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优雅

喜剧片法国2009

主演:Josiane,Balasko,伊川东吾,Anne,Brochet,Wladimir,Yordanoff,

导演:莫娜·阿查切,

播放地址

 剧照

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2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3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4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5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6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3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4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5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6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7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8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9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3 13:49

详细剧情

国会议员一家四口住在巴黎左岸的高级公寓里。议员的小女儿芭洛玛古灵精怪,喜欢透过摄影机洞察世界,是名不满12岁的天才小哲学家。不愿成为鱼缸中命运已被注定的金鱼,芭洛玛策划着一场生日当天的自杀。公寓女门房荷妮是个肥胖丑陋的54岁寡妇。她小心翼翼的维持着门房粗俗的形象,为自己在密室内筑起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但是芭洛玛隐约发现了这个秘密,新搬来的日本绅士小津格郎亦觉察到了荷妮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小津彬彬有礼的引领下,不仅荷妮逐渐卸下卑微的伪装,芭洛玛亦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与死亡。

 长篇影评

 1 ) 一花一世界,刺猬也可优雅的无以复加

还是忍不住第二遍看这部《刺猬的优雅》。
如果你是一个年过半百,身材臃肿,地位卑微、贫寒清苦、被人轻视的独居老女人,你是不是还能够做到偏安一隅,养一只猫,从容自得地喝茶,品巧克力,看一本书?
我想那应该很不易吧。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个连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人,怎么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呢?
可是,总会有例外。
我承认,荷娜刚开始出场时,我并没看出她就是这部戏的主角。她开门,身材臃肿,头发凌乱,拉着硕大的垃圾箱,拖地,擦拭门窗,跟最普通的门房没什么不同。只是,当荷娜打开那紧闭的一扇门,映入眼帘的是满眼满架的书的那一刻,我惊呆了:好美的房间,好独特的人。其实,一个房间最美的装饰,从来都不是精美的工艺品,飘逸的窗帘,古典的家具,亦或奢华的摆设,只有书,唯有书,才能使一个黯然窄仄的房间,瞬间散发出万丈光辉。
诚如芭洛玛所言,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藏身处。看到这满屋的书,我也不得不说:确实,她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藏身处。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受到的限制很多很多,金钱限制你的吃穿住行,身份地位限制你的言谈举止,然而,追求精神自由的自由,却永远不受任何限制。因为,那是独属于自己的私密花园,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外在,都没有能力涉入,除非,你心甘情愿。
于是,一个让荷娜心甘情愿铺展内心的人出现了。
小津先生是多么的绅士而有内涵。只是寥寥的几句对话,他睿智的内心就捕捉到了在身材臃肿,表情冷漠表象下所掩盖的高贵优雅的灵魂。是的,他认出了她,认出了在坚固堡垒中所包裹的柔软细腻的内心。也许,只有精神层面同一的人,才能轻易的认出彼此,那种认出,无关乎金钱,容貌,地位以及出身。
荷娜有过困惑,有过不安,面对一个身份外表体面,学识渊博,品味优雅,谈吐不俗的人,她不相信这样的自己能够配得上。于是,在几次接触之后,到了小津生日吃饭邀请这一步,她选择了拒绝。只是,最后,她还是迈出去了。因为,她不是一只普通的刺猬,对于值得的人,她的内心是优雅而有力量的。
小津先生说,荷娜,我们可以做朋友,甚至是所有我们想做的。说的是那么的坦诚和真挚。像一道温暖而不刺眼的光辉,柔柔的射进了荷娜的波心。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而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爱你渐衰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看,这部电影就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一切都在温情脉脉中徐徐推进,我心中默念:很好很完美。只是,结局却是那样的让人始料未及。当荷娜被车撞倒的那一瞬,仿佛一切都戛然而止,故事的结局是那么那么的出人意料。荷娜死了,准备好要爱的荷娜死了。即便这样,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这部电影所带有的独特的美:温情,细腻,精致。
我想说的是,遇上小津,那是一个童话的结局。现实中,这部剧极有可能是另一个结局,那就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小津先生,那样的人一直都没有出现,只有一只叫列夫的猫伴着抱着书的荷娜孤独终老。这应该是最最可能出现的结局。
其实,这样也没什么可悲。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那无关乎爱情,无关乎童话。荷娜已经从这样的一种生活中收获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优雅。如果还能遭遇爱情,那就当是慰藉追求精神生活的额外糖果吧。

