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恋

爱情片大陆1980

主演:张瑜,郭凯敏,温锡莹,武皓,智世明,高淬,张云立

导演:黄祖模

播放地址

 剧照

庐山恋 剧照 NO.1庐山恋 剧照 NO.2庐山恋 剧照 NO.3庐山恋 剧照 NO.4庐山恋 剧照 NO.5庐山恋 剧照 NO.6庐山恋 剧照 NO.13庐山恋 剧照 NO.14庐山恋 剧照 NO.15庐山恋 剧照 NO.16庐山恋 剧照 NO.17庐山恋 剧照 NO.18庐山恋 剧照 NO.19庐山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6 12:59

详细剧情

  中美建交后,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张瑜 饰)回到祖国观光,在庐山游玩的途中,她巧遇有志青年耿桦(郭凯敏 饰)。两个对祖国怀有无限热爱且充满远大志向的青年走到一起,经过短短几天的相处,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然而很快耿桦便因此受到审查,周筠也郁郁离开。  十年浩劫结束后,已是清华研究生的耿桦在庐山和周筠重逢,这对相爱之人不愿再被分开,彼此约定婚期。而当耿桦的父亲得知周筠的身世时,却对这门婚事断然拒绝……  女主角张瑜凭借本片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

 长篇影评

 1 ) 看老电影《庐山恋》

看老电影《庐山恋》
《庐山恋》是上影厂1980年摄制的一部知名度很高的风光+爱情电影,编剧毕必成,导演黄祖模,副导演包起成,插曲演唱朱逢博、钱曼华。演员张瑜、郭凯敏、智世明、温锡莹、武皓、高淬、张云立、叶志康。
这部电影当年曾轰动一时,主要是缘于它的“美”,一个是景美,把庐山风光拍得非常美;一个是情美,描写的爱情故事比较优美,有些表现手法在当时还具有一定突破性,比如接吻,比如张瑜一套一套的时装。观众看到男女主角郎才女貌,金童玉女,既传统又时尚,喜欢得不要不要的,几乎亮瞎了许多年轻人的眼。
本片介绍了庐山许多著名景点,展示了庐山迷人的风光,等于为庐山免费做了一次广告。如果现在再拍这部电影,肯定不会这么做了,除非庐山景区出钱邀请电影制作商拍摄,因为现在是金钱社会,是利益社会,谁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无偿的为某个单位或部门做宣传,而当时是做公益,大家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有制。当年拍电影考虑的只有一点,就是艺术。
影片中介绍的庐山景点其实还有缺憾,因为庐山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些景点就没有介绍,比如庐山会议旧址、蒋介石宋美龄住过的美庐、毛主席写诗江青摄影的仙人洞,等等,但这些在当时的电影里也确实没法展示。
《庐山恋》让张瑜一举成名,之前她只是一个演配角的二三线小演员,此片爆红一下子让她进入一线,一时间风头无两。但其实她的演技并不算高。在本片中,她的表演显得稚嫩、青涩,与剧中人物有一定差距。而且她的长相有些显小,略感缺乏风情。此外,由于编剧缺乏海外生活经历,对海外女子了解不多,把周筠这个美国生美国长的华侨女孩写的还是像一个中国内地女孩。甚至连说话都是内地话,张口就称耿桦为同志,不称先生,还说大陆解放云云。可以说除了海外华侨标签之外,演员完全没有表现出美国女孩的气质和谈吐。
郭凯敏演的相对真实一些,当然也未必算演的真实,而是他本色如此,比较纯吧。耿桦的形象其实是那个年代社会上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好青年形象,这种人不爱说话,老实本分,爱学习,有理想,(七八十年的所谓学习就是学英语,显得时尚。)当时的作家(包括文青)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认为男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会有漂亮女孩主动送上门,不用刻意去撩妹。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都这么表现:男的木讷老实,女孩大胆主动。呵呵。不过,这种观念现在已经不行了,因为古时候讲究学而优则仕,只要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个举人进士,然后当官,金钱美女就会送上门来。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种观念还行得通。但现在不行了,一个原因是金钱至上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择婿的标准只看金钱地位而不关注是否有文化。第二个原因是大学生不再包分配,学习再好毕业后也可能失业。第三个愿因是当官途径多样化,(有些话点到为止)。所以,书中不再有黄金屋和颜如玉,黄金屋里才会有颜如玉。不过这也符合另一条古训,就是金屋藏娇。
郭凯敏在本片中演得很木讷,我印象中他演的电影里木讷的就这一部,别的影片中都在耍小聪明,缺乏深度。这似乎更是他的本色,他后来的经历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影片中有些观念今天看来比较落后。比如周耿第一次相遇是在枕流石,耿在那里读书,偶尔被周拍到,于是成为两人相识的契机,这个情节似乎很浪漫。但认真想一想,耿的做法是有问题的。枕流石是公共景点,不是荒郊野外或者私人场所,你凭什么坐到哪里读书?难道不考虑会影响其他游客的观赏吗?虽然那时不像现在旅游景点到处都是人,那时人少,但这毕竟也是不对的,是不文明的表现。还有,后来两人重逢,由于激动和迫不及待,跳进湖里游泳相遇,更显得很浪漫,但其实更成问题,因为湖里还养着金鱼,应该是不允许游泳的,这显然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而且违规,应该抓住他俩罚款。
虽然影片中的两个年轻人的表演腼腆、青涩,稚嫩,甚至有些做作,但也可以理解,因为这也表现了他们的单纯,那个年代本来就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国家也好、个人也好,都是从年轻时走过来的,稚嫩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有朝气。我很怀念那个年代,单纯,有点土气,但朝气蓬勃,充满理想。

