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华沙

战争片波兰2014

主演:乔瑟夫·帕夫洛夫斯基,索菲亚·威奇拉克斯,安娜·普洛克尼亚克

导演:扬·科马萨

播放地址

 剧照

浴血华沙 剧照 NO.1浴血华沙 剧照 NO.2浴血华沙 剧照 NO.3浴血华沙 剧照 NO.4浴血华沙 剧照 NO.5浴血华沙 剧照 NO.6浴血华沙 剧照 NO.13浴血华沙 剧照 NO.14浴血华沙 剧照 NO.15浴血华沙 剧照 NO.16浴血华沙 剧照 NO.17浴血华沙 剧照 NO.18浴血华沙 剧照 NO.19浴血华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30 17:04

详细剧情

在华沙起义爆发前不久,一群当地的年轻人加入了地下组织,不仅是为了履行爱国 义务,同时也开启了一段青春冒险,可以跟同龄人吹嘘还可以吸引女孩子。在地下组织培训时,他们边调情、炫耀,边制订计划,殊不知接下来的那个夏天将是他们生命的考验,而历史已经为他们做好了计划。 他们成为华沙起义战斗中最为勇敢的组织之一,共同见证了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也看见了残忍、背叛与谋杀;他们懂得了爱,也体会了什么叫仇恨。尽管他们不情愿,历史还是在他们成熟的过程中,给他们上了血腥残酷的一课……

 长篇影评

 1 ) 和谐版删减情节

看了一遍在线版,中间看出有删减,脑补不到,于是下载了完整版,对比如下:

第一个被删片段,男生们洗好澡后都跑出去河里,男一拖后,结果女一先进来了,男一女一裸身相对,算是战火青春中爱情的小进展,和谐版一个镜头带过,到也不太影响情节理解。

第二个删减的漏点镜头,男一女一逃生到安全处后互相擦拭身体并热吻,和谐版女一直接在钞票堆里苏醒,影响观影理解,这里应该是二人感情升华。

第三个删减片段,男一女二为爱鼓掌,删掉十分影响剧情理解,虽然之前一直有眉来眼去,但这里不说明白,好像二人不知怎么就突然好上了。

这段拍的还挺有趣,废灰飘落如玫瑰花瓣。

第四段被删片段,男一逃到医院,发现裸体尸山,遇到德军后想要自杀。恰巧这个德军是之前他们抓到并一直还算优待的俘虏。男一试图自杀,被此德军拿过手枪,朝旁边放了空枪。

这张图右边就是尸山,这个片段被删及其影响剧情理解,一个是之前安排的德军俘虏没有呼应,另外就是这里明显暗示女一已死,最后的片段只是男一的幻想。

PS.这个德军的饰演者还演了超感猎杀,觉得他很像汤姆哈迪。

 2 ) 华沙那3万多牺牲的人其实就是政治的牺牲品

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在1944年8月1日开始的。波兰地下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受到苏联的控制。50,000波兰地下军采用了游击战对抗25,000德军,整个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队方才向德军投降。在波兰方面有大约18,000名军人和超过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约25,000人受伤。德军方面有大约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伤。
虽然华沙起义和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经常被人混淆,但是这两个事件是没有关系的。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是在1943年4月19日爆发,比华沙起义早一年。而且,这两个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华沙的犹太人的目的是宁愿死在华沙,而不去集中营,所以他们在还有能力时抵抗纳粹德国。一般西方国家认为,在整个华沙起义,波兰地下军没有得到盟军的任何援助。虽然苏联红军早在1944年7月29日就已经达到维斯瓦河的东岸,但他们没有向波兰地下军提供任何帮助。因为斯大林是反波兰流亡政府的。
波兰地下军投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结果85%的地方都被毁坏。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进入华沙。所以这场起义基本是政治的牺牲品!可怜那一代的人了

