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2018

爱情片其它2018

主演:尤安娜·库里克,托马斯·科特,波利斯·席克,阿伽塔·库莱沙,塞德里克·康,让娜·巴利巴尔,亚当·费仁希,亚当·沃诺维茨,亚当·斯齐斯科斯基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冷战2018 剧照 NO.1冷战2018 剧照 NO.2冷战2018 剧照 NO.3冷战2018 剧照 NO.4冷战2018 剧照 NO.5冷战2018 剧照 NO.6冷战2018 剧照 NO.13冷战2018 剧照 NO.14冷战2018 剧照 NO.15冷战2018 剧照 NO.16冷战2018 剧照 NO.17冷战2018 剧照 NO.18冷战2018 剧照 NO.19冷战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1:21

详细剧情

  故事开始于1949年的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抵达了白热化的状态。维克多(托马斯·科特 Tomasz Kot 饰)是一名音乐家,他正在筹建一个青少年民族音乐演出团,靠演出传统波兰歌舞来输出国家的文化,制作人伊雷娜(阿伽塔·库雷斯扎 Agata Kulesza 饰)和监督官员卡奇马雷克(波利斯·席克 Borys Szyc 饰)也参与进了这一计划中。  一个名为祖拉(乔安娜·库里格 Joanna Kulig 饰)的女孩吸引了维克多的注意,虽然卡奇马雷克并不认为这个身世复杂的女孩是参加演出团的合适人选,但维克多还是义无反顾的认定了她。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坠入了情网之中。

 长篇影评

 1 ) 时隔40年,这个发生在德国的神奇大逃亡终于有了德国人自己的版本

《气球》翻拍自1981年的老片《偷渡人》。当年在真实事件发生不到三年之后,迪士尼就将这个奇迹般的逃亡搬上了银幕。在当时,这部电影被誉为是“迪士尼拍过的最严肃的电影”。不过,因为由迪士尼筹拍,演员几乎都是英国和美国人,主角也是老牌英国演员约翰·赫特。

直到近30年后,这个发生在德国的神奇大逃亡,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德国版本。

他把11岁时读到的传奇故事搬上银幕

1979年,《气球》的导演米夏埃尔·赫尔比希年仅11岁,他在报纸上读到了这则故事,此后一直对其念念不忘。多年之后,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本土喜剧卖座导演,好几部电影都是德国的年度票房冠军,04年的《梦幻飞船之惊奇号(第一部)》更是德国影史上的第二卖座电影。但他并不满足于喜剧的领域,反而心心念念地想要将那个儿时的传奇故事再搬上银幕。

《气球》导演米夏埃尔·赫尔比希

为此,他首先是大费周章地从迪士尼拿到了这个故事的德语翻拍权:这个过程几经周折,他多次和迪士尼交涉,都以失败告终,身边人也无一支持他的执念。最后,他还是靠厚着脸皮求助于只见过一面的德国同僚、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的《后天》《独立日》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才终于啃下迪士尼这块硬骨头。

接下来,他花了五年的时间来筹拍这部电影——是的,从2013年之后,这位导演就再没有新作推出了。对于这样一位更应该讲求商业利益的前·喜剧导演,这也实在是太良心了。

五年的时间里,剧组多次访问故事主人公的两个家族,也凭借着严谨的态度,得到两家人的鼎力支持。他们掌握了许多第一手史料,包括当时的热气球设计图、缝制热气球的缝纫机,甚至还阅读了东德秘密警察机构对这起事件长达2000页的报告书。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觉得这竟然是一部技术流影片——影片尽可能地还原了他们当时制作气球的过程,也让你感受到了真·理科生·工程师的严谨和浪漫。

这个在1979年成功登空、并且足以容纳8个人(甚至更多)的热气球高达32米,光是布料就重达150公斤,由1245平方米的彩色布料人工缝制而成。

他们为何一定要逃离?

