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乱世书香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5

主演:吴秀波,陶虹,姜武,咏梅,张鲁一,谢园,张嘉益,陈丽娜,邹俊百

导演:杨磊,李伟

 剧照

乱世书香 剧照 NO.1乱世书香 剧照 NO.2乱世书香 剧照 NO.3乱世书香 剧照 NO.4乱世书香 剧照 NO.5乱世书香 剧照 NO.6乱世书香 剧照 NO.13乱世书香 剧照 NO.14乱世书香 剧照 NO.15乱世书香 剧照 NO.16乱世书香 剧照 NO.17乱世书香 剧照 NO.18乱世书香 剧照 NO.19乱世书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01:46

详细剧情

徐简博(张嘉译 饰)膝下有一儿一女和一名收养的义子,分别为徐书成(张鲁一 饰)、徐舒容(咏梅 饰)和陆书白(吴秀波 饰)。徐书成远赴重洋深造,于十五年后学成归来,同徐书成在北平重逢。时值新文化运动的鼎盛时期,两位热血男儿亦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   陆书白和徐舒容很早之前就订下了婚约,徐舒容亦对陆书白一往情深。谁知,一位名叫钮兰(陶虹 饰)的女子出现在陆书白的身边,钮兰个性活泼开朗,思想开放新潮,在她的身上,陆书白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陆书白并不知道的是,在他抛下家庭追随钮兰前往北京之时,徐舒容的腹中已经怀上了他的骨肉。

 长篇影评

 1 ) 乱世书生

很久没有写东西,我也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就算再离奇精采的故事到了我的嘴里也变的索然无味,但是今天我还是想讲一下我对这部剧的看法。
        和红色一样,这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而且比红色的节奏更慢,和红色不同,里面有些人物并不讨喜,我就讲一下我对几个有争议的人物的一些看法。
        钮兰,很多人十分厌恶这个角色恨不得早点让她狗带,在我看来中国当时开放不久,很多人面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觉得外面的一切新鲜美好,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包括年轻的我们,谁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做了错事还梗着脖子觉得自己特别有道理,书白和钮兰在我眼里是般配的,他们有相同的思想和一样的观点这和有没有留过洋没有关系,她和书白都是有着一腔热血想为国家做些什么,无论是游行还是后来成为地下党,为什么讨厌呢?我们应该能看到他们身上我们年轻时任性妄为的影子。钮兰为了救书白,用枪指着军阀头目,那份决绝和用生命爱一个人也让我动容。
        陆书白,在我看来书白想离开徐门没什么不对,和钮兰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对,唯一的错事就是在书容一再询问是不是不想结婚时的不敢说明,也许是不想伤害这个青梅竹马的姐姐,然而却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其实书白一直都被书成和书容羡慕着,羡慕他的率性而为,羡慕他的洒脱因为徐门的牵绊他们都做不到书白那么决绝,想必大家和我一样对书白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燕大关于门客国士的那段演讲,“义父若只以寻常人待我,我只需以寻常人之道回报,只许一门亲,遍回一门亲,但我义父视我为徐门中人,我若回报我义父当以国士之道报之。”想必徐简博听到这句话应该欣慰,书白明白了他的心意。书成问他书容和钮兰哪个对他更重要?他说,都重要也都不重要。书成又问,那什么对你最重要?他说,走!没错一心向往远方的人,是什么也拦不住他的。“我为什么来京城?不是因为京城有风花雪月,也不是因为京城有燕大,是因为如果我到了京城,我就能离这些人近一些,很近!这样我就离这个国家近一些,离这个时代近一些。”这是书白遇到一位国士英勇就义后给他的感受,书容的心在君子堂,能和他并肩的只能是钮兰。
         徐书容,一个坚强的女人,书成对她的评价是,拥有化解一切怨气的胸怀。在哥哥与丈夫都靠不住的时候,以自己的力量苦苦支撑君子堂,徐门越来越败落,她绞尽脑汁也无力回天,但是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女人的坚强感到敬佩,没有怨言,没有任性和无理取闹,只是在困难来临时默默的寻找解决的办法,大家都觉得书白辜负了她的一生,但在我看来,她羡慕书白的自由多于对他的爱慕,不过还好,最后她和方长青在一起了最终得到了幸福。
        徐书成,我最喜欢的角色,当然也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张鲁一的台词功底真的是让人惊艳,徐兵的剧本文化底蕴深厚,他表演大段台词给人感觉是一种享受。言归正传,书成是个天真的知识分子,骨子里也是老派守旧,想必钮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无法对他产生好感。书成给我一开始的印象是一个留洋多年却依旧迂腐的人,而且过于天真,他口口声声说书白不懂得时局,其实不懂的人是他。心心念念想着用爱和诗来让这个世界改变,天真的认为,如果世界充满爱就会变的如梦境一般美好。自认为做了官就能保护自己的学生,哪怕是微薄的力量。他认为,书白只要走个过场就可以让燕大复课,放学生不受到威胁。然而事实一再对他打击让他无力反抗后来自暴自弃。徐书成一开始对钮兰无时无刻的表白,中二的台词看的我尴尬症都快犯了,但是后来却让我爱上了这个角色甚至夺走了男主的光环。书成为了阻止学生游行,被骂是北洋的走狗,心中定是无比苦涩,但是他说,我今天就要做一条狗,就算是成为这样的狗我也要保住你们的命!看到警察殴打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住学生。这一幕和在办公室里看热闹的老师形成鲜明对比。但是让我对他真正改观的是他的一句话“我不要骨气,我不要一群有骨气的烈士,我要一群活生生的学生,我要我的学生具备了知识,完善了人格之后出去再面对枪口或者他们自己握起枪来!”41集书成终于释放了自己,任性了一次,然而这种任性是用生命换来的,但是就算是任性也是善良的,为了让青娘活着说了违心的话,但是青娘并未如他所愿,香消玉殒。想必书成的最后一课很多人印象深刻,“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盛唐,高车驷马,大道奔行。李、杜旁若无人,壮阔空前。中唐,大历十才子在园亭中休息,韩、孟、贾在山路上崎岖,元和诸君信步平原。晚唐,小令和词曲,离开陆地舟行水路,平,缓,轻,舒......听不懂吧,那中华的文化一点都没学会啊!”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绝对的听觉享受,也是对自以为中国通的侵略者实力嘲讽,也让很多讨厌这个角色的人为他潸然泪下。以悲壮的姿态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文人风骨。
        然后说说书成的两个女人。
        第一个宝姑,一个不懂情趣,胡作风闹但是十分执着的女人。这个女人很傻,傻到让人觉得她真的配不上书成,但是书成当众休书于她,她只是哭着没说话,轻轻吻了一下自己爱着多年的男人回到方家,偷出兄嫂的手枪打算亲手杀了这个男人,但是最后她依然不忍心下手,为书成挡了一枪。不过她还是值得的,最起码在她看到书成拼劲全身力气握紧她的手时,她觉得此生无憾了。
        第二个青娘,很多人觉得这个角色过于突兀,说这人不是跟导演有亲戚关系就是有亲戚关系。可是我觉得这个角色出现的真好,他是编剧给书成的礼物,是他悲惨暗淡的一生中的一朵盛开的雏菊,清新美好。虽然她不懂什么诗书,也没什么进步思想,可是她有女人的温柔,因为境遇也很理解书成,虽然没有和书成一见倾心,但也是互有好感视对方为自己的知己。所以他对于书成来说就像一股清流温润了书成干涸的心。
        最后说说这部剧,整部剧的台词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感受到文人的风骨,无论中学西学,他们给这个年代的添加了美丽的色彩。我们在接受新的事物时不可摒弃旧的东西,就像我们当初不理解为何要背诗词,以后根本也没什么用,但是如果有一个场景触动了你,是不是突然觉得古人用几个字可以把美妙的景象表达的如此曼妙是件奇妙的事。

