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0

战争片日本2013

主演:冈田准一,三浦春马,井上真央,滨田岳,染谷将太,三浦贵大,上田龙也,新井浩文,夏八木勋,桥爪功,田中泯,山本学,平干二朗,风吹淳,吹石一惠,古川雄辉

导演:山崎贵

播放地址

 剧照

永远的0 剧照 NO.1永远的0 剧照 NO.2永远的0 剧照 NO.3永远的0 剧照 NO.4永远的0 剧照 NO.5永远的0 剧照 NO.6永远的0 剧照 NO.13永远的0 剧照 NO.14永远的0 剧照 NO.15永远的0 剧照 NO.16永远的0 剧照 NO.17永远的0 剧照 NO.18永远的0 剧照 NO.19永远的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7 01:02

详细剧情

  2004年的一天,司法浪人佐伯健太郎(三浦春马 饰)在外婆的葬礼上得知,他和外公贤一郎(夏八木勋 饰)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真正的外公宫部久藏(冈田准一 饰)早已在二战末期死于神风特攻行动中。此后不久,健太郎被姐姐庆子(吹石一惠 饰)叫上去调查宫部的事迹,他们走访了宫部当年的战友,谁知许多人都将外公斥为“帝国海军第一懦夫”,其执行任务时即使看着战友牺牲也绝不卷入战局。老兵们的评价让姐弟俩颇受打击,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宫部拥有最高超的飞行技巧,他深爱着妻子(井上真央 饰)及女儿,并发誓无论如何要回到家人身边。坚定着这一信念,宫部不惜放弃帝国男儿的尊严,而他的处事方式也不知不觉影响着各期的战友们。伴随着老兵们的讲述,健太郎注视着外公迎来了最后的时刻……  本片根据百田尚树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永远的0》 变相宣传日本军国主义

《永远的零》 变相宣传日本军国主义 安倍晋三 推从此片的原因是 想接着反战的借口 把日本从二战侵略国 变为二战受害国 无耻至极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众多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仅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就给中国造成了3500万人的伤亡和6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不过,统计数字再精确也很难完整、全面地反映日本侵略给中国、给亚太地区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全部损失。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南京大屠杀罪行,和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行为一样成为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黑色记录;比赛杀人的游戏、用活人作试验的“七三一”细菌部队、强征“慰安妇”、“三光”政策……这些“野蛮人的行径”给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人民留下了无法愈合的记忆伤痕,并时刻提醒着我们珍视和平、远离战争。
 日本社会却在刻意回避“8·15”,在日本政府的正式称谓中,8月15日不是“战败日”,更不是“无条件投降日”,而是“追悼战殁者、祈念和平日”,故意模糊日本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战争应负的责任,试图以此对日本民众进行洗脑和摆脱罪恶的历史包袱。年复一年的“8·15”,日本领导人都不忘祈念“和平”,但同时不忘以各种方式上演“拜鬼招魂”闹剧。现实警醒我们,日本右翼势力有扩展泛滥的趋势,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危险。忘记历史的人注定重蹈覆辙。每个日本人都应该重新追问一下自己,“8·15”究竟意味着什么?

 2 ) 我看編劇早料到觀眾會怎麼噴口水了所以留兩手

我佩服寫故事的原作兼編劇之一百田尚樹。
你以為他猜不到,這部電影上映後勢必被酸說支持軍國主義嗎?
他早料到了!
所以他未雨綢繆。
百田尚樹太知道甚麼可以明寫甚麼不能明寫,在他選擇了「二戰日美對峙」與「神風自殺特攻隊」這麼敏感的雙重選材上處處留心,擦盡邊球,既引起話題,卻又不讓輿論有機可趁。

百田尚樹的佈局有兩招:



佈局一:雙主角的價值觀配置

觀眾得到的兩位主角,一個是衷心求生,不惜被海軍同袍唾棄為懦夫的二戰神風宮部久藏;一個是同情特工,不惜被大學同學恥笑為過時的現代青年佐伯健太郎。
宮部與佐伯兩個皆在當代抱持著逆俗價值觀的人物,活似穿越劇的主角,觀眾很難不在這部看似主打生命可貴,珍惜妻兒的親情之劇情主軸中,反反覆覆聽到宮部與佐伯永遠在替觀眾找答案。