生活在一个重重监视的高压社会,为免引起怀疑,主角们无法随意采购物资。因此,热气球和吊篮之间的连结,居然是用“四根绕上晾衣绳的长棍”制成。

毫无疑问,登上这样一个简陋的热气球,本身也就是在玩命。但对于故事的主角们来说,这却是一场必然的赌博。

如果必定一死的话,死在自由的希望里,总好过死在秘密警察的监狱里,就此销声匿迹,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

在电影之外,为了让这场戏足够震撼和真实,导演也做了一个相当疯狂的决定:不使用后期特效,反而比照原本的尺寸,原样复刻当时的热气球,让演员们也登上天空。

有意思的是,本片的男主角,德国演员弗莱德里奇·穆克,居然还患有严重的恐高症,以至于他已经八年没有坐过飞机了。而在片中他扮演的却是稳重的一家之主,在热气球也一直保持镇定,为恐惧的家人打气。(回头再看这场戏也不由感慨,真的是所有人玩命在表演。)

当然,也不得不提到,片中另一个观众们更熟悉的演员——曾是《朗读者》的男主角,大卫·克劳斯。在影片中,他也是让热气球升空的关键人物,将足足1245平方米的彩色布料缝在一起的地表最强·裁缝·大师。

认出来了吗朋友们,这就是《朗读者》的男主角大卫·克劳斯。

一晃眼《朗读者》也是十多年前的电影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气球》这样的电影?

即使在这样一部商业片里,并没有刻意渲染政治高压的黑暗和恐怖,依然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细节里感受到,生活在东德,你的生活根本没有秘密,危险无处不在。

一墙之隔的邻居就是秘密警察,言谈之间总不无窥探和控制欲。幼儿园老师会旁敲侧击地从孩子们口中问到父母的近况。

甚至于,孩子们在打闹时也会脱口而出”不准动,叛国贼”这类令人浑身发冷的话。难以形象,他们会被这样的教育体制培养成怎样的政治机器。

或许就如片头那段惊心动魄的平行剪辑,一边是孩子们满脸童真地站在舞台上歌颂东德,一边则是秘密警察们在枪杀试图跨过铁丝网的同胞。

东德如何,主义如何,不言自明。

诚然,在当时的东德,人民看似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富足社会,主角们也过着中产阶级生活。但这依然只是一座精致的牢笼,美好的生活只是幻觉。

除非选择一生都闭眼做个予取予求的傀儡,否则,就随时可能会被构陷、被揭发、被迫消失。对于那时的人来说,“自由”当然是最珍贵的奢侈品,值得拿命去追寻。

《气球》截图

《浪潮》截图

而另一方面,“逃向西德”又意味着什么?

不仅仅代表着自由,也意味着丢掉过去的一切。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也要变得孑然一身、孤注一掷,甚至是变得铁石心肠。

这部分恰好是影片的一条暗线,虽然只用几个细节草草勾勒而过,但足够引人关注。

因为逃,就意味着要舍弃亲情:抛下自己的老父母,甚至他们还可能遭到连坐的惩罚。

也要舍弃爱情:抛下自己的初恋情人,从此再不相见。

“逃”这件事背后有多残酷,与德国一样遭遇了分裂之苦的朝鲜半岛或许更有发言权:

在《我们最幸福》里,一对少年恋人每天夜里偷偷跑出来幽会,在黑暗中手牵手,却不敢告诉彼此,各自的家庭都在密谋脱北。几十年后,他们才终于在韩国相见。物是人非,各自受到生活的蹉跎,年少的恋人之间,也只余沉默与尴尬。

在《平壤水族馆》里,男主角在集中营经历十年苦难,求生的本能让他变得冷酷无情,学会了耍诈、偷窃和阳奉阴违。但正是这份冷酷让他一次次抓住了水中的浮木,最终逃向韩国。他成功逃出后,亲妹妹也因此被扔进了集中营。

但无论他做了什么、无论他们做了什么,来换取这份难能可贵的自由,我们这些生在太平盛世的人,都注定无权再苛责这些受害者。

因为,在那样严酷的年代,他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不幸。无论是凭借怎样的文字或者影像,我们永远也不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他们的痛苦。

今时今日,还有人愿意听这样的故事,挖掘这样一段苦难的历史吗?

