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沉默

战争片法国1949

主演:霍华德·沃侬,妮科尔·斯黛芬,让·马力·罗宾,Ami Aaröe,Georges Patrix,Denis Sadier,Rudelle,Max Fromm,克洛德·韦尼耶,Max Hermann,Fritz Schmiedel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海的沉默 剧照 NO.1海的沉默 剧照 NO.2海的沉默 剧照 NO.3海的沉默 剧照 NO.4海的沉默 剧照 NO.5海的沉默 剧照 NO.6海的沉默 剧照 NO.13海的沉默 剧照 NO.14海的沉默 剧照 NO.15海的沉默 剧照 NO.16海的沉默 剧照 NO.17海的沉默 剧照 NO.18海的沉默 剧照 NO.19海的沉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1:0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0年,德军的铁蹄踏上了法国的土地,让这个美丽的国家满目疮痍。一间屋子里,老人(让·马力·罗宾 Jean-Marie Robain 饰)和他的侄女(妮科尔·斯黛芬 Nicole Stéphane 饰)相依为命,战火并没有扰乱他们平静的生活。  某日,一位名叫凡尔奈(霍华德·沃侬 Howard Vernon 饰)的德国军官同老人和侄女住到了一起,出于自尊和立场,老人和侄女始终对其保持沉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发现凡尔奈不仅彬彬有礼,还对法国文化持有着特殊的尊重与喜爱,慢慢的,同在屋檐下的一对男女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然而,巨大的隔阂和沉默横埂在两人之间,他们该如何处理这段生不逢时的爱情?

 长篇影评

 1 ) 云淡风轻,却沉静如海~

    1949年版《沉静如海》用旁白的手法将小说文本大量地展现粗来,最精彩是老头的心理活动。印象最深的片段是,那个晚上中尉没有如常回来,老头惊奇并愤怒地发现“自己竟然有些担心他”~明明痛恨占领自己国家的德国人,但竟不自觉中同相处数月温文尔雅的军官发生了亲人一般的感情,当这种感情被自己发掘之后,自己都开始惊讶和责备自己~~一个平凡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灰常真实自然地就表现粗来了~神来之笔~~
    还有许多细节,皮埃尔设计地也十昏精致~中尉想和姑娘说话,几番欲言又止,这时候导演不去拍他的面部表情,却把镜头放在裤子边反复摩挲的双手上~用慌乱不知何处安放的双手去代替面庞,直指心灵~~还有中尉畅想未来时眉飞色舞地说,德国和法国将会融合,那将是世界上最美的婚礼,说完偷偷瞥一眼姑娘,真是太感人了~还有当姑娘终于百感交集地说出“再见”的那一刻,胸口搭着的围巾,图案竟是没有牵上的两只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表面的简单、粗糙中充满细腻,形式上也如电影的名字,沉静如海,这是黑白的1949年。相比起来,2004年版的《沉静如海》更加奔放,充满现代电影的浪漫气息。女猪脚活泼美丽,不似老版的女猪脚,脸上几乎从未有过笑意;两人碰撞的片段也要多出许多,不似老版,淡然的仿佛是毫无关系的两人;另外穿插了其它配角,让故事更立体丰满了~
    虽然不喜欢战争,但喜欢战争题材的爱情片,带着遗憾的唯美气息扑面而来~《沉默如海》之外,《卡萨布兰卡》《飘》《布达佩斯之恋》《海角七号》都是个中高手。《珍珠港》电影虽不够迷人,但故事情节本身凄美动人~~
         

 2 ) 这么无聊的吗

居然是梅尔维尔拍的,电影通篇弥漫着诡异恐怖的氛围。因为看过2004版,抱着克制的爱情片的期望来看的,可能正因如此本片给我真是迎头一击。

看到前20分钟还以为这是这个老人和军官的爱情故事呢。即使如此,开头军官惨白的脸出现已经吓了一跳。

从女性的视角来看,侄女不发一言,一个老人负责认真观察细心体会她与军官,另一方面,军官,如他自己所说,是一头野兽,并且精通传销之术,看的时候感觉他随时能干出什么变态的事来。 军官太老少女太小,老人与少女似乎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老人与军官的在少女身上的目光都太令人不适与疑惑;听这军官喋喋不休,我还想说这老头真好脾气,这不是性骚扰吗,怎么建立起的你和他侄女与他的情感啊,参不透。

