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下)

战争片大陆2009

主演: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赵薇 Wei Zhao,佟大为,林志玲,张震,胡军,尤勇智,中村狮童,宋佳,巴森,臧金生

导演:吴宇森

播放地址

 剧照

赤壁(下) 剧照 NO.1赤壁(下) 剧照 NO.2赤壁(下) 剧照 NO.3赤壁(下) 剧照 NO.4赤壁(下) 剧照 NO.5赤壁(下) 剧照 NO.6赤壁(下) 剧照 NO.13赤壁(下) 剧照 NO.14赤壁(下) 剧照 NO.15赤壁(下) 剧照 NO.16赤壁(下) 剧照 NO.17赤壁(下) 剧照 NO.18赤壁(下) 剧照 NO.19赤壁(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36

详细剧情

  八卦阵一战,孙刘联军力挫曹兵之锐气。曹操(张丰毅 饰)为此忧心忡忡,加之北方将士因水土不服,死伤过重,更令其头风病发作,幸得侍女骊姬(小宋佳 饰)陪伴照顾。孙尚香(赵薇 饰)易容潜入曹营,借士官长(佟大为 饰)垂青,窃取军情。为了适应水战,曹操采纳荆州降将蔡瑁、张允的意见,将战船用铁锁相连。此后,曹操帐下谋士蒋干(师小红 饰)主动请缨前去拜访故友周瑜(梁朝伟 饰)刺探虚实。周瑜将计就计,假借酒醉泄露军机,让蒋干带回假情报,曹操一怒之下误杀了蔡瑁张允。曹操将因瘟疫致死的将士尸体投入江水,名曰“鬼兵”,意欲扰乱孙刘联盟之军心,小乔(林志玲 饰)见此情景,遂决定夜探曹营,劝其退兵。眼看万事具备,但是风向不对,周瑜遂派鲁肃(侯勇 饰)找诸葛亮(金城武 饰)寻助……

 长篇影评

 1 ) zz[赤壁心得]与其让别人恶搞,不如自己搞一搞

两个多小时的《赤壁(下)》看下来,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如果你抱着看大片儿的心态
去看一部片子,往往会看到一部搞笑片。

现在流行恶搞,每部电影下来都免不了被“恶搞”的命运,吴导大概自知最终无法摆脱此
命运,那与其让别人恶搞,不如自己搞一搞。于是《赤壁(下)》处处雷人台词,不求搞
得最好,只要被别人恶搞后也没我本身搞笑,就算成功了。


看过后趁着记忆还在,抄录了赤壁里的经典搞笑台词,看过影片的,再雷一遍,但博一笑。

------------------------------------------------------

   1、刘备依计撤军时对诸葛亮说:“硬仗还是留给别人去打吧”
   

    2、叔材:南方人热情。
       孙尚香:北方人潇洒。
       叔材:嗯,我是挺傻的。
   
        
   3、曹操对周瑜让蒋干“偷”去的假降书深信不疑,说:“错字连篇,果然是蔡瑁的风
格。”(可怜的蔡瑁...临死落下个没文化的名声...)
   

   4、鲁肃担心诸葛亮的十万只箭怎么完成,眼瞅着两天过去,焦急地对仍在静观天相的
孔明说:“这都两天了,你一只箭还没造呢吧?”(太可爱的鲁肃了...)

   
   5、周瑜赞诸葛亮会做武器,诸葛亮说:“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就会更多彩一点。”
(很广告词的感觉。。。)

 
   6、曹营众将急着进攻,问承相何在?得到的答案:“丞相正跟那娘们儿在里面喝茶呢
”(那“娘们儿”指小乔,电影里那将士咬牙切齿,影厅里这人们笑喷了可乐)


   7、蒋干与周瑜说:“曹操抢别人的老婆,可是出了名的”(小乔是周瑜老婆,曹操暗
恋小乔,呃,依蒋干的意思,曹操是为这个而战的?)


   8、“我从来没有放弃梦想”“但打仗不能只靠梦想。”(听起来没逻辑性错误,咋听
起来就这么让人想笑呢?)

 

   9、刘关张三人围坐桌前做汤圆ing...刘备说:“一些传统节日还是很有意义的,像用
糯米和糖来象征团圆。”(战争一触即发之时,这个做汤圆的场景已经让人忍俊不住了)

      之后关羽问:“三弟你做那么大的干嘛?想噎死人啊?”张飞恼怒地说:“我乐意
!”,然后捡几只超大汤圆扔进锅里。
(此时影厅里有位仁兄大笑不断最终盖过全场笑声,之后再有暴笑之处,大家似乎都笑得更
开放了。)


   10、诸葛亮测天象时说:“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来看……”(呃...以我多年观影的经
验来看...)