 2 ) 刺猬的优雅

在未听说这部法国小说,或者说这部法国电影的名字之前,从未想到刺猬这种动物会和优雅有什么关系。优雅该是属于天鹅,或者长颈鹿之类动物,灰不溜秋,毫不起眼的刺猬,也有它的优雅吗?

原是想先读小说,再看电影的。但是由于在当当的这单订书中,有一本预售的村上的《1Q84》不知何时到货直接导致这本《刺猬的优雅》一并耽搁。

电影是从一个女孩的一段独白开始的。这段独白令人震惊。她决定在本学期结束,她13岁生日前死去。她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严肃淡漠却又异常坚定的表情。

她的轻生之念并非因为生活窘迫或者穷途末路之类。相反地,她生活在巴黎的富人区,父亲是国会议员,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大概也正是这样的生活,使她感到束缚。她说:生命在她看来就如金鱼,看似自由游弋,却始终被束缚在透明的鱼缸里。为了不困在这鱼缸里,她决定自杀。自杀前,她要拍一部电影。她深信,死亡是世界上最平常的一件事,但重要的是,你死的时候在做什么。

她是一个太过聪慧的十二岁女孩,聪慧到早早看透了人性。她有一双比成年人更清明的眼睛,透过浮华看见腐朽,透过平凡能看到一种睿智。她曾在某次家庭聚会上指出某位大人物的谬误。她说:“国际象棋和围棋不同,国际象棋就是想办法杀死对方,而围棋像人生一样,重要的是布局,我们要让自己活到最后,也要让我们的对手活到最后。”这样的话语,是不合适宜的。在大人眼里,她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甚至被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怪物。不爱说话,只爱喃喃自语地拿着摄影机到处拍摄。

她说:荷娜,你不是一个普通的门房。电影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出场了。她是这栋高级住宅里的门房。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五十多岁不修边幅的矮胖门房太太荷娜。她其实并不是大家所看起来的那个样子。虽然她从来没上过学,但她密室里的满屋藏书早已填满她的灵魂。平人眼里庸俗的门房,却有着贵族般深邃的内心世界。

她独自坐在小房间里,一杯茶,一包黑巧克力,一只懒猫,满屋的书,我被这颗沉静的心打动。不是出身高贵,生活闲暇的人才有优雅的权利。也许一开始,我犯了个错误,优雅并不一定要属于天鹅,刺猬也可以有它的优雅。只是人们并不了解。就象人们不会了解到门房的内心有多美,不了解这个那么精灵的女孩对活着有那么多困惑。

我们活在一个重视表象的世界。这个世界刻板且不友善,充满偏见。在这样的世界,我们大概只能象刺猬那般竖起浑身的刺,建起坚不可摧的堡垒来保护自己柔软的心。直到某一天某人可以直抵你心。就是他,知道你不是别人看起来的那个样子。就是他,知道你的与众不同。就是你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他马上接口说: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此时,第三个重要人物登场了。日本来的小津先生,带着日本文化的细致精髓来到巴黎,也来到门房太太荷娜的内心世界。还记得有那么一场,她换了新妆,遇上同栋楼的有钱邻居。这位邻居很有礼貌地对她说:你好,太太。她对他说:她没有认出我。他望着她:因为她从来没有好好看过你。没错,只有你,才透过表面的沙砾,看到我内心钻石般的光芒。就因为此,即使我只是个门房,我也准备去爱了。一切掩饰,在懂你的人面前早已慢慢融化。虽然世界依然傲慢如故,但是心中已盈满能量。