影片半个小时后渐渐无聊才发现这片是要表现欧洲文化困境,男主人公的战争道德困境,老人与少女只是他们要摧毁的法国精神的代表,原来开始他讲什么德国法国结合该怎么怎么好这么讨人厌是因为天真,啊,这个故事全以老人去画外音去讲述真是好无聊啊,都快讲完整个小说了,你不是在讲广播剧啊喂。 原来梅尔维尔还有这么无聊的时候哈哈😆,不过1949年的电影,要讲大道理,讲得让人昏昏欲睡也在情理之中吧。

最后,本人平生最恨用画外音讲电影!!!

 3 ) 绝望便是死亡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压抑的,如果单看小说是很容易回到现实中,小说里的德军上尉在离开的时候说:他即将奔赴地狱,那里,未来的小麦将获得尸体的滋养。战争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是血腥和残酷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小说被拍摄成电影后,影片至始至终萦绕的那种对抗与压抑的情绪看似像海一样的平静实则是隐藏在深处的暗涌,直到最后这种情绪都未能得到释放。

影片从一开始便交代了女孩的成长环境,她的父母分别于1918年和1932年去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显然她的父母都是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她和祖父生活在一起,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成为了一名钢琴老师,每天去到不同的家庭教授孩子们音乐,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法国是一个有着浓郁艺术氛围的国家。

1941年是法国被德国纳粹统治下的至暗时期,女孩和祖父居住在法国海边的一个乡村,即使在偏远的海边乡村,在远离法国首都的政治中心,这里依旧没能避免被沦陷的命运。她和祖父唯一的居所被德国士兵征收,会有德军上尉住进这棟房子,士兵选中了女孩父母的房间,她除了拿走父母的相片别无他选。

他和她相遇的开始是渐行渐近的脚步声,是由远及近的钢琴声,但是当门被打开的刹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停止的,她对这个侵略者无疑是抗拒和憎恶的,在她的眼里所有的侵略者都是残暴的、无教养的。但是这位德军上尉却似乎显得与众不同,他的步伐沉稳有力,他的声音轻柔浑厚,他的举止又是那么的温文尔雅。他说,我是维尔纳贝利克上尉,很遗憾,如果我能选择,我是不会来的,我是被要求住在这里的。女孩和祖父站在壁炉前,沉默不语,她和德军上尉没有任何交流。也许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祖孙俩,他们对这个国家的侵略者唯一的反抗只能沉默。年轻的上尉住进了女孩父母的房间,他透过窗户看到她独自在寒冷的屋外吸烟,他们彼此相望,女孩湛蓝的双眸里是被压抑的愤怒,两双如海洋般的眼睛深不见底,他渴望被接纳,就像他希望法兰西能接纳德国一样。每天晚上归来和清晨离去,他总要来到祖孙俩面前诉说些什么,或者仅仅是道声晚安和早上好。每一次他都像在喃喃低语,他说,我喜欢法兰西,上次战争我还是个孩子,那时我就喜欢法兰西,我也在战争中失去了我的父亲,无论是法国家庭还是德国家庭,谁没有在战争中失去过亲人,我非常尊重那些热爱自己祖国的人。

所以他尊重她。一次又一次的试图靠近,却一次又一次被沉默拒绝。每一天他都会来到女孩和祖父烤火的壁炉前进行一番独白。他看到壁炉旁的书架上有很多书,法国有很多的作家,巴尔扎克、布德奈尔科尔内伊、莫里埃等,他会因为有这么多出色的作家而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他谈到自己国家,他们那里有音乐家,贝多芬、瓦格纳、安格尔、莫德巴、巴赫,对巴赫,他想起了第一次他们相遇的时候,女孩弹奏的钢琴曲便是巴赫的作曲,他本人也是一位作曲家,如果没有战争,他也许会是位出色的作曲家。但是战争改变了所有的一切,也改变了所有战乱中每一个人的命运。

