟,也好。再多爱一秒钟,也好。

“但陆陆续续都要消失的啊,我想。
有的像被斩断一样倏忽不见,
有的花些时间渐次淡出。 ”

剩下来的惟独沙漠。
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2 ) 关于地点、物种、行为的记录

第一集 岛屿

1、埃斯库多小岛(巴拿马近海)
  侏三趾树懒——寻偶

2、科摩多岛(印度尼西亚)
  科摩多龙——寻偶,斗争(为配偶)

3、马达加斯加岛
  狐猴(约100个品种)
    大狐猴
    环尾狐猴
    灰驯狐猴
    冕狐猴——觅食(荆棘),生存技能

4、费尔南迪纳岛(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
  海鬣蜥——入海觅食(素食者),共生(与螃蟹,小蜥蜴)
    新孵化的小鬣蜥——向大部队进发(逃命)
  游蛇——捕食

5、亚南极地区岛屿(新西兰近海)
  斯岛黄眉企鹅(访客)——繁殖
  新西兰信天翁——谈恋爱
  乌黑鹱——觅食喂养

6、塞舌尔岛(东非海岸)
  白玄鸥——筑巢孵卵,喂养
  小黑燕鸥——筑巢孵卵
  塞舌尔织雀——取卵觅食
  皮孙木(黏鸟树)——靠鸟类传播种子

7、 圣诞岛(印度洋)
  螃蟹
    红蟹——迁徙
  长足捷蚁(入侵者)——攻击
[近年灭绝的物种中,大约80%为岛屿生物。]

8、扎沃多夫斯基岛(活火山)(南极)
  颊带企鹅——取食,喂养
[这个岛屿就是满足一切的天堂]


第二集 山脉
1、喜马拉雅山脉
  雪豹(引子和压轴)——生物信息(尿)标记,斗争(为幼崽,交配),遥感相机(科技带来的感动)

2、阿拉伯半岛的山脉(烈日,峭壁)
  努比亚羱羊——抚养,寻水,逃命
  赤狐——捕食

3、阿尔卑斯山脉(欧洲)
  金雕——冬日白天觅食(腐肉),斗争(为食物)
  乌鸦(小配角)——吃肉,捣乱

4、落基山脉(北美,雪崩)
  棕熊——冬眠,出蛰,觅食,脱毛(最有意思的一段)
  旱獭(小配角)
  短尾猫——冬天觅食(老鼠,松鼠)
  郊狼(小配角)
  鹊鸭(小配角)

5、肯尼亚山(非洲)
  帚石楠,半边莲
  千里光——开合叶片

6、安第斯山脉(火山峰,紫外线)
  山兔鼠——晒太阳,躲太阳
  火烈鸟——冲破冰层,求偶舞蹈

第三集 丛林

1、树
  蜘蛛猴——攀爬(生存于最高处)
  德拉科蜥蜴——食蚂蚁,逃跑
  沙箱树——养活其他植物

2、厄瓜多尔
  蜂鸟——取食花蜜
    刀嘴蜂鸟——清洁鸟喙打理羽毛

3、水(巴西)
  阿拉瓜亚亚河豚——声纳捕鱼
  ↑水豚
  Ⅰ巨型水獭
  Ⅰ 凯门鳄
  ↓美洲豹——捕食(水豚,鳄鱼(太特么霸气了,攻气满满,野性十足))

4、保护色(丛林底部)
    叶尾壁虎——伪装成地衣
 哥斯达黎加
    玻璃蛙——蛙卵,保护色
    蟋蟀(小配角)
    黄蜂——取食蛙卵

5、发光
    真菌——生长,发光
    叩头虫——求偶,传播孢子
    苹绕实蝇——发光
    千足虫

6、求偶
    红极乐鸟——树梢
    威氏极乐鸟——地表

7、马达加斯加岛
    大狐猴
[当地人说狐猴是人类的兄弟,他们的歌声是种呼唤,提醒我们人类也曾依赖于丛林生活。]


第四集 沙漠

纳米布沙漠(非洲西南部)
  非洲狮——捕食(极易失败),团队合作
  剑羚——逃命
  长颈鹿——非洲狮极度饥饿下的捕食对象
  拟步甲—— 奔向大西洋带来的薄雾,迎风静立喝水
  阔趾壁虎——喝水
  纳米比亚变色龙——捕食(喝足水的拟步甲)

峡谷

美洲沙漠
  沙漠降水
  仙人掌——锁水
  栗翅鹰——捕食(仙人掌间,成群结队,步行)
  地松鼠
  伯劳鸟——用荆棘钩死猎物

秘鲁沙漠(容易满足的生物们,只要有一点水,就能焕发生机)

