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花瓶

剧情片法国2010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  热拉尔·德帕迪约  法布莱斯·鲁奇尼  嘉莲·维雅  朱迪丝·戈德雷什  杰瑞米·雷乃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剧照

花瓶 剧照 NO.1花瓶 剧照 NO.2花瓶 剧照 NO.3花瓶 剧照 NO.4花瓶 剧照 NO.5花瓶 剧照 NO.6花瓶 剧照 NO.13花瓶 剧照 NO.14花瓶 剧照 NO.15花瓶 剧照 NO.16花瓶 剧照 NO.17花瓶 剧照 NO.18花瓶 剧照 NO.19花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2 06:1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法国,罗伯特(法布莱斯·鲁奇尼 Fabrice Luchini 饰)是一位作风十分独断专行的工厂老板,他不仅对手下的工人们十分严格苛刻,在家庭里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丈夫”。长久以来的压迫令工人们愤怒的呼号声到达了顶峰,他们举行了规模浩大的罢工示威,他们要更少的工作和更多的薪水,还逼迫罗伯特下台。

 长篇影评

 1 ) 花样人生

我又是看了一张海报,连简介也不读就被吸进去。冰雪美人卡特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大鼻子情圣吉哈.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专长神经质小人物的法布西斯.卢奇尼(Fabrice Luchini),颇具谐谑旋风的卡琳.维亚德(Karin Viard),杰莱米.赫尼耶(Jérémie Renier)好像是初见,却极端面熟--他酷似已故香颂巨星克罗德.弗朗索瓦(Claude François)。外带名噪一时《八个美人儿》(Huit Femmes)的帅导演弗朗索瓦.奥宗(François Ozon),如此这般壮阔人马,兼营惊喜与惊吓,哪怕端个势儿,已确保跌宕腾挪,你几乎都立时感应非同小可。

的确,《花瓶》(Potiche)是部很好看的电影,虽然《世界报》(Le Monde)和《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不约而同认为它不够颠覆(guère subversif),如果以《八个美人儿》为佐照的话。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70年代,劳资纷争云涌,老牌制伞厂厂主罗伯特.布如勒(Robert Pujol,法布西斯.卢奇尼饰)处理一起大罢工不当,险丢性命,其阖府上下统一认定只配作“花瓶”的女主人苏珊(卡特琳.德纳芙饰)不得不浮出台面,她出乎意表挽转颓势,荣升大器晚成铁娘子。

奥宗拍片,吸收前辈导演多样风貌,假若侯麦是哲思散文,苏提沉静如诗,戈达尔领衔实验场,特吕弗像情感小说,奥宗就有点类似侦探小说兼话剧。前者表现在他一点一点丢包袱的方式,不动声色,借由人物对话揭启剧烈矛盾,你被暗处的他诱惑着,疑思团转,不知前途何处,又会弯一道惊险弧。此片为例,观者随众角耽搁在疏离小室,根本触不到血腥格斗,仅靠一次次抛面的讯息,获知罗伯特.布如勒遇困,发飙,不服,而恰恰因为形同拘禁无法亲临,观者的不安会逐步升级。儿子罗兰(杰莱米.赫尼耶饰)的婉转身世,也是透过罗伯特和苏珊零碎的对话,泄漏端倪,刺激你的窥私欲。说奥宗有话剧之风,无妨从鲜艳浓厚的画质,镜头里极突出的人物,人物颇夸张的动作和语言得以印证。戏中女子更赢得洋娃娃之誉,德纳芙一头蓬松服顺黄金卷,维亚德干练火辣红短发,苏珊之女茹艾尔(茱迪特.戈德赫齐(Judith Godrèche)饰)瀑纹起迭金发翩翩;贴体裁制,暖色系、呢面、轻绸为主的装束,人人耀目。《花瓶》原本也确为知名话剧,如今可谓良佳改版。但也有评论认为奥宗过度局限于后方家庭,一笔带过火线之剑弩,喜剧效果虽显然,时代创痛轻描淡写,实属“突破”不足。

我看片,其实不过好奇老戏精们怎样斗戏,最意外这次法布西斯.卢奇尼居然演大老板。他一般主攻中产阶级及下,与富贵花德纳芙全然无涉,现在却正面开火了,大呼小叫,激愤刻薄,明谋暗算,半遮半开养外室,非得闹到要离婚,讨求与老婆同床获首肯时孩儿气一笑,低眉乖眼靠向她颈窝,方才恢复点常态。卢奇尼角色大变身,气场腾升,绝对是个看点。