 3 ) 17年后,他们又拍出了一部让我感动的战争片——《Miasto 44》附粮草

浴血华沙 Miasto 44 (2014)
导演: 扬·科马萨
编剧: 扬·科马萨
主演: 乔瑟夫.帕夫洛夫斯基 / Zofia Wichlacz / Anna Próchniak / Antoni Królikowski / Maurycy Popiel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上映日期: 2014-09-19(波兰)
片长: 130分钟
又名: 华沙一九四四 / Warsaw '44 / City 44
IMDb链接: tt3765326

首先来解释一下文章标题的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距离我上一次被战争片感动已经有17年了,这17年里出了很多战争片,感动了很多人,但都感动不了我,这说明我拥有跟钢铁坦克一样坚硬冰冷的心肠——当然不是,说明我对战争片标准高、要求严,枪林弹雨打打杀杀爱国忠君这些东西是满足不了我的,必须要专业,要有深刻的人性反思,那么17年前能但当如此重任的是哪部战争片呢?翻阅电影资料就会发现,是《拯救大兵瑞恩》。作为一部1998年的电影,它在视听上对战争场面的高度还原,是此后任何一部影片都无法比拟的,今天在电脑上观看此片,子弹穿过冷雨掠过钢盔的那种凛冽感,仍然让人大呼过瘾。同时,影片的节奏堪称一流,故事情节的推进和战争戏穿插得严丝合缝,既没有过度渲染人性之光辉,也没有过多展现血肉淋漓,一切都是刚刚好,但又没留下技术的痕迹,浑然天成。影片展现的人性自然不用多说,更难得的是,它将个人、家庭之爱提升到和爱国一样的高度,这才是一部战争电影人文精神的至高境界。当然,这在欧美可能是常识,但在某国一直是新鲜玩意儿。
第二层意思,就是这个“他们”。这里的他们指的是欧美的电影人,而不是我们亚洲人,更不是我国的导演,我国的影片不是迷药就是宣传工具,其中战争片更不能越审查体制的雷池一步,所以是注定拍不出像样的东西的。

好,说完标题,我来说说这个片子到底有什么好。
影片通过主角的经历展示了对战争的看法。这个看法不是不变的,而是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的转变。
一开始,参军是因为军队里有漂亮姑娘。
当然,正规军里是没有的,有也是长官的,但由少部分军人从民间发展起来的志愿军小分队,那里面就有了。本片的男主角一开始虽然也有家国情怀,但主要原因是奔着漂亮姑娘去的。
然后,打仗是受到复仇欲望的驱使。
在战场上最正确的生活方式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一边谈恋爱一边打仗,但是当看到至亲——母亲和弟弟被德军执行枪决以后,男主角愤怒了,扛起了钢枪,对着德军扫射。这里他舍弃了美丽的女主角,因为她心里只有二人世界,转而艹起了小分队里另一位早就对他有意思的漂亮女孩,这位女孩是战场上的活跃分子,符合男主角此时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在一起了。
最后,是个人意识的回归。
当整个国家都投降了,小分队也成了覆巢之卵。经过血雨的洗礼,男主角终于放下了复仇的执念,重拾个人意识,但是当他爬上当初赢得女主角芳心的小渚,那里只留下了美人的幻影。
所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男女主人公最终没有在一起,而是被战争无情的分开了。但从最后一个镜头看,男主角应该是跟这个国家一样,坚强的活了下去。

同时,影片对战争场面的还原是非常考究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角回到交火区找重病的男主角,德军投下了一颗炸弹。炸弹爆炸后,强劲的风浪裹挟着弹片、砂石和一切破碎的物体席卷而来,然后安静一小会,在漫天的灰尘中升起一股烟火,逐渐上升弥漫头顶的整片天空,紧接着就下起了由血滴、残肢、皮肉等组合而成的大雨,猛烈地砸在女主角白皙的肌肤和她所躲藏的车皮上。这一幕如果在电影院里看肯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惨烈感。

