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

剧情片美国1965

主演:奥马尔·沙里夫  朱莉·克里斯蒂  杰拉丁·卓别林  罗德·斯泰格尔  亚历克·吉尼斯  汤姆·康特奈  西沃恩·麦克纳  拉尔夫·理查德森  丽塔·塔欣厄姆  杰弗里·罗克兰  塔雷克·沙里夫  

导演:大卫·里恩

 剧照

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2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3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4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5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6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3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4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5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6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7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8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19日瓦戈医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7:01

详细剧情

  幼年丧母的日瓦戈(Omar Sharif 饰)被过继给母亲的朋友,自此与继母一家的小女儿冬妮娅一同成长,并顺利修完医学专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在另一条平行的生命线上,出生于裁缝之家的拉娜(Julie Christie 饰)正是十七岁的金色年华,母亲的情人维克多不时骚扰她,热衷于工人革命的未婚夫帕夏更让拉娜日日为其担忧。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日子里,日瓦戈目睹了当局对工人的残酷镇压,拉娜则因帕夏被卷入工人运动而遭到维克多的玷污,由于维克多的关系,日瓦戈与拉娜的人生终于汇合,在不久后混乱的一战中,他们终于不顾各自的伴侣陷入了热恋……不久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返回家乡与冬妮娅团聚的日瓦戈发现生活却每况愈下,以至他们不得不远赴乡村谋生,岂料在遥远的北方村落,日瓦戈再次与拉娜相遇……  本片根据Pasternak的同名小说改编,获1966年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等多项专业褒奖。

 长篇影评

 1 ) 爱她离开她

在大卫•里恩的电影《日瓦格医生》中,主人公尤里•日瓦格医生同时爱上了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冬尼娅,另一个是布尔什维克革命者的妻子拉拉。这种双重的爱他使他陷入痛苦和自责中,最终家庭的责任促使他决定与拉拉分手,在与拉拉度过了最后一夜的缠绵后,日瓦格离开了拉拉,却在回家的途中被红军游击队劫持成为了一名军医。丈夫的失踪使冬尼娅感到焦虑,虽然她坚信丈夫会回来,但是战火迫使她离开了居住的小镇。出于对妻子的思念,日瓦格逃离了游击队,回到家中面对的却是人去屋空。于是他回到了拉拉的身边,两人像夫妻一样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由于日瓦格曾从军队叛逃和他对革命的怀疑态度使他受到苏维埃政府的迫害,两人开始流亡。这时曾强奸过拉拉的资产阶级投机者科马洛夫斯基出现了,答应保护他们带他们去西伯利亚。日瓦格拒绝了科马洛夫斯基的好意,却让拉拉跟随科马洛夫斯基离开。拉拉成为了科马洛夫斯基的妻子走了,许多年后,日瓦格在莫斯科的街头遇到了一个酷似拉拉的女子,他不顾一切的奔上前去,却在那时心脏病突发瘫倒在地。他望着拉拉的身影渐行远去,却无力把她喊住。就这样,日瓦格医生死了。

尤里倒在地上,眼中是拉拉的背影,面对爱人却不能向她呼喊,视野外是路人在望着他。观众隔着银幕看到发生的一切,这样的结局恰到好处,残缺的美更能打动观众。尤里•日瓦格死了,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小人物的死去,无论是拉拉还是冬尼娅,她们也许仍然相信尤里仍然活着,于是默默的等待。影片的最后一幕,尤里和拉拉的女儿知道了她父亲的故事,她的男朋友来接她,两人挽着手离开,那是一段和平年代爱情的萌芽,但随后的战火会使他们的爱何去何方,我们遐想着,让这个故事继续下去。
 
大卫•里恩的镜头总是描写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表现小人物的命运。大卫•里恩镜头中的男人总是显露出挫折感。他们英俊,有强烈的尊严,在大时代的风浪中追求自我,在坚持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对抗中体现大卫•里恩史诗电影的悲剧主题。就如我们的日瓦格医生,他温文儒雅,有着绅士的风度和诗人的气质,他善良,同情穷人,在战场救助伤员,他有正义感,充满尊严,面对苏维埃政府的战时政策提出质疑,同时他又是多情的,爱上了两个女人。然而这种爱没有给我丝毫的不道德感,他对冬尼娅和拉拉的爱是不分薄厚并行不悖的,是有如天空与海洋的平行姐妹。他在给冬尼娅的信中描绘他和拉拉如何救助伤员,丝毫没有想过冬尼娅的眼中充满的焦虑,他为了不让妻儿受冻而去偷盗木柴,没有意识到可能造成的后果,他逃离军队,在冰天雪地里寻找着回家的路,一心想着是自己的爱人。他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与时代显得格格不入,注定了遭受挫折。

