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0

主演:赵立新,焦俊艳,吕行,邹涵虹,阎娜,李梦男,刘磊

导演:智磊

 剧照

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2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3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4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5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6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3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4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5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6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7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8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19永不消逝的电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01:4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抗战初期的上海。日军用无线电定位车破获中共地下情报网,上级派李侠(赵立新 饰)与何兰芬(焦俊艳 饰)与情报站仅存的金达(王国京 饰)、白丽遥(刘莹 饰)等秘密接头,用发假电报的方式诱内奸上钩。李侠设计击毙了日特金达,并伪造身份打进了76号魔窟,为延安方面发送了许多重要情报。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大员接收了上海,军统上海副站长赵子歧(呂行 饰)大发横财,李侠趁机又潜伏在保密局中。后来,赵发现了李侠的共党身份,他大为惊愕。本来能成功脱身的李侠为拿到上海城防图,用妻儿性命做人质,爭取保密局上海站站长欧阳山(李梦男 饰),欧感叹党国的昏庸和腐败,终于答应与共产党合作,不料此时,赵子歧显现杀机......

 长篇影评

 1 ) 剧评

  1939年 ,是抗日的最艰难的时期 ,共产党中央为加强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 ,派电台政委李侠从延安来到上海与党员女工何兰芬假扮夫妻开展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侠不幸被日军逮捕。不久日军怀疑他是重庆国民党派员,将他释放出来。出狱后,国民党地下人员姚苇也误认如此,想拉李侠下水,为国民党工作。李侠深入虎穴,巧取敌人情报,并将敌人的谈判内幕在报上揭露出来。临近解放,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奉命转移。恰在此时,两个紧急的重要情报必须要发出去。李侠承担了任务。他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让妻子带儿子先行转移。当他发完电报,已被敌人包围。他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不久,李侠被国民党杀害,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永世长存。

  

 2 ) 孙道临的声音好听!

看过几遍,每次迷孙道临的声音。孙道临在我看来,是那个年代最帅演技最好的男演员。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我国谍战电影的鼻祖!记得他饰演的角色被捕之前还一直在发报,内容是“永别了,战友们!”,记得“早春二月”也是孙道临演的。

里面的反面角色是王心刚饰演的,长得一副英雄形象,却演了里面的特务,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与后来王心刚老师饰演很多英雄形象判若两人。

永不消逝的电波,聚齐了两大当时中国最好最帅的男演员!故事情节紧张,值得推荐!

 3 ) 『寂寞如你一样』:致那些温和而坚定的地下工作者

无声的波澜,缄默的勇气,细碎的生活,绵长的寂寞。我多么愿意他,曾有某一刻,在冬日的弄堂里驻足或推开夏夜燠热的小阁楼的窗户,从任何一种背负的生活和工作中全都短暂地脱出身来,静静地享受过某一个想象中仿佛能够就这样细水长流平淡安宁的时分。

昨天淋着小雨到东直门二刷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说是二刷,其实从小到大,这已经是我看的第四遍也不第五遍了。但这样郑重地自己完完整整看完一遍,还真是记忆里少有的一次。

感谢科技进步,让我能看见高清彩色的50年代的道临男神。每一个他在小阁楼上只穿着汗衫埋首工作的侧影,都能帅到我在影院里捂住口罩无声尖叫。因为修复上色的缘故,大荧幕上看人物的黑色瞳孔在近景时边缘看着似乎还会有一点略微发蓝,而他眼里的光芒则衬得更加明朗——没有人能受得了被这样一双动人的大眼睛注视,没有人。

他以及他演出来的角色,身上总有着月亮一般的光芒,明亮却不灼人。肖涧秋、高觉新乃至是华洁之,形象各异,但气质里都有相通的一些东西,那些属于他的气质特点在李侠身上被编织和呈现成最令人折服乃至沉醉的样子:那么样的,既温和,又坚定,以无限沉静的温柔敦厚包裹着宁折不弯的锋利刚直。

也包括他的声音——从12岁看过上译《王子复仇记》之后就一直是我心目中最charming的男声之一——对我来说,他的声音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苏点之一,光是能听着他说台词已经是一种享受了。