德帕迪约呢,这是他与德纳芙第七度合作了,自《最后一班地铁》(La Dernière Métro),三十年云烟 已逝 。那出手挽手的开放结局之后,但凡他俩同时出镜,总好像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的延续,两人真的很登对扮“老情儿”。无独有偶,他在《花瓶》里饰演的莫里斯.巴邦(Morice Babin)也是“革命”领袖,倾慕的苏珊偏偏也是有夫之妇。老德近年发福,戏路咋呼,貌似移动的巨冬菇,喜剧范儿十足。然而别忘了大鼻子情圣的凯撒奖演技,还有一把低沉深情嗓音,虽能轻易为《花瓶》贡献几次笑料,他事实上常常延时喜味的迸进。小轿车中黯然道别,咖啡厅前苦苦含情,一见到苏珊,巴邦大爷即水准失衡,忧伤的背景音乐烘托着标识他们性格的问答,男:你怎么这么理智(Comme c'est raisonable),女:我们都不年轻了呀(C'est notre âge)。苏珊无法回应莫里斯,德纳芙、德帕迪约之间痴缠戏码还得继续下去,她终究,还不够爱他。

此次的德纳芙,自是核心中的核心。习惯了她那打上生人勿近标签的美丽优雅,我在她的苏珊身上,感到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也许可以称之为“可爱”吧。以我的思维定势,我毫不怀疑苏珊能找到营救丈夫的法子,可她情逗巴邦时含嗔半羞、电眼那么一轮,十足小女儿娇憨,看得我一怔。她和工会代表谈判,四两拨千斤化散戾气为暖气,过程仿如在厨房里收理盘碟、削胡萝卜似自洽、自信,而她温柔而了解的笑容,毫无芥蒂,像春风杨柳,使人无力招架。这苒弱的新女主,上任前草拟发言稿,她不要称呼 “先生们”(Messieurs),改用“朋友们”(Mes amis),说自己,她不说“我不过区区女子”(Je ne suis qu'une femme),坦荡荡改为“没错我是个女人”(oui je suis une femme)附书“但是”提出与男权平等或更优的固业大计。她美而不带杀伤,柔软而秉以坚持,婉静而头脑清醒。她不时在记事簿上速写几行小诗,只不过粉饰单调主妇生涯吗?我看未必,她有一份乐观、纯真,总能提拨对象更好的一面,在物,升华成诵,对人,化敌为友。

特吕弗评价德纳芙是个可以盛放各种花的花瓶(un vase dans lequel on peut mettre toutes les fleurs),你也无妨说,她是多色系的干燥花。奥宗相当配合为她定制两支老香颂,《今晚带我起舞》(Emmène-moi danser ce soir)描刻思妇心境,片末《多美啊,生活》(C'est beau la vie)则流露珍存惜福,点滴展望。我深深动衷于她吟唱拂过金发的微风、地平线上的夕阳、歌里偶得几个字、那些差点失去、那些重新拥有。戏里,罗伯特彻底服输,戏外,《费加罗报》提议向德纳芙起立致敬。两个我都同意。


Emmène-moi danser ce soir原声:http://www.youtube.com/watch?v=KqBCzbg3iUQ

德纳芙演唱 C'est beau la vie:http://www.francois-ozon.com/fr/accueil-infos/131-potiche/246-potiche-musique,点击粉色播放器。

 2 ) 花瓶

好多人说《花瓶》比《泳池情杀案》好,说《泳池情杀案》只是提到了女性内心的抗争和自我觉醒,而《花瓶》则直接点出了女性在职场过程中会碰到啥并如何应对去向更高的地位迈出,这是有实际行动力的付出的。但我则更偏爱后者,理由很简单,对于一个被封闭了许久的物质而言,冲破封印的内生动力和能量的给予要在冲破封印之后如何去改变这个封印的内生动力和能量要强的多,所以我忠爱后者。