 2 )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记徐书成

看《乱世书香》,一大半冲着纸兵,一部分冲着鱼旦。没能从开播开始追,看剧之间先见过一组动图:徐书成穿一身白色西装,抛一个飞吻,回身却绊在门槛上。温柔而又明亮。

   那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光:留洋归来,学业小成,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心中尽是罗曼蒂克的诗意。他风华正茂,对人生有着尽可能美好的设想。

    然而彩云易散琉璃脆,人在乱世,飘摇如浮萍。他心怀美好希冀却一步步陷入泥淖,终于风光不再,浪漫不再,只能回到易水徐门踽踽老去。到最后,有人爱他,却无人懂他。即便倒在日军枪下后他有一只竭力去握的手,但终究还是没有半点慰藉。

    他的故事完结在第四十一集,之后鲜少被人提及。而之后看到一个情节:长大后做了团长征战在抗日前线的邹德旺告诉徐天陆书白曾救过自己,并要他给陆书白带一句:“邹德旺死得其所”时,我突然心里塞满莫名其妙的委屈,只想大哭几声却又不知原因。过了几分钟,才想起缘由。

   是的,当年,徐书成曾在燕大门口,面对群情激昂甚至斥责自己是“北洋军阀的一条狗”的学生们喊出“我愿意做这样一条狗,保住你们的性命”,他也曾在办公室说出“我不要骨气,我不要一群有骨气的烈士,我要一群活生生的学生!我要我的学生在具备了知识,完善了人格之后再出去面对枪口,或者他们自己握起枪来!”只可惜那时人声鼎沸,四壁寂寂,他的话虚掷在声浪里,无人记起。

     那个时候的他,正处于罗曼蒂克的幻想破碎的拐点。往前看,他是一个一心一意在象牙塔钻研的教授。他笃信学生老师应该一心治学,他讲“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表情骄傲又明亮;他称钮兰是“我的太阳”,语气浪漫又轻柔。他在书案前治学,以为风雨声能全挡在窗外。那时,世俗的一切,譬如人情、权力、金钱……一切的蝇营狗苟似乎全与他无关。
 
     往后看,他往来奔波,疲惫至极。做了教育部佥事,又升了司长,却是他人机关计算的棋子而不自知。他出钱出力为陆书白打点以为有所成效,却被钮兰轻轻巧巧一句话打击得破碎。他一直是那么柔软的一个人,毁了自视甚重的清高和名誉却无法换来想要的结果,被时代的洪流拍打得踉踉跄跄,不知出路何在。但无力辩解,无处开口。最后,那么一个滴酒不沾的人,却常将自己灌到大醉。在北平时,尚有一个酒友吴秋实,回了香木镇,却是连自斟自饮的清净都求之不得。

   可又能对他说些什么呢?他始终是那个天真得有些可笑;陈旧得有些酸腐的徐书成。若生在治世,他尽可以埋头治学,在讲台上听书声琅琅;在校园中邂逅风花雪月;在生活里享受罗曼蒂克的诗意。可是乱世的洪流终究是无情的。赵辛楣曾对方鸿渐说,“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对他大概也是适用。但他还得为自己的一时行差踏错步步走错,最后连易水徐门都不能成为安身之所。
燕大不是他的象牙塔,君子堂不是,藏书楼也不是。他终于不能潜心治学,企图用酒将自己埋进故旧书页。学问,学童不在意他的学问,省城有先进的学堂;帮到这个家的不是他的学问,是他唯一还没被祭献出去的婚姻;旁人敬佩他的学问,但终归还是如何断了一条腿更值得作为谈资些……后来终于有人愿为了他的学问而来,却是要将君子堂收为侵略者绥靖的帮凶。这时他还天真地说过希望日本人的确是为尊重学问而来,也在日本人的步步紧逼下说过蝼蚁尚且贪生。可在最后一棵上,他西装革履,腰背挺直,吟诵五千年厚重,痛斥倭寇可笑野心,扔掉日军提供的教科书,从容赴死。

   他曾是那样干净而意气风发的一个人。不愿议政事,也不愿让学生接触。多年前的未明白的事情或许依旧没有明白;多年前不愿面对的事情或许依旧不愿面对。但事情到了跟前,却也并未逃避。从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片尾曲中唱到“孤灯煮酒凌云志,书生敢为天下先”。他未曾走在时代的前沿,也谈不上为天下之先,但他一直恪守着自己的底线。这点坚持未必能让处境变得更好,但也能艰难挑起暗夜里的一星灯火,不致让阴影全然降临。