 
   11、小乔一再要给脱了衣服的孙尚香穿上外套,孙却一推再推说“不冷”。(好不容易
有场戏秀身材,小乔你咋就这么不成全我呢?)



   12、知道中了反间计的曹操皮笑肉不笑地对众将说:“周瑜一定以为我快疯了,你们看
我像疯了吗?”
   
   13、曹操用毒酒毒死了蒋干后,切齿言道:“你蠢也就罢了,害得我跟你一样蠢。”(
...)

   14、小乔拔刀以死逼曹操退兵,曹操按刀,温柔暧昧且倍儿爷们儿地说:“别闹。”(
全场笑趴下~)

   15、曹操自持丞相之位,让众人给他下跪,关羽说:“你过时了。”(啊~~~~~~这话竟
是关二爷说的?。。抓狂)



   16、曹营被攻破,曹操叹道:“没想到,我输给了一场风,败给了一杯茶。”(横批涅
?红颜祸水?)



   17、最后一个场景,诸葛亮与周瑜两人的脸贴近到只有十厘米的距离,哀怨状道:“天
下英雄何其多,最不想惹你这一个。”(感觉好肉麻,当时我不禁切切私语:“离得好近
啊!会有口水喷到脸上吧?”...如果下一场景是两人突然深吻下去,估计全场都不会觉得
奇怪)


--------------------------------------------------
   
林志玲在片中的表演也算很成功了,动作很是灵动,配音也很到位,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
受,特别是烹茶时的那又纤手玉臂,真真然仿似那画中之美人物。前两天巧遇赤壁首映礼
,演员们前往捧场,有看到林志玲一面,我承认通过此部戏,对她的印象,有些改变了,
她还是,有点儿内容的。


其它演员不多说,这赤壁下集给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鲁肃这个角色。其它的角色因为搞
来搞去,都与人物原型快对不上号了,而鲁肃在搞搞中也没失去角色本身的性格,经过一
搞,反而更活灵活现。特别是热泪盈眶的那句“诸葛亮,我知道你没有骗我!”,给人一
种很真实的触动。这是胜利后,同样有过人之明却不及喻亮的鲁肃,对同行兼前辈以后也
可能成为敌人的诸葛孔明,那种复杂的信任之淋漓体现。

 2 ) 彪悍的电影不需要解释

难道老子真是个精英? 才会看完《赤壁》(下)气成这样儿? …… 叔叔,没说的,你们超越了《夜宴》。 我本来这辈子都不指望了——不指望能看一个片子比《夜宴》还荒谬。 但,你们成功了。你们是真正的第一名! …… 吴宇森以香港人作假想观众的时候可以拍出《英雄本色》。。 以内地人作假想观众就拍出了《赤壁》(下)。。 我只能说,吴导演,您实在狗眼看人低——但我理解您。 …… 看完这个片子会对“不要脸”这个词有全新的理解。。 我真没想到。。 一个这样的东西,他们真的、真的、也好意思拿出来放。。 …… 周瑜打黄盖。。没了。 自然,连环计。。没了。 华容道。。没了。(牛逼!) 史上最著名的铁哥们儿仨——刘关张——掰了。(真TM绝了!)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甘兴霸”要叫“甘兴”了。。 因为,这是《赤壁》。 …… 你想不到“赤壁之战”是怎么结束的。。 我哈哈哈哈哈哈!!! 真是。 FUCK谁有用啊到底。。 我对这个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拓展了,真的。 …… 本来选了5星“力荐”。。 意思就是你们一定要去看看。。 我唯一可以保证的就是:您看到的电影,将比我描述的,荒唐十倍。 …… 这么个东西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唯一能满怀善意地替他们想到一个理由。。 就是有人要洗钱。。 给了他们几亿。。让他们胡乱花一下。。 洗洗白。。 贪官们。。求求你们。。学学阿扁。。洗钱就好好洗。。表来糟蹋我们的三国红楼西游记了。。 求你们了,高抬贵手,行吗?