最后,影片尽量做到了去主人公化,也就是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展现战争的残酷,只是展示,不做说明,由观众自行去体会和思考。这一点可以说在《拯救大兵瑞恩》之上了。
但本片还是有些瑕疵,无法和《大兵瑞恩》相提并论,主要体现在男女主角穿越地下污水管道到安全区,和男主角跟女儿好ML两段,前者有丧尸片的痕迹,后者把二位拍得像摇滚青年,和整片风格有些出入。而且在据点上阻击德军进攻那一段使用了第一视角,油然而生游戏的感觉,稀释了那一段的惨烈感。

最后的最后,要说一下我为什么被这部片子感动。战争片感动我的,从来不是什么爱国思想,也不是挣扎着到底要不要杀敌军,而是更加个人的东西,这个片子里,感动我的是美丽的女主角。她是一个简单的姑娘,因为男主角涉水来小渚上带她回去她就芳心暗许了,并且在男主角因失去至亲而陷入休克后,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敌占区和安全区之间,而当250的男主角和女二号好上之后,她一个人回到医院去照顾孩子。从拯救男主角到帮医院救死扶伤再到临终前不离不弃地陪在孩子们身边,女主角身上发出伟大夺目的人性光辉,这里面没有道德感的支撑,没有大道理的陪衬,展现在我眼前的,就是一个发自最基本的人性的善良,她渴望爱情,追寻自由,为捍卫这些不惜献出生命,是我看过的战争片里最美丽的女性角色。



——————
欢迎关注订阅号『野评人』。公众号搜索『goodtobewild』,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需最新版微信)即可添加。辛辣点评,个性推荐,让我们不要漏掉好的,同时抨击差的。


 4 ) 随处可见意识形态和历史恩怨

浴血华沙这部电影是以1944年华沙起义为背景,牵扯到波兰,德国,苏联,英美等数个国家。要想真正看懂这部电影,其的历史背景等客观条件要有所了解。


波兰这个国家有悠久历史,一度是东欧霸主,当时把俄罗斯经常吊打。但波兰在欧洲历史上最风光的是在1683年在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带领下击败奥匈帝国的大军,解除了维也纳之围,一时间风头无限,获得了欧洲雄狮的美誉。波兰这个国家历史上曾经阔过,不是一直屌丝。但后来随着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兴起逐一兴起,逐渐沦为大国交战的主战场,成了欧洲的擦脚布,在经历俄德奥三次瓜分后,干脆亡国上百年,直到了一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帝国崩溃,波兰才复国。复国后的波兰可不老实,一直想恢复祖上的光辉,趁各帝国主义集体围攻苏俄,也出兵干涉苏俄革命,一度占领基辅,后苏俄反击击退了波兰干涉军并反攻打入波兰,后在华沙被击败。最终苏俄割地议和才罢休。然后1939年刚刚副国20多年的波兰被纳粹德国和苏联联手灭掉,波兰跑到英国建立流亡政府。1944年在纳粹德国步步败退,苏军逼近华沙之际,为了争取筹码,防止波兰政局被苏联控制,命令他们在国内地下势力发起起义,抢在苏军攻占华沙之前占领华沙。这就是华沙保卫战的大的历史背景。


讲解一下片中几个片段:

1.片中起义开始前,指挥官的训话:起义者只听命于波兰指挥部和国内军,要对布尔什维克保持警惕,谨慎应对苏联军队。要知道现在波兰现政府法统就是当年的流亡政府,导演只能尽量美化一下,实际上起义者对待苏军态度真不是多么友好,毕竟本次起义的一个目的就是针对苏军的。

2.墓碑保卫战,一个龙套对主角说:看着起义失败;德国人派了援军,苏联人停止了进攻,他们就等着我送死。 这个片段就是暗示苏军见死不救啊,可起义前还表示要对苏联保持警惕,并没有提前联系苏军,这会开始怨苏军见死不救。波兰人的思维看不懂啊。