女孩家教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连夜逃离了小镇,邻居夫妇成为了地下党,这一切都在提醒着她,法国人民和德国军人有着血海深仇。但是眼前的德军上尉却在慢慢融化她筑起的冰冷城墙。他会在看到邻居孩子摔倒后,抱起小男孩,安慰他。如果没有这身军服,他会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男士,但是这一切都来得那么不合时宜。他再次向女孩坦露心声,他说,他喜欢住在这里,这里有海,他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不是海浪,而是别的东西,神秘的东西,是隐藏在深处的,它是宁静的,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感知。

德国与法国,德意志军官与法兰西少女,两个国家,两种本不应当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此相遇,他们的缘分就像在夜色中开的花,不能见到阳光,黎明之前即自行默默凋谢。上尉说他最钟爱的一首曲子便是那天女孩弹奏的巴赫之曲,他坐在钢琴前,继续那天未曾弹完的钢琴曲。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独白中,让她逐渐了解了他,进而由了解到心灵相同,暗涌的情愫在女孩的身体里滋生、发芽、成长,她爱上了这位温文尔雅的骑士,她走进了上尉的卧室,拿起他穿过的一件毛衣,闻着他留下的气息;她躺在他的床上,感受着他的温度,情欲在刹那间被点燃,又在刹那间被熄灭,她听到了他车子的汽笛声,那是被禁忌的,不能见到光明的爱意。

她听到上尉在和他的军官朋友们争执,他说不要夺走法兰西的尊严,战争是我们发动的,我们胜利了,但是这种胜利者的荣耀为什么要建立在对法兰西人民的侮辱上?他的朋友提醒他,我们不是什么音乐家,什么诗人,我们是德国人,是军人,我们要忠于德意志,忠于元首。是的他是一名军人,是一名德意志军人,他不可以对法兰西动情,他让女孩忘记他曾经所说的话,包括遗忘他。

夜幕降临,女孩透过窗户看到了自己的同胞将炸药放在了上尉的车身下,她看起来焦灼不安,她走到他的卧室门口,来回的踱步,那扇门只要她打开就可以救他,但同时她又将同胞的生命陷于危险之中,作为法兰西的子民,她保持了沉默。她走到窗口,在那里等到了天明,整整一夜她都守在那里,想着如何救他,在看到上尉将要离开的时候,女孩再次弹起了巴赫的音乐,巴赫是他和她心意相通的媒介,女孩的指尖在琴键上飞快的游走,琴声是热烈而急切的,正如女孩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她的焦灼,她的担忧,她的爱意都在那双深不见底的湛蓝眼眸里滚滚流淌。沉郁的双眸开始舒展,他的眼角有了笑意,他听不见朋友启动轿车时发出的催促声,他被女孩的琴声迷住了,他以为那是女孩对他爱意的回应,但是屋外的爆炸声打断了这一切,他用难以置信的眼神深深地望着她,琴声救了他,但是他的朋友却在这场爆炸声中失去了生命。他和她隔着燃烧的火焰相望,他们之间隔着的不仅是烈焰还有尸骸、家国。他彻底清醒过来,法兰西是不会接受他的,正如他和她永远也不可能相爱。

他说他要走了,要去俄国的前线,那里零下四十度,他望着她喃喃地说:再见。他凝视着女孩的双眸,那双大大的深不见底的眼眸在流淌着什么,终于女孩走到了他的面前,深切而又悲伤地说:再见。所有的被压抑的情绪都化作了最后这一声的“再见”。这是她对他说的唯一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他带着微笑离开了,离开了法兰西。在这个世间,不论是战乱还是和平,总会有一些无法抵达的地方,无法靠近的人,无法完成的事情,无法占有的感情,无法修复的缺陷。