小时候还总觉得扮演何兰芬的袁霞不够漂亮(真是无知的唯颜值论傻小孩儿...),现在细看演技是真的很好,譬如目睹工会同伴牺牲在自己面前后内心的痛苦挣扎那一段表现出的情感强度非常能触动人。兰芬的形象虽然到底逃不开传统叙事习惯中supportive的女性角色,但她在从始至终温润坚毅的男主角身边正是一抹特别的跃动的色彩,因为她的人物形象是有成长、有转变的,从热忱单纯的女工人,变为成熟的地下工作者,她可以说是片中最鲜活的生命力担当。细看电影的时候还被一个极小的细节戳中:被释放回家艰辛维生的兰芬,在收到李侠即将出狱“速来!”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惊喜地下意识去抬手拢头发——这时她一瞬间的反应,是要去见自己的爱人了!这样一个朴素顽强的工人出身的女战士,把这一个最简单也最温存的下意识反应留给了他,这时他们真的再不像一开始合作时那样只是战友和上下级,而是真正生死相依心贴着心的相伴之人。影片虽然没有花桥段来表现他们情感的孕育产生,但是关系转变之后的很多小细节,比如李侠受尽折磨被放回家后俩人说话时自然的抓手,真的会让我忍不住呜呜呜...

另外,小时候看王心刚演反派每次也只是以好笑为目的,这次重看两遍不得不感叹,这样的标准正派帅哥能演出这么样的贼眉鼠眼流里流气真是相当考验人,很多充满叛徒气质的细节也是处理得非常用心了。(p.s.以为这次终于能知道王心刚的花衬衫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了...没想到还就是白色...)前天一刷的时候影院里还坐了一对老夫妇,姚苇第一次登场时老爷爷第一反应指着荧幕对老奶奶说:“你看, 王心刚!”足见心刚大帅哥的唯一一次反派形象在影迷心中青史留名到可以直接替换掉角色名字的地步。

过去对于电影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技术没什么了解,现在再看又会注意到一些新的细节。片中很多转场剪切的地方其实非常有设计感乃至很前卫,比如李侠为了安全烧掉兰芬带回家的传单连接着反派势力这边军统女秘书柳妮娜烧掉传单的镜头、宪兵队打手灌水浇醒受刑的李侠时水流镜头连接的是姚苇投敌后的餐桌上红酒正倒入酒杯,不过没法达到足够的丝滑也是因为那时技术条件比较受限。此外,许多空镜的表达尽管磕磕绊绊但导演的意图都能很明晰地传递给观众,宝塔山与延安风貌、复原的旧上海街景,都能教人或心潮澎湃或兴味盎然。

王苹导演毕竟是执导过《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大导演并且也是女导演,在立场鲜明的作品里也时刻透出细腻而委婉的人情味儿——温和,蕴藉,以一种向内的力量,既现实又浪漫地来表达和展现最真诚的故事和情感。而孙道临身上带有的和表演出的那种温和坚定,和影片整体的这种底层风格就混融而得到一种内在的一致。前天一刷之后,读到资料馆推送的孙道临写《电波》的人物创作感想,说道自己最开始演李侠时太注重他的伪装身份,扮商人就极力圆滑轻浮,后来听了当年从事地下工作的老同志的意见,提到说我们的地下工作者任何时候,都是一贯不曾脱离艰苦朴素、正派诚实的本色的,因而重新又在人物塑造上下了很多思考的功夫。我想这既是那一代的表演艺术家最珍贵的诚恳,也真是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葆有这样动人的艺术生命力的缩影投射和木本水源。因此即使剧情故事高潮起伏早已烂熟于胸,而我依然,在每一个触人心弦的时刻到来时,忍不住几乎落泪。

又让我想到《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打入敌方高层潜伏十数年的施季里茨,冷峻,沉稳,滴水不漏、百无一失,能做到连睡觉做梦说出的梦话都是德语,而他也只敢在深夜拉上厚厚的窗帘,从广播里小声地收听苏联歌曲,在壁炉里烤几个土豆纪念自己祖国的节日,以这样片刻的精神松懈或者说回归,来疗愈多年如一日伴虎而眠临渊履冰的内心苦痛。我们现在的普通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想象那样的感受呢?我在玩《隐形守护者》的时候,大概有过百分之一的感同身受。可游戏可以更改支线从头再打,而用生命堆叠和烙印出的历史,一步走下去,又哪能退回呢?连辩解和呻吟的口舌都无从安置,缄默成为唯一的履迹、名片和墓志铭,也成为勇气的标注、信仰的镌痕。秘密战线上的千百个李侠们,在长夜里所有人都向着天边的一线熹微奋力挣扎时,选择怀抱着无边的寂寞,往和日出相反的方向只身而行。他们在岁月飘摇里面一样要面对着琐碎支离的生活,而扭过脸去却还要把最坚毅无畏的表情,留给身后无底的黑暗。