忽地,怎么觉着有些熟悉之感。不正是小王子说的那样,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虽然这么说着其实有些悬乎,因为这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具体化可操作的东西。也许这只是种感受,总有一些人在同一频率之上,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彼此的好。心与心的交流,怕是这世上最美妙的事情了吧。是你在这里。呀,我也在这里的惊喜。

电影的结局没有那么完满。小女孩没有死,死的是荷娜,在猝不及防的车祸中。当幸福快要来临的时候,死亡却令人诧异的到来。死亡并不如小女孩想象中那般梦幻。死亡是最真实的东西。一切结束了,你看不到你爱的人,也看不到爱你的人。她的死对她是有所触动的。她不再有自杀的想法。

我们得好好活着,才有机会。我们得好好活着,才能使一切更有意义。

刺猬,看似懒散,其貌不扬,总是孤僻地生活在自我的世界,却也自有它的优雅。敏锐的洞察力和内心的丰富,是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你懂很好,你不懂也无谓。可以远离是非之所,有一个安身的小角落,静静地生活就好。孤独,却并不放弃追求幸福;不美,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贫穷,却并不贫乏;沉静,却并不冷傲。。。这大概就是属于刺猬的优雅。

 3 ) 关于女孩的种种独白

女孩的独白

最初的开头,女孩拿着自己的摄影机拍摄

我叫芭洛玛 11岁 我住在巴黎16区 有钱人的豪宅里面
我父母很有钱 我家很有钱 所以我和姐姐也可以算是有钱人
即便如此 即使我这么幸运有这么有钱 但我很早以前就知道
命中注定 我一辈子都会困在金鱼缸里面
跟老撞同一扇玻璃窗的苍蝇一样 大人也把时间都耗在金鱼缸里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 金鱼缸 我才不跳进去
我深思熟虑过
这学年结束后 我12岁生日的时候 今年6月16日 165天后
我就会自我了断

我不会因决定要自我了断 就任凭自己像根烂青菜腐烂败坏
重要的不是死亡 也不是几岁死
而是在死亡的这一刻 你在做什么
在谷口的漫画里 主人翁死于攀爬圣母峰
我的圣母峰 则是拍部电影 拍一部生命为何如此荒谬的电影
别人的生命 还有我的生命
就算一切都没意义 好歹精神上也得战胜它

女孩讲述自己的母亲
这个家庭的女主人 10年来密集接收种种治疗、心理分析 抗焦虑抗忧郁和戒香槟
她隐约知道绿色植物的装饰作用 却把植物当成是人来说话

女孩讲述自己的姐姐
缸中金鱼理论的典型人物 一心想别像她母亲那么神经质 想比她父亲还出色 生命对她而言是场永远的战争 击垮对手 赢取胜利
 
6月5日礼拜二 我逐渐接近6月16日
我不怕 就是因为觉得非这样不可
才会决定要自我了断
诚如这不为人知的片刻
轻轻滑向长眠
大人谈到死就有障碍
殊不知死亡乃世间最平凡之事
一旦做出很少人能理解的决定
切勿放任不管
以免最宝贵的计划很快便遭到他人的破坏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刺猬
只不过多半不怎么优雅
我的新邻居是日本人
我临死之前,这一定得发生

6月7日 我每礼拜从妈妈药盒里偷一颗药
服用过多抗忧郁药足以致命
163天除以7 等于23.571颗药
剂量虽高 搞不好只会陷入昏迷 有些研究指出不会致命
所以药盒很满时 我就拿两颗
我28公斤 最少得吃38颗
收集这么多药丸应该够了

小津阳子 小津格郎先生的孙女 日本大家族唯一继承人
往后会中断学业 嫁给家财万贯的银行家之子
戒毒治疗三天后 她会在一尘不染的家中 养大4个孩子
小津阳子最后会以离婚收场 变成患有忧郁症的酗酒亿万富婆
我呢 我的命运写在脑门上了吗
我就是相信会命中注定 所以才想死
可是万一能让自己成为自己尚未成为的样子呢
我能让自己的生命 变成不是已经注定的那样吗