马达加斯加西南部
  蝗虫——大量繁殖后大吃,成为成虫后狂吃

卡拉哈里沙漠(找水)
  平原斑马——迁徙
  非洲象——迁徙
  沙鸡——为小沙鸡带水(公)
  苍鹰——捕食

内华达沙漠(美国西部)
  野马——斗争(水源,配偶)

高温——昼伏夜出
  铲吻蜥蜴——抬腿避热
  金毛鼹——瞎子,隐身模式捕食

内盖夫沙漠(以色列)
  沙漠长耳蝠——捕食↓
  以色列杀人蝎——防御↑


第五集 平原

1、印度北部(地球上最高的草)
  龙套动物(象,虎,犀牛等)

2、欧亚草原
  高鼻羚羊——幼崽,迁徙

降雨

3、奥卡万戈三角洲(南非)
  ↑狮子——捕食
  ↓水牛——逃命

4、欧洲草原
  巢鼠——爬草觅食,回家喂养
  倉鸮——捕食

5、非洲稀树草原
  ↑红喉蜂虎——捕食昆虫
  Ⅰ灰颈鹭鸨——捕食帮手
  Ⅰ鸵鸟——捕食帮手
  ↓非洲象————捕食帮手
  薮猫——双耳捕猎
  非洲沟齿沼鼠——逃命

6、东非大草原
  牛羚——迁徙寻水
  杰氏巧织雀——迁徙寻草,求偶

7、南美洲草原
  切叶蛾——切叶繁菌以食

8、澳大利亚北部
  白蚁——白蚁丘
  食蚁兽——食白蚁

9、北美草原
  美洲野牛——雪中觅食
  狐狸——雪中觅食
  北美驯鹿——北方产仔,迁徙
  北极狼——捕食驯鹿


第六集 城市


还有几句需要啰嗦的感想:
        一定要看超清以上!
        BBC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观看期间,一方面犹如圣母一样的对生态的保护欲熊熊燃烧,一方面感觉努力发现生物共同的本能属性到底有哪些。
        对于生物,生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作为生物,其中一个本能属性就是作为生物生存下去,不择手段。
        绝处总能逢生。
        谢谢这些珍贵影像,过不了多少岁月,人类可能再也无法亲眼得见片中的物种和奇景。

 3 ) 地球脉动看完还是有点小激动

这部片看完感触还是很大的,一部没有特技的影片,同样看的我热血沸腾。就发现这样的纪录片看完还真的是能让我稍微激动下。最后我观看的地址如下,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里面同样的纪录片还是不少的:
【B站】【脉动地球】【第二季】

 4 )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刚破壳的幼小蜥蜴为了躲避游蛇,努力奔跑,好顽强的生命力,在它面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全力奔跑有生的希望,要么被游蛇缠绕至死。 这一季里有极其会伪装的昆虫、有会发光的飞虫、有透明的青蛙、有岛屿上的企鹅、有雨林里的河豚等,看完这些,只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是如此美妙与奇特,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让人如此着迷,尤其喜欢看老虎捕猎的场景,眼神干脆,动作敏捷,绝不拖泥带水,那高山上的羚羊,为了生存只好游走在高山之巅,每一种动物都在完成它的生存使命。 求偶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环,雄性动物为了争得求偶权,必须跟其他同类竞争,打斗、驱逐,强者胜赢得配偶,两匹野马的竞争,筑巢鸟的展示等,红心的那个画面真是逗极了,哈哈。 养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环境险恶,但每一种动物都必须竭尽所能地呵护幼子,可不要以为幼子很弱小,为了活下去,它们的生命力远超想象,幼小的蝌蚪,奔跑的鹿,破壳的蜥蜴,如此让人惊叹。 最后城市那一集还可以,但是城市带给动物的破坏性更应着重展示,这才是最残酷的地方,保持生命物种的多样性,让动物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环境更加适宜,人类才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非常羡慕拍摄纪录片的人,太有趣的经历了,这个拍摄过程经历了很多危险,但探索的过程足以让人陶醉,致敬向往。

 5 ) 十年了,当初一起膜拜《planet earth》的小伙伴们,都还好吧!