电影的结尾,女孩也成为了地下党,那盆天竺葵是每一个热爱自己国土的青年的象征,天竺葵不会消失,只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保卫家国的革命中。

《沉静如海》是法国导演皮埃尔·布特龙根据法国作家维尔高尔的同名小说执导的一部战争爱情片,小说与电影都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和镜头去渲染战争的残酷,却通过德军上尉和法兰西少女之间被压抑的绝望的情感来揭示战争对人精神以及肉体的摧残,小说的真实原型是来自诗人圣波尔-鲁,他因女儿被德军强奸而在悲痛中去世。但是我们并没有在小说与电影中看到德军的暴行,相反电影里为我们所展示的是一个具有超高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德意志军官。而这些军官均来自容克贵族,他们时刻以古代条顿骑士为榜样,而贵族的出身又给了他们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所以才造就了普鲁士军官高素质的特点,电影中的维尔纳贝利克上尉便是来自于容克贵族。

最终他和她奔赴的是同一个去处——死亡(战场)。

 4 ) 海的沉默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处女长篇,改编自1942年战时出版的法国同名小说,一位德国中尉在德国侵略法国是入住一家法国家庭,中尉每晚都会在客厅对德法两国的音乐、文化等侃侃而谈,而由于战时的对抗情绪,父女二人(侄女)始终以沉默表达抵制,随着时间推移,二人对中尉逐渐了解,而中尉也逐渐发现自己对战争的理念与其它军官的巨大不同,无奈之下被调走,临走之时女主唯一的一句“再见”,老人默默的注目都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禁忌的情谊。影片以一种极为压抑的方式表达了战争对人性、情感、理想、文化的践踏,简单粗暴的武力征服野蛮了人性,破碎了人情。而无论是作者在战时,还是梅尔维尔在二战刚结束不久的49年,能以这这种人性的、理性的、宏观的角度看待以及表达非暴力非报复类的反战理念是值得尊敬并且意义非常的。

 5 ) 如何面对一个有文化的侵略者的爱?

1940年,法兰西被德军的铁蹄践踏。乡间一栋大房子内,住着老人和他的侄女。在这里看不到战争的硝烟,老人终日叼着烟斗,侄女织着毛衣,屋外是皑皑白雪,客厅里壁炉里的干柴燃烧着,偶尔有狗的叫声。黑白影,老人有些知识分子气质(或者是个诗人?),女子轮廓分明,干净而优雅。

一名德国军官突然住进来,没有破门,没有凌辱。军官彬彬有礼,甚至还会轻轻敲门。用时下的话说,这是一位有文化有礼貌的军官,是一个在武力上取得胜利而在文化上被先进文化征服者。他生在德国的乡村,对德国文化有内在的自大情结,但他更痴迷于法国文化,张口就可以罗列拉伯雷、帕斯卡、伏尔泰、巴尔扎克、雨果、博德莱尔等文化巨擘,有古有今,可见他的确有深入阅读。

老人和织女一如既往抽着烟、织着毛衣,对军官是始终沉默着。影片中,只有每晚回来的军官自说自话,在二者面前讲述自己,讲述对战争和法国文化的看法。

梅尔维尔这部《海的沉默》拍摄于1949年的片子,着实很闷,看到晚上快九点时,眼睛不自觉地半眯着,站起来走两步才回过神来,把汤熬上又才继续看完余下的二十六分钟。

军官有着他的拯救理想,他觉得法国人民被几大贵族奴役着,需要解放,于是他们来了。但军官又别于那些肆意破坏者,他想占有法国文化,但是更愿意法国人民热烈欢迎他们,而不是他们拿着枪逼着法国人跪着、仇恨着。这显然是十足矛盾和混蛋的,所以军官自己也在内心发生着冲突,他原原本本地向老人及其侄女诉说,全把他们当成家人或知音对待,尽管后者只对他有眼神上的些微交流。

甚至德国的女人,在军官眼中也是无趣的,他本可以很容易在德国结婚的,但是痴迷于法国文化的他,对法国女人也有特别的喜爱。在火炉旁,他津津乐道地向老人侄女讲述着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讲述着他如何瞧不起他的结婚对象。

