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苹果

剧情片大陆2007

主演:梁家辉,佟大为,范冰冰,金燕玲,曾美慧孜

导演:李玉

 剧照

苹果 剧照 NO.1苹果 剧照 NO.2苹果 剧照 NO.3苹果 剧照 NO.4苹果 剧照 NO.5苹果 剧照 NO.6苹果 剧照 NO.13苹果 剧照 NO.14苹果 剧照 NO.15苹果 剧照 NO.16苹果 剧照 NO.17苹果 剧照 NO.18苹果 剧照 NO.19苹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00:59

详细剧情

  刘苹果(范冰冰饰)在北京一家洗脚城里做按摩妹,丈夫安坤(佟大为饰)是负责清洗高楼落地窗的工人,二人生活贫困,却相亲相爱。
  洗脚城老板林东(梁家辉饰)是个好色的港商,时常找不同小姐满足生理需要。老婆王梅(金燕玲饰)不能生育,经营一家美容院,两人感情冷淡。
  一日刘苹果的好友小妹因为得罪客人而被开除,二人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混乱的苹果误打误撞走到一间足浴客房,正好是林东的休息室,二人发生关系,却被正在刷窗的安坤看到。
  安坤欲借此敲诈林东,并前去找王梅谈判,愤怒的王梅要林东也尝尝“戴绿帽”的滋味,于是与安坤发生关系。
  而在这时,一个更大的变故产生。苹果怀孕了,而到底谁才是这个孩子的父亲成了林东与安坤赌博的筹码,四人签订协议,如果是林东的骨肉,他将给二人十二万元的补偿费,而如果是安坤的,则双方互不相欠......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关于女性命运的电影

其实这个电影值得8分,有人说有人说lost in Beijing这个名字取得太大了,确实,“苹果”跟电影更贴合。但另一方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确实能管中窥豹看见北京,可以看见这座城市拥挤的人潮、流动的金钱和欲望,也可以看见女性在其中的处境。

我认为,在两个男性在天台为了苹果肚子里的儿子进行交易时,那个在高楼边上突然消失的女性才是整个电影的“题眼”——那个突然消失的女性在男性的丑陋交易中沉默地经过,然后纵身一跃。两位男主往楼下看的时候,下面什么也没有,她消失在城市的血盆大口中,丝毫引不起城市任何一点波澜。

其实这个场景有一点超现实的意味,我非常喜欢一个电影里有一点这种超现实意味的场景,它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在唱着这个电影真正想说的东西。就比如去年那部《平原上的夏洛克》,里面有一段房顶漏雨积水养金鱼,非常浪漫,呼应了那个电影里那种浪漫主义的朴素道德。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也非常重要:电影最后,老板娘拉起拉苹果的手,苹果从警惕到接受,到两人突然一起痛哭起来。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实际上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这个名字叫“苹果”的主角,在影片中被当作换钱的工具、生儿子的工具(注意,不是生女儿,因为在电影中儿子是被期待的)。

她实际上就是遭到了老板的强奸,紧接着又遭到了丈夫的强奸,没错,婚内强奸也是强奸。但如同大多数女性一样,她实际上没有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被老板强奸之后,她仅仅是想保住自己的工作而已,但她的丈夫却把这件事当成了赚钱的机会,并且在跟老板娘要钱的过程中还实现了一次肉体出轨。后来女主角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女主角往后的生活就可以说是一边被丈夫瞒着出轨;一边辛苦地怀孕生子,生出来的孩子被卖给了老板。实际上女主和孩子都被当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后来丈夫后悔把自己孩子卖了,把孩子抢走了,如果是个女儿的话估计也不会抢吧(不过如果是个女儿老板可能也不会想要)【摊手】可以说这个电影展现了从出生到婚后的女性命运。

曾美慧孜真的太适合这种角色了,感觉现在很少有这种气质的演员了,记得周冬雨也演过一个杀马特的角色,但那种“我不属于这个角色”的感觉一直在往外冒,而曾美慧孜就是长在底层的角色里,让你以为她就是那个身份那个角色。