 3 ) 《赤壁下》曹军的大忌

    《三国演义》里周瑜在赤壁之战前,说曹兵犯了四大忌:一是马腾、韩遂未灭,后方不稳,二是北方兵不利水战,三是马无草料,四是北方兵水土不服。《赤壁下》里的曹兵,仍然犯了四大忌,只是与演义中已经不同了:

兵家大忌之一:任人唯傻
    曹操手下多饭桶。不,何止是饭桶,简直就是弱智,例如蔡瑁、张允。不要说兵法韬略这样高深的问题,这俩人根本就不识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最后得了十万零几百枝箭。这是一捆一捆清点出来的,数字估计错不了。江那边曹操问蔡瑁、张允被人骗了多少枝箭,蔡瑁、张允说有十万枝左右。乍一看数目能对上,实际差多了。首先,曹操是通过一条掉队的草船发现诸葛亮借箭之计的,这条草船上怎么也得有几千支箭。可这还只是小数,大数在后面呢。蔡瑁、张允命人射箭的时候,恰逢大雾(否则也不会中计),只知道方向,看不到具体目标,所以大部分箭雨都落在了江面上——这不只是合理推测,影片中也有这样的画面——照这个比例来看,曹营损失的箭一定是在二十万枝以上的。可是蔡瑁、张允汇报损失的时候,只报了十万枝,有比他还不识数的么?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箭雨射过来的时候,诸葛亮在船舷上画了跳线。鲁肃问他要干吗,诸葛亮说,这里是箭雨落到水中的位置,等我们船靠岸,可以派人下水把箭捞上来。鲁肃大惊失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诸葛亮说,这叫刻舟求箭。
    曹操新提升的千夫长孙叔才,看起来好像是郭靖那种又单纯又厚道孩子,实际上就是傻子。一个当兵的,对军衔完全没有感念也就算了,被封了官,却不知道手下为什么跟着自己,还跟被巡逻兵称为奸细的人,玩“骑高高”,送对方出营——单纯和傻之间隔的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堵墙,但是孙叔才还是轻松的翻过去了。

兵家大忌之二:士兵嗑药
    《赤壁下》里,曹兵远征劳顿,水土不服,好多士兵因为瘟疫而死。曹操移祸江东,把病死的士兵尸体运到对江,希望东吴瘟疫蔓延,不攻自败。可是曹操错了,他手下的士兵不是因为瘟疫而死,而是因为嗑药而死。证据就是诸葛亮的银针试毒。
    银针试毒这玩意,大家都在武侠小说或者武侠电影里面见过——怀疑食物有毒,就拿银针插一下,银针变黑了,说明果然有毒。银针为什么会变黑呢?这是因为银针跟毒物中的硫化物发生了化学反应,表面生成了硫化银。换句话说,只有遇到硫磺和硫化物,银针才会变黑,遇到“病毒”,银针是不会变黑的。不信的话,你身边亲戚朋友谁要是得病毒性感冒了,你拿银针扎他一下试试,黑的肯定是你的眼眶,而不是银针。
    可是诸葛亮拿银针一插曹兵的喉咙,银针又的确黑了,这只能说明士兵服了硫化物。我们都知道,三国两晋时候的人喜欢嗑药,用他们的话叫“服丹”。想服丹就得先炼丹不是?炼丹就离不开朱砂,也就是硫化汞。看,银针变黑的原因终于被我们找到了。
    那些死于“瘟疫”的曹兵是集体嗑药而死,活着的也未必就干净,这样的部队,又怎么会有战斗力?

兵家大忌之三:军纪涣散
    不提士兵集体嗑药的事,从孙尚香去曹营当细作的经历,就能看出曹兵军纪涣散到什么程度。孙尚香跟着一队巡逻的曹兵后面,就进了营,这是完全难以想象的,不相信的人可以试着去尾随一下负责升降国旗的仪仗队。佟大为扮演的孙叔才被封了千夫长,先不管东汉军制里有没有“千夫长”这一说法,基层的伍长和什长是肯定有的。伍长就管那么五个人,扳扳单手的手指正好数过来,队尾多了个人伍长还不知道,唯一的解释就是伍长是个六指儿,数错手了。
    后来孙尚香偷画营图,被巡逻的曹兵发现了,孙叔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帮孙尚香打了一架。前面咱们已经说过了,孙叔才是个傻子,他做事不合逻辑也就算了,难得的是他的手下不问青红皂白就帮他跟巡逻兵打架,更难得的是,细作逃掉了这么大的一个事,在曹营居然没有任何后遗症,也没有人追查。军纪涣散到这种程度,活该被人当猪烤。