这段历史的名字,叫做“自由”。

 2 ) 好片子,如果没有画蛇添足,会更好。

整体比较紧张紧凑,热气球这个点子在当时条件下估计是真的可行。可惜的是,这一家人在电影中真的对逃亡有些儿戏,要不是人人都要作死一发,估计早就安全逃到了。缝补漏了,割不断绳索,两次感觉没有足量瓦斯,这种儿戏的问题应该出现在这部片子的逻辑里面么。。。。。儿子的女朋友两次写信,居然还要带女朋友走,这么大人了,他是小学生脑子么??其实如果没有这些剧情,本片节奏可能反而更加紧凑,深度其实在描写东德的社会状态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不需要画蛇添足。否则会因为小家子气的给自己加戏造成有点愚蠢尴尬的感觉。2小时,缩短到1个半小时,估计会刚刚好。

 3 ) 故事里ballon升起,现世里家庭坠落

这篇影评很简短,它只想通过一个关于家庭的视角来看待世道的匮乏。

在一个xyz的坐标系统里,一枚升空到1800米的ballon会使得作为第三维的z轴凸显;而人作为三维动物,这是他本身能够进入的维度,因此本片不是科幻。外头的夜照样是漆黑,但知道自己在更高处的人们,是有希望的人。

东德的反派,尚余基本的人性,而人性渴望从前后左右都受阻的世界里突围。“不许升空”构成了地球人对地球人的统治,上升就是革命与爱欲。而发动革命的最小单元是家庭,国安局忙不过来对付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却能随时“升空”的家庭。同样的道理,《农民宇航员》中的FBI照样不给力,美国对于企图升空的家庭也是毫无办法。

气球升空,火箭腾空,对地上的每一个还没忘记上升的灵魂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希望与鼓舞。幼儿园老师的选择比所谓的“反派不给力”更微妙地说明了这一点(到这个田地,“和平演变”也就是以10年计了)。

可是,只要家庭被瓦解,只要孩子背离亲爹亲娘,那ballon式的计划就会失败。

于是,家庭被以一种新的方式所瓦解了,当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被学校和各自的手机所瓦解,孩子们不再明白何谓重要,而家庭计划只剩下度假方案、换房规划以及孩子的出国读书的计划……这个时候,人就弄破了气球,不再升空,他们就成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维的人”,one-dimensioned man。

没有爱欲,没有革命,没有理想。

如今的气球,都是淘宝同款,它不再来自地下室的缝纫机,而是来自快递送来的纸箱。父母亲高高兴兴打开纸箱,为里面的气球充气,有些讲究的还专门买了氦气罐。另外还有些气球,它们被充气后会变成标语:“Happy Birthday”,“Merry Christmas”。

就用这些ballon为孩子的party张灯结彩,GDP稳定增长,一切都很好。

 4 ) 《气球》真实事件的一些细节

节奏紧凑,不啰嗦,非常精彩。色调也特别顺眼。影片主题不用说了,真实的事件往往更加精彩。这里我搜集/翻译了一些背景资料,算是对电影的补充。

片中正在充气的热气球

逃亡组合

皮特·施特崔克(Peter Strelzyk)是一名电工,以前当过前东德空军技师。冈特·韦则(Günter Wetzel)做过瓦匠。他俩之前是当地的塑料厂的同事,后来成为好友。

1978年3月7日他们同意一起计划出逃,他们曾经讨论过多个方案。他们第一个方案是造一架直升机,但是很快意识到难以获取足够强劲的发动机。机缘巧合他们受到一个关于热气球的电视节目的启发,开始研究热气球方案。不过,后来 Wetzel 回忆说是由于一本关于国际热气球节的杂志的影响。

他们一共建造过三个不同的热气球(电影中只呈现了两个气球),做过无数修改,直到最终成功。

成功逃亡的两家人

第一个气球:无法升空

他们建造的第一个气球于1978年四月完工。气球载荷750公斤,容量达2000立方米,空气被加热到100摄氏度。他们计算需要800平方米的气球面料。他们驱车50公里到达 Gera 的一家百货商店,买了1米宽、共850米长的棉布料。店员惊讶于这么大的购买量,然而他们称需要这么多材料是因为要为他们的野营俱乐部做帐篷,蒙混过关。

Wetzel 花了两周,用一个有四十年历史的手动缝纫机,缝出了15米宽,20米长的气球“袋子”。

然而随后的实验发现气球不能充气,原因是棉布料太多孔造成漏气。Strelzyk 花了数周烧掉布料,这个气球总共花费2400东德马克。

第二个气球:离边境只差180米

这次尝试了多种面料:雨伞材料、以及多种塔夫绸(Taffeta)和尼龙材料。他们在家里的烤炉里测试了材料的耐热性,用吸尘器测试漏气,以及用充满水的玻璃管来测试防水性。雨伞材料性能最佳,但是最贵。他们最终选择了一种塔夫绸合成材料。