 2 ) 庐山恋,看完后评论

我是一个不常看电影和电视的人,尤其是有年代的电影,对于00后的人来说,吸引并不大。

一直听说庐山恋,几次去庐山也并未去看过。但是今天,在庐山公众号上看见了一篇推文,点进文章看了一下

图源:微信公众号 庐山智慧旅游

点进去之后看见,这个男主我好眼熟啊!

演员 郭凯敏 图源:微信公众号 庐山智慧旅游

后边我就决定看一看吧。

电影一开头就是老的不能再老的歌,画面也极具年代感。女主从美国回来开始回忆之前在庐山发生的事。

男女主相遇的地方 枕流

他们以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了这里,我心里想完了后边肯定还有介绍景点……缘分又让他们相遇在御碑亭

御碑亭 位置在仙人洞旁

后边的故事,全程没有扯皮,言简意赅。说一说拍摄手法,一镜到底,没有花里胡哨和特别夸张和脑残的剧情,虽然狗血了一点但是都在合理范围内。

女主很好看

其中最甜的部分,我还是觉得男女主相约第二天早上5点去含鄱口看日出的场景。男主看着女主在含鄱口亭子上跳舞,眼里大概只有女主了吧

特效味挺浓

女主跳舞的那个笑声,半夜看还以为是恐怖片😹

好甜

含鄱口的风景也很漂亮,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庐山居住的时候经常去含鄱口散步

放一张我在含鄱口拍的照片

女主后边又拉着男主在含鄱口拍照

后边又有花径和锦绣谷。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现在的花径和80年的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男女主在庐山相恋,并且游玩了整个庐山。

1980年的芦林湖

2021年的芦林湖

芦林湖的湖水依旧清澈

关于电影我就不过多评论了,看到电影场景,就会想在想这些地方是在庐山哪里拍的。 他们去了三叠泉,如琴湖,植物园,含鄱口,锦绣谷,仙人洞,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去了三宝树……

三宝树

有一点点可惜的是他们没有一起去险峰,险峰说庐山风景最好都不为过。无限风光在险峰!