依稀记得十年前,用尽各种手段,下720P的《planet earth》,电脑配置差带不动,只能去网吧。那时候大学的电脑硬盘能上80G都是高配,能配个液晶显示器简直就是土豪,即便观看设备低劣,却依然丝毫不减初窥时的膜拜!那时候的david爵爷,声音还是清脆而洪亮的。英伦范夹带博物学家特有的俏皮劲,引领者刚入纪录片大门的我。自此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人文情怀,以及什么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礼赞。。 十年后,BBC迎来了《planet earth 2》,摄像机用上了4K,网络视频压缩技术也上到了H.265,原先蓝光原盘20多G能呈现的色彩和画面,现在1.5G的1080P,用上 H.265压缩技术的视频就能远超当初,爵爷也老了,看着他在热气球上颤颤巍巍地拍摄片头的模样,才发觉,时光一如海鬣蜥们在沙地上飞驰的四肢般,从指缝间,流淌而过! 第二季第一集,最让我服的,是配乐!树懒游着寻找爱侣的那一段尤其打动心扉!!如果能出一个原声乐,我也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收藏的! 想必大家都被海鬣蜥与蛇那一段生命的角逐所震撼吧!其实这么些年几乎看遍了BBC知名的纪录片,对这样的场面其实也渐渐退去了初见时的目瞪口呆,想必也是年岁见长的缘故,年少时的热血也慢慢消散在时间里了吧! 我还是想多聊点技术,4k拍出来的画面,即便压缩到1080P的格式播放,其色彩,以及对细节纤毫毕现的呈现,都是当前主流纪录片视频质量所完全不能比拟的!建议大家下H.265压缩版本的1080P的视频。在55寸的电视上,超浅景深下,呈现出来的各种细节,比如海鬣蜥身上的鳞片的纹路,企鹅夫妇可爱的脚趾,科莫多龙们撕咬下的口沫横飞等等等等,真的不是能用震撼可以囊括的! 最后,对我的第一篇豆瓣长评能献给我最爱的《planet earth》,我感到非常之荣幸和自豪!如果一向非常良心的BBC能出一套4K HDR版本的蓝光碟,就是1000块一套,我也愿意买!

 6 ) 第6集才是该纪录片脱颖而出的原因

该片的优秀毋庸置疑,但大多数褒奖集中在拍摄技术、画面、配乐以及它所展现的、无比美妙震撼的地球生命,这些,当然也是我开始看此纪录片的动力,毕竟9.9超高评分摆着这里,必有其过人之处。 第一集,岛屿,小小的震撼,在于游蛇追击海蜥蜴这段(图片好难上传,不传了),我想到的是身临其境此词,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蜥蜴破壳而出,越来越多的游蛇亦伺机而动,场面确实胜过太多悬疑追击大片,短短6分钟,无需太多语言描述,就将弱肉强食体现的淋漓尽致,就像热评里说的:这里的生命活的不带半点委屈,死得又如此轻易。但这才是最纯粹的大自然啊,没有矫情与怜悯,生存或者死亡,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你只需凭生存本能抗争下去。 第一集确实精彩,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南极帽带企鹅,这么萌的一种生物,却活的如此艰难,就这么一摇一摆扭着肥胖的身躯,前仆后继从大浪拍打的峭壁上跳入海中,这种反差,看得人心疼,它们只是去觅食,岛上有嗷嗷待哺的小企鹅要喂,对于很多生物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挑战与胜利,你看这些企鹅找个食物,要么被浪直接拍死在悬崖上,要么摔死,要么进入海中亦是危机重重,就算胜利返回岸上,镜头一转,要么断腿要么流血,配上夕阳和hans jimmer的配乐,显得无比悲壮,但更悲壮的是它们要日复一日做这种事情,最后公企鹅喂饱小企鹅后,我以为企鹅们终于可以安逸一下了吧,解说来了一句:it's her turn to do the feeding run。母企鹅出发了,又是萌萌地出发,带给观影者的却是满满的震撼。 第一集太过精彩,显得下面的几集有点平庸,我思忖着,就这种水平?这种水平是不错,但值得了豆瓣至高无上的9.9分?直到最后一集:城市。 这一集每个小段落我都印象深刻,尤其是孟买这么个人口如此稠密的地方,竟然有金钱豹出没,解说说的好,我能想到很多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野生动物,但我绝对不会想到金钱豹也是其中一种。此外还有本季最佳动物喜剧:一种澳大利亚野生园丁鸟喜欢收集人类丢弃的小物品,拿来装饰自己的鸟窝,装饰地越亮丽,愈能吸引异性的眼光,同类间也会互相偷对方的收藏品,就这样镜头给到了一只闷骚的雄园丁鸟,它是如此煞费心机装饰自己的“凉棚”,甚至叼来了一个布红心,绝佳的求偶神器,终于有一只雌鸟来了,它载歌载舞啊,各种展示自己的收藏品,但雌鸟还是无动于衷,难道必须拿出布红心了?终于它还是把布红心叼给了雌鸟,没想到雌鸟叼了红心就跑,原来这是一只还没长出羽冠的雄鸟。。。。。 此外还有多伦多夜里萌到爆的小浣熊,光天化日直接抢人类东西的印度斋普尔市猴子,当然还有最臭名昭著的鬣狗,逛多了网络论坛,各种狮子vs老虎,藏獒vs狼的帖子真是看多了,其中讲的神乎其神的当然有鬣狗,长得就像魔戒里半兽人的坐骑,咬合力亦是恐怖,但这么一种几乎不能接近的野生动物,竟在埃塞尔比亚哈拉市与人类有奇特的共存方式(这段留给你们看<( ̄ˇ ̄)/)。 当然并非所有野生动物能适应人类城市,小玳瑁的例子,以动物的视角来拍摄,人造光便它们迷失方向,由爬向大海错误爬向岸边,就算侥幸躲过螃蟹的袭击,来到岸边的马路,车、下水道、人,每一个都可以轻易杀死它们。 最让我惊喜的不止这些,片子提出了一种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的未来城市模式,纯粹的钢筋水泥太过冷冰冰,将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粗暴地切断,而这种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城市模式,才是我梦想中的未来城市,而不是很多科幻作品描述的那种充斥着高科技产品,纯粹人造的城市。 最后最后老牌解说的一段保护地球、自然的说教,我竟然毫不抗拒,因为看完这几集,你能感受到,能与这么一群生物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是人类的幸运,一想到我们的身边还有如此一群蓬勃生存的动物,甚至有点热血沸腾,隐隐有点摸到了虚无缥缈的生存的意义。