为了避免大量购买布料引起怀疑,他们驱车160公里到了莱比锡的一家百货商店。这次的幌子是他们需要材料来做帆船俱乐部的帆船。如此大的量,必须要订货。虽然很担心被 Stasi 盯上,他们仍然幸运地在第二天安全取到订货。这回花了4800东德马克(1米宽、共800米长)。

回家路还顺手买了一个电机,装在缝纫机上用于驱动踏板。有了电动缝纫机的助力,Wetzel 只花了一周缝好了整个气球。

新气球只花了5分钟就充上了气,然而燃烧装置还不够让气球升起来。

他们花了几个月,尝试了加倍燃气罐、和多种燃料组合,仍然不能升空。失望之余,Wetzel 转而开始研究制作小型汽油发动机驱动的轻型飞机或者滑翔机。Strelzyk 则继续研究提升燃烧器。1979年6月,他发现把燃气罐倒过来增加的压力,可以让液态的燃料气化,足以产生更大的火焰(火焰足有12米高)。

1979年7月3日,第一次尝试,大约如片头展示的那样。加几个细节:他们最终降落在离边境仅有180米的地方,此地正是边境雷区的边缘。降落后他们不确定是否成功越境,随后他们发现一个东德小镇(Wernigerode)的面包袋子。他们花了九个小时小心地越过边境地区,又徒步15公里返回升空地点,最终踩着请病假的点儿回到家。这次尝试失败之后,因为担心被追踪,Strelzyk 还换了车。

1979年成功降落于西德 Naila 的热气球(此图是1985年空中表演时拍摄)©Günter Wetzel

第三个气球:逃出升天

他们决定第三个气球必须要有之前的两倍大,气球容量达4000立方米,直径20米,高25米。气球面料需要1250平方米的塔夫绸。这回他们在全国小量采购,以避免怀疑。

Wetzel 缝制气球的线长达6公里,Strelzyk 则重做了船舱,花了六周完工。气球重180公斤,载荷550公斤,包括船舱、设备和“货物”(两家人)。

这之后便是如电影呈现的惊险逃亡历程。

降落后他们不确定是否跨过边境。但他们发现几个细节:有东德不常见的红黄色灯、与国营集体农场迥异的小农庄以及更现代的设备。就像电影里那样,两人遇到警察,准备问是否到了西边儿/投降。他们其实注意到了警车是奥迪车(东德可没有Audi)。随后便是我们看到的惊喜。

Are we in the West here?

后续

东德方面立即提升了边境警戒,关闭了所有边境地区的小型机场,以及关闭边境领空。

购买燃气罐时需要登记,可以用于制作气球的大宗布料购买也不被允许。另外从东德寄给这两家人的信也被禁止。

Strelzyk 的兄/弟 Erich 在德国二台看到逃亡的消息,几小时后他也在波茨坦(Potsdam)的家中被逮捕以及以“协助和教唆逃亡”的罪名起诉。Strelzyk 的姐/妹 Maria 夫妻俩也被判处两年半的刑期。他们三人随后获释。

两家人一开始决定在气球落地的 Naila 小镇落脚。Wetzel 找了汽车技师的工作,而 Strelzyk 则开了一家电视机修理铺。受到东德情报人员的压力,Strelzyk 一家于1985年搬到了瑞士。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他们搬回了 Pößneck 的老房子里。Wetzel 一家则一直住在巴伐利亚。

2017年,帮助他们成功逃亡的热气球,永久陈列于巴伐利亚历史博物馆。

演员克莱舒曼

片中 Stasi 中校在审问边防士兵时,提到他以前练游泳。而其饰演者、“德国军官专业户”托马斯·克莱舒曼(Thomas Kretschmann)本人也恰是东德游泳选手出身。

克莱舒曼19岁时,身上只带了护照和大约值100美元的钱,跨越四国边境,耗时一个月,徒步逃到西德。途中还因为冻伤失去了一部分手指。

(Sadly)每一个逃离的故事都精彩至极。

托马斯·克莱舒曼扮演的 Seidel 中校

更多阅读

维基百科条目,//en.wikipedia.org/wiki/East_German_balloon_escape (本文从“逃亡组合”到“后续”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此)