在大时代的环境中个人的情感是脆弱的,缺乏风花雪月的氛围连爱情也变得卑微,于是战火中的女人很自然的被打上了红颜薄命的烙印。大卫•里恩镜头中的爱情是内敛的,缺乏干柴烈火般的炙热,有的是小桥流水般的缓慢流逝。大卫•里恩镜头中的女人都是善良的。冬尼娅和拉拉爱上了同一个男人,然而他们并没有争风吃醋。冬尼娅选择默默哭泣,她是那么爱她的丈夫,相信他,祈求她对丈夫的爱能把尤里的心唤回。但当战火迫使她与尤里分离时,她又写信给尤里,希望他能和拉拉在一起获得幸福。拉拉的内心是痛苦和愧疚的,她亦是有夫之妇,她遭受丈夫的抛弃,理解尤里对妻子的爱,为自己将可能拆散一个幸福的家庭而怀有深深的罪恶感,她选择和尤里分手。当尤里重新回到她的身边,她感到是何等幸福,忘记了因遭受政治迫害而承担的痛苦。可是最后,尤里还是离开了,他把拉拉托付给科马洛夫斯基,自己选择留下接受即将到来的迫害。拉拉随科马洛夫斯基走了,坐在火车中一言不发,把对尤里的爱埋在心里,永远不再回忆。她把她和尤里的女儿抚养长大,却从不对她提出关于她父亲的事情。

为什么尤里不选择和拉拉一起离开,那样的话两人岂不是能够长相厮守?一个女孩问我这个问题,我告诉她,也许是大卫•里恩不想使他的电影陷入好莱坞电影大团圆的俗套中。我没有告诉她,也许还有一种可能,为了男人的尊严。尤里不能忍受自己屈居科马洛夫斯基篱下,接受一个卑鄙小人的施舍。他爱拉拉,但却没有为她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如果他向政府妥协,如那些识时务者般歌颂苏维埃,他们就能免于迫害,如果他和拉拉一起离开,他们至少能在一起度过余生。但他放弃了一切有转机的可能,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立场,从不接受他人的怜悯。有人会埋怨尤里的残忍,是他放弃了拉拉,让拉拉成为了科马洛夫斯基的妻子,让拉拉在痛苦中度过余生。但如果尤里是一个革命者,让他为爱情而放弃自己的革命立场,那样反而会被众人唾弃。这样一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职责他呢?自古以来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总是被广为传诵,但如果一个帝王真的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他的百姓,那个皇帝一定是昏晕无道的。尤里是一名诗人,一名理想主义者,他在外界压力下坚持自己的人格,为争取自己的尊严而与时代的潮流抗争。但他仍然爱着拉拉,爱着冬尼娅,他是忧郁的,有着诗人所通有的多情,他在莫斯科的街头追逐拉拉的身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想呼喊爱人的名字。

我想起了《天堂电影院》中的故事,穷小子多多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爱莲娜,尽管两人相爱却因为身份差距而不能在一起,多多为此失意潦倒,那时,老放映师艾佛多给多多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士兵爱上了一个公主,为此内心陷入煎熬,他向公主求婚,公主答应他,只要他为她站满一百天岗就嫁给他,于是那名士兵无论风吹日晒日夜守候在公主的宫殿前,他站了九十九天的岗,然而却在最后的一个夜晚悄悄离开了,那个士兵为什么会在最后的时候放弃呢?爱佛多让多多去思考,却没有给他答案。后来爱佛多让多多离开小镇,去外面的世界不要回来。许多年后多多重回故里,已经有了问题的答案,那名士兵是害怕即使自己站满一百天岗公主依然不会嫁给他,他宁肯选择逃避,把最美好的可能留在心里。

其实这个故事有很多种解读,如果那名士兵猜错了呢,公主是真的爱他,只是想考验他对自己的爱,为自己嫁给他寻找一个理由。可是那名士兵却选择了放弃,也许他只是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一个美丽的幻觉而放弃了相爱的可能。就像《天堂电影院》的结尾,多多再次见到了爱莲娜,当他了解到爱莲娜嫁给的是昔日的玩伴时,他心里有的是无尽的遗憾,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没有放弃,也许一切都不会这样。

有人说男人为尊严而生存,女人为爱情而生活,但也许爱情就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尊严,因为无论怎样,都会有被伤害的一方,在那场漫长的拉锯战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胜者。有些故事是没有结局的,我们永远也数不清到底存在着多少种可能,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向加菲那样,一边哼唱着爱情来得快也去得快,只有猪肉卷才是永恒的,一边奋不顾身的扑向包裹着爱情的猪肉卷中。

爱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开她,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海。

 2 ) 再品《日瓦戈医生》

再看大卫•里恩的《日瓦戈医生》源于饰演日瓦戈的男演员奥马•谢里夫去世了。

片中,日瓦戈标志性地静默与微笑,令人印记深刻。影片上映时,一片吐嘈声,大卫•里恩发出“不再拍电影”的愤然之语,一周后,情势陡转,好评如潮之外,还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早在拍片时,谢里夫对自己的形象很没信心,本来他就没想到自己会出演男主角,化妆难度不说,关键在于里恩要求他表演必须静默,从始至终都要如此。对一切看似无动于衷,但又无法置身事外,简直难于登天。

时光证明了一切,导演的要求,让谢里夫等同于日瓦戈应有的状态。日瓦戈面对突出其来的革命浪潮,被裹挟在汹涌地滚滚洪流中,一脸茫然,更无法世故。他是本真的一个人,心地单纯又透明。拉娜闯入他的生活,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情境,可谓浑然天成。这是只有诗意理想的人,才会有的心动,但这种激悦是潜行的,是无法向外分享的优雅情愫。