 2 ) 关于苹果或迷失北京的,有的没的。

我不是爱写字的人,写《迷失北京》也不是我计划中的文。我的字不值钱,不过能劳我在凌晨拿冻僵的手打字也足够说明这影片在我心中的地位了。难道今年没有另一部电影打动我到这种程度的么……应该也不是。如果没有最后金燕玲和范冰冰的那场“执手相看泪眼”和那个结局,我也不会打这么多字。我是李玉的粉丝,我看了这片子十分钟的时候就这么说了,现在,我要为她鼓掌,即使,掌声更多是源自我对《红颜》的喜爱。
现在看我当初在豆瓣上给《红颜》的标注,是“中国女性电影之杰作啊杰作啊杰作^ 整个05年最好的中国电影”,我现在依然没有改变看法,毫无疑问的,它比孔雀要好,即使在我这个主要看摄影的人看来(当然单论摄影孔雀超强)。
其实红颜的情节我都快淡忘了,但是其中人物的设定却记忆尤新,片中3个主要女性角色,都是与男人分离而独立生活着,死了,离开了,背叛了。主线中直接描写的男性角色也是让人失望的,靠不住的,无法让人依赖的,只是作为男性生物而存在。唯一一个正面表现的异性,是她自己的孩子,代表着男人原始的纯真。同期恰好我又看了同样很优秀的《天浴》,同样唯一的正面男性角色也不是个典型的完整男人……我对这样的女性电影人物设定印象深刻。不过我并不是要在这讲述《红颜》有多好,只是借此审视《苹果》中的人物设定。
与大多数人一样的看法,我也觉得苹果这四个人的塑造不够成功,故事的魅力远大于人物,因而显得通俗(贬义?不是。),震撼的力量也不够深度。无论是剧本原因或者表演功力,梁家辉的老板角色最丰满,最令人信服。佟大为其次,范冰冰再次──但是这个角色本身是很值得挖掘,只是太含蓄,以至于男人不易理解……我觉得金燕玲的角色出彩,可惜完全为推动情节存在,不过她的行为还是合理的,不信你去看《画皮》中郑少秋的台词“我老婆不生,这一不生,凡事就做不了主呐。”
所以,整部片子,观众首先接受了梁家辉(他嫖娼之类的行为后段也没有描写,全部是展现其好的一面),其次,突然转变其后夺子的佟大为也得到了原谅,总之,后端男性的戏份更为引人关注(要我说前段2个女人也不够突出),而两个女人的戏份和戏剧冲突明显拍得不够出色。不过动动脑筋就看得懂,两男人为了钱,孩子,老婆从头打到尾,两女人在男人面前,一个叫对方姐,一个叫对方来保养皮肤,背着男人她们也争,不过也就是有一次明说,一次动手,为的,还不是男人。娘亲,导演的女性态度这就还不明显了么?你还真以为这就是法制周报视频版了啊?
然而导演也担心自己的叙述手法太侧面,态度太隐患,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场两女人由对抗到携手的长长哭戏。这一握也促成了苹果的转变(虽然我觉得给的支撑依然不够),最后才走向独立──也算是延续了《红颜》的结局。
正是有了最后的十分钟,《苹果》才完整,,但是这结局比起《钢琴课》那海中的一蹬所代表的决绝与新生远远不及,最后的煎蛋也体现了其中国女性的特质与一点纠结。
整体上这片子的缺点都与上述情况一脉相承,即故事太抢眼,主题反倒游离而不明显。由于我太懒……不赘述了。故我是被这片子弄得心里极堵──与“不签字致死”那可怜男子造成的程度相当──也还是不能给予这电影太高评价。不过豆瓣的5星是要给的了──我水平低,5星早泛滥了。

可是,为了李玉的视角,我还是要鼓掌──似乎是豆瓣上另一人的原话。


照例还是要说点技术话题……
1,摄影。大家看出来,这次王昱玩的是虚焦……虚焦不是脱焦……这么个虚法是很有特色,技巧要求也很高,不是大师玩不出来……不过,我觉着把,这在大荧幕上看就太累了吧,不是近视眼也晕死了。其实这还是比当初晃《苏州河》的时候好多了。大师有时候就爱炫技……你整那段主观视点,看着是挺爽,不过突兀了点吧。
骂这摄影烂的人,你们都是科班出生的好学生……如果不知道王昱是谁,不麻烦你们去查百度,怕你们不认识昱字。我举几个他摄影的片子吧。《苏州河》,晃吧?之后的《紫蝴蝶》也是他。《非常夏日》这个也是,不知道这片子的可以去国色的BLOG上找,有他晃出来的露点镜头哦。还有,完全不晃的两部摄影神级作品,《德拉姆》和《吴清源》。
2,这片子本来叫迷失北京,片中有许多关于北京的意象,我认为,出现得太刻意了,不成功。整个北京设置都不成功。这点比红颜又差了些……所以说这故事就像个社会新闻呢,环境失败。
3,床戏,范冰冰的床戏演得非常好,绝对是大陆影后级,如果她没拿影后,那也是因为国内删减了床戏……你看两段床戏的3,4个表情,心态拿捏的也太好了吧!所以说表演是从实践中来诶……

刚去MTIME网,恰好看到李玉的访谈,发现她长得也还不错嘛!算是女性导演中不错的了。

另外插播女性向新闻一条,“获奖时感谢同性恋伴侣 福斯特自爆性向震惊好莱坞”
  据美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日前,好莱坞女星茱迪·福斯特在获颁最佳领导奖(Sherry Lansing Leadership Award)时公开致词感谢自己近20年的同性伴侣西德妮·伯纳德Cydney Bernard,此举给整个好莱坞带来不小的冲击。
 
  在美国权威娱乐杂志《好莱坞记者》举办的第16届“娱乐界100女性”早餐宴会上,奥斯卡双料影后茱迪·福斯特上台领奖并公开致词感谢西德妮:“感谢我美丽的西德妮支持我走过这些日子,不论是挫败的还是风光的。”


我欠了那么多片说拉没拉……来写这个,罪过罪过。

那,最后,难得发文,把此文献给
ConnieNeverDies
以及,
我姐。

 3 ) 轻易泛滥的温情--------我不喜欢《苹果》的原因


轻易泛滥的温情
  --------我不喜欢《苹果》的原因


又名《迷失北京》。Lost in Beijing是个好名字,但不一定就适合这部电影。把这个名字安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上都比这合适。故事的主角是苹果,导演也是这么以为的。但实际上影片把视角和感情全放在了林老板身上,甚至林太太都比苹果要饱满。至于佟大为演的安昆,可以说是失败了,也许是编剧的原因,也许是导演的原因,也许是演员的原因。