透過宮部久藏的故事,劇情很聰明的只拍出特工人員的壯士不歸,看到他們面對被選上特工既神氣又不安的愁情。
卻聰明避開了藉此譴責「誰發起了神風這個計畫」的空間,免去了批判日本整個二戰皆是侵略方的道德責任,當然更不會提到發起神風計畫的軍方高層在二戰投降後安然無事退休。

透過佐伯艦太郎的故事,
劇情也很聰明的只拍出現代青年不關心往日歷史,把恐怖份子與神風特工的目的(恐怖分子主平民,神風特工主敵軍)搞混以至於誤會祖先的無知樣貌。
卻聰明避開了放入一個讓角色反思道「自殺攻擊的手段不對」的人道觀點,當然更不會提到神風計畫是政府強制從民間徵兵的粗暴前提。

這招相當厲害。
細究下去,想必會鬧出神風特工根本不值得,或是日本高層怎麼不代替這些青年去死的激進路線。故意不深究,就等同止住了這波爭議。
沒把話說死,不等於沒話可說,但就是死都不說。

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夠高招。




佈局二:讓故事主題巧妙的從戰爭中易位。

日本軍人的果敢與技術,在零式戰機落伍以後也隨之告一段落,再無鋪陳;餘下的,是宮部以藏愛惜生命卻選擇特工的心路轉折。
多年的作戰之中,勝利的定義為何?神風特攻隊的勝利是戰勝敵人,宮部以藏的勝利卻是活著回去。神風作戰是最極端的戰術,當士兵出擊之際即是死亡,這種完全捨去活命的勝利最終逼使宮部選擇了特攻一路。他究竟是不是歷史上撞沉美艦的那一位特工並不重要,因為宮部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勝利了。

太聰明了,這個故事處處拍神風特工,還拍得過長過冗(140分鐘!),觀眾卻很難挑剔本片的立場到底是有多少美化戰爭的嫌疑。光是宮部以藏在戰爭中不停自省日本海軍戰術的愚蠢,以及譴責想出自殺作戰的荒謬,無論如何都替《永遠的o》鋪下了最好的故事辯解空間。

歌頌生命,歌頌親情,反對自殺.....選擇如此「正能量」的主角居中,輔上一個調查宮部事蹟而大受感動的現代青年,戲劇如此編排,莫不就是正正要令針對神風特工題材有鼓吹軍國主義聲浪的觀眾噤聲之用嗎?

不刻意美化,也不刻意醜化。夠高招。



這兩招佈局一出,劇情上基本就成了個表面上反戰的調性。
有意見的觀眾,頂多是把零戰拍成翱翔英勇的戰機,轟炸美軍珍珠港的幾幕太勇太帥,會被人說是粉飾了戰爭對峙本身的殘暴不仁。
然而藝術本就追求聲色與感官的最大表現指數,能做到「鼓十勸一」便已仁至義盡。

所以我說百田尚樹是聰明人。
帥氣英雄永遠不過時,剝除殺人兇手的標籤後,觀眾仍舊樂於買帳民族英雄的影像事跡。《永遠的o》本質上還是雷同多數的戰爭故事,在勸事情節的包裝下,淌流著形塑英雄商品的野心。話題性夠了,商品齊了,就該要賣座了。

要說《永遠的o》為什麼如此小心謹慎處理神風題材,卻還是在海外引起一小陣子爭議,不脫是因為年初安倍晉三跳出來說自己覺得這部片很感人,連帶被酸了吧?
安倍,你怎麼不去順便說一下宮崎駿的《風起》很感人,炒炒作?人家工作室都要解散了呢。

 3 ) 存在的意义


我昨天参加了一个远房亲戚的葬礼。死去的亲戚还不到50岁,因为骨癌的折磨体重不到70斤。她的女儿刚刚工作,因为母亲的离世整个人都恍恍惚惚。但她还面临着更大的考验,父亲因为意外需要接受两次开颅手术,奶奶也需要人照顾。
此时的她正处于人生最低潮最沮丧的时期。她不会在乎方便面泡开了没有,不关心飞机去了哪里,她对整个外部世界都失去了兴趣。
如果,我是说如果,此时外星人突然攻打地球要将上海毁灭,会是怎么样的情形?她会怀有怎样的心情?也许若干年后人们在回首这桩外星人恐怖袭击的时候会下个定论,整个城市在恐惧战栗中灭亡。但对频遭不幸的她或许反而是解脱。
站在我们的角度,这只是一次事件一次不幸,但站在一个个体的角度,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体验呢?