拉娜的原形奥佳,自与帕斯捷尔纳克相识后,在享受甜美爱情的同时,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厄运,饱受劳役之灾。老年时的她说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只有我受难,他(帕斯捷尔纳克)却没事,也许当局就是通过压制我企图改变他的写作方向吧。

出演日瓦戈妻子桃雅,乃卓别林女儿杰拉尔丁•卓别林,当时她在法国发展。她不敢相信会出演这个角色。她说看过小说后,就想到自己的妈妈(也就是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乌娜•奥尼尔),妈妈一生默默付出,从无怨言,这不正是桃雅对日瓦戈的日常生活状态吗。杰拉尔丁•卓别林后来一直在法国、西班牙等国拍片。

帕斯捷尔纳克自与奥佳两情相悦后,就于1947年开始创作这部小说,一直延续到1957年传入国外,首先在意大利出版,风靡西方文化界,甚至被美国当作政治工具,作为与苏联冷战的一环。1958年意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帕斯捷尔纳克喜出望外,但迫于政治压力,他不得不用电报的形式拒绝了诺奖邀请---“诺奖在我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我乃一介文人,不配得此殊荣,在此推辞,请别见怪”。

因为当局明示他如果去了斯德哥尔摩就别想着回来,他不想用不能返回祖国的代价换取这个奖项。我想,没有比这样更爱国的人了。只是当时整个苏联少有理解他的人,或者说人是善变的动物,除了随波逐流,除了漫天的指责,他根本看不到一丁点儿希望,加之情人奥佳的坐牢,这彻底击垮他的身心,1960年5月30日即走完他压抑、窒息和苦闷的一生。

小说被意大利商人庞蒂拿到版权,经过与米高梅商量,他想让妻子索菲亚•罗兰出演拉娜,大卫•里恩以性感女神个儿太高为由拒绝了她。米高梅投巨资的同时,还全力放手让里恩去倾心拍摄。那时的好莱坞对创作人的干预看来还是很少,当然,这得看是对谁。由于处于冷战,无法前往苏联,先是在南斯拉夫,但景致与蒸汽机车都无法满足,再往北欧芬兰、瑞典,因为四季关系,仍不理想。

这得益于美工大师的引荐,选在了马德里附近的一个安静的小镇,魔法般变换着四季色彩,少数冰天雪地外景到芬兰拍摄。日瓦戈一家坐蒸汽机车前往乌拉尔山那长长的一段,专程在加拿大拍摄,这几乎与乌拉尔山景色无异。

出演拉娜的女演员茱莉•克里斯汀是一个特别有个性的女演员,性感而有一丝捉摸不透,酷似默不言语的灵猫,却光芒四射。一开始她与商人约会那段,导演要求她穿上红衣,她就是不穿,慢慢才说服她,且掌掴男方之后,却挨了对方一耳光,本来剧情是没有的,那是双方下意识反应,里恩觉得效果很好,符合剧情,就留了下来。

片头的6分钟序曲,铿锵有力,荡人心魄。几十把三角琴(三弦琴)的齐奏,由缓渐起,让法国音乐家莫里斯•贾曼引以为豪,终创作出动听、悠扬又荡涤心灵的《拉娜之歌》。

片尾日瓦戈的哥哥,看到日瓦戈女儿冬妮娅的男友背着三角琴,就问她“他会弹它吗”,她微笑说“是的,他会弹”。让俄罗斯的乐器作为一把动听的道具,所蕴涵的希望寓意,令人为之感叹,这真是绝妙的一笔,我想一部宏大史诗电影没有比这样诗意的结束,更为触动人心的。这正是大卫•里恩的高明所在。所谓妙不可言,不过如此。

片中唯一遭人诟病的就是拉娜等女性饰演者的发型,几乎全是六十年代才有的发型,所谓百密一疏。当然,作为一部完美的史诗大片,除了不能说俄语和不能在苏联拍摄这两点遗憾之外,以后再难拍出这样的经典了。1988年小说《日瓦戈医生》在苏联得以出版,一时出现洛阳纸贵的情形,1994年电影在俄罗斯上映,轰动不已。据说诸多俄罗斯大导演跃跃欲试,奈何看了几遍电影后就不再发声。我想,一定是此片的宏大叙事,让人望而却步。

是的,这部电影完全符合“叙事精美、每个人物的心理阐释到位,以及上升到全人类的人文精神维度”,也就是我在《电影三个层次》一文中所强调过的。这得感谢大卫•里恩一贯的大气、沉静与忍耐,当然,这与他的深厚的人文素养息息相关。从《相见恨晚》《孤星血泪》《雾都孤儿》《艳阳天》到《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再到《瑞恩的女儿》,经过一个磨砺的过程,渐渐形成其大手笔而不落俗套,叙事不拘泥于传统,景致酷美,诗意阐释,这些只有大卫•里恩才有的影像风格,无人能及。

帕斯捷尔纳克在诗作《停顿以后》中说“在刚刚破晓的冬季的早晨,当我坐在灯光下磨磨蹭蹭,冬天便像未被领悟的提示,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