3.女主躲在地下室里,一个龙套说:俄国人过河了;另一个龙套说:什么俄国人,是波兰人,是贝尔林将军的人。又有龙套说:贝尔林是叛徒,他加入了俄军。这点问题不大,因为德苏合伙灭波兰缘故,波兰人眼里德苏都是侵略者,加入苏军的原波兰将军贝尔林在他们眼里跟叛徒也差不多。但史实上苏联为了支援波兰起义,派的是由波兰人组成的波兰军来救援华沙,波兰普通百姓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指责他们是叛徒,这个波苏怨念真是太深了。

4.德军俘虏叫道,没有人在乎你们。波兰人的怨念啊,整个华沙起义期间,英美的援助很少,苏联迫于盟国压力轻微支援了一下,反正最后损失最大的是波兰人。

5.贝尔林的支援部队表现,瞬间被德军全灭。不至于这么来黑苏联方面的支援吧。

以上五条,除了第3条涉及历史恩怨外,其余或多或少涉及到意识形态。可以看出导演已经尽了全力来平衡这些敏感问题了,毕竟那国都有政治正确。


这部波兰影片在处理苏波矛盾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同时时不时搞出子弹转弯这些音乐剧元素,让人很不适应,这两点是个人认为存在不足。而优点是作者塑造残酷的战争场面,对人民的灾难是很深入写实的;而以这群孩子为主角的小人物,也塑造的很成功。综合来看,作为一部反思战争的二战题材电影,还是很成功的,值得一看。


单独提一下苏联红军在华沙保卫战扮演什么角色:

1944年6月22日,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大败德军的中央集团军并收复整个白俄罗斯,到了7月底,苏军前锋已经逼近华沙。在这个前提下听命于波兰流亡政府的波兰救国军在1944年8月1日发动起义,直到8月5日才通知苏联方面,但当时并没有要求苏军帮助,只要求武器方面支持。后来华沙形势危急,苏军派出下属的波兰军渡过维斯拉河在西岸建立桥头堡,但经过与德军一段时间的激战,竟于9月23日被打回了东岸。综合来看,主观上华沙起义军是想跟苏联红军抢人头抢华沙,根本没有一丝要跟苏军配合的意思;客观上苏军经过一个多月大战,收复白俄罗斯推进到华沙一线已经到了军力极限,苏军收复华沙是在1945年1月份,在华沙起义失败3个月后才收复,所谓苏军见死不救不成立。从以上两方面来看,斯大林和苏军没有迫切意愿去下血本救援华沙,只是在英美压力下,进了最大可能去支援华沙起义,出动了波兰军和崔科夫的47集团军去支援,无奈苏波救援部队是强弩之末,而德军仍有很强实力,经过一个月激战最终失利退回了东岸。所谓苏军见死不救是不成立的,那更多是替起义发动者甩锅。另外影片中即使后来情况再不利,起义者也没有往苏军一方突围的想法,如果配合得利,两面夹攻,撤出更多起义力量没有多大困难,只是波兰救国军压根就没有这么考虑,最终失败投降。

 5 ) 大概扫了下评论,忍不住喷几句,狗吼个P啊,你们有看懂这片子么?