有的人跳窗自杀
我觉得真荒谬 我怕痛
不能免除痛苦 那为什么要死

金鱼
9年前出生于金鱼养殖场 会在金鱼缸里终老一生
即使每周可待在厨房梳理台数回
因为清洁工要帮他换水
以免惨遭自己的排泄物毒毙身亡

原来是这样的
一切乍然而止
这就是死亡吗
再也看不到深爱的人
再也看不到爱您的人
如果这就是死亡的话
那真的跟大家说的一样
是个悲剧

这条金鱼怎么会在您家呢
就算这有什么意义,我也完全无法理解

重要的不是死
而是我们死的那一刻在做些什么
荷妮
您死前那刻在做什么呢
您准备好要爱

 4 ) 文艺女们的穷途末路和孤独终老

  “我的心像蜷缩成一团的小猫咪,我想跟你喝最后一杯清酒。”

  这是荷妮生命最后一刻的内心独白。单看句式和内容,大概会以为是文艺片里的女主角给爱人写信的末句。而荷妮,她只是个巴黎十六区豪华公寓楼的门房,一个五十四岁又老又邋遢的女人,多少年来从不逛街,她讨厌试衣时售货小姐对她身材的鄙夷,多少年来从不去餐馆就餐,她没有一身像样的衣服足以踏进那些灯光优雅的餐馆。每天早上她八点开始工作,收垃圾,清洁地毯垫上的烟头,擦地板抹楼梯,收发信件,做着无休止的琐碎工作。
  
  然而,她除却这般外人眼里的朴素甚至贫穷的生活,还以另外一种姿态生活在自己的另一个世界里。她在温暖的午后,烧开水煮茶喝,配着黑巧克力吃,并变换着咀嚼方式来享用不同的味觉感受,她读谷崎润一郎的书,她有一只慵懒的肥猫。事实上,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爱好者。有一扇总是关着的淡蓝色房门,房间里四面都是高高的书架,她喜欢关起房门独享这个书籍的角落。她偶尔会漫不经心说出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和人物,但她竭力避免这种情况,她想努力扮演好门房这个不起眼的角色,找一个这样的安全角落躲起来,就像片名一样,她像一只刺猬小心防护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怕这世界上于她来说唯一珍贵柔软的角落被别人打搅和破坏。
   
  荷妮的邻居们都是富有阶层的典型代表,在这个大楼里每个人都以固定的有钱人的思考模式和生活方式走下去,除却两个人,就是门房荷妮和十一岁的女孩芭洛玛。荷妮有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力量,所以她以哲学式的见解早就看透了这些人的嘴脸,芭洛玛生活在富有的家庭里,年纪虽小却内心敏感丰富,她腻烦与母亲无休止的精神抑郁表现,受够了无法理解她的家人,还有她即将面对的将来:她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种深深的矛盾感存在于她的内心,一方面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她觉得注定逃脱不开这种生活方式,但她心里又强烈地想摆脱这些,所以她决定在十二岁生日时自杀,以这种方式彻底逃离她这个年纪无法解决的矛盾和无法逃脱的孤独。
  
  荷妮每天拿着用来拍摄生活细节的摄影机,其作用恰似台湾电影《一一》中的小男孩用来拍摄成人背影的照相机,是一种未成年看待世界的方式。荷妮拍聚会时大人们餐桌上的谈笑风生和虚假奉承,又放低镜头拍下桌子下面这些人的小动作。她以不符合她年龄的敏感也看透了这种虚伪的生活方式和成人空虚的思想境界。所以她在家庭里被视为小怪物,问题少女。在这样一个密闭的大楼里,一老一小两个敏感丰富的文艺女就此相遇相知。芭洛玛偶然发现了荷妮的真实面目,她开始好奇地关注和接近这个和她一样的异类。其实她俩这种忘年的互相喜欢与欣赏,过于理想化境界,正如这个电影被收入的一个豆列的名字“只是存在于电影里的情感”。