老人和侄女也在经历着挣扎。老人觉得这个军官似乎并无恶意,日日夜夜的归来、讲述与清晨离去,如果某晚军官回来迟了,他居然担心起他来。军官难道成了家人了么?老人赶紧给自己上紧弦,这是一个侵略者啊,你怎么能把他放在心上,要继续沉默,继续鄙视才是。侄女一边织着毛衣,却心里涌起波澜,要么手在发抖,要么毛线滚落地上。她爱上了军官。老人能看出来,但老人什么也没说。

拍这样的片子是很危险的,换一种时空,就是我们这里一位老人和美女爱上了侵华日军啊,虽然是一位痴迷于中国文化的日本人,但他的身份决定了政治必须正确,这是红线。

军官最后被巴黎的长官和军中兄弟们嘲笑了,笑他政治不正确,笑他愚笨。巴黎的军官们要继续破坏,要焚毁法国的文化著作,只留下技术类书籍,要永远践踏法兰西精神,直至其火种熄灭。“焚书坑儒”,真是环球同此凉热了,希特勒上台,不就是在议会大厦前先放火烧书么?

军官的矛盾还在于,他痴迷的法国文化,只想保存着其固有的,而随着他们的征伐,即便都如他般温柔,依然改不了侵略的性质,不能阻止破坏。更要命的是,他这类人实在是在阻断法兰西文化的再生和延续。统治着他国人民,就要依赖于武力,打压反抗,残酷镇压进步人士(影片中有一出,一名德国士兵被杀,十二名法国抵抗组织嫌疑人便被枪决)。法兰西人失去自由,遑论创作,后续文明自然折断。

他心灰意冷,却也只好走向战场,告别乡间的自然风物和老人、女子。最后一晚,他恋恋不舍地对女子说再见,而女子眼中噙着泪,终于也说了声“再见”。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梅尔维尔是在极端下考量着人性,以及爱情,用我们的教科书话语说,就是爱情到底是讲阶级的呢,还是超阶级的?梅尔维尔是改编自一本小说,据说,他拍了才去问作者维尔高是否同意,不同意他就烧了。而维尔高很喜欢,梅尔维尔继续拍完了。

 6 ) 文字与镜头



文字与镜头
  
  片名:《海的沉默》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国别/年份:法国/1949
  
  《海的沉默》根据一个短篇小说改编。这个原著很有名,作者维尔高是午夜出版社的创始人:1941年,为了出版抵抗运动书籍,他创立了午夜出版社,并出版了这个小说。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只拍过一个短片),梅尔维尔花了两年的时间修缮剧本并与原作者沟通——最后维尔高被他打动了,不仅同意了影片的拍摄,还将自己的住所作为拍摄场地。
  
  在二战期间,一个德国军官住进了一个法国老人的乡间家里,他和他的侄女无法拒绝与对抗这个“入侵者”,只能以沉默来捍卫自身的尊严。德国军官爱慕着法国文化,他的表达法是富于诗意的:“里的天气算不了什么。法国的冬天是一个温和的季节。我们那儿的冬天才算得上冷,非常冷。树木尽是冷衫树,一座座森林挤得紧紧的,树上的积雪沉甸甸的。这里的树木纤细柔弱,上面的雪纯粹是镶的花边。我们那里的情景令人联想到一头公牛,粗壮强健,为了生存它需要它的力量。这儿却是灵魂,洞察入微的诗歌的思想。”这个谦恭有礼的,举止得度的房客甚至赢得房东的好感,令老人因为必需性的沉默而感到不安,永远在做针线活的侄女几乎从没正眼直视过这个军官,但他的话语,他的琴声明显已经让她的内心起了波澜。
  