    许多年后他只余一座墓碑,与他同穴的,是他并不爱却承诺了一世的妻子。孤坟寂寂鲜少吊唁,似乎就这样总结了一生。可我不希望他只留下这些。或许,在燕大的讲台上,他的确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诗意的种子,在硝烟和贫瘠中成为他们向往美好的力量;或许,在君子堂的讲台上,他传授的知识终能成为年轻人开启新知识的钥匙;或许,在最后一课上,虽人群慌乱奔走,但日后回想,也终于能承接他胸口热血的温度。

   遥想当年易水难,傲骨犹存振河山。且吟一曲《招魂》,吟“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愿那些颠沛与苦楚葬于地底,而他的高洁风骨,能安栖在君子堂内,不曾离开。

 3 ) 瑕不掩瑜,立意高远

我眼里的这部剧,分裂成了三个。一个是本该有的故事,一个是注水的故事,一个是被人瞎编胡造的故事。但我依然喜欢着第一个故事。关于这个剧的构架,实在是不想再说什么。分析只到42集为止,下面的解读,也只是一家之言,难免多处算是主观臆断。只不过难得看到一个用了心血的,难免想留下些什么。有感于这个剧中有情的时代悲剧故事,和那个悲剧时代里那些充满韧性,坚强和勇敢的人。这就当是一篇毫无深度,以偏概全的阅读理解吧。

-------------------------------------------------------

乱世书香的开篇,是面临科举被废的现状,徐简博决定赴京死谏。临行前,他在纽府用一番慷慨陈词昭示了时代巨变的来临:三千年故学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旧有制度从此刻起走向土崩瓦解。徐简博知道,改朝换代动摇不了国本,但废了科举,就意味着三千年来无数学子用心力堆砌起来的规则宝塔即将倒塌。这宝塔中,有秩序、信仰、乃至有由此而来的全部“道德”。

时代的巨幕轰然落下,留下的是还未回过神来的民众,和理应引领时代却变得无比迷茫的读书人。此时此刻,海外列强虎视眈眈,国家积贫积弱,沉疴遍地,国人一腔热血,却是报国无门。从此以后,国学的影响力将在这片大地上飞速衰弱,与之相随的美好道德传统,人与人之间的许多道理也都将被视作腐朽老旧,一并扫到角落中。只有激烈的情绪和智慧的火花在这乱世中相互碰撞。毕竟圣贤死了,什么都要重新界定。

于是,落在那一代读书人身上的沉重话题,时至今日也未必说得清道得明。

一、道德的枷锁和文人的坟墓

成年陆书白出场时,唯唯诺诺,不清不楚,没多少烟火气,与童年时期的他形成了让人心惊的鲜明反差。

这个人物是复杂的,他的全部所思所想,都被强压在心底,捂得严实。陆书白是一个被旧秩序阴影遮蔽了锋芒的人。面对数千年的文化大山,他无力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尤其是在仍旧日复一日过着麻木生活而无知无觉的亲人面前。他困囿在可怖的窒息中,渴望着挣脱,却无从开口,因为他不是“道德”的胜利者。

他不愿意和这旧有的一切结合,成为这封建秩序里新的齿轮,而牺牲了他自己的灵魂和思想。毕竟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旧的秩序在香木镇依然如常运转,义父的遗愿、徐门的兴荣、书容与他的封建婚姻,这些腐朽的东西都与恩义、责任乃至情感捆绑在一起。千年砌出来的坟墓,石头缝里伸出道德和情义的锁链,生生绊住了陆书白。让他不能割舍却又想要离去。

结婚前,陆书白对书蓉说,姐,我还没长大吧。他渴望从书容嘴里听到推迟婚姻的答案。然而书容却说,成了亲,你就长大了。一直垂着眼不敢看人,犹豫迟疑的陆书白第一次用带着震惊的目光看向徐书容。

陆书白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异化的怪物,和徐家的高宅大院渐渐融合。一个他最亲近的人被一种强大的秩序力量活生生吞没。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关心的都只是规则衍生而出的“道理”,徐书容的灵魂和她的思想却无人在乎,包括她自身。只有陆书白在恐惧着,自己就快要成为下一个被吞没的人。

新文化思潮来了,麻木的灵魂被旧秩序外的声音惊醒,牢笼却依然还是牢笼。因为“正确”的天平,始终向旧秩序倾斜着,强有力的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缺乏离开的勇气。离开就意味着自己将会成为一个罪人。他将伤害他的家人,背叛义父对他的深厚恩情,并造成一切道德所不允许。陆书白被一重重责任和道理压得他无法喘息。只能在喜宴上用一杯杯烈酒,让自己的思想进入麻痹的状态。

而这时,纽兰出现了。

关于纽兰,在最初出场时,在学堂中一段与徐书成意味深长的对话,对于解读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徐书成说,国人最缺的是罗曼蒂克的诗意。纽兰说,不是,国人最缺的是认知是非和直面是非的勇气。这是他们二人最本质的区别。也是解读纽兰性格的关键——她将文化变革与是非对错捆绑在一起。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爱国的情怀和热血,与新文化思潮紧密相系。当海外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人们发现比武力更具锋芒的,是他们带来的思想。悬殊的科学差距,让西方学术似乎有了天然的优势。在某个时期,甚至让故学到了即将“亡种”,华夏文明即将断层的地步。民主科学的西方新秩序论,成为摧毁旧秩序统治根基的武器。而尊崇人性解放,自由开明的新思潮,成为了冲击圣贤道德论的力量。孔儒走下神坛,被封建秩序捆绑得积贫积弱的世界,由一群激进分子用最彻底的方式打破牢笼,让这片大地重新洗牌,从头开始的。但文明与秩序不同,前者的余波仍持续在这片大地上震荡。

历史选择了在这一时期将中西思想,分裂成了旧新派系。正如陆书白所言,被政统捆绑的新学与故学之争,在乱世中你死我活。到今天我们大谈民主科学,也大谈华夏文化,文明走向更理性的融合。但时代需要做出其必然的选择,来进一步推动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同样为激进付出了沉重代价:毁灭了圣贤道德的神话,民众也就失去了过去的信仰,而以此被规范的道德准则,也再无权威束缚。