  日本人小津先生搬入公寓,改变了荷妮的生活。他们初次见面就因为都不经意说出《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句子而彼此心生好感,两个文艺爱好者强烈的磁场相互吸引。荷妮和小津,两个一穷一富,一个邋遢一个优雅的异国人,谈了一场纯文艺恋爱。荷妮为他改变自己的邋遢形象,她打扮起来优雅到甚至邻居都认不出她。小津细心地为她做日本料理,送她礼服鞋子披肩,一起喝茶吃茶点看电影录像带(小津居然有那么好一个影音室!羡慕!)小津带给她的不只是生活中的一点温暖和企盼,更是她整个生命中不曾得到的尊重和理解。他成功地进入到她那个隐蔽的、丰富柔软的内心世界,欣赏到她独特的美丽和独到的见解。这段日子里的荷妮是多么灿烂,所以当她被撞倒时,她没有难过与不舍,她已经知足于生命结束在此时。她心里想到的是在乎她、懂她的两个人:小津与芭洛玛。她对小津说:“我的心像蜷缩成一团的小猫咪,我想跟你喝最后一杯清酒。”她对芭洛玛说:“但愿你的未来与你的期许相当。”

  纵观剧中两个女主人公,荷妮和芭洛玛,一大一小两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女,她们似乎代表了文艺女们与这个世界抗争中出现的两种极端:穷途末路与孤独终老。芭洛玛无法强大到像荷妮一样与这个世界和解,偷偷躲起来,慢慢构筑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她满心想的都是自杀,结束生命,逃离,解脱。而荷妮,她足够平静和成熟,她伪装成这个世界需要的样子,然后选择一个人的生活孤独终老(如果没有小津和意外的死亡那她必将如此)。而更多的文艺女们,大概还是被岁月磨平,文艺一个青春,残留一些到中年,最后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就像我以前写过的《立春》的评论一样,王彩玲最后还是选择当一个平凡人,但她的追求与梦想存在与她的生活里,像一个又一个不死的春天。
 