华沙1945年解放的,1944年那次起义是华沙流亡政府为了赶在苏联人之前拿回政权,造成既成事实而发动的。

大白话,那根本不是准备充分的严肃的起义,那就是一场临时起意拿着人命搏权力的政治斗争。

斗争的结局是在经历了2个多月的抵抗以后,在被全歼前,抵抗军向德军投降了。

顺便一提,全歼华沙人的,是希特勒当时从党卫军残兵和后卫队调过去的乌合之众。

这帮子人顶着的是党卫军的盔,但是有不少都是刑事犯,逃兵,哈萨克,诸如此类的玩意。

大白话,那不是德国正规军,那是一支拿着枪,杀红了眼,没有军纪的部队。

而且当时因为俄国人离得不远,德军前线压力大,从一开始就下了先开枪后喊话的命令,只求赶尽杀绝,不求其他。

补充完这些个历史背景,再回头看导演为什么要把一开始拍成一群半大点的屁孩子的唱着歌跳着舞嘻嘻哈哈眉来眼去泡着妹子去起义。

懂什么叫讽刺么?还壮烈的反抗斗争被导演拍坏了.....壮烈个毛线啊壮烈,蠢烈就是蠢烈。

那些个留言里说什么壮烈斗争的,都是和这群傻逼孩子一样的蠢,烈不烈的,另说。

还有喷傻逼大波波墙头草的,大波波和苏联的恩恩怨怨,碍着你意淫谁了?人家大波波死的不是人?脑子有病吧?要不是我这里骂上瘾了停不下来,你们这种玩意我平时骂都懒得骂。

还有几个傻帽喷什么最后男女主角相会了,脱离现实,为了显示出自己有现实还逼格十足的拿起来“云播放快进看完”了。

看过来,傻X,那个云播放快进的傻X,快进的慢一点,数一数最后镜头里小岛上有几个影子。

秀智商下限,没见过你这样秀的这么出众的。

低端,底子,渣。没错,就是说你呢。

顺便和几个同意见的抱个拳,虽然咱们在那几个慢镜头上有分歧,不过我真心觉得那个MTV式初吻拍的挺不错的,一开始还浪漫着呢,都青春着激情着呢,其实拍的我感觉不算突兀。

后面几个慢镜头确实有点多余。画蛇添足。

不过那个强暴戏是只有我一个人喜欢么?(⊙_⊙)
你们不觉得这个强暴戏拍的张力十足么?
那姑娘那个样子看的真是心都碎了啊....

这女主角选的,一级棒啊....

 6 ) 美丽

美丽的妹子 最后的结局被删太多看不到 估计可能被弄死了 然后被和谐了 剧情都被删得看不懂了 过分了 看不到写了多少字数了 要一百多个字才能发布 我只是想发截图而已 太啰嗦了

美丽的妹子 最后的结局被删太多看不到 估计可能被弄死了 然后被和谐了 剧情都被删得看不懂了 过分了 看不到写了多少字数了 要一百多个字才能发布 我只是想发截图而已 太啰嗦了

 短评

从战争之处嘻嘻哈哈的文艺小青年,到战争中力图逞英雄的冒进分子,再到血肉模糊依旧持枪冲锋的拼命三郎,最后奋不顾身逃命求生的败军逃兵。影片展现了一个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傻小子到真正经过血与火考验的直面惨淡人生的男子汉的转换过程。战争场面极为逼真,血腥,让人不忍直视。应该让那些天天再网上叫嚣战争的喷子们看看战争有多残酷。

6分钟前
  • babudo
  • 推荐

好多唯美的场景与血腥到逼真的场景交替出现,让人前一秒沉浸在浪漫中,后一秒就痛苦的不行。虽然说有些剧情假甚至到了混乱的地步,但是,无论是谁看完后都是会对炸弹过后漫天血肉冲天而下的场面记忆犹新,我无法想象这是真实的,那一刻我竟被吓的哭了下来。

10分钟前
  • 兔子
  • 推荐

他们就像一群高中生去度假。波兰的年轻一代精英就这样消失了。但你有什么权力指责他们鲁莽呢?就凭你活着,而他们死了吗?