然而,对当时的众学子而言,他们的是非观念却被时代局限。他们中一部分人,视三千年故学为一无是处,一切旧有都是糟粕,活在旧秩序之中是错误的,是不道德。故学思想是磨灭人性,让人愚昧麻木的根源。由此而来的部分新派之人,全然走向了解放个性,解放自我的另一极端,甚至走向了非正即反的时代悲剧之中。

纽兰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她是彻底抛弃了旧时代痕迹的新派学子。礼教、谦让以及传统道德规范在她身上的作用微乎其微。她完全依凭个人情感行事,对生活时刻报以全部热情,因而张扬热烈。她对社会肆意挥洒着她个人的爱憎,活得绝对自我的人,直指本心。勇于冲破一切礼教束缚。当然,她对人与事也确然拥着敏锐的洞察力。

但同时,她和当时众多学子一样,对旧有的制度和陈腐的教条,充满居高临下的蔑视。认为旧有一切与开创新社会存在天然的敌对关系。并主张遵循旧制的人,就是毫无是非判断力,或没有勇气去面对是非的代表。那些人活在一种错误的状态中,需要外人去敲醒他们,拯救他们。

当她遇到被困在封建秩序中渴望解脱而不得的陆书白时,两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一个想要走,一个想要见“义”勇为,陆书白的出走成为了必然。

接下来,却是这部剧最拧巴的部分。在陆书白故事线中,除他本人外,所有角色的台词都在刻意强化他结婚次日抛妻背德另结新欢的形象,扭曲他真正的行为目的。而陆书白处的旁白和他自身的言语,又成为他第二层的保护色,让他的形象更加模糊费解。

陆书白出走,其实是个与纽兰无关的话题。如果在今天,他的问题会有更具现代性的演绎:有一对夫妻,男方某日对妻子说,这里消息闭塞,阻止我远大抱负,我想去北京看看,看清楚了我就回来和你好好过日子。妻子说,等你看清楚,为了实现你的报复,你就不会想回来了。男方随后说,我会回来的,不然我道德上良心上都说不过去。女方说,那意味着,现在的生活只是你的责任和负担。

徐书容和陆书白之间,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故事。而当这个问题,被装入了乱世的历史框架之中,似乎就有了更具正当性的理由。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择一,都是对另一个责任的背叛。孰轻孰重,如何抉择。当然,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必须做出选择的陆书白,永远都无法成为道德上的胜利者。

在陆书白回香木镇,与徐书蓉大谈徐门是三千年封建缩影,是必须打破的旧秩序,给人民以自由时。徐书容回答说,徐门就我一个人,哪里来的封建?专制倒是有了,男人想留就留,想走就走,而女人只能守在这里的专制。陆书白沉默了片刻,说,你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徐书容看似抱怨的话,同时也是一句尖锐的反驳。陆书白在渴望打破封建的同时,自身却又是封建专制的既得利者,更是又一人受到道德伤害的直接证明。徐书容的眼里,旧秩序对陆书白的束缚及迫害是微乎其微的,又何来打破它的动力和正当性。

但陆书白所指,不是秩序,而是思想。是与旧秩序相互依存的,父母之命,先人教诲,君臣父子,这些先贤留下的道德规范,甚至行为模板。但这显然又是一个不能细谈的话题。

其实,在信念和道德两难的境地中,陆书白这个完全接受中式教育成长的青年,也曾数次挣扎,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自我安慰式的解释:离开徐门,是选择去北漂的丈夫走得太冲动,没和家里打招呼,被周围人以为和第三者一起抛妻离业,是误会了。不想回家,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等我想清楚,我终归要回去的。不写休书,是因为写下休书才是对书容的彻底背叛,对徐门的背叛。而最终写下休书,是因为现在如果不写休书,就会连累他最亲的人。

然而事实却是,他一步步离开了徐门,一步步在挣扎中,由他的心给自己做出了回答。从此再不回头。

他渴望自由,渴望给这片山河以自由,已胜过其他一切。

毕竟徐简博深恩厚意的栽培,他愿以国士之情相报。国士当志在山河社稷,何况满腔热血又怎堪埋没于香木镇中。若是安居一隅,苟且偷安,那么这具无用之身怕是也对不起徐翰林的青眼相待。人有此念,何谈情爱。

对自由秩序的信仰,对灵魂解放的渴望,这种愿望必是遵从人性本质而合理正当。封建秩序带来的封闭性也是客观存在。乱世之中,终究有要做的事,终究有要革之命。大丈夫志在四方,总要追风掣电,振翅高飞去的。

这样一个志向远大之人,学于故学,教于故学,最终却为推翻以故学为根基的秩序,成为一名革命斗士。他的成长犹如一个破茧的过程。初时惊醒,继而窥看,终而觉悟,再一鼓作气而出,后展翅高飞于天际。自己颠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推翻自己的思想,这种不破不立的革命精神,的确是白虹贯日,气势迫人。


至于陆书白和纽兰,则是另一回事了。

陆书白的价值观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深受封建教育荼毒的青年,他对女性显然是不够尊重,存在男女尊卑的思想。他可以对纽兰说女性该遵守三从四德,也可以不打一声招呼就离开徐书蓉,都从侧面体现出他一部分的传统价值观。陆书白的心在家国社稷,在如何像徐简博那样成就自我,如何找到他认为正确的答案,找到找到灵魂的出路,而不在小家小情小爱上。

事实上,当他不再否认对纽兰的感情时。从他自己,到包括纽刚,徐书成在内的许多人,都基本接受了陆书白二女侍一夫的现状。至于两个女人是不是会接受这样的结果,陆书白其实将选择题交给了她们二人。

在那个女人地位普遍低下,一个男人同时拥有许多女人被视为正常的年代,陆书白并未超前,在他的心里也从来不存在徐书蓉和纽兰不能并存的现代爱情观。徐书容与陆书白之间问题,也并非因为纽兰在情感上的参与。

甚至在陆书白安排徐书容与纽兰见面时,他曾经以为。这两人必将结下伟大的友谊。对陆书白而言,纽兰的存在,并非全然有关情爱。更是一个对自由的鲜活证明,纽兰完成了一个人对自由生活的全部幻想。更自认为活在人性封闭中的徐门人必将感受到那么热烈,并喜爱上她。