1999年4月16日大卫•里恩悄悄地走了,终年81岁,而他所留下的光影则不朽。

2015、7、18

 3 ) 给三星仅仅因为精良的电影制作

如果在大学时代看到这部电影,我的反映也许同样是赞赏和感慨。但现在看这部电影,我的感觉完全不同。被评论为伟大的爱情的东西,只不过是出轨而已,自己原配夫人青梅竹马多年的感情、岳父母一家人将其养大的恩情、出身名门的夫人在财产被没收后仍然辛辛苦苦操持家务的劳苦,原来都抵挡不住激素分泌的威力,使得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可以义无反顾地抛弃家庭和自己的义务,他在决定离开拉拉回归家庭后却被游击队带走,似乎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日瓦戈医生,可以说是非常让人厌恶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人没有责任感,对自己的家庭可以弃如敝履。这种人徒有清高,却无能力保护自己,更无能力保护家人和爱人,如果不是靠他口中的无赖的帮助,他所做的只是眼睁睁看着拉拉被枪毙。如果不是有个当将军的兄弟,他恐怕早就饿死街头。在革命成功前,日瓦戈们对于人民的苦难只能同情,却无力帮助;在人民的革命成功以后,他们又哀叹革命对“人性的摧残”。因为人民对于他们永远是陌生的,他们是树,但根不在自己的土地上,所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永远觉得无依无靠。

如果说有一种人比日瓦戈更可恶,那就是中国的日瓦戈。他们口中指点江山,似乎一切问题在他们手中都会迎刃而解,可是却毫无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他们只好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体制问题,然后抬出“免煮柿油”这个新时代翻天印,似乎祭起翻天印就天下太平。却对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会使得任何优秀制度都被歪曲得不成样子的事实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既不懂社会,也不懂文化,更不懂解决问题。之所以说中国的日瓦戈们比日瓦戈更可恶,是因为日瓦戈至少是单纯的,而中国的日瓦戈们则是卑鄙的,他们批判的体制只要抛出一块骨头,他们立刻就会蜂拥而上,吐舌摇尾。他们的批判,只不过是因为无法参与统治罢了。

电影本身的制作不错,所以评了三星,仅此而已。

 4 ) 冬妮娅的来信

        影片中令人难忘的不是日瓦戈和拉拉,而是善良美丽的冬妮娅。影片对她的结局没有任何交待。
        为此找小说看了几天。场景庞杂,结构散乱,描述和对话冗长(一段话常常十几行甚至半页;作者习惯借助人物对话来叙述故事,全书三分之一以上篇幅是对话),人物众多,人名扑朔迷离 (名、父名、姓,女人婚后改姓,昵称、浑名、绰号 )。 俄国文学读起来煞是费力。
        日瓦戈失踪(被抓去游击队当医生)后,家有老小又有身孕的冬妮娅的惊恐和煎熬难以言状,连拉拉都不忍说给日瓦戈听。后来,政府征招冬妮娅的父亲(教授)回莫斯科就职。
        在书的后半部,冬妮娅一家被驱逐出境。离开俄国前,冬妮娅给日瓦戈写了一封信:

尤拉:
        你知道咱们有女儿了吗?我们给她取的名字是玛莎,为了纪念你的母亲玛利亚•尼古拉耶芙娜。
       另外一件事情。立宪民主党和右翼社会党人中的一些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教授,梅里古诺夫、基泽维杰尔、斯库瓦以及其他一些人,其中包括你舅舅尼古拉,我父亲,以及我们其他人,正在被驱逐出俄国。
       这真是灾难,特别是你不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必须接受。还好,我要感谢上帝,在这可怕的时代对我们采取了这样温和的驱逐方式,我们的遭遇原本还可能会更糟。如果你在这里,就可以跟我们一起走。可你在哪儿啊?我会把这封信寄到安季波娃那儿。如果她能找到你,会把信转交给你的。我很痛苦,政策是让咱们一家人都出国。如果上帝怜悯,找到了你,是否也会让你出国,我真的不知道。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相信你还活着,相信一定能找到你。我的爱告诉我一定会是这样。我深信,也许到那时,到你出现的时候,俄国的环境变得温和多了,你能够弄到一张单独出国的护照,我们又能在同一个地方相聚了。我这样写的时候,并不相信这种幸福能够实现。
       所有的问题在于我爱你可你却并不爱我。我一直寻找这种结论的意义,解释它,证明它。我进行自我反省,对我们共同生活过的日子,以及对自己的认识都审视了一遍,仍找不到起因,回想不起我做了什么才招来这样的不幸。我有一种感觉,你用不友善的眼光看待我,你曲解了我,就像从哈哈镜里看我一样。
       可是,我爱你呀,但愿你能想像出我是多么爱你!我爱你身上一切与众不同的东西,好的坏的都爱。我爱你你平凡的个性,它们费凡的组合在我看来如此可爱。你的脸庞因你独特的思想而愈显高贵,如果没有这种内涵可能显得并不英俊,你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和智慧,仿佛代替了你所缺乏的意志力。所有这些对我都弥足珍贵,我认识的人中,没有谁可以跟你相比。
       你知道吗,即便你对我来说不是这样珍贵,即便我不如此爱你,即便我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冷酷而窘迫的真相,即便是那样,我仍认为我爱你。不爱是一种多么令人难堪无情的惩罚啊! 仅仅出于对这一点的恐惧,我就不可能承认我不爱你。不论是我还是你,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一点。我自己的心会向我隐瞒,因为不爱有如谋杀,我决不会给任何人这种打击。
       虽然一切都没最终确定,但我们极可能到巴黎去。我将要到你小时候到过,爸爸、舅舅在那儿长大的遥远异乡去。爸爸向你问好。舒拉长高了很多,虽然他的长相算不上十分好看,但已经是个结实的大孩子了;每次提起你时,他总会非常伤心地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我写不下去了,心都要哭碎了。好啦,再见啦。让我给你祈祷,求神赐福给你以后的日子,赐福给我们无止境的分离,赐福给隔着试探和茫然,赐福给你漫长而黑暗的道路。无论何事,我都不指责你,我不会责备你。照你自己的意愿生活吧,只要你一切安好,我已满足。
       在我们离开离开乌拉尔之前,对我们来说,它可真是个可怕的致命的地方,我对拉里莎·费奥多罗夫娜已经相当了解。谢谢她,在我困难的时候她一直守在我身边,帮我度过生产期。我应当坦然承认,她是个好人,但我也不想虚伪,她和我是完全相反的人。我生来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简单并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她却要使它变得复杂,制造困惑。
       永别啦,我不得不停笔了,他们来取信了,我也该整理行装了。哦,尤拉,尤拉,亲爱的,我亲爱的丈夫,我孩子的父亲,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写下了这些话, 你是否意识到我们将永远、永远不会再相见了? 我写下这些话,你能明白其中的含意吗?你明白吗? 你明白吗?他们催我了,这催声令我痛不欲生。尤拉!尤拉!