兵家大忌之四:操练不当
    曹操用蹴鞠来操练士兵,希望能借此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大谬特谬。蹴鞠练的是什么?练的脚下功夫,最多再加上头上功夫,一旦动手,那就犯规了。让士兵成天耷拉着膀子练蹴鞠,按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来看,这帮兄弟的手算是废掉了。就算最后把士兵都练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到战场上有什么用?拿北腿大战南拳?除了张飞,《赤壁》里哪还再有一个煞笔空手上战场的?人家一刀砍过来,练蹴鞠出身的曹兵就得琢磨琢磨了:我丫是拿脑袋顶啊,还是脚底抹油,凌波微步啊?可不管选哪样,赢得了么。

    其实,说到底《赤壁下》的曹兵只犯了一大忌:导演是煞笔——真理总是这样言简意赅,我是怕字数太少发不出来,才码前面那几坨字凑数。

 4 ) 那些黑泽明知道,吴宇森不知道的事儿

假期旅行的途中在宾馆数字电视的点播里看了赤壁,比想象中的好看,我说的好看,是指能看得下去的意思,大概是对吴宇森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期待,所以才觉得也没有太失望,看到著名的天凉扇扇子的桥段也有笑到,看到萌萌也有被“萌”了一下,但是金城武还是很帅,梁朝伟还是很闷骚,战斗开始的时候,刘关张等个将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武侠片方式,让人忍俊不住。对于一个拍了一辈子类型片的香港娱乐片导演来说,好像路数变化不多,只不过黑社会老大们当初拿枪,现在拿了刀叉剑戟,虽然使了这么大劲个东西几乎没有什么圈可点之处,但是因为类型片套路的熟悉,拍得中规中矩,反倒比这几年来的夜宴啊,无极啊之类的顺畅得多。前两部是完全被装模做样的假深沉给搞得很烦躁。这部到还好,会看出诚意来,看得出大家都尽力了,水平就是如此,所以就还可以,还可以啦。

 

和邦妮说,整个的过程中,我一直想起黑泽明的《七武士》,邦妮说,那是黑泽明,这怎么能放在一起比。但是我还是自己仔细想了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自己比较着玩,因为有时候如果不这么比,想想到底差的差在哪,好的好在哪,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七武士》这个电影,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给震惊到,它的好,从镜头,到演员,到音乐,到人物刻画等等每个角度来说,可以写一本书出来。但是我会在看《赤壁》的时候想到《七武士》,则是因为和《赤壁》一样,《七武士》也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寡抵众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的是,七武士完全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却被讲得真是无比,而赤壁之战,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战,它的的确确曾经发生过,所以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真实性。

 

然而,正是因为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所以才让吴宇森没有抓住赤壁之战这件事的本质吧。因为故事是现成的故事,情节是现成的情节,真实性毋庸置疑,所以,导演就把重点放在很多场面上,姿态上的东西的表现上,而当年赤壁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细节上的事情,到底为什么会以少胜多,可以看出来,吴宇森并没有下功夫去研究过。因此,这部电影,如果抽离了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个事是真实战役的这个前提,那么吴宇森所讲的这个赤壁之战的故事,就是一个成立不起来的故事。而正因为他对这个战役没有最本质的研究和把握,所以很多地方,它拍出来是很避实就虚的,比如真正到了战争场面,这场仗到底是怎么打的,就会用最惯常的好莱坞套路的避实就虚法,给每个英雄人物一段表现自己英勇的戏,表现局部,然后大远景。表示战争的胜利或者失败。

 

而看《七武士》,就会明白,大师的伟大之处,则在于,他在考虑一个故事的时候,不仅直抓事物的本质之处,而且也敢把它扎扎实实的,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以《七武士》中的战斗场面为例,七个武士,一群农民,几个山贼,这个仗是怎么打的,弱势的一方是怎么赢的,看完电影后,让我佩服到无以言表,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们是这么打赢的啊。所有的战斗场面,竟然基本上都用的是没有办法取巧的长镜头,远镜头,没有一个地方是跟观众玩花招,虚招的,群戏不好拍,群架更不好打,打群架打得这么结结实实的,看似一场真实的乱战,仔细品味,却又有层次,又有节奏,真不知道导演当时是怎么调度演员,怎么拍出来的。一个导演如果没有底气,没有魄力,对自己要表现的东西没有胸有成竹,没有抓住他想要拍摄的事物的本质,是断不敢这么玩的。