《永远的零》是一次探求个体存在的意义的体验。
神风特攻队是什么?
由一群什么样的人组成?
他们为什么要赴死?
他们死之前在想什么?
他们对今天的人们有什么想说的?

站在69年后的今天,去寻找一个叫宫部久藏的人的过去,他是一个特攻队员,他是一个前辈,他是一个丈夫,他是一个父亲。

电影的机构的是日本电影常见的片段回忆式,并没有完整地交代宫部的人生轨迹,而是若干人的回忆拼凑宫部的存在。
他是胆小的,但又是勇敢的。
他是坚强的,但又是脆弱的。
他对战争有自己的看法,但最终又屈服于疯狂。
他对家庭是忠贞的,但又选择了逃离。
他选择了逃离,但却是为了妻女的生活。

宫部对松乃说,我一定会回来的,就算我死了,我还是会回来。
为什么宫部明明有生还的希望,却还是毅然赴死呢?他已经死亡麻木了,真正的宫部已经死了,所以他当然回不去了。
战争的残酷性,不仅仅使年轻的人们迷失心智无谓牺牲来成全所谓荣誉,也让他们抛弃了生而为人最珍贵的东西。
对宫部而言,最珍贵的是他的家庭,但他已经不是宫部了,他已经没有能力守护了。他残存的对家庭最后的爱,让他选择了逃离。

这是何等残酷,比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事物更残酷的是,剥夺你守护的能力。

片中三浦春马在联谊时与人发生争执,焦点是对特攻队员的评价。对没有经过战争接受国立教育年轻人而言,特攻队员是一群疯子,浪费生命的八嘎。幸而三浦春马掀翻了桌子,你们才是八嘎。
他们不是疯子。
即使是疯子又怎么样?是谁让他们变疯的?他们为什么会变疯?
这些难道就不重要吗?
因为这段历史令人尴尬,所以就不谈它,就好像没有存在过?
尊重历史尊重前人,最好的缅怀就是,把故事一遍一遍的述说,让后人都知道。除了知道教科书上的特攻队,也知道有那么一群宫部久藏,他们的存在。

-------------------------------------------------------------------------------------
PS 这是不是一部反战电影?我更倾向于这是一部反军国主义电影。
反战是无意义的。
战争的根源在于邪恶,抛弃战争就没有邪恶了吗?你抛弃了战争,邪恶并没有抛弃。
战争没有错,重要的是为何而战。
西方白左作秀似的往枪管里插玫瑰花,用做爱代替战争,他们才是自由世界的掘墓人。

 4 ) 《永远的0》是反战电影吗

为近年少见的日本战争电影,《永远的0》在中国观众眼中的评价可以说两级分化。一些人认为,该片在对人性的颂扬和对战争的鞭笞上十分到位;另一方则认为该电影是给二战日军招魂,毫无应有的反思。实际上,中国观众对日本二战电影的观感注定是复杂的,很难期待有更好的结果。

但是在批评声中,有一种声音是十分有趣的。这种看法认为:《永远的0》即使披着反战的外皮,也毫无反战的诚意。因为片中所描写的都是日本军人及平民,在战争逆境中和投降后蒙受的苦难,这不是反战而只能算“反战败”;同时,片中完全没有描述二战受害国人民的苦难,可以说毫无反思。

怎样判断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们恐怕首先要厘清,何为反战电影。

反战电影的大部头,当然是在美国。美国60年代的反战运动正是近代最重要的反战文化源流。反战电影中的代表作,如《野战排》《现代启示录》,都是这场运动的直接衍生物。

即使在一些更通俗和商业化的美国电影中,反战元素也是一种常用的砖石。在《第一滴血》(1982),《拯救大兵瑞恩》(1998)甚至是《神奇女侠》(2017)中,我们都能看到反战元素的运用。

那么先来审视第一个问题:反战电影可以聚焦于描写己方的苦难吗?