当然,《花瓶》也很好,好在凯瑟琳用非常幽默以及恰到好处的表演去呈现了富帅奶的进退和意识追求,把一些小三小四小五、乱伦、女儿和丈夫把她当花瓶、股权之争等我们可能要想各种番和设计的东西都用幽默的方式给提及并化解了,但这种处理方式确实也就达成了点点连线,其实让观众不再关注到底他们家发生了啥,而只关心凯瑟琳从此以后自己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当然这里还小提了一下女性的生育权,当然也只是点到即止,难怪Ozon最后要用《花容月貌》单独来讲讲女性的性权利,哈哈哈,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Ozon自我的进步也在作品中呈现的一览无余。

 3 ) 让妈妈来拯救世界吧

法国电影《花瓶》(中文又译《傀儡》)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77年法国北方圣·古都勒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里,身为富有的大资本家的妻子,由凯瑟琳·德纳芙扮演的普若夫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的角色。健身,料理家庭琐事,喜欢美食与厨房,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脾气暴躁且霸道刚愎的丈夫忍耐顺从,虽然六十多岁还依然保持着优雅的风度和美丽,过着富足的受人尊敬的名媛生活,但是儿子和丈夫的关系恶劣,女儿的婚姻关系也即将破裂,就连丈夫都公开声称她就是一个花瓶,告诫她不要进厨房,因为厨房是女佣的位置,不要去酒吧,因为那里也不适合她去,这让普若夫人感到烦恼,找不到生活的位置,没有价值感的存在了几十年,工厂是她父亲开办的,是当年她陪嫁时候的礼物,但是现在她却完全没有发言权,这一切只因为她是女人,女人的位置在家里。直到有一天,工厂的工人开始闹罢工,丈夫被气得旧疾复发住了医院,普若夫人在这个花瓶在危难时刻被从家里搬到了厂里,了出来暂时代替厂长的位置摆设一下,世界于是开始有了变化……
 
故事里所有的情节说起来其实哪一个都不轻松——罢工,谈判,男人乱搞,女人出轨,私生子,乱伦,儿女的背叛,公司内部斗争,政治竞选等等,这些都是严肃的,让人容易剑拔弩张的事情,但令人惊讶的是,观赏这部电影的一个多小时,却是一个令观众十分愉悦,忍俊不禁的过程,不仅仅如此,片中大量揉进的七十年代的时尚流行元素,经典音乐,以及镜头温暖的色彩,都给电影加入了梦幻的色彩。然而如果你以为它只是一个拿政治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讽刺一下,逗大家乐一乐的肤浅的电影,那么你又错了,当剧中的人物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1968年,法国五月革命里学生们在围墙上写下的那些著名的口号的时候,我的鼻子突然酸了一下,当电影中,儿子说“家长制已经结束了,过时了,我不想做一个反动的工厂主,我讨厌人剥削人”的时候,敏锐的观众会发现,导演弗朗索瓦·欧蓉其实并不是借此片来展示资产阶级小资的生活情调,相反,他对社会和生活有着更深刻的反思,虽不高声喊,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彻底的离经叛道者。