 

说起来,这和我们写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写你知道的东西,不要去写你根本没有想清楚的东西,这是我近几年来明白的一个道理,从前我想到十分,下笔只能表现出两分,而现在我能想到五分,下笔就能达到五分,这已经是很令我个人欣慰的进步了。如果一件事,你自己都没想清楚,没搞明白,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会空,大,虚,底气不足,缺少生活的底子。搞艺术创作,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这也就是《赤壁》的问题所在,现成的素材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了,然而,这些东西放在小说里还可以,放到电影里,要结结实实的展现给人们的时候,就太不够了,需要填充太多细节了,需要太多底子,这时候,面对有限的素材,需要一个导演去填充更多的细节的时候,挖根溯源是是一种填充方式,添油加醋是另一种填充方式。伟大的导演选择的是前者,平庸的导演选择的是后者。因为想不出,想不透,所以就有挖笛子啊,生小马驹啊这些边角料的东西填充了进来,而看完了电影,我就是明白了一件事,吴宇森讲出来的都是我已经知道的,那些貌似我不知道的,都是他瞎编的,也无关紧要的在兑水而已,赤壁之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吴宇森其实是真的不知道,也根本没有去想。他的精力都放在搞大场面,造声势上去了,或者水平有限,再挖破脑袋,也是勉为其难了。那到也无可指责什么。

 

可能有人会问,吴宇森不知道赤壁之战是怎么回事,难道黑泽明就知道了吗?黑泽明来拍赤壁又能怎样?这让我想起绿老师那天讲给我听的一句话,大意是(出处我忘记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不要去看他做了什么,而要去看他没有做什么。开始的时候我有点费解这句话,但现在说道黑泽明却自己也明白了,那就是,一个真正的大师,通常都是有大老实的人,如果没有想清楚赤壁之战是怎么回事,他驾驭不了赤壁的题材,他就不会去拍赤壁。如果他只能驾驭得了《七武士》的故事,他就只去拍《七武士》,并把他拍得扎扎实实。他知道他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而一个平凡的人总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没想清楚,也什么都敢拍。黑泽明难道就知道赤壁之战怎么回事吗?他当然未必知道。所以,吴宇森敢拍的东西,黑泽明未必敢拍。

 

因为吴宇森不知道,黑泽明知道的事。



PS:闲扯句题外话,这电影当娱乐片来看我没意见,但是汤唯也是个高妹,林志玲也是个高妹,怎么梁朝伟上了汤唯的床还是很霸道,虎虎有生气,不觉得是个小矮子,可上了林志玲的床,就让我觉得,哎呀,伟仔的腿儿怎么这么短啊。这个这个,吴导这点是有点责任的啊。

 5 ) 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赤壁台词雷死你

两个多小时的《赤壁(下)》看下来,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如果你抱着看大片儿的心态去看一部片子,往往会看到一部搞笑片。

现在流行恶搞,每部电影下来都免不了被“恶搞”的命运,吴导大概自知最终无法摆脱此命运,那与其让别人恶搞,不如自己搞一搞。于是《赤壁(下)》处处雷人台词,不求搞得最好,只要被别人恶搞后也没我本身搞笑,就算成功了。

1.曹操对周瑜让蒋干“偷”去的假降书深信不疑,说:“错字连篇,果然是蔡瑁的风格。”
(可怜的蔡瑁...临死落下个没文化的名声...)

2.周瑜看见诸葛亮做的连发弩,赞美他聪明。诸葛亮谦虚地说:“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就会更多彩一点。”
(很广告词的感觉……算继承了上部里的经典雷词“略懂”吧……)

3.大兵压境,天时不利,孙权等人问周瑜你打算咋整啊?这时周帅哥朦胧滴望着远方驴唇不对马嘴地说:
“我从来没有放弃梦想……”
有人反驳:“但打仗不能只靠梦想。”
(听起来没逻辑性错误,咋听起来就这么让人想笑呢?)