        冬妮娅对自己深爱的人不完全了解,但对拉拉的评判是冷静公允的。
        拉拉年轻貌美,16岁时就半推半就地与母亲的情人、她认定的“自私无耻不足挂齿的小人 ”“老寄生虫”科马罗夫斯基通奸,导致母亲服毒身亡。日瓦戈曾目睹与科马罗夫斯基一幕,“姑娘屈从的情景显得不可思议地神秘而又厚颜无耻地露骨”。
       拉拉的丈夫帕沙是个高大优秀的热血青年。得知拉拉的失身,痛不欲生,去从军打仗,成为高级指挥官。他仍深爱自己的妻子,拉拉也爱他。但拉拉在图书馆遇到日瓦戈后,就成为日瓦戈的情人。冬妮娅浑然不知,日瓦戈失踪后,冬妮娅拖着大肚子来小镇找人,当地人人皆知拉拉的情人,带她找到拉拉。拉拉照料冬妮娅产下女儿,冬妮娅对丈夫的情人也有了观察和了解。
       日瓦戈从游击队逃回后,冬妮娅已离去。他没有去莫斯科找妻子,而是与拉拉同居。拉拉为他怀了个女儿。
       就在此时,科马罗夫斯基再度出现,一通谎言,拉拉居然离开日瓦戈,随科马罗夫斯基而去。日瓦戈曾分析拉拉与科马罗夫斯基的关系:“人的天性,特别是女人的天性,如此难以理喻,充满矛盾。说不定你对他在厌恶之外还有其他感情,令你总是屈从于他。你对他的这种感情甚至比你自愿爱上的男人还多。”
      帕沙来寻找妻女,却晚来一步。他与日瓦戈彻夜长谈。日瓦戈告诉他不可能找到拉拉,帕沙痛心自杀。
      日瓦戈视拉拉为“我唯一的爱人”。他对爱情有自己的理论。他对拉拉说:“我不爱没有过失,未曾失足或跌过跤的人,她们的美德没有生气,价值不高,生命从未向她们展现过美。”“一个我熟知且喜欢的男人,和我一样,爱上同一个女人,我不会感到怨恨,也不会和他争吵,反而会产生一种悲剧式的兄弟之情。我不嫉妒跟我旗鼓相当的对手,我只嫉妒比我低下的人。当然,我不是说分享我所爱的女人,我会放弃她。我的痛苦就不是嫉妒了,不那么刺痛,不那么愤怒。就像我遇到了一位艺术家,他也在进行与我相同的工作,但是做得比我好。极有可能,我会放弃自己努力的成果,因为我不想复制他的,如果他做得确实更好,我就没有必要在进行下去了。”
    日瓦戈告诉拉拉,科马罗夫斯基曾是他父亲(一个身价百万的工业家)的法律顾问。科马罗夫斯基常常把他父亲灌醉,搅乱他的生意,弄得他倾家荡产,逼得他跳轨自杀。“他是我父亲和我成为孤儿的罪魁祸首”。但日瓦戈在科马罗夫斯基面前并无血性和勇气,他听任甚至协助科马罗夫斯基带走了拉拉。
       纠结就在于此:好女子拉拉明知科马罗夫斯基是坏人,却不由自主地听命和屈从于他;好男人日瓦戈迷恋对杀父仇人怀有斯德哥尔摩情节的不贞女子拉拉,不惜抛妻弃子。
        尤里与拉拉是一对同有嗜痂之癖的既多情又寡情的男女,他们的“不幸”以及给别人带来的不幸,更多是他们自身的责任,但他们却认为,书中也描述成是“时代的悲剧”。
      抛开苏俄革命刀光剑影、遍地烽火的历史图景(“高尚的理想沦为粗鄙的物欲,文明的希腊屈服于野蛮的罗马,光荣的俄国启蒙变味成血腥的俄国革命”),《日瓦戈医生》毫无美感和正气。两个主角,都不令人同情和喜爱。
        此书有十来种中译文。我看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译本,比网上的蓝英年译本好,但仍不尽人意 (“她没能想像到他舞跳得如此好”“其中包括你舅舅尼古拉,我父亲,以及我们其他人,正在被驱逐出俄国”)。 俄文作品中最令人晕倒的人名,翻译时其实可以根据中文阅读习惯归纳简化,至少可以附上详细的人物表。