Peter Strelzyk 已于2017年辞世。他的搭档 Günter Wetzel 仍活跃于各项纪念活动。

收录于巴伐利亚历史博物馆的二人信息/录像: //www.hdbg.eu/zeitzeugen/detail/flucht-aus-der-ddr/peter-strelzyk/497 //www.hdbg.eu/zeitzeugen/detail/ddr/guenter-wetzel/445

巴伐利亚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逃亡热气球(德语/英语) //www.museum.bayern/en/collection/histories/peter-strelzyk-und-guenter-wetzel.html

Günter Wetzel 为热气球逃亡建立的网站,包含故事细节和热气球设计: //www.ballonflucht.de/home.html?content=home (德语/英语)

巴伐利亚电台对 Günter Wetzel 的采访:Der DDR-Fluchtballon von Naila - die echte Geschichte vom Ballon | Zwischen Spessart und Karwendel(德语) //youtu.be/Cs5QKVSELWg

Günter Wetzel 自述:Der Wind kommt von Norden (德语) //youtu.be/5tkW9ZcWU_8

Günter Wetzel 自述:German History Day 2019: Günter Wetzel on his balloon escape (德语,英语字幕) //youtu.be/u8V7kZun8FI

Thomas Kretschmann - Wiki 24 //24.fandom.com/wiki/Thomas_Kretschmann

 5 ) 庆祝自由

柏林墙修筑当天上午,西德人纷纷涌向柏林墙,向墙那边的同胞投掷自己的通行证和口身份证件。到苏联军队能够阻止这一举动前,数以千计的证件已经被扔到到了东德同胞手里,大批东德人借机混在其中返回西柏林的西德人中间,通过了 柏林墙。以后,各式各样的“翻墙”场景就不断在柏林上演,直到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天。

8月13日拉起铁丝网的当天下午,第一个强行穿越封锁线的人就出现了。当时一个青年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铁丝网,三名东德警察追上了他,将他打倒在地,但被打倒的青年迅速站了起来,并夺过警察的枪,一边举枪威胁,一边继续向西柏林飞奔。尽职的警察不顾一切,冲上去和他扭打成一团,并且一刀刺中这个青年的膝盖。此刻他们已经越过了铁丝网,围观的西德民众大声怒吼,“这里是西柏林”。于是,惊慌失措的警察扔下青年跑回东柏林一侧。其实他们当时并没有越界。因为铁丝网(以及后来的柏林墙)不是架在分界线上,而是在东柏林界内。最终,这个青年拖着流血的伤腿,一边呼救一边爬到了西柏林。

8 月 22 日,东德政府发布了三条新的命令:(1)西柏林居民不能再以持有有效的身份证单独进人东柏林,而必须得到特殊的允许方可:(2)通道口的数量从12个减少至7个;(3)所有西柏林的居民必须要远离边界100米,作为缓冲地带。到此时在东、西柏林的边界上,有形的“铁幕”才算真正落下了。但是 1961 修建好的柏林墙只是一个初步的工程。之后柏林墙一直在被不断地进行加固与修缮。

并且东德民众的出逃方法变得更力加多样,有开车强行冲过边界的、有伪装成苏联军官过界的,还有通过下大水道,甚至自行挖地道来越界的,还有人驾船强渡到西柏林的,有的还自告制载人气球飞渡边界,还有的更为胆大,借助西德的一些领导人在边界西传则停留的机会,冲出封锁,民主德国的士兵因怕误伤西德要人而不敢开枪 这其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甚至更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得得不让人感慨,柏林墙只是从外力上阻止了民主德国的民众越界出逃,但是无法阻止他们对于西方的向往与追求。

 6 ) 我会给这部电影高分,如果它也是《窃听风暴》那时拍的话

这种题材的电影在豆瓣上一定会得高分的,不管它拍得好不好。

还好,这部电影拍得不错,如果它也是《窃听风暴》、《再见列宁》那个时期拍的话,我会给它一样的高分。 只不过,十多年后的今天,有个叫特朗普的人被我们熟悉了,当然,还有那个读毛选的任正非。 那个叫特朗普的哥们让人忽然意识到,哎,那个灯塔国不是它曾经的、和我们想像中的样子了; 那个读毛选的任正非让人忽然意识到,哎,政治课上讲的东西确实着人烦,但是说得真不错,错的只是它写得忒不接地气。