《第一滴血》中,主角的战友A,在越战中受落叶剂影响,战后死于癌症;主角的战友B,在其面前被越南人的手雷炸碎;主角自己,退伍即失业,还被小镇警察肆意欺凌。

《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曾经是和善的家乡教师,现在强忍着厌恶亲手杀人,在结局时中弹身亡;主角瑞恩,家中的挚爱兄长全部战死沙场;其他队友,基本都痛苦或无尊严地死去。

《神奇女侠》中,一个情节是进入战区前的特写,英法军的伤残士兵表情木然地被运走;另一个是在战区里的无名法国小村,最终被实验性毒气弹一炮夷平。很明显,以上这些,全部都是描写己方苦难的。

再看第二个问题,反战电影必须要描述敌国或受害国的苦难吗?

上面三部电影,后两部自不用说,描写受害国也只会讲友方,没有描写敌方。而就说《第一滴血》,基本对越军或平民的苦难未置笔墨,但并不妨碍其鲜明的反越战主题。所以有人提出上面两条要求,来当作反战电影的标准,可见他自己是不太了解反战电影的。

诚然,如果日本战争片中加入《紫日》那样刺刀刺杀中国平民,或者《南京南京》那样当街强暴女性的情节,可能会让这些中国观众表示满意。但是值得怀疑的是,这样并不会增进影片的反战效果,而只是满足他们的主旋律审美习惯而已。

一个典型的反例,就是《那年那兔那些事》漫画中对越战争的描写。其中绘声绘色地叙述了越南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平民财产损失惨重,越军在中方炮火下死伤枕藉等场景。然而当我看到这一段时,下面的网友评论没有一条是对战争的厌恶。实际上大家可以想象到,都是一些“干得漂亮、越南猴子活该、我兔威武”等反应。那么,如果一部日本作品里专注描写中国人的苦难,对日本观众能起到多少反战教育,可想而知了。

要传达反战思想,首先要描述“你视为同胞的人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才是教育的正道。

所以说,如果一部日本电影诚心表现反战主题,那它很可能就是用《永远的0》这种方式来呈现。至于某些想看到反法西斯电影的观众,我只能提醒一句:反战是白左的一种小众爱好,跟你们反法西斯的道德高地是不能比的。请不要把两种德性不同的文化混为一谈,谢谢了。

 5 ) 《二战对于日本,可能真的永远=0》

《二战对于日本,可能真的永远=0》
故事切入角度选择得巧妙而暧昧。双线结构的设置中,除了主要线索零式战机的驾驶员宫部久藏(冈田准一饰)之外,还加入了60年后孙子探访战友还原祖辈经历的寻根故事。两条线索穿插讲述,相互呼应,一方面拉近与当下观众的心理距离,让普通日本人隐隐觉得“这事与我有关”,借此强挤观众眼泪;另一方面强调血脉延续的历史传承,让孙子佐伯健太郎(三浦春马饰)代表无知的日本年轻一代,用祖辈在战场上努力活下去的顽强事迹给他们上上课。
电影中的价值观被包装得十分精巧,避免了对集体罪恶和战争责任进行讨论,而是突出个体士兵的无奈、无辜,将宫部久藏这个角色的身份从战争参与者转变为受害者。之后更进一步,描述他如何挣扎地找到了一个继续战斗的理由—— 珍惜生命,活着回去——以爱的名义。
“我的生死于战局无关轻重,但是对于家人来说则是一切。”宫部顶着胆小鬼和懦夫的骂名,也坚定信念要“活下去”,还把这种观念传递给下属。当年因此而免于一死的战友,对这位小队长心怀感激,躺在病榻上眼含热泪地向年轻人讲述这段故事——演到这里,感觉电影已经给观众准备好一盒纸巾,就等着你掉眼泪了。
正是这种巧妙和暧昧让《永远的0》有了票房大卖的可能性。以“珍视生命”的普世价值观作为主题立意,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更容易接受。同时采取选择性遗忘策略,好像早就准备好了如何应对电影上映后可能会发生的口水战,故意绕开了敏感地带,显得有些鸡贼。