 5 ) 现实主义之诗

 

BBC:《日瓦戈医生》是那种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需要感受一次的影片。
                                                                                             
我喜欢看电影。但是正像我喜欢旅游却没到过几个地方,喜欢看书却并没真正读过几本书,喜欢听音乐其实根本不懂音乐——喜欢电影,并没有正儿八经看过多少电影。
但是既然从头到尾地看过了一回,肯定要有所感悟,首先下个定论,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说道电影,放开一些真的没水平的不谈,只要认真看一遍,都是能够从中体会些东西的,都是可以宽容地放进好电影的大门的。然而《日瓦戈医生》有它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让它得以成为经典。但实际上,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这部电影,不管算不算我见识太少,将近四个小时的片长委实令我惊讶了一番。
这仿佛偶然得到的宝物一般令人欣喜。
因为我脑袋里边,那个装着看过的电影的袋子又充实了一些。

影片描述日瓦戈幼年时父母离异,母亲去世,跟随母亲的朋友一家生活成长。因母亲的早逝,他幼年时即开始感受人世的无常、人生的短暂,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致敏感使他成为诗人。他与从小长大的唐雅结婚生子,因为富人的身份,在布尔什维克政权建立后被剥夺了财产,为了生计,不得不来到西伯利亚的小城生活,并因为医生的身分,被红军游击队强征入伍而与妻儿失散。他在莫斯科街头邂逅拉那,拉那是成衣店主的女儿,被科马罗夫斯基所坑害而在圣诞舞会上枪击科马罗夫斯基,再次被日瓦戈目睹。日瓦戈在一战前线医院与拉那共事7个月,互相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西伯利亚小城两人再次邂逅,并结下私情。从游击队逃出后,妻儿逃到了法国从此再未相见,日瓦戈与拉那同居。当年的革命青年已成为心硬如铁,没有同情心的残酷军人,并因权力斗争而被清洗。革命青年死后,被作出诱饵的拉那面临危险,日瓦戈只得让她与因对革命政权有利用价值而再成高官的科马罗夫斯基一道逃走。日瓦戈与拉那的女儿在战火中被其抛弃。日瓦戈因把所有的苦难埋在心中而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在莫斯科街头再次邂逅拉那想追上前再相认时,心脏病发而倒毙街头革命雕像下。他的女儿嫁给了水库工程师,平凡而卑微的生活着。
本来就精彩而复杂的影片,加之超长的剧情,可观之处甚多,其实我仅看过一遍,因而看法未免肤浅,但我认为总体上打动我的,是这部片子的现实感。
如果你仅仅将这部影片解释为一部爱情片,相信你完全错了。
有人说艺术就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宣泄,根本不值得其他人思考,我们一思考,他们就笑了。有这么一段话:“昆廷.塔伦蒂诺有很多对其他电影的戏拟和模仿、反讽和混乱的交叉结构,人们把他的电影称为后现代。他说:伟大的艺术家总是要偷桥段,是偷,不是他妈的致敬。”我基本同意第一个逗号前的那句(艺术就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宣泄),后面的统统不对。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世界观,表现得再隐晦,只要是值得欣赏的,能给人以启迪的都是好的,重要的不是作者本来想表达什么,而是我们能够从中理解什么,别企图追求什么最终解释。不管社会是怎样评论这部影片,我认为这是部彻底的现实主义史诗。
这种现实就像镜头中频频出现的雪原和白桦林,每一个细胞都在向人们传达着属于俄罗斯的现实感。现实感稳定的如俄罗斯的平原、山脉、白雪。而在这片稳定的大陆上,影片正是描绘了一幅不稳定的大背景,就是内战。在这里,别指望那些湛蓝色的大海和天空,鲜艳的花瓣和因春雨而浓郁的街巷。这里即便是夏日的花园,也是很单调的,阳光从灰白色的天空中照射下来,带来属于这个国家独有的温暖。里恩给人的感觉仿佛在尽全力地抹杀一切富有希望的元素。
影片的长镜头和音乐总能给我极大的冲击感,再盯住屏幕多一秒就会流泪。互联网上说大卫•里恩是一个古典主义者,他导演的《日瓦戈医生》也宏伟壮丽得如同一部古典主义戏剧。影片有长达六分钟的序曲,分场分幕,幕间休息还要加入幕间曲,幕间曲都是拿白桦林的油画做底子。大幕一次次开启,又一次次闭上,反复地入戏、出戏,合着影片中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又有庄严的调子,满浸了尘世的喜悦和哀伤,最后终能够超然其上,如同一次精神洗礼一般。这段描述我认为恰到了好处,尤其是序曲,相信这么一部超长而富有意味的影片,六分钟的序曲是与之相配的。