我有些不愿意,在这样的故事落幕之后,大叹牺牲的可贵或斗争之壮烈。我只是真的好想就那样注视他,去用力地看到他们举手投足待人接物所思所感乃至身处周遭的每一个细节。无声的波澜,缄默的勇气,细碎的生活,绵长的寂寞。我多么愿意他,曾有某一刻,在冬日的弄堂里驻足或推开夏夜燠热的小阁楼的窗户,从任何一种背负的生活和工作中全都短暂地脱出身来,静静地享受过某一个想象中仿佛能够就这样细水长流平淡安宁的时分。

那会儿坐在摇摇晃晃的13号线上,我偏过头看着车窗外细雨里灰色的城市景象,耳机里单曲循环的是新裤子的《难过时 把舞跳》,里头有一句歌词,我突然很想就把它断章取义地拿出来,唱给那些悄无声息的波翻浪涌,那些暗流中沉默的勇士,那些历史中缄口不言的模糊的身影。就像影片的最后,画面褪回黑白的底色,只有李侠同志坚持发报的形象,伴着遍传万里的无线电波一点点地远去消失,只留下一个淡得令人几乎无法察觉的微笑:

『 寂寞如你一样 』

 4 ) 出乎意料的偶像派

       从同学那拷来很多电影,这部因为失误分到了欧美一栏,心说名字好熟悉,一播放,“八一”搭配着激昂的音乐就出来了,基本上除了很小的时候看过地道战,就没看过黑白片了。等着演员名单一出来,呵,竟然是孙道临,这不是平凡的世界里的超级偶像派明星么,果然我这样肤浅的人类,会因为颜而选择看这电影。
    我真是没想到,50年代有制作如此精良的电影,剧情合理,演员的演技也如此专业,就当时的物质条件而言,我真的深深折服。我从没抱着什么专业的眼光看电影,就当看故事。再肤浅点,我就是看脸,从这两点出发,这部,就是好片!
     原以为我的审美是没法体会当年的偶像派,没想到,李侠同志出场不到两分钟,我就似乎回到那个痴迷孙道临的年代,除了标致的长相外,更重要的是他身上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内涵,不讨论政党立场,一个人,可以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为之饱受折磨而毫不动摇,这不就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又开始熬鸡汤了,不知道最近是吃了太多鸡精还是怎样,前方马上要上纲上线了。
    按常规,我到此处是该升华一下,我们都应该有信仰有梦想之类,没错,就拿我想看脸这个信仰来说,美是一定要追求的,不论什么年代,哪怕画质不好,更别因为没有色彩,就放弃欣赏一个偶像的机会啊……

 5 ) 李白被捕密事

1949年8月27日,上海卢湾公安分局局长吴萍从接管的国民政府卢家湾警察分局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分局巡官史致礼等的“邀功报告”。

  “职于今日零时5分,得淞沪警备司令部电讯科员傅若鹏通报,有共产党秘密电台一座,已于前1小时內破获(略)惜主犯秦鸿钧一名在逃未获(略)经电示钧长,允派警15名协助,职即带警前往(略)一面派警四处封锁,一面亲率强元贵等警员入室搜查,抄获无线电及发报机一具,并秦鸿钧照片一张(略)后据屋面碎瓦追踪,在该屋外阳台里擒获一人,经核对照片系秦无讹。”

  同时,我公安人员又从缴获的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档案中查到两份重要证据:一份是上海市警察局奖惩评改会通报:“巡官史致礼、督士强元贵参加行动有功,各记功一次,其余14名警务队警士予以嘉奖。”另一份是淞沪警备司令部于1949年4月15日发出的签准复件:“协助本部破获谍台有功,颁发奖金金圆券伍万元。”

  史致礼、强元贵解放以后均被卢家湾公安局留用,平时表现得很听话老实。当晚,上海市公安局向史致礼宣布了逮捕令。

  经过审讯,虽确认史致礼等是奉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之命,协同捕捉秦鸿钧的。但是,破坏我秘密电台、主谋捕捉李白、张困斋烈士的元凶仍不清楚。公安机关决心进一步追查杀害李白等烈士的主要敌特分子,弄清李白、秦鸿钧秘密电台被破坏的情况。