一、 激情戏存在的必要 -------屁股为什么频频暴露
全片有很多裸露镜头,其中林老板强暴苹果的那组是拍的最好的,尤其是林老板提着裤子冲到窗前骂安昆的样子。我们注意到无论是第一组苹果下班回到家和安昆在浴室里的那组激情戏还是林老板强暴苹果的场景,以及安昆发现后在家里报复性地对待苹果的镜头,镜头全都刻意对准了男方的屁股。说实话佟大为的屁股并不好看,如果将之解释为导演寻求新暴露镜头视角的尝试倒未尝不可,大抵人们看女人的裸体看腻了,很多人想知道男人是什么样子的。但历史上的裸露镜头之所以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女人,是因为女人确实比男人要好看。从美学角度出发,女裸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如果非要男裸,那我想无论如何也应该集中在胸大肌、腹肌、锁骨、后背等处。那么,导演刻意暴露屁股的原因(并且是很委琐的丑陋的暴露)无非就是,展现此时男人的性丑恶。所以我觉得林老板强暴那组镜头拍的好,就是因为那时露屁股很合适。第三组安昆的屁股露得也还算合适,因为那时他是憋着气报复性的性行为。相反,我不喜欢第一组浴室激情戏,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充分相信导演的人品,他肯定不是在拍三级片。该组镜头在全片的开头,先声夺人。先声夺人的如《春光乍泄》,为了表示“两个人爱到极至尽头”,如《蓝宇》,为了展现两个人一开始纯粹的交易关系。那么本片呢?这一组镜头存在的意义在我看来是展现小两口贫贱却幸福的生活。展现贫贱却幸福的生活用的着那么长的激情戏吗?还毫无美感。所以我觉得有点过,成了为暴露而暴露。白花花一片杵在那里,找不到着落。

二 对林老板莫名其妙的温情
林老板基本定位绝对不是禽兽,尽管强暴女人的男的一般都被定位为禽兽,但导演就是有本事把这个禽兽弄成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很有魅力的好男人。
这种偏向一开始就显现无疑:我们知道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小姐的背影,这位酷似学生妹的小姐把观众引向了开房嫖娼的林老板,而林老板却因为这位小姐太势利没情趣而走掉了。接着镜头对准了开车的林老板的侧脸,很近。我们知道一般这种镜头的作用是表现人物的细腻内心,加上渐渐拉开的北京高架桥大镜头和煽情的背景音乐,此刻我们感觉到的是林老板寂寞的心情和满心的情趣被打乱的失落。从此我认定,这是个有深度的人,不是一个一般的嫖客,他嫖娼是有讲究的,是有情可原的,甚至到了他强奸苹果,我都没觉得他可耻,只觉得他处处粘花,怜香惜玉。更不用说他后来尊重妻子,善待孕妇,疼爱孩子,这些后述。
林老板莫名其妙的转变:就因为一个孩子?
电影前半段除了前述温情外,林老板基本是个恶棍形象。尤其苹果找他谈时他在车上撂下这么句话:你不是后来也很爽吗。这应该是标准的恶棍的话了吧。后来渐渐就不对了,林老板开始提着补品去看望苹果,和安昆的关系虽说不上好但貌似还很有趣,影片开始转入喜剧。而且我们注意,从此之后再没有激情裸露镜头,甚至当苹果发现孩子的真相后扑到林老板怀里,他们俩后事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导演回避了,不拍了,我们看到的只是林老板十分可爱地拍着苹果说没事的没事的。而此时,安昆已经成了个十足的恶棍。而且看到后来我们发现林老板果然很有情趣,他会带领员工十分有趣地跳舞,他还很信菩萨,他拜佛的虔诚简直可以用性感来形容。此外他和妻子的感情还很好,虽然常常开房嫖娼,但和结婚十几年的妻子相敬如宾,根据影片显示,两人大概是一起从广东来北京的,时常拿广东话交流。他俯在苹果身上听胎儿的声音的样子,他看到新生婴儿的激动样子,他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时候的惊慌失措的落寞样子,我快爱上这个林老板了。导演是不是也想让苹果爱上他?

三 安昆:谁让你成了这个样子
安昆是一个很典型的形象,来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就是“蜘蛛人”,吊在大厦上擦玻璃。性格直露,有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活的比较幸福,当然也梦想发财,所以才讹上林老板。从影片的种种迹象看,他一开始是想出口恶气,这从他使坏吊林老板洗脚房的牌子和与林太太通奸可以看出来。关于他与林太太通奸,我实在不能给它得出一个合理性解释,下文再述。但是后来他一步步变成一个恶棍,这个转变从他贿赂医生改血型时开始确定。一个外来务工的穷小子,想抓住这个发财的机会,从而出卖了自己的孩子和人品,但同时又赶到自责和耻辱,内心矛盾复杂,心理压力巨大,这些如此有戏的着眼点,影片并没有表现出来,我只是知道他应该这样的,但佟大为演出来不是这样的。他好时很好,坏时极坏,到最后让我痛恨到极致。一个本来与人无害的受害者,就这样被导演糟蹋了。而且还和徐娘半老的林太太一而再再而三,实在无法理解。