 6 ) 承诺为何沉重,因有人拼尽一生相守

涉及到二战的敏感时代背景,加上因而安倍平添空穴来风的舆论批判,一星评价站到四分之一,但我觉得这是一部基本没有做战争评价,并不太涉及政治色彩的电影。原著还没有看无从评判,但至少电影本身是这样的。

反而是平凡人的真爱相守,生离死别,反衬出战争的愚昧和残酷。

即使被所有人嘲笑指责为胆小鬼,在排山倒海的思想洗脑和蛮横残忍的命令中,他坚忍地用自己的方式抵抗到底,除了一句“要活着回去”无多余解释。

惜命不是因为怯懦,是因为有太想珍惜的人和要相守的承诺。

“为什么如此贪生怕死!战场上不是说这种话的时候!”
-“你没有家人吗?你死了不会有人为你悲痛欲绝吗?一个人死掉对战争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却势必将改变爱你的人的整个人生!所以,无论如何要尽最大的努力活下去!”

但这个拼尽全力,冒千夫所指也要保命为重的男人,最终却为了多保全一人,把最后一线生还机会让出。

“你是零战机最优秀的驾驶员,是最应该活下去的人”
-“不,你们才是最应该活下去的人,未来的日本需要你们。”

“如果战争结束后,你想要做什么?”“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果能到那一天就好了呢。”

“水的清凉,风的舒爽,活到今天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这一切。”
-“战争结束后的日本,会是什么样子呢。”

他珍惜生命,却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

他将最后的生机,也把自己的承诺,托付给了一个他想要让之活到战后未来的年轻人。

多少将主人公的人格过于完美化,但他在战争期间唯一找到机会看望妻女的一幕,我实在未能对感动和泪水吝啬。

天刚微亮,离别在即,妻子背着小婴儿在他转身时又忍不住牵住他的衣角,他没有转身,但一字一句说道:

“我一定会回来的。即使断了胳膊,少了腿,也一定会回来的。即使在战争中死去,我也会再投生回来。我一定会回来找你们。”

那一句「例え死んでしまっても、生まれ変わって帰ってきますから。」是生离死别中,人的脆弱与坚忍。

就为那一瞬间,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p.s.

即使有些情节转换时稍显仓促,或说教意味带来些许违和,但主角的情感细节处理深得我心。

最近觉得冈田准一这个深沉派的天蝎座男人再选择参与的作品,我会有点期待。



追记:

2014/02/04

为演员演技去看的电影,对原著没有任何先入观的情况下,电影本身的情感线是感人的。电影有电影的再创作,每个人被吸引和触动的部分不同。战争不论战果都是残酷,都是反人类,凡人离逝于家人都是悲痛。当事者若在军国主义洗脑下心甘情愿那是另一回事,不费我们一点同情。

电影里的主人公不过一个爱妻女的凡人,不愿战争,渴盼和平。无关乎美化,是他的故事对历史争论起不到什么证实或证伪的作用而已。

原作者的一切立场未作考证也不做评价。若说有影响力的批判是反战的宫崎骏也毫不留情骂过。但原著在日本亚马逊的书评,批判派才多是像真正军国主义的言论,认为丑化和愚弄了当时军队的教官和上级指挥,对所谓他们的皇军不尊重。此外就剩认为作者在历史上不下功夫,轻率照搬过多。要骂还得注意自己立场,千万别看到差评就跟着去站队,那队里估计打得更厉害。

侵略是实,日本承认,忏悔和谨记是往后和平的前提。但让一切战争相关的创作都得明言宣誓一句德意日侵略有罪才能ending,怕是只有文化大革命才能一次做到。

历史知识有个人差异,盼多些严谨有识之人尽力揭示和传播真实,各自亦不要被一言蔽之,至少自己去求索考证。尽信书不如无书,更别指望靠一小时网络检索,全世界人民跑步进入真理殿堂。

一部作品,大概像一面带花纹的镜子,原作画上去的只是映出的一部分,你自己的影子也在里面,最后每个人看到终究不会一样。


2014/02/06

当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者带着批判资本主义罪恶的虔诚去看过了古典经济学著作,倒出了不少西方经济学教授。美国日日叫嚣中国没有民主,大学奖学金也照样养着学究们研究马克思探讨社会主义。谁知道谁安的什么心思。谁知道作者和读者谁是好人,好人坏人又是不是一定对应善终恶果。