  然而对于维尔高来说,塑造这样一个融“仰慕者”与“侵略者”于一身的军官形象,与其说是为了体现一种人性的丰富,不如说是为了一个更简单的目的——揭露这种丰富性远不能抵一种简单粗暴的权力感。军官的巴黎之行,起点似乎是文化上的朝圣,结果却是他幽微婉转的亲法情怀那么容易地被打消了,——虽然表现得好像也颇为痛苦。但侵略者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于被侵略者而言,所要领起的只有更强大的警惕与抵抗。
  
  电影将第一人称的小说叙事转化为电影的话外音,形成了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德国军官的声音是强势的,他有逻辑,也有感情,滔滔不绝的话语形成了一个话语场,老人的话外音显得衰老,软弱,过度有教养,他的沉默有好几次都显得难以坚持。但是他总算坚持住了,在某种程度上,侄女的沉默与他互相扶持。她的沉默是更彻底的沉默,因为她连“内心独白”都没有,只能以优美的颈部线条,以一个坚韧的站姿或坐姿,以一次偶遇与逃避,来表达她的反抗,她的期望与她的失落。对于爱情成份的极为节制的叙述,使这个电影不流于俗。
  
  在这个电影里,有些镜头语言的修辞显得太简单了:比如用仰角度拍军官,用俯角度拍老人与侄女,灯光的运用也并不自然。但整体而言,它并不追求一种“自然”的效果,而追求一种节制中的思想与激情。在这方面的表达上,电影似乎比小说犹胜一筹。对侄女的镜头描写大多数是主观镜头,是从军官的角度出发的赞许与审美,但在电影的最后部分,在军官陈述他的痛苦决择时,是一个对侄女的正面特写。这个正面特写的强度与台词的强度形成了一种力量上的平衡,成为一种存在与对抗,她不再是一个审美对象,而在这个特写里成为“主体”。这是声画对位的一个有才华的处理,是电影语言的独特修辞。
  

 短评

文学性大于电影性,更像是给叙述文字配上动态画面。一边是旁边形式的回忆描述,一边是不期待回答的絮絮叨叨,给人的观感并不是很好,而那些台词中的内容我更愿意去读而不是去听。选取德国军官中的异类,作为理想主义者幻梦破碎,经历残酷现实的冲击,也只能重新披上军装履行一个军人的天职——战争。

6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从不想说什么,到不知说什么。法国乡村的小屋中,盛开了人类最美最悲伤最残酷的情感。巴赫的神圣音乐,普鲁斯特的似水流年,或者是雨果笔下的巴黎,不用过多言语他们就已经心灵相通。大海爱着与他一样没有尽头的天空,他们如此相似,彼此辉映,却又永不相接。战争和仇恨竖起了那道不可跨越的银河。

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三个人一个场景,两人默声(其中一个旁白一个只一句台词)一人独角戏。开场的广场接头,接手的行李箱打开,翻出一本书,书名即片句,翻开,一页页上是演职员表……今敏也常玩的出场形式。

1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7.5/10 从处女作便可看出梅尔维尔的才华,《海的沉默》不是一部电影,他将这一部电影拍成了一本小说,当你沉浸于由沉默引发的沉闷之中时,谁会想到日后梅尔维尔会成为一名警匪片大导?然而早就在处女作,便定下了自己一生的创作基调

15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还行

没怎么看得出爱情。

18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这样的“爱”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些日本军国主义精神大儒对“中国”的爱啊——一个德国军官脑子中的“欧洲共荣梦”?

19分钟前
  • 小宏
  • 还行

全片声画叠用(这种文学改编方法,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从这儿来的吧!),精确俭省。知识分子/艺术家纳粹形象的始作俑者(?)。片中镜子的使用令人称道。另外有一段论述到手比脸更能表达人物情感,这简直是布列松方法的宣言啊!影片主题充满争议,二战中法德关系夹缠大量文学与艺术,同时还有爱情

2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莫泊桑、普鲁斯特、杜拉斯,从古至今一系列法国细腻文学以及改编电影,都是这么个入戏难入后爽的纯文学路子,毕竟把那种对”手比脸表达更丰富“的细腻文字段落诉诸观影,难度实在太大,庆幸也无需跟随技术才能进步。