4.刘关张三人围坐桌前做汤圆ing...刘备说:“一些传统节日还是很有意义的,像用糯米和糖来象征团圆。”
(战争一触即发之时,这个做汤圆的场景已经让人忍俊不住了)
之后关羽问:“三弟你做那么大的干嘛?想噎死人啊?”张飞恼怒地说:“我乐意!我高兴!”,然后捡几只弹性堪比濑尿牛丸的超大汤圆扑通扑通扔进锅里。
(此时影厅里有位仁兄大笑不断最终盖过全场笑声,之后再有暴笑之处,大家似乎都笑得更开放了。)

孙权那边也在给全军将士鼓气,发汤圆。1人3个。这时有人把自己碗里的给了周瑜一个。黄盖也上来给了他一个。孙尚香也来给了他一个。士兵代表3个人上来1人给了他一个……这时我后面的仁兄嘟囔道:“会不会撑死啊……”这时奉献汤圆的人还没有停止,鲁肃也来给了他一个……大家实在忍不住笑就喷出来了……

这还没有完,只见周瑜忽然举起碗把小山一样的汤圆一口吃了下去!!!大家目瞪口呆,继而爆发出一阵狂笑……
(可怜梁老帅哥当时吃了多少吨汤圆才完成这个镜头的?)

5.诸葛亮测天象时说:“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来看……”

6.小乔一再要给脱了衣服的孙尚香穿上外套,孙却一推再推说“不冷”。(好不容易有场戏秀身材,小乔你咋就这么不成全我呢?)

7.知道中了反间计的曹操皮笑肉不笑地对众将说:“周瑜一定以为我快疯了,你们看我像疯了吗?”

8.曹操用毒酒毒死了蒋干后,切齿言道:“你蠢也就罢了,害得我跟你一样蠢。”
(...)

9.小乔拔刀以死逼曹操退兵,曹操按刀,温柔暧昧且倍儿爷们儿地说:“别闹。”
(全场狂笑)

10.曹操同志以梅超风造型做困兽犹斗,叫嚣自己如何厉害,关羽冷淡地说:“你过时了。”
(你太不Fashin了,你out了……)

11.最后一个场景,诸葛亮与周瑜两人的脸贴近到只有十厘米的距离,哀怨状道:“天下英雄何其多,最不想惹你这一个。”(太押韵了吧?能当流行歌曲唱了!离得好近啊!会有口水喷到脸上吧?如果下一场景是两人突然深吻下去,估计全场都不会觉得奇怪)
--------------------------

插一句林志玲在片中的表演虽然雷的我一身一身鸡皮疙瘩,但是烹茶时的一段,纤手玉臂,灵动优美,虽然就几秒。其它演员不多说,这赤壁下集给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鲁肃这个角色。其它的角色因为搞来搞去,都与人物原型快对不上号了,而鲁肃在搞中也没失去角色本身的性格,经过一搞,反而更活灵活现。特别是热泪盈眶的那句“诸葛亮,我知道你没有骗我!”,给人一种很真实的触动。这是胜利后,同样有过人之明却不及喻亮的鲁肃,对同行兼前辈以后也可能成为敌人的诸葛孔明,那种复杂的信任之淋漓体现。

--------------------------

趁机回忆一下上集的经典

1.刘备为前往东吴游说孙权的诸葛亮践行,盛了一大碗饭,说:“去东吴的路途遥远,需要体力,多吃点。”

2.鲁肃向小乔介绍诸葛亮时,如斯说到:这是猪。。。。。。(过了良久)这是诸葛亮

3.周瑜去刘备的阵营,关羽谆谆教导一拨5~6岁的孩子们。

4.关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孩子们:饭都吃不上了,念书有什么用
关云长语重心长教育孩子们说:有知识以后才有饭吃

5.刘备贤惠地编着草鞋,周瑜很好奇:刘豫州现在还编草鞋?
刘备憨厚地说到:这是我多年的习惯。

6.周瑜:这么冷,你还要扇扇子?
诸葛亮:它可以让我冷静!

7.诸葛亮凝望远方,周瑜出现在他背后说:“你在看什么?”
诸葛亮摇着扇子答:“我需要冷静一下。”
接着,周瑜并肩与诸葛亮站好,正色道:“我也需要冷静一下。”

8.诸葛亮对周瑜说:我不是在看你,我是在欣赏你!
(观众开始想入非非。。。)

9.周瑜的一匹马难产,诸葛亮想要帮忙接生;
周瑜:这个你也会?
诸葛:略懂(这个词是戏中诸葛的口头禅之一)

10.周瑜诸葛亮合作一曲,琴瑟和谐。周瑜表示赞赏,诸葛亮笑道:“我也好久没这么不冷静过了~”
(再加上这俩人近的可以互喷口水的大特写,观众的鼻血也快喷出来了)

11.小乔:我们给它取个好名字吧?
周瑜:“这匹马生于荆楚,就给它起一个荆楚的名字吧。”沉吟了一下,说,“萌萌。”
(已经笑得滚到椅子底下了。周瑜不愧是周瑜呀,萌萌这样的名字都被他看出是荆楚的!)