四 苹果从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变成个傻缺
范冰冰演得很好,虽然我一直不喜欢她,但是本片她表现出色,将佟大为比了下去。可以说前半部分苹果这个角色处理得很好,很有性格,立体感很强。但自从与林老板签了合同,苹果开始失语,成了个一心怀孕的孕妇,不再说话。导演总是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偶尔有感情波动,全都是向着林老板,或者和林太太和好,挚手痛哭。这让我想起《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斯琴高娃扮演的姨妈活灵活现,到后半段却始终没一句台词,主角的位置让给了赵薇。这或许是导演的刻意安排,但让我感觉很不爽。而在本片中,这决不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基本可以认定为导演为了表现苹果善良而失误的结果。我就不明白了,对一个强奸自己的人,怎么可以比对自己丈夫还好呢。还真把林老板当恩人了不成。幸亏结尾让苹果聪明了一回,人才两得,成了全剧最大的赢家。但从她在林老板家的表现看,此结尾十分突兀,聪明得过了头。是个十分自鸣得意的结尾。

五 林太太:一个有力度的女人
我实在想不出别的什么词来形容她,她让我惊喜。她第一个露面的镜头是个匆匆而过的侧影,但已基本上可以让人知道是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有钱半老徐娘。但后来她一次次让我惊喜,原来她激动时说话那么可爱,原来她是个甚为有主见的女人,原来她很有思想。当然,她嫉妒,这反而让这个角色更有立体感。只是我不明白,如此一个有阅历的贵妇,怎么会看上一个民工。导演开始搞笑了,第一次主动投怀送报就搞笑,第二次又见面我就惊诧,最后居然还恋恋不舍地给他留新地址。而且,一个如此聪明的女人,怎么就因为一个刘苹果这样的乡下妞和丈夫混到了离婚的地步。她的离开太戏剧化了,导演想创造出一个她离开的结局,就让她离开了。不可理喻的导演。如果争辩说她得到了钱,那她临走时和刘苹果握手依依惜别这段怎么解释,怎么就和刘苹果依依惜别了呢。

六 不可饶恕的温情
林老板想要个孩子,我可以理解,但导演不必这么明显地让梁家辉倾情演绎一个好父亲的形象吧?看梁家辉那卖力样,我都受不了了。既然导演如此偏爱林老板,那影片的名字不如取作《广东人在北京》好了。
林太太最后看上了安昆,虽然“一切皆有可能”一直是我的信条,但是导演你给我一个林太太看上安昆的理由?在“不爱她”上林老板和安昆是一样的,除此之外你再给我个安昆比林老板可爱的理由?
苹果在林老板家和林老板一起照看孩子,宛若恩爱夫妻。但是苹果啊,这个男人是强奸者啊,你的这个孩子就是他强奸你得来的啊!安昆虽然不是个东西,但也不至于在得知真相后对林老板头怀送报吧?
林太太临走主动和苹果握手惜别,刘苹果还被感动得哭得哇哇的,这女人当初可是揪着你的头发摔过你。
全片最可以接受的温情是苹果和安昆这对贫贱夫妻的不离不弃。特别是苹果在安昆发现自己和林老板的事之后对安昆的主动与执著,还让我感动了一阵子。但是后来这个温情彻底没有了。安昆背叛了苹果,苹果抛弃了安昆。

所以,整体上讲这部电影是失败的,它有很多闪光的地方,但毕竟瑜不抵瑕。宗观各个人物,倒是后来死去的那个成了妓女的小姑娘比较出彩,很简练,很有力度,很有存在感。
巴尔扎克将他的小说集取名为《人间喜剧》,我一开始不明白,后来我才知道,这世界上真正的悲剧很少,大部分都是喜剧。借鉴一下,也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个喜剧,尤其当结尾看到林老板和安昆一起狼狈地推车的时候。原来这是个“两个男人被妻子抛弃最后相依为命”的故事啊!
本来还想看看导演怎样体现来京务工人员的疾苦的,看来我浅薄了。