九把刀是写小说的还是切菜的还是做武器的,各有各的看法和理由。

至于故事里那个人,听凭世人道,他也就在那个故事的世界里过了他设定的一生罢了。

--
追记的后记……
2014/02/07

越来越不像一篇影评,不过不少人大概也不是想要看电影的观众。嘛就走题吧~

被不少人说无知,我倒很庆幸自己在“无知”状态下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各种被“批评教育”下观看舆论走势,和自己明明是对同一个故事的,微妙的情感变化。像是一个难得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我觉得记住那个无先入观的感受是一笔财富。看看给故事加背景设前提讨论其作为舆论工具的可能性,想起了东西方不同版本的灰姑娘解读,忽然也觉得更能理解明星为何炒作,政治家为何作秀,为什么会有启蒙运动也会有所谓文化大一统。

好像只有名字有点沾亲带故,还想起了“无知之幕”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一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取决于这个社会最糟糕境遇的人的福利水平,因为当你不知道自己将被放到这个社会的何种境况的时候,通常你会希望改善最差的可能性。额?难道这个联想真的只是因为“无知”么orz
Stay foolish,stay hungry .


2014/02/09

昨天看到了新闻上原作者在采访中否认南京大屠杀和美化二战,瞬间非常愤怒和反感,大概更能理解为什么很多留言措辞严厉。
我想我当时的感想跟很多人相差甚远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历史知识,而在于对我不知道原作背景和大的舆论环境。
我只知道这部片子的背景是二战期间,但具体历史知识不是感想差异的关键。不知道原作和舆论环境,单纯为一个期待的演员看了电影后,“看到战争期间一个个人和家庭的真情和艰难求生,日本人难道不会更加珍惜和平吗?”就是我当时的直接感想。
但事实上看到媒体报道原作者的言论,或许看过原作的人本来就有一定了解,中国人愤怒的点,大概是不少偏右思想的日本人军国主义思想又被点燃的点。看来我当时的想法的确是太一厢情愿了。
不过我把原来的好评也保存下来,还是希望大家看到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人对一个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会因为很多前提和背景的环境不同而不同。不是所有看这部片子感动过的人都是接受了“洗白”影响认为日本发动战争是对的,也有人和当时的我一样只是感动于家庭和人情的。整体舆论的影响虽然让这种情况的概率看上去是少数,而了解背景和舆论环境对我们客观认识整个作品也是有必要,但从这样一点出发就上升到对他人民族意识的批判,以及从一个作品就评判一个民族的本质,总觉得还是太武断了些。

 短评

又是一部带着反战内核却被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渲染成美化战争罪行的电影,其实每年日本皆有一部分电影作品将历史背景设在二战,却鲜见公开为战争歌功颂德的倾向,大多从人性本身,家庭情感和尊严荣誉方面进行阐述,本片亦不例外,思想深度不甩你主旋律手撕鬼子几百万年。战争场景和武器载具的特效不赖。

8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搞来搞去还是在反战败

11分钟前
  • 蟹‖無駄
  • 还行

宫部惜命,因为他有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感和对妻女的牵挂。宫部惜命,因为他觉得明明有那么多值得献身的事业,为何要死在战争里。可他最后为何坐上了零号机?因为他找到了可以替代自己并且更值得活下去的人。惜命不等于怕死,宫部从来就没怕过死。即使死掉也会回去,哪怕转生也要回去。他守住了诺言

14分钟前
  • 紫苏バジル
  • 推荐

从片名就能感受到对二战皇军的敬意,最后那个标准神风自杀式俯冲,简直能把小日本的战斗欲给燃烧起来!说是反战,却总在体现皇军的勇猛;说是反战,却无时不在提醒着人们-像男主这样舍国家为小家的战士是多么英雄无比。明明军魂附体,但片子却拍得走心,也确实挺感人,捶胸为何我们拍不出! 3星推荐

17分钟前
  • 诸葛诺
  • 还行

这应该是一部反战电影。战争的残酷,更加突显了和平的重要。为了家人想要活下去,不管是死了也好,转生也罢,都要回到你的身边。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话语已然是爱的告白。结尾戛然而止,多么决绝与壮烈。时代和人们的价值观都改变的了现代社会——今天的日本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未曾停止自省的国度。