12.小乔:你答应我一件事,长大后,不要让它成为战马
(看着不雷,听着雷。)

13.孙尚香主动请缨要参与赤壁大战,她眨着一对小燕子式的大眼睛,带笑的说:“天下兴亡,匹女有责。”
(不知道当年顾炎武是否是听说了孙尚香的匹女传说后才写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倒是这场戏的接着的台词“匹马有责”更为合适一些。)

14.曹操出神的望着小乔的画像,侍卫暧昧滴说,“丞相,欲望过多,思念过盛,也会引起头风症。”
曹操(故作潇洒):“你难道没听说过,欲望使人年轻?”

15.诸葛亮正在给白鸽扇扇子,周瑜问:“你在做什么?”诸葛亮回答,“我刚给它们洗完澡,正在给它们扇风。” 周瑜揶揄说:“你就不怕它们着凉。”
(诸葛亮真是够体贴呀,古人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而诸葛亮做到已所之欲则施于物。 )

16.孙尚香与孙权怄气,她问诸葛亮:“我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诸葛亮笑着说:“我觉得你很有个性。”“我在吴府那么多年,一点意思也没有。”诸葛亮安慰说:“我觉得有些事你做得比别人好,只是被埋没了。”孙尚香脸上泛起丝丝的羞涩:“只有你有眼光。”

 6 ) 一个天气预报员的胜利

这不是一篇火星评论。

要足够雷人才能称为火星评论,无奈本人显然欠缺这方面的天赋,哪怕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句子都远远赶不上《赤壁(下)》任一句台词所能带来的娱乐效果。

这样看来,咱还是规规矩矩别洒狗血的好。

《赤壁(下)》这样的片子是可以去轻松欣赏的,如果怀着“几亿元的文化快餐是否奢侈”这样的心态去审视它的话你也许真的会义愤填膺的叫骂起来,但是你真的需要想想这样的“义愤填膺”是否犯得上?

冷静下来想一想:生产影评的人往往是在隔靴搔痒,虽然如有姜文以外的人敢拿“太监谈论做爱”这句话扔将过来,我肯定会以“谈性色变的太监”来回应,但并不代表我对影评者所能产生的实质作用没有丝毫怀疑。尤其是在豆瓣网这个地方,如果你用严谨的专业态度论述着你对运动镜头影调光比场面调度甚至滤光镜炸点情绪节奏的所谓独到见解的话那就显得很可笑了,不需要有人来提醒你“来错了地方”,无人问津的状况很快就会浇熄你的热情,当然如果你只是把这当成推销自己博客的平台或者自产自销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这篇“影评”到底该写些什么呢?为了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我的文字并且点击“推荐”,我必须对关注《赤壁》的豆瓣用户兴趣点进行尽量充分的把握:“标新立异”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展示你独特的品味,八卦周刊也是你需要借鉴的对象,因为它最能够吸引网民的目光,如果你能模仿花痴腐女的语气并独立成章那自然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愚笨的大叔的话那就请尽量提供独家的幕后揭秘吧,这样也能争取到挤进排行榜前八的机会······好吧,我承认我的目的很不单纯,我只是想要更多人看到,尤其喜好在第二天清晨点开首页的时候看到十几条提醒时的那种兴奋····而这,就是豆瓣吸引众多人成为写手的动力之一。

直到现在,这样的动力依然没有消失。

不过现在,我更愿意尝试做一些改变,尽量避免“为写而写”的尴尬,不再为吸引受众而布局谋篇推敲字句,而是用更为轻松的笔调,写出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哪怕这种东西将会沦为平庸甚至无人问津,毕竟,如此所获的乐趣往往更为纯粹也更为持久。

好吧,是时候结束我的跑题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跑了多远···

在影院看完《赤壁》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准确的天气预报对把握战争主动权是多么重要啊!

孔明对孙刘联盟的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没有他对“今夜午时会起东南风”的准确预测,赤壁之战的胜利肯定是无法想象的。而张丰毅所饰演的曹公之所以被指责为“你过时了”就是因为他一直不重视天气预报,从而酿成了一场完败。

金城武在东南风中迎风屹立的形象是他在该部电影中最帅气的,他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倾国倾城的微笑,潜台词仿佛是说:“你看,我多年种田的经验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啊!”