  芭洛玛画满了倒计时的格子,每天都在一个小个子里涂鸦,在最后她生日那天的格子里,涂满了黑色,像“The End”一样代表结束与死亡。

  那她到底自杀了没有呢?电影里没有讲。

  我想她没有。因为她曾宣布,她长大后要当一个门房,像荷妮一样。

  好吧,但愿你,和所有的你们都能找到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

 5 ) 文艺老女青年的仙都瑞拉

        文艺女青年爱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当我青春不在,或比现在丑上十倍时,他还会爱我吗?理性告诉她们这不可能,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感性上她们又会憧憬一个知我懂我的蓝颜知己,能在她牙齿掉光时还温柔地吻她牙床——这一憧憬孕育了多少本《简爱》!
    《刺猬的优雅》是一个标准的女性文本。观影时就觉得这出自女导演。查了下还真是。不仅电影是,电影依据的原小说,也出自一个法国女哲学教授。小津先生是她们YY的产物,一个优雅的、有教养的、多金的(这很重要!)、隽永地像一首诗样的男人,目光如炬,能洞穿一位头发乱如鸡窝、不修边幅、又矮又胖的女门房的皮囊,发现在本质上,她是一只“优雅的刺猬”。他不顾世俗的偏见,给她送书、请她看电影、邀她共进晚餐,肯定她,让她重拾女人的自信。小津之于导演,又与苍井空之于宅男有何两样?
    电影中导演自我表达的痕迹无处不在。荷娜爱看的《阴翳礼赞》、《安娜卡列尼娜》估计也是导演(或女哲学教授?)的最爱;一次次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男主角也姓小津,不是巧合吧);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欲望投射的对象是日本人,日本文化中的优雅、沉静、空寂应该是已征服了法国上流社会,连吃拉面要哗啦啦地出声在法兰西的视野中都显得格外儒雅——怎能想象男主角是个中国人呢?(不知道有没有以中国男人为欲望投射对象的西方文本)
        女孩帕洛玛的角色设置很有趣。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孩童叙事视角——这一招见怪不怪了——这一点很重要;老少对比让戏更有看头——这一招也见怪不怪了——也很重要,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帕洛玛就是荷娜,荷娜就是帕洛玛,两者都是创作者本我的衍身。帕洛玛是萝莉版的女文青,同样自视甚高,分析周围的人头头是道,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范儿,和荷娜的最大区别是还没学会把自己那份聪明藏起来。面对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势利,帕洛玛选择的是死,荷娜选择的是生——卑微地生。但最后有趣的是,在帕洛玛那儿死去的金鱼在荷娜那儿活了过来,而想死的人没死成,没想死的人反倒死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解读,荷娜用她的死换回了帕洛玛的生,让帕洛玛领悟到:重要的是死的那一刻你在做什么,荷娜,你已准备去爱了——我承认这一句话对广大文艺女青年的杀伤力极大,但在我这里,这个道理实在没比狗血偶像剧高明许多。
     看到荷娜最后被车撞死时我心真是拔凉拔凉的:好歹也是文艺片儿啊,怎么能用这么狗血的剧情收尾呢?我理解导演不能把戏拍成丑小鸭故事的考虑,但荷娜除了去死真的没别的路了吗?能不能让剧情变作,帕洛玛突然意识到根本没有荷娜,神马荷娜啊小津先生啊全是自己YY的产物,从而成功地把前面的剧情全部推翻,彻底弄乱想象和现实?导演用荷娜的突然之死草草了结,还生怕观众的情感没升华,塞进一句帕洛玛的独白做ending,真是不够高明。

 6 ) 人人都像刺猬,但很少人保持优雅!

(1)女孩帕洛玛
“要做追逐繁星的人,不要做金鱼缸中的金鱼。”
“当计划不被人理解时,切勿放任不管,否则会失去最宝贵的⋯⋯”
——一个早熟到令人惊讶的12岁女孩,她口中的计划正是在13岁生日当天用一种不痛苦的方式自杀。因为她的理念是:“如果不能摆脱痛苦,那为什么要自杀?”
她是个天才,知识渊博,爱好摄影和涂鸦,出口成章,喜欢思考哲学命题。
她的家人是她的拍摄和研究对象,从她口中描述出来的家人鲜明却不生动,用导演的话来说,他们就像“动物”。
最典型的一幕:
帕洛玛用摄影机对着正在准备晚餐的母亲和姐姐,摄影机前面摆了一个玻璃杯,透过玻璃杯拍到的人物已经变形,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变形游戏吗?随后她给杯中倒入清水,再看到姐姐,她小声叙述:“xxx(姐姐的名字),缸中金鱼理论的典型人物。”她可爱到甚至自行冠上了“理论”两个字。

(2)门房荷娜(或译作勒妮)
一个独居的胖妇人,待在屋子里的时候会打开电视,但关掉声音,然后拿一本书坐到另一边,一边吃黑巧克力一边看书,养了一只叫列夫的猫。她的头发蓬松毛躁没有造型,幸好很快她就有了一个新发型,这得意于一位新来的住户——

(3)小津格郎先生

影片用了30分钟不快不慢地引出三位主人公。

——————————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并且是非常成功的小说改编电影!
我虽然刚刚开始看小说,但是从影片的点滴细节和放映当天与导演的交流中,很清晰的感受到了导演的改编思路,即把一切文字描述变为可视化的元素。
比如原著中女孩是用写日记的方式观察/思考/阐述,影片中转化为可视化的涂鸦/拍摄,并且导演对女孩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她的房间进行了仔细的再创造,成为了女孩人物性格和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帕洛玛和小津眼中的荷娜是一只优雅的刺猬:
“从外表看,她满身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内在看,她也是不折不扣地有着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一般人很难想像,一个丑陋门房养的一只非纯种猫的名字竟然取自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而小津先生洞察了一切,他送了一套精装本《安娜卡列妮娜》给荷娜,并邀请荷娜到家中共进晚餐。