但徐书蓉对于陆书白,未必没有一个关于爱情和自由的话题。

二、士子的情怀和诗人的浪漫

再无权威的学术界和动乱的时局比,都是一样的派系林立你死我活。当政治和思想进行捆绑,剩下的,除了高声谩骂,无非就是诉诸暴力。

但学子圣地的燕大还是相对清静的。于是有了一个在新旧两派中骑墙的吴秋实,和一个说着三千年故学一无是处的徐书成。前者将世事看得清楚,置身事外。后者将世道想得天真,俗尘未染。

当故学的权威被剥离,有人会对曾经的高塔投以不屑,以证明自己的清醒。初登场的徐书成,便处在对旧学的蔑视当中。西装礼帽的打扮,不时自我陶醉式吟一段浪漫诗歌,僵硬的绅士动作,似唯恐他人窥不见他背后那套新学问,处处透着对新学的谄媚。

如果说,陆书白渴望为读书人寻一条实现自我,拯救乱世的明路,他的救国落在对旧有秩序的推翻上。那么徐书成则全然相反,他并非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对乱世的体会比陆书白来的更加宽容,更富有浪漫色彩。徐书成以为解决人心问题,是解决国人问题的根本。这与他本质上是个心思纤细伤春悲秋,对万事万物心怀爱意的文人有着必然联系。

徐书成或许是不幸的。他留学的两个国家,进行了光荣革命的英国及明治维新的日本,都给他的理想主义提供了温床。这两个国家都是自上而下通过改革完成变法救国的实例。然而中国太大了,一个在弹丸之地能解决的问题,拿到上下有五千年文明,四境有千数平方的土地上,就不那么好办了。何况动乱时局中,谁人不是浪花,纵使再冷眼看得清楚明白,除非置身事外,否则终究是要卷入其中身不由己。

最初的徐书成,其实仍是个在繁华之中置身事外的人。或许他还记得当年车马中与徐简博的对话:保持人的清白之身,勇于死在直谏之路。以至于多年后,他依然会诵咏屈原的“沧浪之水”。就算时局动荡,身边的学术人士未免趋炎附势之流。他也只冷冷的,不屑的看着这群人演绎一出出荒唐闹剧。他孤身一人在大学里来去,不与任何人为友,一派风花雪月似的清高。除了纽兰,他谁也不理。在校,只在课堂上给一拨又一拨学生上课,在家也只由得一个佣人照顾。他十年孤身海外的求学生涯似是把什么都习惯了,以至于这样的日子竟过得怡然自得,不觉冷清。

吴秋实长袖善舞,身边总有人与他有商有量。对于徐书成,吴秋实初始总带着轻微不屑,偶尔言语讥讽。然而徐书成的心是纯粹的,旁人或许对赚得几百块大洋要斤斤计较,对同僚的打压贬损要各种怨愤,他只是笑笑,像是看着红尘中的闹剧,于他而言,他不求别的,只要做着分内的事,教他的书,让他的理想生根发芽,就足够了。

然而,当纽兰带着陆书白一路来到京城,当动荡的时局开始渗入校园,让学生按捺不住,老师无心授课。他这种平静悠然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为了保护学生,督促他们好好上课,他做了政府部门的佥事。为了保护学校秩序,他交出以为关两天就出狱的陆书白,又升官做了司长。为了救陆书白上下打点要多拿一分薪水,也为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更好实现,他的官开始认真做了,书慢慢不教了。再然后在官场上,看着乌烟瘴气,各种权利勾当,他初始天真怒骂,继而开始送礼,然后学会自欺。到最后,当不学无术的公子哥来到学校要领教育督学的头衔时,一句总长跟我说您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不轻不重,却教人心底犹如落下一颗闷雷。恍然惊觉,徐书成一路走来,怕早已不再是当年学校里教着风花雪月的书生。他大概已收了不少黑心的钱,办了不少妥协的事。虽然他的那份,会为圆他清白的幻想而落入另一人的腰包。可在这泥潭里,这个过分天真的人,确然已是泥足深陷而犹不自知。

总督学的倒台,是徐书成理想破灭的重要一课。这位聪明的上级总是善于对徐书成编织一个又一个为了高尚理想而一时妥协的谎言,拉着他不断贿上安下,在官场上左右逢源。直到谎言被戳穿,露出狰狞面孔,徐书成才恍然惊觉,那些他自以为被用来救国救民的钱,终究是进了私人的口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已俨然是贪官污吏中的一员,促成了无数比肮脏的交易,成为黑幕始作俑者的一环。在这豪无对错可言的权利世界,所有人不过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翻云覆雨,而他的理想却只是他们手里的工具,任人践踏利用,无人真正在乎。

于是当徐书成拿着五千大洋还给吴秋实,吴秋实再次带着遗憾又似讥讽的感慨,你终究是收了贿赂时。徐书成只能长歌当哭,回应得分外狼狈。只有他知道,从他开始以为自己在曲线救国时,从他开始收第一笔钱开始,他早已不再干净。那个曾说着沧浪之水的青年,如今再怎么故作清高,也不过是只有他知道的自欺欺人。

此刻的徐书成想去皇宫看看皇上,看看那个与自己一样,剥落了荣光与骄傲,只剩下空荡荡尊严残骸的帝王,也去看看他曾不屑一顾的,走到“末路”的旧秩序。在这条萧索的道路上,他与溥仪完成了一场戏剧性的相遇。看着他们彼此的失去,完成了一个理想破灭的新与崩溃秩序的旧的交错。他在紫禁城外,望着穿着西装带着墨镜的帝王,在这片大地上,依然被人犹似往日般前呼后拥。这一幕分外畸形的画面,却是当时中国的全貌。

此刻麻木的人们仍在使用暴力来加速着旧秩序的崩溃。他竭力去保护着那旧秩序构建起的神像。或如同保护着一步步崩塌了理想的自身。只有他知道,纽刚的那一枪,让西学与故学都在暴力面前倒下。在这个还没来得及开启民智,开放民心的世界,一群被利益驱策的暴徒先着急着摧毁了他们道德的神殿和文明的全部成就。