在瓦雷金诺村的小屋的日子恐怕是日瓦戈一生中最稳定得像一户正常家庭的岁月,这段日子里,春天和夏天的镜头也最多,冬天镜头也不对准暴风雪或莽原,而是窗户上漂亮的窗花。不知道这段日子日瓦戈写了多少诗,但可以想象,这段时期的诗是他生命中写的诗中没什么营养的部分——诗人正是这样,越是悲惨越是优产,诗人是朵用血浇灌的花。
在尤里亚金市图书馆与拉娜重逢后,日瓦戈频频跑去同拉娜幽会。一次他正要走,唐雅询问,他谎称去买橄榄油。唐雅想必有所察觉,拉着日瓦戈在花园里告诉他自己已有身孕。日瓦戈决定最后一次去找拉娜并与之分手。拉娜哭得很伤心,日瓦戈忍痛绝情离去。日瓦戈决心与妻子和她腹中小孩一心一意生活。颇具如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一般的讽刺,日瓦戈在回去的路上竟被游击队劫去,当了队医。不禁教人感喟,人生很多时候正是有这样的悲哀啊。
其实影片中如果仔细观察分析,处处是这样精心的设计,包括这样明显的和另外一些隐性的。
科马罗夫斯基是个配角,可是在影片中如阴魂不散。他就像很多影片中那个邪恶的人物,永远是冲突的负面一方的始源,是那个“坏蛋”。或者像很多人生命中的那个恶魔,永远纠缠着你,当然,这样说未免太浪漫化了,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太多。然而影片与其他电影所不同的是,坏人最后并没有得到像好莱坞的结局那样应有的惩罚,而是依然得势,继续为主人公制造悲剧。悲剧,悲剧,悲剧,不断的悲剧,最后以悲剧收场。
科马罗夫斯基在内战前是个律师,有权又有势;内战后本应成为革命的对象,而当他再次出现在镜头的时候,居然很低调很理所当然般地成为了革命阵营里的高官。不禁让人思考,人究竟应当怎样活,正义的诗人最终不得见恋人妻儿一面,罪恶的两面派借革命之机走得更高。或许大多数人认为科马罗夫斯基是畜生般的存在而日瓦戈是伟大的,可是对于他们自己呢,不知道谁活的更好。科马罗夫斯基更好吗?也不见得,谁知道他睡觉的时候会不会经常被噩梦所惊醒。
他在片中有段经典的台词:“世界上有两种男人——只有两种。那个年轻人是第一种。他高尚,他纯洁。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仰视,实际上,这个世界对他根本不屑一顾。他是那种会带来苦恼的人,尤其会带给女人。你明白吗?还有一种人,并不高尚,也不纯洁,但是充满活力。现在,在你这个年龄会喜爱那种年轻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你来说,嫁给那个男孩绝对是一场灾难。因为世界上有两种女人,而你,据我所知,并不属于前者,你,我亲爱的,是一个荡妇。”
回忆里的故事的结局令人扼腕唏嘘不已,日瓦戈心脏病突发猝死在街头革命雕像下,拼命伸出手望着远去的拉那最终不得见面。这些看起来很艺术的情节,于属于主人公的现实则是实实在在的悲痛,可以对号入座将自己嵌入其中去体会。其实主人公死的很低调,这种死亡告诉人们世界的偶然性,不是伟大的人就有伟大的死法。
悲剧,悲剧,悲剧,不断的悲剧,最后以悲剧收场。

对于影片的意识形态和革命背景我不想作为侧重,不过依然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影片像人们传达了革命的现实性——革命基本上不是马列主义,而是掠夺和杀戮。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映于1965年,其时苏联尚未解体,美苏正在暗中较劲,这部片子是否起到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的作用不得而知,更何况以带有阶级色彩的眼光看待艺术家是大大的不敬。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无处不是在演俄罗斯,而其实基本没有俄罗斯什么事——导演到演员,台词,无一不是美利坚合众国公民。影片的水平毋庸置疑,不过美国人向来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来说事儿。最近又将斯巴达克斯先生搬上了他们的荧幕。
同样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原著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因为这部在国外备受赞扬的小说而在国内饱受批评指责,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因《日》而获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这倒是令人不由自主地将他与他笔下的日瓦戈先生的命运划上了颇具隐喻色彩的约等号。