 4 ) 红颜第二章

第一节 喜欢

    李玉的新片有两个版本,连名字都不一样。影院剪辑版叫《苹果》,中正平和。完整版叫《迷失北京》,意识上很危险啊。
    我看的是完整版。
    实在是前一部《红颜》入戏太深,李玉的这一部《迷失北京》在我脑子里自自然然就又和“红颜”的意象紧紧联系。
    在我看来,《迷失北京》就是《红颜》的进化篇。《红颜》讲的是一个女人如何背负破碎的历史,而《迷失北京》讲的是一个女人如何面对残忍的现实。
    为什么会如此喜欢?
    是的,这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随便哪个大众都市情感杂志上的奇情通俗剧,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一股子烟火气。或许可以说成是俗套,可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不能因为要标新立异就要背反现实。
    我喜欢的戏,大概都是这样的:情节很戏剧,表达很现实。所以贾樟柯的电影始终跟我很隔,情节不戏剧倒是其次,主要是为求现实而起用的群众演员让整部电影看起来都像是一篇木偶戏,或者是报告会。
    我的观点:群众演员是破坏戏剧现实的,他们只是个符号,一进入戏剧,就失去了生命。所以终究还是要专业演员来诠释现实。《迷失北京》的演员们完成了这一使命。尽管因为都是大牌,对观众入戏也有一层轻微的阻隔。
    到年终,终于可以有一部国产电影让我看完睡不着觉了。
    《色,戒》是好,可是它太像戏,始终让人不忘自己在幕前端坐,它调动的是观众的脑袋,在深度上尽力挖掘,在质量上尽力细致。而《迷失北京》,它让我背脊发凉,它让我头晕目眩,它让我产生无力感。和鉴赏性观影比起来,我更喜欢这种生理代入性观影。它和那些视觉大片又不一样,因为它传送给我的感觉,从生理流到了意识深处,然后久久停留。
    《迷失北京》是有多种层次的。有女性境遇的层次,有金钱与性爱关系的层次,还有时代发展与人的迷失的层次。
    好戏,即便很悲,也需要笑点来衬托虚妄与荒诞感的。这个戏里面,比如,楼顶上突然消失的女人,王梅勾引安坤的过程,还有林东和几个小姐的几场床戏前奏,甚至开场安坤和刘苹果的洗澡戏。没有这些,电影不会这么好。

第二节 情色

    大陆终于也有了像模像样的情色片了。开头的连续三场交媾戏让我强烈不适应,整个镜头把握都很急促,甚至说混乱。和《红颜》的感觉很不一样。后来一想,《红颜》中的那个四川小镇,和这座飞速发展的大北京城,怎么能比呢?
    《红颜》里面也有露点戏,可是都很静态。而这个里面,每一场激情戏的时间都够长,动作够大,尺度也实在不小。范冰冰其实没露什么,倒是佟大为同学露了好几次美臀,就像当年的梁家辉。而如今的梁家辉,臀无论如何也称不上美了。
    片子一上映,激情戏就被爆炒,然后就给人以跟《色,戒》之风的不良印象。可是,《迷失北京》年初就在柏林电影节放了,而《色,戒》可是在9月的威尼斯才首映的。这时间差多大一节啊。怪就怪在李玉没李安那地位,关节难打通。
    再者,我觉得这片子比《色,戒》更大胆。虽然《色,戒》不但性意识大胆,而且扯到国仇家恨,但那毕竟不是现实题材,在“性”上做的文章基本上也仅限于易先生和王佳芝身上。《迷失北京》却是对准了两对男女之间的“混乱”关系。本来刘苹果和安坤是代表底层的一对,林东和王梅代表新富的一对。然后,由林东疑似强奸刘苹果打头,王梅也引诱上了安坤,两阶层完全交叉到一块。到刘苹果怀孕,由孩子牵线,两对男女简直组成了形式上的一家人。当然,这只是利益之下的虚假团结。
    这样对准金钱与性爱的现实片,并且粗口满天飞,就算修改了五十处,我也好奇竟然能在内地上映。
    可是,我要为李玉鼓掌。

第三节 女性

    李玉最初是做纪录片的,做了很多有关女孩或者女人的纪录片,她要揭示当今女性特别是底层女性的最阴暗最压抑的生活环境。后来,她干脆用剧情片完整表达自己的看法。
    《红颜》已经是一个凄凉的故事,可是至少还有一抹由小勇带来的暖色。而在《迷失北京》,刘苹果的孩子仅仅刚刚出世,并且被拿来做利益交换的工具。于是那么一点暖色也看不到了。《迷失北京》只有寒冷,在北京灰蒙蒙的天空下。
    片子里的人物其实只有两个。
    所有的男人其实都只是一个男人,林东和安坤,阶层地位不一样,可骨子里是一样的。最初,他们在钱上面争执不下,安坤为了钱,林东为了面子。后来,他们又在孩子上做起了文章,安坤还是为了钱,林东却只是想要个孩子。也许,孩子同样也代表了林东的面子。到最后,他们又要争那个孩子,安坤反悔了,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或者面子意识终于觉醒,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卖了换来的钱,终究不能让他心安。
    所有的女人也只是一个女人。在这场男人之间的角逐中,女人当然是受害者。刘苹果从来都好像只是个工具,要么是性爱工具,要么是生财工具。被强奸了,丈夫的第一反应是“脏”;怀孕了,丈夫只是想这个机会怎么把握;到最后终于遂了丈夫的意,丈夫却又心理失衡,发泄当然也落到她身上,她被撕扯,被骂为“婊子”。王梅自称为聪明人,对林东的作风问题,她拿出大局意识小心应对。可是,从她点烟时颤抖的手,从她摔车门时的狠劲的手,从她掌掴刘苹果时疯狂的手,我们知道,她是太聪明了,聪明得连悲哀都要尽力掩藏起来。当安坤找到她要钱时,她说:林东给你带了顶绿帽,你也可以给他戴一顶啊。她要安坤向林东以此种方式复仇,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反抗。她和身处底层的安坤刘苹果一样,都是弱者。
    还有一个女性角色,叫小妹。她只有四场很简单的戏,然而像一个精准的符号,清晰勾勒出一名底层女性的一生。轨迹就是:对客人的揩油行为坚决反抗——利用自己身体的轻微伤害得到想要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手机,也沾沾自喜——彻底滑落向深渊,在《飘摇》的歌声中却说,她想家想妈妈了——被嫖客抢劫杀人,一具冰冷的尸体。
    最后谎言拆穿,刘苹果和王梅坐在床沿,相视落泪。这段可说是全片最煽情的一段。在男人们折腾够了后,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
    鲜明的女性意识渗透在李玉的影像表达中,在此之前,中国电影的这种表达实在是太微弱了。