徐书成回到了香木镇,心死如灰,犹剩一丝星火在心底闷烧煎熬。剥离了理想的新学和拂去尘埃的故学在他手里翻来覆去。他的学问越来越高,眼界越来越超出时代,超出新旧,超越派系之分,却也越发对无从下手救治的世界感到棘手和对自身一事无成感到苦痛。秩序易变,心病难治。

旧秩序的崩坏开始一寸寸侵入香木镇,书香世家再不复当年的荣耀,房子一间间卖出去,人格尊严也一点点卖出去。徐书蓉总记着当年徐简博走之前说的话,要她好好看着家。她就苦苦支撑着,想着每样东西都要在原来的地方。其实这早已不可能。从科举被废那天起,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起,从民国建立起,从皇帝被请出紫禁城那一刻起,那个江山改朝换代,儒家道统巍然不动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

徐书成在乱了序的世界里行尸走肉般苟延残喘着,不够新,每天还是满嘴之乎者也,看着旧派的道德文章。不够旧,娶了方宝菇,也死拧着不同房,他要他独立的灵魂和自由的思想。识字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向往刀兵枪弹的孩子,越来越多。随后就是日本人来了。

纵观徐书成的一生,似乎就是妥协的一生。为了让孩子上学去,尊严妥协没了。为了救出陆书白,清高妥协没了。为了完成他教育救国的理想,清廉妥协没了。为了对家人的爱,自由妥协没了。连他自己也对这个总是在妥协退让的自己感到悲哀和唾弃,却又似乎再无其他路可走。可悲可悯到可厌可弃,却也无人可救他心伤。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妥协了一辈子的人,却在日本人面前,忽然不妥协了。不是因为累了,不是因为妥协够了,更不是因为忍无可忍了。总是想着春花秋月一无是处的他,仍是想过在暴力面前低头妥协的,也曾和徐书蓉争辩谁扶持开学堂也没什么。但是当他明白日本人是要他亡中国人的种,断中国人的根时,他却不妥协了。

这个人,曾经在纽兰和陆书白的餐厅上,对他们高谈阔论,说中国人的问题,在于人心麻木。在于缺少诗意,缺少对于宇宙万物的敬意,缺少对于美好事物的爱意。

这个人,也曾经在太学监外的城墙边,在月光下,与陆书白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那日徐书成问陆书白,在你心里最重要的是什么?陆书白说,是自由。又反问他,你呢?徐书成说,是爱。

原来他的选择,早在意气风发的青年时就曾说得清醒,在他心若枯槁时,也不曾放弃。到路到尽头,哪怕一无所有,还是心心念念,始终如一。

这个人一次次妥协,一次次退让,不过为了心底的那份割不断,切不掉,狠不下心的爱意。所以新不彻底,旧不尽去。学不来陆书白走得潇洒,又做不到徐书蓉固守旧业。于是就这样不清不楚,偏偏却又不够糊涂。

唯独在暴力面前,他懂得如何选择,因而一次次竭尽全力去做一个螳臂当车的保护人。这个被骂了一辈子软弱废物的妥协者。面对枪,站直了腰,做了回傻事,怒斥着那些只懂暴力而对万物皆无敬意的人。

盛唐,高车驷马,大道奔行。李杜,旁若无人,壮阔空前。中唐大历十才子,在园亭中休息。韩孟贾,在山路上崎岖。元和诸君信步平原,晚唐小令和词曲,离开陆地舟行水路,平缓轻舒……

自由是秩序的前奏,而爱却是道德的骨头。天地山河,人间百态,悲欢离合皆在这段话中,人与自然物我难分的交融神会,这份体察天地于一心的爱意。又岂是持枪逼人臣服的暴徒能够明白。

 4 ) 三年等待,一见倾心!

磊哥一直是我特别欣赏的导演,拼命三郎+傻白甜+暖男的结合体!(哈哈哈……不准笑,要严肃地(ಡωಡ)写评论)!
《乱世书香》这部剧我已经焦虑不安地等待了3年,最近终于是播了!说自己焦虑主要是之前还很担心这剧的质量,担心自己3年的等待到最后会不值得。然而…并没有!“三年等待,一见倾心”啊!第一集里嘉译叔的老翰林一出场就震撼到我了。精湛的演技加上精彩的台词将一个文人的铮铮傲骨诠释得十分到位!光是嘉译叔在纽府那段慷慨激昂的陈词我就看了4.5遍,没办法,这种掷地有声的台词再从实力派大叔嘴里说出来简直太戳观众心了!在这里我不禁要膜拜一下编剧徐兵大大了,因为之前采访上说,乱世书香的剧本创作过程长达4年,徐兵大大在国家图书馆待了一个多月,查阅各种书籍史料,考据台词里的典故、细节。真心感谢编剧徐兵创作出这么精彩的剧本,我们这些即将饿死的国产剧迷又有东西啃了😍。接下来还要说说剧中两位大叔级男神——吴秀波and张鲁一。两位在剧中的演技也是实力爆表啊!波叔的书白潇洒不羁,鲁一哥的书成书生意气(注意是“哥”,不是“叔”,鲁一哥是80后boy😂…盒盒盒)。一开始书白婚后离家,我还觉得男主是个渣男,但细细一想,这样的设定也正常,毕竟书白生性自由,本来就是个极具反叛精神的人物,而传统礼教对他的强烈束缚必然导致他离家的结果。另外,对书白这个人物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书白老是不扣脖子下面的那颗扣子,老是喜欢把脖子露出来,这是为啥?表明他放荡不羁,不喜欢受到束缚吗?盒盒盒…也许是我想太多了吧😂😂,但本宝宝真的是在用自己全部的脑细胞和洞察力来看这部意蕴深长的剧!如果说书白是一个潇洒的书生,那么鲁一哥的书成就有些优柔寡断了。这个人物脆弱天真,软弱的性格也注定了他悲剧性的一生。但本宝宝在看了预告片中书成慷慨就义的情节后,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个人物😘。他在临死前的那一段陈词句句掷地有声、震撼人心,听得我热血沸腾啊!!!还有还有,陶虹姐在里面演得也很赞,让我都忘了《红色》里面那个甜丹丹了!
总之,这是一部意蕴深长的剧,一部命运多舛但不负众望的剧,一部细节上精雕细琢的剧,一部对得起观众的良心国产剧!乱世书香,好赞!!!

 5 ) 你身边那个懦弱的人,你真的懂TA吗?