19分钟前
  • 条理性
  • 推荐

整体尚可,空战场景没有过分摆布,CG图像差了点。

23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如果不能从战争的残酷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口口声声说要消灭日本,这种除了愚昧真找不出什么词可以形容。二战留下的不应该是国与国之间的仇恨,更不应该用胜利或者失败来形容结果,和平和对生命的珍视才是战争留下来最宝贵的财富。

24分钟前
  • Gougo
  • 力荐

虽然是个讲述神风特工队和抗战的影片 但是主角是个反对军国主义思想的人 我一个人死了对国家来讲虽然并没有什么 但是对于我的家人 我的妻儿来讲 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死并不困难 困难的是要想办法活下去 天才的飞行员 总是幸存下来 无能能敌 但是当他选择死亡的时候 便是真的死亡

27分钟前
  • 力荐

为什么告诉年轻人战争的残酷而热爱和平就不是反省呢,为什么内战都可以拿出来讲对方的人性面,二战就不可以呢。桥爪、新井、染谷、井上奉献了看到现在的最佳演技,还有夏八木爷爷的告别作,人家可以称为传奇的东西还在继续,我们也做出点可以称为传奇的实事好么

30分钟前
  • laflor
  • 还行

日本近年来越来越聪明了,涉及二战不谈立场,只关注个体命运,故意以此淡化政治色彩,所以这种片子上映后两派总是争个不停

34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还行

抛去政治成见,这无疑是部佳作,叙事节奏感情刻画心理描绘都很出彩,导演会煽情,毕竟拍过三丁目。不过本片并不右,主角全片几乎与军国主义精神背道而驰,也不美化战争。理智看片,理智评分。

37分钟前
  • 力荐

“大和魂”后的新时代战争映画

38分钟前
  • xxhhcc
  • 推荐

俩外国人去看了场没字幕的日语电影,默默看哭好几次

42分钟前
  • aleji
  • 推荐

永远的0,可惜我永远无法给出你0,这就是豆瓣的规矩。

46分钟前
  • YangLee
  • 很差

军国主义招魂片,看的痛苦流涕的那些是精神皇国子民么

48分钟前
  • 日行一膳
  • 很差

片名和题材果然成为两大槽点。有条不紊抽丝剥茧的叙事和还算出色的CG加分不少,绝非高喊着“卡桑”撞碎大海,而是为了家人苟且偷生,放弃尊严,由回护小家乃至所有鲜活的生命,见得人性,更见人味儿。到影片的后1/3处,脑中闪过金灿灿的四个大字“托妻献子”,再想到郭德纲老师,便哭不出来了。。。

49分钟前
  • shawnj
  • 推荐

山崎贵的导演功力真是不得小觑,虽然影片和《男人们的大和》类似,爱情加战争的戏码也没什么新鲜,但是整部电影流畅而自然,以战争的大背景聚焦个人的心理斗争,而且日本的特效水平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双眼。喷子们再怎么贬低日本人,贬低他们的电影也改变不了日本电影优秀的现实。

54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电影本身很不错,煽情到位,铺垫也不错。2013看的最后一电影,哭死我了。电影院里哭声一片啊。。。另外瞪谁谁怀孕哭起来真丑

55分钟前
  • 七三
  • 力荐

《永远的0》并不是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政治宣传片,相反却在反思战争,当然也不乏抒情掩盖暧昧之处。创作者切入的叙事视角,是相当精明的。它是一张未完成的拼图,因历史的回溯而全盘皆活,横有后代的抽丝剥茧,纵有前朝的努力发声。生命比战争重要,大片之大,大在如何斡旋历史的书写,使其更具说服力。

5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很多日本人主观地认为我会为轰炸广岛内疚,生活在良心的谴责中,事实上,我为什么要内疚?我亲眼看过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记录片里日本兵用刺刀把胎儿从中国孕妇肚子里挑出来的暴行并不比我向他们扔原子弹仁慈多少,日本人只强调他们挨了原子弹轰炸,却没有想过为什么挨原子弹--保罗·蒂贝茨

60分钟前
  • 玩奶隐北京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