最后的结语,庐山恋并不仅仅是爱情片,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片,也是庐山旅游宣传片。 看过庐山恋的人对庐山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最后放一张牯岭镇的照片

希望大家来庐山识庐山真面目~

 3 ) 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爱

电影产生于特殊的年代,自然免不了时代局限性。
       片中耿桦的父母虽经受了文革的迫害依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建设国家的浪潮中,而且他是以“胜利者”的宽容来迎接当年的朋友和后来的敌人——周筠之父周振武。这一方面有教化的意味,另外一面也的确是当时很多老革命的心态,因为他们心中的信仰还没坍塌。《庐山恋》中有一个镜头是张瑜和郭凯敏站在庐山之巅对着晴空万里用英语大喊“我爱你,祖国”,这一稍微有些说教意味的戏份在今天看来有些言不由衷的傻气,但是它正契合了当时中国人在逐渐摆脱了政治束缚和意识形态压制之后的积极心态,建设国家和振兴中华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口号,同时也的确是很多年轻人心中的至高理想,所以后来才有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等具有时代精神标志的社会性事件。而今,在经历了三十年改革之后,经济上成为庞然大物的中国,却面临着信仰缺失的危局,“祖国”几乎成了矫情和做作的代名词,有多少人好意思说出“祖国”这个本身其实非常伟大而纯洁的名词?哪怕是小声说说,哪怕是写在文章里。这背后凸显的是社会基础教育的失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这是时代之殇!
      《庐山恋》中的张瑜当年凭借片中时尚靓丽的扮相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偶像,虽然表演有些程式化,但基本符合一个归国华侨的相对开放和大胆,而郭凯敏也是父母一辈很多人的梦中情人,他的腼腆和单纯,曾经让多少女性心旌摇曳。到如今张瑜又执导出了《庐山恋2010》,只不过能勾起当年当时人的怀旧之情却未必能适应那变了味道的狂吻,而郭凯敏再也没有重复当年的辉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已经不属于他们的时代了。
       1980年版的《庐山恋》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保持着放映最多放映最久的世界纪录。但是,如果以今天的电影审美标准去衡量,《庐山恋》难称佳作,剪辑生硬、表演舞台化、剧情逻辑牵强,多少有些傻里傻气,当然拿现在的审美习惯去看待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本身就是自寻烦恼的做法,那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爱,而且电影所表现出的那种质朴的美正是今天中国电影所缺少的。侯孝贤曾说:“我觉得总有一天电影应该拍成这个样子:平易,非常简单,所有的人都能看。但是看得深的人可以看得很深,非常深。”