24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第一次在电影开头见到这样一句声明,“该片并不旨在缓和法德民族矛盾,两国关系依然问题重重”。可就在这种“禁忌”下,反而很巧妙地推演了一番信仰与人性。入侵他国的将士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如何想象上级给自己洗脑的信念,如何在明白战争均是恶行后面对自我。“美女与野兽”的关系做了一个罗曼蒂克的隐喻,他以野兽之躯热情地聊了那么多音乐与美,打动了不该被打动的她,复苏又死去的心如冷冰的艳阳,但沉默如海,无从动弹,该用哪种凄美来残酷地形容?那时德国军官聊天,说在比利时、荷兰等占领的国家,只允许技术类的法国书籍出版,文学类书籍是绝不可以的,“我们要把胸膛的毒液挤出来”。嘿,怕文学的人还真不少。四星半。#桃花岛观影团#

2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宿命意味的开头,隐在黑暗中最后的再见,所有已说和未说的皆沉寂如海。

3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本片无意于假装去解决法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由德人共犯实施的纳粹残忍暴行依然在脑海鲜活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被解决的。”……其实梅尔维尔不用提这个醒(或为避免争议?),因为他已经用剧情表达出了这层含义:影片前面四分之三的部分很像是呼应十年前雷诺阿反战经典,塑造了一位对法国历史文化充满敬意和向往的高贵敌人,其得体举止真诚态度让坚定立场沉默以对的法国叔侄二人都逐渐冰融移情暗生……可巴黎归来风向突变:文明融合法徳联姻欧洲曙光,一切都是理想主义的苍白幻影,残酷现实只有征服和毁灭!

3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有幸找到49年原版。现在的中国敢拍“占领区妇女爱上日本军官”?“说到文学想到法国,说到音乐想到德国,而我们正在打仗”,正当他独游向往的巴黎时,立身的信仰却备受煎烤。暗涌起的最残酷的感情,就是横亘在国家民族信仰之间。人性如斯,沉静如海,琴声如诉。

33分钟前
  • Aby
  • 力荐

这个电影才是真正的有声电影

34分钟前
  • 刘文二
  • 力荐

处女作这完成度相当高,幽魂一样的德国兵哥的脸太有辨识度了,多话自语的男主就好像发朋友圈或广播虽然没有回应但他们都看着呢,也慢慢的了解了你。文学戏剧默片的味道很浓,翻拍版评分更高待补。梅尔维尔和御用摄影亨利笛卡同时担当剪辑比较少见。法国文化。

38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像海一样的沉默能否成为一种武器,还是只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第一次领教了梅尔维尔的冷静,怪不得吴宇森杜琪峰如此崇拜这位新浪潮之父——梅尔维尔。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几乎非专业条件下的作品。

43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说起法国,第一个联想到的会是谁?伏尔泰?拉伯雷?雨果?巴尔扎克?他们像是挤在剧院门口的一群人,你不知道应该让谁先进场——安抚了我继续法语学习的信念;此片的构图、用光、运镜均是教科书级别。

44分钟前
  • 雾港
  • 力荐

对白(或者说是独白)太诗意,字幕又灾难。

47分钟前
  • xoyabc
  • 推荐

忠于原著的改编,法国人1941年10月写成的1940~1941年间的事:一个Francophilie话唠作曲家德国军官每天晚上拿文学音乐艺术往事给沉默抵抗的叔侄俩洗脑德法共荣,直到自己的天真甜梦被洋洋得意的战友们无情打碎,破灭后决定自杀式奔赴东线战场…#法式抗战小说#同期类似小说Suite Française也有电影版

50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爱在心头口难开

5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又一文青电影,心难在焉。泛欧洲的地缘亲近,让一个侵略者带着深深的崇拜,家园遭涂炭的法国人即使有份亲近也只能以大海般的沉默以维护国格。“想到英国最先想到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我们德国人歌德,如果说起法国会想起谁?莫里哀、拉辛、雨果?”老电影这样说话就不算掉书袋?午夜巴黎差什么。7.7

58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