同样的一个故事,英国人会把它讲得冷酷和绝望,玩世不恭,美国人会变成豪气冲天的励志片。而只有法国人才擅长运用这么举重若轻的方式来探讨这么严肃的问题,他们可以把各种人性里冷酷自私的不美好的一面既真实的展现出来,又让你看完电影后心中有充满轻松的温暖的希望。我一直觉得这是法国电影人非常令人佩服的一点,也是他们独特的诠释世界的方式。而导演弗朗索瓦·欧蓉则更是此种的高手,在电影中,他所塑造的普若夫人让人觉得特别有趣,特别有说服力,让人忍不住的去爱戴。普若夫人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完全传统的女性形象,但是随着电影慢慢的展开,我们发现她不仅早早就出轨,还和别人生了私生子,而且还很有管理天分,处理问题不慌不忙,淡定自如,总有自己的一套和办法,真正掌握了工厂的大权之后,也依然是一副一派天真,优哉游哉的优雅的模样。她喜欢漂亮男人,也不会约束自己,但是对儿女们极好,原谅他们所有的过错,对工人也体贴讲道理,总是用轻松幽默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相比之下,父权的代表形象普若先生则生硬霸道,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动不动还要挥拳头,不仅仅是对女性不尊重,对自己的儿子,女儿,对自己的工人也同样的不尊重。我想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感受,有时候爸爸搞砸的事情,其实最后是无所不能的妈妈来解决的。导演显然对这父权的家长制社会深深的厌恶,他更像电影中儿子的角色,认为“爸爸们把世界搞砸了”, “有时候爸爸搞砸得事,是妈妈最终解决了一切。”,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欧蓉则更是干脆借自己的电影表达了“妈比爹靠谱,干脆把爸爸撵回家去,让妈妈来领导世界吧”的愿望。虽然在电影的最后,欧蓉让父亲最后夺回了工厂的领导权,但是却让妈妈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好久不见凯瑟琳·德纳芙,已经是祖母级的人物,再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却还是那样的让人目不转睛。如果换做别的女人,在这个年龄还勾引卡车司机,只会让人觉得可怜和恶心,但是德纳芙那宛如天真少女般的眼神,却只会让人莞尔一笑。如果这是我们的妈妈,那么你只会为她的魅力而倾倒和骄傲,为她的强大却不失温柔的母性所折服。只有那些首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坦然的去追求面,且有能力去做到的母亲,才真正能够为儿女们撑起一片天空。
“今天我的梦想是,撑起一把打伞,保护我周围的人们!为你们提供庇护,让你们得到关爱,因为你们都还只是孩子,我的孩子。为了你们,这就是我想最终成为的:妈妈。”在电影的最后,普若夫人对她的选民们发表演讲,那一刻,我回忆起童年时那无所不能的母亲,想到小时候,有什么困难就丢给妈妈,你从来不知道妈妈是怎么干的,但是她就是神奇的把它们都解决了,屋子变干净了,破了的衣服整齐的缝上了,又开始有早餐吃了,无论是多么乱糟糟的地方,妈妈来过了,一切就变得井井有条了……。于是也情不自禁的想象了一下,由爸爸们掌握的世界是这样的粗暴和冷酷,也许,重回妈妈的怀抱,也是个不错的建议。如果不能而这并非是因为什么女权主义,只不过因为面对这复杂的世界,我也想只做个简单的孩子,让温柔强大,万能的妈妈来处理这一切。

 4 ) 吐槽

1、真看不出来是2010年的片子,虽说内容讲的是70年代,衣着是70年代,但那做派也是70年代,这一点也不知道是该表扬还是惊奇。

2、法国女人披在肩上的针织衫果然就是不掉哈,它怎么就能不掉呢?

3、法国的男女关系以及婚姻关系真是有趣,从大小仲马、巴尔扎克各种人的作品中都能看出这一点,一直觉得厉害啊,真的假的啊~~~现在看来还是真的。

4、德帕迪约是怎么胖成这样的?岁月都对他做了什么?他对自己都做了什么?

 5 ) 花瓶|法版天龙八部

花瓶|法版天龙八部

故事里头的师奶,好像平时就是跑跑步,写写诗,做做饭什么的。

家庭条件优渥,老公好像很有钱,但感觉不怎么着调,观众都能看出来的花花肠子,师奶愣是视而不见。

话说,这位“王爷”,也是秘书让他做事,他能直接脱裤子的,指望他能守夫道,可能确实难于母猪上树。

这师奶和秘书之间的一番交流,感觉这“王爷”,彩旗插的可不是一处。

比如,当“王爷”知道自家的儿子和别人家的闺女好上的时候,反应是这个样子的。

要说师奶啥都不明白,这就有点扯了。

遥想当年,师奶也是颜值在线的大美人。

接下来的桥段,《天龙八部》里头基本介绍过了。

师奶鼓励自己的孩子,大胆去追吧,毕竟你和“王爷”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这“王爷”是遭受了事业、家庭的双重暴击,关键时候,还得师奶出马,搞定前男友,执掌企业才算解决了“危机”。

然而,“王爷”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当他知道了师奶的小秘密,第一反应可没“王爷”那么激烈,绿就绿了,顺带解决了自家“儿子”和自家“女儿”的不伦之恋,蛮好。

关键问题,这事儿,还可以利用一下。

“王爷”找到了连襟,威逼利诱之下,要连襟帮他夺回公司。

也是,家庭没了,夺回事业也是好的。

此时的师奶,还在担心公司的将来,没曾想,屁股还没坐热,竟然被自己的老公和前男友联手搞了出去。

师奶毕竟是师奶,商战这一套,还没玩好。

然而,事情就这么轻易结束吗?