 4 ) 我的2019《庐山恋》影评

先坦诚,我81出生,而这片子是80年的,具体哪个月拍完播放的不知道,可能那个时候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绝对没可能看到。听说这部片子的时候还是在13岁刚上初一,在回家的路上路过报刊亭,翻到了一本《读者》里面有一篇描写庐山之美的文章,笔者还着重的颂扬了一下《庐山恋》这部电影,文词字里行间的溢美之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那时候我并不懂爱情到底是什么。而且,那时候看个电视还要受管制的我,也是绝对看不到这部片子的。直至多年后我成年,从很多‘过来人’嘴里了解了爱情的美好,并在一位常常跟我聊票儿的‘大姐’的传述下,产生了对这部片子的向往,并立志,一旦自己经济独立了,要去庐山转转,在那个著名的庐山恋电影院踏踏实实的看一场《庐山恋》。但到底是哪年开始的事儿,现在是真的完全想不起来了。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忘记了它。直至在2019年的一档综艺节目里,出现了张瑜和郭凯敏这两位演员时,我又一次记起了少年时代曾许下的愿望。于是,定行程,请好假,买机票,坐火车,上缆车,终于上了庐山…… 2019年02月份的庐山是冰冷的,银装素裹,雪雨纷飞,我是幸运的,电影没有停播(据说我上山前一周因为游客稀少又值春节假期,电影已停播一周有余)。开播前,坐在吹着冷风的老式电影院里,一边留着鼻涕,一边小跺着脚丫子的我完全是没有怨言的,但直到看完,不得不说关于《庐山恋》这部我心心念念,不远千里,无惧风雪都要为之一观的电影我些槽不得不吐: 1.80年代初期能拍出这么洋气的地方风光爱情片可以说是很腻害的,但女主不是跟男主一直在庐山里各种约么,总穿个高跟鞋是个什么操作? 2.穿个高跟鞋在下山路上还跑得恁快,就不怕摔着么? 3.男女主5年后再相见,你说见就见吧,在湖里见的,完全看不见脱衣服,就见不停的甩鞋,扔衣服,各种扔,本以为这得是脱不少了,得坦诚相待了吧。但素,竟然是从湖的两端游到一起拥抱!!!既然要游泳到湖里去拥抱,还要各自绕着湖跑半圈,你说你都热情的奔跑了半个湖了,直接跑过去不就结了,还一边扔衣服扔鞋然后跳湖,这是要表达啥,迫不及待?请记住,此时是80年代初期,刚粉碎4人帮没几年好吧啦,不得不说导演浪得很勇敢!又把浪伪装成纯情的得很不专业。 4.女主第一次和男主分别,只见到了男主的母亲,那哭的百媚横生,一手扶着树,一边还咬着嘴唇内牛满面,走就走吧,还几番欲语还休,伤心欲绝,不是才认识男主几天么,竟然就如此生死相许了?请原谅我这个‘钢铁直女’,亲,你也没对着男主,是对着男主母亲,你说你哭的如此矫揉造作,未来婆婆还一脸慈爱惋惜的目送离去,这肯定不符合时代特点啊。我可是听我爸妈说过,那会儿我爸妈谈个恋爱,都过了明路了,我爸都不好意思跟我妈明目张胆的走在一起,那时候的男女双方都特别斌着,坚决不能轻易让长辈看出什么来。所以这影片是想说海龟女就是奔放是吧~ 5.直到剧尾,耿爸爸,妈妈出现表示同意两人在一起,女主激情四溢的搂住耿爸爸叫了一句“爸爸”,那情绪表达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失散多年的亲生父女,让人感动到流鼻涕~请问,你们此时有没有考虑到耿妈妈当时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难保耿妈妈不会在心理念叨:好你个小骚货,都已经拿下我儿子了,连老子也不放过是怎么地儿,看你进门了不好好收拾收拾你~ 诶~槽太多了,吐不完了,先吐这么点儿吧。 说实话,我是失望的。的确、很、非常失望。这么评价也许不公平,毕竟时代是不断向前的,以当今的眼光看待80年代初期时的作品,还是苛刻了些。像《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那样忠实于时代背景,百看不厌的经典毕竟是少数的。窃以为一部能被传唱成真正经典的影片,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希望有优秀的导演和演员能重新拍这部电影,给庐山恋电影院拍出一部经得起时间打磨的经典是我内心的小小愿望,也期待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个愿望得以实现。 当然,吐了这么多槽,也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牢骚,不幸读到此文的诸君还忘见谅,姑且一笑而过吧。 老 郑 2019/2/14

 5 ) 忐忑的等待

那个年代,尽管已经解放,但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还是有一定的纷争,相互不待见,仇人的孩子就这样相恋了,当时的爱情是含蓄的,也是纯粹的,在国家开始的环境下,爱情也伴随着同样的爱国情怀在其中。