第四节 迷失

    北京。大城市的背景下,小人物惶然不知去向。
    四个主角,都看不出什么错,都像其他的每一个人,怎么怜悯都不够。
    林东的强奸,算错吗?他说“明明是刘苹果你喝醉了对我采取主动的”,所以这只是一个正常男人而已。即便要孩子只是为了面子,看他抱着孩子的那股陶醉劲,我们也能够体会,他终究是情感的动物。而最后,他撕碎了DNA鉴定单,咬牙切齿地骂:妈的谁都跟我玩阴的。他还带着一班员工跳舞,告诉他们要保持笑脸。在北京,笑脸有多少虚伪,笑起来要费多少力气?他是大老板,也是那样无力。
    安坤卖了老婆卖孩子,算错吗?他是个“蜘蛛人”,成天就在那些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外攀援,没有安全感。而幕墙里面,是大老板坐在高档办公室悠悠然。安坤一定无数次地问:这是为什么?他把握住的机会给他带来的,只是十二万块。十二万,在北京能够做什么?十二万到手,他在床上用钱搭积木,他快乐吗?
    王梅不能生孩子,在林东看来,一定是个错误。他们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王梅于是只能整天做做美容抽抽烟,偶尔钓个安坤这样的小男人来打发空虚感。她在车上含泪对林东说:我一向什么都是听你的,你说什么都对。刘苹果住到家里来看孩子,王梅的心理也失衡到了极点。直到发觉林东偷看刘苹果洗澡,她的情绪终于爆发,上去就是一巴掌。
    刘苹果,是风暴眼,是个沙袋,除了承受,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在男女关系中,她处于弱势。她阶层关系中,她也是弱者。王梅怒了还能打她一下,她却只能抹着脸呆站在那儿。她要承受丈夫的鬼迷心窍,担当发泄对象,如此这般,也还要哄好丈夫,顾全大局。她要承受老板的命令,乃至性要求,她要承受顾客的身体接触,忍而不发,同样要顾全大局。她要承受怀孕,生产,以及孩子下地后的失落感。那是她的孩子,她却失去了控制力。刘苹果整个儿都不明白自己的存在感,北京太大她太小,她站在中间,随着一点风向飘摇。
    你飘啊飘我摇啊摇,无根的野草。
    小妹就是她的同质写照。
    小妹活着时,还有个说说话的。而小妹死后,再没有一点慰藉存在。甚至,小妹会成为她一生的噩梦。

    有一段对北京市民的全景式扫描,充分提示出李玉的记录片前科。每一个人都身处高楼大厦古城宫墙的缝隙中,人的存在感是那么微弱。
    因为人在时代洪流中过于渺小,他们总想抓住一点什么,好让自己有点安全感,能够稳住片刻。可是那个抓住的过程,又过于漫无边际。穷人要抓住票子,富人要抓住位子,男人要抓住面子,女人要抓住男子。

    所有的人都是无根的野草。


今年寒假写的《红颜》影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255167/

 5 ) 有一种电影,真实就好

很多人和我说苹果不好看,说看不到所谓的主题思想,如果每一部电影必须有所表达的话,还说范冰冰腰间有白花花的肥肉,说梁家辉老而弥坚的适合演情色镜头,说尺度真开放,总之就是不好看。

我看了,却要对范冰冰同学有所改观了,之前觉得她做作,看了苹果,却觉得她真会演戏。洗脚城里的洗脚妹,一个专事擦玻璃的老公,两人租住的地方混乱肮脏,她身边的女同事们,有些直接当了妓女。一个好色成性,和多个不同女人睡觉的洗脚城老板,有一个也不是省油的灯的老婆,声色犬马的洗脚城,一群通过洗脚在释放自己潜藏的欲望的人。电影光线昏暗,看起来很有那么一回事。

很真实的场景,洗脚妹被老板强奸,丈夫气急败坏,想敲诈老板未果,结果和老板娘有了关系,之后洗脚妹怀孕,老板希望是他的孩子,于是和丈夫签订协议,如DNA鉴定,孩子为老板所有,丈夫可以得到12万元。两个家庭就这样发生了奇怪的联系。总觉得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影片中有一些看起来很和谐的镜头,应该是和影片揭露的洗脚妹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出入,据说这样一部反应社会底层人卑微生活的片子遭到了极大的批评。呵呵,长此以往,别想看到类似的电影了,都看幸福美满大团圆欣欣向荣天空湛蓝笑脸很甜吧。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意思了,当一部电影都不能说真话的时候,呵。

刘苹果简直就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典型,被老板强暴,老板用2000元和继续工作收买了她,丈夫用10万元卖了她的儿子,她一直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不知道她丈夫是否真的爱她,在得知儿子为他亲生后,为了那10万元,求着医生改了鉴定,内心的痛苦挣扎终究还是败给对金钱的欲望。其实人性本来就是很复杂的,我不觉得安坤的做法缺乏人性,只是说明生活的压力太大,让人无法做出正常的抉择。洗脚城老板对儿子的感情的深厚,也显示了他内心软的一面,有好几个镜头都是他在厨房做菜,居然看起来很有几分安详。当然对于一个纵欲过度的中年男人来说,他压根没资格谈什么感情。