  1950年3月30日.上海虹口公安分局接到上海货物税局沪北稽征所一则电话,“有一位中年男子,携带一批军用通讯器材前来纳税,状态极可疑。”分局领导碰头会分析情况后,分局长立即派了两名侦察员,前往稽征所。

  经过仔细盘查、分析和对当事人的教育,很快弄清了这个人的情况:此人原名李树林,化名为李成志。现在职业为经营无线电行生意,是一个履行过登记手续的国民党“在乡军人”。曾参加国民党“军统”达10年之久,1947年起在上海经营商报电台,1948年又介绍拉拢二厅上海电监科主任科员唐跨凤入伙。1949年秋,李、唐的非法电台被勒令停止活动。随后,李树林还与唐跨凤策划过参加军统潜伏谍报组织等阴谋。我公安人员还在李树林住处缴获收发报机等军用通讯器材一批。

  根据李树林的交代和揭发,上海市公安局和虹口公安分局立即分别传讯了唐跨凤和林杰。据唐、林供述:1947年国民党政府在向解放区全面进攻连遭惨败后,保密局、国防部二厅的间谍头目为了配合蒋介石的军事进攻,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党在各地秘密电台的侦测,于1948年4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央电讯监察科。其所属的二厅上海电监科的尉级侦察员徐鸣秋,隐瞒罪恶历史混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曾参与整理过审讯李白烈士的所谓“口供材料”……


  正在这时,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接到一份检举信,检举解放军华东航空处干训大队教官徐某某有疑点,部队保卫部依据检举材料对徐进行了秘密审查,经与上海军管会提供的资料核对,确定徐某某就是徐鸣秋。他是伪装混入我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航空处干训大队的。

  经过审讯,徐鸣秋交待了破坏我两座秘密电台的主要凶犯是二厅上海电监科的中校督察叶丹秋。但解放后“不知道叶丹秋现在何处……”

  正当公安机关紧张地追查叶丹秋下落的时侯,上海市公安局又接到华东局统战部一封检举信,检举一个叫陈宇琛的人,“他解放前曾在二厅上海电监科任职,参与过破坏李白电台”。上海市公安局根据检举信提供的地址,即令虹口公安分局派专人于9月3日前往江苏省昆山县,将陈宇琛捉拿归案。

  陈宇琛交待:他在电监科时,就曾参与破坏我秘密电台的活动。而叶丹秋是破坏李白、秦鸿钧两座秘密电台的罪魁祸首,“叶丹秋在上海解放前一度曾回苏州市老家,解放后还和我有来往”。陈宇琛交待的材料与林杰、徐鸣秋的口供基本相符。

  从我公安机关掌握的大量资料分析,破坏我党两座秘密电台的主犯就是叶丹秋。

  叶丹秋是一个双手沾满我地下工作者鲜血的国民党军统间谍,是有着16年间谍生涯的军统分子。早在1947年,在华北“剿总”北平电监科任职期间,就伙同稽查处、北平市警察局刑警大队,利用号称能飞檐走壁的奸细“云里飞”(绰号)的密报,破坏我中共北平地下党设在北东街24号的秘密电台,该台的报务员、译电员多人被捕入狱。上海市公安局经过一番缜密的侦查部署,于1950年9月18日,在上海将叶丹秋擒获归案。

报务员叛变,向敌提供我秘密电台情报

  据叶丹秋交待,他正是根据叛徒李政宣提供的情报破坏我党秘密电台的。

  1948年11月,叶丹秋被国民党谍报机关调到上海任职,他根据李政宣所提供的“上海地下电台的工作时间、手法特征、掩护办法”等机密,协同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二厅上海电监科拟定了侦破我秘密电台的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步骤和方法。这一年的冬天,当他们测到一个认为可疑的信号后,叶丹秋立即上报国民党国防部二厅,二厅即调谍报人员马国勋前来协助流动测向,经过7天侦测,确定电台在江湾路淞沪警备司令部后面一个区域。12月29日夜,叶丹秋带领大批武装特工包围了该区域,挨家挨户搜查,终于查获李白同志的电台,李白同志被秘密逮捕。由此,叶丹秋得到国民党谍报机关的通报嘉奖。