自此,影片开始两条主线并叙:帕洛玛的自杀计划,小津先生与荷娜的感情发展。

影片的背景音乐使用得很恰当,当荷娜开始打开心扉的时候,大提琴弦乐缓缓奏起。
他们互有好感,但始终平静入水,毫无多言,心照不宣,如大提琴的音色一般:深沉而温柔!
我喜欢这种情感,大提琴一样的深沉和温柔。

影像上同样细腻,荷娜对自己的新造型是如何的从不感冒到惊讶到赞叹再到习惯。有一次楼中的住户没有认出荷娜,称她为夫人,荷娜惊讶不已,连连发问“她没有认出我?”,小津先生温柔地说“她从未好好看过你。”
生活中,人人都像刺猬一样带着刺,但是很少人能一直保持优雅。

荷娜第一次进入小津先生的家,小提琴承接着大提琴呼之欲出,依旧优美,更浪漫了起来。
小津先生的家,我很喜欢,日式精致,艺术气息,自动演奏莫扎特的马桶成为一个幽默的亮点。

小津先生不愧是一个大提琴一样的男人,他用他的方式对荷娜发出了爱情的邀请:“我们可以做朋友,甚至更多。”

影片中有两场小津先生和荷娜吃饭的戏,还有帕洛玛和小津先生下棋的戏,人在一张桌子上,且是比较近的距离相处,从影像上给人比较亲近的关系认知。
而影片中很少帕洛玛一家人齐聚吃饭的场景,餐桌上总是少人,有一场戏,父女俩谈论起母亲的精神和身体情况,父亲显得无精打采,而帕洛玛则用冷静和充满逻辑辩证的话下了结论:“唯有心理分析和宗教以苦为乐。”父亲无意识地拿起酒瓶给帕洛玛的杯子里倒酒,问她是否喝一点,帕洛玛用冷静和注视回应,父亲以“开玩笑”为名替自己解围。
看到这我笑了,帕洛玛的早熟,一语道破天机让父亲想与她喝一杯。

——————————

影片中有很多很赞的细节:
帕洛玛家中的金鱼;经常坏的电梯;帕洛玛的涂鸦;自制卡片;
帕洛玛戴一副近视眼镜,拍dv的时候,她把近视眼镜当太阳眼镜一样处理,摘下来的时候偶尔会缠住头发;
她喜欢在笔记本上画反页连环画;
她家的猫叫做宪法和议会;
她尝试想像着体验各种死亡方式;
⋯⋯
种种细节不仅丰富人物性格,还成为关键道具。

那条可爱的吞了安眠药的金鱼,在帕洛玛的手中“死去”,却奇迹的在荷娜那“重生”。而影片结局是,荷娜意外的死去,帕洛玛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在我的提问的基础上,导演详细的阐述了她创造这条金鱼的用意——这是一个比喻,一个生死轮回的比喻。

——————————

我太喜欢荷娜死去那一刻的内心独白,那么的平静,充满爱,祥和,没有任何光效,我却仿佛能感受到一定有一束神圣的光芒照耀在荷娜身上。

”荷娜啊,你已经准备好去爱了⋯⋯“
“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死,而是死亡那一刻我们正在做什么。“

荷娜死去的场所是外面的街道上。
全片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很少外景,为数不多的出现过几次街道。
这点我也从导演那得到了与我想法一致的回应:导演有意识的将人物和故事封闭在室内,详尽的表现三位主要人物的房间,甚至令空间成为影片的第四个人物。导演的这个想法实在很赞。

原著的中文译者在序中写道:”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创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巧妙的艺术构思表达了深邃的生命与艺术哲理。“
我认为电影非常成功的继承和发扬了这点。

还有太多的细节谈不完说不完,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好电影!
非常非常喜欢这位导演!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她交流!