<图片1>
最近追一部民国大戏,《乱世书香》。剧中的徐书成是懦弱男人的代表。

简单介绍一下剧本里的徐书成。他出身儒家,性格温和儒雅;科举废止后,留学东洋,寻求新的发展,虽表面新潮,骨子里仍旧是个旧式文人;回国后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结果终究由于天真、脆弱、做事理想化而以失败告终;感情上虽然爱慕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左派女子钮兰,但又被自己的义弟横刀夺爱;事业和爱情受到打击,回到家乡,沉浸在过去的种种失意里,颓废着,也痛苦着……

徐书成懦弱性格的形成和他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徐父是科举制度下的大儒,“仁义礼智信”对于徐家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儒学的“仁”虽是向往美好的理想,但“仁”强调的忍让、宽恕、克制、谦和的道德标准容易造成对个性的压抑,约束人们的思想自由。有学者认为儒家的思想是产生懦弱性格的重要原因。而徐书成性格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教育注定是离不开的。

在中国,儒家教育从孔子时代就已经以私人讲学的形式播及到整个民族。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想必大家都听过。是说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权威,不管父母做什么事什么决定,子女都应当听从。我们的父母皆不是大儒,甚至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可见中国的儒学是一种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播的,而且早已深深植根于民间。因此除了徐书成,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有着懦弱性格的人。

这些懦弱的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他们都很帅,很善良
徐书成很帅,是那种文质彬彬的帅,有些腼腆的帅。试想下我们身边那些懦弱的人,似乎老天都愿意给他们一张看得过去的脸。如果说相如心生的话,可以推测这些人都很善良。事实也的确如此。徐书成的善良无需多说,最主要体现在他对学生的良苦用心上。我们身边那些懦弱的人也无一例外的善良、单纯。如果他们有一技之长,往往更能因为朴实的性格而赢得上司的信任。
他们需要一个被认同的角色
身为大学教授的徐书成,本来有一个非常适合他的教授职业。他自己也很享受教书育人的乐趣。然而民国时期时局动荡,他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愿望,受人怂恿放弃现有的角色去从政,结果却令人辛酸。官场腐败,导致他尝遍宦场冷暖的同时也备受打击。这样的结局,只能说明懦弱的书成不但天真,而且非常不了解自己,很容易就轻信了别人对自己的蛊惑,从而背离了原有的角色。然而新的角色并不适合他,甚至毁了他一辈子。
我们身边那些懦弱的人,是否经常被你数落成没本事,鼓动他去尝试做高收入或者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呢?如果有,千万要小心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他们。如果不慎选择错误的职业,他将很难适应,而且发挥不出他的优势。古人云,男怕入错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隐忍中追求内心的平和
善良的他们不去做任何有破坏性的事情,但是也不善于改变充满矛盾的现状。他们追求的状态是内心的平和,如果做不到也要在隐忍中退场。徐书成爱上钮兰,鼓起勇气去表白,结果遭到钮兰的拒绝。书成并没有怨恨任何人,他依旧在心里默默关心钮兰。当钮兰深处困境时,书成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她。既便后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自己的义弟横刀夺爱,他也是平静地接受现实,并把那份感情深藏心底。
这个故事里,钮兰一开始就没有喜欢书成,因此书成的爱成为一种彻头彻尾的单相思。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温柔性善,老实腼腆的人吸引,到头来却因无法接收他的懦弱而抱怨一生或草草收场。遇到这种情况,懦弱男神们通常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沉稳态度应对。他们不去制造矛盾,但是也不会因为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而负气绝望。他们会在中隐忍略显拖沓,但不是因为他们恐惧对方,恰恰是因为他不想伤害对方。懦弱两个字,不但充满了绵绵不断的爱和宽容,也保饱含了他们在踽踽修行中不被理解的无奈。
最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
徐书成在京城心灰意冷之下回到香木镇,在君子堂当起教书先生。这时的书成已对人生不报任何希望。他终日以酒度日,陷入了深深的颓废。看到这里我一直不明白书成的颓废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那份求之不得的爱情吗?还是陷入厌恶自己无能的怪圈里出不来?直到后来青娘的出现我才明白,其实他最痛苦的是身边没有人真正理解他:他曾经贵为燕大教授,受人敬仰,但是别人不理解他悲春伤秋的那份情怀;他曾经贵为教育部监事、国会议员,却没有人理解他为了坚守教育救国理想而不愿意苟且官场的清高;他曾经留学东洋,接受新思想的影响,却偏偏要接受一桩充满交易色彩的婚姻…….他因此而颓废,因此而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而青娘懂他的风花雪月,懂他的浪漫情怀,懂他纵有一身才华却报国无门的绝望。
可见具有懦弱性格的最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而非其它。我们身边那些看似懦弱的人,也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的追求,最多不过是为了追求一些小情怀而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需要你去关注他们喜欢吃什么,食物对于他们来讲简单就很好。他们不喜欢过多地表达,而是在行动中流露自己的想法。如果你非要从他那里要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他们会觉得很棘手。因为在他眼里,他爱的那个你应该与他有着与生俱来的默契,而不是等他说出那些难以启齿的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也许表达,是生性懦弱人的软肋。尽管他们内心的暗流涌动一点都不亚于其他人的汹涌澎湃。但是如果你不懂他,便会与他越走越远。
剧本中徐书成最终以舍生取义的形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个人认为那完全是艺术创作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徐书成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或是埋头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或是在那个理解他的人怀里享受着被读懂的快乐,或是在不被理解中坚守自己内心的平静。在我看来,他们的内心是有信仰的。这种信仰可以是东方的仁义礼智信,也可以是西方的民主自由与平等或者其它。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值得尊重和敬仰的。
他们是矛盾的综合体,既有着可以隐忍众生的坚韧性格,也具备不愿入世的自命清高。他们不急功近利,也不破罐破摔,就那么默默地爱,默默地付出,默默地相守自己的情怀,直到遇到懂他的那个人。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个人微信号:居佳媳妇 ID:jujiahaoxifu