四人帮不久之后,中国的婚姻很大情况下还是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尽管认定了彼此就是自己的那个Ta,却还是会担心对方父母会不满意自己,更或者是不同意,忐忑的等待着男方的电话,期待着心中的答案,却又怕等到了自己害怕听到的拒绝,可是等了一晚上都等不到男生的电话。生活总是这样的造化弄人,女生爸爸告诉女生双方父亲是仇人,一个是共产党的将军,一个是国民党的将军,作为死对头,男方爸爸不会同意的,电话却在这时候响了,女主不敢面对男生的拒绝,害怕亲耳听到心痛的拒绝。拖着疼痛的身心想要远离这里,回到大洋的彼岸。

幸好,男生带着父母及时赶到了。

女主矛盾的心理,男主急切紧张的心理,让人感同身受。 很感动的一部老片,一度哭的我稀里哗啦。

 6 ) 纯真年代•父母的浪漫教科书

在电影的海洋里,有一些片子,本身并非杰作,只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得以脱颖而出,成为海洋中引人瞩目的火山岛。1980年黄祖模导演的《庐山恋》,就是这样一座火山岛。
我是从我妈妈那里,知道《庐山恋》这部电影的。据我妈妈的回忆,整个八十年代,从1980年到1984年,这部《庐山恋》在广西合山矿务局电影院隔三差五就公映一遍。
合山电影院是那个时代流行的礼堂型电影院。平时放电影,有时开会,节假日什么的就搞文艺演出。在那些热闹的日子里,每天晚上被打扮好以后,我的父母就带着我出发了。跟他们约好的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去灯光球场,去俱乐部。我记忆中的八十年代,是一个狂欢的时代。
《庐山恋》这部电影,明明只有两个人,却也有一种狂欢的味道。这是时代带来的狂欢感。当时百废待兴,才走出黑暗的人们觉得世界光明而美好。影片展示的每一个鲜花盛开的画面,每一个精心的构图,人物的每一次奔跑,都在传达着一种欣喜的心情。
朝雾初升,树林里鸟鸣声声,男女主角之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爱意和好感在林中萦绕、飘荡。当时的青年,面对心仪的人,是如此的腼腆,如此的纯真。
女主角一套一套地换衫,于是你知道,这是另外一天了。后来这个办法被王家卫学了去,用在《花样年华》里。
这部影片无意中预示了我们的现在。男主角想在群山中建设高楼大厦。原来把优美的风景和古老建筑变成一座座呆板的楼房,是一个时代的梦想。
这部影片还无意中预示了英语的重要性。男主角苦学英文。女主角再次重逢心爱的人,礼物是一本《新英汉词典》。再想到后来的疯狂英语,新东方,真是令人感慨。
这些无意中的预示,使今天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获得了一种反讽效果。张爱玲曾说,我只给读者我能给的,读者在作品中看到什么,与我无关。
八十年代的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感觉当然与我不同。他们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新生活的开始。我的妈妈,从影片学会了制作窗帘,照着上海出版的剪裁书籍制作衣裙,在花瓶里插花。那个时代,鲜切花还未成为生活中的常态。所以家中的花瓶插过各种假花,塑料花,绢花,纱做的花。我不同意这是一种坎普,或是俗气。不过是时代造成的物质局限罢了。那些花瓶里的假花,代表着一个时代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实践。
那些未开,欲开,半开,盛开的花,陪伴着我的妈妈,心情愉快地渡过时光的海。我很感激它们。
《庐山恋》的纯真和浪漫属于我们父母。

 短评

纯确实纯,作为庐山旅游宣传片尤其不错,前半部70年代前期的风貌展现也比较有价值(豆瓣简介不知道是哪个历史盲写的,片中出现的是中美上海公报,不是建交公报)。主题可就太扯了,典型的80年代思维,以为自废武功、告别革M、拥抱美蒋就能和列强做朋友,就能使G家富强、M族复兴,结果90年代转眼就被美帝狠狠教做人了,到了本世纪更不难意识到那会儿的想法有多天真可笑、一厢情愿。另,片中有处情节很有意思,主角在聪明泉以玩笑口吻展望了一番诺贝尔奖,但他们估计打死也想不到,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不是因为改开后的任何成果,而是毛时代搞出来的青蒿素。