 短评

拍的好看。但是充满了知识分子的自以为是,事件和情感多半是意淫,缺乏力量。

7分钟前
  • 重力云
  • 还行

中学时,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图书管理员。大学时,我的梦想是退休后做一个图书馆看门的大妈。

10分钟前
  • 树上的兔女爵
  • 力荐

“要做追逐星辰的人,不要做鱼缸中的金鱼。” 如果追逐的代价是成为一个门房,请务必优雅。

12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力荐

这个电影看完,一冲动想打5星。然后慢慢感觉其实门房很幸运,有生之年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遇见喜欢自己的有共同爱好的绅士,最后怀着恋爱的心情死去。真童话的

15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貌似波澜不惊,却肆意着诡谲的人生。法式的优雅与日式的精致相得益彰。故事在平坦的镜头中将哲学的迷思和文学的泰然缱绻。小金鱼游离出荷妮和芭洛玛的忘年,列夫的猫铺陈出小津和荷妮的黄昏之恋。要相信,这个世界终会有人来和你看一本书,吃一碗面。刺猬又如何,优雅即可。死亡又如何,爱过即可。

2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刺猬的优雅》里的小女孩真是精灵一般。画小画拍短片想像自杀。童年总有独处时候也总想躲藏起来想要安静。电影很好,推荐。

22分钟前
  • 木夕兔
  • 力荐

我们可以做朋友,甚至所有我们想做的事。外表全身都是刺、防守嚴密,內在卻跟刺蝟一樣細緻,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特別愛好孤獨,而且非常非常高雅。

23分钟前
  • 浴巾小狼
  • 力荐

作为导演处女作是及格的,作为文学改编是迎合大众口味(保守)的。把小萝莉写奇怪的日记改成拍电影是亮点。而恰恰是改编中丢掉了原著最有趣和最重要的双视点结构,并通过中产之家小萝莉的儿童视点来消解原著具有的批判性,把米歇尔太太的形象从犬儒主义民间知识分子改成了Loser的YY……

2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处心积虑的死亡终究比不上突如其来的噩耗震撼。太久没爱了,对爱情会感觉迟钝的。幸福大抵相似,不幸各不相同。这个调调看着很舒服。

27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当勒妮决定去爱的时候意外死了,当帕珞玛决定去死的时候意外想去爱了,这是两只刺猬好不容易相遇之后最后留给对方的东西,刺猬的优雅只呈现给另一只刺猬。

2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今天在電影院看了,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著眼淚流個不停,直到電影結束、直到現在想到依舊會鼻酸,電影中的每個片段一直在腦中盤旋,我愛死這部電影了

34分钟前
  • lazybeat
  • 力荐

极有味道的文青童话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真好。喜欢。头发缠进眼镜的细节非常好。Sometimes I like a hedgehog

37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2021年8月1日,又看了一遍)

39分钟前
  • 严彬
  • 力荐

荷妮那个隐秘的书房,正如我们体内那隐秘的组成部分,我们从来不曾想过这部分还会得到慰藉,还会有人共鸣。并且相信它会一直不为人所知下去。直到出现了一个人,他摁对了你的密码,内心那深邃的城堡分崩离析,于是在死之前,你终于知道,除却孤独,你还能准备去爱。

44分钟前
  • A-sun*
  • 力荐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门房。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处。” 橡树、猫咪、巧克力;茶、金鱼、清酒;日本映画、俄国小说和东方哲学。不起眼的刺猬们回到各自优雅的小窝里,在死的那天前,仍怀抱秘密的心愿希冀知音相遇。

48分钟前
  • 力荐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你在干什么,而她那时候只是刚准备好去爱。★★★★

50分钟前
  • Q。
  • 推荐

“她幻想着远山迷雾 眺望着爱与起初”

52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重要的是你死的时候在做什么,而她准备好要爱了

54分钟前
  • Zia
  • 力荐

为什么人们只愿接受自认为配得起的爱情呢?

59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