  国民党上海谍报机关又从天津调来了电监科的王庆生等谍报员,以加强他们的侦测力量。

  一天夜里,王庆生等特工在卢家湾区侦测到我党地下电台的秘密信号,经过四五次反复流动测向,确定方位在打浦桥南新里附近。1949年3月17日夜里,当秦鸿钧正在紧张地发报与解放区联络时,国民党特工人员突然包围了他的住处,并将其逮捕。危急之中,秦鸿钧来不及设置暗警信号;第二天,秦鸿钧电台的领导人张困斋去秦处联络时被守候的特工当场抓住。

  李白、秦鸿钧、张困斋用自己的生命保守了党的机密,使敌特一无所获。1949年5月7日,就在上海即将解放时,国民党间谍头目毛森根据蒋介石的“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批示,将李白、秦鸿钧、张困斋等人押至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

  1951年1月,上海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叶丹秋死刑,立即执行。其他有关罪犯,亦分别被判处了徒刑。

摘自《档案春秋》2007年第11期 作者:姚华飞

 6 ) 打开几代人共同记忆的彩色钥匙

前段时间收看北京电影节相关影讯时,一众演员在首映礼对《永不消逝的电波》经典重制版的热烈反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当知道电影会在国庆期间上映后,我便很快决定要走进影院重温这部著名的老电影。前两天电话父母闲聊,他们问起国庆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安排,我便捎带提了一嘴,说准备去看这部电影的点映。没曾想话音刚落,就得到二老激动的反馈,表示自己早在小学时期,就看过这部电影不下三遍,可以说是他们珍贵的电影启蒙。于是我大手一挥,为二老也买了当地的点映票,希望4K彩色修复可以高度还原他们的观影记忆。

二老的热烈反应,以及入座时周遭那些长辈们的观影热情,都让人直观感受到了这部经典电影在上一辈之间的高认知度。但影厅内也不乏年轻人到场,上一辈为下一代讲解着当年的观影体验,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而下一代则为上一辈解释着精良视觉效果背后的电影修复技术。对于习惯了观看彩色影像的年轻人来说,经过了彩色修复的老电影少了一道视觉的门槛,接受度明显更高了。

彩色修复技术带来的直观体验,就是色彩渲染了人物的情绪,使红色经典人物的个性更为鲜明的同时,加深了情节的张力 。人物本身的身份以及ta塑造的个性,和ta的着装是匹配的,当角色们的服饰和妆面被重新染上了颜色,重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尚潮流,很直观地感受到那些依稀留存在记忆里的戏“活”了。同样是女性角色,可以清晰看到何兰芬和柳尼娜这两个身份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仅仅在旗袍面料的选择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轻易地判断出她们的立场。何兰芬在李侠太太时期的服饰色彩,也会比纱厂时期更为明亮一些。

那个时代的电影总是会有很多的脸部特写镜头,喜欢用演员的面部表情去强调情节的情绪基调。当演员们的面部色彩被还原,人物形象自然就变得更为立体。孙道临所饰演的李侠在面对不同角色时流露不同的气质,当他面对何兰芬时,他会自然体现出自己的军人面貌;当面对逼供时,他则会将真面目进行隐藏,眼神讳莫如深,多少让人猜不透;而当他的面部色彩被重新渲染后,颦蹙间的情绪张力也更为生动。当年观看电影时,看到李侠夜夜躲在楼上发送电报,只觉得气氛稍显紧张。在面部上色后,透过清晰的大荧幕,终于看到了李侠忙碌在电台前时额头上了粒粒豆大的汗珠,仅这一处细节,就能读到人物从事地下工作的紧张感和辛劳程度。

除了角色以外,观影结束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本用来传递情报的《红楼梦》。在重制版中,它被染上了蓝色,更有线装书的样子。这样一本看似普通的小书,也需要修复人员进行复杂的考证过程。《红楼梦》在当时有蓝色封面、黄色封面两种版本,为了避免和人物服装撞色的,最终选了蓝色封面,而这只是影片修复的一个角落。

相较于其他的红色题材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多了一丝烟火气,李侠与何兰芬这对革命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李侠与延安战友的异地友情,这些流露于日常的情绪呈现比恢弘的场面更能引起共情。这部曾经家喻户晓,留存在几代国人回忆中的黑白经典故事片,如今经典重制,为过去的影像画上那一抹色彩,不同时代电影人理想主义的汇流,最终也凝聚成了一部全新的红色经典。

 短评

看了故事里的中国过来的,正如胡歌所说,烈士的一生就像一根火柴,一直潜伏在黑暗里,但恰恰是这根火柴,点亮了新中国的光明!向所有为国牺牲的先烈致敬!