 短评

IMDb 10.0……

5分钟前
  • 字母君
  • 力荐

雪豹妈妈好样的

7分钟前
  • ForTheDawn˙Ꙫ˙
  • 力荐

还真有人看着9.9分难受给个4星……

12分钟前
  • GG|
  • 力荐

很一般的纪录片

17分钟前
  • chengxiufan
  • 很差

拍摄者是地球上我最羡慕的一群人

22分钟前
  • Orca
  • 力荐

游蛇捕猎猎蜥一段实在惊心动魄,远胜很多悬疑惊悚的大片。

25分钟前
  • moonwindcloud
  • 力荐

每一段故事都很震撼,蛇追蜥蜴那段堪称年度追逐戏最佳片段。

29分钟前
  • 捕快
  • 力荐

两集弃。差点睡着。。。至于夸到天上去的蛇蜥追击,看完觉得不过如此

34分钟前
  • 看我真挚的眼神
  • 较差

讲真这部不给满分 我就是觉得你欠打!

35分钟前
  • 棠梨簌簌
  • 力荐

我有一个生活理想,坐在4K电视面前,看BBC纪录片!!

40分钟前
  • 复生谭
  • 力荐

真实的画面比特效做出来的好莱坞大片还要让人震撼,画质太棒了,感谢所有的摄影师和背后的制作团队,才让我们可以感受地球不一样的神奇。

45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混泥土堆积起来的只是原本世界的0.1%,这里才是剩余99.9%。

46分钟前
  • 亚洲太阳
  • 力荐

作为摄影师,曾参与一段地球脉动的拍摄、很是荣幸。

50分钟前
  • 有点迷人
  • 力荐

因为个人原因刷低分(比如觉得某物种恶心)简直就是侮辱了这部剧

52分钟前
  • Sean的7层巴士
  • 力荐

蛇蜥追击的那场戏吊打99%的犯罪电影,双职工家庭帽带企鹅的辛劳和烦恼是80后深刻写照,为求偶全速前进的三趾树懒笑得我腰疼。同生命之旅一样,这类纪录片是我最好的励志电影,每每看完在感叹物种的神奇、野性的震撼外,更觉得努力生活、享受每一天是对生命最大的尊敬。

55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力荐

继续奶,奶时9.9现在9.8,逆反心理的人在豆瓣又不是少

58分钟前
  • 拉登是我干掉的
  • 力荐

生命壮美,且艰难,直看得几度目瞪口呆,几度热泪盈眶。

1小时前
  • 安东
  • 力荐

我用尽我所知道的所有有关赞美的词汇,都无法形容出它的伟大和震撼。

1小时前
  • 王小笨
  • 力荐

这里的生命,活的不带半点委屈,死的又那么轻易

1小时前
  • Mr·O
  • 力荐

动用了71个摄影师不算什么,凌晨3点起来不算什么,跑遍204个地区不算什么,光是为了拍金雕捕食这几秒镜头,摄影师足足在冰天雪地里,等待了上百个小时。。

1小时前
  • 13号树先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