安坤在老板娘怂恿下,绑架了自己的儿子,之后被警察追回,很有意思的一幕,警察和洗脚城老板关系如此亲密,这八成也让光电总局觉得不大对劲吧?事实上所有的娱乐场所如果少了这些背后力量,还能平安无事继续夜夜歌舞升平?最后的最后,刘苹果带着自己的孩子走了。她没有办法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也不能和老板在一起,带着孩子走,应该是她最好的选择。

应该说这就是一部反映了一些人真实生活状态的电影吧?呵呵,真的总是被人诟病,这就是人生的残酷所在了。我宁愿把苹果称为一部好的电影,就在于它没有用惯用伎俩糊弄观众,而是实实在在呈现生活的一些可能,你说谁是注定卑微地为人洗脚捏脚任人调戏,谁又注定就是躺在沙发上舒舒服服让人伺候的呢?洗脚城简直就是社会的浓缩,小人物的迷惘中挣扎,对命运的抗争,对现状的妥协,一些掌控他人的人的跋扈,以及活生生的凌驾,还有潜藏的纠葛。我觉得真实,已经完全足够,事实上这部电影就算不用大牌明星,估计我也会觉得不错,用这几张熟脸大抵是为了增加票房,若从意义上说,三,四张完全陌生的脸来演绎这个故事,也不是不可行的。

只想说一句:有一种电影,真实就好。至于其他等等,个花入个眼吧。

 6 ) 苹果,或迷失北京,不幸的人们是相似的

不像《色·戒》一般藏着掖着,《苹果》的全本倒是很容易看到。大约是制片方明知道全本过不了审查于是跟盗版商达成了某种协议。这个时候的北京,音像店里已经都是全本的《苹果》了。似乎写这样一篇文章,我有必要再去影院看一遍节本的《苹果》,以在版本学的意义上来考察一下。不过我觉得,全本还是更能表达导演的想法,至于Lost in Beijing这个题目的变化,涵义也是满丰富的。后文再说。

先说《苹果》一片的指向。这部片子,从导演李玉来讲,指向的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系统。李玉出身自“东方时空”及新纪录片运动的那批作者,是如今的论述中被归入“第六代”这个范畴的导演之一。作品的风格和主题更接近于第六代早期的作品,明显地我们可以由镜头风格联想到娄烨的《苏州河》,而故事更接近于王超的《安阳婴儿》。同样是对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的关注和叙述,李玉在故事的叙述做的更好,戏剧性的构建和悬念的设置上都已经明显强于第六代早期的作品。而从故事自身来说,我以为,这部影片指向的是同样具有纪录片导演背景的波兰大师基斯洛夫斯基,以及比利时著名导演达内兄弟。这样一个牵涉到道德困境的故事,颇有《十诫》中典型戏剧结构回声的味道;而情节上的安排,不能不让人联想到2005年摘取金棕榈大奖的《孩子》。至于视听风格,除了《苏州河》,更多地也是采取达内式的手持摄影方式,开头对背影的长跟拍还有些《大象》的味道。在这些指向中,李玉导演的诉求其实已经被确立,这是一部面向欧洲艺术电影节的,带有纪实风格和“道德焦虑”电影风格的第六代电影。

说这些是为了进一步分析《苹果》一片。在上一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为《苹果》找到一个进入的途径。正如我们不能把《三峡好人》当成一部现实主义影片来看一样,我们显然需要把《苹果》纳入道德焦虑电影的范畴来进行阅读。对比故事相似的《安阳婴儿》和《孩子》,甚至《十诫》之二,《苹果》设置的道德困境更加强烈。一个产生于“通奸/强奸”的孩子,却在两个家庭之间构成了微妙关系的张力支点。而在孩子和金钱的博弈之中,两个家庭,两对男女各自的选择却成为了整部片子最迷人的段落。一个初看简单的故事开始变的缠绕和复杂,而李玉导演却在106分钟内浓缩了二十集电视剧的内容。看着是一个反映底层生活的东西,说回来却是在性、爱、婚姻、家庭、金钱和传统观念等等层面上的一个深刻的追问和质询。说到这里,故事便不是那么简单了。

而另一个层面的叙述则是城市。关于北京的叙述。影片煞费苦心地展示着各个角度的北京,开头还比较游离,而在影片过半的时候,特别是刘苹果十月怀胎的那一段插曲中,北京的形象才整个建立起来,在这一点上说,Lost in Beijing这个题目还是恰当的;然而在我看来,这样一个故事并非一个北京故事,换句话说,北京这个意象,对于这个故事只是一个风格要素,这样一个故事并非只在北京这个空间才能成立,所以基斯洛夫斯基在《十诫》中刻意地把空间限定在一个住宅区之内。而对于《苹果》来说,或许香港老板和外来打工仔这种同时在高层和底层的人口流动在北京这个空间更为常见,影片对于北京的城市叙述也确实很完整,然而对这部片子来说,意义值得探究,在我看来这便是有点生拼硬凑的嫌疑,或许是苛求,然而我始终觉得,片名叫《苹果》要好过《迷失北京》。