11分钟前
  • 西西佛
  • 还行

有几段迷之配乐搞不懂

12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7.5 波兰悲歌 战争是对年轻人最好的洗礼 哪怕它过于残酷

14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说实话在大银幕上看的时候并不会想到短评说的那些“败笔”

15分钟前
  • 重生之我是兔狲
  • 推荐

在街角跳起滑稽舞的朗朗少年,赤诚相见赧颜如花的温柔少女,都被战争吞噬。坦克自爆后漫天降下的尸风血雨无比震撼,不再啼哭的婴孩、死要同衾的情侣以及倒下的一个个生命,都在提醒你这浴血的真实与残酷。慢镜转场主观幻想镜头充满了想法,德军马克斯尸堆前最后的慈悲报答显示人性虽微弱,但未曾消亡。

1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血腥残酷的一课

21分钟前
  • William H D Lee
  • 还行

3.5 波兰起义(片中把重点放在青年平民游击队)在那个时间节点爆发,具有相当复杂的历史特殊性。但电影没有把前提和大背景铺陈好,连“河流与对岸”都只是做成(首先是)青春成长、(其次是)苏德双军的隐喻。所以整个片子看下来非常可惜,导演拥有构建真实战场调度的能力、漂亮的视听技巧,可以在丑陋和残酷中挖掘出美与浪漫。但剧本上是完全浅层面、无纵深感的,甚至带着丝丝狗血,无法细究。

2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年轻的导演年轻的演员,故事也是以那时的年青人为视角,诚然这部电影拍出很多战时的残酷与阴暗面,但电影看着怎么都像是在故意迎合年轻观众,导演对挺多镜头的处理都像是在玩,看起来有种MV与游戏的感觉,高速慢镜头、第一视角镜头以及相对随性的配乐,都让本该严肃的电影多了几分不正经,让本片减色不少。最让我觉得扯淡的就是男女主角拥抱的时候子弹自动避开绕行他们的镜头,这个镜头单独拿出来我会觉得很美,可放在这里就很不合时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天空下起血雨的镜头,场面真的很震撼

26分钟前
  • 影愈者
  • 还行

bjiff

30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打仗从闹着玩儿,到不是闹着玩儿,到真不是闹着玩儿。波兰美女还真是美。

32分钟前
  • 翻书仁
  • 推荐

拍给年轻人看的历史片,天降血水和尸块的那幕太震撼了

33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夹在俄国和德国两大欧洲毒瘤中间的国度,无论怎么折腾都是一种徒劳……

37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还行

波兰版蓝光 英文字幕 极其难看 男主演技奇差仿佛混入波兰起义军的间谍 女主过于圣母 各种大场面完全是浪费经费 节奏也糟糕 对话又偏少 还搭配一些自以为是的幽默 时常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本片在大银幕看跟大电视上看同样尴尬 北影节买票看本片等于上当受骗

39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团灭、男主女主其实都死了、片尾是他们的灵魂最后返回到相遇的地方、女主被德军士兵jian杀了、男主被德军士兵逼迫吞枪自杀

41分钟前
  • 我要吃黄瓜
  • 推荐

用了很多技巧来展现战争场面的复杂与残酷,升格、POV、声画对位等等,但同时叙事上又非常类型化,甚至能感觉到诸如恐怖片、青春片、爱情、cult元素的运用,这又是比较反现实的处理方式。通篇看来不乏亮点,调度也有巧思,但整体仍然觉得有些失衡。这个导演习惯用一些浪漫的方式来包裹比较沉重的议题,但如果骨子里仍脱离不了严肃叙事的框架,这么做其实还是比较冒险的。

4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形式大于内容,导演在镜头运用和配乐选择上都很有腔调,四处横飞的子弹和从天而降的尸块将战争残酷壮烈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面瘫的男主和拖沓的剧情毁掉了这部电影,战争中可以深挖的人性导演并没有很好的展现,最后的求死不能也是点到为止。总的来说比较让人失望。

49分钟前
  • 青木瓜之味
  • 还行

抓住44年起义中的青少年元素(因为成人大都被苏德刻意肃清了),拍给新世纪的青少年看,悲极惨极,可谓用心良苦。

54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女主角漂亮

57分钟前
  • 八点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