 6 ) 无限作死的愤青小三与无情无义的渣男。

         原谅我只看到11集实在忍不住要批判这对主角了。看了第一集被徐简博的文人血性所震撼,知道并非只有武人战场洒热血,文人亦能朝堂血燃死谏。徐简博的是死我感到他的无奈,那时代的悲哀。这部剧我该追下去。
        剧中一直强调,香木镇的几个主角人生命运早已被安排,牛栏的出现就是打破这命运。打破世俗约束。
        然而牛栏刚出现我就知道这货是惹事精,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推动剧情,借着标榜自己是新时代青年,推翻旧思想,不顾伦常,不顾后果,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真是每集都要作死,每次都害人害己害每个角色。也靠着一次次作死一次次靠近有老婆的书白。明知书成对自己有意,又不明确表示,还对他说爱上自己的弟弟书白。这种新时代青年真是情商负数的吗?
        书白刚出场以为还是个人,没想到越看越渣,最后只剩下渣。无情无义不负责任,心野心烦不想结婚可以取消可以不结,却在新婚第二天上了牛栏的车跑了,不留下口信。让妻子独自一人承受整个镇的流言蜚语,让妻子一人守着学堂,撑着家,还盼着这渣回来。这渣是不会回去了,每次旁白为他辩解说愧对书容,要不是长青到来,这渣还能记起书容吗?这才写了第一封极不情愿的家书让带回去报平安。要不是书城赶他回去,这渣都能在这和牛栏造娃娃了。明知书成倾慕牛栏,最后却是自己和牛栏在一起了。那长青让你写休书,要么回去,这渣却给封家书打发了。背着妻子名正言顺的找小三了。第11集这渣说的那句“既然已经对不起书容了,就绝不能对不起牛栏”,总算知道了书容和书成就是你一生的枷锁,如果没有徐家,你就不是渣,是圣情圣。
         牛栏与渣天生绝配。
ps::我知道这剧主要是讲国家大义,而我却只注意到了这些儿女情长。

 短评

5444人的时候评分9.3,5474的时候9.0分⋯⋯⋯⋯这30几个人是组团来刷一星了吧😒

7分钟前
  • MercuriusMare
  • 力荐

这个时代很难用现在的三观说渣三,纽兰虽然激进,但是她说的没错,书白书容就是一段封建婚姻,没有爱情只有亲情的婚姻,同理后面书成和宝姑,方长青和刀美兰。书容几次说,如果她是男子,她也会头也不回的去京城,可惜她是女子,也是徐家现下唯一的当家人,所以她不能。她把所有的理智给了徐家,给了书白书成,唯一一次抛下一切,是在京城街上和方长青举起枪的时候,他们哪个不是被时代所害了的呢。书白的自我和勇气是把双刃剑,不是用“渣”就能批判他的,正是因为书容足够好,他才更需要更多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8分钟前
  • 会女工的沈嫦娥
  • 还行

三年前看了一次片花,等到了现在。

13分钟前
  • 许道恩
  • 力荐

这么好的题材和演员就被这三观尽碎的剧情给毁了🙄🙄🙄

14分钟前
  • 就是要快乐
  • 很差

首先表白徐大大,台词太棒,掷地有声。再表白张大大,酱油逼格高,竖文人风骨,立本剧丰碑。再感慨鱼旦难逃痴汉脸哈哈哈哈,最后问服装为什么波叔总竖个领子啊?!

17分钟前
  • 最爱的袜子
  • 力荐

看红色的感觉又回来了,那些关于读书人们的家国大义。书白和天哥身上有相似的东西,都有那些无法概括却每个人都懂得的,中国儒家文化里推崇和向往的一种风骨情怀。

18分钟前
  • DorisChau
  • 推荐

看好演员飚戏就是舒服,导演真是把各种小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21分钟前
  • 力荐

剪辑有些乱,不像新闻夸的那么牛

24分钟前
  • 瑟基洛洛
  • 很差

乱世书香看了三集弃,第一集真是吊足胃口结果从第二集开始,编剧有心框架立意高,结果情节处理松散拖沓,人设渣崩坏并不能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从而引发共情和同情,男主渣女主浮夸,女二苦逼,进步派脑子都不怎么正常,封建派比如方长青还比较像正常人,总之,不推荐观看。

26分钟前
  • 生活笔记
  • 还行

暂时3星,主角团迷茫得各有千秋,纽兰的可怕程度堪比谢木兰,激进学生让人想到了red卫soilder,没有纪录片的严谨,却有纪录片的温慢,原谅我是用红色横向比较的

29分钟前
  • 乌塔之歌
  • 还行

都是喜欢的演员,演得很棒,就是哥哥(书成)比弟弟(书白)和妹妹(书容)看上去年轻很多

32分钟前
  • 青山绿水
  • 力荐

早就该拍这样的民初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戏了,也是一个思想爆发的年代啊

33分钟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力荐

红色的制作班底,演员又都是演技派。希望这个剧能不枉导演编剧的认真和坚持❤️好吧修改成三星。如果砍掉吴秀波那条线应该会好很多。

34分钟前
  • Bazinga
  • 还行

吴秀波,张嘉译,张鲁一,冲着他们先给5星

39分钟前
  • 132****5055
  • 力荐

国产良心剧,怒赞啊!主演有张鲁一、吴秀波、张嘉译、姜武、陶虹,这演员阵容简直逆天了。比近期泛滥的宫斗剧好太多,特来安利一下哈。

43分钟前
  • 笑看风云
  • 力荐

编剧为何对徐天这个名字这么钟爱?看完红色看这个好串戏。

48分钟前
  • ECF❤
  • 推荐

好看!台词很漂亮,有一种读诗的感觉!都是实力派的演技!

52分钟前
  • 抗美援朝三三制
  • 推荐

for书白,主要是for卡司,没有一个让我尴尬,演技很好,故事暂时看不出来,好像不错

55分钟前
  • Alicia
  • 力荐

刚开始看,张嘉译慷慨激昂怒斥取消科举,一段戏看完,我知道,这戏不会差!

60分钟前
  • 勿谓言之不预吖
  • 推荐

演员全是我喜欢的,一个个演技台词棒呆!!!书成大写的世家公子却是个痴汉哈哈哈,姜武贱萌贱萌的还搞个水冰月爱心刘海逗死了!好多红色里面的熟面孔好亲切,以及编剧真是取名废,徐天小翠又相遇了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沈意意要多读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