影片的视听语言风格十分的强烈。中景运动镜头,手持摄影,离达内兄弟近一点,包括在用摇镜头代替反打的处理上都很相似;标志性的处理则在于飘忽的焦点,熟悉了好莱坞精致稳定镜头的观众必然会看得很痛苦。然而或许生活就是这样,我总是说好莱坞那些是梦境,而Dogma95那种粗砺的不打光的影像才是现实。可是谁又能正视并喜爱这种现实呢?《苹果》的命运便是这样,不得不拿情色说事,虽然其中的情色段落并非完全必要,属于那种没有了不算少,有了则增光添彩的那种,然而改来改去改掉50多处不由得让我们感叹,现在这个时代想说点东西,还要让观众来看,真的是太难了。

表演上几位演员都很精彩,通常应当用非职业演员的这类题材,这次用了明星,也是为此后这类题材的影片提供了一种相当好的思路。先前看到柏林电影节的报道说“范冰冰余男争影后”还以为是媒体的自恋,看了片子却觉得,若非刘苹果这个角色的戏份不足,范冰冰单凭表演还是颇有一争柏林影后的实力。比起《导火线》,范冰冰简直不是一个人……总之瞬间对她的好感倍增。最后说两句剧作。小妹这个人物,根本没有展开,出现和消失的都莫名其妙,本来是可以再行交织的线索,却没有好好利用,当然我们可以认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些人忽然出现忽然消失,然后再忽然出现。作为辅线,确实应该再加强一点。就剧作来看,刘苹果怀孕之前的段落,略有一点长,而孩子生下之后的段落,则稍嫌有点短。不过这些都已经无所谓了。李玉拍出了如此有力量的一部片子,已经足以让我向她致敬了。回到题目,《苹果》对我所联想到的那些作品做出了一个美丽的回声。他们说,不幸的人们都是相似的,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欲望和软弱;他们说,不幸的人们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败给欲望之后会软弱也会坚强。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786221/

 短评

真情故事大集锦

6分钟前
  • 文文周
  • 还行

世界从来没有美好过,只因你太美。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C+】始终无法写出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诉诸(或者迷恋?)于肢体上的对抗(做爱,厮打),以外在冲突替代内在矛盾表达,实则是导演能力不足体现。以“观察者”自诩的李玉,确实止步于“观察”,热爱生活细节拼贴的她或许更适合拍纪录片。

1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每一个怂逼男人都是非得把错怪罪到别人身上,然后再做一些傻逼的事儿来惩罚自己,让自己解脱。关键是,每一个怂逼男人不管再怎么惩罚自己,始终都不能明白,也学不会检讨自己。片子比我想象中好,放了两年,现在拿出来看,可能更能明白其中的意境。大都市繁华的背后,总是掩盖了许多迷失的心灵。

16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如果不是因为找了成名的演员,这会是一部受小众追捧的文艺片。我还记得李玉拍的《今年夏天》,那是部多动人的电影啊。

18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充数。

21分钟前
  • 老浩
  • 还行

6/10。女性身体绑架着消费主义,安坤用金钱洗刷羞耻和林东举杯庆祝卖子协议,两个男人为育儿创造适宜环境、轮流听腹中胎儿的过程和商品质检无异,苹果目睹小妹被经济诱惑吞噬生命的悲剧幡然醒悟,结尾留下煎蛋象征她对林东的留恋并摆脱男权,满墙治疗性病的小广告、妇女跳楼等意象营造迷惘的生存空间。

2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北京欢迎你,像现实敢动你,流动中的光影充满着魅力~北京欢迎你,有梦想有什么了不起,有勇气就等奇迹~

2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3.5

26分钟前
  • 苏四
  • 还行

是LOST IN TRANSLATION的恶搞么= =

28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还行

选角失误是最大的缺陷,佟大为表现差强人意。

31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真没意思。。

32分钟前
  • 啊撒酷啦哟
  • 还行

近年来一流的本子,精彩的故事。范冰冰演得相当好,惟景山一场戏情绪不对。梁家辉一贯戏骨,惟开车与老婆谈判那场戏普通话语调没拿捏准。佟大为简直一无是处,惟屁股好看。片名叫《迷失北京》说明李玉放不下身段,硬要拔高、隐喻。农民工散心还去景山,山顶还空荡荡,还有煎饼卖,这个情节着实伪现实。

34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你只有登陆才能在豆瓣看到这个条目。“影片直接将血淋淋的现实展示给我们看,没有美化,没有掩饰,不再歌舞升平,不再畏首畏尾。正因为真实,才有了力量。” 情爱镜头交代的并不多余,对于黑色幽默极具讽刺效果。

3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李玉镜头下的女人总是有一种天然的凄美感。

40分钟前
  • 炯之
  • 还行

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奇怪的人。

45分钟前
  • 浅。
  • 还行

一如的刻意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我并不觉得这是部烂片

5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苹果 全集(完整无删减版)拍出了 社会的现实

52分钟前
  • Ridden
  • 还行

看了阉割版。。。剧情有突兀感,我只有无力感。

54分钟前
  • 一片云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