6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马马虎虎

9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还行

张瑜和郭凯敏是属于那个年代标准的“国家脸”,本片从此也成为庐山清秀俊美又浪漫的旅游标签,也贡献了新中国银幕上第一次的吻戏。在那个年代,确实是清纯的一塌糊涂,纯粹而含蓄,妙不可言。7.5

1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男主长得很像保剑锋。女主很娇憨可人,以至于让人不忍苛责其表演上的做作。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

11分钟前
  • 爱冒险的蝴蝶
  • 还行

我还是在庐山上看的呢...

13分钟前
  • Square
  • 还行

到底是矫情还是纯情....呃

17分钟前
  • Parachute
  • 还行

社会主义夸夸片,意识形态论,政治权利关系与性别权力关系的对应—国共/男女。

22分钟前
  • 杨小槑
  • 还行

印象很深

26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还行

耿桦被抓走了,因为和台湾女特务偷偷摸摸专往没人的地方走,还有接头暗号。为什么连接头暗号这样的事情都知道,应该是被窃听了,真是细思恐密

30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中共和国民党的高干子女在庐山相恋的故事,经典高干文剧情有木有……@庐山,2011/8/14.

32分钟前
  • Silvara澈
  • 推荐

美丽多金的爱国华侨和英俊博学的高干子弟教会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人什么叫浪漫。

37分钟前
  • 全都是风
  • 还行

晋江高干文师祖。

41分钟前
  • 还行

那个年代,尽管已经解放,但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还是有一定的纷争,相互不待见,仇人的孩子就这样相恋了,当时的爱情是含蓄的,也是纯粹的,在国家开始的环境下,爱情也伴随着同样的爱国情怀在其中。很感动的一部老片,一度哭的我稀里哗啦。

45分钟前
  • 物理老师学金融
  • 力荐

老电影总是能勾起一些不一样的情绪,时代的落差竟成了不断迭出的笑料。"I love my motherland,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 孔夫子,很和谐很有爱嘛~

4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剪辑和画中画有想法但却是生硬笨拙。国民党的将军在美国抽中华香烟赞颂大雁,可国内连共产党的老干部还在接受审查批判;大雁和夜景拍不出来就用画的,张瑜的衣服真是一套接一套,密谈联络接头暗号写交待,感觉男主全程被监控。最后过去的真的都过去了…吗?

49分钟前
  • DR邬梦雨
  • 还行

我记得这部片子,那时候在庐山军训,后来下暴雨泥石流塌方,半夜转移去庐山电影院放的就是这片。据说它还得了个什么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些我都不管,我只是突然想起那个夜晚而已,全身湿透昏昏欲睡,教官拿手电晃我眼睛说,不要睡会感冒的。

51分钟前
  • 陌聆
  • 推荐

最初的乐子就是看一天一套装扮的周筠怎样靠近每天都不换衣服的耿桦(桦不该念第四声么?)。很喜欢看他们的调皮与笑。看时代烙印很深的电影会想,那种颇具感染力的纯真与热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改头换面了,但更感慨,经过那么多人为劫难,他们还可以死心塌地地相信“这样的时代不会再来”。三星半。#FIRST#vivo修复,桃红柳绿地鲜艳。

5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这部意义非凡的老电影在庐山葱翠间一放就是三十年,放映场次之多(每日不间断循环播放)早已录于吉尼斯史册。这部文革后的第一部爱情作品不仅成为庐山旅游永恒的招牌,更是中国人民心中最纯情的记忆。女演员张瑜的表演妙不可言,在今天看来也是那么的可爱。来庐山吧,来庐山恋爱吧。

59分钟前
  • 竹或子
  • 推荐

真时髦,真纯洁。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郭凯敏好帅,国人的这种权权联姻传统,倒是绵延不绝

1小时前
  • 米开朗鸡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