师奶这么多年的“花瓶”,其实也不是白当的。

如此一部“女权”的电影,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剧中的这些“渣男”。

故事还是挺有趣的,不经意中总是会调侃一下。

最最关键的问题是,老外也会问——你幸福吗。

 6 ) 一场温柔的革命

一开场,晨跑的情结就觉得“矫情”的要死.
果然越往后看,越是这种调调。
就是把舞台剧搬上了银幕的感觉!
这种表演形势直接导致,在没有任何桥段的时候,依然能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喜剧色彩。
非常有趣!

大明星的作用自不用说,各个响当当。
最吸引我的还是扮演普若先生Fabrice Luchini,可能是因为是反面人物吧。
他在里边可以尽情的“玩耍”,看着他玩,就跟着开心。

看到一半,才知道这片子非一般的故事片、喜剧,是个典型的女权主义电影。
时代特点——七十年代末。
女主人身份性格特点——养尊处优的家庭主妇、心有不满处处忍让。
加上之后,她为形势所迫,走出家门,管理工厂、选择离婚、参加竞选,等一步步的发展......处处透着女权主义的影子。
最典型的一幕是,被女儿背叛后,两人在办公室交谈的一幕,一个退缩一个勇敢,是两种女性价值观的对撞。
到这里,才觉得这部戏选定的基调别有深意。
用轻松诙谐的口吻告诉观众,女权运动不是与男权的对抗,它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
改变可以自然而然的发生,不一定非要革谁的命!

看完电影,我才知道名字叫“花瓶”,怪不得!
“花瓶已不再原来的架子上”,花瓶不再是花瓶。

 短评

开始时Catherine Deneuve 看到小松鼠等小动物之后拿出黑色小本子,我当时竟然以为她要发微博!

6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完全女权主义啊。风格好像又回到90年代后期的感觉。港版译名是有多囧!!!

10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11分钟前
  • 还行

男同性恋导演大多女性主义者。

12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上海影城

13分钟前
  • 南团
  • 推荐

70年代女权,法式传统喜剧,欧容除却了沙滩和密室带来新的可能性。噱头和政治讽喻的微妙平衡,性观念的轻巧介入,甚至还有德纳芙和雨伞这样的致敬小细节。女权政治的严肃话题被举重若轻,欧容近年来最漂亮的作品。

17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还是《花瓶》这个名字贴切,非常有讽刺意味。复古的服装与女权。通篇的小幽默,以及各种有趣的对白,轻松的法式小品。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德纳芙与雨伞,德纳芙与资产阶级,德纳芙与德帕迪约,所有关于德纳芙曾经的一切都被有趣的塞进这个电影,该称作关于德纳芙的一切吧~峰回路转的作品,不到最后不知道导演到底想干嘛,讽刺却不单纯讽刺,抒情却不单纯抒情,当你觉得他也许野心很大后,却发现,他还是那个欧荣

2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女性当自强!

24分钟前
  • Louis
  • 推荐

Très bien

28分钟前
  • 小乙
  • 还行

说实话我只对摄影喜欢,或许是题材的缘故。

31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得活出自己的样子

35分钟前
  • Tina_L
  • 还行

看到一半就拍案叫绝!凯瑟琳德纳芙的各种梗都运用得精巧有趣,讽刺很犀利但总体还是幽默开朗的,电影主题和托德海因斯的《远离天堂》遥相呼应都是复古+女权+贵妇生活,一个幽暗一个明丽,简直秒极了。最近连续看了几部欧容的电影都喜欢到不行,跪求全套资源!

3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这些老搭档啊,一配就是几十年

40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花瓶》(Potiche)是一部“向女性主义致敬”的轻喜剧故事片,令人振奋地论证女性风格能带来更强大的领导力。画面色彩浓艳,人物装扮复古而华丽,台词和表演谐谑却不肤浅,观赏性很强。

42分钟前
  • 女权之声
  • 还行

德纳芙的个人秀,复古、轻松。

43分钟前
  • 胖胖
  • 还行

CD太可爱了

44分钟前
  • |
  • 推荐

复古法式小品剧。

47分钟前
  • 人类学科研究员
  • 推荐

和前几天看的达格南制造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不甘当花瓶的女人,要有所作为的女性,都是追求

50分钟前
  • 井戒
  • 推荐

D+/ 《瑟堡雨伞》后传混搭法式《华盛顿邮报》前传既视感。尽管整体还是太像第二波性平运动样板戏也依然有不少段落拍得激情澎湃浪漫恣肆。然而换个角度审视也是欧容诸多局限集中体现的作品。长片打卡完毕√

5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