7分钟前
  • 安妮
  • 推荐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10分钟前
  • KID
  • 力荐

尽管倾向于认为这次转制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借由机会能进行重温,依然是当下如此平淡的院线中的期盼- -《庐山恋》、《早春二月》、《冰山上的来客》…有机会吗?全场都是陪伴中老年观众来看的子女们,大家一言不发看完整片的感觉真好;如同那个完全不出落俗套的结局,都值得珍惜。孙道临和王心刚之外,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饰演“柳尼娜”的陆丽珠;彩色画面下的她那种独特的气质与形象或许更添说服力。翻到演员一段在电影之后的经历倍感唏嘘,也庆幸她度过了那样的浩劫。

15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斯人已逝

17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力荐

因为故事里的中国过来看这部电影。何兰芬的扮演者袁霞说的那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真的震撼到我,从头到尾哭的不行。这部老影片黑白的,没有字幕,但是很有感觉。致敬革命先烈

19分钟前
  • noheartx
  • 力荐

小时候看过若干遍。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李侠那句“好好生活”。

22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力荐

李白同志,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25分钟前
  • 如也
  • 推荐

孙道临-李侠,密码专家。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延安颂

29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1.《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素材由国家安全部一位了解李白生平的人士提供的,经黄钢艺术加工而成,因此影片片头字幕的编剧名字是一个化名。2.有人认为孙道临的气质只适合演大户人家的公子,不适合演八路军干部。而在解放前接触过地下工作者的王苹认为,孙道临的眼神有种让人琢磨不透的感觉,这是长时间做地下工作的人特有的眼神。3.扮演叛徒姚苇的王心刚长相正气,一直扮演的是正面人物,大家都担心他很难转型,建议找演反派人物比较有经验的演员来演,连王心刚本人都没有把握。王苹凭着自己的导演经验相信王心刚能够演好这个角色,鼓励他抓住这个机会开拓戏路。4.有人认为袁霞不会演戏,启用她太冒险。王苹认为何兰芬是一个朴素的上海女工,有点土气,参加地下工作后,身份变了可本质变不了,而袁霞的气质恰恰有点土,所以适合扮演何兰芬……-百度百科

3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57年在李克农一手推动下拍摄的。既颂扬了烈士又严守组织的秘密,保守了很多情节。

35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2024.10.4 修复版点映场。老电影不愧是老电影,一句多余废话、一个注水镜头都没有,吊打市面上某些注水电影电视剧。孙道临堪称那个年代少男少女们的梦中情人,哪怕时隔多年,他身着长袍出场依然能让身边的中老年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现在的小鲜肉,别说演得不如孙道临,长得也不如孙道临,审美在倒退。

37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我发现第三代导演有个特点,相比于第二代导演在建国后虚伪的歌功颂德,第三代导演虽说政治宣传色彩也很浓,但是有相当大的现实主义成分在里面。可见,他们对共产党才是真爱啊,哈哈。此片是一部当时难得的谍战片,也是孙道临演员生涯中一部为历史所铭记的电影。王苹导演的仍旧很细腻,相比于某些导演流水账式的叙事,脸谱化的叙事,王苹镜头下的人物是有层次的,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十分难得。李侠与兰芳建立革命友谊之后,又升华。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家三口,生活于市井之中,但却暗流涌动,时刻有着危机的降临。李侠牺牲了,可他的电台之音永垂不朽,为新中国的建立添砖加瓦。

42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滴滴滴,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

43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记得当时和同学说,这辣椒水、老虎凳不用上刑,往眼前一摆,我就全招了。真是敬佩当年的共产党人

48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有些许闪光点,不过人物塑造脸谱化,整体太“样板戏”了,同时也是毫无意义的上色修复。

51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我是看了刘涛和胡歌演的片段才知道这部电影的 感激那个时代的前辈们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所有

53分钟前
  • lucking star
  • 推荐

2021.10.07📍沈阳工人文化宫影城 那个年代不只有理想主义,还有组织给分配的对象。(电影院可真应景啊)

58分钟前
  • MIss_三三三
  • 力荐

镜头中有个人在影印毛主席讲话传单的时候,简直就是在表演hip-hop 。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余获获
  • 较差

帅惨了

1小时前
  • Erizalebeth
  • 力荐

孙道临真俊!貌似潘安……

1小时前
  • 李哥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