 6 ) 个人的呼唤

布尔什维克 ——从头到尾都是充满了暴力与欺骗。当你们在进行杀戮时,你们却虚伪的呼唤你们这么做是为了全人类,是要争取公平与自由。我要说你们真是一群臭不要脸的吸血鬼,一群冷血残暴,无知愚昧的魔鬼。俄国沙皇之所以失掉政权,是因为他们的军队都人心涣散,政府没有给够国家机器好处,导致沙俄的兵反而倒向了布尔什维克。(如今中共得出了这个教训,给国家机器特权和金钱收买,便可不管下层人民再苦再难,也能稳定政权。)人都是贪婪的,布尔什维克许诺给他们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一个无限美好的梦。普通的支持者上当了,最终这些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的穷人,对现实感到不满想要改变现状的穷人,却要经历最严苛的剥削,压缩,变得连机器都不如。在当代,再没有比共产主义更独裁狂暴的政府了。共产主义,一个专门勾引贪婪者和不思进取者设计的,为妄想靠革命变成有钱人的穷人设下的一个天上掉馅饼的陷阱。人类是永远改不掉贪婪的坏毛病,成千上亿的人为此付出了一次又一次的代价,然而悲惨还在继续。难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错了吗?我不知道,或许真正的美好生活只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获取。利用暴力,武力换取的永远不是自由。美好生活只能自己去挣,而不是靠一次革命变得人人平等,坐吃金山银山。穷人们的贪婪与异想天开,最终被布尔什维克利用。人们只是从沙俄的牛,变为共产的畜生。本质上没有区别,实际上待遇更糟。我看到一个人在坏体制下的悲惨遭遇,毁了他/她原本会美好的生命。

 短评

经典无可动摇——怕只有俄罗斯的长篇当得起史诗。怕也只有美国有这个胸怀拍人家的史诗长篇……重拾起当年读《日瓦戈医生》的那种大感动来……

9分钟前
  • 艾習角™
  • 力荐

【北京电影节展映】三小时史诗巨作。银幕上那些乱世之中的婚外恋故事,总能让人感慨唏嘘。第三人称倒叙回忆角度,带出波澜壮阔的20世纪初俄国社会图景。作为世界毒瘤,communism革命比战争还可怕。看过《古拉格群岛》等书后,对苏供干下的那些伤天害理的暴行更理解,也看得更入戏,更有所触动

1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还可以的老电影,就是有点太长了

14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推荐

从原型批判的角度说,日瓦戈的母亲代表着孕育与保护,而至死都没有给日瓦戈留下任何触动的父亲则是政权和力量的象征。也就说,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日瓦戈远离革命、政治而挽救他人生命、热爱诗歌、热爱妻子和精神之母Lara的感情基调。尽管此片长达197分钟,仍旧是缺失原著的终极关怀。电影非文学

16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力荐

其实也不是电影实在太差,而是与原著的相对距离太大。

19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军事斗争结束的时候,政治斗争才正要开始。

24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Lean和演员都不懂得俄罗斯

27分钟前
  • 锦瑟
  • 还行

17.4.15 第一场就是三个多小时的日瓦戈医生,因为以前看过,所以原以为一定会睡过去,没想到真的进到影院里,连眼睛也没眨一下。主题曲一响,眼泪唰一下流下来。这种对人物和时代的精准把控,几无来者。毫不夸张地说,这回在大银幕上看大卫里恩,留下了一辈子也忘不掉的震撼。

3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北影节@五棵松。最爱和最心疼的是男主原配,大气美丽善解人意又能随遇而安,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爱情,没有走歪没有变质,兵荒马乱的时候是她仍然让一个家像个家,最后的那封信那么感人。可惜这样的女人却总是要失去他的男人,像某处台词说的“老天不保佑好人”。诗人不会为家里那个完美的妻子写诗。

31分钟前
  • 爱樱桃胜过草莓
  • 力荐

虽然明白书和电影当时的极受欢迎都受了冷战思想影响,今天跳出来看也更清晰一些。但是大卫里恩拍的并不完全像是那种对时局变化的怨恨和不满,而是用大气的制作结合广阔无尽的俄国冬天描绘知识分子一生的沉浮,无奈却坚忍,也难怪在这种好莱坞大片里竟然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不像是主角了…

3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好莱坞一厢情愿的改编。哎。

4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几乎哭了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拖了很久直到现在才看,大卫.里恩将重心对准那些大背景下人们的情感遭遇,而不是单纯的历史。其优美的主旋律《Lara's Theme》渗透在片中的每一场悲欢离合中。不得不说,罗德.斯泰格尔真是演技派,虽然戏份不多,他几乎每个角色都不重复但都游刃有余,尽管来翁内曾批评过他。

4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在对人性的表达与抒发上,在对苦难大众与平庸之辈上都不及小说华美与深刻。

49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画面音乐很都美...故事摆在那里,不必多说

50分钟前
  • michelle
  • 力荐

渺小的我们

52分钟前
  • 推荐

华丽啊,上一次看这种一部电影讲完一生且有时代荡气回肠的电影,是《乱世佳人》吧。

55分钟前
  • 塔拉胡
  • 推荐

本片根据Pasternak的同名小说改编,获1966年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等多项专业褒奖。

60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时代裹挟下的个人史诗,在大卫里恩绝美的镜头下,悲寥壮阔;同时在第三方的叙述以及琴声中感受到温度。医生和诗人,两个纯粹的身份于一身,在战争铁蹄践踏下残喘而生,更映射出时代之苦。只是整个俄罗斯都说着流利的英文这件事实在太奇怪了...

1小时前
  • 神仙鱼
  • 力荐

好看的

1小时前
  • 最美的时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