就像“公知”和“粉红”这两个词,我们都会不自觉的站队,不会去想他们不过是一个只关注我朝消极的一面,一个只关注积极的一面,都是片面的。

苏联已经不能再为自己说些什么了,但还有俄罗斯和乌克兰人,在看过《切尔诺贝利》之后会说和我们、和许多其它国家的观众感觉不一样; 东德已经不能再为自己说些什么了,那就真没有人为它说些什么了,他们都成了德国人,他们可以进行各种反思,就像我们反思大清朝那样。

也许你会说俄罗斯人也会拍反思前苏联的电影,是的,但我怎么首先想到的是《绝杀慕尼黑》,或许是它刚上映过吧——OK,我真的想说,感觉俄罗斯对前苏联,与今天德国对东德是不一样的,东德,好像成了一个和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一样的存在。

我没有想为东德辩护,只是觉得听不到另外一面了,它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短评

宁愿被判叛国罪,宁愿死,也不愿意留在东德,因为自由比生命更加可贵。感谢幼儿园老师能明辨是非、分清对错,没有赶尽杀绝。

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没有人能够阻挡,我们对自由的向往。

12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奔向自由的故事总是迷人

14分钟前
  • cities
  • 还行

竟然又是真人真事!营造气氛很紧张,无论是挖地道、横闯水渠、热气球飞跃还是无奈的攀爬铁丝网,挣脱牢笼热爱自由,是一个智人应有的勇气和追求。

18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北朝鲜有「北逃」,东德有「气球」。历史上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总是这么痛彻心扉。折服于德国人严谨的工匠精神,在冷战时期乘热气球越境也许只有德国人才能办到。就算被一道墙隔为东西两种政治形态,但自己民族骨子里的精气神缺一点没丢,让人敬佩。

21分钟前
  • 唇部真💋
  • 推荐

幼儿园老师和邻居秘密警察的女儿,就是现身说法版的“你有抬高枪口一厘米的权利”。

25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你能忍多久?你能等多久?如果都不行,就飞向自由。

2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個政權嚴陣以待只為阻止幾個老百姓去別處生活

30分钟前
  • Février
  • 推荐

你要自由干什么?

34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硬核 人肉翻墙,沉重又浪漫,很德国

39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推荐

我给了5星,因为这么久以来,终于又看到好看的德国电影了。德国人,一场战争一堵墙给了他们多少创作的题材啊!从头到尾我心都是悬着的,最后柏林墙被推倒的时候真的哭的不行不行。

41分钟前
  • 西袄补袄
  • 力荐

他们有体面的生活,但还是无法忍受禁锢与谎言。

46分钟前
  • 淹然
  • 力荐

如果一个国家好的让人想离开,那样的一个国家值得爱吗?

48分钟前
  • 梦朝大海
  • 力荐

4.5星,奔向自由,很燃很感动,关键这还是真实事件改编的。

50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力荐

边界如果不是用来外防入侵的敌人,而是用来内阻叛逃的人民,不管其有多么美好的蓝图,也只能证明其体制的失败。一堵柏林墙两边所发生的故事,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但直至现在还有很多人视而不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全程都很紧张,可观性很强,也挺让人感叹。

52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气球,讲述东西德没有统一之前,运用技术人肉翻墙的故事。关于这种墙与自黑的电影,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我们总会有种莫名的感触。作为一部合格的商业片,有着十分紧凑流畅的节奏和气氛营造,并且手法得十分成熟老道,作为一个参考,可以与类似电影窃听风云看齐了,当然看之前最好还是把期望值调低比较容易有收获。目测豆瓣预定8分的电影。

57分钟前
  • 光影流年
  • 推荐

又紧张又刺激,又无比感同身受。一个地方对人民好不好,人民用行动来说话

1小时前
  • 方枪枪
  • 推荐

依靠工程技术能力争取自由,非常德国了。

1小时前
  • Die Katze
  • 力荐

我热爱自由,我想看到灿烂的文学和艺术,我想有一天不再搭梯子,我想有一天电影能够实行分级,我想。。。。。。。。未来的路还很长,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我们的墙倒的一天

1小时前
  • koidesu
  • 力荐

紧张刺激,悬念丛生,配乐大气不过满,节奏感几乎满分,很多情节设置胜过《逃离德黑兰》。虽然除了儿子所有正反派角色都比较脸谱化,但作为主旋律电影能把主题以令人动容的方式传递到观众心中,就非常成功了。彩色的气球,自由的号角,这股力量永远不会泯灭。

1小时前
  • Captain_C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