没错,这家伙不单是个无比出色的天气预报员(同他相比,耗资数亿的气象卫星都会黯然失色)还是个狂热的科技发明爱好者:十发连射的弩箭、土制“燃烧空气炸弹”、牛逼哄哄的孔明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又实用的小玩意为推动战争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此之外,我们在《赤壁(下)》中看到了更多现代战争的手段,其使用年代之早效果之好令人咋舌:

信息战:用白鸽替代无人驾驶的高空侦察机。

间谍战:孙尚香的万丈胸围功不可没。

生化战:用死尸传播伤寒。

先把考证历史真实性放置一边,吴宇森苦心营造的战争场面的精彩程度肯定是不容置疑的,对于喜爱战争场面的男性观众来说,仅这一点就能值回票价。

至于剧作上的硬伤和雷人的台词我始终不能排除是否出于宣传策略的可能,毕竟从如今观众议论的热点来看,这些因素对票房的影响肯定是正面远远大于负面。

还有吴宇森之前所宣称的反战主题,这一点可以说是被从头至尾地贯彻下来,(结尾时梁朝伟说“我们都输了”是点睛一笔)而且这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佟大为饰演的“饭桶”一角其实并不多余,他成为表达反战主题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这个角色影片的反战色彩肯定会削弱许多。“饭桶”和“笨猪”的暧昧之情也为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涂抹了一些亮色。(佟大为中箭倒地的一幕本人还倾洒了几滴眼泪··)

演员方面,个人认为,该片最精彩的表演来自于张丰毅,赵薇和林志玲也可圈可点,梁朝伟和金城武的表现只能给个及格,评分最低的则是张震同学(非常可惜)佟大为嘛···暂且不论了。

总之做为贺岁档的压轴之作,这是一部能够体现国家整体电影工业实力的商业大片,视觉效果自然是它主要的观赏元素,这样的片子要想欣赏它的全貌就必须去电影院,买盗版碟的和网上下载的评论者显然会欠缺一点说服力。

这篇评论,暂且就先这样吧。

 短评

三国何其美好,引无数英雄尽妖娆!

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在这么好的戏院看,怎么烂的对白都被音效盖过啦…不过这种白烂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吴导还真是玩不厌,连圣斗士的场面都搬出来了,幸好我也不讨厌 。不过那三位剪辑,你们真是只会剪快不会剪慢的戏是吧…

7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意外的是,我觉得挺好,难道是因为梁惠王面授机宜的缘故?

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周郎啊,把小乔送给曹操,然后你娶了孔明吧!

13分钟前
  • 筱晗
  • 推荐

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

15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大江東去。浪淘盡。

20分钟前
  • 齊楊森
  • 推荐

蛮好,末尾狗血了

24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场面浩大,一年的努力换来这个结局还不错吧。其实拍史诗题材不太好拍,拍成这样也还可以了。

26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别比较。挺好看。

28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推荐

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来说……

31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还行

在电影院差点看睡着好几次...说实话雷人台词依然陈出不穷啊...尤其是那充满乡土气息的胖猪饭桶生死恋真是看的让人满脸黑线啊...还不如片头的民生信用卡广告来的有创意...

35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大江东去……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我觉得佟大为演这种傻了吧唧的孩子特靠谱

44分钟前
  • 郭朋克
  • 推荐

别闹,别闹,这不是赤壁,这明明就是诺曼底,这明明就是珍珠港.!

46分钟前
  • Zephyrance
  • 还行

“什么事情都略懂一点,这样生活会多彩一些”“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你过时了!”……流行语竟然多过冯小刚!

4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非常entertaining

50分钟前
  • 碳酸氢钠
  • 力荐

一场酣畅淋漓的冷兵器大战。

53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还行

年度搞笑大片。片尾时,我真的以为周瑜和诸葛亮要激吻了~~~~囧死我。。。

58分钟前
  • 较差

凡事都要略懂一些,这样生活才能多彩一些。

1小时前
  • mon babe
  • 力荐

场面宏大,气吞山河;节奏紧凑,行云流水。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好莱坞式的幽默,宏大而残酷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武打动作,亦正亦邪的台词,传统文化的诸多符号,如茶道、古琴、书法、针灸、蹴鞠、牧童和笛、舞蹈、八卦等糅合在一起,一道三国盛宴,就这样烹制完毕,色香味俱全,吃多了也吐。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